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编目——网络资源书目控制的必由之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4 08:2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合作编目——网络资源书目控制的必由之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合作编目——网络资源书目控制的必由之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第一篇:合作编目——网络资源书目控制的必由之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合作编目——网络资源书目控制的必由之路

王绍平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200030)文 摘 对网络资源实行书目控制是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网络资源数量大、增长快、稳定性 小,唯有走合作编目之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OCLC顺应网络资源发展的趋势推出CORC计划,把“编目资源共享”的概念引入网络资源的组织与控制,其中颇有值得我们思索与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 网络资源 书目控制 联机合作编目CORC计划

1网络资源书目控制的必要性与复杂性

90年代以来因特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已经为我们展现了网络资源的巨大脑力与潜能。但同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一样,网络资源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信息无序,无用信息掺杂其间的污染,给有效利用制造了日益严重的障碍。

对网络资源内容的监管、对不良信息的过滤、用搜索引擎对无序信息的查询,正是为减轻网络上信息污染而采取的重大措施。图书情报机构在组织文献信息和书目控制方面的类似做法是:文献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利用。正如文献信息的扩展迫使人们注重文献信息的组织、控制那样,网络资源的激增也使网络资源的组织、控制提上了议事日程。

目前对网络资源实施控制的主体(包括政府的与社会的)中,图书情报机构有其独特的优势。图书情报机构对非网络信息资源的控制已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将其施行于网络资源的控制可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图书情报机构对网络资源进行编目,即对网络信息进行选择、加工、整理,可以同耐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实行沈选、过滤、描述、标引,以便于查寻的方式把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用户,这是利用网络资源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1]。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不少图书情报机构将其丰富的馆藏转化为网络资源,在网上开发Web界面的联机公共目录系统 Web PAC便是一例。

网络资源与非网络资源有共性,这是图书情报机构进行信息控制(主要是书目控制)的前提。但网络资源也有区别于非网络资源的个性。首先网络资源增长迅速、数量巨大。据国外最新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因特网上可编索引的网页已超过10亿[2],仅此一项,其增长规模已超越了现有的非网络资源。当然这10亿网页并非全部值得编目,但仅对其进行筛选,也非一个图书情报机构可以应付。其次,网络资源变化多端,流动性大,稳定性小。目前MARC格式(USMARC与UNIMARC)都没有链接网络资源的856字段,由于网络信息地址时常更改,为了维护856宇段链接的有效性,就需花费相当的人力、物力。此外,网络资源本身的修改与版本更替也增加了网络资源编目的难度。2

从联机合作编目到“台作联机资源目录”

联机合作编目在图书馆事业发达的国家已成为传统文献书目控制的成熟方式。编目资源共享降低了编目成本,提高了编目效率,随之而来的编目工作社会化,促使图书馆的结构向有利于用户服务的方向调整。在美国,由于推行联机合作编目,近10年来几乎所有的公共、大学与专门图书馆都缩小了编目部的规模;有些图书馆甚至取消了馆内编目业务,把全部编目工作委托给OCLC等专门的编目中心。近年来,联机合作编目在国内日益受到图书情报界的关注,编目业务的标准化与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发展为推进联机合作编目奠定了现实的基础,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正在积极推行联机合作编目,编目资源的真正共建、共享可望在我国逐步推广。

网络资源编目既然是传统文献编目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而网络资源又具有数量大、增长快、稳定性小的特点,实行联矾合作编目更是理所当然的必由之路。美国的OCLC在积其数十年合作编目丰富经验的基础上,顺应网络资源发展的趋势,及时推出“合作联机资源目录”(Cooperative Online ResourceCatalog,CORC)的构想,把“编目资源共享”的概念引入网络资源的组织与控制,其中颇有值得我们思索与借鉴的地方。

CORC计划的有益尝试 3.1

概况

OCLC很早就致力于电子资源的组织与控制。它积极倡导元数据(metadata)格式的研究,参与制订了“都柏林核心”(Dublin Core)元数据规范;在用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XML(可扩展标记语言)、RDF、(资源描述框架)等工具描述电子资源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它在网上建设的Inter Cat与 NetFirst便是两个具有示范意义的网络资源数据库。早在1997年,OCLC研究署(offce of Research)就信息技术与因特网的发展对未来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为联机联合目录的未来取向,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认为OCLC应该适时地将网络资源的合作编目纳入自己的服务范围。1998年8月研究署正式向 OCLC研究顾问委员会(Research Advisory Committee)提交了CORC(Cooperative Online Resource Catalog)计划的构想[3,4]。

CORC计划的目的是在自动化编目工具与图书馆合作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建设共享的网络资源数据库。这是将传统的图书馆实践与原则——文献信息的选择、描述、标引、利用——运用于网络信息存取的有意义的尝试,也是联矾联合目录向网络信息领域的扩展。

CORC建立的数据库有4个:资源记录数据库、规范数据库、寻路器(pathfinder)数据库、杜威十进分类法数据库。其中资源记录数据库相当于一般的书目数据库,以Dublin Core或MARC形式提供网络信息;寻路器(pathfinder)则以网页的形式揭示网络资源的书目信息及其与资源的超文本链接。

1999年1月,以 Inter Cat与 Net First中的数据为基础,开通了试验性的 CORC数据库。同年6月,已有80多个图书馆申请加入 CORC计划。OCLC将在2000年7月正式推出 CORC服务项目。3.2

功能与特点

CORC采用的软件平台与各种工具可以为图书情报人员建立网络资源数据库提供以下的服务[5,7]:

①快速生成资源记录(即书目记录);

②自动标引杜威十进分类法类号;

②自动抽取关键词;

④自动进行规范控制1.

⑤通过合作与机器协助的方法维护记录的URL(统一资源定位器);

⑥提供生成、编辑寻路器(Pathfinder)的先进工具。

人们可以按联机合作编目的程序从网上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经编目后上载给 CORC数据库,OCLC对输入记录进行审核(质量控制与查重);或者直接从 CORC数据库下载所需的网络资源记录,将其纳入本地的数据库。借助 CORC数据库,可以生成、编辑、输入、输出3种数据:资源记录、数字寻路器(digital pathfinder)、规范记录。资源记录描述网络资源的书目信息,可根据需要选择MARC或Dublin Core格式;数字寻路器能直接由资源记录生成。用户访问 CORC数据库的界面有多种:比如一组可测览的网页、标准的 OCLC SiteSearch界面、基于杜威分类法的测览器、Z39.50客户机等。

鉴于网络资源数量众多、流动性大的特点,CORC计划一方面充分吸取传统的联机合作编目的长处,另一方面尽量发挥自动化编目工具的功能以减轻网络资源采集、选择、描述、标引、维护的强度。

①根据用户提供的UBL,搜索、获取(harvest)相关域名的网页,为相关网页及其所有链接生成一系列的资源记录。而且可定向获取具有EAD(EncodingArchivaI Description)与TEI(Text Encoding lnitiative)头标的网页,并自动生成资源记录。CORC工具在获取某一网址后,能自动过滤出关键概念与关键词作为索引词。

②采用机器辅助方式标引分类号与主题词。安装了丰富的机助编目工具,如杖威十进分类法(DDC)、美国国会图书馆标题表(LCSH)、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标题表(MeSH)、美国国会图书馆名称规范档,以减轻编目人员的标引工作强度。

②由成员机构分担维护URL,当用户的记录包含无效的URL时,CORC的自动链接维护工具会通过“状态屏幕”及时通知用户,由用户进行核查、更正。3.3

软件平台与标准

CORC数据库的软件平台是 Mantis,这是一种适用于任何元数据定义与界面的网络资源编目系统工具箱[6]。目前存在着众多的元数据规范,这些规范虽具有相似性,但彼此难以兼容。为了支持任意的元数据定义与界面,Mantis用XML(可扩展标记语言)存储记录,以 RDF(资源.描述框架)作为底层的元数据格式。系统可根据需要显示MARC与DublinCore格式的数据,输出MARC 或RDF/XML格式的记录。

RDF是支持各种元数据应用的建模标准,它将网络资源分成“资源”、“性质”、“值”三部分:“资源”是可唯一识别的对象,如一篇文章;“性质”根据用户确定的语义来判定,如一篇文章的题名、著者;“值”是“性质”的具体内容,可以是词串,也可以是另一“资源”,如具体的题名、具体的著者。RDF模型或由RDF模型确定的每个元数据记录则用XML来描述。这里XML是描述RDF模型的句法。

当用户从数据库检索到一条无数据记录时,Mantis就把记录中的数据根据预先设置的指令充填到XML模板中。XML模板中的所有数据再按照显示指令转换成HTML 语言,传送到用户的浏览器。有修改权限的用户可对显示的记录进行编辑。由于在显示过程中数据宇段的隐含信息已嵌入HTML,用户可通过测览器直接进行编辑,Mantis在编辑过程中重建被充填的XML模板,纳人经过修改的宇段。用户把更新的记录提交数据库时,系统将被充填的XML模板同原始的XML模板进行比较,抽出填入的数据存进数据库。为使CORC数据库具备自动选择、标引等功能,Mantis还吸收了OCLC开发的其他一些软件,如用于检索的 SiteSearch、用于自动标引的Scorpion、用于因特网资源获取(harvesting)的 Kilroy、基于 Unicode的数据库引擎Pears等。

CORC计划的启示

CORC眼下还是一个试验的计划,但它已显示出合作编目在网络环境下的无限生命力。正是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促成了联机联合目录的问世,从此步履艰难的合作编目不仅在发达国家成为文献信息资源编目的常规手段,而且在国内也开始逐步走上发展的正轨。自动化、网络化不但给合作编目带来了新的手段,还为合作编目注人网络信息资源的新内容,展示了网络资源合作编目的诱人前景。

尽管目前国内的合作编目与网络资源的组织、控制都处于起步阶段,但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已迫使人们重视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因特网的扩展正使网络资源与非网络资源的界限逐渐趋于模糊:网络资源可以有硬拷贝,非网络资源也可以有软拷贝,我们在对非网络资源实行合作编目时,将不得不经常考虑网络资源的存在。OCLC的 CORC计划是在数十年文献信息资源合作编目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并不意昧着我们必须先走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合作编目的路,再考虑网络信息的编目资源共享。既然网络资源的书目控制已载人议事日程,现在就应该末雨绸缎,对编目所用的格式、遵循的标准预作筹措,而更重要的是在推行联机合作编目的过程中考虑到网络资源编目的必要性,以免重蹈文献信息资源编目“各行其是”的覆辙。参考文献

黄纯元.图书馆与网络信息资源.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6):13—19 2

新华杜洛杉矶2000年1月19日电

Hic Key,Thomas,ChiIdress,Eric,Watson,Bradlley C.The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CORC as on COLC office of

Research project.OCLC newsletter,no.239:28—31 4

Covert,Kay.The OCLC Cooperative Online Resource Catalog

project.[Online].AvaiIable:http://orc.rsch.oclc·org:6464/

tookit.html 5

OCLC CORC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Online].Available:

http://www.xiexiebang.comtrol Online cooperative cataloing CORC project 王绍平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编目部主任,副研究馆员。本文刊登于《图书馆杂志》2000.4

第二篇: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质量控制与合同监管

文/乔燕萍 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源于工业企业中一种创新的经营管理方法,是将一些传统上由企业内部人员负责的非核心业务以外加工方式发包给具有专业、高效的产品(服务)提供商,以充分利用公司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承包业务,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目的是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一、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编目业务外包的主要质量问题 虽然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打破了其传统的运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编目质量却不尽如人意。例如,编目图书不符、图书加工粗糙等问题屡见不鲜,而书目数据的质量问题更令人堪忧,往往出现书目数据查重不仔细导致基本信息著录不够严谨、文献分类和主题标引不规范、分散著录与集中著录处理不到位、索书号确立不正确、与馆藏已有文献不匹配等诸多问题。2.编目外包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编目业务作为图书馆的基础业务之一,其加工质量和分编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文献资源的共享效果以及有效利用率。书目数据的质量是书目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有效完成的基础保障,它的质量直接关系馆藏的收集、整序、组织管理以及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效果。现代图书馆,无论是图书外借还是检索、咨询等业务,都是以书目数据库作为基础的。没有高质量的书目数据库作为保障,就无法有效地实现图书馆采访编目、流通管理以及检索咨询自动化。编目业务外包以后,并不意味着图书馆可以退出编目工作;恰恰相反,仅仅依赖协议和质量要求还不能完全保障书目的质量。因此,图书馆必须承担起书目质量控制的责任,指定专人负责监控外包的整个工作流程,始终如一地跟踪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并且针对不同的外包方式,采取不同的质量控制模式。对于来馆承担外包业务的公司,本馆的编目人员可以直接利用图书实体进行书目质量的审定和修正。审校的内容包括:文献著录是否标准和规范、复本是否漏查、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同种图书所取的分类号是否前后一致、同类图书出现重号所加的区分号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等。对审校后发现的错误如实做好统计和分析,把审校结果的分析报告发给外包商,敦促其改正。此外,还应该对外包的各个业务环节实现质量控制,以确保书目的质量。

二、编目外包的质量控制措施 1.签订外包责任契约和质量规范 签订明确的契约和编目质量文件,能保证外包商承包制作的书目数据和加工质量完全符合图书馆的要求。同时,对外包商的行为具有严格的制约作用,外包商由于惧怕违约受罚而必然会不断地提升书目制作和服务的质量。签订的责任契约和质量文件包括:数据制作的要求和流程、marc常用字段、种次号取号细则、特种图书处理细则、编目工作的流程、质量验收要求、处罚与后续服务内容等。2.编目过程中的有效控制 制定详细的加工技术标准。图书馆文献的编目都是以标准的数据作为基础的,但在分类、编目、加工等方面还有自己的要求。因此,为了让外包商在处理编目业务时能有计划地进行,图书馆应向外包商提供详细的文献分类细则、编目细则。图书馆要从编目业务开始之时就要加强对外包商的监督和管理,要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图书的质量、编目的质量、图书加工的质量、差错率、服务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督促其改正。如果评价很差,应当及时终止合同。3.数据审校过程中的有效控制 严格的审核制度不仅是编目数据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而且是质量控制的表现形式。数据校验应首先制定严密的审核制度和适当的质量指标,建立和健全数据质量控制制度,设立校对岗,对各成员提供的数据进行严格把关。把计算机校验程序与负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工校对相结合,通过人工或计算机对数据库中每条记录逐一进行校对。书目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应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对书目数据进行定期检查。同时,对所发现的错误记录分门别类地逐一及时修正,并规定以后工作中对类似问题的预防办法,将书目数据的差错率降到最低限度。只有严格控制,才能确保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才有高质量的标准数据源。4.建立长期稳定的外包合作关系 外包商的业务能力是制约书目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各外包商在配备编目人员的素质和力量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决策编目业务外包之前,必须对各外包商编目的力量、质量和资质作充分的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选定若干诚信度高、编目质量好、实力强的公司进行投标。在招标时,图书馆要从书商的企业规模、从业经验、企业信誉、员工素质、技术能力、服务质量、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从中选择最优秀的、考核合格的外包商承担编目业务工作,从源头上把好书目制作的质量关。为了保证书目制作的质量,可以选择两家以上外包商以投标的方式竞标外包业务。这样,一方面,通过竞标可以增强外包商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提供高素质的编目人才;另一方面,也可降低书目制作和加工的费用,实现高质量和低成本。

三、编目业务外包合同的制定与监督管理 图书馆将图书编目外包给外包商后,外包商对图书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图书馆不仅要考虑外包业务的完成情况,还要考虑外包完成的质量、外包人员与图书馆人员之间的合作、合同的履行等多种情况。在控制编目外包质量的同时,加强编目外包业务合同的监督管理,是编目业务外包的重要环节。1.建立健全图书馆的分编规章制度 除了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外,还应根据各类图书馆的专业特点、藏书性质、分编传统等制定适合各类图书馆情况的分编细则,包括分类细则、著录细则、种次号取号细则、图书加工细则等,并要求外包商严格遵照执行。图书馆还要根据分编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召开讨论会,对分编细则进行修订,使其不断完善,让编目人员在工作中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为编目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切实的保障,从制度上确保编目数据质量。2.制定完善的外包合同以规范书商的编目行为 编目外包工作首先要科学制定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确定了承包编目业务的外包商后,图书馆必须与外包商签订详尽、周密的外包合同,对外包商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数据制作加工等进行规范,确保书目数据和加工质量完全符合图书馆的要求。在外包合同中,要对具体的承包内容作出详细的规定,如定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工作目标、合作范围、外包的运作模式、编目人员要求、书目数据质量要求及完成期限、责任划分以及出现违约违规情况所应承担的责任等。合同应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合作过程中增强风险意识,利用完善的合同来保护图书馆自身的权益。3.编目外包合同的监督管理 合同监督管理是一种以事后管理为主,事后管理与事前、事中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事后管理主要是对合同是否全面、实际履行以及合同全过程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所进行的总结性监管,事先管理主要是对合同订立、订立过程进行的监管,事中管理主要是对合同履行过程进行的经常性、及时性的监管。(作者工作单位:国家图书馆)

第三篇: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研究

郑巧英,杨宗英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华山路1954号 200030 文摘:本文主要论述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和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为读者提供了远程访问,资源共享等优点,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网络时代的特点。数字图书馆对信息密集型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大大扩充了信息的获取范围,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数字图书馆中的资源比印刷型载体更便于检索,使学者以最快速度,获取所需资料;对教育、科研和技术开发都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网络;元数据;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Digital Library

Zheng Qiaoying, Yang Zongying Library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954 Hua Shan Road, Shanghai,20030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s and the model of a digital library(DL)as well as overview of DL in the world.A real digital library model should consist of four structures levels, which are user interface,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reference service system.There are five functions in the digital library, which are digitized documents for various media, large stores, quick access fast transfers, privilege and management.We are creation the prototype of the digital library i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They in include a goal and content built SJTU DL, an environment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and digital library support services and agents.Key words: Digital Library;Library Network;Metadata;Resource sharing

21世纪人类已进入了高科技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信息和通讯等高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将图书馆推向自动化、电子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对于正在不断产生的浩瀚的信息资源的整理、管理、提取和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发展的意义凸显出来,成为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引起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全球范围内已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利用最新信息技术创建数字图书馆系统及数字图书馆资源库,一批雏型成果已在Internet上出现。目前,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已能够实现中文文献信息的初步处理,但是在如何有效的存储、压缩、信息的结构化、多语种信息的对译、元数据的生成、内容描述的抽取和建立、搜索引擎及互操作性能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解决和完善。

1.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内涵

1.1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回顾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过程,可归纳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也就是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发展的阶段,此阶段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式发行MARCII的机读目录为标志,使图书馆正式步入了图书馆自动化的阶段。第二阶段也称为过渡阶段,是图书馆在网上进行全球性、整体化的电子文献信息服务的新阶段。自1985年以CD-ROM光盘和局域网开始在图书馆得到应用为主要标志,在此阶段人们可以在图书馆、办公室、实验室甚至在家中访问图书馆的机读目录、光盘数据库和检索系统,使70年代出现的大型文献信息中心充分发挥了效益。尤其是90年代Internet 的迅速发展,将图书馆网上的电子文献信息服务推向了全球性服务的新阶段。第三阶段是图书馆自动化的高级发展阶段,也称为数字图书馆阶段。根据专家分析和预测,21世纪初15年内将有一批数字化图书馆出现,专家、学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将在电子世界中漫游,不但在本地图书馆,而且在它以外的“虚拟图书馆”中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人们可以真正实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梦想。

1.2数字图书馆的内涵每位读者都有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借阅书刊、在书的海洋中遨游的经历,但是数字图书馆却是内容无限、图文并茂、无边无界的数字化的空间。目前对数字图书馆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数字图书馆不是简单的将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或者仅仅建立一个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怎样才是真正的数字图书馆的内容和含义呢?所谓数字图书馆,就是拥有多种媒体、内容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是一种能为读者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的服务机制,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分布的、大规模和有组织的数据库和知识库组成,用户可以通过统一的检索界面,对系统内的数据库和知识库进行一致性的访问,并获取自己所需的最终信息资料。

1.3数字图书馆的益处建立数字图书馆的益处,首先是对于国家的珍本、善本等珍贵资料可以用数字化的形式保存下来。其次是数字图书馆实现了资源共享,用户可以同时访问多个分布式多媒体信息源,为信息的查询和利用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大大的扩充了信息的获取范围,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最后数字图书馆中的资源比印刷型信息资源更便于检索,使用户能最快速度的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对教育、科研和技术开发都有很大的意义。2.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数字图书馆就是收集数字化的信息源和将图书馆内的部分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将这些数字化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有效的服务。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海量存储和媒体多样化

图书馆的基础是书刊文献信息资源,而数字图书馆的基础则是数字信息资源。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支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导致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的与日俱增。反之社会的进步又促使信息生产量飞速增长,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出版物等新型手段使得信息的发布和使用更便利。这样的形势对图书馆来说信息的收集量、处理量和存储量也相应的不断增大。从图书馆存储信息的度量单位由KB、MB到GB、TB甚至PB就是一个数字图书馆需要拥有海量存储的极好例子。

数字图书馆的存储介质由传统的纸质转变为多种媒体,数字信号可以处理多种媒体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三维体、虚拟空间等。对于这些不同的媒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文件存储格式和压缩方式,目前常见的在电子图书馆采用的文件格式有TXT、DOC、PDF、HTML、SGML、XML、WAV、MP2、GIF、JPEG、MPEG等。这些媒体信息仅仅对其数字化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图书馆的专业人员信息内容加以再加工,根据各种媒体的特性进行标引、数据加工、限制、缩放等。虽然数字图书馆存储了各种各样的媒体介质的信息,但是这些多种媒体信息之间通过存在着各种关系如内容、事件、形状、次序、色彩、音调等相互钩连,读者可以利用这些相互关系来方便和容易的查找电子资源。

2.2具有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和网络应用管理

当今世界已经为我们构造了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空间。人们对网络的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良好的、高速的网络运行环境是运行数字化图书馆的基础。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人们对数字信息的存取已经突破了数字信息存放的地点的限制,然而在网络空间中,我们还是需要人为的加上一些限制。网络越普及、网络应用越广泛,网络的重要性也就越突出,我们必须重视网络空间的安全。OSI规定了互联网络的七层模式,不同的信息需要在不同的网络层次上传递。在数字图书馆中也应根据各种应用本身的需要来划分不同的层次,网上用户的使用层次也根据各馆的政策和规定检索不同层次的信息。读者在对传统的图书馆的使用中,往往被图书馆的地理位置所束缚。图书馆和图书馆之间的相互使用性无法更好的发挥。而数字图书馆已远远超越了地理位置的限制,通过网络和计算机,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数字图书馆有组织的连接起来,同时它还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读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去获得任何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2.3具有智能的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软件 简单的将传统的图书馆中惯用的检索手段如关键词、题名、布尔逻辑等查询方式应用于数字图书馆,远远无法解决数字图书馆中浩瀚的信息资源的查准和查全的问题。数字图书馆中存储的海量的多媒体信息需要有智能化的搜索引擎、交互式智能化而又简单易用的多媒体检索工具,让读者在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的各种数据库和知识库中获取有组织的、连续性的、真正所需的信息资源,让使用者不必预先了解或学习检索各种类数据库的技术和方法,这就意味着数字图书馆必须有异构平台的统一检索界面的功能,并可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主动服务。数字图书馆在检索方法上的要求是以人工智能为基础,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熟悉的自然语言,不断地与系统进行交互,逐步缩小搜索目标,并将检索结果予以知识化关联,最终获得确切的信息资源。检索的结果可以有多种形式的显示、表达或演示甚至构造虚拟现实。

2.4 拥有多种媒体介质、多种语言、全文检索

数字图书馆拥有庞大的信息资源,网络的互联实现了资源共享,传统的服务所得到的二次文献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读者需要获得基于全文检索的服务。同时数字图书馆所收藏的资源信息不限于印刷体,而是具有声音、图像、影视等多种媒体,它的存储载体也相应地有光盘、录音、录象带及各种类型的数字化、电子化装置。因此数字图书馆应提供生动、具体、逼真的形象的信息资源。当然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图书馆的消亡,今后乃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刷媒体仍旧有很大的作用和占有很大的比例,印刷媒体不可能被其他媒体所取代。此外,由于对读者提供信息资源一致性的服务,要求数字图书馆具有兼容多种语言的能力。不同文化背景、使用不同语言的读者,都可以在数字图书馆中访问到多种数据库和知识库,取得自己的目标文献资源。

2.5强大的信息传播和服务模式

数字图书馆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传统图书馆的最主要的目的只是收藏,在对所收藏的书刊资料保存、组织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各种服务。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是被动式的模式,读者来到图书馆,图书馆才为他们提供查询、检索功能,这些功能根本不可能在家里或办公室中完成。而且读者也只知道题名、作者、主题词、馆藏等有限的信息。工作人员和读者之间的服务也只能停留在你问我答,你借书我取书的状态。而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将收藏、服务和人集成在一起的一个环境,它支持数字化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活动,包括生成、发布、传播、利用和保存。它所提供的服务却是主动型的,随时发布和广播各种信息资源的消息,它不断地、主动地为读者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提供导航式和个性化服务。这样图书馆服务模式就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服务,从根本上改变未来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数字图书馆应该不断地综合最新的科技动态、新科技和新学科的发展趋势,对读者进行信息资源的引导和导航。数字图书馆拥有现实的馆藏和虚拟的馆藏,多种类型信息的处理,免费和计费的服务、服务模式的广泛性、服务内容的多样化,以及具有部分电子商务的服务模式,使其具有与传统图书馆的不同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立足于本位,作为一个信息站点,按功能或任务来划分组织机构,包括信息采集整理、信息资源的加工转换、信息发布和服务、数据信息维护等;作为全球数字图书馆的组成部分,应展开形式多样的资源共享,包括联合购买数据库、共同揭示报道馆藏资源、提供统一标准的服务等,但是无论是在提供的资源或服务上必须强调特色,突出分工,相互协作,互尽义务,互惠互利;不同层次的读者可以享用不用的使用权限;在不违反版权和其他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传递信息资源;对某些服务或某些读者的使用率进行正确的使用统计和合理的收费功能;,可以结合电子货币结算功能。

3.数字图书馆的模式

数字化图书馆的模式由三个部分和附加层组成: 用户界面;网络和通讯;信息资源、数据库管理和检索系统以及附加的咨询系统。

3.1用户界面

数字化图书馆的资源被广大用户或读者使用,必须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 包括各种类型的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 如IBMPC, MACINTOSH等,使用命令语言或菜单或直接手操法等方式进行操作。目的就是让用户访问资源时,使用方便,所以人们非常重视用户界面的开发,例如近年来,在INTERNET上出现一些方便用户的网络化信息检索工具,它们使用的是窗口、图标浏览器和超文本等用户友好界面的技术,使用者不必知道所要查找的信息在网络存放的位置,也不必掌握许多操作命令。这些界面使用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掌握起来也没什么困难。

3.2通讯系统

网络和通讯系统是数字化图书馆的重要基础。若网络系统不完善,用户必须到图书馆使用各类资源,失去了数字化图书馆的意义。从宏观的数字化图书馆概念出发,它是一个整体化建设。包括一个单位内的区域网络以及地区、国家和国际网络和通讯系统的建设。因特网是数字化图书馆实现的网络环境。由一大批共同遵循TCP/IP通讯协议的计算机网络通过网络设备互连而成的庞大网络。目前因特网已经联系着超过160 个国家和地区。大量的信息资源均可通过它获得。宽带网是数字图书馆要求的运行环境。

3.3信息资源 读者的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满意的资料。一个现实的数字化图书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同时存在三种资源:即本单位收藏或开发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传统图书馆的印刷型资料(有各种数字化的索引);外界数字化图书馆、信息中心和电子出版物数据库的资源等。就长远观点而言,还应有国家级的“知识银行”、“文献数据库系统”,供数字化图书馆共享。目前因特网已为全球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从最尖端的太空探索、科技信息、文学艺术,甚至烹调技术。图书馆联机馆藏目录通过因特网免费对外开放也是虚拟图书馆重要的信息资源。

3.4数字化图书馆的咨询系统

数字化图书馆的咨询系统一般分为自我服务系统和请求帮助系统。这是数字化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能在客户端上显示读者指南,能自动指引读者使用数字化图书馆。目前大多数电子信息中心均有自我服务系统。后者为请求帮助系统,数字化图书馆应有各种信息专家,随时接受读者的联机访问并提供咨询。已有数字化图书馆的示范单位,有的已使用专家系统来部分解决一些读者提出较疑难问题。请求帮助系统应能在读者不中断检索的情况下,一步一步地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系统专家还能监控这些活动,知道信息专家解决问题的情况。

4.实现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标5.准和工具

4.1 数字化文献资源描述和处理语言

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主要有:

SG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它包括许多ISO标准。HTML是其子集,专门用来在www.xiexiebang.comMARC格式。早在七十年代,MARC就在图书馆自动化的应用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MARC是机器可读目录,人们使用MARC来标引书目数据。在1995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项目中,推荐USMARC作为数字信息资源标引的元数据,并在原USMARC的字段的基础上增加了856字段(电子资源地址与存取字段),用来存放URL的地址,直接连接因特网;增加了958字段,用来存放文件的存取地址。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在研究一种新的标准通用标识语言文献类型定义—SGML DTD,它能将ISO-2709的MARC格式的数据自动转换成基于国际标准ISO-8879 SGML格式,以适用网络软件和浏览器。

(2)都柏林核心数据格式—Dublin Core。它是一个国际范围通用的使用于网络资源著录的格式。由15个数据单元元素组成,但仅使用于HTML的环境。15个元素为:名称、题名、主题词和关键词、内容描述、资源类型、来源、关系和范围。Dublin Core结构简单;数据元素的含义容易使用,即使是非图书馆编目人员也能掌握;有德语、日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等10多种语种的版本;可扩性好,可以与其他元数据连接使用。

(3)VRA视觉资料核心类目—VRA Core。1995年VRA是为在网络环境下对艺术、建筑、幻灯片、照片等艺术类的数据资源标引而产生的,随着应用和推广,逐渐扩大应用到非艺术类的数据资源的标引。VRA格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作品著录类目,有19个数据元素,用于任何一种作品实体或某种视觉文献所记载的原始作品。二是视觉文献著录类目,有9个数据元素,用于记载某种作品实体的视觉文献(照片、幻灯片、数字图像等)作品。

另外,随着XML应用环境的日渐成熟,许多基于XML的元数据格式也被提出来。如Web Collection,CDF(channel Definition format),MCF(Meta Content Framwork)等。

4.3搜索引擎和全文检索

搜索引擎是数字图书馆收集信息资源和读者查找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重要工具,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动态建立索引的搜索引擎,能自动帮助数字图书馆收集和查找信息资源,它也能为读者提供定题服务的工具。目前经常使用的搜索引擎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浏览式查询;按主题指南分类目录查询;利用检索软件进行关键词或自然语言查询;集成式、多线索的查询。全文检索系统已越来越被大家重视,现代全文检索已引入超文本和超媒体的概念。它不但对本地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全文检索,还能提供超文本联想检索和网络检索,按读者的要求链接到另一个网上图书馆获取所需的资料,全文检索系统有自然语言接口等功能。

6.结束语 数字图书馆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从技术到内容,从使用的工具到应用的环境,及相关的标准、法律、法规等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目前,不同规模的数字图书馆的试验基地正在不断涌现,今后的任务是将其不断完善,并将它放大以存贮更多的信息,应用更先进的信息存储、管理、检索工具以及容纳更多的用户,逐步向实用的、规模较大的数字图书馆迈进。

参考文献

杨宗英,郑巧英“数字图书馆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no.1 郑巧英、杨宗英“图书馆自动化新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肖珑“元数据格式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no.4

郑巧英(1956-),女,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馆员,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自动化室主任。主要从事图书馆自动化和电子图书馆系统的研制和开发。曾获“1991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199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在国内外刊物发表的文章近30篇。杨宗英 男,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本文刊登于《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 No.1。

第四篇: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A考必读书目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生必读书目2013年版

所有学科必读书目(1本)1.《社会研究方法基础》,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政治学一级学科必读书目(20本)1.《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戴维·伊斯顿,华夏出版社,1999 2.《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与政策》,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东方出版社

3.《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马丁·利普塞特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变革社会的政治秩序》,亨廷顿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5.《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巴林顿·摩尔,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6.《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亨廷顿 上海三联书店

7.《民主与市场》,亚当·普沃斯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公民文化》,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9.《政党与政党体制》,萨托利,商务印书馆 10.《民主的模式》,戴维·赫尔德,燕继荣等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11.《没有政府的治理》,罗西瑙,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版本 12.《政府过程》,胡伟,浙江人民出版社 13.《美国是如何治理的》,希尔斯曼,商务印书馆1986 14.《马克斯·韦伯社会学文集》,马克斯·韦伯,人民出版社,2010年 15.《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丹尼尔·贝尔,商务印书馆 16.《政治与市场》,查尔斯·林德布洛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上海三联书店1992 17.《公共选择理论》,丹尼斯·C.缪勒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8.《集体行动的逻辑》,奥尔森,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西方世界的兴起》,道格拉斯·C.诺思,上海三联书店 20.《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斯科特·戈登,江苏人民出版社

比较政治与中国政治类必读书目(10本)

1.《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阿伦·利普哈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罗伯特·达尔,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3.《政治发展的诸方面》,鲁恂·W.派伊,天津人民出版社

4.《使民主运作起来》 罗伯特D.帕特南

译者:王列 赖海榕

江西人民出版社 5.《比较政治学》 劳伦斯·迈耶等著

华夏出版社2001 6.《中国:传统与变革》,费正清 吉林出版社,2008 7.《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邹谠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8.《中国政治》,汤森 / 沃马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6-1 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莫里斯·梅斯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类必读书目(10本)1.《国家间政治》,汉斯·摩根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国际政治理论》,肯尼思·华尔兹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霸权之后》,罗伯特·基欧汉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温特,秦亚青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全球政治经济学》,吉尔平,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大国的兴衰》,保罗·肯尼迪,国际文化出版社2006 7.《理解国际冲突》,J.S.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8.《大外交》,亨利·基辛格 海南出版社1998 9.《外交十记》,钱其琛,世界知识出版社 10.《中美关系史》,陶文钊,上海人民出版社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必读书目(20本)

1.《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戴维·罗森布鲁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斯蒂尔曼二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公共决策》,J.E.安德森,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4.《公共管理中的量化方法:技术与应用》,苏珊·韦尔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治理与善治》,俞可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6.《改革政府》,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7.《管理行为》,西蒙,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4 年版

8.《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上海三联 2000 9.《民营部门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E.S.萨瓦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公共与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西奥多·H·波伊斯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1.《马克斯·韦伯社会学文集》,马克斯·韦伯,人民出版社,2010年 12.《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丹尼尔·贝尔,商务印书馆 13.《公共选择理论》,丹尼斯·C.缪勒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4.《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道格拉斯·C.诺思 上海三联书店 15.《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 商务印书馆2010 16.《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斯蒂格利茨,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17.《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查尔斯·沃尔夫,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18.《政府过程》,胡伟,浙江人民出版社

19.《美国官僚政治——政府机构的行为及其动因》,詹姆斯·Q.威尔逊,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

20.《美国地方政府》,文森特·奥斯特罗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行政管理类必读书目(10本)1.《公共行政的精神》,弗雷德里克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公共组织理论》,罗伯特·B·登哈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B·盖伊·彼得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理解公共政策》,托马斯·R.戴伊, 彭勃 译 华夏出版社 5.6.7.8.《决策过程》,林德布洛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公共政策评估》,弗克兰·费希尔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公共财政管理:分析与应用》,约翰·麦克塞尔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规则制定——政府部门如何制定法规与政策》,科尼利厄斯•M•克温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两种人:官僚与政客》,乔尔·阿伯巴奇等,求实出版社1990 10.《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斯科特·戈登,江苏人民出版社

社会保障类必读书目(10本)1.《平等与效率》,阿瑟·奥肯,华夏出版社1999 2.《以自由看待发展》,阿马蒂亚·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福利国家经济学》,尼古拉斯·巴尔,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4.《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国家》,R·米什拉,法律出版社2003 5.《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贝弗里奇,中国劳动出版社2004 6.《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彭华民,中国社会出版社 7.《福利的解析——来自欧美国家的启示》,周弘,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8.《政府与社会保障——关于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的思考》,杨燕绥、阎中兴等,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9.《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郑功成,人民出版社 10.《中国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穆怀中,辽宁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上海交通大学青马学校“我的中国梦”推荐书目

上海交通大学“我的中国梦”读书活动推荐书目

1、《中国共产党党章》.........................................................................2

2、《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2

3、《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2

4、《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3

5、《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共4卷)》...................................................3

6、,《中国传统与变革》......................................................................4

7、《毛泽东传》.....................................................................................4

8、《为世界打造“中国梦”》...............................................................4

9、《全国大学生先进事迹选编》..........................................................5

10、《中国哲学简史》...........................................................................5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5

12、《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6

13、《国家命运》..................................................................................6

14、《钱学森故事》..............................................................................6

15、《中国震撼》..................................................................................61、《中国共产党党章》

者:逄先知、金冲及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第1版 ISBN: 9787010113968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1日

内容简介:本书是十八大后最新修订版,全文刊登了中国共产党党章,介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

作者:中共党史研究室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第2版 ISBN: 9787509809815

出版时间:2011年1月1日 内容简介:《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全书分上下两册,约78万字。本书记述的是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它是中央党史研究室在199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坚持全面阐明党史内涵,突出党的历史的本质和主流,充分反映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英勇斗争的历程,以及党的领导、党的活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充分反映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拓创新的历程,使民主革命的党史成为体现毛泽东思想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充分反映党在革命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以及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该书坚持在准确叙述历史的同时,还注重对重大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科学地总结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经验,认识并反映中国革命和党自身发展的规律。《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的出版,进一步满足了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教学和研究人员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的需要,对于科学地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党史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

作者:中共党史研究室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第1版 ISBN: 7509809509, 9787509809501 出版时间:2011年1月23日 内容简介:本书是记述了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29年的历史。这是一段波澜起伏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该书规模宏阔、编纂工作历经十六年、十数次易稿,代表了目前对这29年历史研究的最高水准。该书的编修始终以历史决议为指导,以新时期党历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有关党的历史的论述为准绳,充分吸收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史学界重要研究成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全面准确地反映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平凡历程,是一部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的权威性党史基本著作。该书的出版发行,对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党的历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素质,将发挥重要作用。

4、《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

作者:李慎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一版 ISBN: 9787509720028 出版时间:2011年2月1日

内容简介:李慎明主编的《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简明叙述了苏共兴衰的历史轨迹,并从苏共基本理论与指导方针,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建设,组织路线,领导集团,应对西方世界西化、分化的战略几方面阐述本书的核心论点,即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值此苏共亡党、苏联解体20周年之际,本书有特别的意义。本书适合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党建、马克思主义等领域学者和研究者,党务工作者,党员和领导干部,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等学习参考。

5、《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共4卷)》

作者: 金冲及 著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10074 出版时间:2009-08-01 内容简介:《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是金冲及教授研究中国历史50年、连续写作3年多而成的总结之作。全书共四卷,100多万字,分平装精装两种。全书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写起,历经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以及新中国建立后大大小小的社会运动、政治**(大跃进、反右、文革、八九等等),一直写到2000年新世纪的钟声响起。《史纲》以一个时代主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两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为基本线索,对20世纪的百年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全方位的描述。全书立论宏富、资料详实,详略有致,文字洗练。自然,最大的看点还是作者参阅了大量他人无缘与面的内部资料:比如毛周等领导人的会谈记录、一些当事人的未刊日记或口述记录。在许多重大事件、人物评价上,都有崭新的突破。坊间学者把这部书看作某种风向标:看作者写了什么,没写什么;写了的具体写到哪一步,提法上评价上有什么新的突破;浓墨重彩的是什么,轻描淡写的又是什么……总之,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关于20世纪中国历史的鸿篇巨著。它既是作者研究历史50多年的总结之作、心血之作,也是近现代中国史研究方面的大手笔、世纪之作。

6、,《中国传统与变革》

作者:费正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第1版 ISBN: 7214070464, 9787214070463 出版时间:2012年1月1日

内容简介:本书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和赖肖尔(Edwin Reischauer)合力撰就的有关中国历史的专著。全书贯通古今,包容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演变、近代西方势力的渗入后传统社会变革两部分内容。书中着重于从史实的叙述中探讨一些富有启示的理论问题,从比较史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历史,将同一时期的中国与西方国家互作比较,由此归纳出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本书还着力描述中国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形态的演变以及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排斥、融合的过程。

7、《毛泽东传》

者:逄先知、金冲及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第2版 ISBN: 7507331652, 9787507331653 出版时间:2011年1月1日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反映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的政治传记。其特点有三:一是所引原始文献资料异常丰富,超过所有同类书籍,所引当事人的记录和回忆,也经细致甄别;二是始终把毛泽东的活动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进程的大背景中来叙述和分析;三是突出了毛泽东在重大历史关头的决策过程,即不仅写他做了什么,还写他为什么这样做和怎样做的。这三点,正是权威人物传记所要求的客观性。

8、《为世界打造“中国梦”》

作者:吴旭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第1版 ISBN: 9787501188680 出版时间:2009年7月1日

内容简介:过去的这两年,对于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巨人”国家来说,用“不平凡”三个字来形容,似乎都显得不够力道。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正剧,喜剧,悲剧,闹剧,哑剧,你方唱罢我登场,直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辗转于大洋两岸的舞台之间,穿梭在东西方文明的断层夹缝之中,作为一个在美国大学里教授“战略媒体与大众传播”和“高级公关写作”的中国教授,我无法让自己躲避那些无处不在的心灵碰撞、文化冲击和认知落差。碰撞会出火花,冲击能让人警醒,而落差更引人沉思。这本书中的文字,忠实地记录了自己思索的过程和一些可供呈观的结果。其价值,不在于有什么真知灼见,而在于提供了一个独特而真实的观察视角。

9、《全国大学生先进事迹选编》

作者: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08827 出版时间:2009年9月1日

内容简介: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本书收录了全国百余位优秀大学生的先进事迹,旨在引导大学生以先进模范为榜样,认清历史使命、勇担时代重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自觉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10、《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1版 ISBN: 9787108030795 出版时间:2009年5月1日

内容简介:本书是“冯友兰作品精选”之一,该丛书以蔡仲德先生编纂的《三松堂全集》为底本,收录了冯友兰先生大部分重要论著。包括《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刘歆和他关于各家缘起的理论》《一个看似表里不一的问题》等。全书的语言风格及思想涵蕴别具风采,深受读者欢迎。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

作者:李君如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第1版

ISBN: 9787010112220 出版时间:2012年9月1日 内容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从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土义运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阐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和经验,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本书还提请读者注意,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形成的科学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重要体现,它是包括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内的各个领域科学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特别强调,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一条指引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总道路,不仅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要坚持不懈地探索科学发展道路,还要在政治和文化发展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的意义上,则要始终不渝地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本书由李君如著。

12、《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

作者: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编译局编 出版社: 学习出版社;第1版 ISBN: 9787514700244 出版时间:2011年6月1日 内容简介: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推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便于干部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编译局共同组织编写了本书,深入介绍了马列主义部分经典著作的基本观点、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推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的普及和大众化有重要指导作用。

13、《国家命运》

作者:陶纯,陈怀国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第1版

ISBN: 9787532142576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1日

内容简介:作品叙写我国“两弹一星”工程,从艰难起步的草创阶段,经过多年的坎坷发展,苦心经营,终于成长壮大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整个历史过程。作品气势磅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各具神采,是一部全景式表现我国国防战线的史诗性巨著。

14、《钱学森故事》

作者:涂元季、刘莹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第1版

ISBN: 9787506561433, 7506561433 出版时间:2011年1月1日

内容简介:这本书再次向我们展示了这位科学家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人格,也展示了他对中国航天事业不可磨灭的贡献。钱老是世界公认的科学巨匠,也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时间,但是他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高尚品格和严谨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15、《中国震撼》

作者:张维为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 ISBN: 9787208096844 出版时间:2011年1月1日

内容简介: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以其大国的韬略与智慧、以其超大型的体量和超丰富的传统,其崛起不可阻挡,其道路注定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些都将给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带来原创性的贡献。邓小平资深翻译,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模式”最坚定的支持者和理论研究者,亲历百国现实,从全球视野中比较“中国经验”,对“中国模式”做出最强有力的理论总结。

下载合作编目——网络资源书目控制的必由之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合作编目——网络资源书目控制的必由之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