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孕产妇、重症儿童转诊制度
市孕产妇三级转诊管理规定
转诊是指将转诊对象由转诊转出单位转送.到转诊接受单位或请转诊接受单位会诊与观场抢救。
转诊对象是指符合《广州市孕产妇三级转诊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见附件)的‘般孕产妇及有抢救指征的危重孕产妇。转诊转出单位:广州地区所有按《标准》规定须转送转诊对象的一、二级医疗保健机构。
转诊接受单位:厂州地区凡按照《标准》规定应接受转诊对象的二级医疗保健机构、所有三级医疗保健机构及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转诊分为一般孕产妇的转诊及危重孕产妇的抡救转诊两类。转诊区域
以区、县级市行政区域作为一个转诊区域,区域内应具有三级医疗保健机构,承担区域内转诊对象的收治任务。
无三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区、县级市,以就近的原则按《划分转诊区域的指导意见》(详见附件一)与1-2个有三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区划为转诊区域。
转诊区域内转诊转出单位与接受单位之间的挂钩关系由区、县级市卫生局负责协调、确定,报市卫生局妇幼处备案。原有的医院之间转诊挂钩关系,经区、县级市卫生局确认,报市卫生.局妇幼处后可继续有效。转诊分级管理
成立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与产科抢救指导小组
由广州市卫生局负责建立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承担高危孕产妇监测,并组织协调危重孕产妇的市级会诊、接诊与现场抢救工作。
由广州市卫生局负责建立市产科抢救会诊指导小组,以市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委员会围产保健专家组成员为基础,承担全市产科危重疑难孕产妇的会诊和指导工作。(成员名单另发)成立区、县级市产科抢救小组
白云、天河、芳村、黄埔四个区和番禺、增城、从化花都四个县级市由区、县级布卫生局负责建立区、县级市产科抢救小组,以区、县级市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委员会围产保健专家组成员为主,增加部分内、外、麻醉、新生儿科等专家,承担辖内产科危重孕产妇抢救、会诊和指导工作,对有需要转诊的危重孕产妇按规定的转诊区域及时向三级医疗保健机构或市重症救治中心转送孕产妇。
无—级医疗机构承担产科业务的东山、越秀、荔湾、海珠四个区卫生局可根据具体情况,与所在区内三级医疗保健机构挂钩,直接转诊危重孕产妇。开发区可按转诊区域直接向东山区的挂钩三级医疗保健机构转送孕产妇。成立医院内产科抢救小组
各级有产科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设立产科抢救小组由妇内、外、麻醉科等有关科室人员组成,在医院主管院长与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进行院内危重孕产妇的抢救工作,每年向所在区、县级市卫生局汇报转诊情况。转诊与抢救工作的监督管理
广州市卫生局妇幼处和各区、县级市卫生行政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业务转诊和抢救管理工作,负责对本转诊规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年定期组织辖区围产保健委员会专家检查本规定的落实情况,对违反规定的医疗保健机构按本规定第九条作出处罚,并根据存在问题,及时制定干预措施。
各区、县级市围产保健委员会应定期在围产保健例会上对本地区各医疗保健机构的转诊情况进行分析讦估,提出干预措施,并报区、县级市卫生局。市围产保健委员会应每年对全市转诊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提出干预措施,并报市卫生局妇幼处。一般孕产妇的转诊程序
转诊转出单位首先须认真填写转诊病历,内容应包括诊断、主要病情介绍和治疗经过及转诊原因,医院名称及当班医生签名。将转诊病历交转诊对象自行带到转诊接受单位就诊。病情较重的孕产妇须由医务人员护送到转诊接受单位,当面向接诊医师介绍病情。
转诊接受单位接到转诊孕产妇后,应立即检查处理,需住院治疗者应及时收治入院;并负责向转诊医院反馈转诊孕产妇情况。(反馈单另发)。危重孕产妇的抢救转诊程序 一、二级医疗保健机构院内抢救:凡有抢救指征的危重孕产妇,须立即报告医院主管领导及业务主管部门,医院有关领导与院内产科抢救小组及时到场抢救,病情稳定后转诊或视病情需要请求区、县级市会诊抢救。在请区、县级市产科抢救小组的同时视病情须报告区、县级市卫生局。区、县级市现场抢救:
在区、县级市产科抢救小组到达现场之前,医院必须按常规积极进行院内抢救,做好输血、手术或转诊的各项准备。
区、县级市产科抢救小组到达之后,双方积极配合进行观场抢救,视病情需要联络转诊区域内挂钩三级医疗保健机构现场抢救,病情稳定后转诊。市级现场抢救:
在区、县级市抢救基础上,视危重孕产妇病情需要,可呼叫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派出抢救小组到现场抢救,并由中心根据病情通过市卫生局妇幼处组织市产科抢救指导小组现场会诊指导。
请市产科抢救指导小组专家观场会诊指导的原则为就近、根据专家的特长及根据病情需要每次请2—5人。转诊与接诊单位的要求
建立转诊转出单位的首诊负责制。凡接诊危重孕产妇时,应及时诊治。在孕产妇不宜搬动时,首诊单位应负责在上级会诊医院指导下继续治疗。
转诊转出单位与转诊接受单位均应建立孕产妇三级转诊登记册,内容包括:病人姓名、年龄、主要诊断、主要治疗经过、转归、转诊或接诊单位名称、转诊后追踪及必要的分析与建议等。
每季度统计一次转入、转出人数等资料,填写“广州市产科质量季(月)报表”报辖内区、县级市围产委员会秘书单位一一区、县级市妇幼保健院(所)。广州市孕产妇三级转诊标准 一级医疗保健机构(略)二级医疗保健机构
首次产检发现有不宜妊娠因素:(如妊娠合并严重内科疾病等),而本人又要求继续妊娠者,应予以转诊。
产检中,妊娠图显示宫高连续三次小于第十百分位或大于第九十百分位者,应建议病人到三级医疗保健机构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转送三级医疗保健机构。
有疤痕子宫病史,若要阴道试产者,视疤痕子宫病史情况,2年内者一律转诊。2年以上者,只能在具备子宫全切产科抢救能力和技术条件的二级医疗保健机构分娩否则应予以转诊。在负责监护与处理的范围内:具有固定高危妊娠因素的高危妊娠者、妊娠合并轻度内科疾患者、中度妊高征,凡经积极治疗症状未见缓解或病情严重者,应尽快予以转诊。
城市二级医疗保健机构对凡属于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紧急处理后者,孕34周前或胎儿体重预计小于1500kg的早产或胎膜早破者,>2次的死胎、死产、自然流产史者,有心功能不全的心脏病孕妇或妊娠合并重度内科疾患者,必须予以转诊。县级市二级医疗保健机构对凡属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紧急处理后者,有心功能不全的心脏病孕妇或妊娠合并重度内科疾患者必须及时请县级市产科抢救小组会诊,必要时予以转诊。三级医疗保健机构
负责收治一、二级医疗保健机构转送的转诊对象.
对于疑难危重的孕产妇,应及时组织院内抢救小组会诊,必要时通过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请市产科抢救指导小组会诊。个别特殊病例应根据市产科抢救指导小组会诊意见转诊到有条件或有经验的三级医疗保健机构。
第二篇:危重症孕产妇急救、转诊制度
危重症孕产妇急救、转诊制度
1、危急重症孕产妇转诊时,转出单位应先通知接受医院产科并简要叙述病情,同时派医务人员护送,负责护送的医务人员应具备初步急救的能力。危急重症孕产妇接诊医疗保健机构应及时告知接收病人的具体地点,并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负责接诊。
2、高危孕妇转诊后,转出单位负责追踪、随访转诊病人的诊断、治疗及结局等情况并登记,接诊单位相关科室负责协助转出单位对高危孕妇进行追踪随访。
3、危急重症孕产妇接诊医疗保健机构应成立由有关领导、多科室专家组成的医疗抢救小组,制定相应的急救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以保证危急重症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畅通。
4、医疗保健机构对支付医疗费用确有困难的危急重症孕产妇,要先行组织抢救,并按有关政策给予相应的医疗救助。
5、对危急重症孕产妇实行就地就近抢救的原则,待病情稳定后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可转至其他医疗机构。
6、对妊娠合并重危内外科疾病的高危孕妇,在保证途中安全的情况下,必须按照惠安县危重症孕产妇转诊救治网络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转至上级综合医院进行治疗监护。
7、对住院危重孕妇转诊时,应准备好详细的病情摘要及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由医生护送并与接受转诊的医院进行沟通。
8、转出的高危孕妇应有转出科室人员跟踪监测,以便随时了解病情,利于该病员回我管辖区时继续监护。
第三篇:孕产妇分级就诊(转诊)制度
长春堡镇孕产妇分级就诊(转诊)制度
一、根据《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对辖区内孕产妇相关情况进行“五色”评估分级管理:
1.绿色(低风险)2.黄色(一般风险)3.4.5.橙色(较高风险)红色(高风险)
紫色(孕妇患有传染性疾病)
具体分色管理相关内容详见五色卡。
二、分级管理
1.绿色管理孕妇由乡村医生进行动态跟踪和管理。督促孕妇到卫生院或者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定期产检,在孕28~36周时必须确定好分娩医院。在整个孕期中一但发现危急应及时呼救转诊2.黄色管理孕产妇:由卫生院负责协助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对孕产妇的追踪、随访及专案管理,并将孕产妇信息反馈给七星关区妇幼保健站。在孕28~36周时必须确定好分娩医院,保证孕妇在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3.橙色及以上管理孕产妇由县妇计中心进行专案管理,乡镇卫生院协助。及时妥善处理危急,避免拖延时间,贻误病情。对通过评估不能在县级处置的,转诊至市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诊治。
三、信息报告与反馈
接诊孕产妇的医疗保健机构根据“五色卡”分级情况负责报告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
1.对黄色管理孕妇,应在2个工作日内将《孕产妇双向转诊单》报送区妇幼保健站。2.对橙色及以上高危孕产妇及危急孕产妇,应立即电话报告县妇计中心基层科,并于24小时内将《孕产妇双向转诊单》报送区妇幼保健站。3.对住院危重孕妇转诊时,应准备好详细的病情摘要及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由医生护送并与接受转诊的医院进行沟通。
四、转出的高危孕妇转出科室应安排人员跟踪监测,以便随时了解病情、确定治疗效果,利于该病员回管辖区时继续监护。
长春堡中心卫生院 2018年2月1日
第四篇:新生儿重症抢救转诊制度
重症新生儿抢救转诊制度
为进一步建立较完善的救治网络,加强我院对重症新生儿抢救转诊的管理,确保及时、迅速、有序地抢救重症新生儿,使重症新生儿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不断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结合我科实际,特制订新生儿科重症新生儿抢救转诊工作制度。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医院重症新生儿抢救领导小组(抢救领导小组名单及联系电话见附表1)。负责对我院重症新生儿抢救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组织协调各科室和上级专家对我院发生的重症新生儿进行会诊、转诊和抢救。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杨明清 副组长:李桃凤
成员:谭善宏、李曙光、候伍平
抢救领导小组下设急救专家组及科室抢救小组人员。
(二)成立院内重症新生儿抢救专家组(院内抢救专家组名单及联系电话见附表2)。人员由分管院长、新生儿科、产科、ICU、内科、外科、麻醉科、相关医技科室及后勤科室人员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高年资主治医师或我院业务骨干担任,负责制定院内重症新生儿抢救应急预案并组织落实、保障急救抢救资源的配置、储备和正常运行,及时上报重症新生儿抢救个案,负责院内重症新生儿的抢救评估和报告。组长:李桃凤
副组长:谭善宏、候伍平
成员:田丽、张晓凤、杨胜金、符付献、张清贵、刘龙刚、崔晶、杨沙平
(三)成立重症新生儿科室抢救小组,负责重症新生儿抢救转诊的组织和实施。重症新生儿科室抢救小组人员组成如下组长:李桃凤
副组长:谭善宏、候伍平成员: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
二、救治措施
(一)制定重症新生儿抢救工作流程(抢救流程图见附件5),定期检查和维护监护和抢救设备,保证药物、血液的及时供给,确保重症新生儿抢救的绿色通道畅通。
(二)认真学习各种救治方案和工作流程,组织培训和考核重症新生儿抢救工作的相关内容,定期召开抢救小组会议和组织重症新生儿抢救工作演练,一旦新生儿出现危重情况,立即启动本院的重症新生儿抢救预案。
(三)严格执行医院的接诊制度。
1、值班医护人员接到产科高危孕产妇准备分娩电话后,应立即赶往产房或手术室,详细了解孕妇及胎儿情况,初步评估准备分娩新生儿情况,检查和准备复苏的仪器,充分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工作,如有极高危新生儿(见附表4)情况可能,通知科室抢救小组组长以做好接应和抢救准备工作。
2、门急诊发现重症新生儿要马上进入抢救程序,进行复苏工作,并通知病房做好抢救准备工作,接诊医生要亲自护送患儿到病房。
3、病房日常高危新生儿,要严密观察病情,有危重病情发展趋向的,应当及时诊治和组织抢救。
(四)经在产房、手术室及门急诊复苏抢救新生儿,在条件允许下,须尽快转入新生儿科进行进一步处理,抢救小组人员接到通知后要快速到达科室,由抢救小组及值班人员根据病情确定抢救方案。需要科间会诊的,应当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必要时报告医务部或医院领导进行组织、协调、参加抢救。
(五)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要服从指挥、密切配合、分工负责、通力合作、规范操作。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无误、清楚,护士要复述一遍,以免发生差错,必须注明执行时间。严密观察病情,认真及时做好各种记录。由一名人员认真书写医疗文书,记录各种治疗方案、方法、医嘱。各种记录要求准确无误、清晰明了、扼要完整,而且必须注明时间。
(六)危重患儿需设专人护理,制定全面细致的护理计划,及时准确地做好护理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床前交班),对患儿的病情变化、抢救措施及所有药品均应详细交班。注射用药品、空安瓶、输液空瓶、输血空瓶等用完后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按规定处理。
(七)在抢救工作中遇到困难需要支援时,需要上级医院技术支援的,应及时报告医务部或医院领导,负责人员调度、联络、求援,同时向花都区重症儿童救治中心请求支援。
(八)及时与患儿家属交代病情,抢救的同时通知患儿家属补办门诊病历、住院手续。抢救结束后,及时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入院记录、抢救记录等相关医疗文书。要由了解病情的医生向患儿亲属交代病情,以取得家属的配合。有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及时向医务部或院领导报告。
(九)在进行新生儿急救时,一定要坚持就地就近的原则,分秒必争,采取一切措施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若因医疗条件所限,需转往上一级医院时,应向医务部或医院领导小组报告,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向转诊医院报告患儿情况,以便做好接诊准备工作。同时在转诊接受单位人员到达前,做好以下转诊前救护工作:
1、保暖、清理呼吸道、给氧、建立静脉通道;
2、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监测;
3、对出现心肺复苏指征得患儿,按新法实施心肺复苏;
4、对有指征得患儿进行气管插管或人工通气;
5、有详细的转诊病历,包括简要病史、诊断、救治情况、生命指征、医师签名和日期。
三、报告制度
(一)实行首诊报告制,院内重症新生儿首诊接诊科室负责人为责任报告人,首诊医生为重症新生儿的责任登记人,抢救首诊科室做好重症新生儿抢救病案的填报,统一报院内抢救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报告内容:产妇姓名、年龄、住址、户藉地、孕产次、孕周、产妇生产过程、新生儿目前病情、抢救经过、急需协助解决的事宜等。
(三)报告时限:各科室凡发现符合本预案规定的重症高危新生儿,应于接诊后立即通过各种方式报告院内重症新生儿抢救领导小组。
四、保障措施
(一)技术保障
1、实行预案效果评估。对重症新生儿抢救预案实施效果评估,我院医务部定期抽查。
2、技术培训:加强我院重症新生儿急救队伍的人才建设,由我院各专业技术骨干组成。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相关知识、相关技能的技术培训和演练。推广新知识、新技术,针对产科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防微杜渐,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3、保持通讯、信息通畅。抢救成员24小时不停机,抢救时行政领导必须参与现场协调指挥。有专人负责本单位重症新生儿救治工作信息的上报和总结。
(二)后勤保障
1、根据重症新生儿急救需要,充分准备好一切抢救用的设备设施、包括药品、器械和检验装备等,并定期保养维护,保持抢救物品处于良好功能状态,及时与州血站联系,保证提供孕产妇抢救用血。抢救完毕及时整理抢救室,补充药品、器材,保持清洁卫生,同时做好抢救小结,总结经验,提高抢救水平。
2、后勤科保障水电供给,配备救护车用于紧急状态物质供给,原则上转院必须报120急救中心,由120派出急救人员、车辆、急救药品、器械等,我院医务人员陪同,确保转送过程畅通到位。
泸溪县人民医院重症新生儿抢救领导小组名单见附表
泸溪县人民医院重症新生儿院内抢救小组名单及联系电话见附表
泸溪县人民医院重症新生儿科室抢救小组名单及联系电话见附表 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评价指标及危重评分见附件、泸溪县人民医院重症新生儿抢救呼叫流程见附件 5 6 附表 1 泸溪县人民医院重症新生儿院内抢救领导小组 7 附表 2 :
泸溪县人民医院重症新生儿院内抢救专家组
附表 3 :泸溪县人民医院重症新生儿科室抢救领导小组 1)出生窒息,5min Apgar评分≤7分。2)出生体重≤2kg。
3)心率<100/min或>160/min或心律失常。4)呼吸<30/min或>60/min或频发呼吸暂停。5)神志改变或嗜睡。6)反复抽搐2次及以上。
7)总胆红素≥15mg,早产儿总胆红素≥12mg。8)腹胀或有消化道大出血。9)体温<35℃或>40℃。10)硬肿面积≥30%或有并发症。
1、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凡符合下列指标一项或以上者可确诊为新生儿危重病例:
2、新生儿极危重病例单项指标:凡符合下列指标一项或以上者可确诊为新生儿极危重病例:
(1)需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者或反复呼吸暂停对刺激无反应者。
(2)严重心律紊乱,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力衰竭、心房扑动和心房纤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纤颤、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以上)、心室内传导阻滞(双束支上)。
(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
(4)昏迷患儿,弹足底5次无反应。(5)反复抽搐,经处理24h以上不缓解。(6)体温≤30℃或 > 41℃。(7)硬肿面积≥70%。(8)血糖 <1.1mmol/L(20mg/dl)。(9)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10 注:
(1)分值 > 90为非危重;70~90为危重;< 70为极危重。
(2)用镇静剂、麻醉剂及肌松剂后不宜进行Glasgow评分。(3)选24h内最异常检测值进行评分。
(4)首次评分,若缺项(≤2分),可按上述标准折算评分。如缺2项,总分则为80,分值> 72为非危重,56~72为危重,< 56为极危重(但需加注说明病情,何时填写)。(5)当某项测定值正常,临床考虑短期内变化可能不大,且取标本不便时,可按测定正常对待,进行评分(但需加注说明病情、时间)。
(6)不吸氧条件下测Pa02。(7)1mmHg=0.133kPa。
第五篇:高危孕产妇转诊制度
高危孕产妇转诊制度
为加强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规范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建设,进 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特制定本办法。
一、高危孕产妇转诊范围
高危孕产妇是指“凡妊娠期因某种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儿或导致难产者”。现代医学认为:高危妊娠除病理因素外应该扩大到社会、经济、交通、文化等社会高危因素。在产前检查时除发现有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孕妇外,还应将居住在高山偏远、交通不便、丈夫长期不在家以及观念落后、贫困的孕妇,也作为高危孕妇来进行孕期高危管理,尽早处理,并动员她们提前住院待产。具体转诊范围为:
1、孕妇进行高危妊娠产前评分达10分者须按常规要求逐级转诊,必要时可越级转诊。评分标准参照卫生部《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准》(见附件3)。
2、孕妇出现不明原因的阴道流血、腹痛、休克时。
二、组织管理
(一)卫生行政部门
1、市卫生局负责全市高危孕产妇急救转诊工作的行业规范管理、质量监督和部门协调,并指定市本级有较强综合抢救能力的医疗保健机构为接受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上级转诊机构。成立孕产妇急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织有关方面专家成立市级孕产妇急救专家组
2、区(市、县)卫生局应成立孕产妇急救领导小组,并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设立县级产科急救中心,组织和调配县域内医疗急救资源,协调各相关单位参与危重孕产妇急救工作;负责村、乡、县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建设,并促使其正常运转,确保高危孕产妇转诊通道畅通。
(二)妇幼保健机构
市、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是高危孕产妇转诊工作专业管理机构。
1、市妇幼保健院负责规范和指导市、县级高危孕产妇转诊网络建设、业务管理,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转诊及救治工作,组织对市、县相关技术人员培训。
2、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协助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和村、乡、县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的建设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规范辖区内危急重症孕产妇转诊管理;负责指导高危孕产妇筛查与管理,组织对乡、村卫生人员的技术培训。
(三)其他医疗机构职责
负责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救治及转诊工作。
三、高危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建设
高危孕产妇急救网络包括村、乡、县级孕产妇管理网络和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分中心)、指定的市级以上有孕产妇急救能力的医疗保健机构。(一)村级
村级妇幼保健人员或乡村医生掌握本村高危孕产妇的动态,及时与乡级妇幼专干进行高危孕产妇的信息沟通、联系,督促高危孕产妇选择合适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产前检查与住院分娩,交通不便的地区,村委会应成立孕产妇护送小组,负责护送孕产妇到乡(镇)卫生院或县级产科急救中心住院分娩或救治。(二)乡级
乡(镇)卫生院负责管理本乡(镇)高危孕产妇,开展辖区孕产妇高危筛查、早期识别,做好信
息上报与反馈,指导、督促高危孕产妇选择合适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产前检查与住院分娩。经核准能够开展助产技术的乡镇卫生院,必须成立孕产妇初级抢救小组,在进行产时和产后并发症初步抢救的同时,严格执行分级就诊、管理制度,及时将危重孕产妇向“产科急救中心(分中心)”转诊。中心卫生院要分片(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负责帮助一般卫生院处理一般难产,不能处理的难产要立即转送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不能延误,没有输血和抢救条件的一般乡镇卫生院或中心卫生院原则上不开展剖宫产手术。
(三)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含分中心)
1、设置: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评估考核,每县设立1个产科急救中心(原则上应设在县级综合医院),县域范围大、相对偏远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可下设1-2个区域性的产科急救分中心,卫生行政部门要向社会公布符合规范的“产科急救中心(分中心)”的名单。
2、建设标准:详见附件。
3、急救组织: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分中心)必须组建孕产妇急救专家组,负责指导和参与孕产妇急救和相关急救技术的培训。专家组成员由当地妇产科、儿科、内科、外科、急诊科、麻醉科、检验科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组长由急救中心所在医疗保健机构负责人担任,产科急救中心实行组长负责的分工合作和24小时值班的工作制度。
4、职责:负责接收辖区内的高危孕产妇转诊,承担危重孕产妇的诊断治疗和抢救;负责产科危重病人的诊治,对下级医院提出的会诊抢救请求,应立即组 织人员到现场指导并参与救治。按照分片转诊负责的原则,接诊的急救车在一般情况下由接到抢救通知的单位负责,如果本院急救车外出,应迅速联系和落实其他机构的救护车,并报告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协调附近医院解决,不能推诿延误抢救时机。紧急情况下,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调配解决。如病情危重,县级产科急救中心难以处理,应立即转至市级以上有孕产妇急救能力的机构进行诊治。
(四)市级转诊机构
市人民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为市级接受高危、急重症孕产妇的转诊机构,负责全市范围内高危孕产妇的市级接诊、急救和转诊。市级转诊机构应保证孕产妇急救通道的畅通,简化入院手续、程序,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和延误危急重症病人救治。(五)其他医疗机构
其他经批准开设产科的母婴保健执业机构均应成立院内孕产妇急救小组,负责院内产科急救、疑难会诊、讨论等工作,各执业机构要切实履行高危孕产妇的诊治和转诊职能,凡不能正确诊断和处理的孕产妇,都要及时转至县级产科急救中心或市级以上有孕产妇急救能力的机构进行诊治。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转诊,不能延误或推诿。
四、高危孕产妇管理(一)高危孕产妇筛查制度
孕妇应由各级保健人员动员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册),使用统一孕产妇保健手册,并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所有开展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均应按照《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准》,在每次孕期保健检查时进行高危筛查。(二)高危孕产妇首诊制度
首次发现孕产妇高危因素的医疗保健机构,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封面上做“高危”红色三角形标识,在高危孕产妇登记本中详细登记,进行正确处理并定期报告。同时,应告知孕妇高危妊娠的不良结局,确定分娩医院,尽早落实终止妊娠或提前住院待产等干预措施。
(三)高危孕产妇报告与反馈制度
村级发现或怀疑高危孕产妇应及时报告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负责管理全乡镇的高危孕产妇,每月将评分在10分以上者报县妇幼保健机构,危重症及时上报,县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按月将产科门诊或住院的高危孕产妇向所在地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报告。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将流动高危孕产妇信息及时反馈到孕产妇户口所在的乡(镇),乡镇卫生院将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情况反馈到其所在的村。
(四)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制度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对评分15分以上的高危孕产妇一般要进行2次以上面访(指定专人负责)。接到评分在15分以上的高危孕产妇报告后,在20个工作日内,对该孕产妇进行第一次面访,并做全面检查,建立高危孕产妇个案卡,进入预产期时进行第二次面访,重点指导住院分娩及相关注意事项。乡级妇幼保健人员对乡(镇)高危孕产妇也要进行2次以上访视,访视时间与工作内容参照县级访视要求。(五)高危孕产妇转诊制度
1、对高危、危重孕产妇实行村、乡、县或县、市、省三级转诊模式。必要时,可进行跨级转诊。
2、高危、危重孕产妇原则上实行院间转诊。乡、县两级医疗保健机构都应承担高危孕产妇的转诊任务,凡有救护车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分片负责接送高危孕产妇,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分中心)主要负责辖区内危重孕产妇的急救。原则上高危妊娠产前评分5分的孕妇,视情况可在卫生院分娩;≦15分的孕妇,可在中心卫生院以上的医疗保健机构分娩;≦25分的孕妇,要及时转诊到县级产科急救中心或市级转诊机构;﹥25分的高危孕妇,必须及时转诊到市人民医院救治。严禁高危孕产妇在村级接生。
3、县、乡级医疗保健机构一旦识别出高危孕产妇,或产程中发现滞产、难产等情况,并超出自身抢救条件与能力时,应按高危孕产妇转诊流程图(见附件1),立即转送至有抢救能力的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分中心)或者市级转诊机构进行救治,转诊时应由知情医师和有一定产科急救能力和经验的医务人员护送,转诊途中做好病情观察,做好交接工作,并使用统一的《高危孕产妇转诊通知单》(见附件2);情况危重,不便当时转送的,要立即报告县级产科急救中心派骨干到现场参与并指导抢救。
五、其他
1、各医疗保健机构应自觉按照本办法,认真开展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诊治及转诊,任何医疗保健机构不得以任何借口截留超出本院救治能力的危重孕产妇,必须及时呼救或转诊,避免延误病情。
2、各区(市、县)卫生局要将各医疗保健机构开展高危孕产妇管理、转诊工作情况列为其母婴保健服务执业许可审批和校验的重要内容,凡是在高危孕 妇管理、转诊中未按照本办法执行,推诿病人,或转送不及时,或因管理不力,责任心不强,造成孕产妇病情加重或死亡的,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直接责任人、单位负责人、执业机构的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并予以全市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