请示、报告与上行意见、函的文种应用(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6:2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请示、报告与上行意见、函的文种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请示、报告与上行意见、函的文种应用》。

第一篇:请示、报告与上行意见、函的文种应用

请示、报告与上行意见、函的文种应用

公文是代机关立言,有鲜明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法定的权威性与行政约束力。因此,撰写公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这种严肃性,不单体现在公文的内容和行文格式上,也体现在公文文种的准确使用上。办什么事,用什么文种,这是撰写公文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然而,现实写作实践中,常常出现将报告与请示混为一谈的错误现象,且较为典型和普遍。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请示与报告两个文种的认识比较模糊。基于这一点,剖析一下报告和请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无疑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

一、报告与请示的相似点

(一)报告与请示两个文种的源流大致相同。‚报告‛和‚请示‛起源相同,最早可追溯到古代‚上书‛,秦始皇改‚书‛为‚奏‛,成为臣下上书于君王的专用文书。西汉时的‚疏‛、‚状‛,魏晋时的‚启‛,宋代以后的‚申状‛、‚呈状‛等,都属于这一类文书。官府之间,下对上先后使用过‚牒‛、‚呈‛、‚申状‛、‚呈状‛、‚禀‛等文种。民国时期,仍沿用‚呈‛,这种‚呈‛涵盖了当时的上行文书,包括‚报告‛与‚请示‛。民国时期已出现‚报告‛,但使用不普遍,主要是军事机关下对上的报告,如‚战斗要报‛、‚战斗详报‛等。真正将‚报告‛和‚请示‛定为公文文种的,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时代。1931年,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颁布的《苏维埃地方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中有‚报告书‛这个文种,其中包括了‚报告‛和‚请示‛。1938年晋察冀边区政府发表的《改革公文程式的理论与实际》一文中第一次出现了‚请示‛的公文名称,并界定‚请求上级答复问题时用之‛,但实际上常与‚报告‛混用。这个文件把‚报告‛定为下级对上级的通用公文名称,规定‚工作报告、工作经验、工作反映、检讨……均包括在内‛。这样‚报告‛和‚请示‛就取代了旧时‚呈‛的部分职能。1957年,国务院秘书厅在《关于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稿)》中将‚报告‛和‚请示‛明确分开,作为两种公文文种。

(二)从行文关系看,报告与请示均属于上行文,即都是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机关行文,因此在措辞口吻等方面都十分接近。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1”23号)第二章《公文种类》规定,国家行政机关使用的公文主要分13种。该章第九条 ‚报告‛表述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一般不得涉及建议或意见内容),具有呈报性;‚请示‛表述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具有请求性;‚意见‛表述为: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显然,这一规定表明,报告和请示皆属于报请类上行文,意见也可以用于上行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国办函“2001”1号)指出:‚意见‛可以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作为上行文,应按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所提意见如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主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行文;如有分歧,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出面协调,仍不能取得一致时,主办部门可以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与有关部门会签后报请上级机关决定。上级机关应当对下级机关报送的‚意见‛作出处理或给予答复。作为下行文,文中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遵照执行;无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可参照执行。作为平行文,提出的意见供对方参考。

(三)从行文的目的和用途看,请求批转性请示与呈转性报告,均属于呈请文书。根据行文目的不同,请示可分为请求指示的请示、请求批准的请示、请求批转的请示三种。请求指示的请示是对上级的指示、决定以及施行有关政策、法令过程中,遇到一些不太清楚或需要变通执行的地方,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的指示或作出解释的请示(因不知如何处理而请求上级机关指示);请求批准的请示,是指用于下级机关需要办理、解决而自己无权无力办理、解决的事项和问题,请求上级批准办理或授权解决时所使用的请示(因无力或无权处理而请求上级机关批准);请求批转的请示,是指职能部门就自己分管业务范围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办法、措施,却因职权范围所限不能自行向有关地区、部门发出指令性文件,需请求上级机关审定批准后转发执行时使用的请示。报告按内容可分为综合报告(是下级机关为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面工作或一个阶段许多方面的工作情况,向上级所写的报告,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专题报告(是下级机关针对某项工作、某一问题或某一活动,向上级所写的报告,在内容上具有专门性和单一性。);按性质分,报告可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呈报性报告是只向上级报送有关情况,以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为主要内容,不要求上级机关批转;呈转性报告,除了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外,侧重提出建议和意见,呈请上级机关予以批准并转发各地、各部门参考或执行,就其使用范围讲,其主送机关往往是高级别的政府机关,如国务院、各省级人民政府等。由此可以看出,呈转性报告也同请求批转性请示一样,均属于呈请性文书。请求批转性请示和呈转性报告的区别主要有两点:请求批转性请示不但要求上级批转,而且一定要有复文。呈转性报告虽也要求上级批转,但不要求上级复文;请求批转性请示里要求批转的意见往往是较具体的作法、措施;呈转性报告里要求批转的意见往往是较原则、较概括的政策性意见。

呈转性报告和呈转性请示,经常会在结尾处附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用语,其实是在用行文机关代‚各地、各部门‛向上级机关请求。因此,处理呈转性报告和请求批转性请示这类包含提出意见或建议内容的公文,应改用上行的‚意见‛文种。上级机关根据规定也应当对下级机关报送的‚意见‛作出处理或给予答复。

(四)从两种文书的结构看,都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等部分组成,正文均由开头(又叫做报告缘由或请示缘由)、主体(又叫做报告事项或请示事项)、结尾(又叫做报告结语或请示结语)三部分组成;从文书的陈述方式看,都用叙述为主、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

二、请示与报告的不同点

(一)行文性质、用途、目的不同。

凡是报告,所涉及的事项均属于发文部门职权范围以内的事项,不超出所管辖的职能职权范围,是为直接的上级机关服务的,所以一般不越级报告,特殊情况下越级报告,必须同时或事后向直接上级报告;也不向平级和不相隶属机关报告。报告主要用于下情上达,为上级机关了解下情、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也要明确:党委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等机关,虽然同在一个层次上,如省一级或市一级或县一级,但它们的行文关系却不是平级机关,也不是不相隶属机关。必须特别强调指出:党是领导机关,人大是权力机关,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而工、青、妇机关则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因此,这些机关之间不是平级机关而是在特定情况下存在着‚领导‛、‚监督‛、‚执行‛的关系,具有领导与指导的关系,也就存在着报告、请示的工作制度。如公文版式中‚信函式格式的报告——政府给党委的报告‛、‚函件格式的报告——政府给人大常委会的报告‛,就是为了印证这种特殊的行文关系。

政府机关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不相隶属机关,相互之间没有报告、请示的行文,如有工作上的联系,只能使用函和意见。因此,报告是在事项不超越所属职权范围的情况下使用的上行文,主要目的是让直接上级机关及时了解下情,沟通和加强上下级之间的联系,着重于汇报工作,只供上级参考,一般不要求上级批复,属于呈阅性文件,称为‚阅件‛。

请示的适用范围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属于主管单位明确规定必须经过请示批准方可办理的事项;第二,对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令不甚了解,有待上级机关明确答复方可办理的事项;第三,工作中遇到重大问题、严重困难或出现的新情况,但又无章可循,难以处理,请求上级给予指示和帮助解决;第四,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比较特殊,难以完全落实上级的统一决定,需要对此做变通或特殊处理,请求上级批准;第五,本单位意见分歧,又无法统一,要求上级机关给予裁决;第六,本单位职权范围内难以决定或解决不了的问题,有待于上级指示或批准。由此可以看出,请示是在事项超越职权范围的情况下使用的上行文,而且请示只能向自己的直接上级提出而不能向平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提出。因此,请示主要目的是请求上级批准,解决具体问题,是‚问文‛,属于呈批性公文,无论可否都要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答复,称为‚办件‛。

(二)主体部分的内容含量不同。

请示主体部分的内容要比报告单纯得多。因为请示没有综合性的,《办法》中的行文规则明确规定:‚‘请示’应当一文一事‛。这也是实际的需要,因为‚一文数事‛,牵涉的单位多,涉及的政策规定也多,上级机关往往难以答复,几个单位同时答复更不可能。有时会因其中某一事项被卡住而耽误其他事项的批复,从而影响办事效率。因此,请示主体部分的内容单一,就一件事发文请示,篇幅较短。而报告主体部分的内容则丰富和宽泛得多。报告有专题的与综合的,综合性报告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主要情况、经验教训、存在问题、今后打算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专题性报告主体部分有的采用三段式结构法。以总结经验为主的专题报告,主要写取得的成绩、做法上的经验和今后的工作打算;因工作失误向上级写的检查报告,主要写错误事实及产生原因、责任追究及处理意见和今后的改进措施。如果是汇报工作,则应首先写明工作的基本情况,其次写明主要做法和成绩,包括采取的办法、措施以及所产生的效果等,最后写明还存在什么问题及今后的工作设想。如果是反映情况,则应首先对所要反映的情况或问题作一概述,然后集中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意见和办法。如果是答复上级的询问和要求,应首先扼要叙述上级机关询问的事项或提出的交办的任务,然后写明处理的大致过程,包括所采取的办法或措施,以及在处理中遇到的问题及需要进一步陈述的事项等,最后交待处理结果,同时征询上级机关对处理结果的意见。因此,报告主体部分的容量可大可小,内容含量较多,篇幅也较长。

(三)主体部分的写作方法与使用语气不同。虽然请示与报告文种结构类似,但主体部分的写作方法、使用语气却各不相同。

报告的主体,又叫做‚报告事项‛:要写出自己的实践情况、问题、经验。在写作上依据内容类项不同,按照一定的类别、一定的顺序,合理地、有序地表述出来;行文中,注意展示本机关的实践性、过程性,是陈述自己的做法,或获得的情况,或针对上级机关所问而答,分条列项,事项分明地撰写出来;使用的语气是报告性;而请示的主体,叫‚请示事项‛:是要陈述向上级机关提出请求的事项的理由,行文中要注意‚述由‛而不是‚论理‛,所陈述的不是自己的实践而是自己的请求,因此行文不体现实践性、过程性,而要展示请求的必要性、合理性,使用的语气是请求性的。

报告在于陈述自己的实践,或将需要反映的情况进行陈述,或针对上级所询进行答复,侧重于陈述情况,形式多样,表述灵活;请示在于陈述自己的请求(请求什么)、请求的理由(为了什么目的、基于什么原因)、请求的依据(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需要的依据、政策允许的依据),侧重于陈述理由,讲明原因,简明扼要。撰写请示,切忌议论说理。请示绝对不能写成议论文。请示需要的是陈述自己的理由,而不是论证道理。怎样做到明白、准确陈述自己的理由而不议论理由呢?就是注意自己所要陈述的理由,都是本机关实际发生的人和事所需要的,而不是从书本上、报刊上找的理论。一般来说,所陈述的都是实际困难、实际需要,只要如实陈述出来,让上级机关能从中了解到实际情况,能体会到你的实际困难、实际需要便足够了,无需理论化。

(四)行文的时间不同

请示由于是‚请求上级机关批示、批准‛,因此必须事前行文,不能‚先斩后奏‛或‚边斩边奏‛,不允许未经上级批示或批准,就擅自做出处理或决定。否则,即属越权行为,处理或决定的事项就属无效。比如某机关单位因工作需要,打算购臵一台复印机。必须事前行文,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得到批准后方可购买;未经批准,即便有钱也不行。报告则有所不同,它可以事中行文——重大工程建设或重要工作进行当中的例行报告;还可以事后行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机关工作,反映某方面重要情况等。总之,报告的写作时间比较灵活,不像请示那样必须事前行文。

(五)结尾用语不同

报告的结尾用语不具有期复性,不要求复文,结尾部分的用语常常使用以下一些词语,即多用于综合性报告的‚特此报告‛、‚专此报告‛等;呈报性报告则常用‚特此报告,请审查‛、‚以上报告,请审阅‛或‚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正‛等用语。请示的结尾用语则要用期复性、期准性的,要求复文,必须用期待复文的结语,常常使用‚以上意见妥否,请批示‛、‚妥否,请批示‛等。

三、请示与报告的主要区别

(一)行文的目的、作用不同。‚请示‛是请求性公文,重在呈请,主要是就某一问题而请求上级指示和批准,要求上级必须作答,这体现了请示主旨的求答性与执行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是‚请示‛所独有的;而‚报告‛是陈述性公文,重在呈报,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或答复上级的询问,起备案作用,除呈转报告外,不需上级作答,且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二)行文时机不同。‚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绝不允许先斩后奏,而‚报告‛行文不受时间限制,可在事前、事后及事情进行过程中行文。

(三)内容含量不同。‚请示‛必须坚持‚一文一事‛原则,文字简洁,内容单一,便于批答处理;报告则可一文数事,篇幅较长,内容含量大,具有综合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请示‛中可反映情况,陈述意见,说明理由,不排除有一定的情况报告说明,这些都是‚请示‛的前提、原因、根据;但在报告中则绝对不能有请示的内容,否则领导会忽视对所请示问题的处理,从而影响工作。

(四)主送机关不同。‚报告‛一般应坚持一个主送机关,但根据需要可同时报送两个或多个主送机关,而‚请示‛必须坚持主送一个机关(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可同时抄送另一个领导机关)。多头请示易造成互相推楼,或意见不一,必然会延误时间,贻误工作,因此必须杜绝。

(五)执行主体不同。公文得到上级机关的答复后,文中提到的事项由行文机关自己在本部门、本单位管辖的范围内去办的,用‚请示‛行文;由其他部门或单位,如行文单位的上级机关、平级机关、不相隶属的下级机关,在它们各自管辖的范围内去办的,用‚报告‛行文。这是两者的实质性区别。

(六)适用范围不同。请示的内容应该是带有迫切性的自身职权范围内无法决定、处理而需上级机关指示批准的事项,或虽有权决定,但由于问题重大而难以处理需上级机关裁决批准的事项。报告则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祝、陈述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报送表册资料或物品以及回答上级的询问时使用的文种,其适用范围没太多限制,只要是属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就可用‚报告‛行文。

(七)正文的写法格式不同。‚报告‛的正文,特别是汇报工作和反映情况的‚报告‛,一般涉及面广、篇幅长。其写法多采用总述与分述相结合的办法。正文开头部分进行总述,概括说明诸如有关工作的背景、过程、总成绩以及对所汇报工作做的总估价等,然后在正文主体部分分述,即将报告的内容,有条理、分层次或分条列项一一加以具体说明。‚请示‛则行文简单,开头写明请示理由,接着提出请示的具体事项和问题。对已决定拟办的事项还要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最后用谦恭恰当的期复性语句作结。

(八)收文归档类别不同。‚请示‛应该归于‚批办类‛,供上级有关领导及时批阅、审查,给予回答,报告应该归于‚传阅类‛,相对于‚请示‛来说,有关领导可以先办紧要事,后看报告一类的文,主要了解一下情况,或者有关工作建议,也不用给予答复。

(九)结束语不同。这两种公文都要在结尾处提出希望和要求,但‚请示‛既然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急需得到解决的问题。行文用语就应恳切谦恭,‚妥否,请批示‛、‚以上请示当否,请予批复‛等是其较为固定的用语;而报告是向上级反映汇报情况,无需批准,所以无固定结语,常用的有‚特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正‛等,绝不能使用类似‚请指示、批准‛等用语。

(十)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姓名和电话,报告则不必。注明联系人姓名和电话是对请示公文的特别要求,主要便于上级机关在审批请示事项时向请示单位了解有关情况。总之,请示与报告不分,往往为上级机关正常的公文处理带来不便,还容易使上级机关错批、漏批文件,甚至有时延误事情的处理,严重影响公文质量。准确地报送请示与报告,可以使上级机关了解掌握情况,便于及时指导,增强上下级机关之间的交流。我们应下大力气纠正请示与报告不分的不良习惯,做到领导带头,有目的、有组织地加强本单位本部门的学习及培训,普及标准化公文的写作知识,提高公文写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请示与报告不分的现象。

四、函的文种与形式(一)“函”的文种

‚函‛的文种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不相隶属机关是指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上下级关系)的机关。

1.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相隶属机关间使用‚函‛时,要尽量掌握对等原则。原则上发文机关与主送机关行政级别(或套用行政级别)要对等。

2.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部门请求批准或答复审批事项,应当使用‚函‛,不得使用‚请示‛或者‚批复‛。下级政府机关与其上级政府各工作部门之间,以及向其上级政府办公室报送公文应使用‚函‛,不得使用‚请示‛。

3.‚函‛的文种不同于函的形式。函的形式是指公文格式中区别于‚文件格式‛的信函格式,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行文可以使用‚函‛的文种,并使用函的形式。以‚函的形式‛行文应注意使用与行文方向一致、与公文内容相符的文种,根据行文目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等,‚批复‛、‚通知‛、‚议案‛、‚意见‛等文种可以使用函的形式。

(二)“函”的办理。对区政府工作部门或其他单位致函区政府办商洽工作的公文,视具体内容,可参照‚请示‛的格式,在正文中标注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第二篇:请示、报告、函、意见等易混淆文种怎么区分?

请示、报告、函、意见等易混淆文种怎么区分?

请示、报告、函、意见、通知、通告等都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在撰写公文时要特别注意、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请示、报告八区别

请示,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报告的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极易混淆,主要有以下8点不同:

一是作用不同。“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讯问,报送文件、物品等。

二是内容不同。“请示”是本单位无力无权解决或按规定须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的事项;“报告”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比较重大的工作或向上级机关建议,须上级机关知道的事项。

三是容量不同。“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多事一报,但不得夹带请示的事项。

四是时间不同。“请示”应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五是范围不同。“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报告”可以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

六是处理不同。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

七是篇幅不同。“请示”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的篇幅相对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000字。八是结束语不同。“请示”在结束时用“特此请示”、“特此请示,请批示”、“请审示”等;“报告”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

请示、函五不同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函”可分为商函、询答函、请批函(请求批准函、审批函)。

“函”在公文往来中使用比较广泛,其主要作用有: 一是不相隶属的同系统部门之间询问和答复工作;

二是请求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部门批准有关事项,不能用“请示”或“报告”,应使用“请求批准函”。

在公文撰写中,容易出现“请求批准函”误认为就是“请示”或“报告”文种,在与平行或不相隶属的机关行文时使用“请示”或“报告”,是欠妥的。

“请示”与“请求批准函”有严格的区别:

一是类型不同。“请示”是上行文;“请求批准函”是平行文。

二是主送机关不同。“请示”的主送机关是具有领导、指导关系的上级;“请求批准函”的主送机关是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单位。

三是内容范围不同。“请示”是请求批准、指示;“请求批准函”是请求批准某项职能事项。

四是行文语气不同。“请示”的用语应尊敬上级机关;“请求批准函”应互相尊重。

五是办复方式不同。“请示”的事项由上级机关批复下级机关;“请求批准函”的有关批准事项由受文单位复函(审批函)。

报告、总结区别

“报告”是上行文,其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

“总结”不是公文文种,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拟稿人将工作总结作为公文文种行文,如在带有工作总结性的公文标题中用“某某单位2014年XX工作总结”等,这样的标题是不对的。其实,工作总结就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可直接使用“报告”文种,主送上级机关(可多头主送),抄送有关机关。如将上述公文标题改为“某某单位关于2014年XX工作情况的报告”,这样就比较规范了。

意见、建议区别

“意见”是对重要的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公文文种。可用于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作为上行文,应按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作为平行文,提出的意见供受文单位参考;作为下行文,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遵照执行,无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可参照执行。

这里着重谈谈作为下行文的“意见”文种。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拟稿人往往将“工作打算”、“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作为公文文种行文,如:“某某单位2014年XX工作打算”或“工作安排”、“工作计划”等,都是欠妥的。“工作打算”、“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不是公文文种。可直接使用下行文的意见文种,规范的标题应为“某某单位关于2014年XX工作的意见”。

通告、通知区别

“通告”是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文种,其主送对象是不确定的。如:“某某单位关于XX的通告”。

“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

第三篇:“请示”与“报告”文种的正确使用

正确区分“请示”与“报告” □ 陈志鹏 袁 莹

公文写作中,“请示”与“报告”是最常用的上行文种,但在公文处理时,经常能够看到请示与报告不分的现象,突出的问题有,该用请示文种者用报告,该用报告文种者用请示;或者请示中写有报告内容,报告中写有请示事项。“请示”与“报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文种,二者既不能相互代替,也不能互相混淆,现就如何正确区分这两种文种学习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交流参考。

“请示”与“报告”虽然都是下级机关给上级领导机关行文,但在行文目的、行文时间以及性质内容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具体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区分。

一、从行文目的上区分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直属上级机关或其他领导机关报送的一种请示性公文,是下级机关用来向上级机关请求决断、指示、批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请性公文。而“报告”是以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为主要行文目的,属于陈述性公文。

二、从性质、内容上区分

“请示”属于呈请性公文,一文一事,篇幅一般较短。根据请示的不同内容可分以下几类: 请求指示的请示。此类请示一般是政策性请示,是下级机关需要上级机关对原有政策规定作出明确解释,对变通处理的问题作出审查认定,对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或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明确指示等请示。

请求批准的请示。此类请示是下级机关针对某些具体事宜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的请示,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些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这类请示是我们平时使用最多的,如请求上级机关增拨业务经费、基建投资、救补助经费、变更机构名称、新建改建办公设施等。

请求批转的请示。下级机关就某一涉及面广的事项提出处理意见和办法,需各有关方面协同办理,但按规定又不能指令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部门办理,需上级机关审定后批转执行,这样的请示就属此类。“报告” 属于陈述性公文,可以有多个事情,篇幅一般较长。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根据不同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

工作报告。这类报告最为常用,在此不多做叙述。

情况报告。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近期出现或发生的某种情况,某一问题,或工作中某些方面的状况。

回复报告。对上级机关查询、查办、催办的事项,作出专门答复时使用。

报送报告。经常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各种材料,包括下级机关主动呈送的,或者上级机关要求报送的。

需要注意的是,国发[2000]23号文件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报告的用途已经作了修改,删除“提出意见或者建议”这一条,这样更可以避免“请示”、“报告”混淆。

三、从行文时间和处理方式上区分

“请示”是事前行文,同时要求上级机关给予批复,属于“办件”;“报告”是在事后或者事情进行中行文,上级机关不予批复,属于“阅 件”。

准确把握好“请示”、“报告”二者间的区别,就能做到正确使用这两种文种,避免出现混用的情况。另外,就“请示”文种写作中较常出现的错误再予以强调:

1.标题的书写。常见的书写错误有《关于申请××××××的报告》、《关于申请××××××的请示》。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卫生局关于××××××的请示》;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如《关于开展××××××工作的请示》、《关于补助××××××经费的请示》。

2.“请示”要避免多头主送、越级主送或主送领导个人。“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同时也应注意,“请示”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3.规范“请示”结束语。请示结语在请示写作中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其作用是在陈述请示缘由、表明请示事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强调请求的目的,敦请上级指示或批准,可以用“妥(当)否,请批复”、“妥(当)否,请审批”、“以上请示如无不当,请批转各有关单位执行”或“以上,请批示”作结。

4.在向同级部门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严格意义上应使用“函”文种,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特殊原因可能需要使用“请示”文种,可酌情考量。

5.在向省委、省政府行文时,“请示”中应附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第四篇:应用写作:报告请示

XX省属大学

关于公费医疗严重超支情况的报告

XX上级主管部门:

公费医疗制度的实行,对我校教职工和学生防病治病,提高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近一年来,我校的公费医疗经费严重超支,到年底超支达70.46万元,不仅影响了广大教职工和学生防病治病,也造成学校财政上的困难,也成为困扰学校的一大难题。

一、公费医疗的使用情况:根据《公费医疗管理办法》(卫计字[89]第138号)(注: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调理内容经过筛选)规定:

1、总则之一:公费医疗制度是国家为保障国家工作人员身体健康而实行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国家通过医疗卫生部门向享受人员提供制度规定范围内的免费医疗预防。

2、享受公费待遇人员范围:属于享受公费医疗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在军队工作没有军籍的退休职工;不享受公费医疗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符合国务院退休办法,且退休后由民政部门发放退休金的人员;国家正式核准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不含军事院校)计划内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研究生(不含委托培养、自费、干部专修科学生)和经批准因病休学1年保留学籍的学生,以及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因病不能分配工作在一年以内者。

3、公费医疗经费开支范围:凡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人员的下列费用可以全部或部分在公费医疗经费中报销,具体报销比例由各地合理确定;享受公费医疗人员,在指定医疗单位就诊的医药费(含床位费、检查费、药品费、治疗费、手术费等);因急症不能赴指定医疗单位就诊,在就近医疗单位(国家、集体)就诊的医药费;因公外出或假期探亲,在当地医疗单位(国家、集体)就诊的医药费;因手术或危重病住院后恢复期,进行短期疗养或康复治疗的,经原治疗单位建议,所在单位同意,公费医疗主管部门批准的医药费;非手术或非危重病恢复期进行疗养或康复医疗,经指定医院建议,所在单位同意,公费医疗主管部门批准的药品费;因原治疗单位没有的药品,必须外购(指到国家医药商店或其他医疗单位)并附医院证明的药品费。

4、自费范围:各种不属于公费医疗报销的自费药品,异型包装药品,未经批准的外购药品;挂号费、出诊费、伙食费、特别营养费、住院陪护费、特护费、婴儿费、保温箱费、产妇卫生费、押瓶费、中药煎药费(包括药引子费)、取暖费、空调费、电话费、电炉费;病房内的电视费、电冰箱费等;医疗咨询费、医疗保险费(指医疗期间加收的保险费)、优质优价(指医院开设的特诊)费、气功费(不含气功治疗费);非公费医疗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种体检、预防服药、接种,不育症的检查、治疗费;各类会议的医药费;未经指定医疗单位介绍或公费医疗机构批准,自找医疗单位或医师诊治的医药费;未经公费医疗管理机构同意自去疗养、康复、休养的医药费用;由于打架、斗殴、酗酒、交通肇事、医疗事故等造成伤残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出国探亲、考察、进修、讲学期间发生的医药费用。

二、经调查,公费医疗超支的主要原因与严重影响:

1、公费医疗人头经费依然沿用50年代的标准(32元/人年)。早已不符合现有医疗费用标准;自1953年起,中直机关在地方的,其公费医疗预防经费由中央财政直接拨发为由当地卫生机关负责上报人数统一办理,增列入地方卫生事业费预算内。享受公费医疗人员在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住院,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在公费医疗经费中报销。医疗费核准定额,1961年以前国家规定机关工作人员每人每年18元,以后进行过多次调整,逐步提高为20元,22元,25元,30元,1979年提高为70元,以后财政体制的变化,具体标准由各地制定。因此,学校的人头经费标准早已不符合现今状况。

2、随着老龄化的到来,离退休人员和危重病人比较多,人均医疗费用增加。近一年,校教职工人中退休人数增长XX人,同比增长XX%;离休人员人数XX人,同比增长XX%;为重病人人数增长XX,同比增长XX%。共开支XXX元,占总开支比重XX%。

3、应国家大学扩招政策号召,我校近年也进行了生源扩招。随着我校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人数大量增加,因此学生方面的医疗费用也正比增加。

4、高速的医学发展,新诊断技术的运用和新药的不断增加,使医疗项目增多,费用上涨;根据国家最低工资标准规定,在规定标准基础之上,医护人员对工资上涨呼吁较为强烈。

5、严重影响:由于上述情况,致使我校学生大多抱怨只可享受到低水平的医疗服务,药效差,医生水平、积极性不高与态度不好,校医疗部门医患矛盾突出。为应急填补缺口,学校不得不挤用教学、科研费用,以缓解公费医疗的突出矛盾。但现今也无力再继续支付此项费用,为学校的综合运转带来了极大不便。

三,对于2014年我校公费医疗的部分管理改进制度条例:

为加强我校公费医疗管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医疗水平,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XX省市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所发有关公费医疗和医疗保险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享受范围:

1.我校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2.我校计划内招收的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及研究生(不含委托培训、自费和续本学生)。(二)、门诊、住院及转诊:

1.享受公费医疗的我校师生员工凭医疗证在校门诊部就诊。

2.我校合同医院为XXX。患有专科疾病可转诊住院的指定专科医院:XXX、XXX、XXX… 3.在门诊部就诊后经主治医生同意并开具转诊单后方可转诊。转诊期限最多为一个月,急诊转诊当次有效。

4.转至外省市治疗,需办理病情摘要、转诊证明,经门诊部负责人同意并上报XX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批准后,方可转院。

(三)、医药费报销范围及手续:

1.转诊报销时,持转诊单、医药费单据及处方(合同医院公费医疗或医疗保险专用处方),经审核按规定报销。

2.学生在寒暑假、外出实习时因急性病就近在医疗保险定点医院(部队医院除外,以下简称定点医院)就诊的,需持所在院系、医院急诊诊断证明、收费单据以及处方或病历本(一次处方不得超过三日量),经审核按XX市有关规定报销(限急诊当次)。

3.学生因病休学须返家治疗的,治疗期间(一年内)应在指定的一所定点医院就诊,报销时需持休学证明、处方和收费单据,报销范围仅限休学病因疾患。

4.学生入学后在取得正式学籍前一律不享受公费医疗。

5.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学生入学报到时应如实向学校告知个人既往病史或已患疾病,如有故意隐瞒,所隐瞒疾病的医疗费用学校不予报销。

6.学校派往外地挂职、交换学习的师生,应由学校主管部门协同门诊部及接收单位制定相应的就医规定,医疗费用报销等按照该规定执行。

7.根据有关财务规定,医药费应在当年12月31日前报销,逾期不予办理。

(四)、医药费报销及个人负担比例:

在校门诊部就诊的医药费(包括药品费、诊疗费、检查费等,下同)个人负担比例: 1.在编教职工(含内退人员):个人负担10%。2.退休人员:按上述在编教职工的负担比例减半执行。3.离休人员、医疗照顾人员个人不负担。4.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学生:个人负担10%。

因此,特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网的一直到工作,改善公费医疗状况。

特此报告。

XXX省属大学(公章)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日

XX省属大学

关于对公费医疗一次性补助的请示

XX主管部门:

我XX大学近一年来,公费医疗费用严重超支,到年底超支达70.46万元,已经难以保证师生员工的正常就医需要,医疗、药品的收据不能及时报销,师生员工意见很大。究其主要原因是:危重病人较多;医疗和药品费用提高;学校现在已经无力继续支付此项费用。请求XX主管部门在春节前给予一次性补助,以解燃眉之急。

妥否,请批复。

XX大学(公章)二〇一四年十月十日

第五篇: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

通报

一、通报的使用范围、作用、特点和分类

通报是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情况的公文。

通报的作用:教育、引导传达情况

通报的特点:真实性、典型性、及时性

通报的分类: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

二、通报的写法

1、标题

《关于全国第二次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等级评定情况的通报》

《关于表彰江 *同志临危不惧勇斗歹徒的通报》

《教育部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兰州电力职业学校"9.16"氢气球爆炸灼伤学生事故的通报》

2、主送机关

3、正文:(1)叙(简)述事实

(2)评析事实

(3)决定、处理办法、要求

4、落款

三、通报与通知的区别

1、行文作用不同

通报:教育、引导通知

2、行文时间不同

通报:事后通知:事前

3、表达方式不同

通报:叙述、议论通知:说明

作业:指出下则通报的不当之处。

关于表彰江 *同志临危不惧勇斗歹徒的通报

各级党组织:

5月4日下午3时许,**出租公司驾驶员李**的车子遭到歹徒袭击。罪犯用手枪顶住李**的头,命令他把车子开往东站。李**巧妙地骗过罪犯,将车子开到大运河畔的十子路口。李**机智地把车速从四档减到二档,悄悄打开车门,飞身下车,高喊“抓坏人!抓坏人!”此刻,歹徒狗急跳墙,拔出手枪射中李**的右手。正在值勤的三中队交通民警江*听到枪声,立即赶到出事地点,突然又是一枪,江*头部中弹,鲜血直流。他不顾伤痛,拼命追赶。周围数十名群众也纷纷追赶歹徒。几分钟后,江*追上歹徒,将其抓获。

江*今年20岁,于1990年9月5日经过招聘考核,成为全省首批合同制民警。他工作踏实,一丝不苟。酷夏,烈日当头,他从不躲到到阴凉处,而是站在路中的岗台边上;雨天,他不进房子躲雨,仍然穿者雨衣坚守岗位。上班值岗时,他在4个路口来回走动,哪里有堵车现象,他就出现在哪里积极疏导。他连续两年被评为局先进个人。1992年8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江*同志勇斗歹徒的行为是伟大的高尚的壮举。鉴于江*同志一贯表现突出,在关键时刻又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特通报表扬。

希望全市干警向江*同志学习,学习他勇于献临危不惧的精神,争做一名合格的公安战士,为社会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

**市公安局(章)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二日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请示

一、请示的使用范围、特点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指示的公文。

请求性

二、请示的写法

1、标题

《关于上海**银星商场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请示》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适用问题的请示》

2、主送机关

3、正文:原因:充分、具体、真实话说到点子上

事项:明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态度

结尾“特此请示,望批复”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

4、落款

关于上海**银星商场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请示

区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为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调整和完善企业所有制结构,我委下属上海**银星商场经职工大会讨论,决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

我委经研究,同意该商场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原商场库存商品经**区供销合作总社社务委员会确认,价值总额为12.92万元,全部由职工出资买断。改制后企业注册资本为8万元,由**等10名职工出资交纳。

特此请示,请予批复。

**区商业委员会

二000年*月*日

此请示妥否,请函复。

三、写作注意的问题

1、事前行文

2、逐级请示

3、一文一事

四、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1、性质不同

报告:陈述性;有的报告不需要答复

请示:请求性;必须答复

2、行文时间不同

报告:事前、事中、事后

请示:事前

3、内容含量不同

报告:“一文一事” “一文多事”

请示:“一文一事”

五、练习

1、改错

上海* * 百货公司地处南京路步行街东首,为改善购物环境,重塑公司形象,拟于6月至8月进行停业装修,预算装修经费200万元,费用由公司发展基金支出。拟文向区商委请求批准。

关于上海* *百货公司停业装修的请示

区商委领导:

本公司由于地处南京路步行街东首,为改善购物环境,重塑公司形象,拟于6月至8月进行停业装修,预算装修经费200万元,费用由公司发展基金支出。在此期间,将占用步行街部分空间。

望速回复。

* *百货公司(公章)

2002年5月30日

2、写作

**县**小学暑假内拟翻修危旧教室10间,现有自筹资金5万元,还缺资金3万元。请以**小学的名义向**县教委写份公文,要求拨款3万元房屋修建费。再以县教委的名义予以回复。

批 复

一、批复的使用范围

批复是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示的公文。

法定的约束力

二、批复的写法

1、标题

《关于对“* * 菜场改建工程”基建立项的批复》

《关于同意接受非上海生员高校毕业生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2、主送机关

3、正文

指明请示

批复意见:同意;不同意;基本同意(原则同意)

结尾:“此复” “特此批复”

4、落款

三、批复写作注意的问题

1、批复的态度要鲜明,时间要及时。

2、批复只用于答复有隶属关系的下级机关的请示,不相隶属机关的请求、询问,不能用批复而要用“函”。

3、一文一批

一、函的使用范围、分类

函是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的公文;也使用于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

从性质、格式的角度,分为公函、便函

从行文方向的角度,分为发函(去函)、复函

二、函的写法

1、标题

《北京市林业局关于将红叶斋列为旅游定点商店给旅游局的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南昌市承办2011年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函》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粉条生产加工中不能使用明矾的复函》

《关于商洽代培文秘人员的函》

2、主送机关

3、正文:

发函:缘由 + 询问、商洽、请求的事项 + 结尾(“盼复” “即请函复”)

复函:引述来函的日期、标题或发文字号 +答复的事项 +结尾(“此复”“特此函复”)

4、落款

三、写作函注意的问题

讲究礼貌,语气诚恳、平和。

下载请示、报告与上行意见、函的文种应用(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请示、报告与上行意见、函的文种应用(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文例文二: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七)议案厦门市人民政府 关于提请审议《厦门经济特区无偿献血条例(修正案草案)》的议案 厦府〔2009〕97号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厦门经济特区无偿献血条例(修正案草案)......

    请示与报告

    请示与报告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请示......

    报告与请示

    公文的基本常识 (整理:谷士禄) 第四课 报告与请示 第一节 报告 一、文体特征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要求时使用的一个文种。 报......

    请示与报告

    (一)请示与报告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将“请示”文种用“报告”文种呈送上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批复(答......

    报告与请示

    报告与请示 1.内容要求不同。请示的内容要求一文一事;报告的内容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 2.侧重点不同。请示属于请示性公文,侧重于提出司题和请求指示、批准;报告属于陈述性公......

    请示与函的区别(合集五篇)

    请示与函(请求批准函) 这里的函专指用于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的函。请示和请求批准函都可用于请求批准,但使用时有严格的区别。 1.类型不同。请示是上行文,函是平行文。 2.主送......

    通知,批复,函,请示,报告(五篇材料)

    通知,批复,函,请示,报告 标签: 杂谈通知格式:(指示性通知) 北京积水潭医院关于××××××的通知 各科室: ××××××××××××××××××××××××××××××××......

    请示、报告、意见等上行文

    回政综„2011‟1号 签发人:周春林 (红线下空两行写文件标题) 回龙乡人民政府 关于…………的请示(或报告、意见) 福建省教育厅: 为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