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可行性报告
篇一:研究课题可行性分析
研究课题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的研究是科学的、必要的,符合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这是时代的需要,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本课题是科学而必要的。
2.本课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我校是教师进修学校,每年承担着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特岗教师培训等等,还每年定期送课下乡,这为课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创设了极方便的条件;本课题在调研中不断反思改进,提高调研实效,并把课题调研与平时的培训活动相结合,安排出固定的调研时间和区域,保障研究,又实现了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同时,我校的领导都非常重视支持集体和个人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成立了以正月校长为组长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制定了《xx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制度》,加强了教育科研工作的量化考核,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投入到教育科研中来。
3.本课题酝酿立项期间,利用书籍、期刊、网络等广泛阅读和搜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为论证研究课题收集了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4.虚心向专家请教,认真听取专家的指导和建议,本课题在申报立项过程中,得到了xx教研院专家教授、xx研修院教授、xx教研室及我校有经验的教师和领导们的热情指导和帮助。
5、筹备专项资金用于本课题的调研、整理分析、印刷、交通、通讯邮寄等。篇二:本课题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可行性分析
一、相关研究成果 毛清阳主持,吴荣华参与的“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省电教馆课题于2008年9月结题,杨文杰主持,吴荣华参与的“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研究”省电教馆课题于2008年9月结题,辜喜环主持,吴荣华参与的“江西地方音乐(歌曲)资源对促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验与研究”省教研室课题于2008年4月结题。
二、课题组长
吴荣华,1972年生,大学本科,中教高级。江西师大中文系毕业,曾任一中备课组长、办公室主任,现为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一直担任高中语文教学,已带过六届高三,其中四届为重点班。
个人近年荣誉情况:2006年6月江西省普通高考优秀评卷员,2006年11月全国中学语文优秀教师(中语会),2007年7月县教育局优秀党员,2008年9月10日县委、县政府先进教育工作者,2008年9月10日市委、市政府先进德育工作者,2008年12月被评为上饶市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2009年9月10日市教育局上饶市优秀教师。
个人近年论文情况:2004年12月《文学作品个性化教学刍议》获上饶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评比一等奖,2004年12月《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获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论文评比三等奖,《语文教学要体现诗意化》在《上饶教研》2007年1月号刊载,《高一年级作文教学策略》在《读写月报》2010年6月号刊载。
个人近年课题情况:2006年参与毛清阳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网络环境对未成人的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2008年9月结题。2009年9月参与杨文杰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数学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研究》通过专家鉴定,顺利结题。2010年3月1日,参与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江西地方音乐(歌曲)资源对促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验与研究》经总课题组审核,顺利结题。
个人近年培训情况:2008年8月江西省新教材骨干教师培训班,2008年10月江西省教育厅新教材校长培训班,2010.4通过江西人事劳动部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windocs xp 100分,word 2003 97分,powerpoint 2003 95分。
三、课题组重要成员
曾令先,1971年生,大学本科,中教高级。曾任学校年级长、教导处副主任,现为教导处主任。2008年参加省骨干老师培训、省中小学班主任培训。2001年8月全市优秀教师优秀事迹演讲比赛二等奖,三次被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党员,多次评为县优秀教师。1998年论文《我的情景教学法》荣获上饶市一等奖,2001年论文《活动课与素质教育》在被市教研室组织全市交流,2001年执教《驿路梨花》全市观摩课,2001年江西省语文优质课评比省二等奖,2006年论文《细读深品 鉴赏探究》发表于《上饶教研》2006年第6期,2006年全国首届中小学教师课件评比国家三等奖。
毛清阳,1971年生,大学本科,中教高级。曾任教研处干事,现为教研处主任。2008年结题的课题《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的负责人,2006-2007年度弋阳县师德先进个人,《高考热点透视》(济南出版社出版)主编,2010年江西省高考阅卷优秀阅卷员,阅卷组长。
杨文杰,1966年生,大学本科,中教高级,学校数学教研组长,学校信息技术培训中心组成员,市数学教研组中心组成员。2008年结题的课题《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研究》的负责人。
周善仁,1969年生,大学本科,县电教副站长,分管各学校电教设备配备工作,2009年论文《运用电教手段实现政治课的美感教育》荣获市二等奖。
余贞洁,1974年生,大学本科,中教高级。学校电教干事,信息技术功能教室负责人。2009年、2010年县教育局评为电教、实验工作者先进个人,2008年参加上饶市中小学课件评比活动中所制作的课件《信息与信息的特征》被上饶市教学研究室评为市一等奖,2009年6月所执教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我为你解忧》经上饶市教育局评定,荣获上饶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三等奖,2009年辅导学生参加全市网站设计活动中,所指导的“it语巷网”被上饶市教学研究室评定为市一等奖,2010年参加江西省首届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中所提交的教学设计《技术的未来》被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评为省一等奖,2010年所指导的学生荣获2010年上饶市高中通用技术设计竞赛二等奖,2010年网站设计辅导学生制作活动中,所指导的“e空线语”被上饶市教学研究室评定为市二等奖。
四、相关保障条件分析
1、人员保障。课题组长为学校教学副校长,一直也是学校优秀老师,在能力、德望上都很有影响,成功组织过学校多次重大教学活动和改革,且有办公室主任的经验,协调组织能力很好。课题组重要成员都是学校重要部门的主任或教研组长,都完成了新课程理念和知识的培训,既有较高的教学声誉,也有较强的事务组织处理能力,且有自己的人员资源,有的还亲自主持了省级课题。所以,不管从资历、能力还是经验上来说,人员是精干的。
2、体制保障。学校自2007年以来,教学体制理得很顺畅,一是机构设置齐全,职责分明,教导处组织教学常规,教研处组织教科研,电教处组织现代教育技术活动,教研组在各处室的领导下具体开展各项工作,整个教学系统秩序井然,运转正常。二是教学总体安排、课改活动步入正轨,三个年级总体教学原则、步骤和安排,已形成科学态势;2008年开始了建立学校校本课程,至今已形成高三各科第二轮复习、高一作文教学程式、各教研组公开课资源仓、校本培训资源仓、机器人教程等校本课程资源,具备了小资源库的特点,积累了资源库建设的经验。三是各项基本培训业已完成,2007年寒假开始,对全校50周岁以下的老师都进行了windows、ppt和flash等基本技能的培训,现在全校老师基本上都能较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运用多媒体进行上课。
3、硬件保障。学校已和县教育局谈妥,由县电教站统筹全县电教经费,完成我校教育信息化平台的硬件建设,包括教学人员配备笔记本,前期论证、调研和计划书已接近尾声,已向县政府申请招标,2011年暑假可以完成此项工作。另外,学校在2008年迎接省教育督导时,已多方筹资,完成了科技楼的建设,按省标准配备了服务器和电子阅览室。县教育局完成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正在研究方案开始我校教育资源库的建设。
4、经费和时间的保证。根据《弋阳一中教科研条例》,学校对课题的经费和课题组人员研究的时间都有政策的保证。再说,本课题的主要经费(硬件经费)已由县教育局电教站落实,学校提供的经费也就是正常的工作补助和建立资源库的奖励,对学校来说不是太大的问题。我们的课题计划中所提到的几个主要工作,如资源的建立、形成、分类、评审,如课题后段整理总结、反馈评估等工作,都安排在寒暑假,所以时间上也没有问题。篇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我校先后承担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让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问题生成+解决+评价”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九五”、“十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有效性策略研究”、“根据儿童心理规律、提高课程学习效率”“树立大语文观、改革小学作文教学”等省级课题的研究和多个市级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支教育科研的精良队伍,形成了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
本课题的研究成员都是具有小学高级或者中教高级职称,学历为本科或研究生。核心成员由主管校长魏贤海、分管校长李长良、李梦玲、吴成岩、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赵恒臣、科室副主任刘允红、各学科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以及学科骨干教师组成。他们中100%的老师曾参加了以上课题的研究,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且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其中一些老师曾参加过多本教辅用书的编写工作,他们的百十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杂志、报刊、专著上发表或得奖。这些老师作为本课题组的核心成员能发挥很好的骨干带头作用。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学校领导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作为学校办学的理念之一,学校主管校长和负责教育科研的校长亲自担任本课题的负责人,对本课题的研究做直接、有效的筹划、组织和协调、领导。无论从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还是研究时间和研究人员的保障等,都给予充分的优先考虑。全校100%的老师通过了山东省的信息技术考试;课题参与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学件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评比中都获得了一、二、三等奖。每位教师都开通了自己的教学博客,坚持每周写教学随笔与反思。学校为了便于教师们互相学习,实行集体备课制,并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从多方面给教师的学习创造了浓厚的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研究资料: 学校领导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位办学的理念。学校为了给教师提供学习的环境,订阅了各个学科教学杂志:如《山东教育》、《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电化教育研究》、《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现代化》、《小学青年教师》、《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儿童音乐》、《小学教学设计》、《人民教育》、《北京教育》、《班主任之友》、《科学课》、《中国教师报》、等30余种杂志。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达到5万册,老师个人自费订阅教育教学杂志不少于三种。学校的各类多媒体资源丰富,学科网站、各类专题学习网站;还有每年购置的各种学习光盘素材与资源,都为课题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实验仪器设备:学校现有网络教室两个,多媒体教室6个,承接各种现场课和现场会议的多功能报告厅一个;学校有学生计算机130台、教师用电脑80台,主服务器1台,学校建有省级先进图书馆(楼),全部实现网络管理,并且建有电子阅览室;多功能语音室、艺术活动室等专用教室7个,为课题的顺利开展研究与实施提供了硬件支撑。研究经费:对本课题的实验研究经费投入不低于10万元人民币。
研究时间:对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时间学校予以保证,为三年左右。所在单位条件:我们学校是一所市驻地先建立的大型教学机构,周边环境优美,学校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所有教师都是由教育局精心挑选的业务骨干,教师中学历本科率达到95%,有教育硕士2名,学士学位一名,多位高级教师,学校现有市、区各级各类学科带头人、课改标兵10余人。
第二篇:课题可行性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 10 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 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限 1500 字内)
随着国家教育部对加强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教育政策的出台,我国近50所著名院校针对艺术特长生政策、针对高校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的变革,打破了多年来高考分数唯一的模式。艺术特长生录取优惠机制,是多渠道选拔人才的积极措施,对那些文化课功底一般但在艺术修养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道路。作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的江苏滨海中学,一直致力于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校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校艺术中心,不拘一格的选用人才,师资力量雄厚,唐克春,男,大学本科,中国竹笛协会理事、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优秀高考指导老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多次成功举办竹笛个人独奏音乐会,多年来从事特长生的辅导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为各大名校及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多次被主管局表彰为特殊贡献奖。顾宝华,男,大学本科,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优秀器乐辅导老师,对音乐理论有较深的造诣,一直担任音乐特长生乐理、视奏辅导工作。王陈,男,大学本科,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优秀器乐辅导老师,精通笙、唢呐演奏,在市器乐比赛中获唢呐演奏一等奖。周丹,女,大学本科,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擅长民族打击乐器,在县民族器乐独奏比赛中获奖。李慧娟,女,大学本科,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擅长木琴演奏,参加市器乐比赛获银奖。林林,女,大学本科,市舞蹈协会会员,编排的舞蹈多次在市县获一等奖,一直协助特长生的辅导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敬业精神。一方面,每一位教师都有培养艺术特长生的经验;另一方面,其中的优秀教师能够在本课题的微观实践中对艺术特长生的培养策略进行较为深刻的归纳与提炼。经过近10年的积累,我们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艺术特长生校本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名校特长生,王姗姗考取北京大学,陈煊、孔胥谟、于浩齐考取清华大学,在今年的特长生自主招生中又有两名同学获清华、北大50分以上的加分。为了能够使这种校本培养模式从实践经验层面逐步上升到理论规律层面,从而希望达到使我校艺术类特长生获得真正艺术素养上提高的同时也能够为其它同类学校提炼现好的培养策略起到一个积极的促进与示范的作用这样一个多赢的目标,我们提出本研究课题。
第三篇:课题可行性论证(成稿)
《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学生物理学习习惯的现状
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可行性论证
古浪一中 安崇庆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学生现有的物理学习习惯能否应对新课改的进程。过去学生物理学习中的一些不良习惯,是否已成为制约新课改的推进?怎样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和培养,使学生养成一个更为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来应对逐步深入的新课程改革,是面临在我们物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对中学生物理学习习惯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希望借此来纠正学生中的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更为科学合理的一些良好习惯来应对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针对目前社会媒体、生活环境、人生观念等各方面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学生的吃苦精神差、学习劲头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许多影响学习的不良习惯,导致学生的学习品质下降。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常常出现计算正确率不高,作业质量不高,上课气氛沉闷、课堂效率不高等现象,经调查分析,这些现象都是学生一些不良习惯在从中作祟。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促进智力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
让学生在学物理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有助于今后发展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本次研究,试图做到以下几点:①探索如何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培养科学合理的良好习惯来应对新课程改革的推进。②探索有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和模式;③探索如何有效促进中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学会学习方法、发展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探索如何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本质上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文化教育的成功与否的关键,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前提和保证。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一直是一个老师永恒研究的课题。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每个人受家庭社会等环境的影响,加上先天因素,每个人的习惯千差万别,而且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中小学生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以及如何应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中小学生如何培养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课题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有针对性的去探索,去研究。
(二)、研究的内容
(1)常规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是指培养课堂教学中的听、说、审、检、作业书写、预习、复习方法的习惯。
(2)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的培养。主要是指培养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思维品质,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科学思维,勤于思考的习惯。
(3)合作性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物理课堂积极参与合作操作、实践,课外合作收集生活中物理、身边物理的信息,思考探究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习惯。
(4)自信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自信心是创新者不可缺少的良好心理素质。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惯,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习惯和联想探索、假设习惯的培养,体现个性发展。
(三)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一切实验研究工作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参与人员必须以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克服形式主义,扎扎实实以科学态度和方法对待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确保实验研究成果经得起科学验证。2.主体性原则。要求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智力潜力,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规律,努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地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调动内在的发展潜力,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3.灵活性原则。在课题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计的情况,因此在系统执行过程中,根据实施结果,随时修正课题实施方案。
(四)研究的目标
在课题设计中,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研究达到三点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研究使学生获得网络搜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善于发现解决问题的习惯,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时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包括明确学什么、和谁学、怎样学等),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
2.情感目标:通过认知过程中师生、生生交流,营建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使学生始终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强烈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潜能。3.发展目标: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通过研究更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五)研究的子课题
为确保课题研究有效进行,我们细化课题,分别在不同年级建立子课题,并挑选业务素质高,信息素养强的教师进行研究,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1.中学生物理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
2.良好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的对比调查分析
3.克服不良学习习惯的方法、步骤、过程的研究 4.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步骤、过程的研究
5.如何巩固良好学习习惯,进一步形成优秀学习品质的方法研究 6.对良好学习习惯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成效分析及推广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老师阅读关于学生创新意识及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书籍,在书籍中吸取知识与经验,为课题开展研究奠定扎实理论的基础。
2.个案研究法。注重个案研究分析,从个案研究中发现有价值的方法和思路,提供典型的素材。
3.行动研究法。针对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进行专项的纠正、训练,并加以评价、评比,促进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4.观察法。在常态的环境下观察、记录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良好学习习惯形成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
5.实验法:在实验的不同阶段对实验对象的主动学习能力进行测评,将实验班级学生成绩进行横向、纵向对比。该实验在高中一、二、三年级进行,在现有各年级选出九个班为实验班,同年级的其他班作为对照班。
6.点面结合法。全校性开展学生创新意识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同时也注重对个案的研究,找出典型,寻找突破口。
(七)研究的阶段
探索与实验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8年5月~2008年12月(前期准备)
成立课题组,制定与论证课题方案,采用文献法组织课题组人员参加理论学习和培训活动,对实验班学生进行调研,通过调查、测试、座谈等形式了解他们喜爱的学习方式以及信息素养的程度,有的放矢地制定实验计划。
第二阶段:2009年1月~2009年6月(实验研讨)1.细化课题
课题组结合我校各科实际情况,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各学科及教育领域中确定子课题,结合各学科的特点,进行整合,为主动学习提供条件保障。
2.具体实施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尝试,教给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研究中,注意收集整理研究的原始材料,进行归类分析,撰写研究论文,进行优秀论文和课件的评比。
定期研究。每周一次课题组集中进行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研究,交流探讨实际问题。
第三阶段:2009年7月~2009年12月(完善发展)
经过前一阶段的初步研究,对研究过程进行了认真提炼,完善课题方案,将子课题实验理论系统化,操作规范化,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注意经验积累,撰写有价值的文章,同时继续进行课例和课件的评比。第四阶段:2010年1月~2010年7月(总结分析)
对课题研究的整体情况做细致的分析、总结,形成了利用信息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的基本经验,以教学实例、课题报告、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成长经历作为成果汇报形式,并推广应用。
(八)研究的条件
1、我校是一所教学质量高、管理先进的市级示范性高中,有足够的资金和师资力量做保证。
2、教育局以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为课题的研究铺设了“平台”。
3、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课题组成员均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研究能力强,教育观念新,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本课题为我校物理组合作进行。参加研究的共有五人,均为本科学历,一位中学高级教师,四位中学一级教师,他们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能悉心钻研现代教育理论,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有较强的采集信息的能力,都具有研究本课题的能力和积极性。同时,这个课题也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九).课题的重点、难点
重点:良好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
难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操作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孙云晓 邹泓主编 北京出版社 2006.5
2、《好习惯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孙云晓 孙宏艳 主编 北京出版社 2006.5
3、《好孩子健康生活的6个要领》孙云晓 关颖 主编 北京出版社 2005.1
4、《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关鸿羽 主编 新世纪出版社 2003.5
5、《好习惯 好人生》孙云晓 邹泓 主编 北京出版社 2005.7
6、《小学生的21个好习惯》孙云晓 孙宏艳主编 北京少儿出版社 2005.1
第四篇:完成课题的可行性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1、2003年3月立项主持负责省级课题《弘扬庐陵文化,开展美术教育》,并于2006年4月结题,此课题被评为吉安市优秀课题。2、2010年教学应用优秀成果《探寻庐陵文化》获得江西省电教馆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十周年活动省优秀教学应用优秀成果(江西教育厅教研室)3、2008年指导学生杨念创作《永新盾牌舞》获第九届全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初中组电脑绘画类国家级二等奖 4、2009年指导学生陈雪创作《千年古窑器走天下》获第十届全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高中组电脑艺术设计类省级一等奖 5、2012年指导学生尹中浩创作《星星火儿童之家VI设计》获第十一届全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高中组电脑艺术设计类
省级一等奖
(江西省电教馆)2012.6 论文《美育兴庐陵》获第二届“江西省中小学教学科研论文评选活动省级二等奖 6、2012年指导学生创作《竹声簌簌》获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高中组电脑网页设计类国家级二等奖 7、2011年在吉安市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中,撰写的《走进美术课堂的庐陵民间美术》市级一等奖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蔡慧丽 本课题负责人,毕业于赣南师范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中教美术高级教师,担任艺术组教研组长,吉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事业心,富有创新精神,教学中致力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擅长剪纸、手工制作、国画、电脑绘画、漆画。2008年被评吉安市首批高中美术骨干教师,2003年荣获江西省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中学组一等奖,教学灵活,深受学生爱戴和好评。
杨丰顺 副校长,多年分管学校德育、美育工作。对庐陵文化与校园环境建设在现代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有较深刻的研究。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以“德育为首”的思想贯彻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师为本、以生为本”。同时能不断自我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积极开拓进取,历年来在学校德育、艺术教育工作中,成绩显著,是江西省德育实验研究基地的负责与实施人。多项研究成果受到专家的好评。
刘征宇 信息处主任,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计算机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业绩突出,有多篇论文在省市以上刊物发表,在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有研究专长。个人教学课件比赛中多年获奖,多年辅导学生在国家、省、市计算机比赛中获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陈山明 中学高级美术教师,有多年从事中学美术基础教学经验,擅长摄影、书法、国画,电脑绘画、网页制作,勤奋努力,虚心好学,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踏实肯钻研,多年辅导学生在国家、省、市美术比赛中获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刘琦 中学一级美术教师,主要负责高中部美术教育教学,擅长陶艺制作,创作各类版画,丰富课外兴趣活动,发掘学生美术潜能,发挥艺术个性为宗旨,辅导学生在各级各类书画比赛中获奖,并多次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张昱 中学二级美术教师,主要负责初中部美术教育教学,喜欢陶艺制作,擅长油画、装饰绘画、手工剪纸,能熟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年轻有为,开拓意识强,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有多幅作品在省、市美术比赛中获奖。·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 单位条件
1、有学校领导支持课题组的研究
学校主管德育和艺术的副校长与信息处主任作为课题实施的督导。学校设有主管课题的 “科研处”,科研处主任从行政、业务上支持本课题组的研究,并定期检查课题组工作,不定期召开兴趣小组会议,确保课题的顺利完成。艺术教研组在学校科研处带动和促进下不断提高,完善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本课题组6位成员都是我校的教学骨干,从事过多年的教育教学一线工作,年富力强,有充沛的精力和足够的时间来从事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2、有现代化的科研设备。
学校配有专供教师使用的微机房,学校有网站,本组有网页;学校配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以供本组科研查阅。
3、有吉州窑陶艺实践基地
我校课题组拟与吉州窑陶艺基地建立一间陶艺专用教室、一间作品展示廊和烧窑室,并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计划逐步扩充。从校领导到校外陶艺专家、从专业教师到学生家长,齐心协力开发我校的陶艺校本课程。联系本地吉州窑陶瓷文化开展教学不仅丰富了课程资源,且有利于传承地方文化,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资料设备与科研手段
本校领导非常重视课题研究,物质精神都给予大力的支持,科研部专家对本校的教科工作悉心指导。首先建立一支由教研员、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具有业务领导、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能力的课题研究小组,开展社会调查。
以吉州窑美术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现状调查研究为出发点,以新的课程观下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转变为理论依据,从挖掘庐陵文化文化中有特色的民间艺术文化经典个案入手,对吉州窑陶瓷的地方美术文化遗迹、传统艺术、自然人文特点方面的艺术特征进行总结、梳理,研究其历史价值、美术价值以及教育价值。聘请吉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专家,就吉安民间民俗文化进行专题讲座。
1、通过信息技术与陶艺课程教学的整合,使学生吸取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传承陶艺的优秀传统,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在课题研究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平等、开放的氛围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以培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产生爱祖国、爱家乡、为家乡而自豪的思想情感。
2、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不再是一个只会参照教材、教学参考书上课的教书匠,而是在不断探索、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努力成为一名“探索型”、“创造型”、“研究型”的教师。
3、丰富地方的美术教学资源,并能使之资源共享。以兴趣小组为中心,以初中高中美术课堂为基点,撑起课题组成员框架,逐步推动课题的深入开展,为白鹭洲中学美术课程改革的发展绘上精彩一笔。
第五篇:1老年住宅课题研究可行性报告---9
老年住宅课题研究可行性报告(1)
第一部分:市场概述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进,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不断下降,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加。根据联合国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来看,我国将在2003年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老龄化问题势必使传统的养老观念、养老模式发生深刻的改变,老年人对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和精神文明等方面需求的日益增长,将直接导致养老设施的“有效需求”远远超过“有效供给”。如何满足市场上的“有效需求”,如何为企业开创新的利润获取模式,是我们进行“老年住宅”这个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1、什么是老年住宅
1.1 老年住宅的定义:《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中是这样定义:老年人居住建筑是指老年人长期生活的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基本内容的居住场所,包括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干休所、老人院(养老院)和托老所,也包括普通住宅中供老年人居住或是使用的部分。这个定义的内容是为了和老年人公共建筑相区分,老年人的公共建筑是指除了老年居住建筑以外,为了解决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要求而设立的建筑,它是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建筑,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老年医疗保健方面建筑:老年病医院、老年康复中心、保健站、老年门诊所等。B、老年教育方面建筑:老年大学、图书阅览室、书画协会等。C、老年文娱方面建筑:老年活动中心、俱乐部、老年之家等。D、其它老年服务建筑:老年餐厅、日间服务站等。
老年人居住建筑和老年人公共建筑共同组成老年建筑,在本课题中我们研究的“老年住宅”特指老年人的居住建筑。因为老年住宅与普通住宅之间的差异性,如消费群的专一性――它是“针对老年人提供的住宅产品”,产品设计的特殊性――住宅楼、医疗看护、交通线路、配套设施等方面符合老人的生理特点,社区活动的广泛性――在娱乐、学习、交往、情感等方面照顾老人的心理需要,所以,它又被称为“银色住宅”、“乐龄住宅”、“关怀住宅”。
1.2 如何建设老年住宅?:不同的老年住宅有其各自的设计原则和使用功能,但从本质上来说,它都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A、住宅设计必须要照顾到老年人特殊的身体状况;
B、无论是单独的住宅还是大型的社区都必须配备丰富精神文化的设施;
C、老年住宅必须具备满足不同阶段老年人需求而改变空间形式的特性,这种可改造的空间能够适当调整住宅的空间和功能,日本提出的“百年住宅”和“长寿住宅”,就是通过改造住宅空间来适应人生不同阶段居住需求; 2、老年住宅的分类
2.1 进制按照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状态分类
86年国际慈善机构(HTA)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将老年住宅分为七种类型: A类:富有活力,生活完全自理的退休人士和退休前老人居住的健康住宅。B类:生活基本自理,需要少许监护和帮助的健康老人住宅。C类:提供全天监护和最低限度的服务和设施的健康老人住宅。D类:专为体力虚弱而智力健全,但不需要护理和监护的老人住宅。
E类:专为体力尚且健全而智力衰退并需要个人生活照料和监护的老人住宅。F类:专为体力和智力都衰退并需要个人监护和护理的住宅。
G类:专为体力和智力衰退并患有疾病、受伤等的老人入住的注册医疗机构。2.2 按照老年人对服务要求的不同分类
A、提供给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老人居住的健康住宅:这种类型的住宅是提供给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Self-helping Aged People)居住的,所谓“自理老人”是指生活行为完全自理,希望保持自己独立的生活习惯,很少或基本不需要其它帮助的老年人。如果老年人能够独立生活,但想要居住更安全一些,喜欢同其他老人住在一起,就可以选择独立生活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代表环境是两种:老年公寓和老年聚集住宅。
B、辅助生活区或居民照料区:这种类型的住宅是提供给“介助老人”(Device- helping Aged People)居住的,所谓“介助老人”是指生活行为要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设施等帮助的老年人。辅助生活的其它名字是:居民照料,寄宿和照料,寄宿之家,辅助照料,个人关照,老年之家,受保护照料等。如果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诸如洗澡、穿衣、吃饭等需要帮助,需要提醒服药,需要24小时保安服务,可能有困难自己行走,有特殊医疗要求,有失禁问题,有时健忘或困惑(老年痴呆症),辅助生活区是合适的选择。
C、护理院:这种类型的住宅是提供给“介护老人”(Under Nursing Aged PeoPle)居住的,所谓“介护老人”是指大部分或全部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护理院是为康复期病人以及慢性和长期患病的人们提供24小时护理照料的设施,它提供常规的医药监督和康复治疗,不同的护理院各有专长。如果老人需要24小时护理照料,没有轮椅、助行器或其他人的帮助不能行走,不能自己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到了老年痴呆晚期阶段,需要治疗和恢复设施,患有长期或慢性病,选择护理院居住是合适的。护理院的其它名称有:专业护理设施,康复之家,护理设施,长期照料设施。
D、连续照料退休社区:如果老人身体健康,现在可以独立生活,希望在今后生活的每一个阶段都得到照料,即生活服务有保障,可以选择连续照料退休社区居住。一般个人付给社区一次性费用和月租费来支付生活开销。连续照料退休社区是发展的概念,社区为老人提供住房、活动、服务、医疗照料。不同的是,它提供老年不同阶段的连续照料,从独立生活到必要时的辅助生活和护理院。
E、活跃老年社区:活跃老年社区是一个年龄限制的社区,专门为那些喜欢参加身体和社会活动的老年人建立的。这些社区吸引约55岁的年轻老人以及希望住家在一个有很多娱乐活动场所的环境。通常这种社区由一些卖给老人的独立房子、联排公寓或别墅构成。社区活动有高尔夫、钓鱼、网球、游泳、划船、教育课程、艺术、手工、演出等。相应的社区面积较大,建有俱乐部、湖泊、游泳池、图书馆、高尔夫球场、散步和自行车路径、网球场、饭馆、礼堂等。
2.3 按照产品形式的不同来分类
A、公立养老院,社会福利性质的老人院、托老所; B、以出租为主要经营手段的养老院,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C、以社区养老方式为主的老年住宅或是老年社区;
3、成熟市场老年住宅的特征
对老年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是摆在规划师和建筑师面前新的现实任务。过去,由于我国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给城市、环境带来的影响缺乏认识,缺乏客观的、长远的、战略性的指导思想,不能把城市建设、环境作为一个综合的整体来看待。因此,这些大量的对中青年人、健全人正常合理的环境和设施,对老年人的居住与活动却带来不便和不利。如何创造适宜老人的居住与活动环境,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系列新的课题。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和日本等,比我国步入老年社会早20~40年,他们在这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
3.1 世界人口的老龄化: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在世界各国中,60岁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以意大利为最高,达23%,其次为希腊的22.8%和日本的22%,再次是德国的21.8%和瑞典的21.7%。不过该组织预测,尽管以老人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为标准统计出的几个“老人大国”都是发达国家,但目前全世界的老年人有一半以上的老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根据联合国提供的最新统计数字,2002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人为6.29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0%。到2050年,老人人数将猛增到19.64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21%,平均每年增长9000万。其中,世界经济发达地区的老人总数将由目前的2.36亿人增加到3.95亿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将由目前的20%增加到33%,经济欠发达地区将由目前的3.93亿人猛增到15.69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由目前的8%增加到19%。
3.2 老年住宅的演进过程:从总体上说,发达国家的老年住宅经历三个发展阶段:无障碍老龄住宅、混合的演变式住宅、适应老龄社会的通用住宅。
(1)无障碍老龄住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状况的改善,人的寿命大大延长,许多老人,包括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存活下来。可以肯定地说,每一个家庭或早或晚都会有老人。每个国家都希望为老百姓提供合适的住房。如何为老年人提供住房?过去的想法是,为他们专门设计和建造所谓“无障碍老龄住宅”。这种住宅是在对老人的视力,体力和巧力等功能下降情况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找出的不方便的地方,在设计时加以考虑。通常一个住宅小区只建1-2栋,栋内有专门为老人服务的系统。许多国家实践多年,最后证明,这种想法很难行得通。因为:第一,无障碍老龄住房造价昂贵,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老年人根本无法问津,政府由于资金限制也不可能完全满足他们的要求;第二,这种做法把老年人同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主流无形地隔开,老年人成天见到的都是体力不支或病魔缠身的老人,生活失去了朝气和活力。
(2)混合的演变式住宅:专门为老年人设计和建造住房的想法很难实现,于是就想,可否在一栋一般住宅里,拿出几个单元来做老龄住宅,同时在住栋内设有专门为老人服务的设施,并可向附近的老龄住宅提供服务(图1b)。这个方案的缺点是,人到老了要搬家,而且不能同子孙在一起生活。如果子孙也在同一栋楼里,则比住在单独的老龄住宅里有更多的优越性。
(3)适应老龄社会的通用住宅: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在自己的一生中频繁搬家,都希望在自己从年青时代就拥有的家里度过晚年,再加上老龄人口的日益增多,相当一部分住宅必须考虑老龄人的生活需求。所以,住宅设计要适应变化,要尽可能满足人的一生的需要。于是,一种从生到死都可以享用的“通用住宅”遂应运而生。所谓通用住宅(图1c),就是在设计和建造时,就把老年人的需要考虑进去,让老年人能自己照顾自己,但并不需要在一开始就把这些考虑全部做上去,而是逐步地来实现。所有这些考虑的实现当然要增加投资,但据日本估计,全部考虑这些要求,所增费用不会超过房屋造价的10%。如在开始时只考虑基本要求,则所增费用不会超过房屋造价的1%。日本1986年公布了“长寿社会对策大纲”。随后,从住宅,建筑和城市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因为建筑和城市是针对各种人的,所以20年前就已经考虑,住宅是针对具体人的,所以考虑较晚。“长寿社会对应住宅设计指针”的草案于1992年3月颁布,正式文本则于1995年6月施行。住宅如果按这个指针设计,贷款时可享受优惠,公营住宅还可获得补助金。这种能适应人的一生各个阶段的住宅最能适应老龄社会。
4、反映老年住宅市场的指标和维度
4.1 宏观政策:解决老年人的住房问题,对每个国家稳定国民民心,参与经济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日本在发展老年住宅的过程中,通过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配合,制定并执行有效的住房政策,保证每个家庭包括低收入家庭都能获得住房得机会,使国民得居住生活能充分体现与日本的经济实力相吻合的优质住宅和良好的住宅环境。这些与目前中国的情况比较相似,其最值得借鉴的有几个方面:
(1)立法规范:日本颁布了《住宅建设规划法》、《公营住宅法》、《地方住宿共给公社法》等,明确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住宅供应方面的责任。法律规定地方政府要经常注意管辖地区的住宅状况。为解决低收入者住房问题建设公营住宅,国家在必要时,必须从财政上、金融上及技术上给予援助。中央成立住宅都市整备公团,通过财政融资拨款,民间融资,以综合开发的形式,成片改造旧城区和开发新区,推进城市建设与住宅建设一体化。
(2)财政、金融支持:日本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创造了独特的住宅金融公库模式,向普通居民提供长期低息的住宅资金,为解决日本国民的住房问题,特别是对稳定金融市场的利率和资金,发挥了巨大作用,金融公库与住宅公团、公营住宅被称为日本住宅经济的三大支柱。在日本,凡是居民建造或购买的住宅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内,均可向住宅金融公库申请低息贷款,平均利率比商业银行贷款低30%左右。贴息由财政部门承担。
财政补贴和融资制度是日本建设省指导和管理住宅建设的重要途径,不仅个人能申请,地方政府如住宅建设资金短缺也可向公库或公团申请,而且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公库的中长期低息贷款进行各种项目的住宅建设。对一些特殊性质的住宅如老龄住宅、节能住宅、新结构体系的住宅等,还可以申请特殊的财政补贴或低息贷款。财政提供的融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1、邮政储蓄归集的资金;
2、各种退休金、保险费;
3、政府债券。
(3)税收的支持:日本规定居民购建符合国有政策及技术规范要求的住宅,不仅可申请低息贷款,而且在还贷期内的数额可在个人所得中扣除,个人住宅取得的定期收益免征所得税,日本对住宅交易征收的税种有:印花税、登记税、不动产取得税、固定资产税、都市规划税等,其中四种税对日本公民购买住宅,都给予了减税优惠。4.2 支持条件:(1)推进住宅产业工业化:日本推行住宅产业工业化的进程:
一是政府调控和指导的力度大,通产省负责住宅产业结构方面的工作,建设省侧重住宅产业技术开发方面的协调,对涉及多部门需要协调和决策的,则先由政府的决策咨询机构提出意见,由通产大臣拍板。
二是突出重点,每个五年计划都确定了一两个住宅产业技术开发研究的重点方向和目标,从高层住宅工业化体系、节能化体系到现在的智能化住宅体系和生态住宅体系,集中优势兵力协同攻关,各个击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目标。
三是财政金融强有力的支持,调动企业开发应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积极性,降低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是始终把住宅标准化,模数化放在优先位置,为企业实现住宅产品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和供应创造良好的条件,日本对住宅材料、设备、部品、性能、结构、安全性等方面的标准非常详细和配套。
五是建立优良住宅部品的认证制度;促进技术进步,奖优罚劣。
(2)住宅产品的质量规范:日本的住宅区,在规划设计方面,非常重视居住生态和环境建设,公益设施配套都比较齐全。在住宅单体设计、平面布局上注重多样化,满足不同住户的需求,在小区管理上突出安全与服务到位。在住宅生产的各个环节,每个产品、部件都非常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全面提升住宅产品的质量,日本创立了优良住宅部品认定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就是对住宅部品的外观、质量、安全性、耐久性、使用性、易施工安全性、价格及供应条件等,由建设省指定的日本住宅优良部品认定中心进行综合审查。为了保证认证的公正性、权威性,优良部品认定有一套从产品标准、性能测试、专家评价、机构认定、推广普及、售后服务、保险赔偿等方面的方法和程序。在筑波还专门投资新建了检测中心,配备了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每个受检产品都要在该中心经过严格测试,如对一个普通的门锁的性能测试,就要由机器人作20万次的模拟开启试验。住宅的材料,需要在仿真的恶劣气候条件下,经受声、热、光、风雪雨霜长时间的实验。
4.3 老年住宅的可行性参考指标
宏观指标: n 国家的医疗技术水平; n 国家关于老年人权利义务的法律法规; n 国家对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制度; n 国家对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制度; n 国家相关的财政、金融、税收政策;
中观指标: n 住宅产业的发展程度; n 科技型住宅的大众化程度; n 各地区对开发老年住宅优惠措施的制定; n 支持老年人购房的金融工具的运用; 微观指标: n 老年人的收入与消费水平; n 老年人的消费偏好和精神追求; n 老年人的生活娱乐方式和时间分配; n 老年人的文化教育水平;
5、老年住宅市场的准入条件
我国的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未富先老,所以,解决老龄问题,做好老年社会工作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成为全面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发展战略,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
这里,首先提到的是“老有所养”,然而,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国内的养老设施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服务上都无法满足老年人;另外一方面,国家无法提供如此巨大的一笔资金来进行养老设施的修建。所以,当我国进入到真正的老龄社会的时候,社会将会寻找合适的资金来投资养老设施。
当资金与需求之间出现非常大的差异时,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政府将会大力支持资金投向老年住宅的建设,并根据区域市场对老年住宅产品需求的大小来调整优惠政策的力度。目前,老年住宅的建设是业界研究的一个课题,虽然国家建设部和民政部已经出台《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来规范新建或是改建的老年公寓,但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措施来限制开发商的进入。
6、国外老年住宅市场的状况:
欧美各国由于传统个人主义的影响注重发展社会养老设施,特别是美国迅速发展老年社区。而在东方受到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一些已开发或开发中国家,为避免重蹈西方福利国家所经历的沉重财政负担,试图寻求维系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及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因此,为了消除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庭观念的变化和家庭结构小型化的趋势对家庭养老环境的冲击与功能的削弱,亚洲国家对维护和改善家庭养老环境及创造新的居住模式方面作了许多的努力。
6.1 亚洲国家的老年住宅:
(1)日本的老年住宅:从居住模式上来说,日本为适应家庭核心化倾向,采取老少两代在生活上适度分离,而研发建造了一批供老年人与家人同居的新型住宅。这种“两代居”形态的亲子家庭住房空间关系大致可分为:
A、同居寄宿型:同户门、同厨房及起居室,老人居室仅附厕所或简易烹调设备。B、同居分住型:同户门,厨房、浴厕及起居室全部分开各自配套。C、邻居合住型:分户门,同起居室,浴厕及厨房分用。D、完全邻居型:分户门,起居室相通,浴厕及厨房分用。
随着亲子居室和辅助使用空间独立成套程度的提高,两代家庭的独立性也逐步增强,因而上述四种形式其独立性随序增加,如此可适合于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的老年家庭使用。
从居住形式上来说,日本的老年住宅又分为:
A、国家建设地方管理的老年人住宅; B、押金式老年人住宅;
国家建设地方管理的老年人住宅属于福利型养老机构,由民间房产主建设的专供老年人使用的集合住宅,由政府出资征用后,租给老年人居住并给予房租补贴。押金式老年人住宅由地方住宅供给公社出资建设,专供60岁以上的老年家庭使用,并以押金方式提供使用权。
日本在老人福利与居住问题之对策上均表现了“先进”的姿态与成果。一方面是因为人口老化较严重,而且“家庭主义”在西化、都市化的冲击下比其它亚洲地区似乎提早涣散。日本除了社福设施网络较完善外,其最值得敬佩之处就是日本政府单位如东京都老人总合研究所,以及私人企业如积水社,均对老人居住的住宅设计花了相当的工夫,设想其设备依老人体能变化而弹性改变,以及与子孙家庭合住时,生活历程与住宅室内空间设备的弹性适应。
(2)新加坡的老年住宅:新加坡的住宅数量以建屋发展局所建的组屋最多。据统计,1990年已有87%的人口住在公共组屋内,而自有率达79.0%,租赁的仅8.6%。新加坡政府透过建屋局以及众多的组屋,对于鼓励子女与老年父母合住提出了不少办法,其作用、效果不可忽视,简要说明如下:
A、多代家庭组屋办法(Multi-Tier Family Housing Scheme):此办法意在优先分配组屋给与父母同住之已婚子女,并给予其它各种优惠,如贷款可达售价的90%、较长的偿还期、订金额度减少、提前三年之优先权等。
B、合选组屋办法(Joint Selection Scheme):此办法在使已婚子女与父母(或兄弟姐妹)分别申请组屋,但得一起抽签,使两家人可以住在隔壁或是同一栋或在邻近地区,亦可贷款售价之90%。自1978年开始实施,反应甚佳。
C、与父母邻居补助办法(Housing Grant for Family-Staying Near Parents/Married Child):首次购买组屋者若想在与父母(或已婚子女)同一地区或2公里距离内购置二手组屋时,便可申请此项补助款。
建屋局有鉴于一般民众购买力增强,推出的组屋面积与房间数便愈大愈多,有四房、五房、Executive型及上下二楼型,面积约为105┫、120┫、145┫、165┫,附有二套至二套半的浴厕设备。这些大单元均可供三代同堂家庭居住。因为组屋价格比一般房屋市场的价格便宜很多,目前很受欢迎。除此之外,建屋局更与政府社会福利部、社区发展部密切合作,在提供老人社区活动中心,社区老人服务及设施网络上不遗余力。社区发展部在社区提供了以下多项老人服务项目: a、交友服务 b、辅导与顾问服务 c、日间中心
d、餐食服务 e、老人俱乐部 f、健康教育?健康检查 g、家庭护理 h、老人优待 i、居住照顾
以上这些居住照顾之设施及社区服务,新加坡政府及学者专家均不断在检讨,并且对未来的需求,以及各设施、服务未来发展亦有预测,并订定相关计划。
(3)香港的老年住宅:香港是东亚人口老化第二高的地区,一方面其经济发展蓬勃,另一方面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部分移植,亦促使其在老人问题上的应对经验仅次于日本。二次大战后香港社会急遽变迁,随着现代化、工业化、西方文化观念的输入,中国传统的家庭主义被淡化,老人的地位低落,核心家庭愈来愈多。而另一方面,因为政府支配了房屋市场底层的结果,存在着50%的香港老人居住于公屋内的特殊现象,公屋每个单元的居住面积仅16至33平方公尺,这样的面积大致也只能容许核心家庭居住。香港政府在鼓励年轻人照顾长者的前提下又希望能使长者老得其所,能够在熟悉的地方安享晚年,推出下列措施:
A、提供长者更多的公屋:香港近年来兴建了一系列专为老者而设的单位,包括新式的小单位大厦和附翼大厦,把这些大厦纳入新屋内,让长者可与他们成年的子女分别于同但不同的单位里居住。同时进一步发展“长者住屋”大厦,这类大厦的设计可容纳多类社会服务设施,例如政府其它部门及志愿机构开办的日间社区中心及诊所。这些房屋提供“一应俱全”的服务,可让身体壮健的长者在熟悉的环境安享晚年。另外房屋署正积极进行一些旧型屋的重建计划,以确保所有希望留居原区的长者租户,在可行的情况下,都能在区内的特定用途大厦获得安置。某些大厦的设计与新屋混为一体,除了配备各种服务设施外,并保留了原有社区的归属感。
B、高龄人士优先配屋计画:申请人及年老亲属成员双方必须签署一份意愿书,声明以后一同居住,照顾其年老亲属的责任。若日后发觉违反此条款,则所获的单位会被终止租约。①“家有长者” 优先配屋计划:申请书内成员应为不少于两人的家庭组合,且其中必须包括最少一位年老亲属成员。符合资格的家庭将提早三年获得配屋。
②“新市乐天伦” 优先配屋计划:年轻家庭可以与年老父母或受其扶养的年老亲属,以一户或两户一同或分别申请新市镇公共屋内同一栋大厦的其中两个独立单位。符合资格的家庭将提早二年获得配屋。另外有居屋及自置居所贷款计划,若申请人与年长亲人一并申请,优先资格将获提高。
C、提供特别服务:为照顾长者的特殊需要,主要靠志愿机构提供服务。公屋拨出地方,供有关机构开设日间护理中心之类的设施。此外,亦举办一个屋主联络主任计划。房屋署的屋主联络主任会与长者保持联络,尽量了解他们的需要,并鼓励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现在这计划已在25个长者租户较多的公共屋中推行。另有鉴于老人服务工作已日趋专业已将长者住屋的管理工作外包专业机构或公司。
总之,香港政府与民间团体在老人服务上,前者负担经济支持,或以经费补助后者之各项服务。虽然在亚太区域香港的安老服务设施仅次于日本,但在各项措施中,照顾孱弱老人的养护机构最缺乏。今后如何强化老人自立生活及支持家庭照顾老人,也就是贯彻“社区、家居照顾”之政策是重要课题。
6.2 欧美国家的老年住宅:
与亚洲国家最大的差别是,欧美国家的老年人社区是以老年人的单独居住为设计前提的,不强调与家人的合居模式。
(1)美国的老年住宅:美国人意识到银发美国给产业带来的机会,首先是老年住房业的需求。老年人口的增多意味着适应这一人群住房需求的增多。1980年到1990年间,护理院、中长期照料和其它老年住房增加了24%。辅助生活机构是老年住房市场里近期发展最快的部分。1990年该部分的收入为125亿美元,2000年约300亿美元。尽管这个行业的70%是以妈妈―爸爸式的运营方式运营,类似于我们目前的民办家族式养老院,排行在前的却是一些著名的房地产商。据统计,排在前30名的辅助生活机构供应商拥有全国约24%的床位数。1999年时排在前5位的每个辅助生活机构,在全国各州的床位数均超过了10000张。比如排居第三的Marriott,总共拥有11603张床位分布在全国29个州150家Marriott品牌的养老院里。
美国养老住宅业作为一个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在法律上有一套鼓励、监督机制来保证养老机构的高质量服务。该鼓励监督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套完整和不断发展的评估体系,一是相对独立的监察员体制。
政府给老人的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可以支付老人们在护理院入住的部分开销,这笔费用由政府发放到护理院。护理院想要得到政府的钱,就必须符合政府的各项规定,并且在每年的质量评估中达标。政府的主管部门每年对养老机构进行审查,只有符合审核标准、质量评估达标的护理院才有可能得到政府的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由于联邦和州政府的钱是通过各种税收得到的,实际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因此每一个纳税人都有权要求政府对养老机构采取鼓励和监督措施,最终得到高质量的服务。
对辅助养老机构而言,如果要想得到某些医疗补助资助的项目,也要符合规定和标准。大部分辅助机构,没有政府的支持,主要遵守市场竞争的原则。
一方面是政府对养老机构的直接监察监督,另一方面是政府施行美国老人法,拨款给监察员项目。由监察员和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直接接触交流,来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以及监督改善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如果老人对入住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不满意,一般来说,先在养老机构内部设法寻求解决。如果仍然不能满意,可以在监察员那里申诉。美国养老住宅产业是一个发展了几十年并比较成熟的行业。产业的主体是社会的营利机构这一事实,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和探讨。
(2)丹麦的老年住宅:丹麦为老年人提供居住和福利的基本政策有三个概念,即“居住连续性”、“自行决定”、“充分发挥自立能力”。这种8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要领被称为“老年福利三原则。”而丹麦的《老年人住宅法》对住户标准作了规定:老年住宅应设有厨房、浴室、卫生间,住宅内部必须是无障碍设计,必须保证平均每户建筑面积在67平方米以上,必须有24小时紧急通讯联络装置,必要时设有公共娱乐室,方便老年人交往。
(3)德国的老年住宅:德国的老年住宅分为两种体系。社会住宅体系里的老年住宅,内部多为无障碍设计,政府对老人住房采取补贴措施。在生活援助方面,老年住宅房产主与民间福利团体签订提供服务的合同。该合同可成为房产主获得建设资金贷款的融资条件,养老院体系里的老年住宅,以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为居住对象,是一种接近住宅形式的养老院。在规划上,设计者把社会体系的老年住宅和养老院毗邻建设,以便在设置服务网点和急救站时,两者能共用。
(4)法国的老人住宅:人类历史上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就是法国,当1850年欧洲产业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法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人口的10%,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法国也是欧洲人口老龄化国家的典型。特色鲜明的老年酒店式公寓是法国解决老年人住房问题的主要模式。在这种酒店式公寓中,配套设施完全依据老年人的需要设计,如防滑设施和无障碍设施等,服务人员远远多于酒店或酒店式公寓,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长住或短住。
小结:在国内,老年住宅这个特殊的住宅产品刚刚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未来中国老年人口数目的不断增加,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自然是越来越激烈,可以预见的是,老年住宅的发展将是未来不可抗拒的必然趋势。当然,目前国内的政策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保障制度还未达到支持老年住宅全速发展的程度。如果根据国外老年住宅的演进过程来预测国内老年住宅的发展,那么,中国老年住宅的发展要进入真正的上升期,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