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排水灌溉学(范文)
1、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三线。
2、水分在农田中的存在形式有:大气水、地面水、土壤水、地下水。
3、干热风天气的指标是:日最高气温30℃,日最小相对湿度30%、风速3m/s。
4、液态水按其运动特性可分为:吸着水(包括吸湿水和薄膜水)、毛管水(包括悬着毛管水)、重力水。
5、土水势:可逆地和等温地从特定高度和大气压下的纯水水池转移极少量水到土壤中某一研究点每单位数量纯水所做的功。
6、土水势分势由重力势、压力势、基质势(土壤饱和时为0,不饱和时为负值)、溶质势。
7、植株蒸腾和株间土壤蒸发合称为腾发,两者消耗的水量合成腾发量,通常又把腾发量称为作物需水量。
8、灌溉制度: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9、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10、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11、水量平衡方程:WtW0WrP0KMET
W0,Wt_时段初和任一时间t时的H内德储水量mm或m3/亩。
Wr——由于H增加而增加的水量,若在时段内H无变化则无此项mm或m3/亩
P0——保存在H内的有效雨量,mm或m3/亩
K——时段t内的下下水补给量,mm或m/亩 M——时段t内的灌溉水量
ET——时段t内的作物田间需水量 H——土壤计划湿润层
12、干旱作物播种前灌水定额M1的确定:M1667Hn(max0)
m/亩 H——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深度,m n——相对于H土层内的土壤孔隙率,以占土壤体积%计算。
33max——一般取田间持水率,0——播种前H土层的平均含水率。
13、灌水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q净,又称灌水模数。
如某灌区面积A,甲、乙、丙作物,面积分别为1A,2A,3A,1,2,3各作物种植面积占A的百分数,各作物灌水定额分别为m1,m2,m3,要求灌水在T1,T2,T3昼夜完成,对于作物要求的灌水率,qi净dimi8.64Ti
m3/s万亩
灌水方法:灌溉水进入田间并借湿润根区土壤的方式和方法。
14、地面灌溉:水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
15、喷灌: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像天然降雨一样灌溉。
16、微灌:用较小的设备以较低得工作压力和较小的流量将灌溉水供应到作物跟去土壤的灌溉方法。
17、畦灌:用临时修筑的田埂将灌溉土地分隔成一系列的长方形田块,然后引水灌溉。
18、沟灌:在作物行间开沟灌水,灌溉水由输水沟或毛渠进入灌水沟,水在流动过程中借毛管作用从沟底和沟壁向周围渗透而湿润土壤。
19、细沟灌溉技术:用短管或虹吸管从输水沟上开小口引水。优点:(1)由于沟内水浅,流动缓慢,主要借助毛管作用湿润土壤,水流受重力作用湿润土壤的范围小,所以对保持土壤结构有利。(2)可减少地面蒸发量,比灌水沟内存蓄水的封闭沟沟灌蒸发损失量减少23~;(3)湿润土层均匀,而且深度大,保墒时间长。34形式有:垄植沟灌,沟植沟灌,混植沟灌。20、喷灌的优缺点: 优点:(1)省水增产(2)适应性强(3)省工省地(4)有利于实现灌水机械化和自动化。缺点:(1)初期投资大,运行维修费用高(2)受风的影响大,风速>3级不宜喷灌。
21、喷灌系统的组成:水源工程、水泵和动力机、压力管道、喷头
22、喷灌系统按获得压力方式分为:机压喷灌系统、自压喷灌系统;按设备组成分:管道式——固定式、移动式、半固定式喷灌系统;机组式——滚移式、纵脱式、时针式、平移式、卷盘式。
23、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上的水量。mm/min或mm/h
hh24、点喷灌强度i,平均喷灌强度
tt1000q单喷头全圆喷洒时,全(mm/h)q-喷头灌水量。A-全圆转动时一个喷头的湿
A润面积。-喷洒水的有效利用系数。
A有效SlSm代替A,Sl-支管上喷头间距,Sm支管间距 例:q2.96m3/h,0.8,Sl19,Sm19, 则1000q10002.960.86.56mm/h A191925、微灌的优缺点:
优点:省水、节能、灌水均匀、增产、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可以结合灌水进行施肥、打药。
缺点:微灌的灌水器出水孔很容易被堵塞。
26、输配水管网:分干、支、毛3级管道。
27、续灌:各个支管同时进行灌水。轮灌:上级渠道向下级渠道轮流灌水。
28、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一)喷灌灌区的调查:地形资料、气象资料、土壤资料、水文资料、作物种植情况及群众高产灌水经验、动力和机械设备资料
(二)喷灌系统规划
1、喷灌系统形式:喷灌次数多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大田喷灌次数少,采用移动式和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在自然水头的地方,尽量选用自压喷灌系统;在山区丘陵区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2、喷头布置形式:矩形布置时,支管间距b大于喷头间距a,并使支管垂直风向;风向多变时,应采用正方形布置,此时ab;正三角形布置时,a>吧,对节省支管不利。
3、管道系统的布置:干管沿主坡方向布置,支管垂直于干管;支管上各喷头的工作压力要接近一致;管道布置应考虑各用水单位的要求,尽量减少各级输水管道的水头损失;常有风的地区,支管布置应与主风向垂直;管道布置应充分考虑地形,力求使支管长度一致,规格统一。
4、管道的选材:最好选择硬聚录乙烯管。
5、管径的选择:选取一个出现次数较多的次大流量作为管道的设计流量来确定管径。
6、管道系统附件的选配与安装:竖管的高度约为0.5~2m之间。
(三)喷灌制度的确定
1、拟定灌溉制度
2、计算同时工作的喷头数和支管数
3、确定支管轮灌方式
(四)管道系统的水力计算
29、(1)设计灌水定额m设 m设10H(maxmin)1
m
设
-设计灌水定额;H作物根系活动层的深度;max-灌后土层允许达到的含水量上限,min灌前土层含水量下限,-喷灌水的有效利用系数。(2)设计灌水周期T设 T设m设
e-作物耗水量最旺盛时期的日平均耗水量 e(3)一次灌水所需时间t tm设系统,系统-1000qbl。系统-喷灌系统的平均喷灌强度,mm/h。q-一个喷头的流量,b-支管间距。l-沿支管的喷头间距。
(4)计算同时工作的喷头数N和支管数N支
N喷头N喷头At
C-有效工作时数,N支
n喷头-1根支管上的喷头个数 blT设Cn喷头例:风速1~3m/s,0.8,q2.96,b19,l19,田间持水率32%,凋萎系数20.8%,h20,e7mm/d,375亩土地,C6h 解:m设1020(32%20.8%)128mm 0.8T设t280.83.2d 7m设系统N喷头284/27h 10002.9619193656674.27154个
19193.2630、设计流量:渠道正常流量,指在灌溉设计标准情况下,为满足灌区用水要求,灌水高峰期渠道所通过的最大流量。
31、净流量:需要渠道提供的流量。毛流量:计入水量损失后的流量。
32、渠道输水损失包括:渗水损失、漏水损失、水面蒸发损失三部分。
33、中型灌区渠道设计流量推算:
(一)调查收集资料:灌区控制的灌溉面积和作物种植结构比例,灌区的设计灌水率;灌区土壤的透水性等
(二)选择典型支渠:具有代表性
(三)典型支渠以下各级渠道流量推求
1、选择轮灌制度;
2、确定各级渠道的最大工作长度;
3、确定支渠灌至田间的净流量;
4、计算农、都、支的毛流量。
(四)其他支渠的流量推求
(五)干渠设计流量推求
渠道横断面要素包括:渠底宽、边坡、堤顶高程、堤顶宽、高填、挖方渠段的排水和平台 过水断面设计参数:渠底比降i,渠床粗糙系数n,边坡系数m,横断面宽深比b,hv不冲,v不於
分水处的水位高程推求:Z分A0hLi
nnA0选择的参考点高程,m。
h参考点到末级渠道出水口处水面的高差。Ln各级渠道长度 in各级渠道的相应比降。水流通过渠道建筑物的相应水头损失。
第二篇:灌溉排水习题总结
灌溉排水工程的任务是:研究和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来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及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以消除水旱灾害,合理而科学的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
灌溉研究的内容:水源工程、输水工程、田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科学
排水研究的内容:产生农田水分过多的原因及相应的排水方法,田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排水输水沟道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承纳排水系统排.出水量的承泄渠治理的学科。
排水的对象一般有:
1、雨涝排水
2、防渍排水
3、沼泽地排水
4、盐碱地排水 旱作物在潮湿土壤中,其根系生长缓慢,多在表土下较浅的土层中平行横走
水分对改善作物生态环境的作用:
1、以水调气
2、以水调温
3、以水调肥
4、改善农田小气候
5、提高耕作质量和效率
农田水分的四种基本形式:大气水、地面水、土壤水、地下水
凋萎系数:农业生产中将相当于吸持力为1.52x106pa的土壤含水率称为
田间持水率:是确定灌水定额时,计划湿润土层允许含水率的上限,因为超过田间持水率的土壤水,会在重力作用下很快下渗,不能保持在计划湿润层中 全蓄含水率:土壤中超出毛细管含水率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很容易排出。又称重力水.这事的土壤含水率称为饱和含水率,又称全蓄含水率
水分常数:相当于各形态的土壤含水率
1.0m3/亩的水量相当于田面建立1.5mm的水层厚度 水分特征曲线;土壤含水率与吸水率的关系曲线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方法:烘干法、负压计法、TDR法、中子法、r射线法 土壤含水率的表示方法:质量含水率
体积含水率
水层厚度
土壤水分的蒸发强度的两个因素;,1为外界蒸发能力即气象条件所限定的最大可能蒸发强度2是土壤自下部土层向上的输水能力
SPAC系统的组成:土壤、植物、大气中的水
农田水分消耗主要为:植株蒸腾、株间土壤蒸发、深层渗漏
植株蒸腾和株间的土壤蒸发合称腾发,两者消耗的水量合称为腾发量又叫做作物需水量
参照作物需水量:是指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开阔绿草地的蒸发蒸腾量 实际作物需水量的计算:ET=KcETo 植株蒸腾:作物将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蒸散到大气中的现象。株间土壤蒸发:植株间土壤或田间的水分蒸发。
深层渗漏:旱田中由于降雨量或灌溉水量太多,使土壤水分超过了田间持水率,向根系活动层一下的土层产生渗漏的现象。
灌溉制度:作物播种前以及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灌溉定额 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 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旱田进行灌溉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它随作物根系活动层深度、土壤性质、地下水埋深等因素而改变(地下水位较高的盐碱化地区,一般不超过0.8——1.0m)图解法分析灌溉制度的步骤1根据各旬的计划湿润层深度H与土壤含水率的上限
和下限
求出H土层内允许蓄水量上限Wmax以及下限Wmin绘于图上2分别绘制ET, Wt和K累积曲线以及净耗水量(ET----Wt---K)累积曲线3根据设计年雨量,求出渗入土壤的降雨量Po.逐时段绘于图上4字作物生长初期土壤计划湿润层蓄水量Wo,逐旬减去(ET----Wt---K)值即至A点引直线平行与(ET----Wt---K)曲线,当遇有降雨时再加上降雨入渗量Po,即得计划湿润土层实际储水量(W)曲线5 当W曲线接近于Wmin时,即进行灌水6如此继续进行,即可得到全生育期的各次灌水次数、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7生育期灌溉定额M2=∑m,m为各次灌水定额
非充分灌溉:由于可供灌溉的水资源不足,不能充分满足作物各个生育阶段的蓄水量要求,而允许作物受一定程度的缺水和减产,但仍可使单位水量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一种灌溉方式 灌水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q净,又称灌水模式
非充分灌溉制度是在有限灌溉水量的条件下为获得最佳的产量目标,对作物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进行最优分配的优化灌溉制度。确定优化灌溉制度为作物水分生成函数的最基本用途之
灌溉用水量及用水过程线计算的函数方法:
1、用灌水定额和灌水面积计算
2、用综合灌水定额推算
3、利用灌水率图推算 灌溉用水量:某一灌溉面积上需要水源供给的总灌溉水量、灌水的方法:地面灌溉、喷灌、微灌、精细地面灌溉、渗灌 微灌可分为:滴灌、微喷灌、渗灌、涌灌
畦宽:主要取决于畦田的土壤性质和农业技术要求,以及农业机具的宽度,通常畦宽多按当地农业机具宽度的整数倍确定,一般2——4米
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上的水量
喷灌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一般为0.8 灌水定额 m设=0.1H(灌区的布置形式:灌排相邻布置、灌排相间布置、灌排合渠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组成:水源与引水取水枢纽、输水配水管网、田间灌水系统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附属建筑物和装置
完整的灌溉渠道系统组成;渠首工程包括水源,水源引水的相应建筑物;输、配水工程包括输水配水渠道和渠系建筑物;田间工程有农渠一下田块中的输水沟和灌水沟及小型量水设备组成。特征流量:
正常流量的作用;确定渠道断面大小、建筑物尺寸的主要依据 加大流量的作用:确定堤顶高程的依据
最小流量的作用:在于校核渠道通过最小流量时是否会产生泥沙淤积、下级渠道水位控制是否满足要求以及节制闸应建在什么位置
渠道输水损失:渗水损失、漏水损失、水面蒸发
渠道的工作制度就是渠道输配水的工作方式,分为续灌和轮灌
大、中型灌区在正常情况下,干支渠一般应按续灌设计;斗农渠按轮灌方式设计
渠道防渗:土料防渗、水泥土防渗、砌石防渗、塑料薄膜防渗、沥青混凝土防渗、混凝土防渗 灌溉水源的类型:地表灌溉水源、地下灌溉水源、雨水做灌溉水源
灌溉水源的基本要求:灌溉水的水温,水中的含沙量、水中的盐类、水中的有害物质
灌溉设计保证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几率,一般以正常供水的年数或供水不破坏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表示 p=m/1+n 抗旱天数:灌溉设施在无降雨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它反映了灌溉设施的抗旱能力 地表水取水的方式;无坝引水、有坝引水、抽水取水、水库取水
地下水取水建筑物:垂直取水建筑物、水平取水建筑物、双向取水建筑物 农田排水的标准;排涝、治渍、防治土壤盐碱化
排涝标准的表示方法:暴雨重现期、排涝保证率、典型年 农田排水的方法;明沟排水、暗管排水、竖井排水、生物排水 暗管排水的组成;吸水管、集水管、检查井、集水井
排水系统的作用:收集田间排出的水并将其输送到容泄区,以及排出农业区的弃水,以达到排除地面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既起到除涝、排渍、治碱的目的。
排水系统的组成:有排水区内的排水沟系和蓄水设施、排水区外的容泄区及排水枢纽组成
排水模数或排渍模数:单位面积上的排渍流量。其大小决定于地区排水系统的密度、水文地质条件、土质条件和气象特点
排涝计算中的设计内水位是指排水出口处的沟道通过排涝流量时的水面高程,在排渍情况下,设计内水位通常应定在农田地下水位降到规定深度的高程上。
雨水径流集蓄灌溉的组成:集水工程、输水工程、蓄水工程、灌溉工程 集雨区是指集雨灌溉工程的水源地。分为非耕地与耕地
斗农渠规划布置的要求:
1、便于配水提高灌水效率
2、适应农业生产管理和机械耕作的要求
3、平整土地修渠道建筑物工程量少
4、平原区斗渠长3~5km间距600~1200m控制面积3000~5000亩。渠线规划的步骤:
1、勘察阶段
2、纸上定线
3、定线测量
地下水临界深度:为了保证不致引起耕作层土壤盐碱化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
1.从管理运行方面论述目前导致灌区土壤环境恶化的原因。(7分)答:灌区环境恶化原因(1)不按制定的灌溉制度灌水.(2)灌溉渠系维护不善,渗漏损失严重,抬高地下水位.(3)灌区无节制过渡开垦,渠系植被覆盖率降低,土壤沙化.(4)排水不及时,灌溉与排水脱节,土壤盐碱化加剧。2.节水灌溉在宁夏的内涵和意义。(8分)
答:我区处于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小,年均降雨量200mm到250mm,蒸发强度大,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生产,水资源相当紧张,节水灌溉必须在我区全面推广。
在我区,节水灌溉主要是减少蒸发损失和渠道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率,银北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应渠灌井灌相结合,降低地下水位,改良盐碱地。
我区主要依靠引黄灌溉,黄河来水量逐年减少,要保证河流环境流量和流域水资源规划.还要保证我区的农业灌溉用水,必须节水灌溉,缓解地缺水。.论述灌溉方法的评价指标体系
先进而合理的灌水方法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灌水均匀。能保证将水按拟定的灌水定额灌到田间,而且使得每棵作物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水量。常以均匀系数来表示。2)灌溉水的利用率高。应使灌溉水都保持在作物可以吸收到的土壤里,能尽量减少发生地面流失和深层渗漏,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即灌水效率)。
3)少破坏或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灌水后能使土壤保持疏松状态,表土不形成结壳,以减少地表蒸发。
4)便于和其他农业措施相结合。现代灌溉已发展到不仅应满足作物对水分的要求,而且还应满足作物对肥料及环境的要求。因此现代的灌水方法应当便于与施肥、施农药(杀虫剂、除莠剂等)、冲洗盐碱、调节田间小气候等相结合。此外,要有利于中耕、收获等农业操作,对田间交通的影响少。5)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使得一个灌水员管理的面积最大。
6)对地形的适应性强。应能适应各种地形坡度以及田间不很平坦的田块的灌溉。从而不会对土地平整提出过高的要求。7)基本建设投资与管理费用低,也要求能量消耗最少,便于大面积推广。8)田间占地少。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得有更多的土地用于作物的栽培
从管理运行方面论述目前引黄灌区土壤环境恶化的原因。
答:①从管理上说引黄灌区存在着重建轻管、重引轻排、引水及灌排系统不健全,排水工程分布不合理的现象。渠系的布置和管理不合理,渠道用水管理制度不完善,使我区一些工地存在着严重的土地盐碱化和盐渍化,农业生产的效率低,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②从水污染上来说,不注重对污水排放的控制,使农业生产大量的使用农药、化肥,使土壤遭到污染,水源也相应的遭到污染从而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论述节水灌溉在北方半干旱地区的内涵和意义。
答:北方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小,蒸发强度大,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生产,水资源相当紧张,节水灌溉必须全面推广。在北方半干旱地区,节水灌溉主要是减少蒸发损失和渠道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另一方面对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渠灌井灌相结合,降低地下水位,改良盐碱地。
北方半干旱地区主要依靠引黄灌溉,黄河来水量逐年减少,要保证河流环境流量和流域水资源规划.还要保证农业灌溉用水,必须节水灌溉,缓解地缺水
简述地面灌溉与喷灌、滴灌的主要特点和适用条件。
地面灌溉是将水从地表面灌入田间并借助重力和毛管力作用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按湿润土壤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四种。其主要特点是技术简单,不需要专门设备,投资较省。但要求的灌水定额大,需平整土地,而且田间工程占地多。因此一般适用于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
喷灌是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再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象天然降雨一样进行灌溉的方法。其特点是对地形的适应性强,机械化程度高,灌水均匀,灌溉水利用系数高。但需要的投资高,且受风的影响大。因此主要适用于地形较复杂,水源水量较少,土壤透水性较大,少风的地区,主要适用于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
滴灌是通过塑料管道系统将有压水直接输送到每棵作物根部,由滴头将水滴入土壤,浸润作物根部的一种灌水方法。它是一种局部灌溉。其主要特点是非常省水,自动化程度高,可使土壤湿度维持在最优状态.但投资高,滴头易堵塞。一般适用于水量缺乏,地形较平坦的地区。主要适用于果树、瓜果及大棚栽培作物。
5.简述山区、丘陵区的自然特点及灌溉系统的特点。
山丘区的自然特点: 1)山丘区约为全国总土地面积的80%,耕地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0% 2)地势起伏剧烈,地面高差大,坡度大 3)山洪、水土流失、干旱问题突出 4)筑坝建库,蓄水抗旱滞洪;水力发电与水力加工;自流引水灌溉 灌溉系统特点: 山丘区的灌溉系统通常与灌区内部的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相连形成长藤结瓜灌溉 系统,其优点是: 1)可充分利用各种水源; 2)可充分发挥灌区内部小型水库和塘堰的调蓄作用; 3)可提高单位引水流量的灌溉能力,使得引水流量更均匀; 4)减小了水源工程的规模。
田间工程:指末级渠道间田地间的临时毛渠、沟道、田埂等农田建设。容水度:地下水每下降一个单位深度时从潜水含水层中释放出的流量 SPAC系统:土壤、作物、大气构成的水循环系统。排涝模数:单位面积土的排涝流量。
1.凋萎系数:植物开始发生永久凋萎时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焉点。
2.田间持水量:农田土壤某一深度内保持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含水量。
3.需水临界期:作物全生育期中因需水得不到满足时最易影响生长发育并导致最大减产的时期。4.渍害:地下水位过高、土壤过湿而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灾害。5.灌溉制度: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的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的总称。
1.农田水分状况:农田土壤地下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相关的通气、养分和热状况等。3.灌溉模数:是指灌区单位灌溉面积上需要的净水量。
4.参照作物需水量: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蒸发量。5.灌溉方法:灌溉水进入田间,温润灌区土壤的方式和方法 1.作物需水量:作物植株蒸腾量与棵间蒸发量之和
3.灌溉水利用系数: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
4.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关系。
5.地下水临界埋深: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深。
1.农田水分状况: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关的养分、通气、热状况
3.多年均衡法:是指将地下水含水层作为一个多年调节的地下水库,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按照与地面水库相似的方法进行多年调节计算,从而确定地下水库的库容和最低静水位的一种方法。
5.灌溉用水管理:灌溉水量、流量的调配与控制及灌溉时间的安排等 1.简述地下水临界深度的影响因素。
答:地下水临界深度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土壤农业措施条件下,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碱害的最小地下水理深。影响因素(1)降水条件;(2)蒸发程度(3)灌溉排水(4)作物类型(5)地下水水质 2.简述绘制渠道纵断面图的步骤。
答:集雨系统的组成部分(1)集雨池或集雨区(2)引渠(3)集水井(4)抽水泵站(5)灌溉渠道(6)田间工程。3.简述确定灌溉制度的方法。
答:确定灌溉制度的方法(1)根据当地灌水经验确定灌溉制度.(2)根据灌水资料,以典型年灌水资料确定灌溉制度.(3)水量平衡计算确定灌溉制度。
4.简述续灌渠道不同设计流量的作用和确定方法。
答(1)设计流量:设计灌溉标准下的渠道流量,保证达到灌溉设计标准,根据灌区面积及灌水定额确定.1.简述轮灌渠道设计流量的推算方法。
常用的方法:根据轮灌组划分情况自上而下逐级分配末级续灌渠道(一般为支渠)的田间净流量,再自下而上逐级计入输水损失水量,推算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3.简述旱灾的主要成因及调节措施
旱作物根系吸水层中允许的平均最大含水率,一般不超过根系吸水层中的田间持水率。当根系吸水层的土壤含水率下降到凋萎系数以下时,土壤水分也不能为作物利用。由于根系吸水不足以致破坏了植物体水分平衡和协调的现象,即谓之干旱。产生的原因:降雨量不足 降雨入渗量少,径流损失大、土壤保水能力差,渗漏及蒸发量大 危害:造成作物萎蔫,死亡
调节措施:灌溉是主要的调节措施,补充土壤水分;农技措施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如中耕等,减少水分损失 4.简述对灌溉而言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土壤水分有效性是指土壤水分是否能被作物利用及其被利用的难易程度。土壤水分有效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它存在的形态、性质和数量,以及作物吸水力与土壤持水力之差。根据水分对作物的有效性,土壤水可分为无效水、有效水和过剩水(重力水)土壤水的有效范围:
We = Wf c– Wp 5.简述图解法制定旱地灌溉制度的基本过程
①为作物需水量E累计曲线;②为渗入土壤的有效降雨量Pe累计曲线;③为土壤水润层增加而增的水量ΔSwH累计曲线;④为地下水补给G累计曲线;⑤为计划湿润层储水量ΔSw曲线;⑥为计划湿润层允许最小储水量Wmin曲线;⑦为计划湿润层允许最大出水量Wmax曲线。
1、简述地下水临界深度的影响因素。
答:①土壤质地
②气象条件
③农业技术措施
④地下水矿化度
⑤灌溉排水条件。
2、简述绘制渠道纵断面图的步骤。
答:①绘地面高程线
②标绘分水口的位置和建筑物的位置 ③绘渠道设计水位线 ④绘渠底高程线段 ⑤绘制渠道最小水位线⑥绘堤顶高程 ⑦标注桩号和高程 ⑧标注渠道比降。
3、简述确定灌溉制度的方法。
答:①总结群众丰产的灌水经验,②根据灌溉实验资料制度确定。③利用水平衡原理,分析制定灌溉制度。④简述续灌渠道不同设计流量的作用和确定方法。
4、答:设计流量:确定渠道断面尺寸和建筑物尺寸。
Q设=Q净+Q损
加大流量:设超高频提顶高程
Q加=(H加大系数)×Q设
最小流量:校核对下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和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Q最小>Q设×40%
5、试述喷灌系统规划设计的步骤。
答:①根据地形等条件确定线路的布置。②计算满足灌水要求的压力及所需的流量。③管道系统的设计,如管材、管经等。④喷头的选择、布置等问题。⑤所选用的压力系统及控制系统的确定。⑥校核。.简述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及推求作物需水量的方法。
影响因素: 气象因素:日照、风速、气温、湿度、气压等.作物:作物种类、种植密度、生育阶段
土壤:土壤类别、土壤湿度等农业耕作措施等作物需水量推求方法: 经验公式法: 水面蒸发为参数、气温为参数、产量为参数.水汽扩散理论为基础的半经验公式法: 空气湿度法、温度风速法、温度日照法
参照作物需水量法: 彭曼公式
2.旱作物和水稻对农田水分的要求有哪些不同?
旱作物对农田水分的要求: 1)地面一般不允许有积水 2)地下水一般不允许上升至根系层内 3)根系层允许最大含水率不超过田间持水率,最小含水率不小于凋萎系数 4)盐碱土地区,土壤水溶液浓度不能超过允许最高值
水稻对农田水分的要求1)田面可以有适宜的淹灌水层 2)地下水位要维持适宜的深度 3)要维持适宜的渗漏强度
3.简述地表水的取水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取水方式:无坝取水、有坝取水、抽水取水、水库取水
其适用条件如下: 1)无坝取水:河流水位、流量均能满足灌区用水要求 2)有坝取水:河流水量虽然丰富,但水位较低,适当抬高水位即可自流灌溉; 3)抽水取水:河流水量虽然丰富,但灌区位置较高,修建自流引水工程困难或不经济 4)水库取水:河流的流量、水位均不满足灌区用水要求
4.简述南方平原圩区的自然特点及其主要治理经验。
南方平原圩区的自然特点: 1)地形平坦; 2)大部分地面高程在江河洪枯水位之间 3)洪涝渍灾害为主,也常出现干旱 主要治理经验: 1)分片排涝,等高截流 2)留湖蓄涝,排蓄结合 3)力争自排,辅以抽排
4)以排为主,排灌兼顾 5)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5.简述渠道防渗的作用。
1)减少渠道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2)减小渠床糙率,加大流速,缩短灌水时间; 3)减少渠道占地; 4)提高渠道的抗冲能力,防止渠坡坍塌,增加渠床稳定性; 5)防止渠道长草,减少泥沙淤积,节省维修费用。
第三篇:宜城市中小型灌溉排水泵站现状调查报告
宜城市中小型灌溉排水泵站现状调查报告
1、基本情况
(1)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状况
宜城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北,汉水中游。全市面积2115 km2,地跨东径111°57′—112°45′,北纬31°26′—31°54′。东与随州、枣阳市相邻,南与钟祥、荆门市毗连,西与南漳县接壤,北与襄城区、襄阳区交界。汉水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焦柳铁路由北向南穿过市西境,207国道襄(樊)沙(市)公路纵贯市境中部,荆襄(荆门至襄樊)高速公路纵穿市境中西部。全市版图呈“蝴蝶状”。整个地势自西北微向东南倾斜。属鄂中丘陵区,其地形分为三种类型:东部和西南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在150m以上,面积为431.1km2,占总面积的20.38%,中部和西北部为岗地,海拔在50m—150m之间,面积为1622.9km2,占总面积的76.73%,汉水两岸为冲积平原,海拔在50m左右,面积为61km2,占总面积的2.89%。璞河八角庙村河滩处,海拔高程为44m,是市境内地势最低点。东部属大洪山余脉,板桥店红山大坡和流水讴乐洪山大坡,海拔高程为555m,为市境内最高峰。
全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南北过渡型特点,雨量较丰富,年平均气温15.7℃,冬季1月份平均气温2.6℃,极端最低气温-16.7℃(1977年1月30日),夏季7月份平均气温28.1℃,极端最高气温达40℃(1959年8月20日—21日),无霜期251天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861.5mm,雨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5—8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0%左右,年最大降水量1346.7mm(1967年),最小降水量为499mm(1966年),相差近三倍。年平均蒸发量为1100mm左右。
全市的东部和西部多丘陵和低山,中部为低平岗地和平畈地带,汉江由西北向东南流贯全境,长59km,蛮河由西进入我市后折向东南汇入汉江。因受地势影响,以汉江为主干,构成“扇形状”。汉江以东主要有莺河、落花河、牌坊河、响水沟、南洲河、麻雀河、连江河、黑石沟、母猪河等支流,汉水以西主要有蛮河、木渠沟、赤湖沟等。流域面积5km2以上的河流有103条,全长1096.3km,其中100km2以上(一级)9条,50至100km2(二级)7条,5至50km2(三级)87条。
全市境内的汉江两岸为一级阶地,属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为冲积层粘土、亚粘土、细砂、粉砂、砾石层,一般含水层厚度为2—20m,水量极其丰富。汉江以西主要处于蛮河流域境内,为丘陵岗地,由东往西,发育有南北向的汉江地堑,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为砂、砂砾石,局部夹薄层粘土及淤泥质透晶体,上部为亚粘土,出露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山涧河谷地带;汉江以东为大洪山余脉,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砾、卵石及亚土,埋藏于河流一、二级阶地及山涧河谷地带,呈条带状分布于河谷两侧,第四系中更新统,其底部为0—10m厚的砂砾石含水层,其间常混有粘土,一般在0—2m之间,层位很不稳定,多为适晶体状分布。汉江以东,与襄阳区交界的北部丘陵区,为古生界震旦系上统灯形组,上部为灰白色致密中厚层白云岩,夹燧石层燧石结核及含磷砂质页岩或粉砂岩、页岩;下部主要为灰白色厚层结晶或隐晶质白云岩,以不含有或少含燧石为特征,常夹一至数层灰白色薄层致密硅质状灰岩。
全市有建制镇八个(王集镇、板桥店镇、流水镇、刘猴镇、孔湾镇、郑集镇、雷河镇、小河镇),两个街道办事处(南营街道办事处、鄢城街道办事处),一个工业园区(上大堰工业园区),一个场(国营种畜场)。根据2007年统计资料,全市总人口56.46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74万人。
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9亿元,增加3.9%;第二产业增加值19.18亿元,增长26.7%;第三产业增加值15.22亿元,增长15.1%。三次产业比例为:32.4:37.7:29.9。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生产总值9941元,比上年增加1699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3%。
全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曾被誉称“小胖子”县,也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我市有耕地总面积74.12万亩,其中:水田46.23万亩,旱地27.89万亩。主要作物种类有: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花生、玉米,也是全国有名的西瓜之乡。在种植的比例结构组成上,水稻为60%,小麦为56%,棉花为20%,夏油为17%,秋油为9%,夏杂为9%,秋杂为4%,复种指数为1.82。水稻单产685kg,小麦单产380kg,棉花单产76kg,油料单产219kg,杂粮单产604kg。
2007年,全市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571元,比2006年增加601元,增长15.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22元,增长19.8%。农村农民的来源主要来自5个方面:一是粮食种植;二是棉花、油料;三是发展家禽、畜牧养殖;四是种植经济作物;五是其它副业。
(2)泵站工程概况
全市共有泵站436处,装机476台,20187千瓦,设计灌溉面积33.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3.6万亩。其中:中型泵站1座,为荣河泵站,装机10台,2090kw,设计灌溉面积1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万亩;10-1000kw泵站348座,装机379台,17718kw,设计灌溉面积23.2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6.43万亩;10kw以下泵站87座,装机87台,379KW,设计灌溉面积0.1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14万亩。
(3)泵站工程运用及运行情况
全市436处泵站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一批泵站的修建为当时我市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经过几十年的运行,目前这些泵站能正常运行的仅占二成,不足100座;带病运行的占了一半,每年在需启动时紧急对泵站设备进行维修以便运行;已损坏不能运行的有三成,这些是使用年限已到,泵房破损严重,机电设备老化,部分泵站的厂房、进水池等建筑物的基础多处淘空、破裂、漏水严重,工程效益逐年下降。
(4)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现状
全市436处泵站除荣河泵站(中型)属国有外,其余均由镇、村进行管理。荣河泵站是我市唯一一座中型泵站,每年均由市财政挤出部分资金用于机电设备维护和渠道清淤整治,虽然如此,泵站的10个出水管道已破损7处,仅有3个能正常出水。而其它的小型泵站,由于镇、村财力困难,无力拿出资金进行整治,这些泵站破损现象十分严重,在五小改制时,将有的泵站都承包给个人经营,由承包者负责维修整治。
2、中(小)泵站的作用地位及工程效益(1)作用地位
全市436处泵站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一批泵站的修建为当时我市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我市中型泵站——荣河泵站,它是一座备用泵站,当长渠水量不足时或遇到干旱时,从汉江提水以解决我市小河、郑集镇和鄢城办事处近十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其它小泵站的修建,有效地解决了我市无法自流灌溉或灌溉死角农田需水问题。
(2)工程效益
我市泵站自建设以来,为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灌溉死角、发展农村经济、提高防洪能力,增强抗灾水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2002年我市发生了继2000年以来连续三年的特大干旱,旱魔肆虐,农田龟裂,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我市紧急启动荣河泵站,开足马力连续抽水二十余天,解决了灌区7万亩农田需水,为灌区的粮食生产、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3、中(小)泵站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包括工程方面、运行管理体制方面、更新改造及建设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等
我市泵站大都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部分已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泵房破损严重,机电设备老化,部分泵站的厂房、进水池等建筑物的基础多处淘空、破裂、漏水严重,工程效益逐年下降,泵站安全运行存在着许多事故隐患,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上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我市连续遭遇旱灾的袭击,全市泵站普遍超负荷运行,每年维护和设备更新改造投入较大,运行费用较高,致使机电设备带病运行。目前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机电、变压器等设备老化,配电柜、启动器,电动闸阀等不同程度地损坏,部分防浪墙渗漏。如荣河泵站(骨干泵站)在近几年受汉江洪水影响,受外江水位升高的压力,导致江水从防洪墙的裂隙缝流入泵房,使10台水泵、电机及电器设备浸泡在水中(因进水量大于排水量),加之泵房闸阀有5台已锈蚀严重漏水,使出水池至渠道的水倒灌,流至泵房,从而加剧了泵房的受淹程度。
5、中(小)泵站更新改造需求及投资 我市436处泵站需更新改造泵站主要内容为:(1)机电设备类
①输电线路改造295.7km;②改造水泵240台,更新151台;③改造电机136台,更新电机263台;④更新变压器18台;⑤更新补偿器67台;⑥更新配电柜107块;⑦更新电动闸阀158台。
(2)水工建筑物类
①进口引水渠衬砌挡土墙长736m;②进水口上下游护坡,总面积4400m2;③泵站防洪墙裂缝灌浆处理850 m;④新建泵站周围排水沟,总长596m;⑤出水池漏水处理228处;⑥引水渠两侧块石护坡,总面积4310m2。
(3)金属结构类
①更新进出口管道2616m,水泵进口吸水钢筋更新,长188.6m;②新建进口拦污栅,面积为448m2。
(4)计算机监控与信息化系统 购臵计算机2台。(5)管理及辅助设施类
①泵房漏水处理,面积1860m2;②管理用房漏水处理756m2;③新建中央控制室,面积为46.2m2;④新建管理用房围墙,高2.5m,总长648m;⑤管理房维修。
本次规划总投资18067.17万元。
6、意见和建议
泵站的建设不仅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水是农业的命脉,通过泵站可以充分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将灌区现有的低产田改造成稳产、高产的水稻田,使有限的土地发挥了最大效益,粮食质量提高了,产量上去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为保证灌区的正常运行,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进行水价改革,按成本计收水费,使灌区管理单位每年的水费收入可以维持正常的生产支出,同时又能提取和积累折旧资金,用于灌区的更新改造,保证灌区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2)水管单位要安装计量仪器,实行计量收费。(3)从各地灌溉工程的多年运行经验来看,完全按成本水费标准直接向农民收取是有很大困难的,应根据灌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用水户承受能力,确定合理可行的水费收取标准,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贴,来维持灌区的再生产。(4)进行体制改革,实行企业管理,促进灌区管理单位发展多种经营,使之走向市场,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减轻国家负担。
灌溉泵站的兴建,彻底改善了本区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并保护和改善了本区域的生态环境。因此,对现有大型泵站根据其老化状况进行更新改造非常必要。
第四篇:广西农业灌溉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实施方案
三、实施步骤
(一)筹备阶段(2013年)。
1.积极向科技厅申请开展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的培育工作,力争2013年通过科技厅的审查。
2.充分利用广西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中心、广西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挂靠在广西水利科学研究院的条件,开展应用科学研究,为大坝安全监测和工程质量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3.重点投入引进国内外水工程材料先进设备;
4.着手建立研究团队和确定基础项目研究,建立学术委员会,聘任学术委员会成员,设立主任、副主任,制定研究发展方向、管理章程、目标和工作计划,解决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与发展中的有关问题。
5.建立健全实验室主任和副主任负责制的技术管理体系,做好科学论证,推进科技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二)建设阶段(2014年~2020年)。
1.实施培训、引进和聘用相结合人才建设模式。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对现有人员开展培训,根据课题需要引进和聘用区内外学者专家,力争三年内实验室拥有至少3名正高级职称的学术带头人,副高级职称人数达到8人以上,进一步优化研究团队人才构成与规模。
2.完善科研设施。仪器设备方面,根据实验室中长期发展需求,拟引进环境扫描仪、压汞仪、空间分析软件、遥感分析软件、大型数据库软件等系统和现代化河湖地形测深系统ADCP,以及其配套船只等实验仪器,使实验室软硬件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加大申请国家自然科学资金、水利部公益行业专项、水利部“948”项目和自治区相关科研课题的力度。
4.建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建立起较完善的管理办法和开放运行的规章制度,初步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第五篇: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
中国大陆从青藏高原呈阶梯状向太平洋倾斜的地貌特征,加剧了气候的地区差异和降水的不均匀性。大陆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降水从1600毫米到200毫米不到。东部地区不仅将水多,而且多集中在6-9月这4个月里。所以东部常发暴雨洪水,而旱灾则遍及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