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中国近十几年出国留学人数与高考录取人数对比的趋势

时间:2019-05-14 07:3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对中国近十几年出国留学人数与高考录取人数对比的趋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对中国近十几年出国留学人数与高考录取人数对比的趋势》。

第一篇:基于对中国近十几年出国留学人数与高考录取人数对比的趋势

国际视野中的外语课程开发

一.背景分析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发布,《纲要》第四十八条明确提出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各级各类学校的外语教学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教授所言: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还贮存着使用这一语言的人群的知识创造,蕴含着使用这一语言的人群的世界观,渗透着使用这一语言的人群的民族情感。就个人而言,外语与活动半径、信息能力、生活水平皆有关系。掌握一门外语就是多了一种新的交际工具,可以同另一民族交换信息、交流情感;就是多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新视角,多了一个宏大的知识库。就国家而言,外语已经是“国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需要用外语对在华的外国人员进行服务与管理;在海外,一切事务的处理、利益的维护、国际义务的履行都需要外语。就世界而言,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建立人类的文化互信,共同应对国际问题,促进世界和平进步,需要不同族群相互学习语言。当改革该开放发展到今天,当中国更加坚定地走入国际社会,当中外交流的范围日渐拓展、频度快速加密,当海外事务在国家的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外语已经成为公民的素养和“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外语教学受到了来自于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层面越来越多的关注,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但与些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今年4月,“外语特色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中外名师教学展示与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会上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鲁子问指出:近两年伴随中国经济的崛起,中产阶层数量逐年增加,家庭支付能力日益增强,中国学生也随之掀起了新一轮出国留学热潮。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9月17日在北京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33.97万人,占全球总数的14%,居世界第一。值得注意的是,与前些年因成绩不够好担心高考不利而出国读书不同,目前,许多地方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特别是名校“尖子生”放弃 高考准备留学的人数激增,并且已经从过去的个案凸显成为一种现象。蓝皮书介绍,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的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人数为7.64万,占当年出国留学总人数的19.8%。2011年高中生出国学习人数为7.68万,占当年中国总留学人数的22.6%。蓝皮书还显示,高中毕业直接出国读本科的人数显著增加,出国读中学的人数也大幅增长,高考弃考人数增加。据统计,自2009年至2012年,我国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的人数累计已经超过300万,接近4年报考总人数的一成。从下面的图表可以看出:近4年来除了报考人数连续下降,出国留学人数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12年预计超40万。根据美国大使馆发布的数字,2010年发放赴美留学签证127000张,其中40%以上是高中和高中以下学生,预计今年签证发放量增加40%,并且高中和高中以下将第一次超过一半。赴美留学就读本科和高中已经成为留学市场的主力。

2012年10月25日杜克国际教育发布了《2012年中国SAT年度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在序言中指出:基于对中国近十几年出国留学人数与高考录取人数对比的趋势分析,国际教育在中国正在走向国际教育大众化时代。在国际教育大众化态势下,国际教育的特点凸显显著变化:国际教育不再只是国家为了培养人才而选送一部分出国学习、回国为国家服务为主要形态的精英教育,而是 正在转变为众多中国的学习者个人为了自身发展、为了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甚至只是规避国内过于残酷的高考备考)为主要形态的教育。此一趋势必然要求国际教育服务转变方式,从基于众多候选者选拔国际教育所需人才,转变为基于学习者个人的国际教育学习优势,为其提供国际教育。

二.外语课程开发现状

在这种国际教育大众化的态势下,外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众多学校都在课程开发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专门成立了课程研究院,他认为教育是服务业,学校必须不断开发产品才能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纵观各个学校课程开发,基本上具备以下特点:

1.课程开发呈现校本化和多样化

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第一次将“课程管理”部分单列,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并规定了各级的管理权限。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再次作了明确,并进一步下放和扩大地方和学校的自主权。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再次肯定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明确将课程管理权力下放到学校。

近年来各校将课程开发的视角定位在校本课程的研发上,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开发了丰富多彩的外语类校本课程,如《英文报刊阅读》、《英美文学选读》、《走进英美文化》、《英语听说课程》、《英文写作》、《英语影视赏析》等。这些课程主要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涉及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语言能力的各个方面。

许多外语特色学校,或是普通高中还开设了IB,AP, A-Level、雅思、托福、SAT等国际课程,有的还成立了国际学校,甚至提供国际远程选修课程。还有的学校已经在开始尝试开发多语种外语课程,如法语、德语、日语、俄语、西班牙语等。这些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体验中外文化差异、促进国际理解、拓宽国际视野、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

2.课程实施体现选择性和自主性

在英语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 “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所以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须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21世纪之后兴起的基于优势的教学(Strength-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认为,教师应基于学生具有优势的学习要素进行教学,应引导学生基于学生自己的优势做出学习的选择。今年6月份,首届世界未来教育论坛在北京召开,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作了题为《学校的新定义》的报告,认为学校的重要使命是发现孩子,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具有宽度和跨度的课程,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他认为,因材施教如果仅仅从教学方法上去努力,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为学生提供选择,通过选择来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校本课程实现了课程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也使学生在选择中发现自己的优势,提高了规划人生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确立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3.课程评价遵从多元化和过程化

校本课程在评价方面一般不采用书面的考试的方式,但会从学生的态度、行为、能力等各方面进行多元化和过程化评价。比如评价内容会涉及到学生参加活动态度是否积极,是否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善于合作,乐于助人,是否积极配合,善于倾听,是否具有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能力,是否具有探索创新之精神,如质疑,大胆的设想、独特的建议等等。学生的考勤记录、听课笔记、学习小结、成果汇报、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等都是评价学生的依据。

三.外语课程开发中的存在的问题

目前,外语课程在开发上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课程开发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校本课程的开发没有学生的参与。有些学校课程开发前忽略了调查分析。学校在开发中考虑较多的是学校的现状、能力,学校办学特色;教师考虑最多的是自身特长,没有发挥学生作为开发主体的作用。例如,学校由于开发课程的门数过少,学生不能充分自由地选择课程; 4 或是学校没有进行学生需求评估,开发出的课程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有些学校的课程资源单一,教学方式陈旧,学术性太强,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学习效果较差等等。

2.教师队伍的成长和发展跟不上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度需求。一方面,国内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知识面较窄,常常局限于自己所教的科目。另一方面,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能力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难以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3.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2008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谈到现实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另一误区是将校本课程异化为师本课程。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个人可以随意决定开设某种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考虑到是否契合学校整体的课程方案和学生的要求,校本课程开发如果只单单考虑教师自身的特点,很容易游离于学校的教育哲学之外。

第二篇:细说2018年出国留学政策与趋势

细说2018年出国留学政策与趋势

收到目标学校offer的同学已经开始准备入学申请了,而新一轮的留学申请季也随之到来。面对铺天而来的留学申请信息,如何规划好出国留学计划成为家长和孩子们关注的重点。今天小编给大家解析一下2018年出国留学的政策与趋势。

2018年全球热门留学国家及专业

目前中国留学生在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留学目的地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其中,2018年中国留学生在上述国家的分布人数分别是30.4万、9.5万、12.3万、10.3万和9.4万,数据来看,美国仍是主要留学热门国家,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的北美地区的留学生数则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就留学专业来看,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成为2018年中国留学生选择最多的专业,商科四大专业依然保持申请热度,占比26%。由于美国和加拿大的优势专业均为工程、医学、计算机和商科等,因此留学人数最多的北美地区,其热门专业申请、就业及移民竞争也愈发激烈,低龄留学则成为提升名校申请成功率的突破口,在文化融入、课程优势、课外活动、个人提升、当地成绩认可、AP课程、优质推荐信及奖学金申请等方面都占有极大优势。

2018年美国低龄留学的趋势

首先,由于录取竞争激烈程度逐年递增,申请美高会面临高分也被拒的情况。对此,青岛GAC-ACT中心解读了一则2018年秋季美高申请的真实案例:深圳某重点中学学生8升9,托福113,SSAT 99%,SAT1470,理工科特长,很多国际机器人奖项,成绩年级前10,拥有看似如此优异的成绩,但截止3月24日部分学校录取结果却不尽人意:该学生申请的名列美国前100-200名的学校的一半以上都被拒录,剩余的申请学校仍在等待名单中。如此优秀的学生为何名校难录取?

原因在于国外很多名校不对中国籍开放,并要求家长陪读或面试,比如美国哈佛西湖学校仅对拥有美国绿卡和美国当地的学生开放,并要求有流利沟通能力的家长陪读。另外,在面试中,面试官更注重美式的思维和文化,对学生的全面性能力、人脉及推荐信都有较高的要求。

除此以外,美国很多高校开始控制中国学生的人数,九年级以上名额正逐渐减少,寄宿学校的申请竞争愈发激烈,名校更看重学生的个人亮点与特色,赴美进行当地面试的含金量有显著增加。

绿卡学生和国际学生的优劣势对比

针对目前的留学趋势及现状,青岛GAC-ACT中心指出,有绿卡的学生相较国际学生有明显的优势。首先,拥有美国绿卡的学生可以享受13年的免费义务教育,较就读美高的国际学生每年节省30-40万人民币的巨额费用支出,同时享受本地大学学生的低廉学费,并拥有较高的申请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成功率。

其次,拥有绿卡身份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顶尖私立高中,避免出现国际学生部分顶尖高中不录取的情况,在大学录取率上,由于当地大学会将90%-95%的名额留给本国公民,国际招生人数仅为5%-10%,因此绿卡学生的大学录取率远远高于国际学生。

此外,在打工、就业方面,国际学生只能在校内兼职,绿卡学生的打工范围则不受限制,可以自由选择实习公司。另外为保证本国公民的就业,目前美国收紧H-1B签证政策,不仅提高审查要求,并自今年4月2日起移民局暂停H-1B加急申请,延长审批时间,在H-1B中签率极低的情况下大大增加申请难度,因此对于企业招聘来说,相较国际学生,拥有绿卡的学生则享有优先录用的优势。

由现在国际形势变化莫测,留学需求和个人家庭情况不同,每年的留学政策与趋势也在不断变化,想要掌握最新出国留学政策,请拨打网页上方的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青岛GAC-ACT中心(青岛市区美国高考ACT指定特许教学中心及官方考点),成立于2007年,是经美国ACT Education Solutions Limited 授权,将“全球受广泛认可的国际大学预科”GAC(Global Assessment Certificate)课程以及“美国高考” ACT(American College Test)考试的中西教育资源结合,在青岛开设的GAC国际大学预科课程。我们的成绩 成立至今,青岛GAC-ACT中心共向国外名校输送10届毕业生,1575名毕业生遍布全球150余所知名大学;毕业生共收到5000余封录取通知书并获得奖学金金额共计112,500,000元。中心的毕业生凭借GAC国际大学预科成绩及美国高考ACT成绩,可以申请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爱尔兰、新加坡等国外大学。

青岛GAC-ACT中心现有业务:全日制GAC预科课程、托福雅思培训、ACT培训、AP培训、高中、本科、研究生留学申请

第三篇: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与趋势的认识

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与趋势的认识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而随着生产力得进步资本家和资本主义也应运而生。随着欧洲市场的逐渐饱和,西班牙、英格兰、法兰西这些老牌国家帝国开始了他们的对外扩张,开始了对外资本输出,于是中国进入了那风云变幻的八十年!那用血与泪编织的,让我们永远多无法忘怀的八十年!

中国近代史因鸦片战争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也许中国仍然在延续着几千年不变的封建帝制,中国人民仍然在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因为这种小农经济体制在几千年的积累和完善中已趋于完美,已使中国中国自成一体(当然这与政府的闭关锁国密不可分),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循环不断进行。但历史毕竟不是幻想,不是想怎样就怎样的图画纸,我们在踏步而别人却在飞速发展,就像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一样,强大的 “小国”们对这个有着世界四分之一人口得大市场动了心思,用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始了他们的资本输出。于是一个对内高度发达已到烂熟程度的文明被迫走向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资本主义。

所谓“半殖民地”实即“边缘化”。由世界的中心到接受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是一非常痛苦的转换过程。处于痛苦转换中的中国,其主流有二:一是民族独立,一是近代化。

半殖民地,无可非议,因为那曾是历史的事实。半殖民地,也就是所谓“边缘化”。中国(中央之国)已不再是所谓世界的中心,在近代的世界地图上,经度0度的所在是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而不是中国北京的天坛。也就是说,近代的世界中心是当时的日不落帝国英吉利而不是已经被边缘化了的中华帝国。地理经度的0度同时也是“世界时间”的原点,中国传统的记时授历系统也因此不得不纳入“世界时间”的体系。

半封建,争论多一点。但经过认真推究,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关键不在所谓的“半封建”,而在于“封建”之说本身的不确切。只要我们把所谓的“封建社会”,看作是对此前延续了二千多年的一个漫长时代的不那么确切的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的“外号”,就可以体察到:所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于晚清鸦片战争以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过渡阶段,还是很切合实际的,而且是相当辩证的结构性的诠释。

半殖民地,就要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解决民族独立的问题;半封建,就要对内反对封建主义,解决社会发展的问题。综上中国近代史得主流是民族独立与近代化。

民族独立是鸦片战争以来直到一九四九年建国,这八十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随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社会特点:第一,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严重破坏了,但是封建的生产关系仍然保持着,并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显著的优势;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很微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第三,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而且控制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使中国在经济上失去了独立,在政治上丧失了国家主权。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与祸害的总根源,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第四,这个社会的政治制度,先是皇帝和贵族专制政权,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专政。它们作为封建势力的总代表,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对内残酷剥削人民,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第五,由于中国处于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下;又由于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存在;再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所罕见的。

上述特点表明,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勾结,造成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就成了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不断努力的方向,也是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之一。

近代化是相对的,近代的中国就像处在二十一社会包围下得以小块原始社会,所以中国必须走向世界,接触世界。由体系内的互动到体系外的互动即是我所说的近代化。

中国曾经就是一个世界。过去的两千多年,主要是体系内的互动,是中国自身不断走向一体化的过程。近代以来的中国,主要面临的是体系外的互动。是否走向全球一体化,如何走向全球一体化,现在还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

中国没有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而且中国本身曾经就是一个“世界”。自战国秦汉以来,在前人称为“天下”而现在被称为“中国”的这片土地上,我们的先人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曾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大一统帝国的文官统治制度,士农工商的稳定社会结构,笑傲世界的四大科学技术发明,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之于世界的伟大贡献

然而在近代以来,中国确实落伍了。被一群狼洗劫了圆明园,又被弹丸小国的矮子打得惨不忍睹;被迫割让大量土地,还负债累累!这无疑不说明中国,中华民族,落伍了。而解决的办法就是让中国近代化,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中国与世界的信息和时代接轨。

西欧的近代化,其加速发展,离不开美洲的发现,在相当程度上也离不开来自遥远的东方的信息(这似乎已有了足够多的证据)。可是反过来,我们有没有想过:明清两代的闭关自守,之所以愈演愈烈,不也正是对外来信息的一种本能的保护性的反馈吗!这就是说,闭关自守也是对策,同样也是“相互关联”所引起的应对的结果。一个对内高度发达已到烂熟程度的文明,对外来信息的这种显得过于“脆弱”的保护性反馈,看上去很奇怪,然而却是历史的事实。所谓“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说法,正是对于这种反馈的从机理上的最为生动的写照。

在秦皇汉武的时代,我们的先人也还是很有些“霸气”的,一点也不比今天的美国佬差,甚至还要更“牛”一些,即所谓“犯强汉者,虽远必诛!”[7]但到宋明以下乃至近代以来确实不行了。晚清的中法战争,中国的陆军在镇南关和谅山打了胜仗,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不败而败”。我们当然可以指责清政府的腐败和对外的软弱无能,但这种做法更体现出政府对外盲目无知和恐惧。这种对外“相互关联”的过度的保护性反馈,并不能真正地起所谓的“保护”作用,反而加速了中国自身既有体系或秩序的更新。

综上近代中国要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就必须走向世界,认识和了解外面的世界,即近代化。所以“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走向世界”是近代中国另一主流。

记得毛主席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中国人民要想独立武装是必要,也是必须的。而武装的基础就是经济,所以大力发展工业促进经济发展就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近代史中,洋务运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工业的第一次探索。

1840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在外国列强大炮的轰击下,长期实行严厉的海禁、完全闭关锁国的古老的中国被迫敞开了大门,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种种特权在中国办起了现代商业、金融、交通、电讯、工厂和矿山,西方列强的“奇技淫巧”使中国人认识到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急剧变化。林则 徐、魏源等是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的代表。林则徐组织翻译的英国人慕瑞所著的《四洲志》,成为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状况的专 著。而魏源随后编辑的《海国图志》,其中概括出的“师 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成为兴办洋务的思想基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借助西方的先进技术发展工商业,就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洋务运动先以“求强”为目的,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又以“求富”为目标,大力兴办了民用企业;最后以“海防”为重点,建立了颇为壮观的北洋海军。这是中国近代化的标志,也体现了中国生产力的进步。

随后的中国民间又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活动,虽然是昙花一现,但它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记得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想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现代化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这就使得发展生产力成为中国近代的大趋势。

综上所述:我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是民族独立与近代化。而大趋势是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

教学建议:记得有人说过“历史是胜利者所书写的。”而对于历史的认识也因人而异,就像网友对《百家讲坛》中的讲师评论一样褒贬不一。我想历史课可以多给学生一些上课发言的机会,这样活跃气氛,也可以让您休息一下,缓解一下嗓子。

下载基于对中国近十几年出国留学人数与高考录取人数对比的趋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对中国近十几年出国留学人数与高考录取人数对比的趋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