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研究汇报材料

时间:2019-05-14 06:5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研究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研究汇报材料》。

第一篇: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研究汇报材料

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研究汇报材料

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金厂沟梁中学 赵洪波

今年我校在教研室的要求下,实施了“以导促学、同伴合作、构建有效和谐课堂”教学模式,我进行了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其中的内涵,在教学中进行了了尝试。有了一点收获,为了更好服务教学,现将它总结如下:

历史导学案编写的指导思想

导学案编写的指导思想有二,一是学习方式的改善,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关注课堂教学效率,“课内不松,课外不争,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依托导学案,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历史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有四,一是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学生通过 导学案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信任学生,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二是自主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兴趣,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建构知识体系。三是层次性原则,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是分层探究,有 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下手,不能雾里看花。四是可操作性原则,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具体操作方案,编制指向所有的学习内容,体现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渗透。内容覆盖全面,重点难点突出,学法指导科学,要求清楚明白,语言表述准确。总之,导学案的设计充分体现可操作性原则,这样才能使导学案具有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

导学案编写的主要内容 导学案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巩固、知识准备、课内导学、达标检测四大板块。

知识巩固,就是对上一节课大部分同学存在的典型问题的解决,即解决难题,又清晰一下旧知识,可谓一箭双雕。这个环节是对旧知识的再现过程,温顾而知新,最重要的地方是对知识的升华,形成知识体系,加深知识链的牢固程度。这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具体做法是:上课前学生浏览课本两分钟,然后每人拿出纸、笔出来,听写上节课最重要的几个核心知识。写完后全部收上来,这样,可以了解所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重点知识重点掌握,全部学生一旦能够将重点知识能够掌握,一般就没有问题了。

知识准备,就是将新课的主要内容设计成填空题,学生只有通过认真自学才能完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关注教材中的细节问题,强化学生记忆;还可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认真阅读和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

例如第19课《美国南北战争》的预习导学是这样设计的:

1.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美国独立以后,北方____经济发展起来,而南方盛行的_____经济阻碍了它在全国的发展。两种经济制度的对立,导致南北战争爆发。

2.南北方矛盾的焦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导火线:1861年,_________当选美国总统。4.开始:____年4月,__________首先挑起了战争。

5.转折:_____年5月,林肯政府颁布了_______ ___,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9月,又颁布了____

__,宣布废除________,规定叛乱各州黑奴应看作自人,可以参加联邦军队。人民群众和黑奴的革命情绪迅速高涨,战争形式骤然改观。

6.结果:___年,北方军队攻克南方叛军老巢 _________,美国南北战争以_____ 的胜利告终。

7.性质和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林肯的主要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导学,是导学案的核心部分,通过对知识准备的检查情况,老师只精讲学生不懂的知识。这个环节的主角是老师,解决问题,像导演为演员说戏那样解决问题,以导为主。老师本课的亮点基本都集中在这里。教师要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从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导学案来考虑如何备课。备课就是对教学过程的控制,是对学生培养的设计。同时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重难点和知识的纵横联系,这样才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在备课时,教师还要能蹲下来,站在学生的高度,设身处地的按学生的思路进行思考,估计学生可能碰到的困难,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借以激发学生的爱好和求知欲望,因此教师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

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解决较难的问题,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是提高课堂效率的突破口。学习爱好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熟悉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探求真理、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为乐之者”,布鲁纳也曾言:“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爱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好,使学生在课堂中能一直保持兴奋的状态。良好的开端乃成功的一半,教师应精心设计好课堂导入,例如,我在讲到《美国的独立》时,我首先问,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哪国,它的首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他为美国做了什么。找到知识的切入点,就找到高效课堂的钥匙。

我喜欢把自己带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亲身体验一下当时的历史氛围,我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在讲到《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时,我对学生说,假如你就是当时俄国1861年的农奴,你获得哪些权利,你有什么感受。在讲到《明治维新》时,明治维新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怎样高效掌握?我写了一个剧本,日本欧美考察团代表向日本天皇汇报并建议全盘西化的情景,代表们不仅简述了改革内容,而且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学生演得到位,看得认真,听得真切。2009年我上了一节市级公开课,上的就是这课,结果获得高度评价。

相同、相似知识的比较,古今比较,中外比较,是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如根据史实分析华盛顿为何被誉为“美国国父”?比较美国内战和南北战争的异同。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看法。同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为何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这些问题具有一定思维含量,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是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达标检测,主要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2010年徐州市中考历史大纲要求,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和精选了一些练习,其中有一些中考历史题。这些练习题,基本依据历史教材顺序由浅入深、覆盖面广、可考性大、典型性强,是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佳题。通过训练,力求使学生对核心知识人人过关。

使用导学案应该注意事项 使用导学案应该注意几点:

知识巩固时,时间只能控制在2至3分钟,内容少而精。

知识准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问题作好记录,要将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以及在中考中的地位告诉学生,这样做有利于学生预习时有的放矢。

课内导学时,可根据不同情况,适当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自学预习中没有完成的内容。可以采用提问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学所得,对本课各部分知识进行简单概述,建构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学生还可以阐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会。这样,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及学习能力状况,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偏差。另外,还可以发现一些同学独特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加以启导和推广。

课内导学时,精讲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 ;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 ;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三不讲”:过易问题不讲;过偏问题不讲;过难问题不讲。

达标检测时,具体落到实处,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指正。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最后,一定给学生点质疑时间,给学生几分钟提出自己对本课的疑问,当堂互相交流,不能解决的请教老师。长期坚持这样做,能够逐步引领学生形成反思性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学会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临下课前下,发下节课的导学案,简单指导学生对下一课时的自学。

导学案与常规意义备课的不同

导学案与常规意义的备课有很大不同,它对于学生的意义,犹如姗姗学步孩子手中的学步车,让他们能够带着问题、矛盾、、困惑、方法、理解走向自我、走向同伴、走向教师。教师要努力“放手”,放手让学生阅读教材,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建构。总之,在课堂上只要学生能自己完成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学生要用历史的语言诠释历史,让学生养成用历史语言回答问题的习惯。

它对于历史老师来说,要善于提“好问题”,“好问题”的主要特征是:(1)围绕着教学的重点提出问题,使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有利于于完成教学任务;(2)提出的问题是明确而具体的,便于使学生领会要求;(3)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探究。

历史老师还要勤于教学反思,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教学反思可把我们的失误记载成文,作为前车之鉴;可以使我们感性的实践升华成理论性的经验,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使我们的经验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使我们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使我们的教学效益不断提高。

另外,关于导学案的保存,要指导学生依次整理、保存好每堂课使用的学案,并作为重要学习资料,在后续学习、考试复习时充分利用。

一堂历史课是否成功主要看它是否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正确处理了学生与老师的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是否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关系配合紧密融洽,是否让学生学会了知识,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篇:浅谈初中历史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浅谈初中历史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伴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刘集中学的高效课堂也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近年来,我校对怎样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尤其重要的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中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历史导学案的特点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历史学案具有如下特点: 1.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指导性。

导学案要突出体现“指导”,重在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昧做练习,要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问题的设置,阶梯式学习内容的呈现和有序的学习步骤的安排,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3.时效性。

导学案应该在新课没有上之前完成,如果导学案失去时效性,就会变成了变相的课外作业,失去了导学的功效。

4.层次性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5.创新性。

学案的导向作用是明显的。学生要完成课前的检测题,就必须先阅读教材,找方法,查资料。应用学案,学生读在前,教师讲在后,教师实际上只是组织问题讨论和思维训练,而不再采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陈规,实现教与学的创新。课堂上,在大家面前展现的是热烈讨论、争论、提问、发表见解等生动活泼的场面,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沉闷局面。更重要的是鼓励了学生敢于怀疑权威,不唯书、唯师、唯上,而变得善于发现问题、找出自己学习的契机,学案带来了学的创新。

二、历史导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教学是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要依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设计出高质量的学案是进行学案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历史导学案的编制方法

导学案编制的前提是有效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第一步是个人研究。首先同一年级同一科目的教师个人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研究教法、学法,提出初步教学方案。一般要提前一个星期准备下周学案。第二步是集体研讨。在集体研课时,对个人的教学方案进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确定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过程以及相关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再集中制定出一个科学、实用的学习方案。最后每个教师再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把确定的学案适当地增加或减少部分内容,做到求同存异,更有针对性。

(二)学案编制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一课一案。

导学案不能剪贴化、简单化和习题化。必须采用35+10的课堂模式,教师精讲和点拨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2.不能以教案定导学案

教案的重点是突出“教”,即老师怎样讲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它以老师为中心;而“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它以学生中心。3.不能以练习题定导学案

学案决不是单纯的另一份额外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不能把学案搞成单纯的“习题集”。

三、历史导学案的使用

1.课前发放,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部分的有关问题。一般要求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和与同学探讨等方式把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进行一番思考和探究,对照学案进行预习,完成“自我测试”环节的基础知识,找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然后在课前把学生预习过的学案收集起来,进行查阅,深入了解学生预习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这样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就切实做到了“先学后教,问题教学”。久而久之,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更加乐于学习。

2.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课堂导学时,对导学案中的内容处理要恰当,简单、易懂的要一带而过,而重点、难点的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当出现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时,教师应及时加以点拨,帮助学生解决。要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教师当好导演的角色。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通过个体发言、相互探讨、小组讨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3.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点后,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习,让学生当堂训练,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为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可以采取分层达标测试,将测试题分出档次,一般可以分为两组,较简单的题目要求全做,较难的题目要求可以部分选做。针对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适当的点拨。

4.在设计学案时,每节课上留有3—5分钟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总结归纳本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些问题,运用了哪些探究方法,通过本节课学习所得到的启示,还有哪些疑问等等。同时,还可以适当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一方面迁移形成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总之,导学案的使用,创设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较好地解决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问题,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较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学案的应用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促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体现。

第三篇:导学案使用汇报材料

建立动态课堂 开拓学生思维

—— 担山中学关于尝试使用数学导学案的推介材料

近五六年来,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有了稳固而明显的提高,可谓一年一个新台阶。但美中不足的是,数学一直是我校众多科目中的一个难科,影响了我校整体教学质量大跨越的进程。为了改变我校数学教学的这一落后现状,学校领导高瞻远瞩,派多名教师外出学习,带回了黄石八中的数学导学案文稿和相关资料,决定对数学教学实施 “课改”。这样,我们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精心着手准备,并于2013年春季开始在七八年级数学科目上扎实有序地进行了“学案导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尝试。为了推动这种教学模式的长期有序有效地开展,学校对该工作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成立了以教务处为中心的领导小组,凝聚七八年级数学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创造性地进行了探究,合作学习和推动使用。到现在,初步探究形成了以学案为教学引领,以学习小组为单元组织教学、以导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为教学路子,教学特色较为鲜明,教学效果也较为明显。

●为什么要使用导学案?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使学生多学”。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够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教育目的?

1.外在因素:从我校最近几年来学生的数学成绩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时期由于是留守学生多贪逸恶劳,懒于动脑,各初小以及教学点的教师配备专业性不够,导致升上来后的数学基础非常薄弱。内在因素:我校 1 部分老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有的是照本宣科,有的是一讲到底,学生的训练不扎实,拓展性思维发展欠佳。2借鉴外部信息。近几年来,教育改革的春风已经遍开桃花,如杜郎口中学、武汉十四中、黄石八中导学案的使用已逐渐登上教学舞台病收效甚好。我们早耳闻了导学案能使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校外出学习的老师又目睹了

传统的教学观中,教师的职能就是教会学生,使学生学会知识,学生认为自己只是收纳知识的容器,而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不可能教会学生所有东西,学生的学习过程,虽需要教师的教,但最终还是要依靠自己完成,学生潜力所能学到的应该远比教师教的多得多。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学会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 切实转变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倡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使老师的教真正的落实到学生的学上呢?在这样的情况下,“导学案”教学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它以促使教师深入研究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进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开展“导学案”教学,变传统教学的“要我学”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动手做、动脑思、动耳听、动口说的“我要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它不同于其他教学手段的特点是:学案与导学密切结合,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重点在“导”,具有“导读、导 听、导思、导做、导教”的作用。

“导学案”教学,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坚 2 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或完 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会学”“乐学”“活学”“易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切实的发生了转变,也使学生 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课堂教学面貌,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如何使用

“讲”最易,“教”则难,“导学”才见真功夫,导学案是教师为进行课堂教学而编写的“导学、导讲、导练、导思”的教学媒体,不是教师教案的翻版,也不是练习加指导。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导学案的优势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被教师所认同:

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或者是记忆,或者是思考问题,提 升自己的解题能力;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通过导学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 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那么,如何使用导学案,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课前,教师认真编写导学案,包括【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学以致用】四部分 内容。导学案至少提前二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导学案的内容预习好。通过导学案学生知道自己应该记住的知识点是什么;怎样去记,在导学案上都有明确的语言 提示;教师点拔的知识点 3 是什么;合作探究的问题是什么,下节课上你需要上台展示的是什么,重点准备哪些材料;学生应该通过本节内容着重提高哪方面的能力,等等,在题纲上都有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一目了然。另外,教师在下节上课前,收起来集体批阅,以备在课中有的放矢。

一节课教师做多讲30分钟,必须留给学生不少于15分钟时间练习。课中,【自主学习】的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不是面面俱到地去讲解题纲,对于比较容易的内容,学 生通过课本完全能掌握的,教师根本就不用浪费时间去讲;对于重点知识和批阅中学生出现问题的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边检查边强调,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给学生去自主学生,激发学习动机,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合作探究】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到讲台上自我展示,小组和小组之间或者补充问题,或者以记者或者其它身份提出新问题,或者另辟新径以解说员身份重新解说 问题,教师适时点拔,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生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在课堂中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是关于能力培养问题:中考题是最有说服力,教师可以借用中考题练学生审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学以致用】自测,并小 组之间互相批阅,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让激情、热情、感动、震撼、期望和信任洋溢于课堂。在课堂中教师采用的形式是尽量少集体提问,多个别提问,多让 学生动笔写,少口头检查,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有点紧迫感,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上能及时和大面积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每节课上学生至少动笔写两 次,教师当堂反馈给不合格的学生,并加强个别辅导。

课后,让学生每天拿出至少5分钟的时间,对照题纲回顾当天学过的内容,并写好【本课小结】【学生体会】,通过【本课小结】【学生体会】使学生“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通过以上导学案的使用,既能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又能转变学 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

●下面我就学案导学法及如何利用学案谈以下几点:

一、“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学案导学教学法就是利用学案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这其中的合作交流非常重要,包括师师、师生、生生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但一定要尽可能的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方法注重的是过程——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的探究与自主学习过程。知识不能通过被动灌输和传递获得,而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实现。教师的教学实际上就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体系的建构。

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这里的自主学习不仅强调了学生认知能力在 5 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也同时强调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自主控制,这就使得我们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目标得到了极为具体的落实。

学案是教师体现此种教育、教学思想方法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载体,它不仅有着导学的作用,还有“导教”的功能。这样,学案的作用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过程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这也可以说是当前人们极为重视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此,学案的科学、恰当的编制,显的极为重要,它怎样融入新课程理念,怎样与教材完善的结合,反映出基本知识、方法、思想的探究与学习,又怎样以丰富且有层次的问题、知识、方法、思想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成为学案要承载的主要内涵。

二、教师要在“导”字上狠下功夫:

1、导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和源泉,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要抓住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和特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使学生在自觉主动的去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体会过程中的乐趣,逐步培养兴趣。就课堂导引而言可采用故事开引、巧设悬念、设疑质疑、游戏导入等方法,使课堂授课伊始,便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大脑中产生追根问底的想法;在课堂授课中,可利用课文中存在的游戏、风趣的笑话、幽默的谜语、播放配套的音乐,或开展小知识竞赛 6 等有趣的活动,促使学生思维动起来,活跃起来,达到激发和培养兴趣的目的。通过教师导兴趣,真正实现变“苦学”为“乐学”的目的。

2、导学法

过去教师常问学生的一句话是“学会了”吗,如今教师要问的是“会学了”吗。这是教育本身质的飞跃,“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食;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是教育发展的主题思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检查、分析学习过程,对如何学、如何巩固等问题进行审查,并深入的剖析而加以校正,掌握其中的规则和内在关系。学法指导则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思维,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发挥和挖掘潜能创造条件。在学教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其规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真正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

“学会知识和方法”,要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入手,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去体会过程本身的收获,不断反思、捉摸内在因素,达到“会学”的目的。要把握课堂教学中的读、思、说、议、做等环节,让学生发现多条通往目的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3、导思维

对学生而言,学习中的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善思者,会经常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忆、想像、对比归纳,这样可以加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正所谓“学起于思”。教师在传道授业时,要善于点拨疏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特别是在教学时,要创设丰富的 7 智力开发情景,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矛盾的焦点上,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当学生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因势利导,深化教学内容,着力指导学生拓宽思路,丰富学生想像力,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引导学生超常思维,即打破思维定性,改变思维习惯,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产生新思路,达到求新、求异的目的,从而锻炼和发展思维能力,变“苦学”为“乐学”。

4、导创新

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素养要求,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素质”才是最终任务,通过导学实现这一目的:一是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造就条件。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据理力争,敢于质疑。三是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参与,并提出某些不同意见,是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只有质疑才能调动思维,只有思维活跃才能产生创新的意识。多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发明创造,通过活动中的具体操作,比赛中的竞争去激发学生思考,去求新立异,去创新。教师给于必要指点的同时,尽量把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个性才能显现,才能取得发展。●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一、小组的划分原则

教师要科学的划分小组,划分小组一般要注意几个方面:

8(1)按学生综合素质合理分组。分组时主要参考学生的学习成绩,把全部的同学分成四组即四档:优、良、较好、一般。每档各抽取一名学生组成一个6人小组,;

(2)分组主要参考学生的成绩,但是也要考虑学生的性格即同学关系是否融洽,分组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相互督促、相互提高,这样融洽的同学关系自然成了基础,尽量把关系良好,或者是性格相投的同学分在一起。

(3)小组一般以6人为一组。人数不能再少或者再多,人少不能集思广益,让思维碰撞出火花;人多了老师则难以掌握学生动向,同时也减少了学生的参与面。

(4)小组存在形式常态化。把同一组的同学安排成前后桌,小组活动时回头即可。

指导小组合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为小组合作打好基础

小组合作的基础是小组个体的独立思考工作,小组成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

2、各取所长,发挥最佳效果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等。小组长应该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合作意识的同学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中心发言人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 9 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和学生的特长设立不同的角色,给每个学生提供最佳发展的机会。●导学案使用的优越性

1、更新了观念,转换了角色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口若悬河,大部分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挺沉闷压抑。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动手能力,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而以导学案为主的教学模式,摒弃了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理念,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导演,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对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因而教师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导学案模式下,教师由课堂一“主演”变成了“主导”,巧妙地启发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放手让学生学着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掌握知识。这样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身心负担,而且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导学案还原了学生的课堂主体的角色地位,把课堂真正地交还给了学生,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的引导、点拨,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合作交流,进而解决问题。课堂上没有了旁观者学生尝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甘甜!教育教学的效果自然而然地就日益明显起来了。本学期我校七八年级数学的几次测试,学生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就足以证明“导学案”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良好效果!

3、提升教学效果

使用导学案前,每位老师要一课一案地把教学设计详详细细地抄写在教案本上,即费时又费力,教师抄写教案往往流于形式,仅仅是应付上级检查对教学没有多少作用。现今,导学案的使用,减轻了教师在备课抄写上的压力,教师只要吃透教材、拿准学清,在导学案上圈圈点点便可,同时,教师们即分工又合作地编写设计,这就既避免了单枪匹马的单打独斗,节省了精力又可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与力量,从而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设计和提升教学效果 ●导学案使用的疑惑

1、学案过于统一,实施须因情而异

导学案是学校经教师分工合作设计后,再统一印制的,但在具体操作上,因班级不同,学生的基础与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的不同,还有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不同,故而这些个体的差异的客观存在,在教学中不宜“一刀切”,把导学案运用教条化,不加任何思考与选择地拿来就用。教师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现成的导学案,而应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在原有学案的基础上增删添减,优化设计,以符合实际情况。

2、如何妙“导”,考量教师的智慧

“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学法指导,变教学为导学,其中问题是导学的核心,引问题,导问题,从而激发深层次的问题,用问题设计问题化难为易,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己解决问题,高效地落实三维目标。教师切不可把导学课上成习题讲评课,把教学内容简单成对 11 答案。要达到上课要点,教师的教学经验,特别是教学的智慧,起决定性作用。

教师的智慧来源于课前的精心备课,吃透教材,把准学情,来源于深入钻研教法、学法,来源于平时的业务学习,不断积累的导学艺术。

3、小组讨论容易流于形式

因为学生在基础、态度、习惯、性格等诸多方面存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导致在小组讨论时,有些同学或小组没有认真深入地讨论和交流,而是流于应付讨论这种形式,最终达不到自主、合作学习的真实目标。所以,在小组人员的组合上,教师宜按A、B、C的等级进行合理配置,以期好、中、差生间的带、帮、补。

4、评价和巩固落实不力

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启发不够,鼓励不足;同时学生自评和互评也缺乏统一和有效的方法和记载。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加强以上方面的落实力度,勤作记载,及时反思总结,不断积累经验。同时,对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若课堂上未能及时完成,在课后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再消化、整理、补充、吸纳,不留“尾巴”,不留“盲点”,一步一个脚印,突出学案的实效性。●改进措施

1、多进行理论学习,听课,向别的老师请教,在磨课中提升执教能力,深层次体验“学案导学”模式的优势,逐步摸索出适合我校实际的课型。

2、加强学法研究,加大学法指导力度,让学生有法可依,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作业布置 第一要适量,最多2个题.4、自我评价 培养学生自我评定的意识,分四个等级(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去认定

5、编写导学案

备课组依据教学内容分块到每位教师。各位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心,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认真初写。年龄大教师多分担,年轻教师少分担,但均必须按规定时间提交初稿,然后备课组认真讨论,再返回修订。修订后,再有备课组长把年轻教师的导学案分配到经验较丰富的教师去修改,基本上要逐行修订,再返回编者修订,要注意听取学生意见。初编者、校订者必须署名,最后必须经备课组长认定方可付印。主要修订:是否层次化、问题化,关注引导,点拨,分析,总结提升模块。在具体适用时,各位教师应依据学生层次,适当删减增补,并及时反馈修订。最终修订稿的电子稿传至备课组长。真心做事才能做成,用心做事才能做好,不求一次做好,但愿越改越好。

总之,学案导学在我校的实施推进,确实收获了一定的效果,也说明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实效性。但同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小,亦不容小觑。法可依法,但法无定法,学案导学案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更大的信心,更执着与专注的精神去不断地探索、完善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而孜孜不倦。

第四篇:初中历史导学案编写问题及原因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导学案”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来,本文以初中历史导学案的编写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访谈,总结了初中历史导学案在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初中历史导学案;

存在的问题;

原因探究

新课程改革已经伴随着中学一线教师走了多年的历程,“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观念逐渐地渗入到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中。许多学校在尝试实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而实施新的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之一就是“导学案”。导学案的使用使学生有机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学生们自主学习,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能动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存在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环节存在的问题。1.自主学习呈现的形式单一,总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学生通过完成“自主学习”虽然可以达到预习课文的效果。但是这些问题考察的仅仅是基础知识,学生知道了这些基础知识,这并不是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的成果,这是一种知识学习表面化的现象。这种“填空式”的自主学习的设计,既无老师或学生对关键词的解读,也没有学生提出疑问的过程,也没有学生通过资料查阅得出生成性结论的过程。这种填空式的问题设计不利于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2.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忽视学生历史时序观念的培养。2011年义务教育历史新课程标准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提出这样的要求“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是历史教学中的时序观念。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时序观念,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会树立时间意识,学会依据一定的时间先后来进行历史的陈述,在分析、研究历史问题时会注意到文献资料中的时间能对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产生很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平常编制的导学案中,老师们经常忽视学生时序观念的培养,(二)“合作探究”环节存在的问题。1.问题设计偏向基础知识,弱化能力培养。“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偏向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例如:八年级第一课《鸦片战争》,这一课的合作探究题目是这样设问的:“鸦片战争是哪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该国签订了什么条约?它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这道合作探究题答案非常简单,不需要小组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直接可以从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找到答案,或者可以直接从书本上找到答案,无需任何思维的过程,没有必要讨论。这种题目实际上仍然是填空题,虽然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能力要求很低,考察的内容仍然以基础知识为主。这道题目对提升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研究历史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作用微乎其微,由于合作探究题目过于简单,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流于形式。2.缺乏史料的应用,不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平常编制的导学案中往往忽视史料的运用,有时候,一份导学案没有一点史料的痕迹。在自主学习部分仅仅是教材上大字部分内容的填空,没有要求学生阅读与本课相关的史料或者要求学生搜集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史料进行分析研读。如果把史料放在自主学习或者合作探究部分,通过学习史料,这对学生的影响肯定不一样。(三)“目标检测”环节存在的问题。历史导学案的“目标检测”部分,题型单调,以选择题和材料题为主要题型,而选择题和材料题这两种题型是属于训练题的范围,是按照中考题的题型制定的,是为了训练学生适应考试而制定,通过适当的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从表面上看,这种有单项选择题和材料题的作业形式,可以训练学生一定的理解能力,例如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比较的能力和总结的能力,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能考出高分,这样的结果学生高兴、家长和学校领导满意。而实际上,这对学生归纳、分析、比较和总结的能力培养仍然局限在教材上,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做选择题和材料题是很难达到这一目标的。

二、原因探究

(一)编制导学案前,老师没有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精通本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只有熟读、精通新课程标准,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才有的放矢。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目标。(二)目标意识淡薄。有的老师在编制导学案时按照导学案的结构要求把“学习目标”放在第一部分,并且“学习目标”也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叙述。但是这些学习目标的制定并不是老师在认真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下制定的。对于这些学习目标老师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内容与学习目标不一致,有时候教学重难点以及目标检测也与教学目标相脱节。学生在这种导学的内容与学习目标不一致的导学案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的效果肯定低下。(三)没有充分了解学情。有的老师没有走近学生,不知道学生的学习基础怎么样,有哪些兴趣和爱好,不考虑学生经过学习后将会获得怎样的学习效果,编制的内容有没有增加学生的负担,在学习的时候学习的心情怎么样?这些问题的设计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等。(四)教师教学理念没有及时转变。在有的老师心目中还没有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还不敢放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害怕如果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会导致班级均分下降,影响考试排名。

总之,通过研究初中历史导学案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希望把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一线,编制高质量的历史导学案,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搭建一个高质量的平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研究

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研究

摘 要:分析了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苏教版初中历史课程探析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的策略,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生;初中历史;趣味教学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5-0060-01

传统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过度关注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一再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初中历史学科的兴趣不断下降,进而影响到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益。因此,教师应运用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策略,去改变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一、趣味教学法运用到初中历史的必要性

所谓趣味教学法,就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契机,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全面调整和改善,进而营造出相对活跃和趣味的课堂氛围和环境。趣味教学法,从本质上来讲,也体现出尊重学生需求的教育理念,其在融入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改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理念,营造出更加有趣味性的初中历史教学氛围。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融入趣味教学法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的策略

(1)融入多媒体素材,增加课程趣味性。初中历史涉及到很多的历史事件,不同历史事件之间又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此时单纯依靠讲述的方式来开展课程,未必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利用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和技术,制作出趣味性十足的课件,由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去。此处以苏教版八年级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例,利用多媒体陈列出各个国家联合侵略中华的事件,理清不同国家的出发点,探究在此过程中的国家利益争端,进而实现对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深刻理解。接着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右列的图片(略),要求学生对于图片的内容进行分析,由此检验学生本次课程的学习效果。上面的图片以动物来展现各个国家,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观察之后,学生结合自己学习到的事件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八国联军事件的本质。由此可见,多媒体素材和技术的融入,可以为初中历史营造一个相对活跃的教学氛围。

(2)设定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历史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学习教材内容。初中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提炼出有效的信息,辨别出材料中哪一部分是客观事实,哪一部分是主观偏见,使学生对历史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设定相关历史情境,让学生进行不同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将历史内容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使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加深历史内容的理解。这种趣味化的历史教学方式,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3)改变教学的语言,促进教学互动性。初中历史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历史价值观,都可能影响到实际课堂的互动效果。部分初中历史教师见解独到,往往选择更加新颖或者诙谐的方式来阐述历史事件,此时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法运用的重要契机。此处以苏教版八年级初中历史第11课“北伐战争”为例,在对此次历史事件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时候,一些教师会习惯性使用课本官方的语言来表达,但是也有部分教师会使用自己幽默的语言来进行概括,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还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当时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认为有必要去“修理一下”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三派军阀,在1926年7月到1927年4月期间,在湖北和湖南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他自己也搬了家。搬完家之后,他就打算去收拾张作霖,由此使得北洋军阀统治结束了。口语化的语言、诙谐的表达方式,往往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此时的学习效果也是最佳的。

(4)开展课堂辩论,激发学生积极性。结合某历史事件开展课堂辩论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仅仅在此过程中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实现师生和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而言,也是很有帮助的。此处选择中国古代历史“王安石变法”课程内容为案例,在课程内容学习完毕之后,要求学生开展辩论赛,辩论的主题是:王安石变法对于当时的宋王朝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可以算是一场成功的变法运动吗?确定辩论双方之后,选择对应的辩手,给予双方足够的时间去准备,并且合理调整教师的格局,以构造出辩论赛的现场为目的,实现合理的调整和控制。在参与辩论赛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王安石变法,也能够更加客观地审视历史事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法的融入,是改变初中历史被动教育格局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它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在此方面进行探究,努力使趣味化教学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一大特色。

参考文献:

[1]黄燕.初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J].内蒙古教育,2014(02).[2]魏成垒.寻找生活元素体悟身边趣味――对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语文天地,2014(17).[3]马婕.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探新[J].宁夏教育科研,2010(02).

下载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研究汇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研究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历史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之我见

    初中历史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之我见 我校从去年以来,一直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使用自己编写的导学案,一来二去我有了自己的看法,想借这个平台与大家交......

    “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北桥中学 殳玮岚 一堂历史课是否成功主要看它是否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正确处理了学生与老师的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是否把知识与......

    导学案

    14《邮票齿孔的故事》学案设计 一、我会读,我会填 撕( sī) 裁( ) 敦( ) 仍( )齿( ) 二、我知道 1、这篇课文写了关于 的故事。我知道了阿切尔在酒店被一个人用 的举动吸引了,并从中得到......

    导学案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曹斌锋 教师寄语: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没有生活。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

    导学案 文档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对比和......

    导学案

    赤峰学院附中高二英语校本课程导学案 编号:4 制作时间:2016.5.3. 使用时间: 2016. 5.7. 编制人: 侯思齐 姓名:English Speech and Technique 2.What is the purpose of Nick’......

    导学案

    复习导学案:第20课:法律护我成长一:复习提纲1、 法律法规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2、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问题。4、 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地位。二:学习过程: 1、 案例......

    导学案

    导学案【自学目标】了解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建立与发展的基本史实,能正确认识宋与辽、夏、金的关系。【学习重点】1.契丹的兴起及与北宋的关系;2.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