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公租房首次向非京籍人员开放 无收入限制
北京公租房首次向非京籍人员开放 无收入限制
2011年10月20日04:23新京报[微博]马力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哪些人能申请北京的公租房,租金是什么标准,房源从何而来?昨天,北京“公租房细则”《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发布,在市级层面首次对上述问题做出了规定。外地人正式纳入可申请范围,本地人的收入限制也比此前的三类保障房放宽。此外,该细则的实施办法,如公租房配租、租金制定和调整、合同示范文本等5个文件,也将陆续发布。
本报讯(记者马力)昨天,《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发布,《通知》明确提出,申请北京公租房的家庭,除了本市户籍符合一定条件的家庭外,在北京工作一定年限的外地人也纳入公租房的范围。这也是北京的保障房首次对外地人开放。该通知从12月1日起施行。
公租房主要供给三类人群
在北京的4种政策性住房中,廉租房、经适房、限价房一直都是限定本市户籍。
在昨天发布的《通知》中,公租房的供应对象明确为三类:廉租房、经适房、限价房轮候家庭,刚就业的职工,外省市来京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的人员。这是北京在政府文件中,首次明确公租房的供应对象包括外省市来京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的人员。市住保办常务副主任邹劲松表示,此覆盖范围,不但包括园区公租房,也包括面向社会的公租房。本市户籍人均住房15平米以下
对于北京人申请公租房,此次也出台了具体的标准。需要本市城镇户籍,申请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在15平米(含)以下。收入方面,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需在10万元(含)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万元(含)以下。市住建委将会同市相关部门,根据具体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变化等,对准入标准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公租房将引导稳定市场租房租金
邹劲松表示,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大力发展公租房,推动住房保障方式从“以售为主”向“租售并举”、“以租为主”转变。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建设公租房30万套,占公开配租配售保障房的60%。
“目前,大力发展公租房,将引导居民特别是年轻人住房消费观念的转变,这将有利于延缓买房需求集中释放,有利于房价稳定。同时,30万套公租房建成后,在租房市场中的话语权将增大,可引导和稳定市场租金。”
【本市户籍】
本市户籍哪些人能申请? 买不起三类保障房的夹心阶层
公租房在4类保障房中门槛是最低的。如限价房人均住房面积需在15平米及以下,家庭年收入3口不高于8.8万元。
而公租房的准入标准中,人均住房面积与限价房相同,家庭年收入则有所放宽。3口及以下家庭放宽至10万元,4口及以上家庭放宽至13万元。邹劲松表示,放宽公租房的准入门槛,不但是为了解决过去廉租房、经适房、限价房标准缝隙中的夹心层,也将解决那些不够限价房标准,却买不起商品房的夹心层家庭。
“这一标准,是根据当前北京房价、居民收入、房价收入比等因素综合计算出的。在标准以下的家庭,可能还暂时买不了商品房;超标的家庭,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购买住房的。”邹劲松说。此外,公租房没有家庭总资产的要求。
【年龄限制】
申请者有没有年龄限制? 过渡性住房不设年龄限制
与其他类型保障房申请相比,公租房申请并没有年龄方面的限制。在北京的经适房和限价房申请者如果是单身的话,必须年满30周岁。这使得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或刚就业的人员,往往无法购买经适房或限价房。不少人也发出过放宽保障房申请年龄限制的呼吁。
邹劲松表示,经适房和限价房属于购买类型的保障房,提倡家庭有一定积累再购买,因此设定了单身申请者需满30周岁的条件。
“而公租房的情况不同,恰恰是作为家庭在购买住房前,家庭财富积累期间的过渡性住房。公租房有一部分是提供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刚就业的人群,所以公租房没有设置申请年龄的限制。”
【外地户籍】
外地户籍有无收入限制? 无收入限制但不能在京有住房
很多来京工作的外地户籍人员关心公租房对他们的准入条件。昨天发布的《通知》中,相比北京户籍家庭,非本市户籍家庭申请公租房,并没有设定统一的收入标准,只是提出有稳定收入。
对此,邹劲松表示,各区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标准,也可以包括收入标准。
如果公租房对外地人不设收入标准,是否可能会出现有钱人去申请公租房,来挤占公租房?
他认为,首先,外省市来京人员申请公租房,前提必须是家庭成员在京都没有住房。
其次,他表示,公租房主要是满足过渡性需求的,因此在户型设计方面,也是比较小的,大部分都是40平米左右。因此,有了一定的积蓄,想提高生活品质的人,将来还是要去购买属于自己的住房。
【居住限制】
在京工作多久方可申请? 由各区县确定具体时限
《通知》对于外地人需在京工作多长时间,并没有全市统一的标准。“这次把具体标准的权限放给各区县,主要是因为各区县的实际情况不同。比如旧城区,本身就要疏解人口,那么标准有可能就会定的高一些。而一些新城由于有产业园区等,要吸引外来人才,标准有可能就会宽一些。这样各自制定标准要更为符合实际需求。”邹劲松说。不过,外地人申请公租房有一个全市统一的基本条件,就是申请家庭所有成员必须在北京都没有住房。
同时,外地人申请公租房所要提交的证明材料,与北京正在实施的住房限购类似,需要提供暂住证明、以及缴纳住房公积金证明或社保证明。
第二篇:北京六区县公布非京籍申请公租房标准
北京六区县公布非京籍申请公租房标准
石景山、通州、平谷、门头沟、延庆、密云六区县公布非京籍住公租房标准
在延庆和密云,如果非京籍家庭想租住公租房,除了满足其他标准之外,企业的年纳税额需要在100万元之上;通州区则规定,申请人工作单位应在本区登记注册且年纳税额不低于50万元,但机关、事业单位及非盈利性组织除外。市住房城乡建设委8月14日公布了截至目前各区县发布的非京籍人士租住公租房政策,各区县制定的非京籍申请公租房收入标准与京籍家庭一致。
自本市发布公租房相关政策起,就写明外省市来京工作人员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可以申请公租房,但每个区县的具体标准则由各区县制定出台。其中规定,公租房的覆盖对象包括外省市来京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稳定收入,能够提供同期暂住证明、缴纳住房公积金证明或参加社会保险证明,本人及家庭成员在北京均无住房的人员。
由于各区县对外来人口的需求不同,因此北京将外地人申请公租房的具体标准制定权下发各区县,由各区县结合本区县产业发展、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住房保障能力等实际确定。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已有石景山、通州、平谷、门头沟、延庆、密云这6个区县出台了外地人申请公租房标准。此后,陆续有部分区县出台了外地人申请公租房的标准,将外地人纳入公租房的保障范围。8月14日公布的6区县分别的政策中,在收入方面的约定式,只要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万元以下,就可以申请公租房。
在外省市来京人员的工作年限门槛方面,各区县则各有不同。其中,石景山、门头沟、通州、平谷区要求在本区连续稳定工作5年以上。延庆县要求在京连续稳定工作5年以上,在本县连续工作3年以上。另外,延庆县和密云县要求,申请人所在单位须是本县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如果是企业员工,该企业须是上在本县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通州区则规定,申请人工作单位应在本区登记注册且年纳税额不低于5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及非盈利性组织除外)。
对于尚未出台政策的区县,相关负责人说,将督促各区县进一步结合自身产业发展、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住房保障能力等实际,认真研究出台对外来人口的住房保障政策。
来京人员申请公租房标准
石景山
1、主申请人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石景山行政区域内原则上连续稳定工作5年以上,或者经相关部门认定引进的专业人才,能够提供同期暂住证明、缴纳公积金证明、社会保险证明和纳税证明;
2、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家庭成员包括申请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及已成年单身子女;
3、家庭年可支配收入: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0万元(含)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万元(含)以下;
4、申请人及申请家庭成员在本市均无住房。
延庆
1、外省市来京工作人员服务处所在延庆县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上在本县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
2、申请人及家庭成员非本市户籍,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含)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万元(含)以下。
3、外省市来京连续稳定工作5年(含)以上,且在本县连续稳定工作3年(含)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提供同期暂住证明、缴纳住房公积金证明、社会保险证明和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本市均无住房的人员。
门头沟
1、申请人年满18周岁,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申请人及申请家庭成员须持有本市有效期内的暂住证明(未满18周岁无须提供)。
2、在门头沟区连续工作5年(含)以上,能提供至少连续5年(含)的缴纳住房公积金证明及社会保险证明。
3、申请人有稳定收入来源,能提供与本市就业单位签订的1年以上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
4、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在本市均无私有住房,也未在本市租住或租用含有政府或单位补贴的住房。
5、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0万元(含)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万元(含)以下。
通州
1、工作单位应在通州区登记注册且年纳税额不低于5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及非盈利性组织除外)。申请人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申请当月前应在工作单位连续工作5年以上且能够提供同期暂住证明(或居住证)和连续缴纳5年以上的住房公积金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工作业绩突出,对工作单位有特殊贡献的,经单位推荐可将工作年限缩短至3年。
2、申请人及申请家庭成员在本市均无住房。
3、3口人及以下家庭年收入低于10万元(含)、4口人及以上家庭年收入低于13万元(含)。
平谷
1、申请人满18周岁,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需在平谷区连续稳定工作5年及以上,能够提供同期暂住证明、缴纳住房公积金证明、参加社会保险证明、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和需要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2、有稳定收入,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0万元(含)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万元(含)以下。
3、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在本市均无住房。
密云
1、申请人连续在密云县工作5年(含)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城镇户籍,工作单位是本县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上在本县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且合法经营的企业,能提供同期暂住证明、缴纳住房公积金证明和参加社会保险证明。
2、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本市均无住房。
3、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0万元(含)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万元(含)以下。
第三篇:2012年北京军转干考试热点——非京籍公租房申请
2012年北京军转干考试热点——非京籍公租房申请
【政策背景】
公共租赁房,是解决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的一个产品。公共租赁住房不是归个人所有,而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用低于市场价或者承租者承受起的价格,向新就业职工出租,包括一些新的大学毕业生,还有一些从外地迁移到城市工作的群体。2011年6月北京市的多个公租房项目开始向社会公开进行“预租”。2011年10月,北京市建委公布《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公租房首次向非京籍开放;12月1日,北京公租房细则开始实施,各街道开始接受市民的申请。
【热点追踪】
北京石景山辖区内工作五年可申请公租房
外省来京务工人员如何申请公租房?日前,石景山区率先正式出台了外地人申请公租房细则,明确了外省市来石景山区工作人员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准入标准、申请审核程序、配租标准等内容。保障对象为在石景山区行政区域内连续稳定工作5年以上,或经相关部门认定的专业人才,并符合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标准的家庭。目前,石景山区各街道办事处住保部门已正式受理外地人的公租房申请事宜。
准入条件
3口之家年收入须低于10万
为解决外省市来京工作人员的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规范石景山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审核及配租管理工作,石景山区对于外省市工作人员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出台了明确的标准。
根据准入标准,主申请人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石景山行政区域内原则上连续稳定工作5年以上,或相关部门引进的专业人才,能够提供同期暂住证明、缴纳公积金证明、社会保险证明和纳税证明;
公租房申请家庭成员包括申请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及已成年单身子女;家庭年可支配收入: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0万元(含)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万元(含)以下;此外,申请人及申请家庭成员在北京应均无住房。
申请、审核、轮候及配租 配租家庭不享受公共租赁补贴
根据细则,外省市来京工作人员如符合以上准入标准,可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公共租赁
住房,由所在单位根据申请家庭数量统一到单位所在街道住房保障管理部领取《申请表》,申请家庭将填写好的《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上交所在单位,由单位统一上报所在街道住房保障管理部门。
按照25号文件要求实行三级审核、两级公示程序进行审核、公示、备案、轮候及配租。根据房源情况,每年年初制定外省市来石景山区工作人员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摇号配租计划,配租采取单独摇号的方式进行。配租家庭不享受本市公共租赁住房补贴政策。
后期管理
拒不退出记入信用档案
后期管理工作参照25号文件执行,外省市到石景山区工作人员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后如租赁合同期满不在石景山区继续工作,需按程序退出所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
具体来说,承租家庭主申请人单位如与承租人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单位所在街道住房保障管理部门。
街道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在接到材料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组织承租家庭约谈,如承租家庭仍在石景山区其他单位就职,仍符合准入标准,承租家庭需向现就职单位提出变更申请,现单位须将相关材料在10个工作日内报街道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进行变更。
如承租家庭已不在石景山区工作或虽在石景山区工作但已不符合准入标准的,租赁合同期满后不再续租,如暂时不能腾退承租住房的,租赁合同期满后给予两个月过渡期,过渡期内按同类地段类似房屋市场租金收取租金。
过渡期届满后承租家庭仍不退出承租住房的,按房屋产权单位规定的标准收取租金,具体在租赁合同中约定;拒不退出行为记入信用档案。
记者观察外地人住保障房又向前迈进
昨天,石景山成为北京第一个公布外地人申请公租房条件的区县,“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外地人申请公租房条件,终于与公众见面。作为第一个实操方案,石景山或为其他区县提供借鉴意义。
按照市住建委此前要求,各区县外地人申请公租房标准应于上半年出台。据了解,其他区县也将陆续出台相关标准。去年10月,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将“夹心层”与外地人纳入保障范围。外省市人员来京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能提供相应证明且在本市均无住房的,可以申请北京公租房。
由于各区县对外来人口需求不同,房源的多少也并不一致,所以市住建委称,北京将外地人申请公租房的具体标准制定权下放各区县,由各区县结合本区县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住房保障能力等实际确定。
按要求,今年6月底前各区县会陆续出台外地人申请公租房的具体条件。6月30日,没有一个区县如约公布。有知情人士称,并不是各区县不愿按期公布,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石景山出台的标准中,看起来要求并不低,但至少已经将外地人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公租房向外地人开放,与保障房类型的逐渐转变也有很大关系。今年,住建部和北京市住建委都多次表示,将大力发展公租房。“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开工100万套保障房,其中六成以上为公租房。
作为没有产权的保障房,公租房正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福利,随着公租房数量的增加,保障房的分配管理也将更趋于公平。
【考点预测】
考点:住房公平、对非京籍人员的包容性 【范文参考】
公租房关键在“公”
建得完善,分得公平,退得及时,是包括公租房在内的保障房建设要长期面对的重大课题。目前,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入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先期建设的保障房已陆续完工交付使用。在新的保障房体系建设中,公租房和廉租房已经成为保障房的主体。作为政府主导项目,公租房和廉租房不仅凝聚了满足广大中低收入阶层居住权的供应预期,还承担了弱化住房市场投机性气氛、还原住房市场商品属性的政策导向预期。能否实现这两大预期,推动整个房地产市场向更理性健康的方向转变,公租房市场能否成为住房市场中最具公平性、公共性的一块,至关重要。
公租房能否姓“公”,首要在能否体现权利平等意识。《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的最大亮点,就是突破户籍限制,规定本地及外来人员均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尽管目前公租房仍是稀缺资源,但是资源多寡不应是限制资源分配的首要条件,否则,公租房的公共性就会大打折扣。突破户籍限制,实际上也与市场需求相一致。本地人员改善性住房需求大,外来人员居住性需求大,也是住房市场常态。
公租房能否姓“公”,还要看分配是否公平。由于家庭和个人住房、收入以及金融资产
等基础信息不足,对于申请资质的核定存在一定难度,导致分配权中滋生寻租漏洞。公租房管理办法的落地,须以信息的透明性为前提,公租房房源、分配程序、分配结果和退出情况,也应纳入政务公开范围,通过现有法制体系,确保分配的公平性。
公租房能否姓“公”,还要看是否具有市场品牌度。现实情况是,一些地区已交付的公租房,存在质量参差不齐、配套不健全等情况,甚至导致在公租房分配中出现供大于求的怪现象。究其原因,是对公租房建设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甚至视公租房为应景式任务。公租房属于即时回报率较低、回报周期较长的工程项目,对一些地方来说,这意味着财政的无回报投入,因此,各个环节都可能拧松了螺丝。提高公租房的公信力,既需要地方部门对公租房建设的战略性认识到位,也要在制度框架中大胆创新,吸收社会资金和市场化管理机制参加。
总体来看,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的过程是一边探索一边纠错的过程。《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保障房建设的机制建设。当然,已经暴露的问题,涉及土地制度、利益机制调整、行政体制、信息化建设等诸多领域,不是一个“管理办法”就能解决的。建得完善,分得公平,退得及时,仍然是包括公租房在内的保障房建设要长期面对的重大课题。这也意味着,在保障房建设方兴未艾之时,对于制度建设、机制创新,丝毫不能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