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府办〔2010〕15号: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

时间:2019-05-14 07:4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穗府办〔2010〕15号: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穗府办〔2010〕15号: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

第一篇:穗府办〔2010〕15号: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广州市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的通知

穗府办〔2010〕15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城乡建设委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二月二十一日

广州市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以下简称配套设施)建设移交的管理,创造方便、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设施,是指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修建性详细规划篇)》的规定,明确要求房地产开发项目必须配套的教育、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邮政、市政公用设施等配套设施。

第三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简称开发企业)在本市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应当按本规定建设和移交所开发项目的配套设施。

第四条 城乡规划、建设、国土房管等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应职能部门根据本规定和职能分工监督管理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移交和使用。

第五条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专业管理部门制定配套设施的项目、规模和设施要求等设置标准;专业管理或行业管理标准发生变化的,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专业管理部门调整相关配套设施的设置标准。

配套设施设置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 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条件设定的配套设施种类、规模应当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条件时,应当规定配套设施的种类、规模和设施要求等设置标准;在审批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应当核定配套设施的位置。

第七条 开发企业应当按照规划设计条件规定的种类、规模、设施要求等设置标准和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核定的位置进行配套设施建设。未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开发企业不得擅自缩减或修改配套设施项目、规模,不得擅自改变配套设施的位置。确需变更的,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应当按照“配套设施与开发项目主体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明确约定配套设施开发时序,其中独立用地的配套设施建设应当明确在首期开发建设同时实施。

开发企业必须严格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开发时序进行开发建设,必须在开发项目建设总量完成80%前完成全部配套设施项目的建设。

第九条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开发企业擅自缩减配套设施项目及规模、擅自调整配套设施项目位置,或者不按照上述规定时序进行建设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管、依法处理。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牵头组织相关监管部门搭建共享信息的配套设施建设移交监管系统平台、共同建立开发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在开发项目手册和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过程对公建配套建设移交的不良行为进行记录和监管。

国土房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协助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开发项目配套设施建设进度,对不按规定进行建设的,通过商品房预售款监控管理措施,保证建设资金的落实。

第十条 开发企业在申请预售时,应当在销售现场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公示;应当将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作为预售、销售合同附件;应当在预售、销售合同中明确约定配套设施移交。

国土房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开发企业按本条第一款规定进行预售、销售。

第十一条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配套设施,应当按以下方式移交给使用、管理或经营部门。

中、小学等教育设施,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等医疗设施,派出所等警务用房、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消防站、社区居委会等行政管理设施,垃圾压缩站、公共厕所、环境卫生站、以及110KV变电站和220KV变电站等市政公用设施,开发企业应当无偿移交给归口管理部门使用、管理(具体接收单位见附件);其中11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等供电用房,可由开发单位代征用地,移交给供电专业管理部门组织建设。

公交站场和邮政所等市政公用设施,属于专营行业运行的社会公益性配套设施,开发企业应当按成本造价(由土建成本、土地价格和相关税费等组成)移交给归口专营部门使用(具体接收单位见附件)。

预售或销售合同约定属于业主共有或共享的配套设施,开发企业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和合同约定条款办理。

肉菜市场等属于市场经营的配套设施,由开发企业按规划确定的用途组织经营。

第十二条 属于第十一条规定应当无偿移交或以成本造价移交的配套设施,开发企业须在申请项目规划验收后1个月内书面通知接收单位。

属于无偿移交的房屋配套设施,已按经批准的规划要求实施的,接收单位不得放弃接收,并且须自接到书面移交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书面向开发企业反馈明确接洽方式。对已接收的房屋配套设施不符合现行使用标准的,接收单位可以在接收后提请同级政府调配使用,并依法办理使用功能变更手续。

属于成本价移交的配套设施,接收单位应当在接到书面移交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书面向开发企业反馈移交意见,明确接洽方式;未在限期内反馈意见的,视作接收单位暂时放弃接收配套设施。

第十三条 属于成本价移交的配套设施,接收单位暂时放弃接收配套设施的,开发企业经现场公示1个月并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临时变更使用功能直至接收单位书面明确接收之日止。接收单位书面明确放弃接收配套设施的,开发企业将接收单位放弃接收配套设施的书面意见现场公示1个月并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变更使用功能。

属于业主共有的配套设施,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变更使用功能。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配套设施变更或临时变更使用功能的相关许可申请时,应当征求相关专业管理部门意见。

第十四条 配套用房(市政公用设施除外)应当在安装永久通水、通电、通燃气后,以毛坯房移交、交付使用,接收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加接收条件。

属于市政公用设施的,各相关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移交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开发企业应当按公布的移交标准移交,接收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加接收条件。第十五条 配套设施的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应当自本规定发布之日起3个月内制定并公布相关移交指引和移交清单目录。

开发企业须将配套设施的用地资料、报建图纸资料、建筑施工图纸有关资料及申报、报建、验收等有关文件交给接收单位,并按专业管理部门公布的移交指引和移交清单目录的规定移交,移交资料清单应当作为移交协议附件。

第十六条 配套设施应当自接收之日起6个月内按规定的使用功能投入使用,未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变更。

教育设施、医疗设施、行政管理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以及预售或销售合同约定属于业主共有或共享的配套设施,不得变更为经营性配套设施。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附件:配套设施移交目录

类别配套设施项目接收单位

教育设施中学、小学区教育局

医疗设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卫生局

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区残联

行政管理设施 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区政府

派出所等警务用房区公安分局

消防站市公安消防局

社区居委会区政府

邮政及市政公用设施

公交站场归口管理部门

11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归口管理部门

垃圾压缩站、公共厕所、环境卫生站区环卫行政主管部门

邮政所市邮政局

第二篇:广州市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

广州市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

穗府办〔2010〕15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城乡建设委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二月二十一日

广州市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以下简称配套设施)建设移交的管理,创造方便、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设施,是指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修建性详细规划篇)》的规定,明确要求房地产开发项目必须配套的教育、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邮政、市政公用设施等配套设施。

第三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简称开发企业)在本市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应当按本规定建设和移交所开发项目的配套设施。

第四条 城乡规划、建设、国土房管等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应职能部门根据本规定和职能分工监督管理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移交和使用。

第五条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专业管理部门制定配套设施的项目、规模和设施要求等设置标准;专业管理或行业管理标准发生变化的,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专业管理部门调整相关配套设施的设置标准。

配套设施设置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 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条件设定的配套设施种类、规模应当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条件时,应当规定配套设施的种类、规模和设施要求等设置标准;在审批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应当核定配套设施的位置。

第七条 开发企业应当按照规划设计条件规定的种类、规模、设施要求等设置标准和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核定的位置进行配套设施建设。未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开发企业不得擅自缩减或修改配套设施项目、规模,不得擅自改变配套设施的位置。确需变更的,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应当按照“配套设施与开发项目主体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明确约定配套设施开发时序,其中独立用地的配套设施建设应当明确在首期开发建设同时实施。

开发企业必须严格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开发时序进行开发建设,必须在开发项目建设总量完成80%前完成全部配套设施项目的建设。

第九条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开发企业擅自缩减配套设施项目及规模、擅自调整配套设施项目位置,或者不按照上述规定时序进行建设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管、依法处理。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牵头组织相关监管部门搭建共享信息的配套设施建设移交监管系统平台、共同建立开发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在开发项目手册和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过程对公建配套建设移交的不良行为进行记录和监管。

国土房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协助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开发项目配套设施建设进度,对不按规定进行建设的,通过商品房预售款监控管理措施,保证建设资金的落实。

第十条 开发企业在申请预售时,应当在销售现场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公示;应当将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作为预售、销售合同附件;应当在预售、销售合同中明确约定配套设施移交。

国土房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开发企业按本条第一款规定进行预售、销售。

第十一条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配套设施,应当按以下方式移交给使用、管理或经营部门。

中、小学等教育设施,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等医疗设施,派出所等警务用房、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消防站、社区居委会等行政管理设施,垃圾压缩站、公共厕所、环境卫生站、以及110KV变电站和220KV变电站等市政公用设施,开发企业应当无偿移交给归口管理部门使用、管理(具体接收单位见附件);其中11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等供电用房,可由开发单位代征用地,移交给供电专业管理部门组织建设。

公交站场和邮政所等市政公用设施,属于专营行业运行的社会公益性配套设施,开发企业应当按成本造价(由土建成本、土地价格和相关税费等组成)移交给归口专营部门使用(具体接收单位见附件)。

预售或销售合同约定属于业主共有或共享的配套设施,开发企业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和合同约定条款办理。

肉菜市场等属于市场经营的配套设施,由开发企业按规划确定的用途组织经营。

第十二条 属于第十一条规定应当无偿移交或以成本造价移交的配套设施,开发企业须在申请项目规划验收后1个月内书面通知接收单位。

属于无偿移交的房屋配套设施,已按经批准的规划要求实施的,接收单位不得放弃接收,并且须自接到书面移交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书面向开发企业反馈明确接洽方式。对已接收的房屋配套设施不符合现行使用标准的,接收单位可以在接收后提请同级政府调配使用,并依法办理使用功能变更手续。

属于成本价移交的配套设施,接收单位应当在接到书面移交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书面向开发企业反馈移交意见,明确接洽方式;未在限期内反馈意见的,视作接收单位暂时放弃接收配套设施。

第十三条 属于成本价移交的配套设施,接收单位暂时放弃接收配套设施的,开发企业经现场公示1个月并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临时变更使用功能直至接收单位书面明确接收之日止。接收单位书面明确放弃接收配套设施的,开发企业将接收单位放弃接收配套设施的书面意见现场公示1个月并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变更使用功能。

属于业主共有的配套设施,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变更使用功能。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配套设施变更或临时变更使用功能的相关许可申请时,应当征求相关专业管理部门意见。

第十四条 配套用房(市政公用设施除外)应当在安装永久通水、通电、通燃气后,以毛坯房移交、交付使用,接收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加接收条件。

属于市政公用设施的,各相关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移交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开发企业应当按公布的移交标准移交,接收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加接收条件。

第十五条 配套设施的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应当自本规定发布之日起3个月内制定并公布相关移交指引和移交清单目录。

开发企业须将配套设施的用地资料、报建图纸资料、建筑施工图纸有关资料及申报、报建、验收等有关文件交给接收单位,并按专业管理部门公布的移交指引和移交清单目录的规定移交,移交资料清单应当作为移交协议附件。

第十六条 配套设施应当自接收之日起6个月内按规定的使用功能投入使用,未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变更。

教育设施、医疗设施、行政管理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以及预售或销售合同约定属于业主共有或共享的配套设施,不得变更为经营性配套设施。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附件:配套设施移交目录

教育设施 中学、小学 区教育局

医疗设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区卫生局

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 区残联

行政管理设施

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 区政府

派出所等警务用房 区公安分局

消防站 市公安消防局

社区居委会 区政府

邮政及市政公用设施

公交站场 归口管理部门

11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 归口管理部门

垃圾压缩站、公共厕所、环境卫生站 区环卫行政主管部门

邮政所 市邮政局

备注:肉菜市场等属于市场经营的配套设施,由开发企业按规划确定的用途组织经营 3

第三篇:广东省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开工管理若干规定(粤府办〔2006〕6号)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6〕6号 【发布日期】2006-01-25 【生效日期】2006-01-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开工管理若干规定

(粤府办〔2006〕6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开工管理若干规定》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建设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一月二十五日

广东省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开工管理若干规定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的开工管理,规范建设市场秩序,促使建设工程项目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建设,保障被征地农民和城镇被拆迁居民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广东省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各项补偿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第二条 本省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开工管理,应当遵守本规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建设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工程;各类土木工程,包括能源、石化、制造等工业工程和交通、水利、农业、林业、市政公用、环保设施等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第三条第三条 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和权限,进一步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的开工管理工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的征地审核和管理工作。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要依法做好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工作。建设、水利、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要依照各自的管理权限依法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许可或开工的审批和管理工作,其中,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开工的审批和管理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公路、水运建设项目的施工许可的审批和管理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房屋建筑工程,能源、石化、制造等工业工程和农业、林业、市政公用、环保设施等土木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等建设项目的施工许可的审批和管理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察部门对违反本规定进行开工的行为做好监察工作。其他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开工行为的监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牵头并会同发展改革、国土资源、交通、水利、农业、监察等有关部门,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的开工监管和检查工作,严格依法纠正和查处不符合开工条件擅自开工建设的行为。

第四条第四条 建设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土地征收被依法批准,且征地(或拆迁)单位已与被征用人(或房屋被拆迁人)签订征地(或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二)征地(或拆迁)的各项补偿款已按征地(或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约定,足额发放给土地被征收人(或房屋被拆迁人);

(三)建设项目已按规定完成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和规划审批、用地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初步设计审查、招标投标等工作,具备法定开工条件,并办理了施工许可证或开工审批手续。

第五条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征地管理工作,征收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必须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必须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并按照《关于试行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的通知》(粤国土资发〔2005〕153号)的规定严格执行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

第六条第六条 征收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要依法维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严格按如下程序进行:

(一)征收土地在依法报批前,应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被征地农村集体组织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拟被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安置人数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确认后,就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协商,拟定征收土地方案。

(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报批征收土地方案之前,应当书面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对拟征土地的补偿安置标准或安置方案有要求举行听证会的权利。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要求听证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听证,认真听取意见。

(三)征收土地方案和补偿安置方案经依法批准后,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地用途、范围、地类、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安置方式等内容,在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以书面形式及时予以公告。

征收土地方案和补偿安置方案未经依法批准或未进行公告的,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个人可以不办理有关补偿登记手续。

(四)土地征收被依法批准并办理“一登记两公告”后,征收单位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协商并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

第七条第七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征地申请材料时,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受理和向上报批:

(一)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不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补偿标准的;

(二)征地补偿安置资金没有按规定预存到位的;

(三)群众反映的合法问题没有明确处理意见或处理意见不当的。

第八条第八条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经依法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和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个人协商一致的补偿安置协议进行补偿安置。

第九条第九条 被征收的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土地补偿费、附着物的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费的使用和管理,按照《广东省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各项补偿费管理办法》执行。如果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过半数村民要求分配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必须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过半数通过,报镇级人民政府备案。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截留、侵占、挪用征地补偿资金。

第十条第十条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被依法批准后,用地单位没有在法定期限内或没有按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约定的期限内足额支付征地补偿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个人有权拒绝交付土地,用地单位不得强行使用该土地。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城市居民房屋的,要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城市房屋拆迁单位要严格按照不低于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的标准与被拆迁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并按照协议将补偿资金全额支付给被拆迁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实行产权调换的,安置用房要符合国家房屋质量安全标准,并确保按时交付给被拆迁人使用。

不符合上款规定的,城市房屋拆迁单位不得强行拆迁。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城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在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时,要严格审核拆迁单位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对于拆迁补偿安置资金和产权调换不到位的,不得颁发拆迁许可证。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建设、交通、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或开工审批时,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施工许可或开工条件的建设项目,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或批准同意开工。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有关单位和个人克扣、截留、侵占、挪用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等资金的,有关主管部门要责令限期纠正,并按规定给予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被依法批准后,用地单位没有在法定期限内或没有按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约定的期限内足额支付征地补偿费,强行使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由监察部门按规定给予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城市房屋拆迁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拆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由监察部门按规定给予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

(一)未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或未按照房屋拆迁许可证确定的拆迁范围擅自拆迁的;

(二)擅自提高或降低有关补偿、安置标准,扩大或者缩小补偿安置范围的;

(三)未与被拆迁人签订补偿安置协议,拆迁补偿费没有全额支付给被拆迁人;实行产权调换的,其调换的房屋不符合国家房屋质量安全标准,或没有按时交付给被拆迁人使用,就强行拆迁的。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项目建设单位在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开工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组织开工的,由有施工许可权或开工审批权的行政机关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依法给予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行政处罚;由监察部门按规定给予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征地补偿安置工作中,不依法办事,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违反规定办理有关审批手续,侵害农民利益的,要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本规定第六条规定的程序征收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或违反本规定第七条规定办理征地审核手续的;市、县人民政府在实施征地时,为未按规定足额支付征地补偿费的用地单位办理供地审批手续的;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为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资金不到位的建设工程项目颁发拆迁许可证的;建设、交通、水利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或开工审批时,为不具备开工条件的建设项目颁发施工许可证或办理开工审批手续的,要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有关行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反本规定,指令征地(拆迁)补偿费用未足额发放到位的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征地(拆迁),指令不具备开工条件的建设工程项目开工建设,由此造成群众集体上访等社会不稳定现象的,要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建配套设施建设验收和移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建配套设施建设验收和移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盐政发„2008‟232号

盐都区、亭湖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委、办、局,市各有关直属单位:

现将《盐城市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建配套设施建设验收和移交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盐城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盐城市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建配套设施建设验收和移交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建配套设施建设行为,加强开发项目公建配套设施验收和移交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国务院和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建配套设施是指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市政公用设施(路灯、照明、供电、供水、排水、燃气、广电、通信等各种管线与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卫、物管用房、停车场、健身、邮政、公示栏等)、安全设施(消防、安保设施、大门、值班室、治安室、围墙等)及道路、绿化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市规划区内,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兴建的住宅类小区、组团及零星开发工程,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中低价位商品房等政策性保障类住房建设项目。

第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省有关住宅小区公建配套设施建设标准的执行的监督管理;市房管部门根据物业管理法律法规负责住宅小区公建配套设施的移交管理工作。

第五条住宅小区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省有关标准,不符合国家、省有关标准和建设设计规范要求的,不得交付使用。

分期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具备公建配套设施验收移交条件的,可以分期验收和移交。

第二章建设标准

第六条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开工建设前,开发企业应根据土地出让合同中约定的建设期限,制订包括公建配套设施建设的开发项目建设时序进度计划(规模较大的开发项目可以集中按组团分期、分块建设,并具体明确分期、分块建设的楼号和计划开、竣工时间)。

第七条房地产开发项目(包括政策性保障类住房,下同)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应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及其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并依据基本建设程序的管理规定,与单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质监,确保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完善,功能齐全。

第八条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建配套设施建设标准不得低于国家规范或行业标准,市政府或行业管理部门依据法律法规授权,对配套项目制定的高于国家标准的,应当作为地方性标准予以执行。

第九条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建设舒适的人居环境,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建配套设施中的环境景观、绿化指标、道路设施、管线综合等重要配套项目,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上限建设。

第十条为确保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建配套设施按标准建设,建立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建配套初步设计和施工图技术审查制度。开发项目获得规划批准后,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公建配套技术审查。

(一)开发企业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审定的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国家、省、市有关住宅类开发项目公建配套专项设计验收的标准,完成项目的平面、竖向、环境景观、管线综合等初步设计,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规划、房管、公安、供电、邮电、广电、污水、自来水、市政、园林、燃气、环卫、路灯等部门对项目公建配套初步设计进行审查,形成初步设计审查意见,作为项目公建配套专项设计的依据之一。政策性保障住房的公建配套初步设计审查,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房管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出具审查意见。

(二)初步设计审查后,开发企业依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与开发项目第一批(栋)单体工程施工图设计同步委托具备资质条件的设计单位进行公建配套施工图专项设计,并在报送单体工程施工图审查时,同步向施工图审查机构提供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公建配套专项设计施工图等设计文件(满足各专业施工要求)和实施方案(含施工组织、时序进度、每个单体工程竣工时应同步完成的公建配套工程量等)。

(三)施工图审查机构在对单(群)体工程施工图进行审查的同时,应当在出具单体工程施工图审查报告前,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依据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有关规范标准,对公建配套施工图进行审查,并作出审查结论。属于政策性保障住房的,施工图审查机构在组织公建配套施工图审查时,应告知房管部门,形成的公建配套施工图审查结论,同时送房管部门。

(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单(群)体工程施工图技术审查报告和公建配套专项设计审查结论,进行施工图审查备案和抗震审批,作为对开发项目公建配套建设监督管理的依据之一。

第十一条项目公建配套专项设计及实施方案一经审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开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确需调整规划设计方案的,应履行有关程序,原审定的公建配套指标不得降低,调整部分的公建配套专项设计需按程序重新进行审查。

第十二条项目单(群)体工程施工图和公建配套专项设计施工图及实施方案审查合格后,开发企业凭“公建配套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公建配套施工图设计审查报告”等有关文件材料,到相关部门同步办理单(群)体工程和公建配套设施的质量安全监督和施工许可手续。

第十三条各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应同步对单(群)体工程和公建配套设施的建设情况进行监督,监理企业应对公建配套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进行同步监理,建立监理日记。各公建配套专业部门应组织技术人员,对公建配套建设情况进行巡查监督。对发现的一般工程质量缺陷,按程序发出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到位;对发现未按公建配套专项设计和公建配套实施方案建设的,或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规定的,按有关规定处理,并及时书面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在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房地产开发单(群)体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报告时,应当同步报送公建配套建设的监督报告。

第三章

第十四条住宅类开发项目公建配套设施验收必须达到下列条件和要求:

(一)建设项目的各项内容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定的总平面规划及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内容要求,并全部竣工,符合规划技术指标条件;

(二)在整个项目或分期建设的组团最后一栋(批)楼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前,相应的公建配套建设项目必须经各专业部门验收认定,否则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证明。

(三)公建配套各专业单项工程按照国家、省、市有关住宅类开发项目公建配套专项设计、验收标准建设到位,满足相关要求;

(四)分期建设的开发项目,按规划实施序列要求,相关的公建配套全部到位,满足独立使用功能和管理需要。

第十五条建设单位根据国家、省有关标准和设计规范,申请对住宅小区公建配套设施进行验收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验收申请报告和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盐城市房地产开发住宅项目公建配套设施验收申请表》;

(二)建设项目批准或备案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项目修建性详规及批准文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公建配套专项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审查报告、中标通知书及备案证明、质量安全受监证明材料、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

(三)完整的施工技术、管理资料,完整的监理资料,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质量检查报告;公建配套项目各专项工程的招标或直接发包合同及相关技术管理资料;

(四)单(群)体(最后一栋、批除外)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明;

(五)公建配套设施按照国家、省、市有关住宅类开发项目公建配套专项设计、验收的标准和要求,经各专业管理部门验收认定的证明材料;

(六)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

(七)《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或《商品房现房备案证明》。

第十六条开发企业凭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关于组织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建配套设施验收的通知》,按下列程序实施公建配套设施验收:

(一)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批准的总平面规划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内容,对各项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场地、管线和其它工程设施的规划实施情况进行验收认定;

(二)公建配套相关部门依据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会审的“开发项目公建配套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和“公建配套施工图审查报告”,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别对下列项目实施单项验收:

1房管部门对物管用房的位置、面积核查认定;

2绿化管理部门对绿化工程进行验收认定;

3市政设施管理部门对道路接入市政路网的情况进行验收认定;质量监督部门对道路、排水、排污、建(构)筑物的质量状况进行验收监督;

4排水、排污管理部门对排水、排污管道接入市政管网进行验收认定;

5燃气管理部门对燃气工程进行验收认定;

6公安部门对安保设施进行验收认定;

7消防部门对消防设施进行验收认定;

8城管部门对环卫设施进行验收认定;

9邮政部门对邮政设施进行验收认定;

10气象部门对气象防雷设施进行验收认定;

11供电、供水、广电、路灯、通讯等专业管理部门,对管线接入城市网络情况进行验收并接管。

各部门的验收认定,应当将相应的技术指标填写在《盐城市住宅小区公建配套项目验收表》内,在验收责任人签字单位盖章后,一式四份,分别由市建设行政主管管理部门、验收认定单位、开发企业和业主委员会或物业服务企业存档。属于政策性保障住房的,公建配套项目验收表还应送房管部门存档。

(三)开发企业制定项目验收方案,并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规划、房管、城管、属地派出所和物管服务企业、社区居委会等,实施项目整体验收。

1开发企业介绍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工程验收等情况;

2验收人员审阅相关资料、实地查勘核验;

3验收人员作出总体评价,形成验收意见。验收合格的签署项目公建配套设施验收证明书;验收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待整改完成后,重新组织验收。

第十七条各单项工程专业部门应当在接到开发单位申报后的5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认定工作;参加项目整体验收的有关部门、单位应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告知的时间、地点,一次性完成验收的相关工作。

第十八条依据《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开发项目建成后,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物业管理配套设施验收;物业服务企业接管物业时,应当与委托方按照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物业接管验收办法进行接管验收。

第四章移交管理

第十九条房管部门应按相关规定要求,牵头组织和督促开发企业在项目验收合格后,组织移交方和接受方进行交接,办理移交手续,签署《项目交接书》,并报区级房管部门鉴证备案,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项目报市房管部门鉴证备案。

对验收合格的住宅类开发项目,交、接双方不得拒绝移交或接收。

第二十条开发项目内按照城市规划配套建设经验收合格的供水、供电、路灯、环卫、广电、通讯设施及其设备由开发企业按照规定向有关部门移交。

第二十一条开发企业按照城市规划配套建设的下列设施,无偿移交给业主,实施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及市政府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物业服务用房及设施;

(二)小区内绿化及设施;

(三)道路、排水管网等设施;

(四)小区的其他公建配套设施。

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之前,开发企业应自行或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对住宅小区进行物业管理。

第二十二条开发项目公建配套设施移交后,由业主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进行日常自治管理。

第二十三条接收方对接收的住宅小区,应依照《盐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实施物业管理。

第二十四条住宅小区移交前由开发企业负责管理维修,并承担所需费用;移交后由接收方负责管理维护,并承担所需费用。在质量保修期内,所需的维修费用按《质量保证书》的规定执行。对需限期保养、维护的设施,由交接双方按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义务。

第二十五条住宅小区内的公建配套设施,不得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或者将其出售、抵押。如确需改变使用性质的,应按规定征得业主同意,并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验收流程

第二十六条建设验收移交所需的文件、图表、资料等,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房管部门、移交方、接收方保留存档。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住宅小区公建配套设施验收移交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视情节轻重,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相应行政处分;涉嫌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关于颁发《房地产开发项目合并征收各种配套设施建设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建城[1996]461号)

关于颁发《房地产开发项目合并征收各种配套设施建设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穗建城[1996]461号

市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广州市人民政府穗府[1996]125号文《关于调整收费项目改善我市投资环境的通知》及省物价局[96]304号文《关于广州市合并配套设施收费项目的批复》的精神,对其中合并征收房地产项目“配套设施建设费”(以下简称“建设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则

1、对广州市区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统一征收“建设费”,其中小区成片开发的商品房项目按基本建设投资额的6%计收;零散开发的商品房项目按基建投资额的12%计收。

2、商品房建设项目,是指在我市依法取得《城市综合开发公司资质等级证书》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企业(以下简称开发企业),经省、市计划部门批准,列入同级商品房屋建设计划的项目。

3、小区是指城市规划部门依照《城市规划法》审批的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包括在小区内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取得土地进行房屋建设的项目)等,按照小区标准实施配套建设的项目。

零散建设项目是指建设的规模不符合上述小区标准,不能按照小区标准实施配套建设的其他项目。

4、非商品房建设项目,其“建设费”收费费率按6%计收。

5、基本建设投资额是指建设项目投资总额剔除了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贷款利息、土地出让金、不需安装的设备款、征地款(不包拆迁)、本合并收费所包含的各项设施的设资额、不可预见费的非基建设资等项目之后的投资额,建设单位在办理缴纳“建设费”时,应同时提供经有权批准部门批准的有关投资总额构成的资料、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投资总额的概算,以便据以核定基建投资额,如不能提供以上资料,则按照定额站的有关资料计算。

二、征收工作的具体运作

1、“建设费”由市建委派人在市政设施收费处设立的“建设费收款处”收取,具体在市规划局和各区规划分局内设点办理收费,建设单位交费后,有关收费点即开给“建设费”签证单及缴款证,建设单位凭“签证单”办理申领《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手续,凭“缴款证”到政府各业务管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2、在本方案实施前已按原规定交了一项或多项“配套费”的开发企业和非开发项目的建设单位,可持已交费的交费证明,继续按原规定办理其余未交费项目的交费手续。

凡本方案实施后,已按新规定交了“建设费”的,可持“缴费证明”办理各配套设施管理部门的有关手续,各有关部门不得重复收费,如无“建设费”收款处的缴款证明,各有关部门不予办理有关手续。凡本方案实施前,有关配套费已经批准分期缴交或缓交的,仍要按原批准日期清交。

3、市建设银行及有关银行的各支行都要设立“建设费”专户,配合收取“建设费”,每月终了后五天内,将上月收取的全部“建设费”转入市建行三支行的“建设费”专户,以便统一划拨,投入建设。

4、“建设费”实行收支两条线,其收入由收款处于每月结束后15天内,将上月收取的“建设费”扣除有关管理费后,按市规定的分配比例,分别划入各配套设施经办部门在市财局开设的专户。

其开支由各“经办部门”与计委协同编制计划,由市计委下达执行,市财政局根据计委下达的计划按进度拨款。

5、管理费按收费总额1.5%计提,用于组织收费部门的正常经费、业务费、职工福利和协助收费单位的奖励等。此项费用由建委掌握分配,批准开支计划,接受财政和审计监督。

三、“建设费”的分配办法

1、“建设费”原则上按各有关部门上报市物价局的九五年实收额为基数预测出的新收费总额中所占比例进行分配,具体分配比例由市政府核定实施。各具体配套项目如下:

项目 经办部门

(一)市政建设配套费 市建委

(二)消防设施费委及消防局 市建委及消防局

(三)污水集中处理费 市政管理局

(四)小区配套缺口资金 市财政局

(五)零散住宅配套费 市计委

(六)教育设施配套费 市教委

(七)商业网点建设费 市商业网点办

(八)人防设施建设费 市人防办

(九)停车场统建费 市建委及交通支队

(十)绿化配套费 市建委及市绿委

(十一)邮政设施配套费 市邮政局

2、用“建设费”投资建设的配套设施,属于国有资产,对经营性的、有经济利益的配套设施项目,其投资应视其经济效益情况签定有偿使用合同。

3、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一收取“建设费”后,市属各部门不得再以任何理由增加配套设施建设收费项目。今后如有中央、省批准增加的配套设施建设费项目,其收费比例调增现有标准,仍然合并征收。

四、其他

1、实施合并征收“建设费”以后,不再实行对已合并收费项目的减、免、缓政策。

2、上述各款如有未尽事宜,由市建委牵头,会同市物价局商定解决办法,必要时发文补充解决。

附:市府[96]125号文、省物价局[96]304号文

广州市建设委员会

广州市物价局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三日

下载穗府办〔2010〕15号: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穗府办〔2010〕15号: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