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市保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处理历史用地遗留问题的若干补充规定(深宝府〔1995〕107号,1995年11 月29日实施
深圳市保安区人民政府
关于处理历史用地遗留问题的若干补充规定
深宝府〔1995〕107号(1995年11月29日实施)
第一条
为加快处理历史用地遗留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针对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宝安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历史用地遗留问题,是指一九九三年二月二十八日前未经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问题。
第三条
宝安区协调处理历史用地遗留问题领导小组代表区人民政府,对历史用地遗留问题统一处理。
领导小组下设处理历史用地遗留问题办公室(以下简称遗留办),负责处理具体业务工作。
第四条
遗留办由建设、环保、消防及规划国土等部门的派出人员组成。派出人员代表本部门处理或联络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的业务。
第五条
遗留办实行“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集中制度,有关业务应在遗留办内处理完毕。不能在集中办公地点处理的,由该部门派出人员负责传递文件和督办,并在本规定规定的时限内处理完毕。在规定的时限内未能处理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讲明原因,否则视为同意,遗留办可直接进入下一工作程序进行处理。
第六条
历史用地遗留问题的申报于1996年1月31日截止。不在规定时间申报的,依法从严处理。
第七条
凡在规划区外、备用地内、组团绿化带内的项目用地,按以下原则由遗留办直接处理:
(1)属竣工、在建项目的,给予补办用地手续;
(2)属拟建项目的,原则上在各组团进行调整。无法调整,且与近远期规划道路无矛盾的,按项目和资金的实际情况,核定用地规模。有关市政公共配套设施由用地单位自行解决。
第八条
凡与现行规划用地性质有矛盾的项目用地,按以下原则由遗留办直接处理:
(1)现状已形成成片规模的,按实际功能补办手续;
(2)符合规划原则的,如:住宅、商业、办公用地属兼容性的,对在建、竣工项目予以补办手续。对拟建项目视现状情况,在不违反市政规划和满足公共配套要求的前提下给予补办手续。
第九条
经原县、区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竣工或在建项目,与现行规划有矛盾的,予以认可。规划实施需对建筑物拆除的,作适当补偿。
第十条
未经原县、区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竣工或在建项目,与现行规划路网有矛盾,占用道路绿化带的,可给予补办手续,但在处理决定书或土地使用合同、房地产证书中应注明占用绿化带的部分在今后市政建设需要时,应无条件拆除,原则上不予补偿。
第十一条
未经原县、区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竣工或在建项目,与现行规划路网有矛盾,1 占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的,作临时建筑和临时用地处理。用地单位须与规划国土分局签定临时用地合同,规划实施时应无条件拆除,原则上不予补偿。属在建项目,暂先停工,维持现状,待用地单位与规划国土分局签定用地合同后,按合同要求实施。
第十二条
对非法受让土地的,遗留办给原土地所有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出征地通知书,超过30天不签署征地协议的,不列入历史用地遗留问题,作为退件处理,土地权属仍归农村集体所有。
第十三条
对竣工项目的审查,各业务部门应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按特殊问题采用简捷程序进行处理。对无建筑技术资料的,规划国土部门不再进行建筑设计审查,建筑质检部门和消防部门可按现状直接进行查验,并作出验收结论。
第十四条
对原已签发《竣工验收证书》的竣工项目,现未改变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可不再重新进行质检验收;对已通过消防验收并盖章认可过的竣工项目,现未改变建筑物使用功能的,也可不再重新进行消防审查。
第十五条
遗留办在收齐当事人的申请文件后,规划国土部门应于30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意见,同意的应在该期间内发出办理测绘、征地通知书。完成测绘、征地工作并具备发红线图的,同时向环保、消防、建设质检等部门发出协助补办有关手续的通知。
规划国土部门在用地单位邀请首期地价款后,15个工作日内给予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地价全部缴清后45个工作日内办理房地产权证书。
第十六条
在接到遗留办发出的质检审查通知书后,建设主管部门就应于15个工作日内提出建筑工程验收意见。审查意见分以下三类:
(1)对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和现场核验施工质量符合或基本符合国家验评标准的,分别认定为“优良”或“合格”,并签署“同意交付使用”的验收意见,签发“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证书”;
(2)对工程质量保证资料不齐,但现场检查没有发现结构异常情况的工程,签署“该工程质量保证资料不符合国家验评标准,质量等级无法认定,但现场检查没有发现结构异常,同意交付使用,在使用中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的验收意见,签发“建筑工程质量鉴定书”(处理历史用地遗留问题专用);
(3)对工程质量保证资料不齐,现场检查发现结构异常的工程,在结构隐患没有消之前,不签署验收评定意见。
第十七条
在接到遗留办发出的消防验收通知书后,消防部门应于7个工作日内提出消防审查意见。审查结构分以下三类:
(1)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2)不符合消防规范,但通过整改后已能满足消防要求;
(3)不符合消防规范,整改后也难以满足消防要求。
第十八条
已竣工的项目,原未办理质检、消防验收手续,缺少有关设计图纸的,现在申请验收的可以不再提交设计图纸,并按下列规定处理:
(1)用地单位须提交符合现状的建筑平、剖、立面图;
(2)遗留办划定用地红线图,向环保、消防、建设质检部门发出补办有关手续的通知书。
经有关部门审查,符合规定的,遗留办发出处理决定书,用地单位在付清地价款后,规划国土部门准予房地产登记。
经有关部门审查,无法通过质检或消防验收,或暂无法进行质检和消防验收的自用项目,由用地单位出具具结书,承诺建筑物的质量和消防等问题所引起的一切后果,由用地单位承担和负全部责任,遗留办可发出处理决定书。在处理决定书内注明所缺的各项文件和资料,以及权利人已书面承诺质量安全责任自负。规划国土部门依据处理决定书的内容准予登记,对土地作初始登记;对土地上的建筑物登记时注明只证明产权的归属,不证明建筑质量安全问题。
第十九条
已竣工项目除下列地价和费用外,有关部门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不得再收取其他费用(不含房地产登记费):
(1)规划国土部门收取规定标准的地价及每宗地宗地图制作费800元;
(2)环保部门收取技术审核费每宗100元-1000元;
(3)建设部门按不超过建筑物总造价的2‰收取质量监督费。建筑物的总造价分期按类确定。
在建、拟建项目用地收费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以上各项收费,由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按上述规定向用地单位收取。
育林基金、耕地占用税、农业发展基金、征地管理费不再另外向用地单位收取,由区政府从地价收入中视具体情况统一划拨。
第二十条
已竣工项目的补交款或地价标准,属农村集体单位占用土地的按附表一的标准计收;属非农村集体单位受让土地的按附表二的标准计收。
第二十一条
已竣工项目的地价或补交款的减免按以下规定办理: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非农建设用地标准内的项目,免予补交款;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非农建设用地标准以外的项目,但已在镇或县、区级办理报建手续的,免予补交款;
(3)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让土地的行为,发生在1983年1月26日至1990年5月19日期间(县城范围内从1983年1月26日至1989年12月15日期间),属已在县(区)建设主管部门办理报建手续的自用项目,可免交地价,定为行政划拨用地;若用地单位愿意缴交地价的,按规定标准减半收取,该土地来源定为协议用地。属商品房项目的,一律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40元收取地价。
(4)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在原宝安县、区办理了报建手续,按规定标准的65%收取地价,只经镇一级办理报建手续的,按规定标准的75%收取地价。
本条所称已竣工项目,是指申报时已竣工的项目。
第二十二条
在建、拟建且自用项目的市政配套设施费或地价,按附表
三、附表四规定的标准乘以附表五规定的容积率调整系数计算。
属农村集体单位占用土地,经批准按非农建设用地办理且在非农建设用地标准内,免交市政配套设施费;用地在非农建设用地标准外的按附表三计收市政配套设施费。
属非农村集体单位受让土地的,按附表四的标准计收地价。
第二十三条
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受让土地,属在建、拟建项目,单位原已向镇、3 县、区级人民政府报建缴交了市政费的,并经核实后可从地价中扣减。
在镇一级报建所扣减的地价数额不得超过区政府规定返还给镇政府的额度。
第二十四条
申请商品房用地的项目,按以下规定办理:
(1)原经县、区建设局批准作为商品房销售的,予以认可,遗留办直接给予办理有关用地手续;
(2)新申请商品房的,原则上不予批准,先按自用办理。待积压的商品房处理告一段落或市场有明显好转时,再由用地单位申请,按申请时的地价标准补交地价后,批准上市交易;
(3)对未经批准但已发生销售行为等特殊情况的项目,用地单位申请作为商品房的,由遗留办提出处理意见,报区国土管理领导小组审批。
第二十五条
商品房的地价按以下规定办理:
(1)原经县、区建设局批准作为商品房销售的,并已规定地价标准的,按规定标准执行。未规定地价标准且现已竣工的项目,按附表二的商品房地价标准收取;
(2)现批准作为商品房用地且已竣工的项目,按附表二的商品房地价标准收取;
(3)属在建、拟建项目用地,现批准作为商品房用地办理的,按附表六的地价标准收取。
第二十六条
地价款超过200万元人民币,用地单位一次付清的,实交数按95%折计算。
第二十七条
用地单位在遗留办签发处理书或和国土部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时应缴交不低于20%的地价款或补交款,余款可按下列规定分期缴交:
一、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
(1)补交款在20万元以下的余款在半年内付清;
(2)补交款在20万元到50万元之间,余款在1年内付清;
(3)补交款在5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余款在1年半内付清;
(4)补交款在100万元到150万元之间,余款在2年半内付清;
(5)补交款在150万元以上的,余款在3年内付清。
二、属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
(1)地价款在50万元以下的,余款在半年内付清;
(2)地价款在5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的,余款可在1年内付清;
(3)地价款在100万元到200万元之间的,余款在1年半内付清;
(4)地价款在200万元到500万元之间的,余款在2年内付清;
(5)地价款在500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的,余款可在2年半内付清;
(6)地价款在1000万元以上的,余款在3年内付清。
分期付款的,应按月息率1%计算利息。
第二十八条
与规划不符而批准作为临时用地处理的,其租金按以下规定办理:
(1)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免交临时用地租金;
(2)属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按附表七规定的标准收取。
第二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企业、组织和个人,均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办理有 4 关用地手续,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条
原经宝安区处理历史用地遗留问题办公室处理的项目,可依照本规定的地价标准,重新处理。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由宝安区处理历史用地遗留问题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并进行解释。
第三十二条
以前颁布的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表一
农业集体单位(已竣工项目)补交款标准(单位:元/平方米建筑面积)用途
等
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工业
10 商服
14
附表二:非农村集体单位(已竣工项目)缴交地价标准(单位:元/平方米建筑面积)用
途
等
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工
业
自用住宅
90
自用办公商服
160 140
110
商品住宅
200 180
160 150
商
服
300 270
240 220
200
附件三
农村集体单位(在建、拟建自用项目)缴交市政配套费标(单位:元/平方米建筑面积)
用
途
等
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工
业
自用住宅
自用办公商服 190
150
120
90
附表四
非农村集体单位(在建、拟建自用项目)缴交地价标准(单位:元/平方米建筑面积)用
途
等
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工
业
130
120
自用住宅
240
200
160 130 100 自用办公商服
340
280
240
210 180 5 附表五
容积率调整系数表
土地用途
容积率
地价调整系数 工业
<1.51.5—2.5〉5.0
1.01.0—1.51.5 住宅
〈2.02.0—5.0〉5.0
1.01.0—1.51.5 商服
〈2.02.0—5.0〉5.0
1.01.0—2.02.0
附表六
非农村集体单位(在建、拟建商品房项目)缴交地价标准(单位:元/平方米建筑面积)
用
途
等
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商品住宅
280 240 200 170 150 商
服
440
380 320 270 230
附表七
临时用地租金标准(单位:元/平方米
占地/年)用
途
等
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工
业住
宅 7 商
服 15 10 8
其它
1.5 1 0.7 0.6 0.5
第二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深府〔2010〕66号)
深圳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深府〔2010〕66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妥善解决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现就加强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处理原则
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应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积极寻求妥善的处理方法,努力化解社会矛盾,有效增进社会和谐。市有关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含新区管理机构,下同)要密切配合,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合力做好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要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管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个人,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处理对象
(一)市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处理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若干规定的通知》(深府〔2004〕193号,以下简称市政府193号文)处理范围内的房地产。
(二)市政府193号文实施之前,已批准预售且已实际销售,未经批准改变用途、加建、超建的房地产。
(三)依照当时房改政策批准房改或者市、区住房主管部门出售,未完善相关手续的政策性住房。
(四)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或者房地产代用证,但未完善用地或者建设手续的房地产。属《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违法私房若干规定》、《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生产经营性违法建筑若干规定》、《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处理范围的房地产,不适用本意见。
三、职责分工
市房地产登记工作机构在市房地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负责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各区人民政府及市规划、国土、住房、建设、消防等主管部门予以配合。
四、特殊申请主体的确定
(一)原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已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已注销且无承继单位的,可以由购房者申请办理相关手续。
(二)市、区住房主管部门统一开发的政策性住房,由市、区住房主管部门申请;原镇政府统一开发建设的,由相关街道办事处申请;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自行开发建设的,由原建设单位申请,原建设单位已不存在的,由其承继单位或主管单位申请。
(三)市、区属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剥离到市、区投资控股公司(包括原市级资产经营公司)或上级产权单位的房地产,由投资控股公司或者上级产权单位申请。
(四)合作开发建设的房地产,合作一方或者多方已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已注销且无承继单位的,可以由其他合作方申请。
五、补办规划确认文件
(一)依照市政府193号文规定应当补办规划确认文件的房地产及本意见第二条
(二)、(三)、(四)项规定情形的房地产,应当向规划主管部门申请补办规划确认文件。
(二)申请规划确认手续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书;
2.身份证明;
3.测绘报告;
4.其他必要材料。
有土地权属证明的,应当一并提交。
(三)除下列情形以外的房地产,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予以现状确认:
1.非法占用已完成征、转地补偿手续的国有土地,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又不能采取措施加以改正的;
2.占用基本农田的;
3.占用一级水源保护区用地的;
4.占用公共道路、广场、绿地、高压供电走廊、公共设施和公益项目用地,压占地下管线或者其他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又不能采取措施加以改正的;
5.其他依法应当拆除或者没收的。
规划确认文件应当包括建筑物面积及分项指标、建筑物用途、建筑物地名命名等有关内容。
(四)依照本意见补办规划确认手续的房地产,如涉及变更建筑物功能或者公共设施的,应当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征得有关业主的同意。
(五)按照本条予以规划确认,如申请人或者其他有关当事人的行为违反有关规定须予以行政处罚的,应当依法予以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与执行不影响规划主管部门进行规划确认,不影响房地产登记工作机构办理初始登记手续。
六、补办房屋质量检测鉴定文件
需补办房屋质量检测鉴定文件的,申请人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房屋安全检测、鉴定机构对建筑物质量进行检测、鉴定,并将房屋质量检测鉴定文件报送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建设主管部门自受理备案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出具备案证明文件。
七、补办消防安全证明文件
需补办消防安全证明文件的,申请人应当在房屋质量检测鉴定合格后,委托有法定资质的工程设计、施工单位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按照建筑物建造时的消防技术标准或者市政府制定的具体消防技术规范对建筑物现状进行消防安全评价,取得消防安全合格意见后,报送消防主管部门备案,消防主管部门应当出具备案证明并进行抽查。
对于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消防主管部门应对建筑物的消防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并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的,消防主管部门应当出具验收证明。
已取得消防验收合格证明文件的(含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合格意见书、已在建筑工程竣工表上签署过消防验收意见、2009年5月1日后已进行备案登记的),无需重新办理消防验收
备案或消防验收。
八、补办土地权属证明文件
(一)依照市政府193号文规定应当补办土地权属证明文件的房地产及本意见第二条
(二)、(三)、(四)项规定情形的房地产,应当向国土主管部门申请补办土地权属证明文件。
(二)用地单位申请补办土地权属证明文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申请书;
2.身份证明;
3.测绘报告;
4.报建材料或者规划确认文件;
5.其他必要材料。
本意见第二条
(四)项规定情形的房地产,涉及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未完善征、转地补偿手续用地的,须提供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同意补办用地手续的书面意见。
(三)国土主管部门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有关材料对土地权属来源进行认定。确实无法认定的,土地权属来源按下列规定处理:
1.经济特区内在1988年1月3日之前,经济特区外在1990年5月19日之前建成的房地产,登记为行政划拨用地;
2.经济特区内在1988年1月3日之后,经济特区外在1990年5月19日之后建成的房地产,登记为协议出让用地。
(四)依照当时房改政策批准房改的或者市、区住房主管部门出售的政策性住房,需补办用地手续的,按规定减免地价。
(五)以下房地产,购房者申请办理房地产权利证书的,免补地价,认定为商品房性质:
1.1989年7月13日之前,向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购买的房地产;
2.经济特区外在1993年1月1日之前,已取得县(区)主管部门销售批复并已销售的房地产。
(六)土地权属来源按照本意见登记为协议用地的,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应用途的最长年限确定土地使用期限;登记为行政划拨的用地按照我市有关规定确定土地使用期限。
1982年7月31日之前已建成竣工的,土地使用期限从1982年8月1日起计算。其他情形的房地产,如已取得土地权属证明文件的,土地使用期限从土地权属证明文件载明的起始日期起算;未取得土地权属证明文件的,土地使用期限从报建时间起算。
(七)国土主管部门应当对申请补办土地权属证明文件的土地的范围、权属来源进行调查,并将土地范围及权属状况进行公告,同时在该房地产出入口张贴。
经公告有异议的,应当在异议事项解决后再补办土地权属证明文件。公告无异议的,国土主管部门应当补办土地权属证明文件。
开发建设单位已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已注销且无承继单位,或者由于其他原因确实无法申请办理土地权属证明文件的,国土主管部门可以直接出具土地权属证明文件。
土地权属证明文件应当载明土地使用权人、土地位置、宗地号、用途、使用期限等内容。
(八)按照本意见办理土地权属证明文件的房地产,有下列情形之一,国土主管部门按规定核定应缴应补地价款,向市地价款追缴部门出具追缴地价函,由市地价款追缴部门向开
发建设单位追缴:
1.房地产已建成销售但开发建设单位未缴清或者补足地价款的;
2.开发建设单位已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已注销且无承继单位的;
3.因其他原因无力缴交地价,经市政府同意与购房者办证分离处理的。
国土主管部门可以先予办理土地权属证明文件并载明欠缴地价款金额;房地产登记工作机构按照购房者办证和开发建设单位补缴地价款分离处理的原则,可以先予办理初始登记和购房者的房地产登记手续,但在应缴地价款缴清之前不予办理开发建设单位自有部分物业的房地产证及其他权属证明、分证登记、抵押登记或者转移登记。
九、税费和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缴纳
申请处理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申请人应当按规定缴纳登记税费及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开发建设单位未按规定缴纳登记税费及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房地产登记工作机构应当致函有关主管部门追缴,并参照本意见第八条规定的分离处理原则进行处理,不影响购房者办理房地产证。
十、房地产登记
(一)申请人依照本意见申请办理房地产初始登记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书;
2.身份证明;
3.测绘报告及宗地图;
4.土地权属证明文件;
5.消防安全证明材料或备案证明;
6.已备案的房屋质量检测鉴定文件;
7.规划确认文件;
8.其他必要材料。
(二)已发房屋所有权证或者房地产代用证的,完善初始登记后,方可换发房地产证。
(三)开发建设单位已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已注销且无承继单位,房地产已办理初始登记的,购房者可提交以下材料,申请转移登记:
1.申请书;
2.身份证明;
3.房地产买卖合同或协议;
4.付清房款凭证;
5.开发建设单位已被吊销、注销的证明;
6.购买政策性住房的,还应提交住房主管部门核实的房改批复材料(含住房主管部门加盖公章的分户汇总表);
7.其他必要材料。
房地产未办理初始登记的,可以依照本意见规定申请办理初始登记。房地产登记工作机构完善相关数据并对房地产权属状况进行公告后,购房者可申请办理房地产转移登记。
(四)在房地产登记过程中,房地产登记工作机构认为有必要的,可对房地产权属状况
进行公告。
(五)按本意见规定进行登记的房地产,房地产登记工作机构应当在房地产证上备注“本房地产证依据《关于加强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发”的内容。
十一、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
(一)市规划、国土、房地产、建设、消防等主管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发现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应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市规划、国土、房地产、财政、工商、税务、法制等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大地价款追缴力度。
市有关主管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要积极主动解决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中涉及本单位职责的事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损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由监察机关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的责任。
(二)对未履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或者其他有关协议,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开发建设房地产,激发群体上访或者煽动业主上访的企业或者个人,房地产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市规划、国土、房地产、财政、工商、税务等主管部门应当将违法违规企业或者个人的违法行为、处罚结果,以及违法违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控股股东和其他负有责任的股东的有关情况纳入相应诚信档案并向社会公布。
(三)市规划、国土、房地产、财政、工商、税务等主管部门可依法限制或者禁止以下企业或者个人在我市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或者进行其他重大经济活动:
1.有违法违规行为并引起严重社会后果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2.有违法违规行为并引起严重社会后果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控股股东和其他负有责任的股东担任法定代表人或者控股股东的企业;
3.有违法违规行为并引起严重社会后果的个人及由其担任法定代表人或者控股股东的企业。
十二、其他事项
(一)建筑物建成时间,包括建筑物改建、扩建的完成时间,以原已取得的竣工验收证明文件记载的时间为准;未取得竣工验收证明文件的,以房地产所在街道办事处凭施工合同、结算书等建房有关资料进行综合认定后出具的相关证明文件为准。
(二)本意见规定应当公告的事项,由主管部门在《深圳特区报》或者《深圳商报》公告。公告期为30日,公告费用由申请人承担。
(三)本意见所称的“之后”包括本数,所称的“之前”不包括本数。
(四)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市政府193号文与本意见规定不一致的,以本意见规定为准。
深圳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发布部门:深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31日 实施日期:2010年05月31日(地方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