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防震减灾技术论文

时间:2019-05-14 07:2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防震减灾技术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防震减灾技术论文》。

第一篇:现代防震减灾技术论文

学校代码:11517

号:xxxxxxxxxx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现代防震减灾技术论文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学 院 指导教师

目录

一.四大地震带....................................2

二.五大地震区.....................................2

三.论现代防震减灾的重要性.........................3

四.现代防震减灾的现状分析.........................3

五.地震灾害对于工程结构的影响.....................4

六.工程结构技术...................................4

现代防震减灾技术论文 一、四大地震带

我国有四大地震带: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二、五大地震区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

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

8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三、论现代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1556年中国明代嘉靖大地震,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可怕但也是最少被谈及的一场地震,地震涉及陕西、山西、河南等多省,导致83万人死亡,震级据推算在8级以上。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点2秒,中国河北唐山市发生震级为7.8级的大地震,死亡24万2419人,重伤16万人,一座重工业城市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为20世纪中国伤亡最大的一次地震。1920年中国宁夏海原地震,震级为8.6级,死亡20万人以上,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震感远至挪威。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震级8.0 级,死亡69227人,失踪17923人,受灾人口4624万。以上只是根据有限的历史记录得出的十大地震,而实际上在历史中可能有伤亡更为惨烈的地震灾难并没有被记录下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渺小的,正如一位美国学者埃德·斯基德莫尔所言:“当灾难降临时,无论人类如何努力,一切都掌握在大自然的手中。”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做好与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及家园。

美国地质勘探局研究地球的物理学家汤姆·帕森斯说:“我们最近经历的时期是大地震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之一。”

四、现代防震减灾的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减灾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

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建筑工程对于抗震防灾的意义。

我们的生活范围有限,主要集中在人工建筑里面,所以建筑工程就是抗震防灾的有力支撑,是保护我们生命和财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们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我们要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负责。特别是生活在新时代的人来说——我们最近经历的时期是大地震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之一。

地震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类可以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来减少地震对社会的破坏和影响。土木工程学科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造成的破坏,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五、地震灾害对于工程结构的影响

地震灾害对于工程结构的主要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及地表破坏、工程结构物破坏和因地震引起的各种次生灾害。地表破坏一般有地裂缝、沙土液化、滑坡塌方、软土震陷等。地震时对建筑物破坏是导致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地震灾害的最要形式,也是抗震工作的主要对象。建筑物的地震破坏和建筑物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具有不同的抗震性能。所以我们要对不同的地域、不同抗震等级的建筑选用不同的建筑结构。

六、工程结构技术

做好城市防震建设规划

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论证时要对城市建设地区的活动断层及地震危险性等安全问题作深入评价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严禁将重要建筑物和有严重破坏后果的项目如核反应堆剧毒化工产品等,以及人流量大的场所(如商业区,车站等)建在地震活动断层上。

按建筑物的重要性进行抗震设计分类。

建筑,如遇地震破坏会导致严重后果(如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有毒气体的扩散)和经济上重大损失的建筑;政治上有特殊要求的建筑。二是乙类建筑。指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如消防、供水、供电,供气等。三是丙类建筑。即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四是丁类建筑。次要建筑,遇地震破坏不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不同类的建筑物采取不同的抗震设计要求和抗震设防标准,甲类建筑抗震设计时的设防安全水准、地震动力参数和计算方法以及构造措施,应采取专门的研究与规定,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依据城市减灾规划并报主管部门批准执行。坚持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建筑抗震设防的目标是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历次地震灾害表明,造成人民生命财产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物的倒塌,因此抗震设计的关键是防止建筑物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倒塌,对不同程度的地震,要求建筑物具有不同的抗震能力。《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三级设防准则,可以大致概括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为达到以上标准,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其一,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地基、基础,不在危险地段建造甲乙丙三类建筑物。抗震有利的地段一般指坚硬土或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地域;不利地段是指软弱土、液化土、河岸、边坡边缘以及高耸孤立的山丘等地区;危险地段是指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和泥石流的地区。同一建筑物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土上,当地基中有软弱黏性土、液化土,或者地基土层严重不均匀时,应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性,如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箱形基础,筏式基础。其二,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和立面。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建筑物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应均匀,必要时设防震缝。防震缝应根据场地类别和房屋类型等情况留设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应完全分开。其三,选择技术经济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包含以下几方面: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科学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宜有多道抗震设防线,以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导致整个建筑物丧失抗震能力;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应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处理好非承重结构构件和主体结构的关系,保证两者间有可靠的连接和锚固。其四,注意材料的选择。抗震结构对所用建筑材料有特别要求,砌块强度不低于MU7.5,砂浆强度不低于M2.5;混凝土强度,在框架梁柱和节点部位不低于C30,构造柱圈梁和基础不低于C15,其他构件不低于C20。钢筋的强度等级,纵向钢筋宜采用二级或三级变形钢筋,钢箍筋宜采用一级或二级钢筋,构造柱可采用一级或二级钢筋。这些要求都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其五,减轻建筑物重量。建筑物受到的地震力大小与建筑物的重量成正比,减轻建筑物重量是减少地震力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最经济的措施。在满足抗震要求的前提下,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和

围护结构尽量采用轻质材料;在房屋使用安排时,一定避免上重下轻的情况。其六,确保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房屋的抗震能力,惨痛的教训提醒世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最终取决于施工质量,一定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为了最终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标准,一方面对抗震结构构件采用的材料质量强度和施工程序做出明确要求,加强对抗震设计的审查;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检查和监督,特别是对隐蔽工程(如基础,承重梁柱的钢筋配置以及混凝土的浇注)的监督,以确保抗震要求的贯彻执行。

确保生命线工程的安全

一个城市的通讯、交通、供水、能源系统,被认为是生命线工程系统。在城市遭到地震破坏时,首先应确保生命线工程系统安全,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绝大多数居民的安全。如保证了城市交通的安全,就能保证救灾人员和物资进出,保证城市在地震灾害中生存能力;城市煤气、天然气既是市民赖以生存的能源,又是放大次生灾害的根源,因而煤气、天然气系统必须具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在发生有破坏性地震(如震级里氏B级以上)时自动切断气源。为此,对生命线工程应进行严谨和先进的抗震设计,以保证安全可靠;同时,城市平时应战略储备一部分生活物资,以备受灾急需之用;完善和健全城市无线通讯应急系统,保证震灾时信息畅通;在群众中建立业余消防队伍等。

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运用各种有效宣传方式,普及群众的防灾救灾基本知识。以社区为单位进行防灾救灾演练,提高市民的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一些震灾中常用的救护知识应该大力宣传。在宣传教育时要防止两个极端:麻痹大意和惊慌失措。平时加强演练和学习,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对地震恐惧的产生,实际上是对地震灾害处于无备状况的一种心理反应。只要市民素质提高,就能对地震灾害起到减轻效果。政府部门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研究和建立应付突发自然灾害的保险机制,建立相应的基金,保证受灾群众能得到一定的保险赔偿,提高社会综合抵御灾害的能力。现代城市的防震减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多方协作才能完成。虽然目前人类预测和控制地震的能力比较弱,但实践证明只要坚持正确的预防政策和方法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第二篇:防震减灾论文

论古代建筑的抗震

夏钟秀 2014092303 摘要:从古至今,地震总是会给人类带来伤亡。在我国古人们依靠智慧用“以柔克刚”的思维,利用种种巧妙的措施,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破坏力消弭至最小的程度——柔性的框架体系——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体系。关键字:古代,抗震,框架体系

Seismic theory of ancient buildings

Xia zhongxiu

2014092303

Abstract Historically, the earthquake will always bring human casualties.Ancient people in China used to rely on wisdom “, ”with thinking, use all sorts of clever measures, with minimum cost will be powerful destructive offset to the smallest degreethe world's oldest and longest, highest technical maturity of the system.Keywords ancient times, seismic, framework system

1、引言

地震,一个在现代也令人谈之色变,只会带来灾难与死亡的词汇,在相对落后的古代,古人们又是如何依靠智慧,抵抗这天降与人的灾难呢? 材料的选择

中国建筑史是“木头的历史”,中国土木结构是柔性结构建筑体系,中国人以柔性的土木结构防御了地震的破坏。

作为建筑材料,木材与泥土具有富于韧性、加工灵活、组合方便的优点。古有言“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从这个角度来说,木材是一种质轻、力学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它具有一定的柔性,在外力的作用下比较容易变形,但在一定程度内又有恢复变形的能力。古代建筑多是木质结构,木构架中的所有节点又大多使用榫卯结合,也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再加上传统木构架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柱网平面和梁架布置,使其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柔性的整体框架结构体系,当地震袭来时,建筑便通过自身的变形消化地震力对结构的破坏能量,从而在一定限度内保障了建筑的安全性,从而使其“越震越牢”。

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具有框架结构的种种优越性,如“墙倒屋不塌”的功效,但其柔性的连接,又使得它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汶川大地震中,许多文物建筑的墙体均不同程度地受损,但主体结构仍未倒塌,就是这种柔性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表现。房屋建造技巧

1、巧妙的榫卯

榫,剡木入窍也。俗谓之榫头。亦作笋头。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

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先人们的智慧,这种榫卯在现在已经很少能够再现,只有在一些旅游景点才能看到精美华丽又有很强实用性的建筑了。

还有如柱子的生起、侧脚等技法降低了建筑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柱顶、柱脚分别与阑额、地袱以及其他的结构构件连接,使柱架层形成一个闭合的构架系统,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形成上、下圈梁,有效地制止了柱头、柱脚的移动,增强了建筑构架的整体性。梁架系统通过阑额、由额、柱头枋、蜀柱、攀间、搭牵、梁、檩、椽等诸多构件强化了联系,显著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柱子与柱础的结合方式能显著地减少柱底与柱础顶面之间的摩擦,进而有效地产生隔震作用;在高大的楼阁中,如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等,都在暗层中设有斜撑,大大强化了构架对水平冲击波反复作用的抵抗能力;在外檐柱间设置较厚的墙体,起到现代建筑中“剪力墙”的作用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大到建筑群体的布局处理,小到构件断面的尺寸设计,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们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匠心。依靠榫卯,古代工匠们可以不使用一根钉,建出一座城!

2、斗拱的作用

不仅榫卯是古代房屋抗震的智慧结晶,斗拱也是古建筑抗震中的又一位重要“战士”。

斗拱亦作“ 斗栱 ”、“枓拱”或“枓栱”。斗与拱,均为我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支承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斗拱承重结构,可使屋檐较大程度外伸,形式优美,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礼记·礼器》“山节藻棁” 唐孔颖达疏:“山节,谓刻柱头为斗拱,形如山也。”《明史·舆服志四》:“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

斗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

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装饰性的特征往往被皇帝攫为己有,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斗拱,是汉族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其功用在於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徵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

斗拱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篮,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斗拱与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是力传递的中介。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是建筑装饰物,而研究证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

3、基础平台

古建筑的台基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栱层。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形成大屋顶

(尤其是庑殿顶、歇山顶等)需要复杂结构和

大量构件,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庞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也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典型古代建筑

1、天津蓟县独乐寺:经历28次地震不倒

独乐寺是我国现存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从史载多年的战乱地震到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以至如今,独乐寺依旧安然无恙。斗拱则是它屹立不倒的关键原因。

独乐寺观音阁山门之斗拱,高约柱高一半以上,全高三分之一,较之清式斗拱合柱高四分或五分之一,全高六分之一者,其轻重自可不言而喻。而其结构,与清式宋式皆不同;而种别之多,尤为后世所不见。盖古之用斗拱,辄视其机能而异其形制,其结构实为一种有机的,有理的结合。如观音阁斗拱,或承檐,或承平坐,或承梁枋,或在柱头,或转角,或补间,内外上下,各各不同,条理井然。各攒斗拱,皆可作建筑逻辑之典型。都凡二十四种,聚于一阁,诚可谓集斗拱之大成者。

2、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建于公元1056年,塔高67.3米,底层直径30.3米,是世界上现存唯一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全塔结构上没用一颗铁钉,全靠木结构和54种斗拱卯榫咬合叠垒而成。堪称世界古木建筑的典范。曾经历1626年灵丘7级地震,身处7度区而毫发无损。

山西应县木塔的斗拱多达54种,由于斗拱系统本身是由若干小木料即斗、拱等榫接在一起,相当于许多小型的悬臂,它们能够调整倾角、平衡弯矩,因此在受到地震、炮击等异常震动时后,通过斗拱榫卯间的摩擦、错位,可以消耗掉外来的巨大能量,使得木塔具有较好的抗震、抗冲击性能。

木构架的用材具有柔性,有一定的变形的能力,构架的全部节点又都使用木榫,不是刚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比较符合抗震要求,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到了抗震的作用。结论

中国古代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个性,有其必然性。以建筑材料而论,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在维持建筑使用寿命上并不占任何优势,木制的梁架、门窗、柱子经不起长时间的风吹雨淋。但恰恰是这种充满柔性的木结构,造就了中国古建筑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形式。

华夏历史源远流长,千年不断的文化中出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智慧结晶,使人相信“人定胜天”,即使天灾不可预测,但人们也会用智慧将普通的事物通过精巧的技艺消弭灾害。榫卯等技术流传千年,历经无数人去芜存菁,是中国特有的建筑奇迹。古人们的智慧不容小觑,在我们先进的现代也要向古人学习,古今融合,发扬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进步。

[6]人民网 新浪收藏 鉴藏知识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抗震 2013.4.25

People's Daily online Sina's collection As a hidden knowledge How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aseismatic 2013.4.25

参考文献

[1] 张鹏程,赵鸿铁.中国古代建筑抗震.地震出版社

Peng-cheng zhang, hong-tie zhao.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aseismatic.Earthquake publishing house

[2] 肖大威 新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动力新说(三)——论防震与古代建筑形式的关系 1988(02)Shaw Venus The new building A new point about the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3)-theory of shock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cient architectural form 1988(02)

[3]李华东 远洋天空25期时空纪事 解密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 2008.8 25 issue of space-time chronicle hua-dong li ocean sky Decrypt the wisdom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aseismatic 2008.8

[4]华声论坛 时事政治区 参考文摘 中国古代抗震的木质建筑 2013.9.6 Hua sheng electronic BBS abstract reference current political area The ancient Chinese seismic wooden architecture 2013.9.6

[5]新华网 皖南在线 生活服务 房产 中国古代抗震建筑设计 2011.3.17 xinhua Online life in the south of anhui real estate earthquake-resistant buildings design in ancient China 2011.3.17

第三篇:地震防震减灾论文(本站推荐)

地球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称作地壳。地壳岩层受力后快速破裂错动引起地表振动或破坏就叫地震。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叫构造地震;由于火山活动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固岩层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地震是一种及其普通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在大陆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会引发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破坏性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7.2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颗二战时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的能量[22]。

破坏现象

 直接灾害破坏

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海啸、地光烧伤等[10]。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

 次生灾害

其中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10]。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等都引发大火,关东地震中死亡14万人当中,约10万人因火灾死亡。

破坏特点

地震成灾具有瞬时性。地震在瞬间发生,地震作用的时间很短,最短十几秒,最长两三分钟就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使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

地震造成伤亡大。地震使大量房屋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元凶,尤其一些地震发生在人们熟睡的夜间。据1988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专家组的不完全统计,二十世纪全球地震灾害死亡总人数超过120万人,其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是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7.8级大地震,死亡24.2万余人,重伤16.4万余人。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

 破坏程度

地震灾害破坏程度,除了与震级大小有关外,还与震源深度、距震中远近、震中区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人们的防震搞震意识、应急措施和预报预防程度等有关。

房屋加固

为了抗御地震的突然袭击,要经常注意老旧房屋的维修保养。墙体如有裂缝或歪闪,要及时修理;易风化酥碱的土墙,要定期抹面;屋顶漏水应迅速修补;大雨过后要马上排除房屋周围积水,以免长期浸泡墙基。木梁和柱等要预防腐朽虫蛀,如有损坏及时检修。

【避震原则】

一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规;二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不决;三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避震要点】

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2、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

3、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4、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以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眼睛;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5、不要随便点明火;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

第四篇: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

自从四川地区发生了8级的大地震,人心惶惶,不过大家没有束手待毙,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支援这就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怎样防震减灾。如果地震来了,要怎样躲避?还要提前知道地震到来。首先,如果地震来了,我们要怎样躲避?我有5种可能:

1、如果在教室里,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在课桌底下,注意保护头部。

2、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

3、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等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员撤离现场。

4、如果在商场发生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体。

5、如果在公共汽车里发生地震,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其次,就是要提前知道地震到来。如果地震来之前,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蜜蜂会惊飞;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会到处窜跑;老鼠们会急急忙忙地搬家。如果发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让我们记住这些防震减灾的知识,并且好好练习,让灾难远离我们,让我们这个世界永远平安、幸福!

第五篇:现代分离技术论文

分离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摘 要: 简要阐述了分离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概况,各主要常规和新型分离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前沿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讨论了分离技术将继续推动现代化工和相关工业的发展,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中大显身手。

关键词: 分离技术;发展现状;展望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n separation technology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produce and development on separation engineering is briefly introduced.The status and study advance of most traditional and new separation techniques and its developing direction in future is briefed.In the past, separation technology brought into important play in chemical engineering.It is discussed that it will also impel moder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relative industries in future.Moreover it will strut its stuff in high technology.Key words: separation technology;development;prospect

本文从分离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概况入手,综述了精馏、吸附、干燥等常规分离技术和超临界流体分离、膜分离、耦合分离等新型分离技术的研究,并分析了各种技术在现代化工中的重要作用。概述

分离技术是研究生产过程中混合物的分离、产物的提取或纯化的一门新型学科。1901年英国学者戴维斯[1]在其著作《化学工程手册》中首先确定了分离操作的概念;1923年美国学者刘易斯和麦克亚当斯[1]合著出版了《化工原理》,从而确立了分离工程理论,并得以充实和完备;20 世纪后期,分离技术不断深化与拓宽。

而从近年的发展来看,各国都在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加速发展分离技术,例如美国的研究工作兼具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法国重视核领域和数学模型的研究,德国重视实验技术和工程研究等。我国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从50年代以来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展望新的世纪,分离技术将在高新科技的发展中起更大的作用。

1.1 化工分离技术重要性

化工分离技术是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任何化工生产过程都离不开这种技术[2]。绝大多数反应过程的原料和反应所得到的产物都是混合物,需要利用体系中各组分物性的差别或借助于分离剂使混合物得到分离提纯。

随着对产品的质量及物质纯度的要求随之提高,同时煤炭与石油危机所引起的能源危机对资源利用与清洁生产也提出了要求。正因为如此,推动了人们对新型分离技术不懈的探索。一些常规分离技术,如蒸馏、吸收、萃取等不断改进、完善和发展,并使一些特色明显的新型分离技术,如膜分离、泡沫分离、超临界流体萃取以及耦合技术等得到重视和发展。

1.2 化工分离技术的多样性

由于化工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原料、产品和对分离操作的要求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分离技术的多样性。按机理划分,可大致分成五类,即:生成新相以进行分离(如蒸馏、结晶);加入新相进行分离(如萃取、吸收);用隔离物进行分离(如膜分离);用固体试剂进行分离(如吸附、离子交换)和用外力场或梯度进行分离(如离心萃取分离、电泳)等,它们的特点和设计方法有所不同。Kelley[3]于1987年总结了一些常用分离方法的技术成熟度和应用成熟度的关系图(图1)。十余年来,化工分离技术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图中指出的方向仍可供参考。例如,精馏、萃取、吸收、结晶等仍是当前使用最多的分离技术[4-5]。液膜分离虽然构思巧妙,但由于技术上的局限性,仅在药物缓释等方面得到有限的应用。

图1 分离过程的技术和应用成熟度[3]

Fig.1 The technology and use maturity of the separating process 2 传统分离技术

精馏虽然是最早期的分离技术之一,几乎与精馏同时诞生的传统分离技术,如吸收、蒸发、结晶、干燥等,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至今仍然在化工、医药、冶金、食品等工业中广泛应用并起着重要作用。

2.1 精馏技术

精馏是关键共性技术,已经被广发应用了200多年,从技术和应用的成熟程度考虑,目前仍然是工厂的首选分离方法[6]。精馏市场的经济效益至今仍是令人刮目相看的。而近年来,随着相关学科的渗透、精馏学科本身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我国精馏技术正向新一代转变,以迎接所面临的挑战。其特征[7]为:(1)精馏学科正由传统的依靠经验、半经验过渡到凭半理论以至理论;(2)精馏过程正由传统的单一分离过程过渡到耦合和复杂的优化分离过程,以提高分离效率和节能;(3)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一代向注重环保的一代转变;(4)由走加工的道路向技术集成创新型转变;(5)通过我国自己的技术进步解决装置大型化、长周期运行,通过创新解决精馏技术问题,以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

常规精馏包括简单精馏、分批精馏、连续精馏和多侧线精馏。在化工生产中,简单的精馏往往难以达到理想分离效果,因此特殊精馏便应运而生[8]。新型和特殊精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添加物精馏(如萃取精馏或共沸精馏方法);耦合精馏(如反应精馏、吸附精馏和膜精馏)和热敏物料精馏(分子精馏技术等)[9]。

2.2 吸附分离技术

吸附分离过程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体吸附剂与流体相间分配不同的性质,使混合物中难吸附与易吸附组分得到分离的技术。其特点为利用吸附剂巨大的比表面积能吸附分离低浓度或微量的溶质成分,且适合的高性能吸附剂对性质相近的溶质成分有很高的吸附选择性。因此,吸附分离非常适用于采用传统分离方法(蒸馏等)难于分离的混合物体系。此外,吸附分离过程的操作条件较为温和,适合生化产物的分离。

吸附分离过程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化工、炼油、轻工、食品、制药、环保及能源等各行业中。对于液相混合物体系的吸附分离,其应用领域主要有:食品工业中油类的脱色、脱臭,无水乙醇生产中的脱水,石油馏分的脱色、干燥,以及水源保护和污水处理等。对于气体混合物体系的分离,工业化程度最高,其应用领域主要有:空气的净化及其常温下的氧氮分离制备氧气和氮气,电子工业中高纯气体的制备,工业废气的净化如废气中SO2、NOx、氟利昂、挥发性有机气体和焚烧烟气中二噁英的脱除,以及核废气的处理等。

2.3 干燥技术

干燥也是一古老传统的分离方法,其应用最广也是能耗最多的分离操作之一,用来脱出水分或湿分以获得固体产品,可以说几乎没有哪个行业完全与干燥无关。在过去20-30年间,干燥领域的主要技术进步有[10]:(1)流态化干燥。诞生于1921年,日前应用最广。(2)喷雾干燥。其独特的优势为可以直接由溶液或悬浮液制成粉状或粒状产品。(3)间接加热干燥(也称接触干燥)。这种干燥方式的特点是热气体不直接接触物料,而是通过器壁或管壁加热,如可以用废气作为加热介质而又不会污染产品。(4)真空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是集冷冻和干燥为一体,20世纪70年代开发研究,其产品质量均优于普通真空干燥,但成本高,现仅用于高附加值产品,如人参等。新世纪的分离技术及其展望

新世纪全人类所面临的四大问题:环保、能源、粮食与健康医疗,每个都与化学工程及分离工程相关。因此,分离技术的不断改善和发展,将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

3.1

超临界流体分离技术

当物质处于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以上,即为超临界流体。物质于超临界流体状态表现出一些重要特性:(1)当接近临界温度时,流体有很大的可压缩性,且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接近;(2)当接近超临界压力时,适当增加压力可使流体密度很快增到接近普通液体的密度,使超临界流体具有类似液体对溶质的溶解能力;(3)超临界流体的黏度接近气体,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不太大;(4)超临界流体的扩散能力接近于普通气体;(5)超临界流体表面张力趋于零,因此在超临界流体状态下去除溶剂可以很好保护材料的微、纳米孔道。正由于上述特性,其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工分离和反应过程中,从而形成许多超临界技术。

超临界流体技术大体的发展包括三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前研究阶段,研究内容以含超临界流体体系的相平衡、过程传质为主;20世纪70到90年代的迅猛发展阶段,出现

了重要的超临界水养化技术、超临界流体粉体化技术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面发展阶段,以绿色化学、能源开发为理念的反应以及耦合分离等技术得到全面的研究和应用。超临界流体由于具有绿色化学的特点,因此其技术在天然产物、废弃物中高附加值产品的分离中仍然具有很好的前景,其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已在食品、医药、香精香料、化学工业、能源工业等领域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杨敏等[11]以13%甲醇与CO2为流动相,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技术(SFC)测定吴茱萸中吴茱萸次碱与吴茱萸碱含量,与传统方法相比,SFC可在简单的流动相条件下对吴茱萸中的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碱进行良好分离,且分析时间仅为6min。王晓丹、史桂云[12]分别采用水提取法、传统乙醇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柿叶总黄酮,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总黄酮含量最高,且得到的萃取物纯净,色泽金黄,纯度高,无异味。

3.2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使用半透膜分离方法,其分离原理是依据物质分子尺度的大小,借助膜的选择渗透作用,在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的推动作用下对混合物中双组分或多组分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从而达到分离、提纯和浓缩的目的。与传统分离方法(蒸发、萃取或离子交换等)相比,它是在常温下操作,没有相变,最适宜对热敏性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与浓缩,具有高效、节能,工艺过程简单、投资少、污染小等优点,因而在化工、轻工、电子、医药、纺织、生物工程、环境治理、冶金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数十年来,膜分离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90 年代以后,膜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效分离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电子、轻工、纺织、石油、食品、医药、生物工程、能源工程等。国外有关专家甚至把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膜分离技术被认为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中期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之一[13-15]。目前己经深入研究和开发的膜分离技术有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渗透汽化和气体分离等。正在开发研究中新的膜过程有:膜蒸馏、支撑液膜、膜萃取、膜生物反应器、控制释放膜、仿生膜以及生物膜等过程。

微滤主要用于分离水溶液中的物质,除去尺寸为500 um-50 um的微粒,一般其膜是一次性使用的,因此降低膜成本和拓宽应用范围将是研发方向;超滤也主要是从水溶液中除去1.2nm-50nm的大分子及高分子化合物、胶体、病毒等,根据市场需要,增加品种,提高膜的性能将是其研究方向;反渗透能够除去水溶液中0.3nm-1.2nm的溶质,可除去除H+和OH

一以外的无机离子和低分子有机物,现主要用于脱盐,研究发展方向将是提高通量和脱盐率,膜的耐热及耐氧化性,组件大型化,降低膜成本,拓宽应用领域等。

气体分离领域,氢气分离中变压吸附和深冷分离法具有明显优势,空气富氧化方面,正在积极开发燃烧用膜式空气富氧化系统。

渗透蒸发已成功用于制取无水乙醇。开发低能耗,工艺简单的方法从发酵液中提取乙醇是一重要课题,正在研究的乙醇选择性透过膜可由含乙醇4%-8%的发酵液中制成80%的乙

醇,使制备无水乙醇的能耗降为常规精馏法的25%,一旦成功,传统精馏法生产乙醇将受到挑战,但膜是否能循环使用是个问题(抗污染性)。反应与渗透蒸发藕合,利用渗透蒸发使生成物不断排除,促进可逆反应的进行,如脂化反应,这一课题前景光明。

液体膜,至今几乎无大规模工业应用,主要是由于液膜寿命短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因此长寿命液膜的研究是诱人的课题。

其余具有开发研究价值的膜分离技术还有膜反应器、酶膜反应器;具有催化活性的络合金属高分子膜、离子传导膜;膜在医疗上的应用,如人工肾、反应-膜分离藕合等。

3.3 耦合分离技术

将分离与分离或者反应与分离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元操作藕合或者结合在一起并用于分离的过程称为基础过程或杂化过程。集成过程的最大特点是为实现物料与能量消耗的最小化、工艺过程效率的最大化,或为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或为混合物的最优分离和获得最佳的产物浓度。

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分离技术相结合组合而成的集合技术,如精馏-渗透汽化集成技术、渗透汽化-萃取集成技术、错流过滤-蒸发集成技术、膜渗透-变压吸附集成技术等分离技术使分离过程在最优条件下进行。

而在反应过程中,采用反应-分离耦合技术可以及时将反应产物移除出反应体系,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进一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陶昭才等[16]利用催化反应-蒸馏集成技术将Ti(0C4H9)4与PbO复配作为催化剂,对苯酚和DMC醋交换法反应蒸馏合成DPC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将来碳酸二苯醋的工业化打下基础。王乐夫等[17]则采用醋化反应-渗透汽化集成技术制备了活性分离层厚度为l-10μm的PPVA/PAN渗透汽化复合膜,并将其用于乙醇/水恒沸混合物的分离及乙酸和正丁醇酯化制乙酸正丁醋的酸催化反应过程,该复合膜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抗溶剂性,并具有非常高的水涌透选择性和适宜的通量。张秀莉等[18]用膜基化学吸收集成技术对中空纤维膜组件中NaOH水溶液吸收CO2的传质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对气相分传质系数进行了计算和关联,得到了中空纤维膜组件管内气相传质数学模型计算式,为中空纤维膜基化学吸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型。

目前,新型分离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实现了产业化,对某些新领域的开发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随着节能和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新型分离技术将会发挥更大作用,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缓解三废污染的有效途径。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模拟工具,相信相关的新型分离技术在未来将会有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在今天环保和节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关注的焦点下,更使那些具有低能耗、无污染特色的新型分离技术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应用。展望

21世纪是生物科学技术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是全人类为生存、为健康、为保卫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而奋斗的时代。相信分离工程将会在新世纪的科学技术进步中起更大作用,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朱家文,房鼎业.面向21世纪的化工分离工程[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0,7(2):1-5.[2] Seader J D, Henley EJ.Separation Process Principle[M].NewYork: John Wiley&Sons Inc, 1998.[3] Keller GE.Separations: New Directions for an Old Field[M].NewYork: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Monograph Series, 1987, 83(17).[4] 余国琮, 袁希钢.我国蒸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现代化工, 1996, 10: 7.[5] 汪家鼎, 费维扬.溶剂萃取的最新进展[ J].化学进展, 1995, 7(3): 219 [6] Kister H Z..Distillation operation.New York: McGraw Hill,1990 [7] 丁辉,徐世民,姜斌等.天津大学精馏技术与传质理论研究.化工进展,2004,23(4):358-363 [8] Perry R H.佩里.化学工程师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9] 徐世民,王军武,许松林.新型精馏技术及应用.化工机械,2004,31(3):183-187 [10] 伍沅.干燥技术的进展与应用[J].化学工程,1995,23(3):47-55.[11] 杨敏,周萍,徐路等.吴茱萸中吴茱萸次碱与吴茱萸碱含量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10,29(7):743 [12] 刘书成,章超桦,洪鹏志等.超临界流体色谱和质谱联用在油脂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油脂,2006,31(9):48 [13] 何旭敏, 何国梅, 曾碧榕等.膜分离技术的应用[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40(2): 495-502.[14] 陈一鸣,蔡惠如,刘玉荣.膜分离技术的现状及其在染料化工中的应用[J].化工装备技术, 2000, 22(1): 6-12.[15] Cot l.Proceedio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organic Memnrance [M].W Orcoster USA, 1994.157.[16] Wang lefu,Li Xuehui.Study on Pervaporation-Esterification Reaction Coupled Membrane Process,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199-8 ,26(11):46-51.[17] 张秀莉,张卫东,张泽廷.中空纤维多孔膜基气体吸收传质性能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3):4-8.[18] 陈欢林.新型分离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下载现代防震减灾技术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防震减灾技术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化工技术论文

    现代化工技术论文 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104班 学号:120110815 姓名:孙思明 现代化工企业三废治理技术及其展望 ——造纸废水治理技术及其展望 摘 要 废纸的回收具有良好的经......

    防震减灾演讲稿

    防震减灾,爱护生命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汾河中学的柴荣,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防震减灾,爱护生命! 地震是一种使人类文明毁于瞬间的巨大天灾。它的......

    防震减灾自查报告

    防震减灾自查报告1 20xx年,**县防震减灾局工作在市防震减灾局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20xx年度县(区)防震减灾部门工作目标》,牢固树立......

    防震减灾工作汇报

    甘南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防震减灾工作汇 报近年来,州经信委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制度,并按市地震......

    防震减灾工作总结

    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为了避免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针对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本部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群策群防”的防御工作方针,项目部和外协队密切配合,周密......

    防震减灾工作总结

    2012年鸡场坪彝族乡防震减灾宣传 工 作 总 结我乡的防震减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地震工作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执行《中华......

    防震减灾工作计划

    防震减灾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小学公共安全 、 教育指导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 、 教育活动,探索学校防震减灾教育工作......

    防震减灾总结[模版]

    超化镇中心学校 防震减灾疏散演练工作总结为了进一步贯彻新密教体明电[2009]30号精神,继续加强对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教育,拓宽其知识面,掌握一定的防震减灾自我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