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
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
来源: 作者: 日期:08-08-22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第一号)
《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已经2008年8月22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8年8月22日
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
(2008年8月22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增强全民体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全民健身活动及其指导和监督工作。
本条例所称全民健身活动,是指以增强公民体质、促进公民身心健康为目的的群众体育活动。第三条 全民健身应当遵循政府统筹、社会支持、公众参与、科学文明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全民健身工作协调机制,为全民健身提供服务保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全民健身工作。发展改革、教育、财政、文化、民政、城乡规划、建设、农业、民族事务等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全民健身的相关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定机构负责全民健身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群众团体根据各自职能特点,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健身活动,并为青少年、儿童的体育健身活动给予特别保障,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方便。鼓励公民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第七条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人兴办全民健身事业,鼓励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捐赠和赞助。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对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以及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全民健身活动
第九条 每年6月10日为本省全民健身日。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四年举办一次以全民健身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运动会,有关部门和组织定期举办不同人群参加的各类运动会,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
第十一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社会体育组织和体育骨干队伍,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第十二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社区)委员会应当结合本地特点,组织开展适合不同人群参加的全民健身活动。
第十三条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依法兴办体育协会、健身俱乐部和辅导站(点)。体育协会、健身俱乐部和辅导站(点)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第十四条 鼓励公民自发组织科学文明的体育健身活动。对公民自发组织的体育健身活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十五条 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课时实施体育课教学,开展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保证学生每天至少锻炼1小时,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体育运动会。
学校应当组织施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把体质健康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将体育课列入学生学业考试科目。
第十六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施行《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有计划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织职工参加达标测试,并保证所需经费。提倡职工利用工间、工余和节假日参加健身活动。
第十七条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普及全民健身知识。
第十八条 大型全民健身活动的承办者,应当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并按照国务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大型体育活动管理的规定报批。
第十九条 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涉及国家规定的直接关系人身安全、公共安全的体育项目,应当符合国家《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并向所在地的市或者县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一)运动场所与其所开展的体育项目相适应;
(二)体育器材和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三)健身指导、救助等从业人员符合规定的等级和数量;
(四)国家规定的安全保障措施;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市、县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做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二十条 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和健身场所的管理制度,保护环境,爱护设施,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产生活。
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以体育健身名义从事违法活动。第三章 全民健身设施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公共体育设施专项建设规划,将其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并将人均公共体育设施建成面积纳入文明城镇评价指标。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兴建公共体育设施所需的建设、维护、管理资金,应当列入本级人民政府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乡(镇)、村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体育健身器材的配置给予支持。第二十三条 公共体育设施规划遵循统筹协调、合理布局、规范实用和方便群众的原则。
公共体育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符合实用、安全、科学、美观的要求,并采取无障碍措施。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当按照国家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设施、器材、设备标准,规划建设体育设施,配备体育器材与设备,并向学生开放。
第二十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设计和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审定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应当根据国家、省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与标准对体育设施配套情况进行审查。
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的体育设施,应当与居民住宅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组织验收时应当有当地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参加。第二十六条 鼓励、支持、引导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资兴建公共体育设施,投资兴建向社会开放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健身经营场所。
社会力量投资、捐资兴建公共体育设施,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七条 公共体育设施由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指定的管理单位负责管理维护;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建设的体育设施由受赠单位负责管理维护;其他体育设施由其建设或者管理单位负责管理维护。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公共体育设施和居民住宅区体育设施的建设项目和功能、用途,不得缩小其建设规模、减少其用地面积。
第二十九条 因城乡建设确需拆除公共体育设施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当按照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规定报批和重建。
居民住宅区因公共利益确需拆除配套的体育设施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当经业主大会讨论决定,报原城乡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第三十条 公共体育设施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开放时间应当与当地公众的工作、学习时间适当错开,一般每天不少于8小时。在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当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不得将设施的主体部分用于非体育活动。因举办公益性活动或者大型文化活动等特殊情况可以临时出租,但出租时间一般每次不得超过10日。公共体育设施因维修需要暂时停止开放或者临时出租的,应当提前7日向公众公示。
第三十一条 政府兴建和社会力量捐资兴建的不需要提供专门服务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需要提供专门服务的,可以适当收取服务费用,但应当对学生、军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给予优惠。收费项目和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予公示。
第三十二条 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园和其他可以健身的公共场所,应当逐步向公民免费开放,其管理单位应当为参加体育健身的公民提供便利条件。
第三十三条 鼓励学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体育设施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生产秩序和安全的情况下,有组织地向公众开放。
居民(社区)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建设的体育设施,以及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的体育设施,应当向居民开放。
第三十四条 向公众开放的体育设施,应当达到国家有关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使用的设施、器材符合国家标准,并明示设施、器材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安全提示。
体育设施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做好体育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保证安全、适用。第三十五条 在体育健身场所承担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或者直接关系人身安全、公共安全的体育项目健身指导、救助等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应职业资格。第四章 服务保障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事业经费作为专项支出列入本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体育彩票公益金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用于全民健身事业,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
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体育彩票公益金收支情况,应当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第三十七条 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技术等级认定和职业技能鉴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当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宣传科学健身知识,传授体育健身技能,指导体育健身活动。第三十八条 实施国民体质监测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规定,制定本地区国民体质监测方案,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监测站点,组织开展国民体质测定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布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第三十九条 从事国民体质测定的单位,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
对公民进行体质测定时,应当按照国家体质测定标准规范操作,为被测试者提供测定结果,对个人测定结果保密,并给予科学健身指导。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推广科学健身方法,为社会提供健身服务指导。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全民健身信息化建设,为从事体育健身服务的单位、个人及健身者提供体育健身信息服务。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体育健身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督导内容,定期进行督导。
第四十三条 鼓励体育健身服务的提供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体育健身服务认证,提高体育健身服务质量。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规定实施体育课教学的;
(二)未按规定施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
(三)未将体育设施向学生开放的。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开展涉及国家规定的直接关系人身安全、公共安全的体育项目的,市、县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予以取缔,可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未根据国家、省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与标准对体育设施配套情况进行审查的,由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未按规定建设配套体育设施的;
(二)擅自改变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项目或者功能、用途的;
(三)擅自缩小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模、减少其用地面积的;
(四)未按规定向公众开放公共体育设施或者违章收费的。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向公众开放的体育设施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开放条件和技术要求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经改正仍达不到规定条件和要求的,责令停止开放。
第四十九条 体育健身场所未按本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聘用相应职业资格从业人员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体育彩票公益金未按国家规定的比例用于全民健身事业;或者截留、挪用的,由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全民健身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安徽省全民健身工程管理办法
安徽省全民健身工程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切实加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加强对体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对群众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充分发挥体育彩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益作用,推动我省全民健身体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安徽省全民健身工程(以下简称“全民健身工程”)是指由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作为启动资金,捐赠给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学校和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兴建旨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
第三条 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和管理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讲究实效、服务群众、保证质量、建管并举”的原则,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全民健身工程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全民健身工程兴建地的市、县、区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公园、小区物业管理单位或其他单位,是全民健身工程的受赠单位,对受赠的体育健身器材具有产权,负责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等,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公益性。
(九)国民体质测试、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大型活动、体育健身科研、社会体育组织建设等;
(十)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雪炭工程”、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等或省规定的其它体育工程项目。
第三章 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与配套
第六条 全民健身工程应选择在便于群众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安全的公众场所兴建,建设规模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与城市、小区、公园等总体规划相配套,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七条 全民健身工程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体育彩票公益金、各级政府投入和社会资助。
市、县体育行政部门必须从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按比例支出,保证地方体育彩票公益金实际投入的额度。
鼓励和提倡受赠单位结合本地实际,筹集和吸引其它资金共同投入。在同等条件下,凡申请受赠的单位,如果已有资金投入的可优先安排捐赠事宜。
第八条 下级体育行政部门每应向上级体育行政部门报告本地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工程建设情况,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经国家和省正式批准的全民健身工程实施项目,各市政府及体育主管部门要安排配套资金。资金安排按照国家、省体育局下发的有关文件执行。
第四章 全民健身工程申报条件和审批程序
第十条 受赠单位一般应具备:有体育工作的整体规划;群众体育活动较普及;已建立基层体育组织;有基本的建设条件;
第十三条 各市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全民健身工程的宣传工作。全民健身工程的动工和竣工,要举行仪式,要组织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扩大体育彩票和全民健身工程的影响。
第十四条 全民健身工程建成后,体育行政部门和受赠单位,要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全民健身工程使用情况,做好保养维护工作。
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对于受赠单位使用和管理全民健身工程,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要加强对全民健身工程使用和管理的业务指导,引导群众进行科学健身活动。
受赠单位应对受赠财产登记造册,妥善保管。应按要求向捐赠部门报告使用、管理情况,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长期有效的日常使用、维护管理制度,发现全民健身工程质量问题和损坏情况,要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与有关厂家联系进行维修或更换。
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建设的体育设施由受赠单位负责管理维护,以保障安全并正常使用。
受赠单位要在体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全民健身工程,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健身、游戏活动,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社区体育积极分子的作用,组织必要的培训,建立科学健身骨干和全民健身工程管理人员的队伍。
第六章 奖励及处罚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修改后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全民健身材料
著名健身专家赵之心指出,有人把鼠标手、键盘手或手机手统一戏称为“三手病”,是城市里流行的手部疾病。引起三手病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使用电脑、手机和游戏机时,手部总是得不到休息,重复单一模式导致的。
赵之心指出,人的手主要有两个功能,即伸和握。要锻炼手部,避免三手病,可以尝试健手六字诀,不但可以锻炼手部的伸指肌群和屈指肌群,还可以锻炼手腕。
第一个字是伸,双手曲肘举起在头部两侧,大臂与肩同高,然后双手手指充分张开向后用力绷紧。这个动作可以让伸指肌腱和伸指肌群得到锻炼。
第二个字是握,姿势同伸手指,双手用力握紧拳头,同时手腕略微向内扣。
第三个字是弯,双手同伸手指的姿势相同,十指同时用力弯曲手指的第一和第二个指节,稍做停留后再用力伸直,反复进行约50到100次。
第四个字是翻,双手向前平举,手心各自翻向外侧,大拇指朝下,双臂交叉使两手心相对,十指交叉相握,向下由胸部向里再向上翻起,相握的双手用力向前伸出,双手始终交叉相握,向前翻转的时候要尽量伸直。
第五个字是拉,左手手臂抬起到与肩同高,手臂内侧向上,手腕自然弯曲,手心向前,五指并拢向下,用右手抓住左手手指,往身体内做拉伸。
第六个字是勾,身体直立,双手向前平举,双臂内侧向上,使掌心向上,握紧拳,慢慢用手腕力量抬起双手,使手背向前,双臂外侧感到紧张,握拳的双手与手臂成直角。
现代人十分注重学习各种知识,掌握多种技能,提高各种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却往往忽视了社会主体——人的身体能力。不少高级知识分子、科学家英年早逝或身体状况不佳,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卧床养病,即是例子。由此看来,良好的身体是我们迈向21世纪的必备条件,健身是全民性的而不只是部分人的事情。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本文针对当前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提出了发展模式和基本实施途径。
一、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
1、全民健身意识误区。目前,我国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有:(1)老年人保健意识。大多数年轻人认为健身锻炼是中老年人的事,自己身体强壮不需要锻炼;(2)药补意识。认为锻不锻炼身体无所谓,只要进食补药就能健身:(3)非体育性的娱乐意识。用打扑克、玩麻将来代替体育锻炼;(4)被动的欣赏意识。自己不参加健身只欣赏体育比赛,充当体育观众;(5)唯竞技意识。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仅仅是为了参加某项比赛并取得名次。
25—50岁年龄阶段的青、中年人应是参加健身活动最积极而且是人口最多的一个群体,约5亿5千万。他们是社会的脊梁,家庭的中坚,社会、家庭不仅需要他们的知识、本领和能力,更需要他们身心双健。然而现实生活中很难达到这一点,他们须在事业、家庭、养老、育小、维持生计等方面,疲于奔命,难将本就不多的余暇时间投入到健身中去。
影响人们参加健身锻炼的原因不仅有自身懒惰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外部原因所致,如:工作紧张、人际关系、场地器材、家务、辅导孩子等。我国各年龄阶段的人群对健身意识都存在观念上的问题,这是一种对社会、对人生缺乏责任的生活态度。健康非个人私事,它是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兴衰的国家大事。
2、缺少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及开展经验群众健身活动在我国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城市有组织指导者、管理者,健身活动就开展得好些。群众健身活动的对象年龄不一,体质不一,爱好不一,身体素质不一,对组织者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不能用单一的活动方式来组织和指导,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开展多种既适合大家的又能提高锻炼兴趣,达到增强体质的各种活动。这要求我们有一大批经过专门的、特殊的培训人员充分运用先进的知识,合理地将“自由锻炼人”有秩序地组织起来进行锻炼,予以指导,达到普及和群体效应,使健身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之必需。
3、缺乏健身活动开展的场地、器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国家为体育锻炼场地投资经费总计百亿元之多。1979—1982年间共建大型体育场馆2075个,但这类大型的体育场馆只是进行竞技比赛,未能充分考虑一般百姓从事体育活动的需要,人们只是“旁观者”,不是“参与者”,因此造成体育比赛场地多,利用率低,而为大众提供体育健身活动的场地和器材太少,大大地阻碍了全民健身锻炼的发展。
二、措施与对策。
1、更新观念,增强全民健身意识。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生产发展,人们体力劳动和运动量也逐步减少,加之我国有大批的人不参加体育锻炼,所以“现代文明综合症”在我国的发展也有上升趋势。
随着社会进步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不断更新,虽然没有一个统一严格的定义,但至少人们己开始摒弃“无病不看医生,即是健康”的错误认识,从对人体健康认识的单纯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综合模式。WHO界定: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它应包括正常的生理、心理精神状态和对社会的适应性。健康是人人追求的崇高目标,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保证,健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目标。因此,促进健康是社会的共同责任,人人进行健身锻炼是使我国综合国力得以提高的表现。前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指出:健康是21世纪的“通行证”。世界各国政府无一例外地把目光投向了大众体育。
青壮年人应是我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主力军,他们既没有老年人那种悠哉心态和充裕的闲暇时间,又没有青少年在校学习的条件和活泼好动的心理,因此,要增强他们全民健身意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许多人总是用各种理由和借口为不参加体育锻炼进行辩护,这实质上是思想观念和意识方面的问题,也是对高质量生活标准缺乏现代意识的表现,都需要予以澄清和更新观念。
2、抓住基础,培养全面合格人才。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为21世纪培养身心协调发展的合格人才。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规模宏大,涉及十三亿人口的大计划,计划纲要指出:“青少年和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昌盛。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抓住了学校体育就等于抓住了全中国人的体能。”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学校采取的是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填充式、高分制的教育模式,与社会接触少,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知识面窄,而且身体素质较差,几乎没有终身体育健身意识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需要。为此,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打破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开门办学,实现学校体育社会化,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发展的体育新模式。
3、发挥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人才的优势,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我国各类学校有体育教师近10万人,其中高等学校体育老师有2万多人,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训练经验,其中不乏事业心强、理论全面、训练水平高的有识之士,这是从事全民健身活动指导和管理的潜在人才资源。只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全民健身一定会沿着健康向上的道路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是全社会的,它涉及的内容很多,接触的范围很广,具有健身、娱乐、竞技、教育、政治、经济和社会交往等多种功能,有正规项目,还有民族民间体育、传统健身术等等。我们可以向社会招聘专业人员和进行专门培训;将自觉锻炼者组织在一起进行专业指导,达到其锻炼目的,发挥专业人员的一技之长。
4、充分利用地理环境开展全民健身。要使全民健身活动有计划、系统、持久地开展,除了尽多的开放现有公园、风景区等自然环境和城市现有的体育场地进行活动外,笔者认为,国家在城市规划建设时,可适当地考虑建设一些适合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的场所,如:田径场、游泳馆、健身房。在公园和自然风景区建设简易大众参与的设施,如:梅花桩、平衡桥、秋千等。在居民生活区建设休闲锻炼的场地,如:单杠、双杠、爬杠、球类球场等等。另外充分利用现有学校的体育场地进行全民健身锻炼,做到工作之余就近到体育场地锻炼;想锻炼就能找到锻炼场地,这样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少花钱,多办事,办大事,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
综上所述,全民健身活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全社会都要重视它,做到群策群力,从实际出发,全面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并推向新的高峰。
第四篇:全民健身倡议书
全民健身倡议书
全县广大人民群众:
运动改变生活,健康创造未来。值此第三个“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形成热爱体育、崇尚健身、关心健康的新风尚,我们向全县人民发出倡议:
一、树立健身新概念,形成健身新风尚。健康的体质,是专心学习的需要,是辛勤工作的资本,是幸福生活的保障。倡导大家要积极树立“健康第一,终身锻炼”和“体育生活化,健身经常化”的健康理念,给健身以时间和空间,把心动变成行动,把感受变成享受,人人参与健身活动,人人享受健康生活,形成自觉锻炼、主动健身、追求健康的好风尚。
二、坚持经常健身,养成良好健身习惯。健身的好习惯,是身体健康的“银行”,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倡导大家要因人而异、适时适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健身活动,长期坚持锻炼,不断为自己的身体充电。
三、注重科学健身,掌握健身好方法。只有科学健身,才能强身健体;只有科学健身方可全民健康。倡导大家要根据科学的运动处方,实施科学的健身计划,劳逸结合,循序渐进,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健康体魄。
四、构建健身平台,形成健身新机制。倡议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不断完善全面健身组织网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健身管理制度化、健身活动多样化、健身指导常态化的新机制。同时请大家要进一步强化公共道德意识,自觉爱护健身器材,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享受公共体育服务。
全民健身,你我同行。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在健康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体验人生,唱响“健康新时尚,创造新生活”的新旋律,积极投身到全民健身热潮中去!为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文明石泉做出新贡献!
为便于广大人民群众全面了解自身体能状况,做到科学健身,我县将于2011年8月7.9.10日的 8:00-11:00,14:00-17:00, 在县体育场主席台免费为群众开展体质检测和出具运动建议书,欢迎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全民健身倡议书
市民朋友们: 健康的体质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辛勤工作的资本,是幸福生活的保障。为进一步掀起全民健身的新高潮,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我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树立健身新理念。主动树立“体育生活化,健身经常化”的理念,强化“我锻炼,我健康,我幸福”的意识,自觉形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善待身体,健康生活。
二、养成健身好习惯。健身重在坚持,寒暑不易,风雨无阻,自然循序渐进,乐在其中;健身贵在科学,城市乡村,因地制宜;男女老幼,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益健康的,就是最好的。
三、掌握健身好方法。把个人健身和集体活动结合起来,把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结合起来,把室内运动和户外锻炼结合起来,把传统项目和现代体育结合起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在健康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享受人生。
健康无价,英年早逝不少
2004年4月8日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终年54岁
2004年11月7日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终年38岁
2005年8月5日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杨勇终年36岁
2005年8月18日小品演员高秀敏终年46岁
2005年8月20日电影演员傅彪终年
2005年9月18日网易代理CEO总裁孙德棣
终年38岁
2006年5月28日华为公司工程师胡新宁终年25岁
2006年5月30日某服装厂计件女工甘红英终年35岁
再想想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的„„„„„„
看看体检结果,相信更多的我们处于亚健康之中
一、为什么要健身?
健康专家认为:无论性别和年龄大小,任何人都能从有规律的健身锻炼中获得好处。适度锻炼加上合理饮食将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预防慢性疾病。
二、健身的益处
(一)提升健康水平
1、提高心肺功能,降低静态心率,增加泵血量,减少泵血次数。通过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降低心血管系统的发病危险。
2、控制体重在正常合理的范围内。(减少多余脂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也就是说我们身上的赘肉越来越多,尤其女性的腰腹部、臀腿,男性的腹部)越来越臃肿,随之而来的是疾病就找上您了,所以一定要把多余的脂肪减掉,减轻我们身体的负担。)
3、预防并减轻高血压、糖尿病的症状。
4、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越来越松,这就是为什么老年人容易骨折的原因。)
5、降低胆固醇水平。(人每天对胆固醇的需要量是300毫克,胆固醇分好坏即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低的容易在血管壁中堆积,导致血管壁狭小,而高能将堆积在人体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带走,通过肝脏排除体外。)
6、增加肌肉力量,为日常活动和从事其他的运动项目打好体能基础。
7、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侵袭。
(二)提高自我满意度
1、摆脱亚健康,提升精力,使人充满活力。
2、放松紧张精神,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症状,使人积极乐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善睡眠质量,让人很快入睡。
4、使思维更加敏捷,提高工作效率。
(三)提升外表形象
1、减轻体重,改变身体形态,使身材变得凹凸有致。
2、加强肌肉的紧实度及肌肉含量和力量,使我们的身材更加饱满,不至于男人像个黄豆芽,女人像麻杆,肌肉还可以帮助我们加快基础代谢,消耗更多的热量,减少肥胖的机率。
3、矫正身体畸形,如小儿麻痹的后遗症、圆肩、驼背、骨盆前倾等肌肉不平衡的情况。
(四)提高生活品质
1、提供一种和家人、朋友共度休闲时光的娱乐活动方式,以及结交新朋友的途径。
2、同事和上下级领导之间也可以建立一个很好的商务交流平台。
3、为孩子和配偶建立一种良好的有益于身体的生活习惯,以远离那些可导致慢性疾病的不良习惯。
4、对老年人来说,有助于延缓或预防老年慢性病的发生,从而保证良好的生活质量。
提高生活品质。下班后尤其是傍晚闲暇时间无事可做,完全把锻炼当做娱乐。
三、如何选择健身项目(从机体供能系统上考虑)
(一)、有氧运动:
1、概念:指在有氧气的环境下进行长时间的心肺功能训练。
2、好处:增加左心房的容积;增加心脏的射血量;帮助身体有效的用氧;增加毛细血管的数量;增强免疫力;还可以放松身体,帮助我们忘掉烦恼;排毒养颜等等。
3、项目:跑步机、动感单车、团体操课、游泳、自行车、踢足球、跳绳、划船、滑雪、爬楼梯等等。
(二)无氧运动:即抗阻力训练
1、概念: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大能量动作的过程。
2、好处:增加肌肉力量,变得更强壮,肌肉组织增大,提高基础代谢。减肥不等于减体重 肌肉增长的三要素:a足够的蛋白质b足够的强度刺激c足够的雄性荷尔蒙激素 锻炼的三要素:合理的饮食、合理的休息、合理的锻炼。
3、项目:单功能器械、自由重量器械、附加器械(健身球、拉力带、瑜伽垫、踏板等)
四、健身的注意事项
1、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哮喘、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或运动伤害史等,一定要通过医生听取建议。如果健身教练没有事先了解,说明其缺乏专业知识。
2、要进行体能测试:要想健身有效果又不浪费时间和金钱,健身者最好先做心肺功能、关节柔韧性、肌力和耐力的身体测试。至于肥胖者还要加测体重指数、脂肪含量、腰臀比例等。先做体能测试不仅有助于规划适合本人的健身课程,而且还可以随时监测自己的进步情况。
3、不要忘记做热身:健身之前要做5-10分钟慢跑、快走、骑功率自行车等热身运动,身体轻微出汗。热身的目的是让身体的骨骼肌和心肌预先做好准备,能够逐渐的适应突发的运动负荷。
4、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果选错运动方法和器材,不但不能起到健美健身的作用,反而会使身体比例更不完美。例如:胸部、上臂、腹部比较丰满的人,要用更多的健身自行车或台阶机来强化臀部曲线。相反,臀部丰满的人要少用,以免增加臀部的厚度。
5、肌肉运动要平衡:在健身锻炼中一定要全身上下,前后肌肉的均衡运动,如果一味强调身体前面的肌肉,如肱二头肌、胸肌、腹肌,而忽视了后面的肌肉,这样不仅整体的身体曲线失去美感,而且还会因为肌肉前后力量不平衡造成运动损伤,所以要知道自己正在锻炼哪部分肌肉,并尽可能“顾全大局”。
6、注意正确的姿势:健身运动姿势不对,容易造成运动伤害。所以初学者必须要求教练给予监督和随时纠正错误的运动姿势。要记住一项:当你要提起或放下重物时,身体所弯曲的部位是膝盖而不是腰部。
7、运动时不要憋气:在进行健身运动是,不能憋住呼吸,否则会使肺部扩张,压迫心脏,血压升高,大多数运动都是发力时呼气、还原时吸气。
8、不要一开始就做伸展:适当的身体伸展可以解除肌肉的紧绷感和改善肢体的灵活性,运动过后的肌肉也就不那么酸痛,但要记住,热身后才能做伸展运动,否则反而容易受伤,在锻炼结束前伸展,还能帮助身体排除乳酸,加快机体恢复。
9、穿着要正确:女性在做健身运动时,建议穿戴无缝线的运动胸罩,以减少运动时胸部的摩擦,跳舞也要穿专用的鞋。不能用跑步鞋或网球鞋代替,不同用途的鞋,鞋里用来减少运动冲击的缓冲垫设计并不相同。
10、健身后要充分休息:要想增加肌肉力量绝不可心急,记住运动后的肌肉要有48小时来修护组织和提升力量,所以同样的肌肉组织,一周只锻炼2-3次即可,而且隔天必须有充分的休息。
第五篇:全民健身讲话
老全县年全民健身运动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年朋友,各位佳宾:
大家好!
在这个到处都在收获的日子里,我们无为县老龄委举办了首届老年全民健身运动会。这样的活动,充分展示了我们无为老年朋友的精神风貌和不凡的气度、气魄。就像这硕果累累的秋天一样,但愿各位老年朋友青春常在、笑口常开、精神矍铄、生活幸福。
春夏秋冬,少青壮老,青春易逝,岁月难再,这是谁也无法抵抗和改变的自然规律。我们无法挽留时间,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年龄,但我们可以永葆青春的风采。有一句话说得富有哲理:真正的老人不是年龄老,而是心在变老。反过来说,我们若能怀着一颗年轻的心,那么多大的年龄也仅仅是个表象。不怕霜雪染鬓发,就怕心灵被
秋霜。老年朋友们,永葆心情快乐,这是人生的第一要诀。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如今的中老年朋友们,生活富足,福寿安康。在我结识的这些朋友里,无论说起谁家,也定是儿孙满堂,有的甚至有了重孙,这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象征。上有古稀老人,下有孝子玄孙,这样的家庭一定是令人羡慕的上等家庭,他们的儿女和后代也一定是受人尊重的。但愿各位老年朋友,能够清醒而快乐地看到自身的价值,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人生的目标。多做好事、善事,多交好人、大人;坐看清风明月,笑谈古往今来;烦恼的事少想,牢骚的话少说。做一个健康、快乐、受人喜欢和尊重的老人。
朋友们,身体是所有的、最大的本钱。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体魄,才能实现以上所说的一切。多步行,少坐车,这是强身健体的一个简单而又实用的方法。我的亲身体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愿今天的运动会能够唤醒我们更多人的健康意识和文明意识,让
老年人生活得更加愉快,让家庭变得更加美满,让阳光变得更加灿烂,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