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庙岭村文明村申报材料
中咀岭乡庙岭村申报先进单位材料
庙岭村位于乡政府西南部,西邻金昌村,北邻居集镇劳动村,南面中咀岭村,共辖9个社,348户,1830人,其中少数民族1226人,占总人口的67%,近些年在县委、县政府关怀和全乡各组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民族团结共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全村耕地面积1390亩,人均占有耕地0.76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蚕豆、土豆等。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具体指导下,庙岭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村域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促进村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大文明创建力度,使四个文明建设互为促进,协调发展。同时,认真开展政策法规进农家、道德风尚进农家、环境卫生进农家、致富本领进农家等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全村上下形成了敬业奉献的道德风尚,团结民主的干群关系,文明和谐的家庭新风,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2007年以来,该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该村曾荣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等奖,综合考评二等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集体,劳务输出先进集体。
一、强化创建意识,营造浓厚氛围
村支两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按照围绕经济抓创建,抓好创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依托资 源优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清洁乡村,开展乡风文明活动,真正使创建工作为群众服务,让群众受益,使群众满意。
二、推进清洁工程,美化村容村貌
立足村情,突出重点,采取“两推进”措施,加速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和乡风文明建设。
推进乡村清洁工程,美化村容村貌。为彻底改变乡村脏、乱、差的局面,提升村庄品位,该村先后投入资金26.5万元,兴修庙岭至金昌水泥路,全长5.4公里辐射2个村,18个社,3200人,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改善。
推进文化活动开展,增强文明意识。该村把文明创建与农村“四洁”工程相结合,扎实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村民学校”、“全民爱卫日”等系列活动,极大激发了群众互评自评,争评先进,争创文明的热情。有效增强了村民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生产生活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有较高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为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村域经济
村支两委通过认真调研和分析,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养殖业、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发展思路,按照县上“以千家万户养殖为基础、以草食畜规模养殖为重点、以扩量增收为目标” 的畜牧发展思路,根据当地饲草料丰富、草场宽广,发展牛羊草食畜前景广阔的优势,庙岭村被确定为养羊示范村,坚持联户集中饲养与分散饲养相结合,按照户均建一座简易塑料暖棚、一座青贮氨化池(一亩牧草)、存栏十只繁殖母羊的“一一十”建设内容,狠抓养殖示范村建设,共扶持养羊示范户60户,群众自筹建暖棚63座1885平方米,项目建设投放良种母羊300只、公羊10只,免费提供苜蓿种子种草79亩,现扶持户存栏繁殖母羊617只,按年繁活羔羊500只计算年增收15万元。示范村建设可带动全村农户走养羊致富之路,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搭建学习的平台,丰富文化生活
加大投入,搭建文娱平台。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村委会建立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活动中心,建起了农家书屋,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等文化共享设备,同时制订了远程教育设备使用、图书借阅等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专人管理,定时开放。
开展培训,服务生产就业。村支两委积极引导村民树立“以知识立家、靠知识兴家、用知识富家”的理念,积极举办农民技能培训,定期开展远程教育,鼓励和引导村民就业或自主创业,全方位拓宽就业渠道。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认知,邀请乡司法所工作人员定期到村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通过充分利用这些阵地和平台,有效加强了对广大农村党员群众的教育和培训,为他们及时了解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掌握农业实用科技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的平台。通过开展教育和培训,全村涌现出了 “种养大户”、“致富能手”、“科技标兵”等一大批进城能做工,回乡会种田的知识型新农民。
第二篇:联结村申报市级文明村材料
申报市级文明村材料
大兴乡联结村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贵在坚持”的方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推进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切实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全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一、基本情况
大兴乡联结村距兰溪市区18公里,离有江南“小丽江”之称的芝堰古村落只有3公里,全村有农户125户,人口430人。全村土地总面积1143亩,其中林业用地305亩,整个村落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村民以外出打工和做生意为主,全村人均收入4530元,村集体收入5万元。2006年年底通过了市级生态村的验收。2007年被兰溪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兰溪市级文明村和文化特色村。2008年被命名为大庆市绿化示范村、大庆市小康示范村、大庆市生态村。同年又荣获兰溪市书记主任好搭档荣誉称号,在此基础上,2009年命名为黑龙江省先进党组织、省级绿化示范村、大庆市综合治理示范村、大庆市文明村。今年,联结村着眼于“创先争优”,争创大庆市文化示范村、黑龙江省文明村,创立了村级图书室、阅览室、文化共享工程、棋牌室、健身器材。几 年来,联结村干部劲足,村民气顺,村里实事、好事一件连一件,总投资150万元进行生态建设,完成了村中道路浇筑、污水管道埋设、池塘整治、村中绿化、电气化、堰坝等进行改造,完成村文化活动中心、篮球场、图书馆、档案室等创建工作,村容村貌发生很大改观。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培训,提高全民素质。联结村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方针。村“两委”班子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服务措施,拓展服务领域,满足群众服务需求。一是丰富服务内容。结合联结村具有适宜种植多种经济林果及发展养殖业的气候优势和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狠下功夫,积极开展葡萄、棉花种植技术培训以及生猪养殖技术的培训。近两年来,全村共开展葡萄种植技术培训4场次,棉花种植技术培训3余次,养猪技术培训4场次,猪圈舍改造培训2场次,农民舞蹈培训4场次,廉政教育培训4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转变了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观念,提高了群众科技致富的本领。二是拓展服务领域。为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拓宽劳动力输出渠道,村委会联系乡妇联、劳动社会保障所提供就业渠道,扩大就业 机会,增加群众收入。办起了一家来料加工企业,两个来料加工点。三是完善服务措施。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家庭实施特殊服务,创办了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立了图书室、阅览室、宣传窗、黑板报及棋牌室、文化共享工程。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培训,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经常性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明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二)以大庆市、大庆市级文明村建设为契机,强化软硬件建设。联结村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及较高的人口素质,在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年底通过了市级生态村的验收。2007年被大庆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大庆市级文明村和文化特色村。2008年被命名为大庆市绿化示范村、大庆市小康示范村、大庆市生态村。同年又荣获大庆市书记主任好搭档荣誉称号,在此基础上,2009年命名为黑龙江省先进党组织、省级绿化示范村、大庆市综合治理示范村、大庆市文明村。因此,全村群众建设热情高涨,软硬件相得益彰。首先在硬件设施上,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埋设了污水管道,进行“雨水”、“污水”分流。2006年,开展了村庄整治,在整治中,结合本村的地形地貌特点,把村庄环境作为重中之重 的工作来抓,投资15万元对村内主要三口水塘进行了清砌筑围。投资10余万元修建了300多米的地下污水管道,并投资10余万元修筑环村道路,修筑了塘堪。投入5万余元,建起了一座生态公厕,并配套建立了化粪池,五只垃圾池,垃圾集中存放统一处理。同时,投资6.5万元建造了一个占地80平方米的人工生态湿地。投资15万元建设了污水处理系统。2008、2009这两年又投资40余万元新建了甘溪河道联结村堰坝,既改善了村庄与河道的环境,又提高了抗旱能力。全村共投入绿化资金8万元,85%的农户参与了绿化,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植花草树木。投资生态污水处理15万元。据统计,全村有公共绿地25510平方米,其中新增公共绿地5500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59平方米,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生态效果。
三、取得的经验
上包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贵在坚持”的方针,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和“十一五”规划的总体发展思路,确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使该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取得的经验主要有:
(一)精神文明建设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各方面的密切合作、齐抓共管,因此离不开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
(二)精神文明建设要在服务上下功夫,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家中,这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充满活力的源泉,也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三)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加强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软硬件建设相得益彰。在取得经验的同时也看到存在的不足:上包有较好的发展思路,群众有较高的发展意识,但是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缺乏发展周转资金,对发展速度有所影响;虽然现已建成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但活动经费短缺,无法较好的开展一些活动更好的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但是我们相信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包的群众继续发扬团结拼搏的奋斗精神,紧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契机,上包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党支部、村委会
二0一0年十月八日
第三篇:申报文明村材料
为了响应国家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村全体村民积极投身改变家乡建设中,我们村并提出口号是:营造文明环境 建设文明新村。
我们××村现有xxx户群众,xxxx口人。近年来,我们村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村广大村民群众,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大力发展专业市场,使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从xx年开始先后投资xxx万元建设了钢铁市场、机电设备交易市场、五金市场三处大型专业市场,总占地面积96000平方米,经营业户800余户,摊位600余个,xxxx年完成市场交易额2亿元,购销范围辐射至辽宁、天津、江苏、河南及本省十几个地市,成为长江以北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群之一。xxxx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6300万元,集体纯收入1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00元,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经济建设先进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同时,我们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设文明新村为目标,从每个家庭入手认真实施了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不断提高了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初步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
一、常抓公民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
我们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建设了道德教育“灯箱一条街”,印制了道德建设标语,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工作中,我们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发放到了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我们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风气,推进移风易俗。近年来,我们出台了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不得赌博酗酒、不得参与迷信活动、不得涉嫌违法犯罪、发现有违规现象要向村委会报告的规定,我们村领导班子成员以签名的方式向全村人民承诺,带头遵守有关
规定,争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一个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已经形成。四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我们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XX年,我们的依法治村经验在全省依法治理经验现场会上被肯定和推广。
二、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个人化,一些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低下。据此,我们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着力从解决广大农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指导农民进市场,奔小康;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市场业户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激励市场业户爱家乡、爱集体,为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貌做贡献。通过上述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实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三、发挥核心作用,建设文明新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在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从不松懈。我们要求班子成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在工作中要走在前,干在前,不接受吃请,不以权谋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盘,出谋划策,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
在几年来的班子建设实践中,我们逐步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党员队伍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学习制度上,我们积极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学理论、学业务、学经济、学管理,不断增强广大党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组织制度上,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政治权利,实行民主议事和党内监督制度。在重大决策上,坚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使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在工作制度上,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经济建设,参与村务管理,让广大党员同志在参与经济建设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从而较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在这些年的领导村民建设家乡过程中,我们逐步总结出了一套有效办法,使得管理和学习制度上,都形成了制度化,在组织上,我们尊重民主,在重大决策上,坚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使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形成广开言论的局面,让全体村民都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权利和使命。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篇:高庙村创市级文明村申报材料
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争当文明先锋
——滨河镇高庙村创建市级文明村申报材料 滨河镇 大学生村官刘佳供稿
高庙村地处中卫市区长城东街北侧,依高庙而居,因而得名。全村共有人口452户,1465人,耕地800亩,党员40名,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占全村人口的70%。2010年,全村社会经济总产值达65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5800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103.96万元。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设和谐文明新村为目标,不断提高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初步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促进了“三个文明”共同发展,创建工作成绩突出,并先后获得中卫市“五个好党支部”、“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强化创建意识,营造文明氛围
为切实保证文明村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我村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按照围绕经济抓创建,抓好创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依托民房改造、城市项目建设等优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亮化村容村貌,开展乡风文明活动,真正使创建工作为群众服务,让群众受益,使群众满意。
1、统一思想、明确创建目标。针对部分干部群众无所谓思想,村两委及时召开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认真总结以往创建文明村的先进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努力形成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创
建格局。
2、明确重点,制定创建计划。在分析问题、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制定了创建市级文明村的工作计划,提出新的目标,确定工作重点,落实具体措施,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3、形式多样,广泛宣传动员。充分利用黑板报、高音喇叭、远程教育网络等资源,积极宣传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争创的良好氛围。
二、推进清洁工程,美化村容村貌
立足村情,突出重点,采取“两推进”措施,加速推进环境清洁工程和乡风文明建设。
1、推进清洁工程,美化村容村貌。为彻底改变脏、乱、差的局面,村两委根据村情研究制订了环境卫生公约,配备了专职保洁员,负责全村的日常卫生清理工作。同时,集中开展了大环境整治16次,清理积存垃圾320余吨,基本杜绝了乱堆、乱放、乱倒垃圾等现象,为居民营造了干净、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
2、开展文化活动,增强文明意识。把文明创建与文化活动相结合,扎实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全民爱卫日”等系列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群众互评自评,争评先进,争创文明的热情。广泛开展了创建“绿色家庭”活动,倡导“绿色消费”,提倡农户使用“绿色”生活用品,号召大家养成健康环保的生活习惯,做到一水多用,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和一次性筷子等,切实增强了村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提高了生产生活质量,改善了居住环境,为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壮大集体经济,推进民生工程
2009年3月,启动实施了“阳光华庭”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44000㎡,计划建筑面积50000㎡,其中,居民住宅楼22栋,村部办公楼1栋,总投资9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入住居民600户,安置农户210户。截止目前,已建成房屋面积22000㎡,安置农户50套,对外出售140套。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集体富裕了,村民才能得到更多实惠。2010年,我村先后投入10余万元砌护支渠近1000米,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灌溉;拿出15300元,采购了大肉、香油、牛奶等慰问品,对本村的57户困难家庭、少生快富项目户进行了慰问。同时,积极参与强村带弱村结对帮扶活动,筹积资金4000元,采购了大米、葫麻油等生活必需品对香山乡梁水村老党员和困难户进行了慰问,并向该村支援现金30000元,送上了节日的祝福。
四、搭建学习的平台,丰富文化生活
1、加大投入,搭建文娱平台。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村建成了1400平方米的村部办公大楼,楼内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一应俱全。在这里,除配齐了群众急需的图书、报刊外,还为群众学习配上了电脑、投影等远程教育设备,使村级活动场所真正成为了培养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村民的有效载体,成为大家交流信息的“交换台”、群众致富的“加油站”。
2、开展培训,服务生产就业。积极引导村民树立“以知识立家、靠知识兴家、用知识富家”的理念,积极举办技能培训,定期
开展远程教育、实用技术讲座等学习培训,累计培训200余人,为群众生产、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同时,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和引导村民就业或自主创业,全方位拓宽就业渠道。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认知,我村还定期邀请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到村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3、评先评优,树立文明标杆。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道德文明评比活动。2010年,全村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7户、“五好家庭”8户、“好婆婆”10人、“好媳妇”10人,并在全村范围内进行了通报表扬和学习,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不断提高自身文明意识和道德素养,充分调动了广大村民主动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
五、凝聚党群合力,深化文明创建
1、深入群众,唱响和谐主题曲。全民参与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文明创建提供强大凝聚力的根本途径,由于活动坚持面向群众,所以要让群众感受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村共有1000余名村民参加到了文明村创建的活动中,参与率达到99.58%,开创了群策群力全民共建“文明新高庙”的局面,以合力促创建,以创建促团结,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
2、党员垂范,创先争优走在前。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党群干群关系的凝合剂,党员干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在文明村创建的实践中,我村始终把村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村支部创造性的将“创先争优”活动与文明村创建工作有机结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在文明村创建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在全村范围内形成了干群共创的强大合力。
3、政治民主,廉洁勤政干在先。在班子建设实践中,我村逐步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党员队伍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学习制度上,积极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学理论、学业务、学经济、学管理,不断增强广大党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工作上,要求村两委成员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要走在前,干在前,不接受吃请,不以权谋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在组织制度上,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政治权利,实行民主议事和党内监督制度。在重大决策上,坚持走“四议两公开”程序,集体研究,科学决策。在工作制度上,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经济建设,参与村务管理,让广大党员在参与经济建设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从而更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了文明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五篇:苏家岭村创建文明村工作汇报
苏家岭村创建文明村工作汇报
苏家岭新村位于町店镇町店村西头西崖小区北面,全村111户,农业人口 270人,耕地面积435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9人。村民收入以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是典型的农业村,属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
多年来,村两委班子在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明办的具体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明创建工作,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村以高标准创建文明和谐村为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和谐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村的创建工作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改善村民人居环境,实施整村搬迁。
苏家岭原村位于町店镇东北面,毗邻沁水县嘉峰镇五里庙村。地形呈半山区,丘陵地带,村西面为山岭沟壑,地势北高南低,地理位臵偏僻,交通闭塞,经济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曾是著名的町店战斗指挥部
所在地,近年来,由于沁和能源有限公司永安煤矿的开采,致使我村居民住房出现大面积裂缝,耕地塌陷,水源枯竭,村民无法继续居住,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受到严重制约。经村民大会研究决定实施整村搬迁,经多次协商,由沁和能源公司永安煤矿投资,自2005年起实施移民搬迁的审批、规划、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于2007年12月正式奠基开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町店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和町店村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一班人和全体村民一道,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投资2300多万元建起了集居住、办公、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苏家岭新村。新村共建有居民住宅二层楼房72套,老年人住房39套,建有村两委办公楼一座,休闲广场一处,舞台一座,门楼一座,设有卫生所、老年活动室和农家书屋,村集体投资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光缆、网通和煤层气,硬化了街道,美化了墙体,环村进行了绿化,于2010年12月整村搬迁至新村,村民们的宜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在宽敞明亮,漂亮的新家园度过了欢快愉悦的2011
年春节。
二、积极创建村级文化活动场所,丰富村民文化精神生
活。
为了适应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我们村两委大力发展了农村文化事业。一
方面,我们加大投入,新建了休闲活动广场,配套了健身器材、篮球场、农家书屋,并购买了音响设备,村民们自发组建了一支舞蹈队,村民们也象城里人一样,扭起了秧歌、跳起了双人舞,闲暇时到休闲广场健健身,活动活动筋骨,村里还建起了老年活动场所,老人们可以在那里下棋、打牌。村级文化场所的建设,为村民娱乐活动注入了新的元素。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村民群众开展文艺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村两委为村民免费安装了有线电视,为全村精神文明建设添加新的活力。村两委还建有村级卫生所一座,目前,便民连锁超市也正在建设当中,各项设施的完善,将为村民办事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和便捷的服务。我们通过各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发干劲,使之把我村建设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三、创建活动扎实,抓好村民道德建设。
我村一直把对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制作了一些道德建设规范,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工作中,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宣传到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积极探索文明
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一些“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家庭”、“好媳妇”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
设的积极性。
四、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秩序稳定。
多年来,我村一直实行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科学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治保委、调解委组织健全,减少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无非法宗教等邪教活动。几年来,全村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封建迷信活动,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村风民风。通过加强文明创建,村民都能作到不赌博、不盗窃、不迷信、不斗殴、不吸毒,多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一个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正
在苏家岭村形成。
五、建立规章制度,确保村容村貌整洁。
“创三优”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浓缩,苏家岭村两委以十七大精神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群众的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为目的,克服各种困难,切实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努力做好环境建设,让村民与城
市居民共享现代文明。长期以来,村两委十分重视环境卫生工作,尤其是现在已建好了新村,更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的要求,建立各种规章制度,设立专人对村内各个公共场所进行管理、监督,形成长效机制,使村内时常保持清洁,卫生,使全村群众时刻处在这种大力创建优美环境的氛围中,逐步形成其习惯行为。
六、以文明创建为载体,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经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村两委认识到,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结合,才能建设好现代化新农村。为此,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以文明创建为最佳载体,全面提高宽裕型小康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村民道德素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全力以赴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全村干部群众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要立足自身优势,发展切合苏家
岭村实际的“一村一品”,努力增加群众收入。通过以上工作的扎实开展,苏家岭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有力推动了全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被镇党委评为“五星级党支部”。村民们是在享受环境、生活上,得到了极大的实惠,达到了创建和谐文明村的目的。
成绩的取得只能代表过去,创建的过程就是自我提高的过程,贵在坚持,重在落实。我们一定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思路,使管理更加民主,经济更加繁荣,村民生活更加文明和谐,生活水平更加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