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霍高速公路至睢县县城一级公路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审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8:1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连霍高速公路至睢县县城一级公路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审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连霍高速公路至睢县县城一级公路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审查报告》。

第一篇:连霍高速公路至睢县县城一级公路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审查报告

《连霍高速公路至睢县县城一级公路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技术审查报告

2011年4月13日,受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委托,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院”)组织专家对《连霍高速公路至睢县县城一级公路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工可报告》”)进行了技术审查。在现场考察、听取有关市县交通运输局和公路管理局等地方政府意见、编制单位汇报后,经讨论,提出了《工可报告》的技术审查意见。

一、《工可报告》主要结论 1.建设必要性

该项目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2012年全省108个县(市)20分钟上高速目标的需要,是促进睢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带动沿线重要产业聚集区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发挥连霍高速东西通道运输效益、完善河南省干线公路网的需要,是改善老路通行条件、缓解通道交通压力的需要。

2.技术标准

《工可报告》从项目在区域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预测交通量水平和适应程度、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要求以及项目的工程条件等综合考虑,推荐采用设计速度为100km/h的四车道一级公路,路基宽24.5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3.起点、终点

《工可报告》提出起点位于连霍高速民权站出站口。对两个终点方案进行了论证:终点方案1(K线方案)为原省道S325线与睢县环湖东路交叉处,终点方案2(BK线方案)为睢县湖中路与原省道325线交叉位置处。结合睢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布局以及睢 县政府的意见,从更好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角度,《工可报告》提出终点方案1(K线方案)作为推荐方案。

4.路线 1.备选方案

《工可报告》提出了同等深度的两个路线方案(K线和BK线),进行方案比较工作。

(1)K线方案

起点位于连霍高速公路民权站出站口(起点桩号K39+750),路线向南,经赵洪坡、北王庄、袁老庄、秦楼、曹庄、穿皇台,经殷庄、赵堂、黄城寨、穿丁营,经魏堤口、唐庄,终点位于睢县S211线与原S325线交叉处(K58+082)。路线全长约18.332km,其中新建10.022公里,利用老路8.31公里。

(2)BK线方案

起点位于连霍高速公路民权站出站口(起点桩号BK39+750),经赵洪坡、北王庄、袁老庄、刘庄、秦楼、南王庄,进入睢县境内,继续前行经曹庄、穿皇台,经豆子营、罗楼、五里庙、牛寨,与S325线相交叉,经老北关,终点位于睢县S211线与原S325线交叉处(BK58+453),路线全长约18.703km。全线利用省道S211改建。

(2)方案比选

《工可报告》认为:BK线方案较K线方案分别有旧路利用多、占地少、造价低的优势;但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看,K线拆迁量小,工程投资增加不多,线形指标、运输效率也更高,长远看能更有效地促进两县域社会经济发展,项目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优于BK线方案,且符合睢县政府意见,与睢县城市发展规划契合较好。综合比较,推荐K线方案。(3)推荐方案

项目起点位于连霍高速公路下路口(起点桩号K39+750),路线向南,经赵洪坡、北王庄、袁老庄、秦楼、曹庄、穿皇台,经殷庄、赵堂、黄城寨、穿丁营,经魏堤口、唐庄,终点位于睢县S211线与原S325线交叉处(K58+082)。路线全长约18.332km,其中新建10.022公里,利用老路8.31公里。

5.路基、路面及防排

全线采用整体式路基,一般路基宽度为24.5m,过村镇路基宽度为33.5m。具体形式如下:

① K39+750~K40+060路段,路基宽度拟采用37.5m,横断面布置如下:0.75m土路肩+5m慢车道+2m花坛+2.5m硬路肩+2×3.75m行车道+0.7m路缘带+0.6m护栏+0.7m路缘带+2×3.75m行车道+2.5m硬路肩+2m花坛+5m慢车道+0.75m土路肩。

② K40+060~K45+900路段,路基宽度拟采用24.5m,横断面布置如下:0.75m土路肩+3m硬路肩+2×3.75m行车道+0.7m路缘带+0.6m护栏+0.7m路缘带+2×3.75m行车道+3m硬路肩+0.75m土路肩。

③ K45+900~K48+140路段,路基宽度拟采用33.5m,横断面布置如下:0.75m土路肩+4.5m慢车道+3m硬路肩+2×3.75m行车道+0.7m路缘带+0.6m护栏+0.7m路缘带+2×3.75m行车道+3m硬路肩+4.5m慢车道+0.75m土路肩。

④K48+140~K58+082路段,路基宽度拟采用38.5m,横断面布置如下:0.75m土路肩+5m慢车道+2m花坛+3m硬路肩+2×3.75m行车道+0.7m路缘带+0.6m护栏+0.7m路缘带+2×3.75m行车道+3m硬路肩+2m花坛+5m慢车道+0.75m土路肩。行车道双向2%横坡,土路肩处横坡坡度为3%。一般边坡采用1:1.5的坡率,植草防护,砌体护坡坡率为1:0.25。一般路段路基设置土质梯形边沟,城镇路段路基设置浆砌片石矩形排水沟。

本项目全线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新建路段及加宽部分路面结构为: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6cm水泥稳定碎石+18cm水泥石灰稳定土。老路部分路面结构为: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18cm水泥稳定碎石。

6.桥涵

全线设置涵洞7道,其中新建6道,改造利用1道。7.估算

估算总投资为32046.6422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748.1258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为18740.8093万元,占投资总金额的58.48%。

二、审查意见及建议 1.建设必要性

审查认为项目建设是必要的。2.技术标准

同意项目采用设计速度为100km/h的四车道一级公路,路基宽24.5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3.起点、终点

(1)《工可报告》中项目起点位于连霍高速公路民权收费站匝道与S211交叉口处,起点桩号K39+750,符合省公路局[2011]40号文件中“就近上高速公路”的原则,同意该起点位置。

(2)《工可报告》中项目终点位于新建S211段与原省道S325线交叉处,终点桩号K58+088;路线于K55+300处与已改建的绕城公路 S325线相交。审查认为,按照省公路局[2011]40号文件“快速通道不进城”的原则,终点位置宜放在K55+300处。

(3)《工可报告》中的路线K55+300至K58+088(新建S211段与原省道S325线交叉处)段,目前已经为城市路段,从睢县高速公路快速连接线的建设原则上讲,该路段不符合要求。但该路段为一条县城与产业集聚区之间的重要连接路线,且路况较差,建设该路段对支持睢县的城市建设有利。建议《工可报告》中对该路段建设必要性从各方面分析,并将该路段建设列入“问题与建议”章节中另加论述。

4.路线

(1)本项目作为睢县与连霍高速公路的连接线,功能定位十分明确,首先解决睢县20分钟上高速公路问题,其次是带动沿线重要产业聚集区发展的需要,因此应补充与宁陵互通立交上连霍高速公路的连接线方案,通过比较全面论述连接线推荐方案。

(2)《工可报告》中选择了K线和BK线进行同等深度技术经济比较。K线自起点至皇台镇为利用省道S211改建,自皇台镇至终点段为新建;BK线自起点至终点均为利用S211改建。BK线具有利用老路多、占地少、造价低等优势;K线拆迁量小、线形指标、运输效率高,更方便服务于睢县的产业聚集区;《工可报告》选择K线为推荐方案,审查原则上同意K线位推荐方案。

(3)K线与BK线相距不足1.5公里,对服务于睢县的产业聚集区的功能差别论述不足,应补充论述。

(4)拆迁工程数量表中为10752m2,文本中为(概述中)30252m2,请予以核查。

(5)交叉工程论述中平面交叉数为298处有误,应为29处。(6)推荐线近1/2长度为老路改建,新征地1063亩偏高,请核 查。

(7)安全设施造价达100万元/公里较高,应核减。

(9)老路技术状况应有详细论述,如裂缝、坑槽等病害,弯沉等指标,特别是连霍高速向北行至民权县城的S211宽度等指标。

(10)信号灯设置一览表中设施说明栏为信号灯,形式及数量栏为标志牌,前后内容不一致,应修改。

(11)全线平面交叉29处合620m一处,应归并。

(12)路线方案示意图和路线平纵面图中的互通式立交图形有误,应改正。

5.路基、路面及防排

(1)基本同意利用老路改建路段采用24.5m路基宽度,按标准双向四车道布置。对过村镇段落,建议在主车道外侧设置路缘带和隔离带后,再设置4.0m宽慢车道,不再设硬路肩。改线后新建路段应均按标准双向四车道修建,路基宽度采用24.5m,其它如绿化带、慢车道等不计入本项目。

(2)基本同意推荐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形式。沥青面层的下面层建议由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改为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可根据交通组成和交通量情况进一步减薄。

(3)《报告》中应补充老路路面结构状况等资料,补充老路目前病害调查情况资料,以便确定老路面改造方案。

(4)基本同意老路拼宽处理和不良地段处理方案。

(5)路基回弹模量在路床进行处理后采用31Mpa偏低,建议提高。

(6)如路床需要掺灰处理,应计列相应工程量。(7)水泥稳定碎石的参考水泥用量建议由6%减少为5%。(8)老路加铺方案建议妥善处理病害的基础上,以直接加铺沥青面层为主。

(9)硬路肩部分的路面横坡应与行车道一致。

(10)同意路面采用集中排水方式,排水沟和泄水槽下的12%石灰土建议改为3cm水泥砂浆。

6.其他

(1)应补充规划、国土资源、环保、水利、文物等部门有关项目申报的评审意见。

(2)因连接线有5.2公里位于民权县境,本项目路线方案和建设标准等应有民权县的书面意见。

第二篇:沪陕高速公路至淅川县城一级公路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审查报告

《沪陕高速公路至淅川县城一级公路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技术审查报告

2011年4月6日至2011年4月8日,受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委托,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院”)组织专家对《沪陕高速公路至淅川县城一级公路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工可报告》”)进行了审查。在考察现场、听取有关市县交通运输局和公路管理局等地方政府意见、编制单位汇报后,经讨论,提出了《工可报告》的审查意见。

一、建设必要性

该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偏离高速公路较远的淅川县与高速公路间的快速衔接,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力争两年内所有县城通高速公路或者一级公路连接20分钟内上高速”的目标;该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区域路网布局,提高路网服务水平;该项目的实施也改善了地方投资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该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

二、《工可报告》方案 1.技术标准

《工可报告》从项目在区域路网中的功能与定位、预测交通量水平、项目的地形条件和环境因素、与项目连接的其他工程项目情况等综合考虑,推荐采用设计速度为80km/h的四车道一级公路,路基宽24.5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2.起点、终点

《工可报告》提出项目起点为沪陕高速丹水互通收费站出口;终点设在淅川县城南与S335线相交处。

3.路线

《工可报告》对路线提出两个建设方案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 了两个路线方案(AK线和K线),并进行同等深度的比较工作。

(1)备选方案

AK线方案从西峡县沪陕高速丹水互通出站口(AK0+000),沿匝道连接线经庙沟,下穿沪陕高速匝道桥及主线桥梁后,向西南方向经田关、石陵河、庞营、岈沟、谢家庄、档子沟进入内乡县桃溪镇(AK10+520),经关沟、二马沟、东川、西坡根进入淅川县上集镇(AK14+600),继续向西南方向经魏营、任庄,在靳家沟南与S332线平交后继续向南经燕山沟、东沟、南凹、万沟、连续跨越淅河后止于淅川县城南S335线上(AK24+262)。全长24.262公里。AK线主要控制点有:起点、沪陕高速匝道桥及主线桥梁立交处、S332线道路交叉处、终点。

BK线方案起点处与AK线方案相同,起于西峡县沪陕高速丹水互通出站口(BK0+000),沿连接线经庙沟,下穿沪陕高速匝道桥及主线桥梁后,向西北方向经西沟、黑坡河沟、划门岈进入淅川县上集镇(BK8+600),向西南方向经齐家店、三岔河、全家营、阴崖、下庄、柿园、印沟,在朱家沟与S332线平交后继续向南经燕山、梁凹,在南凹处与AK线方案重合终止于淅川县城南S335线上(K24+140)。全长24.140公里。BK线主要控制点有:起点、沪陕高速匝道桥及主线桥梁立交处、划门岈隧道、S332线道路交叉处、燕山隧道、终点。BK线需在路线穿越划门岈及燕山处设置两座隧道,其中划门岈隧道1500米,燕山隧道360米,总长1860米,均为分离式隧道。隧道净宽2×10.25m,其中行车道2×7.5米,左侧侧向宽度0.5米,右侧侧向宽度0.75米,两侧各设置0.75米的检修道。隧道内路面同主线路面结构。

(2)方案比选 《工可报告》从满足项目使用功能、沿线经济布局和路网衔接、水文地质、地形特征、造价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必选。经比选,两方案都能达到一级公路技术标准,BK线方案虽然技术标准较高,里程稍短,较AK线线型顺畅便捷,对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效果也较为明显,但施工困难,桥隧工程规模较大,对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要求较高,且后期运营管理技术难度和费用也较高,地方资金配套压力较大,而AK线所处地形条件相对较好,不需要设置隧道,且桥梁、土石方及防护工程规模均相对较少,施工难度较小,工期较短,总体造价较低,地方配套资金压力较小,便于实施。从整段路线造价而言,采用AK线方案较BK线方案造价减少约42485万元,从建设和运营总体效果来看,AK线方案降低了建设和运营管理难度,保证了道路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推荐采用AK线方案。

(3)推荐方案

路线从西峡县沪陕高速丹水互通出站口(AK0+000),沿匝道连接线经庙沟,下穿沪陕高速匝道桥及主线桥梁后,向西南方向经田关、石陵河、庞营、岈沟、谢家庄、档子沟进入内乡县桃溪镇(AK10+520),经关沟、二马沟、东川、西坡根进入淅川县上集镇(AK14+600),继续向西南方向经魏营、任庄,在靳家沟南与S332线平交后继续向南经燕山沟、东沟、南凹、万沟、连续跨越淅河后止于淅川县城南S335线上(AK24+262)。全长24.262公里。

4.路基、路面及防排

丹水互通收费站出站口段770米利用现状,采用15米路基;庙沟至终点段,采用24.5米路基。其中:行车道宽4×3.75米,硬路肩宽2×3米,中间带宽2米,土路肩宽2×0.75米。行车道采用2%的路拱横坡,土路肩采用4%横坡。边坡坡率取1:1.5。填方路基设置硬砌矩形排水沟,底宽80cm,深度为80cm。挖方路段采用矩形边沟,底宽80cm,深80cm,采用M7.5浆砌片石防护+钢筋混凝土盖板。采用M7.5浆砌片石加固排水沟。

丹水互通收费站出站口770米段利用现状,采用14.0米路面;互通至终点段,采用2×10.5米路面。

本项目全线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全线新建填方路基及K0+000~K0+770段加宽路基路面结构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18cm水泥稳定碎石+ 16cm水泥稳定砂砾+16cm水泥稳定砂砾。总厚度60cm。

全线石质挖方路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18cm水泥稳定碎石+16cm水泥稳定砂砾。总厚度44cm。

AK0+000~K0+770路段路面补强结构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总厚度10cm。

5.桥涵

全线共设桥梁10座,总长1652.2米,平均每公里68.1米。涵洞70道,平均每公里2.89道。

桥梁总宽与道路断面一致,桥梁净宽23米,全宽24米,桥宽23+2×0.5米防撞护栏。

6.估算

估算投资为人民币56707.47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2337.30万元;其中工程建筑安装费用37667.52万元,占总投资的66.42%。

三、建议方案 1.技术标准

建议采用设计速度为80km/h的四车道一级公路,路基宽21.5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2.起点、终点

建议项目起点为沪陕高速丹水互通收费站出口;终点设在淅川县城南与S335线相交处。

3.路线

基本同意《工可报告》推荐的路线方案:路线从西峡县沪陕高速丹水互通出站口(AK0+000),沿匝道连接线经庙沟,下穿沪陕高速匝道桥及主线桥梁后,向西南方向经田关、石陵河、庞营、岈沟、谢家庄、档子沟进入内乡县桃溪镇(AK10+520),经关沟、二马沟、东川、西坡根进入淅川县上集镇(AK14+600),继续向西南方向经魏营、任庄,在靳家沟南与S332线平交后继续向南经燕山沟、东沟、南凹、万沟、连续跨越淅河后止于淅川县城南S335线上(AK24+262)。全长24.262公里。

4.路基、路面及防排

建议采用21.5米路基。其中:行车道宽4×3.75米,硬路肩宽2×1.5米,中间带宽2米,土路肩宽2×0.75米。

基本同意《工可报告》推荐的新建路面结构。5.桥涵

原则同意桥涵的型式及规模。

四、报告修订意见 1.技术标准

(1)建议从交通适应性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路基宽度21.5米方案和路基宽度24.5米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2)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应列出所采用的具体数值。(3)根据路基横断面变化情况,调整服务水平分析。2.起点、终点(1)鉴于丹水收费站出口距G312线约3公里左右,为进一步完善和增强项目的服务功能,建议将起点位置位于G312作为《工可报告》的建议提出。

(2)路线起终点不是唯一性,应结合淅川县的县城规划(论述规划年限、批准部门等问题),现有S332、S335的技术状况和功能,进行路线终点的多方案论述。

(3)补充淅川县城市总体规划图和路网现状图。3.路线

(1)两方案沿溪线路段较多,应补充路线线位与洪水位的关系。(2)AK线自K3+000起至K16+400段走向与X011基本一致,AK线方案应补充论述X011线的技术状况及可否利用情况。

(3)路线全长24.262Km,转角35个,平均每公里1.443个,平曲线最小半径400m,满足规范要求;建议有条件时桥梁处平曲线半径适当增加,方便施工。JD2应设两个缓和曲线;JD10、JD13圆曲线太短,缓和曲线太长,不协调。回旋线长度是随椭圆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增大的,故R=400m的回旋曲线长度多数为100m,有的为225m,应统一;反向曲线间不要刻意追求零衔接。

(4)纵断面最大纵坡4.925%,平均坡长458m,满足规范要求,建议K7+600~K8+000段降低路线设计高度,对路堑和隧道方案进行比较。

(5)平纵配合应注意竖曲线的顶点不要靠近平曲线的拐点,如K10+840处、K17+860处、K19+350处K20+930处应错开。

(6)第三章与第四章的预测交通量不一致,应统一。(7)主报告中永久占地为1972.4亩,公路用地表中的永久占地为1927.4亩,应统一。弃土场用地不应定义为临时用地。(8)每亩用地的土地青苗补偿费为5.588万元,请核查单位费用是否偏高。

4.路基、路面及防排

(1)鉴于本项目相对交通量不是很大,且服务对象比较单一,为尽可能节省工程规模和投资,建议路基宽度选用规范的低限值,由24.5m减少为21.5m,将右侧硬路肩宽度由3m减少为1.5m。

(2)《报告》中的计价土石方数量与附图附表不一致,《报告》中仅列出了挖方数量,未列出填方数量。

(3)《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中对挖土方全部考虑利用,但石方大部分考虑废弃。建议尽可能多利用石方,一则对保证工程质量有利,二则考虑废弃土方造田。

(4)如考虑尽可能利用废方,部分高填路段建议在变坡点处设置变坡平台。

(5)《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中,标准路基

(二)适用于挖方路段,但图中标出了“原路面宽度”不妥,请核查。

(6)挖方路堑由于边沟加设了盖板,因此碎落台的宽度建议由土路肩外考虑为2m,以尽可能降低工程规模和弃方数量。

(7)建议在《工可报告》中完善防治公路质量通病如桥头跳车等的技术措施,可考虑计列部分高填方桥头地基处理的工程量。

(8)建议报告中完善如“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当量轴次”等主要路面设计参数。

(9)建议底基层采用石灰(水泥)稳定土方案与推荐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

(10)石质挖方段的下基层建议更名为调平层,其厚度由16cm调整为12cm。(11)AK0+000~AK0+770段路面补强方案建议由加铺双层沥青混凝土调整为一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2)沥青砼下面层报告中为粗粒式沥青混凝土,附图附表中为中粒式沥青砼,建议统一为中粒式沥青砼。

(13)《工可报告》与附图附表对填方路基采用圬工防护的控制度分别为4.0m和3.0m,应一致。同时采用圬工防护的标准不宜过高于我省高速公路的标准。

(14)挖方路堑边坡的稳定主要靠选取适当的边坡坡率,一般情况下可不再进行工程防护,自然裸露即可,《工可报告》中推荐的液压喷播植草或挂网客土液压喷播植草建议取消。

(15)边沟的断面尺寸取决于水力水文计算的结果,报告中推荐的尺寸比较单一,建议增加型式。如AK14+776~AK14+782左侧段长仅6m,也采用了80×80cm的断面尺寸不恰当。

(16)在挖方段采用矩形加盖板浆砌片石边沟是适当的,但填方段的边沟是否需要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取决于抗冲刷的需要,对抗冲刷不需要的路段,建议按照交通运输部新理念设计指南的精神,尽可能采用土质边沟。

(17)采用术语尽可能专业化,如硬砌边沟应为浆砌片石边沟等。(18)对路面排水的形式应予明确。5.桥涵

(1)鉴于项目终点附近现有空心板预制厂,建议起点处的桥梁跨径也采用空心板型式。

(2)项目全线桥梁基础采用扩大基础,建议下一步落实地质条件进行优化。

6.估算 《可研报告》推荐方案路线长24.262公里,编制估算为56707万元,平均每公里2337万元。估算编制基本符合部颁编制办法及河南省有关规定,材料价格、费率、指标套用等基本合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请再核实、调整:

(1)结合当前市场情况,水泥价格偏高。(2)复核培土路肩费用是否漏计。(3)未见计列路缘石费用。

(4)水中桥面面积占1/4,与现场情况相比偏多。(5)估算中计列房屋费用,请说明本项目是否需要。(6)征迁费用中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不应计列。与我省同类项目相比拆迁费用偏低,结合本项目情况建议对果木等林木赔偿进一步调查核实。应计列弃土场占地费用。

(7)建议核实地基处理、桥头处理、路床处理、弃土场防护等工程方案等并考虑是否计列相关费用。

(8)请结合工程方案评审意见对估算一并调整。7.资金筹措

《可研报告》提出,本项目资金申请上级补助,不足部分由地方自筹。建议对资金来源进一步落实后予以明确。

8.交通量预测

(1)应补充调查淅川县至内乡县的交通量情况资料,否则无法推算出淅川和内乡之间的交通量资料。

(2)应补充调查相关道路2010年的交通量情况资料。(3)应按照特征年路网变化情况,提出预测年的路网状况图和有关道路信息。

9.经济评价(1)《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已经有新的规定,不应再采用1988年的办法。

(2)人均区域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不应采用定值4%,应根据经济社会预测指标确定。

10.其他

应补充规划、国土资源、环保、水利、文物等有关项目申报的评审意见。

第三篇:邓州-内邓高速公路-渠首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审查报告

《邓州-内邓高速公路-渠首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技术审查报告

2011年4月6日至2011年4月8日,受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委托,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院”)组织专家对《邓州-内邓高速公路-渠首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工可报告》”)进行了审查。在考察现场、听取有关市县交通运输局和公路管理局等地方政府意见、编制单位汇报后,经讨论,提出了《工可报告》的审查意见。

一、建设必要性

该项目的实施形成南水北调渠首与内邓高速公路及邓州市间快速通道;该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区域路网布局,提高路网服务水平;该项目的实施也改善了地方投资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从渠首快速上下高速公路来讲,渠首至内邓高速公路段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从增强邓州与渠首的交通联系来讲,邓州至内邓高速公路段项目是必要的,存在的问题是实施时机和条件问题。

三、《工可报告》方案 1.技术标准

《工可报告》建设标准根据拟建项目在区域路网中的功能与定位、交通量预测结果,综合考虑地形条件、投资规模、环境影响、与拟建项目连接的其它工程项目等影响因素综合考虑,推荐采用设计速度为100km/h的四车道一级公路,路基宽24.5米,路面宽21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2.起点、终点

《工可报告》提出项目起点为邓州市南环路与S231线连接处;终点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3.路线

《工可报告》对路线分两个路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三条同等深度的比较方案(K线、BK线及CK线),并进行同等深度的比较工作。

(1)起点至渠首互通段备选方案

该段路段K线为大部分新建方案,BK线方案为部分新建部分利用S335线老路进行双侧拓宽方案。

① K线方案走向及控制点

路线起自邓州市南环路与S231交叉处(K0+000),向西跨刁河后,沿西北方向经张营、屈家后向继续向西过小吴庄、柿树张营、永安村、明耻、至戴岗后,路线偏向西北方向经新民村、夏庄、更生至杨家杨家接S335线,沿S335至内邓高速公路渠首互通(K23+030)。全长23.030公里。

K线方案主要控制点:起点、刁河、张沟水库、内邓高速公路渠首互通立交。

② BK线方案走向及控制点

路线起自邓州市西(BK0+000),与S231交叉处,向西跨刁河后向北经岗头、苏家跨刁河后路线左转沿S335线向西经茶店、蔡营、五里铺、李洼、过王坡小学,路线在小心庄离开老路向西北偏经南王庄后再次跨刁河,继续向西在陈沟处沿老路经董沟、十里庙、王家至渠首互通(BK25+350)。全长25.350公里。

BK线方案主要控制点:起点、刁河、内邓高速公路渠首互通立交。

(2)渠首互通至终点段备选方案

该段道路K线为新建方案,CK线为利用S335线及X037线拓宽 改建方案。

① K线方案走向及控制点

本段路线起自内邓高速渠首互通出口匝道与S335交叉处(K23+030),向西南经淅川县九重镇魏东、三北、柳树冲,继续向南跨引丹总干渠后向西,经南程营、张庄跨排子河,终止于渠首陶岔(K33+170),与X037线相交。全长10.140公里。

K线方案主要控制点:内邓高速公路渠首互通立交、引丹总干渠、终点。

② CK线方案走向及控制点

路线起自内邓高速渠首互通(CK23+030),与S335交叉处,沿X037线向西利用南水北调干渠大桥至淅川县九重街后,路线右转离开老路过黄楝树岗、在任庄处继续沿老路过太平岗、王棚、行至小范岗路线左转沿老路向南,终止于陶岔渠首,X037线与C003线相交处(CK34+034)。全长11.004公里。

CK线方案主要控制点:内邓高速公路渠首互通立交、南水北调干渠、九重镇、终点。

(3)方案比选

路线方案是从满足项目使用功能、沿线经济布局和路网衔接、水文地质、地形特征、造价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比选。

① 起点至渠首互通段方案比较

经比选,两方案都能达到一级公路技术标准,BK线虽完全利用老路基,土石方数量较少,但总体线形稍差。K线方案路线里程较短,工程造价低于BK线,且技术标准较高,较BK线线型顺畅便捷,有利于城镇的远景发展,丰富当地的路网组成,分离大量的长途客货车,改善了老路的通行环境。从整段路线造价而言,采用K线方案较BK线方案造价减少约2521.6593万元,从远期规划来看,K线方案既能有效的发挥干线公路作用,又有利于邓州市长期发展规划,符合国家的各项宏观政策,地方政府非常支持,故予以推荐K线方案。

②渠首互通至终点段方案比较

经比选,两方案都能达到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路线长度也差不多,CK线虽完全利用老路基,土石方数量较少,但总体线形较差,和南水北调干渠和乡镇规划冲突,街道化程度较高。K线方案路线技术标准较高,较BK线线型顺畅便捷,有利于城镇的远景发展,丰富当地的路网组成,改善了老路的通行环境,且与南水北调整体规划相协调。

从整段路线造价而言,采用K线方案较CK线方案造价增加约1716.1896万元,但从远期规划来看,K线方案保证了渠首至渠首站的快速直达,且避免了从九重镇通过,也从使得S335线上的过境交通和渠首的旅游交通分离,干线公路的服务水平得到保障,地方政府非常支持,故予以推荐K线方案。

(4)推荐路线

路线起自邓州市南环路与S231交叉处(K0+000),向西跨刁河后,沿西北方向经张营、屈家后向继续向西过小吴庄、柿树张营、永安村、明耻、至戴岗后,路线偏向西北方向经新民村、夏庄、更生至杨家接S335线,沿S335至内邓高速公路渠首互通后,向西南经淅川县九重镇孔魏冲、三北、柳树冲,继续向南跨引丹总干渠后向西,经南程营、张庄跨排子河,终止于渠首(K33+170),与X037线相交。全长33.170公里,其中利用S335线改扩建1.73公里,新建31.44公里。

4.路基、路面及防排

推荐全线路基宽度采用24.5米。其中:行车道宽4×3.75米,硬路肩宽2×3米,中间带宽2米,土路肩宽2×0.75米。行车道采用2%的路拱横坡,土路肩采用4%横坡。边坡坡率取1:1.5。

全线采用硬砌边沟,过村镇段及挖方路段采用0.6×0.6米矩形边沟加混凝土盖板,一般路段采用底宽为0.6米的梯形硬砌边沟。

推荐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方案为:

K0+000~K33+170新建及加宽路段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8cm水泥稳定碎石+16cm水泥稳定砂砾+16cm水泥稳定砂砾+30cm天然砂砾。K21+300~K23+030利用老路补强路段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8cm水泥稳定碎石。

5.桥涵

全线项目共新建桥梁7座(大桥364延米/2座,中桥130.16延米/2座,小桥69.12延米/3座),总长563.28米,平均每公里16.98米。新建涵洞94道(新建90道,拆除新建4道),平均每公里2.83道。

桥梁总宽与道路断面一致,桥梁净宽23米,全宽24米,桥宽23+2×0.5米防撞护栏。

6.估算

估算投资为人民币52640.59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586.99万元;其中工程建筑安装费用33933.77万元,占总投资的64.46%。

四、建议方案 1.技术标准

建议采用设计速度为100km/h的四车道一级公路,路基宽24.5米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2.起点、终点 鉴于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渠首快速上下高速公路问题,建议项目起点为内邓高速公路渠首互通出口;终点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

为增强渠首与其最近的县级行政中心邓州市的连接,便于服务于渠首的建设和开发,可增加邓州至渠首互通段方案。

3.路线

内邓高速渠首互通(K23+030)至终点(K33+170)段建设的必要性符合厅公路管理局[2011]40号文件精神,能较好地解决渠首上下内邓高速公路问题,审查同意此段连接线的建设。

渠首互通(K23+030)至终点(K33+170)段对K线与CK线进行了同等深度的技术经济比较,虽然K线方案较CK线方案造价多1716万元,但K线方案保证了渠首至渠首互通式立交的快速直达,避免了从九重镇通过,不需要修建南水北调大桥,也使得S335线上的过境交通和渠首的旅游交通分离,同意该段K线为推荐方案:路线自内邓高速渠首互通出口匝道与S335交叉处(K23+030),向西南经淅川县九重镇魏东、三北、柳树冲,继续向南跨引丹总干渠后向西,经南程营、张庄跨排子河,终止于渠首陶岔(K33+170),与X037线相交。全长10.140公里。

《工可报告》对起点至渠首互通式立交段进行了同等深度的技术经济比较,K线里程短(较BK线短2.32公里),造价省(较BK线估算少2521万元),K线全部为新建,线性顺捷通畅;BK线占地少,能有效利用现有公路资源,并提高了现有道路等级。从节约用地、服务地方出行和解决渠首和邓州市的连接角度出发,推荐采用BK线:路线起自邓州市西(BK0+000),与S231交叉处,向西跨刁河后向北经岗头、苏家跨刁河后路线左转沿S335线向西经茶店、蔡营、五 里铺、李洼、过王坡小学,路线在小心庄离开老路向西北偏经南王庄后再次跨刁河,继续向西在陈沟处沿老路经董沟、十里庙、王家至渠首互通(BK25+350)。全长25.350公里。

4.路基、路面及防排

基本同意《工可报告》推荐的路基横断面布置形式和主要设计参数。路基宽度采用24.5米。其中:行车道宽4×3.75米,硬路肩宽2×2.25米,中间带(采用植物防眩)宽3.5米,土路肩宽2×0.75米。

基本同意推荐的新建路面结构。5.桥涵

原则同意桥涵的型式及规模。

五、报告修订意见 1.技术标准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应列出所采用的具体数值。2.起点、终点

(1)报告论述拟建项目起点位于邓州市南环路与S231交叉处,形成内邓高速公路与区域行政中心相连接,起点选在此处也和邓州市整体规划相协调,对完善地方路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审查认为此论述不充分,首先应论述起点是否是邓州向渠首车辆的主要集散点;其次应论述该位置与邓州市整体规划的协调情况。

(2)应补充渠首有关的规划图和资料,补充终点与南水北调渠首工程整体规划的协调情况。

3.路线

(1)邓州市分别在S231、G207与内邓高速公路交叉处拟建有陶营、龙堰互通式立交,解决邓州市上下内邓高速公路问题,故本连接 线起点(K0+000)至内邓高速公路渠首互通式立交段(K23+030)解决邓州市上下高速公路的理由不充分,不在省厅公路局【2011】40号文中解决渠首工程上下高速公路的建设范围。

项目功能在于渠首和其最近的县级行政中心邓州的连接,便于服务于渠首的建设和开发,便于减轻省道S335的交通压力,工可编制单位应在此功能上多做文章,促使项目的批复。围绕此问题,对起点至渠首互通式立交段的比较仅从技术、经济上比较略显不足,应对其功能进行论述。

建议本项目按两个段落分别论述其建设的必要性,起点至内邓高速公路渠首互通段应强调其对渠首工程的服务功能及减轻S335公路的交通压力等问题论述其建设的必要性。

(2)《工可报告》对起点至渠首互通式立交段进行了同等深度的技术经济比较,K线里程短(较BK线短2.32公里),造价省(较BK线估算少2521万元),K线全部为改线新建,线性顺捷通畅;BK线占地少,能有效利用现有公路资源,并提高了现有道路等级。审查认为,从有利于项目批复和解决渠首和邓州市的连接角度出发,推荐BK线较为有利。

(3)K线方案的JD13位于渠首互通式立交平交口处,增加了平交口处交通混乱,应调整此交点位置。

(4)路线平纵面指标满足规范要求,个别位置平纵配合不妥,如K9+900处、K16+930处竖曲顶位于平曲线起点处,下阶段设计时注意调整。

(5)报告中应增加必要的附件,如厅公路局【2011】40号文等。

(6)附图附表中应补充公路网规划图,特别是县道、乡道应在 路线方案图中注明。

4.路基、路面及防排

(1)基本同意报告推荐的路基横断面布置形式和主要设计参数,根据本项目的功能和特点,考虑到本项目的服务对象,建议中间带采用绿化带形式作为推荐方案,将新泽西护栏形式作为比选方案。

(2)项目沿线有一定数量的弱性膨胀土,弱~中性膨胀土,报告中对弱膨胀土采取直接利用,弱~中性膨胀土采用外购砂土回填。审查认为,弱性膨胀土用于路基填筑是可行的,但应考虑包边和封顶处理,并计列相应工程量;同意弱性以上等级膨胀土不直接用于路基填筑,建议采用掺灰处理和换料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并计列相应工程量。

(3)《工可报告》5~29页弃土方案中,“填方全部接砂砾混凝土进行填筑”,请改正。

(4)基本同意推荐的新建路面结构,建议报告中完善如“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当量轴次”等主要路面设计参数。

(5)建议底基层采用石灰(水泥)稳定土方案与推荐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

(6)K21+300~K23+030利用老路补强段的老路处理方案,应在充分调查老路状况的基础上(老路是否出现结构性破坏),进一步比选论证。

(7)由于本项目填方高度均不大于4m,因此报告中推荐的路基高度3m以上采用拱形骨架防护,建议均采用植物防护。为美化路容,土路肩及边坡的绿化建议采用较高标准。

(8)附图附表中《路基防护工程数量表》工程量一栏无数字。(9)边沟的断面尺寸取决于水力水文计算的结果,报告中推荐 的尺寸比较单一,建议增加型式。

(10)过村镇路段采用矩形加盖板浆砌片石边沟是适当的,但填方段的边沟是否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取决于抗冲刷的需要,对抗冲刷不需要的路段,建议按照交通运输部新理念设计指南的精神,尽可能采用土质边沟。

(11)报告中梯形边沟尺寸为底宽0.6m,而图表中为80×80cm,请核查。

(12)采用术语尽可能专业化,如硬砌边沟应为浆砌片石边沟等。(13)对路面排水的形式应予明确。5.估算

《可研报告》推荐方案路线长33.17公里,编制估算为52640万元,平均每公里1587万元。估算编制基本符合部颁编制办法及河南省有关规定,材料价格、费率、指标套用等基本合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请再核实、调整:

(1)结合当前市场情况,水泥价格偏高。

(2)根据本项目区域其他工程情况,计价土方经济指标35.81元/立方米偏高。复核培土路肩费用是否漏计。

(3)图纸中估算防护排水圬工数量显示错误。

(4)请复核路面工程中的砂砾垫层数量与借土填砂砾数量是否存在重复。

(5)采用估算指标乘系数1.2偏大。

(6)估算中计列房屋费用,请说明本项目是否需要。(7)征迁费用中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不应计列。与我省其他类似项目相比,拆迁费用有可能偏低,建议进一步核实。

(8)建议核实地基处理、桥头处理、路床处理、弃土场防护等 工程方案等并考虑是否计列相关费用。

(9)请结合工程方案评审意见对估算一并调整。6.资金筹措

《可研报告》提出,本项目资金申请上级补助,不足部分由地方自筹。建议对资金来源进一步落实后予以明确。

7.交通量预测

(1)应充分考虑渠首开发对交通量增长的影响。(2)应补充调查S335线邓州市至渠首段的交通量情况。8.经济评价

(1)《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已经有新的规定,不应再采用1988年的办法。

(2)人均区域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不应采用定值4%,应根据经济社会预测指标确定。

9.其他

应补充规划、国土资源、环保、水利、文物等有关项目申报的评审意见。

下载连霍高速公路至睢县县城一级公路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审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连霍高速公路至睢县县城一级公路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审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