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戏曲钧天雅乐,戏台古建华章中国戏台发展史(二)
戏曲钧天雅乐,戏台古建华章中国戏台发展史
(二)戏台的发展与成熟
明清时期,看戏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戏曲逐渐深入百姓生活之中,戏台在前代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并最终成熟。1840 年鸦片战争后,西学大规模地传入中国,中国戏台建筑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剧场建筑风格的影响,传统的式样也在不断改变。明清时期的戏台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一
戏台所处环境多样化
高平炎帝中庙戏台
丨
明清时期各地出现许多戏台,根据戏台所处环境可将其分为寺庙戏台、会馆戏台、酒馆茶楼戏台、祠堂戏台、庭院戏台、宫廷戏台等。丨
寺庙戏台,是最早出现的戏台类型,专为酬神谢神而建,所以一般位于寺庙内的山门和正殿之间,后来因地势局限(山门与正殿之间地块狭小)或为抬高戏台便于更多的人们观看,将戏台建于山门之上,如创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 年)的高平县王何村五龙庙戏台。后来参加戏曲演出的人日益增多,为避免喧闹声对神灵的不敬,部分戏台被建于山门外十几米的位置,如平遥双林寺戏台,位于山门南端 13 米处。丨
会馆戏台,明清时期商人远及全国各地,为了团结同乡同业商人,壮大势力,他们在自己所到之处建立会馆,内部供奉着自己的行业神,按照祭祀娱人的惯例,建戏台、戏楼,在神诞日或传统节庆日延请有名的戏班进行演出,这些戏台一般规模宏大、装饰豪华,极具地方建筑风格。山西商人在外地建有很多会馆,但外地人来山西经商人数少、实力微,修建的会馆少,较为著名的有晋城城区怀覃会馆戏台。丨
酒馆茶楼戏台,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一些酒馆茶楼为吸引更多的客人,增加营业收入,在自己酒馆内增设戏台,并邀请名角,每日上演不同的曲目。山西的酒馆茶楼戏台主要出现于清代,如山西第一座酒楼戏台位于太原剪子巷内,清宣统二年(1910 年)大水巷内的振兴茶园、松鹤茶园。这两座戏楼虽出现于 1840 年后,但建筑形制未受到西式建筑的影响。丨
庭院戏台,主要建于王府或富商宅院内,这些大户人家生活条件优越,为方便看戏,在自家院子修建了精美的戏台,在节庆之日请名角来此演出,这类戏台如北京恭王府内戏台,山西祁县乔氏、榆次常氏、太谷曹氏等富商宅院内戏台。丨
宫廷戏台,主要是建于皇宫、行宫或皇家园林中的戏楼,主要供节庆或大典之日演出。因戏台建造者为最高统治者,其规模多宏伟,此类戏楼主要出现于清代,分布于北京,山西境内无此类戏台。二
造型多样,结构复杂
临汾东羊戏台丨
宋金元时期,戏台的建筑形制极为简单,基本上为方形亭榭,面阔进深各一间,屋顶形制多为单檐歇山顶或十字歇山顶,梁架结构为简单的亭式扒梁结构。如山西高平王报村二郎庙内舞亭和侯马牛村金大安二年(1210 年)董明墓的砖雕仿木结构舞亭模型,均为单檐歇山顶。明以后,随着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提高,上至朝廷下至普通民众对戏台的认可及地方经济实力的增强,戏台建筑形制日益完善,屋顶形式多样化,硬山和悬山也用于戏台建筑,但十字歇山顶抬梁式构架的殿堂式建筑较为普及。此外,这时期出现的戏台建筑出檐深远,举折明显,部分戏台甚至出现斗栱,如临汾魏村牛王庙的元代舞亭和临汾东羊村东岳庙舞亭,它们的斗栱除在建筑结构方面起承重作用的同时还兼有装饰作用。三
建筑平面组合更加合理 翼城县乔泽庙元代戏台
丨
早期的元杂剧一般一人主唱,角色少,相应的戏台面积也要求不大,通常为面阔和进深各一间的单体建筑,面积多为 50平方米左右。至明代,随着剧情内容的复杂化,角色扩充,上场演员增加,同时便于演员化妆、休息,并将伴奏区和演戏区在空间上区别开来,不断调整戏台平面布置,建筑平面由规整的方形横向发展为矩形,面阔也由一间增加为三间到五间。为便于戏班工作人员的休息和换装,人们将两座独立的建筑前后串联起来,形成建筑组合体,即二连台。山西忻州市定襄县大南庄关帝庙就是一座二连台,当地谚语称“东文昌,西五道,连二台子三座庙”。丨
一些地方还建有三连台,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在戏台两侧加建耳房或钟鼓楼;另一种是在居中的正台两边各建一个体量稍小于正台的戏台,且呈并列紧连状态,这样既可以增加舞台整体美感,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演戏。在一些并不太重要的节日,只在中间演出;在重大节日,则三台同时演出,增强场面气势。如运城盐池神庙的三连台、壶关真泽宫三连台等。四
台口由四面观到一面观 曲沃景明戏台
丨
据山西侯马金代墓室壁画可知宋代戏台多为舞亭、舞楼,人们可四面观看。山西万荣汾阴后土庙内碑文(此碑为金天会十五年(1137 年)创立)记载,在正殿的前庭院中也存在方形露台,供观众四面观看,四面观式戏台可容纳较多的观众,并拉近观众和演员的距离,但在背面看戏的观众无法看到演员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且表演时戏台四面扩音,台上噪音大,演员无法集中精力,也严重影响群众观戏的效果,同时台上演员也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金元时期人们便将后面台口堵上,变为三面观,如临汾魏村牛王庙舞楼,三面观式戏台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从前戏台存在的缺陷,但侧面观众的视线不可避免的要受到角柱的阻挡。明清时期为更好地满足观众,同时为演员化妆、更换服装、休息等提供隐蔽的空间,将两侧台口也用墙封堵上,台口变为一面观,现存戏台建筑多为此类,如临汾魏村牛王庙和翼城武池乔泽庙就是两座三面观的舞亭,在明清时期通过将两山墙增砌至前檐柱而被改造为一面观的实例。五
内部设施完善化
汾西新安戏台
丨
金元时期,为了给演员化妆、休息、更换服装等提供相对隐蔽的空间,曾于戏台内临时悬挂幕布以区分前后台,演出时,演员掀开帘子上场,并无固定的上下场门。明代为提高演出效果,出现了为戏曲表演进行音乐伴奏和动作配音的人员,称为文武场或文武场面。因文武场也是戏曲表演的重要内容,大多数戏台都不为其提供独立的场地,与演员出现在同一台上。清代为明显地区分前后台,通常设置固定的板壁,左右两侧各开文武门,右侧上场,称“上场门”,左侧下场,称“下场门”。上、下场门上一般有门额题匾,如“出将”“入相”,“风花”“雪月”,“调调”“传传”等。
六
外部装饰日趋精美华丽
保德林遮峪戏台
丨
戏台因其独特的祭祀功能,同时作为地方经济实力的重要象征物,建筑规模越是宏伟壮观,装饰越是精美华丽,越能表达人们对神灵的虔诚之意,体现地方经济实力。在金代墓雕和现存可能是金元时期的舞亭中,装饰构件多兼有结构作用,只有少数为纯装饰性,明代以后装饰愈益华丽讲究。同时,人们为提高戏曲的观演和音响效果,明清时期各地戏台增设各种装饰物,如:音壁、看台、围栏、藻井、雕刻、彩画壁画、围栏、牌匾、楹联等。丨
藻井是传统建筑中等级较高的一种顶棚形式,应用于传统戏台建筑上不仅满足了建筑结构上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乐亭产生共鸣,提高音质。为了增强音响效果,以便于将乐曲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人们还在戏台两侧筑八字音壁,或在戏台周围设围栏,以突出和美化戏台造型。如平遥县东卜宜村先师庙戏台,台身三面设廊,造型奇特,富有变化。丨
戏台雕刻一般位于台口上方或后台的墙面上,或为木雕、或为砖雕,形式有浮雕、镂雕,内容为戏曲人物和相关故事情节,也有在木构建筑构件上绘有吉祥图案及戏曲人物。丨
在我国建筑中,匾额和楹联是传统建筑的重要装饰内容,这种“经过加工的文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为戏台的点晴之笔,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匾额既可起到标名作用,又可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楹联是指悬挂、粘贴或镌刻在柱子上的对联,这上、下两联字数相等、词性相称、声调协调,这些文字通常由名人撰写,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注:本文原创,版权归山西古建筑集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