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贵州省安龙县洒雨镇“十二五”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规划的调查

时间:2019-05-14 07:0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贵州省安龙县洒雨镇“十二五”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规划的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贵州省安龙县洒雨镇“十二五”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规划的调查》。

第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贵州省安龙县洒雨镇“十二五”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规划的调查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学 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资源勘查工程学 号:姓 名:毛

时 间:2009 0908100326 昌平2011年8月15日

开发规划的调查

一、基本情况

洒雨镇位于安龙县西北面,距县城33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26.8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8500亩,其中水田7500亩、旱地11000亩。全镇辖13个行政村130个村民组30640人,居住着汉、苗、布依、回、彝等多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全镇人口的42%。全镇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起伏较大,海拔在1197米至1839米之间。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5.9℃,无霜期288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243毫米。天然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种养殖业及用材林,经济林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苡仁米、烤烟、脱毒马铃署、茶叶等为主。矿产资源。主要以煤炭、黄金、硫铁矿和锑矿为主。其中无烟煤的储量极为丰富,待开发的储藏面积不少于20平方公里。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完成9630万元,比上年增加370万元,增长3.8%;其中农业生产总值完成2630万元,比上年增加40万元,增长1.5%;粮食总产量达14216吨,比上年增长1%;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361元,比上年增加187元,财政总收入为364.743万元,财政总支出1497.616994万元,为预算的100%,预算执行结果做到了收支基本平衡。全镇农业虽然已经过产业结构调整,由传统型农业向效益农业、现代农业转变,但目前产业层次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尚处于较低阶段,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总体效益低等现状仍然客观存在。境内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人均占有粮食430公斤;经济作物以苡仁米、脱毒马铃薯、烤烟为主,养殖业以生猪为主。

三、贫困状况及贫困原因

1、现状

洒雨镇村级整合前属安龙县三类贫村之一,有一类贫困村8个,二类贫困村7个,三类贫困村1个,非重点贫困村3个;整合后有重点贫困村9个,非重点贫困村4个,贫困人口5751人。

2、贫困原因分析。

(一)土地贫瘠、生产力低致贫。

(二)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不高。

(三)因灾致贫。因涝灾旱灾贫困是本镇贫困比较难以改变的一种贫困。

(四)基础条件差、长其投入不足。

(五)因病返贫。村级卫生少,卫生院设备落后,技术差,无法做到“小病不出村”,社会医疗保障程度低,医疗支出费用普遍较高,一般农户无钱治病、治病则穷的现象比较突出。尽管农村已实行了新型合作医疗。

三、主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

1、无突出产业;

2、基础设施条件差、资金投入不足;

3、农民文化素质、管理水平不高,组织能力差;

4、土地能力差,广种薄收,耕地质量差,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农业发展仍停留在传统耕作上,农户自行建筑占地等,导致农地面积减少。

5、村民综合素质低,劳动技能差,缺乏科学种植技术。

6、医疗设备差、缺乏技术,看病困难。

四、发展潜力及主要途径

(一)、发展潜力

在对市场、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经村村民代表大会酝酿、筛选,党委政府论证、评估的基础上,我镇提出以脱毒马铃薯、苡仁米、烤烟、茶叶、生姜为主,养殖业、金银花、蘑芋等为辅的产业实施整乡整推进。其主要表现在:

1、生态条件优越,境内山地气候特征明显,典型的山地地貌,具有多种类型的立体农业气候,自然环境条件适合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有利于大力发展脱毒马铃薯、茶叶、苡仁米、烤烟等特色产业,是我镇发展特色农业的理想区域。

2、自然条件、生态条件,适合脱毒马铃薯、茶叶、烤烟、苡仁米的生长要求。

3、市场规模大,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有了较大的改观,绿色特色农业产品逐步被群众接受,脱毒马铃薯、茶叶、苡仁米、烤烟等基地初具规模,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生态养羊和肉牛养殖呈逐步壮大的发展势头,群众的市场意识明显增强。

(二)、主要途径

1、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并举。

2、实行产业化扶贫。

3、实行“整乡推进、连片开发”。

4、开展劳动力培训与转移。

五、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引导、企业带动”的工作思路。按“贫困优先”原则,实行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主导产业与庭院经济相结合,开发扶贫与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主辅结合、综合配套,机制创新、全面发展之路,使村内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个个劳动力有一技之长。把解决贫困对象的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以基础建设为保障,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增收脱贫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依靠集镇中心,针对村劳动力丰富的有利条件,劳动力需要转移的现实,把以种植为主的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加强劳动力“转业、专业、就业、创业”的培训,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行“大培训、大转移、大增收、大发展”,把种、养殖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战略来抓,围绕“改善条件、提高素质、创造机会”,着力构建开发式扶贫、行业扶贫、政策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提高养殖业对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强文化教育和村民适用技术培训,调整产业结构。

第二篇: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贵州省安龙县洒雨镇“十二五”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规划的调查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学 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 业:资源勘查工程学 号:

姓 名:毛

时 间:2009 0908100326昌平2011年8月15日

关于贵州省安龙县洒雨镇“十二五”整乡推进扶贫

开发规划的调查

一、基本情况

洒雨镇位于安龙县西北面,距县城33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26.8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8500亩,其中水田7500亩、旱地11000亩。全镇辖13个行政村130个村民组30640人,居住着汉、苗、布依、回、彝等多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全镇人口的42%。全镇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起伏较大,海拔在1197米至1839米之间。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5.9℃,无霜期288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243毫米。天然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种养殖业及用材林,经济林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苡仁米、烤烟、脱毒马铃署、茶叶等为主。矿产资源。主要以煤炭、黄金、硫铁矿和锑矿为主。其中无烟煤的储量极为丰富,待开发的储藏面积不少于20平方公里。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完成9630万元,比上年增加370万元,增长3.8%;其中农业生产总值完成2630万元,比上年增加40万元,增长1.5%;粮食总产量达14216吨,比上年增长1%;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361元,比上年增加187元,财政总收入为364.743万元,财政总支出1497.616994万元,为预算的100%,预算执行结果做到了收支基本平衡。全镇农业虽然已经过产业结构调整,由传统型农业向效益农业、现代农业转变,但目前产业层次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尚处于较低阶段,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总体效益低等现状仍然客观存在。境内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人均占有粮食430公斤;经济作物以苡仁米、脱毒马铃薯、烤烟为主,养殖业以生猪为主。

三、贫困状况及贫困原因

1、现状

洒雨镇村级整合前属安龙县三类贫村之一,有一类贫困村8个,二类贫困村7个,三类贫困村1个,非重点贫困村3个;整合后有重点贫困村9个,非重点贫困村4个,贫困人口5751人。

2、贫困原因分析。

(一)土地贫瘠、生产力低致贫。

(二)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不高。

(三)因灾致贫。因涝灾旱灾贫困是本镇贫困比较难以改变的一种贫困。

(四)基础条件差、长其投入不足。

(五)因病返贫。村级卫生少,卫生院设备落后,技术差,无法做到“小病不出村”,社会医疗保障程度低,医疗支出费用普遍较高,一般农户无钱治病、治病则穷的现象比较突出。尽管农村已实行了新型合作医疗。

三、主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

1、无突出产业;

2、基础设施条件差、资金投入不足;

3、农民文化素质、管理水平不高,组织能力差;

4、土地能力差,广种薄收,耕地质量差,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农业发展仍停留在传统耕作上,农户自行建筑占地等,导致农地面积减少。

5、村民综合素质低,劳动技能差,缺乏科学种植技术。

6、医疗设备差、缺乏技术,看病困难。

四、发展潜力及主要途径

(一)、发展潜力

在对市场、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经村村民代表大会酝酿、筛选,党委政府论证、评估的基础上,我镇提出以脱毒马铃薯、苡仁米、烤烟、茶叶、生姜为主,养殖业、金银花、蘑芋等为辅的产业实施整乡整推进。其主要表现在:

1、生态条件优越,境内山地气候特征明显,典型的山地地貌,具有多种类型的立体农业气候,自然环境条件适合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有利于大力发展脱毒马铃薯、茶叶、苡仁米、烤烟等特色产业,是我镇发展特色农业的理想区域。

2、自然条件、生态条件,适合脱毒马铃薯、茶叶、烤烟、苡仁米的生长要求。

3、市场规模大,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有了较大的改观,绿色特色农业产品逐步被群众接受,脱毒马铃

薯、茶叶、苡仁米、烤烟等基地初具规模,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生态养羊和肉牛养殖呈逐步壮大的发展势头,群众的市场意识明显增强。

(二)、主要途径

1、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并举。

2、实行产业化扶贫。

3、实行“整乡推进、连片开发”。

4、开展劳动力培训与转移。

五、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引导、企业带动”的工作思路。按“贫困优先”原则,实行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主导产业与庭院经济相结合,开发扶贫与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主辅结合、综合配套,机制创新、全面发展之路,使村内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个个劳动力有一技之长。把解决贫困对象的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以基础建设为保障,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增收脱贫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依靠集镇中心,针对村劳动力丰富的有利条件,劳动力需要转移的现实,把以种植为主的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加强劳动力“转业、专业、就业、创业”的培训,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行“大培训、大转移、大增收、大发展”,把种、养殖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战略来抓,围绕“改善条件、提高素质、创造机会”,着力构建开发式扶贫、行业扶贫、政策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提高养殖业对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强文化教育和村民适用技术培训,调整产业结构。

第三篇:洞靖乡弄岩贫困村十二五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

田阳县 洞靖 乡 弄岩 村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2011——2015年)

弄岩 村村民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二月

目 录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信息

(二)资源状况

(三)农业生产

(四)基础设施

(五)社会事业

二、贫困状况及有利条件分析

(一)贫困状况

(二)有利条件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四、建设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二)增收产业培育项目

(三)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

(四)社会事业建设项目

五、投资概算、计划及资金筹措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二)群众参与

(三)机制创新

七、效益监测

八、附件

弄岩 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

(2011-2015年)

一、基本情况(一)基本信息

我村地处 田阳县南部石山区,既是贫困大石山区村,又是边远、少数民族村,全村 14 个自然屯,22 个村民小组,493 户 2125人,全部是壮族(壮族 2125 人,瑶族 0 人)。五保户_11_户_11_人,残疾人_127_户_153_人。7周岁以下 201 人,8周岁至18周岁 215 人,18周岁至60周岁 1507 人,60周岁以上 202 人,总劳动力_1200_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_480_人。

(二)资源状况:

全村土地面积_31650_亩,其中耕地面积_3107_亩,有林地_16000_亩,可利用荒地_8000_亩。生态林业_14346_亩,经济林是_松木_林,面积_2500_亩。

(三)农业生产

全村的粮食品种是_玉米_,年总播种面积_5000_亩,年总产量_480000_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_220_公斤。主要经济作物品种是_甘蔗_,年种植面积_1400_亩,年总产量_4000_吨。水果品种是_龙眼果_,种植面积_30_亩,年产量_1200_公斤。2010年,全村牛年末存栏数 150 头,猪年末存栏数_1200_头,羊年末存栏数_700_只,小家禽年末存栏数_20000_只。

(四)基础设施

全村通四级砂石路(水泥路)_30_公里,20户以上自然屯_11_个,通屯道路_13_个。全村未通道路的自然屯_1_个。全村已屯屯通电,通电话,通电视,全村建有合格的沼气池_240_个,沼气入户率_80_%,建家庭卫生厕所户 0 户。全村建有集中供水工程_10_处,建家庭饮用水柜_23_个。总容量_1400_立方米。全村居住砖混结构楼房

户 500 人,居住稳固木瓦结构房 50 户 200 人。

(五)社会事业

全村学龄人口_750_人,设有村教学点_1_个,教学楼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在校生_736_人,其中小学生(含学龄前儿童)200 人,小学生(含学龄前儿童)400 人,初中生 80 人,高中生(含中职)50 人,大学生(含高职)20 人,辍学_14_人。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_1775_人,占总人口_80_ %,农村新型养老保险 _796_人,占总人口_80_%。

全村建有村卫生室,建筑面积_80_平方米。村两委办公楼建筑面积_60_平方米。

二、贫困状况及有利条件分析

(一)贫困状况

一是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可开发利用资源少,全村石山面积占总面积的 85 %,石漠化现象依然突出。水源缺乏,生活环境恶劣。

二是基础设施很薄弱。已修通的砂石四级公路、村屯道路状况很差,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行路难,目前全村还有 1 个自然屯未通路。全村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篮球场。还有 900 人饮水困难,2125 人饮用水没有达到安全要求。危房 80 户 320 人,占全村总人口 15 %。

三是劳动者素质低,自身发展能力薄弱。因病、因残致贫、返贫率高。

四是稳定增收产业缺乏,收入低。全村耕地大部分是石缝地,农户的种养业依然是传统的零散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禽,经济效益差。农户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得,市场风险大,收入低,而且不稳定。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_2083_元,2300元(含2300元)收入以下共_402_户_1771_人,占总人口数_80_%。其中2000元(含2000元)收入以下共_291_户_1284_人,占总人口的_58_%。2300元(不含2300元)收入以上共_100_户_443_人,占总人口数_20_%。其 4

中2300到2500元收入(不含2300元)共_75_户_332_人,占总人口数15%,2500元收入以上(不含2500元)共_25_户_111_人,占总人口数_5_ %。

五是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事业落后。本土农业科技人才缺乏。75%劳动力的农村先进实用技术缺乏,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难。全村小学生辍学率 3 %,全村没有一所幼儿园,幼儿学前教育难。村卫生室简陋,缺医少药,就地就近治病难。人居环境差。

(二)有利条件

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把田阳县列入滇黔桂石漠化扶贫攻坚区域,给我村的扶贫开发带来了重要机遇。

2、国家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将极大有利于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成效。

3、国家社会保障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扶贫开发的社会保障基础不断加强。

4、农村教育改革和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立,为提高劳动力素质打下基础。

5、田阳县优越的区位优势,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5年(2011-2015年)的努力,使全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善;特色增收产业基本形成;农民健康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和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全村人均收入增幅达到或超过全县的平均水平,为实现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1、农民收入(1)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

力争达到5000元以上。(2)90%以上扶贫对象有稳定收入来源,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扶贫标准以上。

2、基础设施建设(1)每个农户住上稳固住房。(2)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设施有较大改善,稳定或增加人均基本口粮田(地)。(3)村委会所在地通四级公路(水泥硬化或沥青路面),20户以上的自然村90%以上通村屯道路。(4)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5)自然村全面实施完成农村电网改造,100%以上农户用上电。

3、增收产业培育

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形成,95%以上农户有1项以上稳定增收的项目或转移就业1个劳动力以上。

4、环境与生态建设

(1)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森林覆盖率增加1.5个百分点以上,“四旁”(即村旁、路旁、溪旁、屋旁)基本实现绿化。(2)脏、乱现象得到整治,村屯人居环境有较大改观,50%以上农户建有合格达标的沼气池或卫生厕所。

5、社会事业建设(1)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50%以上。(2)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5 %以上。(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卫生室、医务人员、医疗设施、基本药物配备齐全。(4)孕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95 %以上。(6)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7)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到村。(8)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无劳动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家庭人口,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应保尽保。(9)有村级组织活动中心,互联网覆盖到村,通信信号基本覆盖到自然村,自然村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11)“两后生”基本接受职业教育,80%以上劳动力接受实用技术或转移就业培训,掌握1-2门致富技能。

6、基层组织建设(1)基层组织健全,党组织和村委班子“一强 6

双带”效果明显。(2)“四议两公开”有效落实。

四、建设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二)增收产业培育项目

(三)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

(四)社会事业建设项目(详见附表4、7)

五、投资概算、计划及资金筹措:

(一)项目建设技术标准扩投资标准

(二)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三)资金投向(详见附表5、6)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1、抓好两委班子建设。把思想好、作风硬、能力强,愿意为群众办事的人担当村两委和村民小组组长,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途径。

2、实行村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

由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担任组长,各村民小组组长为组员。主要职责,组织群众编制项目计划;协调组织项目实施工作;向乡政府汇报和向群众公布项目实施情况等。

3、实行项目公告公示制

(1)项目、计划都列入村务公开内容公告公示,(2)所有的项目、资金安排及完成情况都要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的监督,防止和杜绝各项扶持资金被挤占、挪用、贪污。

(二)群众参与

(1)项目计划经过村民代表广泛讨论研究,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形式作出决定。

(2)坚持群众参与式扶贫。充分发挥全村干部群众积极性、创造性实施项目,切实处理好政府扶持、社会扶持与自力更生的关系,对使用扶贫资金实施项目积极性提高、质量好的农户和村民,在安排项目扶持上优先安排,对“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按要求使用扶贫资金管理项目的,及时进行整改调整。

(3)实行项目管护村民负责制,提高项目的使用效益。

(三)机制创新,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增加扶贫投入。

七、项目效益监测

(1)贫困户监测。村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将贫困户的人均现金收入、住房状况、医疗、教育情况和种养项目、规模和效益,于次年二月进行统计并逐级汇总上报。

(2)全村总体发展的监测。村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将全村农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增收产业培育、环境与生态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情况于次年二月进行统计并逐级汇总上报。

八、附件

1._弄岩_村地理位置示意图 2._弄岩_村农户分布表

3._弄岩_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2011——2015年)基本情况表

4._弄岩_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2011——2015年)项目建设一览表

5.___ 弄岩___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2011——2015年)投资估算汇总表

6.___ 弄岩___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2011——2015年)分投资计划表

7.___ 弄岩___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2011——2015年)项目分布表

洞靖乡 弄岩 村民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二月

下载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贵州省安龙县洒雨镇“十二五”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规划的调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贵州省安龙县洒雨镇“十二五”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规划的调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