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办法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培养和造就适应计量测试技术发展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不断提高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的综合能力,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国人部发[2006]53号文件],建立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第二条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与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的单位联合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按照依托项目、联合招收、优势互补、保证质量的原则,开展博士后的选拔培养工作。
第三条 根据人事部全国博士后领导小组人发[2001]136号《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的有关精神,结合院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 组 织 机 构
第四条 工作站接受全国博士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上海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的领导和业务指导。
第五条 成立工作站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院领导、科技委、科研处、人事处和涉及研究项目所、中心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领导博士后工作站工作;审定工作站发展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审定博士后进站人选及博士后的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出站考核等各项考核结果;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 领导小组下设院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以下简称博管办)。博管办设在人事教育处,成员由科技委、科研处、院办公室、财务处、条件处等负责人组成。
第八条 博管办的主要职责是:执行领导小组的决议,并督促有关部门落实领导小组决议;负责工作站的日常管理工作;拟定和完善工作站发展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协调院有关专业机构和职能部门,切实保证博士后科研和生活条件落到实处。
第三章 博士后科研项目的确立
第九条 博管办根据院发展的需要组织制定博士后研究方向,并填写《企业博士后研究项目审批表》,报领导小组审定立项。第十条 博管办将《企业博士后研究项目审批表》报上海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并根据研究项目的专业方向提出指导专家人选。
第四章 博士后招收与进站
第十一条 博管办根据每年确立的研究课题,制定博士后招收计划,报领导小组审定后执行。第十二条 博士后招收条件:
(一)在国内外已经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者;
(二)年龄40岁以下,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三)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
(四)具有与研究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
(五)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六)工作站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三条 凡符合博士后招收条件者,有意来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可向工作站提出书面申请,递交有关申请材料。
第十四条 申请进站的人员须由两名本学科领域内具有正高职称专家的书面推荐。第十五条 工作站按“公开透明、严格考查、择优录取”的原则,和流动站共同协商确定招收博士后的人选,组织专家对申请进站的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并填写《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审查意见表》。由领导小组审定进站博士后人选,报上海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备案。第十六条 博士后在进工作站前,院、流动站单位、博士后三方共同签订《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书》,明确三方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十七条 博士后进工作站时需与院再签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协议》,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第十八条 博士后进工作站时,领导小组聘请专家成立专家小组,指导课题研究;并根据需要,由研究项目所在的所、中心配备相应的科研人员。
第五章 博士后的管理 第十九条 博士后在站期间,应遵守工作站管理规定和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享受规定的待遇,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二十条 博士后进站工作时间一般为二年,期间主要在工作站单位工作;因课题需要,经博管办同意,可有部分时间在流动站单位工作,每年度一般不超过两个月。博士后在工作站单位工作期间的管理由工作站负责,在流动站单位工作期间的管理由流动站负责。第二十一条 工作站对博士后在站工作情况实行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包括进站三个月内的开题报告、进站一年左右的中期报告和出站考核三项内容。考核工作由博管办负责组织安排,博管办建立由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和流动站单位等相关人员组成的考核小组。考核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方式。考核结果反馈流动站单位,存入博士后个人档案。第二十二条 为了保证科研工作时间,博士后在站期间,原则上不得申请出国,如确需出国参加学术会议或短期交流的,必须经过工作站和流动站单位共同审核批准,期限一般不超过三个月。逾期不归的,报经上海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批准,按自动离站处理。
第二十三条 博士后在站期间违反院有关规章制度或因个人原因给院造成损失(包括经济损失、声誉损失等),应按院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 博士后因研究工作需要延长工作期限的,经工作站与流动站协商同意,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一年。
第二十五条 提前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且成果突出的博士后,经领导小组审定,由工作站和流动站单位联名报请上海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批准后,可提前出站。但在站总时间不得少于21个月。
第二十六条 博士后在站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予退站。
(一)开题报告或中期考核或出站考核不合格的;
(二)受到警告以上行政处分的;
(三)无故旷工连续15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一个月的;
(四)因病累计请假半年以上的;
(五)因其他情况不适合继续做博士后的。
第二十七条 经上海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批准退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从批准之日的第二个月起不再享受博士后研究人员待遇,并终止其研究工作和各项经费的支付。
第六章 经费和待遇
第二十八条 院设立专项博士后日常经费,日常经费分日常生活经费和科研经费两部分。博管办每年提出博士后日常经费预算,经领导小组审核,上报院批准后执行,其中3%的经费用于博士后日常管理工作,由博管办统一管理。
第二十九条 博士后日常生活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博士后的生活费用(包括工资、住房等)及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费用。
第三十条 博士后科研经费的管理参照《院科研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十一条 博士后日常经费的使用要严格遵照国家规定,由院统一管理,单独立帐,专款专用。
第三十二条 博士后的工资福利待遇,采取年薪工资等双方协商约定的形式(含除住房补贴外的各类福利补贴)。工资按比例分每月和考核工资两部分发放,其中考核工资分别按开题报告、中期、出站三次考核的结果予以发放。博士后延长工作期间,按约定年薪的60%标准计发。
第三十三条 博士后的住房按国家、本市有关规定执行。采取由院给予住房补贴或提供住房的形式。
第三十四条 博士后人事关系由流动站单位管理,户口可落在工作站单位所在地。第三十五条 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其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评定,由流动站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章 博士后工作期满管理
第三十六条 博士后在站工作期满后,应完成进站时双方签订工作协议中所约定的工作任务,提供书面工作报告和科研成果,由工作站组织专家对其政治思想、学术水平、业务能力以及研究成果进行评议考核,合格者准予出站的,报上海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审批,经审批同意后发博士后证书;经考核不合格者作退站处理。
第三十七条 博士后在站工作期满后经考核合格的,工作站和流动站单位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出站等相关手续。博士后的就业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原则,对博士后中期考核和出站考核均达到良好以上的,博管办将优先列入院人才引进对象,按院有关规定推荐合适的工作岗位。第三十八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研究成果归属计量院,并按照国家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办理手续。博士后不得将此研究成果泄密或转让他方。如有违约,按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予以追究。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博管办根据本办法精神另行制定《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博士后在站管理细则》和《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考核管理细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本办法由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办公室解释。
第二篇: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法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关于印发〈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49号),为切实做好工作站的运行及管理工作,结合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及其下设博士后工作分站(以下简称分站)和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人员)。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三条 建立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博管办)。博管办设在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负责工作站的日常管理工作。设有分站的单位负责本单位博士后管理工作。
第四条 工作站职责包括
(一)审核、报批分站,指导开展博士后工作,制定开发区博士后工作整体规划;
(二)与开展博士后工作的单位共同确定招收博士后人员人选,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三)组织对博士后人员和开展博士后工作的单位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从事博士后工作的单位进行表彰或整顿,对不再符合开展博士后工作要求的单位,报请国家或江苏省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取消其招收博士后的资格;
(四)办理博士后人员进站、出站手续,协助解决博士后人员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负责对在站博士后补助经费的评选、申报工作。
(五)负责在站博士后其他奖励及资助的评选、申报工作。
第三章 分站的设立
第五条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企业、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事业单位申请设立分站,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经营或运行状况良好;
2、具有一定规模,并具有专门的研究与开发机构;
3、拥有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具有创新理论和创新技术的博士后科研项目;
4、能为博士后人员提供较好的科研条件和必要的生活条件。
建有省级以上研发和技术中心,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单位可优先设站。
第六条 分站的设立,由拟设站单位提出申请,经工作站和昆山市人事局审定,报江苏省人事厅和国家人事部审批。
第四章 分站的职责
第七条 设站单位要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制定本单位博士后管理办法。
第八条 分站职责包括
(一)确定符合本单位科技发展方向的研究项目,选拔高水平博士后科研人员,制定博士后人员招收计划并报工作站审核。
(二)具体负责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的管理,与其共同实施研究项目,提供研究工作中所需要的人、财、物力等方面的保证,在开展博士后工作的同时,积极培养本单位技术人员,做好博士后研究成果转化工作。
(三)与工作站、流动站专家共同组成博士后工作指导小组,适时对博士后研究工作做出评估报告,每6个月向工作站报告博士后工作进度和评估结果。
第五章 博士后人员招收
第九条 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四十周岁以下者,可申请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第十条 招收的博士后人员按经费补助形式分为政府补助和自主招收两种类型。政府补助博士后人员可申请昆山市人才开发资金,自主招收人员的经费由单位自筹。
第十一条 设站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博士后人员,要对申请者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已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严格审核,择优招收。并与博士后人员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工作目标、课题要求、在站工作期限、产权成果归属、违约处罚等。
第十二条 工作站应与流动站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人员,合作双方应当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保证质量、共同受益的原则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及相关
博士后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流动站应向工作站提供科研支持和专家指导,帮助工作站做好博士后人员的培养和评审工作。工作站视导师指导和设备试验等情况向流动站支付一定费用,费用数额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十三条 设站单位招收博士后人员时,由工作站将相关进站材料报送江苏省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办理进站手续。相关材料包括
1、《博士后进站审核表》;
2、《博士后申请表》;
3、博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
4、专家推荐信;
5、《博士后研究项目立项表》;
6、《博士后工作站研究项目指导小组考核意见表》;
7、《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
8、工作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流动站三方协议书。
第十四条 博士后进站时间以省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签发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介绍信》时间为准。
第十五条 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限为两年,确需延长工作期限的,经各方协商同意,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一年。博士后在站期间,如提前完成了任务,经本人申请,由工作站批准可提前离站,但在站时间不得低于21个月。
第六章 博士后人员管理
第十六条 各设站单位应建立博士后人员进站招收、中期考核和出站考核制度。制定对博士后人员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奖励惩处等具体管理办法,每半年对博士后人员进行一次定期考核,并向工作站报送《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阶段考核表》。对研究成果突出、表现优秀的博士后人员推荐申报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对中期考核不合格的博士后人员予以劝退和解约。
第十七条 各设站单位要重点做好博士后人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出站考核三个环节的工作,与工作站、流动站有关专家共同完成。
1、开题报告。博士后人员进站三个月内,应召开开题报告会,并提交开题报告,报告中应包括科研工作的阶段计划,经博士后指导专家、导师审核后,报工作站备案。
2、中期考核。博士后人员进站一年后,由考核小组对其项目进展、工作表现等情况进行中期考核,并做出考核意见。中期考核不合格者,工作站报全国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为其办理退站手续。
3、出站考核。博士后科研工作完成后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出站考核,通过考核的博士后人员由流动站向省/市博管办报送《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登记表》、《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业务考核表》等材料办理出站手续。博士后人员应向工作站提交工作和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情况等书面报告,作为博士后科研档案存档。对出站考核合格的博士后人员,由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颁发博士后证书。
第十八条 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不能申请到国外做博士后或进修,确因工作需要的,经设站单位批准,可以到国外开展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进行短期学术交流,时间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第十九条 博士后人员研究成果归属,由工作站、流动站和博士后三方协商后依照国家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办理。
第二十条 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工作站报请全国博管会批准,劝其离站或取消其资格,退站的博士后人员,不享受国家对期满出站博士后人员规定的相关政策。
1、考核不合格;
2、在学术上弄虚作假,影响恶劣;
3、受警告以上行政处分;
4、无故旷工连续15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30天以上;
5、因患病等原因难以完成研究工作;
6、出国逾期不归超过30天;
7、其他情况应予退站的。
第七章 博士后经费管理
第二十一条 博士后的项目资金和日常经费由接受博士后人员企业负责,用于科研支出及博士后人员本人的工资、奖金、福利补贴、医药费等。
第二十二条 进入工作站的博士后,可申请昆山市人才开发资金补助。该补助为期两年,每年六万元,主要用于博士后人员的生活、差旅补贴。经费发放与博士
后人员的定期考核相结合,考核合格者可向工作站提交《昆山市人才开发资金资助申请书》,经工作站、昆山市人才办核准后发放补助资金。
第八章 评估与奖惩
第二十三条 除国家、江苏省等有关博士后管理部门进行的考核外,工作站每年对分站进行一次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和连续两年没有引进博士后的单位,将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者将报请国家和江苏省博士后管理部门取消其引进博士后的资格。
第二十四条 为鼓励企业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对于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及分站的企业,斟情给予一定科研经费资助。该经费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完成、博士后人员已进站工作、科研课题已启动后拨付,设站单位使用资助经费应实行专款专用。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行,解释权归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第三篇:江苏省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办法
江苏省人事厅文件
苏人通[2008]286号
关于印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市人事局:
为全面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推动博士后事业进一步发展,科学、规范地做好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建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特制定《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1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管理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发展我省博士后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型省份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为完善博士后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创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下简称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创建工作。
第三条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是指经省人事厅批准,在省内具备一定条件的机构中设立的、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及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人员)围绕技术创新联合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的组织。
第四条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按照国家、省有关博士后工作的政策和规定运行,实行动态管理。
第五条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工作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注重提高质量,稳步扩大规模,健全完善制度。
第二章 管理机构
第六条省人事厅是全省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的政策、规章、规划等,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 省辖市人事局管理本地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对本地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负责筹措本地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工作经费和培训管理人员等事宜。经省人事厅批准,省辖市人事局可承担本地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申报、评估等工作。
第八条 设有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的单位(以下简称设站单位)管理本单位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日常工作,制定本单位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具体管理办法,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博士后人员的科研和生活服务等管理工作。
第三章 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的设立
第九条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博士后工作发展规划,每年开展一次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增设工作。
第十条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和生产经营型的事业单位、市以上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可申请设立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并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未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能结合本单位的发展战略,提出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较高学术技术水平的研究项目。所提出的研究项目有利于本单位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有利于带动全省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培养和造就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
3.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有专门的研究与开发机构,经营管理状况良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能为博士后人员提供必要的科研、生活条件及其它后勤保障。
建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载体,承担国家或省重大项目的单位可优先设立省级博士后工作站。
第十一条 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的设立,由拟设站单位提出申请,省辖市人事局组织初评审核后报省人事厅,省人事厅组织专家评议后审定批准。
第四章 博士后人员的招收
第十二条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原则上须委托流动站招收博士后人员,合作双方应当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保证质量、共同受益的原则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及相关博士后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流动站应向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提供科研支持和专家指导,帮助其做好确定博士后研究项目、招收博士后人员等工作。以省级博士后工作站为主做好联合培养博士后人员工作,并视导师指导和设备试验等情况向流动站支付一定费用,费用数额由双方协商确定。委托招收的博士后人员应符合国家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的有关条件和要求,由流动站设站单位负责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设站单位委托招收的博士后人员,应当进行公开招聘,并组织专家对申请者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严格的评估、考核,同时对其个人品质、职业道德进行考察,对符合条件的,联合委托招收的流动站提出招收意见,报省人事厅审核。省人事厅审核同意后将结果书面通知流动站设站单位,并报全国博管办备案。
第十四条设站单位应当与博士后人员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工作目标、课题要求、在站工作期限、产权成果归属、工资福利待遇、违约责任等。
第十五条鼓励在苏流动站与设站单位联合培养博士后人员。鼓励设站单位充分利用本单位优势,吸引优秀博士后人员留在江苏工作。
第五章 博士后人员的管理
第十六条流动站设站单位负责管理博士后人员的人事、组织关系,办理博士后人员进出站等手续,并委派合作导师做好项目研发的指导和考评工作。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的科研和日常管理等工作由流动站委托设站单位具体负责。
第十七条设站单位与流动站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人员由联合培养单位共同负责考核。设站单位应根据流动站的委托建立博士后人员的考核评估体系,制定对博士后人员目标管理、绩效评估、奖励惩处
等具体管理办法;对在站博士后人员进行中期考核和出站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博士后人员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研究成果等。对研究成果突出、表现优秀的博士后人员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出站考核合格的博士后人员,准予出站,并根据本人申请及其在站期间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工作成果,对其提出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意见或建议。对考核不合格的博士后人员,予以劝退或解约。
第十八条设站单位应将博士后人员纳入本单位人事管理范围,其人事、组织关系、工资、福利待遇等比照同等人员对待,或按协议执行。
第十九条对设站单位与流动站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人员在站及出站后的其他管理与服务工作比照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的同等人员对待,执行和享受国家、省有关博士后工作的政策和规定。
第六章 考核评估
第二十条省辖市人事局负责对省级博士后工作站进行考核,对业绩突出的应予以表彰,不合格的提出警告,督促其整改。并应将本地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考核情况报省人事厅备案。
第二十一条省人事厅定期组织对省级博士后工作站进行评估。评估工作一般两年进行一次。根据评估结果,省人事厅将报请省政府对管理工作优秀的省级博士后工作站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向人社部推荐申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管理不善的予以警告,限期改正,并给予指导;对已不具备设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条件的予以撤销。第二十二条设站单位应根据省、市人事部门对省级博士后工作站考核评估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必要的日常管理和检查制度、信息收集和归档制度,定期对本单位的博士后工作进行检查,建立完整的博士后工作信息资料。对在考核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整改,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中铁十三局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办法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下“工作站”)是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的。
第二条 根据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要求,为切实做好工作站的运行与管理,按照引进、培养、使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精神,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三条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在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成立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公司总工程师任副组长,成员由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公司科技开发部、工程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等有关部门领导及有关专业技术带头人组成。
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日常管理办公室。
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公司总工程师任主任,成员由副总工程师、科技开发部部长、专业技术带头人、企业专家顾问、外聘专家及流动站专家组成,人数为7-9人,专家委员会下设业务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技开发部。日常管理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
第四条 管理领导小组是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的领导和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
1.审定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制度、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计划、考核办法、奖励决定及工资、福利待遇;
2.决定合作单位,审定合作协议;
3.审定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人选、研究课题、经费额度; 4.决定专家委员会人选;
5.其他需由管理领导小组审批、决定的事宜。
第五条 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工作站的业务领导和管理机构,主要职责: 1.协助日常管理办公室进行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工作;
2.组织、提出工作站中长期和科研项目并制定科研项目经费预算; 3.实行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负责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中期与期满出站的业务考核,主持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科研水平答辩,评定其研究水平,并组织项目成果的转化;
4.协助管理办公室完成博士后科研基金申报; 5.其他需由专家指导委员会办理的事宜。
第六条 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工作站的具体事务及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主要职责:
1.执行管理领导小组的决议和督促有关单位实施管理领导小组的决议,提出实施意见和办法;
2.草拟工作站管理办法,制定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计划;代表公司与博士后研究人员签订项目研究工作协议书;办理博士后研究人员进、出站的相关手续及负责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日常管理;协助其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3.负责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日常经费、工资福利等各项费用管理,组织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各种科研基金;
4.代表公司与合作流动站单位的联系和协调,签署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
5.其他需由日常管理办公室办理的事宜。
第三章 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
第七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采取合作流动站单位推荐与博士生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择优录用。主要采取与国内设立流动站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保证质量、共同受益的原则签订协议书。根据双方学科专业和工作特点,建立长期或依托某个重点工程项目或科研项目的合作关系。
根据企业性质,工作站只接收土木工程类领域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其中土木工程类领域主要为桥梁工程、地下工程与隧道专业领域方向。第八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需符合以下条件:
1.已取得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敬业精神,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2.年龄一般在四十岁以下,尚未有固定工作或未至原工作单位报到; 3.研究项目方向领域符合工作站单位要求。
第九条 符合条件的人员均可向工作站或流动站申请做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站与合作流动站的单位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确认后,共同商定接收意见。
第十条 符合招收条件的博士在提出申请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1.《进入博士后工作站申请表》;
2.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毕业论文通过答辩); 3.本学科领域的两位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信;
4.简要工作经历、学习经历及科研经历,近期发表的有代表性的论文(著)等;
5.毕业体检表或近期县级以上医院体检表。
第十一条 对拟进站人选,工作站与合作流动站单位共同组织专家进行面试,协商确定博士后研究人员人选,并签订《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书》。
第十二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人选确定后,由合作单位的流动站将有关材料汇总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或省(市)博士后工作站管理部门审核。博士后研究人员材料包括:
1.《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表》;
2.《企业博士后研究项目立项表》(复印件); 3.《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审查意见表》;
4.《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书》(复印件); 5.其它相关材料。
第十三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前需与工作站签订《工作协议书》,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业务。
第十四条 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户口,视本人自愿落在设立流动站单位或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各单位所在地,人事关系、组织关系按国家相关规定办理。
第四章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管理
第十五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后,视同公司员工管理,应遵守工作站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十六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后,工作站与合作的流动站单位共同组成专家指导小组,工作站为其配备必要的科研人员为助手,参与课题研究。
第十七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限为二年,主要在工作站单位工作。确因需要延长期限的,经工作站与合作流动站单位双方协商同意,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半年或一年,并须按照规定办理延长手续。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如提前完成了任务,本人可提出申请,经工作站与合作流动站单位批准,可提前离站(按照规定在站时间不少于21个月);如中途退站,应提前三个月提出书面申请,并取得工作站、流动站的批准。离站的同时终止协议。
第十八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后应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经工作站专家指导委员会初步审查,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
第十九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由专家指导委员会定期对其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领导小组审定,存入博士后研究人员个人档案。博士后研究人员定期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可申请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工作站与流动站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对其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已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考核,提出审核意见,由工作站或流动站单位按相关程序申报、评审。
第二十一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不能申请到国外(境外)做博士后或进修。确因研究课题需要,需经工作站批准,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赴国外(境外)参加一般不超过一个月的学术会议、交流和科研考察活动。
第二十二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违反公司或国家有关规定,工作站认为不适宜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协商合作流动站单位,报经上级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部门批准后,中止与其签订的协议。
第二十三条 已批准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应按期进站工作,无正当理由逾期一个月不进站者,工作站有权取消其进站资格。
第二十四条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确因工作或其他原因,需短期离开公司者,需事先告知工作站日常管理办公室,否则按旷工处理。
第五章 工资、福利待遇与经费管理
第二十五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薪酬待遇,按照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显性化、货币化”的原则,根据本人工作经历和工作能力,由工作站和本人协商,以书面协议的形式确认,由工作站根据工作业绩考核发放。
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实行年薪制,基本年薪一般为6-8万元人民币。按照确定的年薪数额,每月按比例预支部分工资(每年年薪总额÷12个月×60%),项目完成后根据考核结果一次性付清余额。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按有关规定,比照公司中层领导正职人员享受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有关待遇。
第二十六条 工作站每年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不少于5万元的办公经费(具体数额根据实际情况,在签订《工作协议书》中另行确定),由工作站日常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用于支付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办公经费、流动站的行政管理费、专家指导费及用于工作站的其他费用等。
工作站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向合作流动站的单位支付行政管理费用和专家指导费,具体数额由日常管理办公室在与合作流动站单位签订《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书》时确定。
第二十七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研经费在项目立项时确定,纳入公司整体科研开发费用管理范围,由工作站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管理,具体使用须经专家委员会办公室按照规定程序审批核销。
博士后研究人员如需使用合作流动站单位的仪器设备等,其使用费用按实际花费从科研经费中支出。
第二十八条 工作站为每位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建筑面积不低于80㎡的二室一厅住房一套,并配备必要的家具和办公用品,水、电、天然气等费用由个人支付。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出站,应在出站一个月内从工作站提供的住房中及时迁出。第二十九条 工作站与合作流动站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协商解决博士后研究人员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入托及户口迁移等手续。
第六章 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管理
第三十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时,应向工作站日常管理办公室递交《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报告》、《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总结评阅意见书》及研究成果和论文等有关材料,并填写《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登记表》。
第三十二条 由工作站和合作流动站单位联合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作进行认真考评,并写出鉴定报告。考评内容主要为: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工作表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及组织管理能力等。
工作站协同合作流动站单位将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有关资料上报上级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部门审批。
第三十三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前,须交回其在工作站期间占有和形成的全部技术资料和文件(如实验报告等)、样品、产品(包括软件原始代码、软件说明、软件成品等)、实验设备等,并不得以擅自复制、发表、泄露、使用、转让等方式公开或占有。
第三十四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分配工作及离站手续办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章 研究成果管理
第三十五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执行研究项目所完成的、与研究开发目标有关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其他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和国家有关规定,公正、合理地处理其产权归属。
第三十六条由工作站提出研究项目,提供研究项目所需的场地、经费、试验设备及有关技术,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完成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工作站单位所有。
由工作站与合作流动站单位合作完成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项目和成果转让,双方应在签订协议时预先明确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归属及分享办法。
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成果为职务研究成果,博士后研究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应有的权益。
第三十七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需要进行学术交流和发表文章等将研究内容公开的活动需向工作站提出书面申请并获批准后方可进行。
博士后研究人员作为研究项目的完成人,有在有关科技成果文件中写明自己是科技成果完成者的权利和取得荣誉证书、奖励的权利。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开发表论文、论著时,须注明工作站单位。
第三十八条 对在科研中取得创造性成果、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重大社会效益的,根据公司制定成果奖励办法和工作站与博士后研究人员签订《工作协议书》的规定给予奖励。
第三十八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和工作站单位要求,对其研究成果中的技术秘密予以保密,违者追究其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上级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部门如有新的规定,按新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本办法上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和吉林省人事厅博士后工作站管理部门备案。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二00四年六月四日
第五篇:博士后工作站欢迎词
博士后工作站欢迎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专家能够在百忙之中出席今天的博士后项目开题报告会,这充分体现了大家对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公司再次向大家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公司非常重视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长期坚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前面xx总经理已经详细说明了公司的技术现状,目前公司的研发实力在国内处于领先的水平,具有自主创新的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规模、品牌、成本优势明显,在全球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与世界上的行业标杆企业相比在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方面还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公司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技术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司的高端产品、差异化产品比重亟需提升,因此“十三五”期间,公司将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寻求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机会,共同开展技术创新。
未来,公司将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每一位进站的博士后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对博士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此次,希望能够以公司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契机,建立与宁波材料所长期稳定友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加大合作力度,拓宽合作领域,紧密结合公司“十三五”技术创新规划,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为主要研究开发方向,以顾客为依托、市场为导向,重点开发高品质、高性能、差别化的高附加值新产品,希望通过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切实解决公司产品某些方面的性能不足,稳定产品品质,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也希望通过博士后项目以点带面地推动公司技术研发实力的提升,希望博士后工作站能够在公司内部定期举行技术交流活动,加强博士后与公司技术研发人员的技术、学术交流,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和探索的研发激情,为技术人员提供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带动公司的技术研发人员进行科技创新,使博士后研究成果为更多技术人员所掌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把公司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工作站。公司真诚期待与宁波材料所能够通过博士后联合培养平台更好的实现科研资源共享、校企合作、高端人才培养,使博士后管理工作高效、高质量的持续发展下去,成为公司引进和留住优秀高层次人才的新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公司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了公司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最后希望XX市、XX市的各位领导能够为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管理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心,相信在XX市外专局、XX市人社局各位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XXX院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公司的博士后工作站将充分发挥效能,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为公司的发展以及XX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此,我代表公司再次对各级主管部门以及XX院校对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