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新疆大地上的奇特景观(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07:4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真寺新疆大地上的奇特景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真寺新疆大地上的奇特景观》。

第一篇:清真寺新疆大地上的奇特景观

清真寺新疆大地上的奇特景观

在中国内地,到处可以看到风格不同的寺院庙宇,在新疆却很少能见到那种历史久远、古老的建筑,除了风格独特的少数民族民居外,最具特色的就是清真寺建筑。这种建筑多为圆形屋顶,屋顶上还竖有一个金属的月牙,是穆斯林做礼拜和祈祷的地方。在新疆,目前已有十多座清真寺被列为国家、自治区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清真寺已成为新疆辽阔大地上的奇特景观和地理标志。清真寺的兴建和清真寺的多种功能

公元9世纪末10世纪初,伊斯兰教经中亚传人新疆南部地区。10世纪中叶,信仰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发动了对于阗佛教王国历时四十余年的宗教战争,于u世纪初灭亡于阗,把伊斯兰教推行到和阗地区。14世纪中叶起,在察合台汗国(蒙古成吉思汗二子察合台在西域建立的藩属国)的强制推行下,伊斯兰教逐渐成为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维吾尔人、哈萨克人、柯尔克孜人、塔吉克人等信仰的主要宗教。16世纪初,伊斯兰教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

伊斯兰教成为维吾尔族等民族的主要宗教后,各种类型的清真寺也逐渐出现在天山南北。现在,新疆的清真寺数量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发布的《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指出,新疆目前共有各类清真寺2.43万座,为信教的穆斯林群众开展各种宗教活动创造了条件。

“清真寺”,阿拉伯语称masjid(玛斯吉提),含有社团、团体的意思。具体地说,清真寺是穆斯林礼拜、沐身洁浴的场所,也是阿訇宣讲教义和宗教知识的讲坛,培养新一代宗教职业者的学校,为穆斯林主办婚丧嫁娶及屠宰食用禽畜服务的阿訇、伊玛目等宗教人员处理寺内事务的办公地点。概括地说,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生活等一切社会活动的中心场所,对穆斯林产生重要的影响。

“穆斯林”是对信仰伊斯兰教教徒的通称。“穆斯林”是阿拉伯语muslim的音译,意为“顺从者”、“顺主顺圣的人”,原通指一切服从伊斯兰教先知的人,后来凡信奉伊斯兰教者均称穆斯林。

在新疆的13个世居民族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7个,他们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中国还有3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是东乡族、撒拉族和保安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在新疆也有少量的分布。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些民族都信仰伊斯兰教,但具体还分什叶派、逊尼派及许多支系和派别。如柯尔克孜人中,大多数都是伊斯兰教逊尼派的哈纳菲派,但藏传佛教――喇嘛教对柯尔克孜族影响也较早。在叶尼塞河流域时,蒙古人就将藏传佛教传到了柯尔克孜族。后来迁居到天山山区后,柯尔克孜人与蒙古人杂居,信仰了藏传佛教。至今,在新疆额敏县的柯尔克孜族中,仍有一部分信仰藏传佛教。有趣的是,这部分柯尔克孜人,其生活习惯基本相同,但在宗教信仰上却不同。有许多家庭,一家人却有两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哥哥信仰伊斯兰教,弟弟信仰藏传佛教,一个去清真寺念经祈祷,另一个去喇嘛庙烧香拜佛,互不干涉,和谐相处。

新疆的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中的什叶派重要支派――伊斯玛依派。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宗教活动大都在清真寺进行,而塔吉克族却在“加玛艾提哈纳”(阿拉伯语,聚会的场所)中进行。“加玛艾提哈纳”也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性质和清真寺差不多,但其结构和布局与清真寺有差异,如在寺内不设伊玛目站立的壁龛,而在西面的墙面设有悬挂伊玛目画像的龛洞;一些加玛艾提哈纳还专为女信徒设有礼拜房间。除了信徒做礼拜之外,一些较大的加玛艾提哈纳还设有宿舍,为过往的信徒提供食宿。加玛艾提哈纳在举行宗教活动时,非本派信徒不许进入,但非本派的穷人、残疾人、孤苦伶仃的老人仍允许进入。

此外,新疆塔吉克族做乃玛孜(礼拜)的次数与人群的年龄,也与其他新疆穆斯林不同。维吾尔族、回族等穆斯林,每天要做5次乃玛孜,塔吉克族认为5次乃玛孜中,其中2次是教旨所定,其余3次为义务礼拜,可做,也可不做。塔吉克人平时做乃玛孜时,多在家中进行,只有到了古尔邦节、肉孜节等重大节日时,才到加玛艾提哈纳进行群众性的礼拜。做乃玛孜人群中年龄没有严格的限制,但习惯上只要求40岁以上的人做乃玛孜,原因是说40岁以下的人不能自我监督和控制自己等。从中可以看出,虽然都信仰伊斯兰教,但由于民族不同、历史不同、教派不同,因而在形式和内容上也有差异。

众多类型的维吾尔族清真寺

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有清真寺,但是维吾尔族的清真寺最多,种类也较齐全,主要有:艾提尕尔大清真寺、加曼清真寺、小巷清真寺、麻扎清真寺和依登木寺五种类型。这五类清真寺遍及新疆的城市乡村。

第一类是艾提尕尔大清真寺,这也是中国最大的清真寺,位于新疆喀什市。“艾提尕尔”是阿拉伯语“ld”(节日)与波斯语“kar”(地方)的复合词,意为“节日的场所”。艾提尕尔大清真寺主要有门楼、礼拜大殿、宣礼塔、寺院用房、澡堂、人工湖等组成,约建于明正统(1436~1449年)年间,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坐西朝东。建寺之前,这里原是一片公墓,大约在1442年,喀什噶尔的统治者沙克色孜?米尔扎首先在这里建立了一所清真寺,用来祷告他的亲友亡灵。到了公元1538年,吾布力阿迪拜克为了纪念他已故的叔父米尔扎孜外力,又将寺院扩建,改为聚礼的大清真寺。1798年,英吉沙维吾尔族女穆斯林古力热娜,在前往巴基斯坦途中病故于喀什噶尔,人们将其遗留的路费扩建该寺,并取名“艾提尕尔”,后分别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叶进行修建、扩建,重新规划全寺布局。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曾多次拨款进行修缮,艾提尕尔清真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气势。艾提尕尔大清真寺建在穆斯林的文化中心城市,规模宏大,建筑豪华,有最有名望的大毛拉主持寺务,有较齐全的教职人员。会礼时,有著名的宗教学者主持诵经仪式。

第二类是加曼清真寺,又称主麻日清真寺。加曼,又译作“加米”,阿拉伯文jami的音译,意为聚礼。这类清真寺每一周星期五(主麻日)举行聚礼及其他宗教活动,主要建在县城穆斯林聚居区,规模较大,宗教职业人员比较齐全。莎车县的加曼清真寺、库尔勒市加曼清真寺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第三类是小巷清真寺。小巷清真寺一般称“麦斯吉德”,数量较多,主要分布在南疆的城乡小巷,穆斯林平时礼拜、祷告都在这类清真寺里举行。这类清真寺规模不大,教职人员也较少,但来的穆斯林人数最多,主要是平民百姓的穆斯林。有趣的是,这类清真寺的名称主要以地名、人名来命名,如“苏达尔瓦孜”(水门)、“亚尔巴格”(情人花园)、“阿克奥达姆”(白色宫殿)、“阿布都拉拜克寺”等等。

第四类是麻扎清真寺。这类清真寺多作为附属建筑物设在麻扎(陵园)院内。穆斯林在朝

拜专为伊斯兰教著名的教长、宗教领袖、学者、有名望人物的麻扎时,都要到这类清真寺内进行一些宗教活动,表示对亡者灵魂的缅怀和膜拜。这类清真寺往往是该亡人家族及所属集团、宗派的公墓,因而涉及的人较多,来朝拜的人也很多。同时,麻扎清真寺规模较大,修建豪华,殿堂宽敞。如位于喀什市东北5公里的阿帕克霍加麻扎,这是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著名首领阿帕克和卓及其家族的陵园,亦称“哈兹拉特麻扎”(圣者之墓),俗称“和卓坟”,又称“香妃墓”。这座麻扎始建于1607年,后由阿帕克主持重建,以其名字命名,后其本人及家族均埋葬在这里。再如位于喀什市的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麻扎,是维吾尔族11世纪中叶著名诗人、学者、《福乐智慧》的作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之墓。在新疆类似的麻扎还很多,如建在疏附县乌帕尔乡的《突厥语词典》的作者穆罕默德?喀什噶里麻扎,建在阿图什城郊逊塔克乡的萨图克,布格拉汗麻扎,建在霍城县西北的秃黑鲁,帖木儿汗麻扎等。

第五类是依登木寺。“依登木”在维吾尔语中是孤儿的意思,依登木寺就是“孤独寺”或“孤儿寺”的意思。这种寺非常简陋,有的只有几堵墙,有的没有屋顶,既没有教职人员,也没有任何设施,过去在南疆的沙漠、戈壁公路两旁,常可以见到这种建筑。这种寺的设置,主要是为了给出门旅游、赶路的穆斯林群众提供一天做5次礼拜的地方。现在,随着交通的便利,这种寺已不多见。

以籍贯命名的回族清真寺

新疆的回族在天山南北都有分布,所以回族的寺坊和清真寺也比较多。回族居住是大分散小集中,大多数是数十户、数百户聚居在一起。数十户或数百户聚居在一起的同乡,即组成一个坊,一般是一个坊建一座清真寺,所以清真寺也以寺坊成员的原籍命名,如“陕西寺”、“青海寺”等。也有数坊共用一个寺的,如吐鲁番东大寺就是八坊共用一寺。一座组织完善的清真寺,由一名伊玛目主持教务,一至二名阿訇教授经文,还有负责每次礼拜前念“拜克”,召唤坊民做礼拜、处理寺内杂务的人员。

新疆的回族以故乡的省名来命名清真寺的较多,如哈密的“西大寺”、乌鲁木齐的“陕西大寺”、伊宁市的“陕西大寺”、“伊犁固原寺”等。这些清真寺规模较大,建筑很有气势。另外,也有以地名和教派来命名的清真寺,如乌鲁木齐的“坑坑寺”、“南大寺”,焉耆的“中坊寺”、“东坊寺”,鄯善的“西寺”、“东大寺”及吐鲁番的“西大寺”等,这些清真寺有的规模较小,在教务和经济上都要依附大寺。

一些人数较多的寺坊,除了中心聚居点外,四周还有小聚居点。大聚居点的清真寺称为大寺,小聚居点上的清真寺则称为“稍麻’,(小寺的意思)。稍麻在教务和经济上都依附大寺。回族清真寺除了用籍贯来命名,也有用地名来命名的。

草原穆斯林民族的清真寺

维吾尔族、回族的清真寺较多,而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四季游牧的穆斯林民族,主要在县城修建清真寺,其次是在农村,在牧区的清真寺极少。新疆哈萨克族在县城建清真寺的历史较早,1885年,哈萨克族历史上第一个清真寺建在阿勒泰县的巴里巴盖。这是近代哈萨克族克烈部落的第一个礼拜寺,哈萨克语称“沙尔麦吉托”(黄清真寺)。因清真寺用红松木建造,经太阳暴晒,红松木成了黄色,故称“沙尔礼拜寺”。十几年之后,哈萨克族又在附近修建了一座“阿克麦吉托”(白清真寺)。因这座清真寺用土块垒成,后用石灰刷成白色,所以叫“阿克”礼拜寺。以后在阿勒泰地区和塔城、额敏、裕民都修建了清真寺。据统计,到1957年,阿勒泰7个县前后共建70座清真寺和经文的学堂。这些清真寺主要是部落的头目和巴依资助修建的,供本氏族群众礼拜使用。如阿勒泰地区7个县哈萨克族所建的清真寺,主要属于克烈部落。而塔城、额敏、裕民3县市的哈萨克族,主要是乃蛮中的托勒克塔依大氏族中杜尔托古尔及曼毕特两氏族。

哈萨克族清真寺的名称主要以地名和人物的名字来命名的,也有根据清真寺的颜色和形状来命名的。我们在阿勒泰市哈萨克族的金山清真寺内见到,这座占地约有5亩的清真寺,院内种有松树,环境十分安静;在一层较高的石级上建有一排白色的平房,门口竖着四根两层楼房高的方形水泥柱子,上面落有半圆形的蓝色屋顶,屋顶上面竖着金属半月牙形的标志。清真寺大约150多平方米的大厅里,是穆斯林念经祈祷的地方;在大厅的左侧,有一道蓝色的幕布将这个大厅隔开,里面约有20多平方米,是妇女做礼拜的地方。县城的哈萨克族穆斯林多在清真寺内做礼拜,而牧区清真寺极少,哈萨克族牧民则在草原上面朝西做礼拜,遇到主麻礼拜日,都是以阿吾勒(牧民集聚的地方)为单位进行。

做礼拜是柯尔克孜族的一项重要的宗教活动,但清真寺主要建在城镇和农村,牧区却甚少,所以,柯尔克孜人礼拜大都在草原上进行。由于居住分散,柯尔克孜人每一周的主麻日无法进行集体礼拜。这大概是草原上游牧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进行宗教活动的共同特点。

新疆清真寺建筑的艺术特色

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7个,其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也不完全相同。其中,维吾尔族的清真寺与其他民族的甚至内地的清真寺有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建筑艺术风格上有独到之处。维吾尔族清真寺无论大小,都十分注重门楼的装饰,门楼两侧各建一座有五六层楼高的圆形尖塔,并与大门相连。塔尖下部大,向上渐渐变小,尖塔多用雕花砖砌成,有的还镶有琉璃瓦,顶建砖砌圆亭,亭顶呈穹隆形,顶尖为一弯新月,具有鲜朗的伊斯兰风格。清真寺的整体建筑采用木雕、砖花、石膏浮雕、彩绘和琉璃瓦装饰等多种手法,显得富有艺术魅力。装饰的花纹和图案都反映了维吾尔族的审美情趣,如花纹大都是谢德纹、伊斯力玛纹、巴旦木纹、石榴纹、花蕾纹、花朵纹、叶纹等,这些源于生活实践的装饰艺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回族的清真寺也独具特色,在建筑布局上,讲究一条中轴线有次序、有节奏地布置院落,形成一组完整的空间序列。在外形上屋顶多用瓦片或琉璃瓦,还建有六角翘起的亭阁,和内地回族清真寺相仿。回族清真寺寺内装饰比较讲究,在屋顶或房屋的四周用浮雕或彩绘各种花卉的图案,有的用阿拉伯经文装饰,简洁美观,又富有伊斯兰的风格和特色,与维吾尔族的清真寺有所区别。

哈萨克族的清真寺建筑和装饰相对简单和朴实,但十分注重位置的选择,多选择在风水好的地方。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的清真寺多为砖木结构,也讲究用花卉图案装饰,并有自己的特色。过去,塔塔尔族和乌孜别克族都建过辉煌的清真寺,但都因年久失修而不复存在。目前,在塔城仍保留着塔塔尔族和乌孜别克族两座红砖砌成的清真寺的塔,而念经的大堂和房屋因破损而被拆除。不过,从保留的两座清真寺的结构和装饰来看,仍可以看出昔日的规模和气魄。如今,这两座清真寺塔,成了塔城市的一大景观,不少来塔城的人,都要在此拍照片留影。

新疆清真寺的建筑最具伊斯兰建筑风格,是中国伊斯兰建筑的典范。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阿帕克霍加麻扎(香妃墓)及吐鲁番的苏公塔等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乌鲁木齐陕西大寺等被列入新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的清真寺被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清真寺都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并成为各地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到新疆旅游,一定别忘了参观一下这些极具伊斯兰特色且有重要艺术价值的建筑群,了解一下新疆穆斯林的文化。

(楼望皓: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

第二篇: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

新疆有着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而最能体现其民族风情的地方,就是被誉为“丝路明珠”的喀什,在城市中心最显眼,最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便是喀什城象征——艾提尕尔清真寺。“艾提尕尔”是“节日,欢乐的广场”的意思。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穆斯林做礼拜的“叩拜之处”。到新疆观光旅游的中外游客,会发现在大街小巷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清真寺,它的主要功能是供穆斯林做礼拜,随着伊斯兰教的发展,它还具有其他一些职能。在穆斯林宗教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凡是有穆斯林聚集的地方,就有清真寺。现在在新疆地区,伊斯兰教清真寺和宗教活动场所有22000多所,信教群众平均400多个便有一个活动场所。

全寺总面积16800平方米,由礼拜堂、教经堂、门楼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物组成。寺门用黄砖砌成,石膏勾缝,门高4.7米,宽4.3米,门楼高约17米。门楼的两旁不对称地各坚一个18米高的宣礼塔,塔顶均立有一弯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匐要5次登上塔高声呼唤穆斯林前来礼拜。门楼后面是一个大拱北孜,顶端也托着一个尖塔。进入大门后,是一个巨大的庭院,院内有花木及水池。南北墙边各有一排共36间教经堂,供主教阿匐讲经之用;礼拜堂在寺院西部的一个高台上,分内殿和外殿;寺顶由158根浅蓝色的立柱托着,呈方格状。顶棚上和木柱的四角,都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绘的藻井图案。主殿内正中墙上有一壁龛,内置轿式宝座,每逢做礼拜时,大毛拉站在龛内诵读经文;若逢节日,大毛拉则在此宣教。他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论身份贵贱,乞丐财主,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先来者跪里面前边,后来者跪后面外边,外在的一切在宗教前被剥离,每个人都可以平等的聆听阿訇讲解古兰经。穆斯林进人廊檐必须脱鞋,不分贵贱,依次进人。

艾提尕尔寺地位的显要还不在其规模,而是它是全疆穆斯林“聚礼”之地。虔诚的穆斯林信徒一天会做五次礼拜,即晨礼、晌礼、午礼、昏礼、宵礼,每次做十五分钟,周五是一个半小时。逢礼拜过节过年,整个艾提尕尔清真寺连同中心广场都跪满人,最多的时候可达到十万人,他们一起聆听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大阿訇讲经。每天到这里礼拜的人已达2-3千人,星期五“居玛日”下午,远近的男穆斯林都要到此作一周之内最庄重的礼拜,这时人数约有6-7千人。到了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来,加上本地的,大礼拜人数可达2-3万人。大礼拜之后,大寺内外游乐的人摩肩接踵,欢快的鼓乐奏鸣。穆斯林合着节拍,跳起了“萨满舞”(女性不能参加),狂欢至通宵达旦。清真寺里另一处重要的建筑是讲经堂,在清真寺南北两面的是36间讲经堂。讲经堂主要是供阿訇向穆斯林信徒讲经,向学生们传授知识的地方。在伊斯兰教建筑中尤其是清真寺里有一处必不可少的设施那就是供穆斯林们净身的沐浴室。在这座清真寺里有可同时供200人淋浴的蒸气净身室和一个水池。穆斯林在礼拜前,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大净”和“小净”。在净水池的旁边建有一个木楼梯,可攀登到塔楼顶上去,每日清晨,便有寺里的神职人员登上塔楼去呼唤沉睡中的穆斯林来做礼拜。清真寺建筑有中国传统式和阿拉伯风格两种,阿拉伯式清真寺的主体建筑有:礼拜大殿、经堂、浴室等。大型清真寺一般都有望月楼和尖塔式宣礼楼,大家在进门是所看到的高18米的塔楼就是这种建筑。伊斯兰教的两大节日: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如果恰好是节日,在艾提尕尔广场上及周围会聚集众多的穆斯林,整整可达10万之众,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毫不夸张。伊斯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是“顺服”。信仰伊斯兰教的信徒被成为“穆斯林”,意思是“顺从者”。伊斯兰教是一神教,信奉唯一神“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最后一个使者。伊斯兰民居和宗教建筑中通常使用的“五色”是指:宁静而富有生气的绿色;纯洁而明亮的白色;象征土地和沙漠的黄色;象征大海和天空的兰色;庄重而醒目的红色。好了,讲了这么多,我我们现在可以进去参观了,在进寺之前请大家注意:在参观的时候请勿大声喧哗、请勿从正在做礼拜的穆斯林前面走过,请游客整理衣衫,衣冠不整者是不允许入内的。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下载清真寺新疆大地上的奇特景观(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真寺新疆大地上的奇特景观(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