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滨县新农村规划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8:35: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淮滨县新农村规划情况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淮滨县新农村规划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淮滨县新农村规划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淮滨县新农村村庄规划情况的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随着淮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尤其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审视县情、理清思路,提出了“打淮河碑,做水文章,坚定不移地走非农化之路,借淮河之威,扬淮滨之名,突出特色,加快发展,抢抓治淮机遇,全面提升淮滨,争当豫东南崛起后起之秀”的总体要求和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更是极大地推动了淮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县委、县政府组织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紧紧抓住“三农”问题不放松,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村素质为手段,多种措施统筹城了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农村各项事业不断进步。

今年以来,县政协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把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3月份,由县政协经科委牵头,组织政协常委和机关有关人员,先后深入期思、王店、三空、邓湾等试点乡镇和农村,就村庄规划问题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农户走访等各种形式,认真听取乡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对新村规划等问题的所思所想,常委们从不同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淮滨县村庄规划基本情况

淮滨县总面积120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万亩,总人口6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万人,辖17个乡镇,289个行政村。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根据淮滨四面环水、一河直贯的实际,提出了“打造水景生态园林县城”的城市建设目标,加快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步伐,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通过组织实施“村村通”工程,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扩大有线电视的覆盖面积,建设农村能源小型公益设施项目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村精神和物资文化生活水平,农村的居住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村交通网初步形成。2004年以来,我先县积极向上级争取“村村通”工程资金,目前已完成103个行政村的村村通油路建设。2004年以来开通了全县2条城市公交客运和8条乡镇客运线路。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效明显。大力实施村电农网改造工程,全县已投入三期农网改造

资金1.2亿元,对全县289个行政村,15个农村场及10千伏以上电网进行了全面改造,消灭了村级用电盲点,并实行了城乡同网同价。农村通讯迅速发展。全县加快电信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先后完成了2个小灵通基站建设和289个行政村的电信网络建设,固定电话已覆盖所有的自然村,部分村庄开通了互联网宽带业务。移动和联通乡镇基站已覆盖了全县所有乡村,农村手机持有率正在飞速发展。

二、关于新农村村庄规划情况的主要做法

为切实做好新农村规划工作,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切实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并取得可一定成效。目前,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我县村庄规划工作,外业勘测全部完成。2006年市委、市政府确定我县10个乡(镇)100个村庄为规划村,全县成立了2个小组,分赴各个乡镇村庄实地勘测,经过艰苦工作,目前已完成了10乡(镇)100个村庄的全部外业勘测和资料收集工作;规划进展顺利。全县已有邓湾乡、防胡镇等6个乡(镇)和徐门村、陈台村、张祠堂村等17个村的规划初步方案已完成,并通过了初审。我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强化组织。

为加强领导,我县成立了“淮滨县村镇规划建设指挥部”,县委书记胡道平兼任政委,县长李强兼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村镇规划的业务指导工作;各乡(镇)

也相应成立村镇规划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本乡(镇)村镇规划业务工作。县长李强与各乡(镇)的乡(镇)长签订可村镇规划目标责任书,乡(镇)的一把手是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县委、县政府要求乡(镇)真正把该项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纳入到年终工作考评中。县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两次为村镇规划拨专项经费10万元,并配专用车一辆,较早启动了我县村镇规划工作。

(二)营造氛围,注重宣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新工作,涉及面广,触及矛盾多,工作难度大,社会各界的理解、关心、支持非常重要。因此,要积极营建社会氛围,强化宣传引导。一是在信阳市村镇规划建设电视电话会后,县政府及时召开了常务会,召开可两次由县直部门主要领导和乡(镇)一把手参加的专题会议,多次召开各乡镇分管领导和村镇建设管理中心主任的座谈会、培训会;二是利用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放村庄规划宣传滚动字幕,在乡(镇)出动宣传车30余次进行宣传,是村庄规划工作人人皆知,家喻户晓,通过宣传在全县营造上下关心、关注村庄规划建设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村庄规划建设工作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因此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谐调互动非常重要,为使个部门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县政府对全县各

项部门明确了职责和任务。一是建设局要指导帮助乡(镇)、村搞好村镇规划;农业局负责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沼气建设规划;民政局、救灾办在新农村建设中负责建设敬老院,解决五保户安置问题;电业局帮助解决农村新村电网改造,解决生活、生产用电;水利局帮助修好桥涵、闸站,帮助解决居民饮水问题;土地局帮助新村完善土地调整手续,为新村居民依法、及时办理土地证提供有利条件;交通局要为新村建设搞好村村通规划。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倾全县之力,支持新村规划建设,县政府落实了帮扶责任制,组织了63个县直单位,每个单位要帮扶1至2个村,对每个村帮扶资金不少于3000元。三是要求业务部门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利用本部门的专业优势,争取项目资金,并积极吸引民间资金,为新农村规划建设打下基础。

(四)扎实推进,积极准备。

为积极推进村庄规划建设工作,我县一是立足实际,制定《关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的实施方案》;二是抓好培训,提高素质。我县邀请村庄规划建设专家来淮专题讲座,全县举办了5期专业人员培训班,增强村庄规划业务能力及工作水平;三是开展试点,典型带动。我县把邓湾乡徐门新村做为全县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的试点村,整合资源,重点投入,积累经验;四是建立制度,强化责任。与各乡(镇)签订了村庄规划目标责任书,对完成规划的村庄除了市里奖励1万

元外,县财政也拨出专项资金奖励,同时,将村庄规划建设任务完成的好坏,作为乡(镇)主要领导年终任务目标进行考核,完不成任务的进行处罚,强化了领导责任。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县在村庄规划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发达地区和兄弟县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村庄规划的民主意识淡薄。一些村对规划工作认识不到位,很多村干部在规划问题上大包大揽,没有广泛争取和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造成部分群众对规划设计方案不理解不认可;二是缺乏规划资金。今年淮滨县新农村建设有100个村需要规划,这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而下一步另外189个行政村规划同样也刻不容缓,按全市统一部署2008年底前必须全部完成,业务人员培训,规划设计等经费需要近500万元,县委、县政府采取了对口帮扶等措施,但目前,这部分资金由于多种原因大都没有到位。三是村庄规划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新村建设配套设施如自来水、电力、环卫、污水处理等各项配套设施要同步进行,但由于目前的改水、改电所需资金投入体制不健全等多种原因,配套设施建设明显滞后等。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高质量、高水平地编制好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根据我县农村的实际情况,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要求,编制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以及乡村布局规划、农村基

础设施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系,为我县“十一五”期间开展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发展潜力提供科学依据。要按照“一步规划到位,分批分期实施”的要求,统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排污、道路、通讯、供水、供电、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配套齐全、布局合理、节约资源、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居住区。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尤其是农民群众的意见,并履行法定程序经审批后执行。

二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污水管网建设。创造条件逐步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加强农村路网建设。继续推进通村及村内路网建设,在全面完成通行政村道路硬化的基础上,推进通自然村道路硬化;增辟农村客运线路,加快农村客运站点和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尽快完善农村用电专项规划,合理安排供电设施的用地及线路走廊,加快村镇电源点(变电站)的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完成有线电视光缆100%覆盖行政村,有线电视户户通;大力加强农村互联宽带网建设,为农民致富搭建好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尽快缩小“信息鸿沟”,让农民共享同步信息的文明成果。加强农村生态安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抗灾体系建设,加快农村气象、水文、地质等要

素的监测,增强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和抵御能力。

三是加快完成村庄整治工作。要优化布局。通过规划指导村庄建设科学处理生产、生活、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做到布局合理,实用美观要硬化道路。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干道硬质化90%以上,宅间道路达到消防安全要求;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90%以上的农户使用清洁能源;扩大村庄绿化面积。村庄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5%以上。

四是分阶段逐步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根据“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搞好试点。在经济条件好、有意愿的村先行试点,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扎实开展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

五是加强规划控制,集约农村建设用地。按照“改造城中村、整治行政村、撤并自然村”的要求,规划要明确农村用地控制区、村庄撤并区和发展建设区。通过规划控制农村建设用地,实施旧村土地整理,拆旧拆危,盘活存量土地,整合农村宅基地,集约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供给水平与服务能力,引导过于分散的村落和散居农户向中心村集中,对于规模小和正在萎缩的村落,要停止新的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

六是加大扶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应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精神,切实把支持“三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有关职能部门要尽快制定和出台惠及农民、农村、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实行规定费用减免政策。建议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时,本级规定费用减免收取;交通部门对乡村公路规划勘察设计费用只收取成本费;其它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只收取工本费。实行农民建房用地优惠政策。对服从村庄规划建设要求,自愿、主动拆除原有旧住房,积极参与新规划的房屋建设的农民,有关部门可以给予一定奖励措施。严格按照村庄规划安排宅基地,并建立宅基地合理置换机制,在符合规划基础上,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法进行出租、入股、抵押(房地产项目除外),所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制定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各类经济实体参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凡从事农村公路、水利、给排水、垃圾处理、沼气、电信和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应制定减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给予支持。

第二篇: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调研报告

第一部分 重要性的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说到底是一项治穷的工程,是一项发展的工程,而“三农”问题表现最为突出、最为迫切的是在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山区抓起。

**区是一个农业大区,而东南部山区乡镇面积又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受自然、区位、交通等条件的制约,经济发展相对缓

慢,“三农”问题较为突出,所以,东南部山区的新农村建设是全区全面奔小康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做为起“龙头”作用的规划,更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把东南部山区作为研究的重点,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的巨大作用,以规划引导、项目带动为手段,优化配置、整合各种资源,努力促进东南部山区快速、健康、协调的发展。

第二部分 现状分析

一、概况

**地处**省中部,从**城市群发展格局上,是**省中心城市之一。**区位于**市域中部,是**城市组群之一,全区现辖3个办事处、15个镇、3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全区总面积1000.06平方公里,总人口69.35万人。

**东南部山区是**地势较高的地区,辖淄河、东坪2个镇,张庄、峨庄、太河3个乡,区域面积370平方公里,总人口9万人。该区域处于**东南部,南邻博山区、沂源县,东邻青州市、临朐县,属于大鲁山林水洞生态区,是**市的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山体、植被较多,自然生态环境非常优秀,区内有马鞍山、峨庄瀑布群,梦泉、太河水库等自然风景区。

二、“三农”问题的表现特征

**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非均衡的态势,东南部山区与全区的平均水平差异显著。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农业人口:全区总人口69.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万人,占总人口的49%;东南部山区总人口9.1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59万人,占总人口的6.4%。

(2)人均收入:城区人均收入10528元,全区农村人均收入5332元,东南部山区人均收入2560元。

(3)产业结构: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2:65.1:32.7,东南部山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5:20:35。

(4)居民点规模对比:全区平原乡镇 11 个,215个村,500人以下的村35个,东南部山区5乡镇共141个村,其中500人以下的村68个,达总数的近50%。

(5)人口密度:全区总面积1000.06平方公里,总人口67.35万人,每平方公里内670人;东南部山区总面积370平方公里,总人口9.15万人,每平方公里内270人。

三、制约发展因素

(1)资源环境容量潜伏着一定危机。由于农业人口比重较高,加剧了农业资源的开发强度,形成了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态势。

(2)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该区域为**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第二产业的发展受到强制性的限制。

(3)交通条件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东南部山区山体、水域较多,自然地形起伏较大,内部交通条件非常差;境内只有洪峨路、博幸路、黑太路三条县乡路与外界相连,距离城区最近的村民居住点与城区的距离也在10公里以上,农民出行非常不便。

四、优势条件

(1)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区域内有马鞍山抗日遗址、齐长城及其附属设施遗址、齐桓公的活动史迹、隋唐时期的庙宇、宋代农民起义军的遗址、近千年的古楼等特有的人文自然资源。

(2)自然植被覆盖率高。该区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林地34.2多万亩,山林覆盖率22.8%,有大片的森林植被斑块,并存有大量的国家级保护植物,生态质量优秀。

(3)地形、地貌丰富多样。巨大的地势差异使区域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独立完整的生态水系、丰富奇特的地质景观、多彩多姿的生物资源、潜力很大的泉、瀑水景、保留较好的山地民居,使它蕴藏着世外桃源般的魅力。

(4)气候条件、空气质量优秀。由于区域地形地貌的影响,东南部山区同北部平原区气候条件差别很大。夏天山区平均气温比平原区低5℃左右,非常适合避暑纳凉,加之地势高,视野开阔,大气洁净,能见度好,具有消夏避暑等良好的气候条件。

第三部分 规划研究

一、规划思路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只有“生产发展”,才能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因此,新农村的规划首先要突出“生产发展”的中心地位。做为“三农”问题表现突出的东南部山区的规划,更应该抓住“生产发展”这条主线,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制定山区发展目标。

东南部山区山体、水域面积占80%以上,特殊的地形条件致使“一产”的集约、机械化发展受到限制;同时,东南部山区承担着城市“绿肺”及“饮用水源地”的重要任务,“二产” 的经济受到强制性的制约。因此,要发展东南部山区经济,就需

要打破农业产业的界限,把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借助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以乡村田园、自然风景、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资源为依托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发旅游休闲产业,形成高附加值的经济产业,带动东南部山区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规划方法

1、整合资源,构建大旅游规划框架。东南部山区是一处自然资源丰富,品位较高,具有一定规

模的旅游地,但各景区整合不力,建设中缺乏大创意,大手笔,以至于出现低水平建设,粗放式经营,产业化水平低等诸多问题,如不从宏观到微观进行科学规划,势必影响东南部山区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所以,规划要坚持“区域整合”的原则,一是将区域内的不同资源进行整合,合理的进行分工,统筹考虑各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分布和共享,充分利用“马鞍山、齐长城、峨庄山野生态”等品牌效应,大力培育适销对路的新型旅游项目;二是站在**区、**市乃至**省的角度进行科学规划,将区域内资源与周边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多种旅游线路组合和联合促销手段,使东南部山区的旅游能有机地融入周边的整体旅游环境中去,在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思想指导下构建系统完整的规划框架。

2、以旅游产业为依托,科学规划、正确引导新农村的全面发展。旅游开发对于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等都具有直接的作用。在山区新农村规划编制中,应充分考虑旅游产业的巨大带动作用。

(1)旅游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富民产业,是比较容易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根据东南部山区地域宽广、居民点分散等特点,可以规划一些以采摘、农家乐、传统耕种、民俗大院等为主题的旅游项目,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形成家庭收入。

(2)旅游开发最终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挖掘当地的人文资源,提供旅游休闲产业需要的文化内涵。

(3)充分考虑旅游开发对村容村貌、文明卫生建设的客观需要。规划中要考虑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对农村村容的改变,卫生条件的改善,环境治理等方面多下功夫。农家民俗接待户要追求民居风格的特色化,硬件酒店化。要破除农村房屋建设“一张图”的陈旧习俗,打破村庄面貌“千村一面”的局面,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化等特性,形成与乡村环境协调、富有区域乡土特色、满足休闲生活需要的个性化民居。

(4)通达性是发展旅游产业重要条件,发展东南部山区交通是规划的重中之重。在区域规划的编制中,要注意做好该片区的对外交通联系,做到与公路建立方便的连接。同时,应充分考虑区内重要景点之间交通联系。

3、坚持“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首先,东南部生山区既是生态资源经济区又是城市的生态敏感区,应慎重处理在开发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因此,该区域的开发建设要强化对山体的保护,努力增强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有计划的形成山区生态廊道,围绕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资源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合理进行农业、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

第三篇:关于定西市新农村规划设计的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关于定西市新农村规划设计的调研报告

张志龙 程建萍 田建良 李徐珍 赵文沧 罗崇亮 赵泽明 徐建华 闫有杰 韦应科 李静霞

(河西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甘肃张掖 734000)

1*0前言

村庄作为广大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而聚居的场所,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对双乐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双乐村位于称钩驿镇政府西南部,距称钩驿镇政府大概10公里,东接称钩驿镇政府,西接榆中县高崖、龙泉乡毗邻,南与符川黄坪村相接,北接称钩驿镇新胜村。双乐村总流域面积1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17.7亩,人均耕地面积6.2亩,梯田人均5.4亩。双乐村总15个社,418户,6672人,人均纯收入3416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双乐村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村社、梯田、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卫生、通信等社会公共事业蓬勃发展,使双乐村的投资、建设、干事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加大新农村建设投资,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去年已建成一批新农村房屋,现在又在进行这一批的新农村建设。通过对村庄的建筑文化、整体布局、村庄道路、给排水规划及存在的问题,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调查成果如下: 1 当地建筑文化

当地村庄的规划布局,一方面奉行“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存”的传统宇宙观,另一方面,受儒、道、释传统思想的影响,多以“礼”这一特定理论、精神和文化意识为核心的传统社会观、审美观来作为指导。因此,在村庄建设中,十分重视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强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1] 1.1晒场

晒场是居民公共活动的另一个场所。1.张志龙:(1994—),男,甘肃定西,本科(在读),学生,土木工程专业。联系电话:***,1464074512@qq.com。2.程建萍(通讯作者):(1981—),女,甘肃张掖,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房屋建筑学的教学工作。联系电话:***,274714487@qq.com。

晒场的存在和该地的农业特点有关,晒场原本的功能是晾晒收成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豆子。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集中于此晾晒农作物,晒场在村民们的交流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1.2庙

庙作为该地具有象征性的建筑之一,必然是庄严、不可侵犯的。正因如此,该地将这一建筑建在山顶上,体现出了“神”的高大以及村民们对神的顶礼膜拜。该地的庙俗称“雷祖庙”,庙中的主神是雷祖,传说他是掌管风雨的。因此,它也成为了村民精神崇拜的场所,是该地村庄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3泉

山和水都是自然界极富诗意的一种审美对象,在该地的村庄建设中不必多说。该地的水泉可以说承载着周围几十户人家家畜饮水和居民的日常用水,多少年代下来,它已成为该地必不可少的水源。1.4戏台

戏台作为该地具有象征性的另一建筑,它承载着该村居民的梦想。每到过年的时候,该地就会组织居民唱戏,唱戏的内容主要是秦腔,有时夹杂着居民自己排练的舞蹈。演戏期间,四周的居民都会赶过来,有的纯粹看戏,有的做生意,有的赌博,有的走亲戚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人山人海,非常热闹,年年如此。2 现有农村住宅建筑及其布局现状

2.1 单户住宅房屋及布局

双乐村现有单户住宅房屋大多建成年限已久,最迟的也有十年之久,由于缺乏专业的房屋规划知识,基本上所有房屋都

是村民自发根据经验修建,采用土木或砖木结构,房屋耐久性及各项质量指标一般。住宅布局仿照四合院形式,三面有房,一面为围墙,正房朝向坐北朝南,两侧有东房和西房,院子根据村民意愿大小不一,院内东西置放杂乱,家禽一般安置在院外,大多农户由于宅基地过大,房屋布局不合理,造成土地资源浪费。2.2 村庄整体布局现状

首先,村庄整体布局在形式上缺乏统一规划,布局零散,随意性大,乡村道路任意布置,无规划,道路高低不平,路幅宽随意确定,房前屋后到处有路。但由于道路布置随意,交通仍然不便利。其次,村民自发搭盖的房屋无论在美观还是实用角度都差强人意,房屋门窗大多为木门木窗,窗户为单层玻璃,门窗容易透风,加上土坯房、砖房的建筑材料(土坯、砖)冬季导热性强,造成该地区住宅房屋冬冷夏热,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此外因缺乏规划主管部门的支撑,大部分村庄的公共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杂物胡乱堆放,逐渐形成了脏乱差的居住环境。3 新农村住宅建筑及其布局现状 3.1 国家政策扶持

(1)对于房屋,总造价共计超过人民币50000元的住宅政府平均每间房补助人民币12000元。

(2)政府向村民免费安装太阳能。

(3)政府向村民免费发放户户通电视机。

(4)政府在该村实行“121雨水给流工程”。

[2](5)政府将该村定为“养羊专业村”,并补助修建羊棚。

(6)政府在该村实行“农村电网改造”。

[3]3.2 房屋现状布局 3.2.1地基与基础

农村住宅大多采用条形基础,基础结构如右图所示,施工过程中采用人工加固的方法,震动

棒震实,最下层用素土夯实。用基础材料采用砖石,基础埋置深度一般为1.8m,属于浅基础。定西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经与当地施工人员交流可知,已建成的基础抗震性、承重能力及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3.2.2整体布局

双乐村住宅以户为基本单位,由若干相邻独立的户构成一个居住组团,再由若干个居住组团有机结合构成整个村庄。该村每个单元户的平面布局是前院型的院落式布局,这种布局方式是将生产和生活集中在一个庭院,它的日照和采光比较好。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相结合是该村住宅的特点[4]。3.2.3房屋结构

双乐村新农村建设项目就地取材采用砖混结构,砌体材料规格为220×110×85的多孔砖,墙体的每个拐角处都设有构造柱,而配筋情况为:配置主筋为φ14的带肋钢筋,箍筋为 φ8圆形钢筋,混凝土的灰砂石配合比为2∶1∶3,外墙的灰砂比为1∶3的砂浆粉刷而成,厚度为10mm,并设有伸缩缝,内墙先用灰砂比为1∶3的砂浆抹面找平,再用灰砂比为1∶1的细砂浆抹面,最后刷上大白粉及涂料。3.2.4房屋的采光、通风

门窗属于房屋建筑中的围护及分隔构件,不承重除了供交通出入及风隔、联系建筑空间的功能外,还起到采光通风的作用。按照建筑物的照度标准,建筑门窗应该选用合理的形式及面积,从形式上看,长方形门窗各种简单,在采光数位和采光均匀性方面最佳。在双乐村新农村房屋规划中,门窗一律采用长方形,朝南开启,窗户宽度为1.8m,其采光通风效果良好,使用安全,建筑视觉效果良好。3.2.5 住宅供水、供电及取暖问题

村民的生活用水目前普遍使用窖水,收集的窖水可供村民全年使用,每家至少有一口圆形窖,窖深4m,直径大约3m。现有居民采用低压供电,以木电杆为主,离地面较近,线路混乱,遇到风雨天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采用“农网”工程。新农村采用高压输电,通过 3

变压器减轻了村民的用电难,用电险、用电不方便的困难。新农村居民的取暖以烧炕、电热毯、炉子为主,无暖气设施。3.2.6家畜布置

农村住宅一般都充分展现了“天人合一”的居住形态理念,所以家畜一般被安置在后院。为了方便饲养,对家畜都是进行集中圈养。其中牛棚一般占地为5~7 m²/头,猪舍占地3~4 m²/头,羊舍占地2~3 m²/只。建造家畜圈舍一般使用实心粘土块来砌墙,用麦草和泥土等现成的材料来粉刷。这样既节约建造资金,又能缩短建造时间。3.2.7道路勘测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双乐村的新农村正在建设中,还未竣工,道路一部分为新建的混凝土路,一部分为原有的土路。目前,主干道路已铺设为混凝土道路,大部分分支均为土路。在新农村政策实施之前,道路全部为土路。由于村民居住分散,到处都是羊肠小路,本来不怎么平整的小路常伴有“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的现象,给村民的出行、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出台了建设新农村的政策,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生活难、工作难的问题。

新农村政策的实施,使村里所有的主干道路均铺设成宽为4.5米的公路,给村民解决了诸多不便,大大促进了村民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双乐村迈向城镇化的脚步,带给了村民巨大的喜悦。

虽然,目前双乐村道路已全部建设为公路,较之过去,道路里程、通行宽度增加了,而且质量明显提高。但道路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突出表现在:首先,道路等级太低,道路线性较差,弯多,弯急,坡度陡,路面质量差,破坏严重,农用车频繁通行,造成了混凝土路面开裂压坏。其次,农村公路质量低劣,养护不到位,致使很多新建的乡村道路被损坏,从而影响了整体的交通水平。最后,道路建设标准不高,除主干道路外,其余支干道

路宽度仅3.5米,汽车会车困难,带来了不必要的交通麻烦。希望在建的新农村道路实施中,充分响应国家新农村政策,切切实实地建设可靠、适用、实用的新农村道路,充分体现国家政策,最后希望村干部大力加强对公路的管理及养护,最大限度的发挥新农村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3新农村给排水规划 3.3.1给水问题

由于双乐村所处地理位置无河流经过,故长期以来,该村给水工程发展不平衡,农田用地大多为旱地,给水设施普及率较低,给水工程设施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统筹规划,各自为政,大部分村庄都自行、分散给水,水源保护困难。同时,该地雨水较多,人们一般打水窖,收集雨水,供自己生活所用。3.3.2排水问题

双乐村排水系统存在很大问题,生活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造成周围环境污染。全国范围内,在环境污染源中,来自农村污水占很大的一部分,其是造成河流和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经济原因,该村无力建设排水管网系统及集中地污水处理设施,再加上村民居住较分散,生活污水不好集中处理,90%以上的生活污水只能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随意排放,造成严重的污染。所以,给排水的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给排水问题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发展的瓶颈。3.3.3双乐村新农村给排水规划措施(1)资金问题

政府在该村实行“121雨水给流工程”,建立良好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机制,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投资政策宜实行“地方为主,中央和地方政府统筹、农民适当承担,吸引社会资本”的原则,允许个人,私有企业等独资建设、经营供水工程。(2)科学规划

由于双乐村离乡镇较近,通过与当地规划人员交流我们知道,在新农村建设项目完成后,将正式开展“121雨水给流工程”,向该村提供自

来水。

(3)排水规划

双乐村新农村建设项目完成后,将实施道路硬化和排水沟排水系统,设置在路边路面以下,将每家的污水、废水集中排入其中,排水沟断面图如图所示:

梯形排水沟横断面图(H=600mm,b=400mm)

新农村建设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了村民爱护环境。提倡干净卫生的思想觉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好又快发展。4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村庄建设杂乱无序

本次调查发现,实践地双乐村村庄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村庄布局杂乱,呈一种无序的发展状态。村庄以村内原有宅基地为中心散落群居,房屋造型各异,布局混乱;有的村庄以“朝向”、“风水”、等为标准,布局分散。同时加上农民盲目仿效与跟风攀比,使得村庄建设更加杂乱无章。有些村庄虽然新房林立,但是村庄面貌并未焕然一新。可谓是“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村,不见新貌”。如图所示:

村内住宅布置杂乱 路边村庄布置杂乱无章

4.2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农村房屋建设盲目,本次调查的村庄普遍存在着建设用地闲置和低效利用,废弃住宅、“一户多宅”的现象;村庄住宅建设定位不合理,房屋空置率高,加之农村传统粗旷的生活方式更加剧了土地资源的大量消耗;大

村内闲置宅基地 村庄废弃

部分农户人均住宅面积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住宅标准。

4.3建筑质量参差不齐

经调查发现,近些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实践地村民仍然存在着落后价值观,缺乏统一规划的思想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很多村民出于“跟风攀比”“多占地盘”的目的,使得很多住宅的建设超过了村民自身的实际需要和经济能力。多数农村住宅在建造时没有设计图纸,多是一些简单的模仿,存在功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现象。

4.4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完善 4.4.1道路建设落后

调查发现实践地村庄的道路建设与村庄整体建设缺乏统一协调。过境道路穿过村庄时,缺乏必要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交通标志及路面缓冲设施等,给村民的出行安全构成出行威胁。村内道路存在路网布局不合理、道路宽度过窄、无断面设计等问题。道路建设没有充分考虑到交通车辆及农机器具的发展,致使村庄内部机动车量通行受到阻碍,也不符合防火、抗震救灾和疏散的要求等,如图所示。路面硬化率低,道路两侧缺乏必要的排水设施,存在着“晴天扬灰,雨天泥泞”的情况,如图所示,给村民出行造成很大不便。

村内路面道路过窄 村内道路缺乏排水设施

4.4.2排水系统不完善

调查发现除了极少数靠近城镇郊区或者个别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有统一的排水系统外,实践地村庄没有统一的污水排放与处理系统。家庭生活污水和养殖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就地排放或渗漏,导致地表水和土壤被污染。而且没有充分利用道路敷设管线的便利,没有将明沟排水、暗管排水和自然排水有效结合,且村庄的排水设施年久失修造成堵塞,排水能力下降,在降雨量较大时,路面积水情况普遍,如图所示。

另一方面排水系统的不完善还表现在竖向工程方面,村庄的住宅院落的地基标高随意设置,没有与村内道路,排水沟渠综合考虑,出现宅基地地坪标高低于道路标高,造成道路的水反流向建筑内的现

象。

堵塞的排水明沟

4.4.3管线种类少、布置凌乱

农村地区受到经济、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管线种类较少,通过调查发现,只有极个别靠近城镇的近郊村或者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配置了统一的热力管线和燃气管线,然而实践地村庄只有电力管线、电信管线,给水管线。村庄电力管线主要采用架空敷设的方式,但是村庄内有很多线路走线不合理,存在诸多电力安全隐患和影响村容村貌的乱拉乱接现象,如村庄电力管线直接沿墙布置,有的电线横跨院落,如图所示。

布置凌乱的电线 沿墙布置的电线 4.4.4公共服务设施

调查发现实践地村庄建设缺乏公共活动空间,无公共休闲娱乐设施、体育健身场地,公共绿地,村民的活动范围被局限于自家宅院前后或者街道内,休闲方式单一。有些村庄虽然向村民提供了部分公共服务设施,但是质量不高,不能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

实践地村庄内绿化不足,景观单一,没有集中的垃圾堆放点及统一的垃圾处理系统,村内垃圾随意丢弃,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如图所示。

村庄内随便丢弃的垃圾 宅旁随意丢弃的垃圾 4.4.5村庄综合防灾能力弱

调查发现实践地村庄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严重缺乏,村庄内部存在着建筑物乱接乱搭、杂草随意堆放以及家庭内柴灶、火炕、沼气不安全使用等消防隐患,如图所示。部分位于河流或者山地地区的居民,未设置截流排水设施,或者周边河流、排水沟渠杂草丛生或者被生活垃圾堵塞,严重影响了防洪排涝;还有位于山区丘陵地区的居民房屋建设场地的防护工程简易,如有的村庄边坡只采用栽种植物的方式进行防护或简易的挡土 墙处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图所示。

户外四处堆放的杂草 简易的土质边坡 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新农村相对于现有村庄在整理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道路规划以及给排水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双乐村新农村规划建设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在规划建设中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因地制宜,房屋坐北朝南,冬暖夏凉,采光较好;同时集中了居民 的生活,将村民房屋统一、标准,加强了村民之间的关系,促进村舍的和谐发展;居民生活更具有地方特色,符合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解决了交通不便的问题,改变了以前人们以经验建房的传统观念,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缩小了城乡差距,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步伐,带动双乐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但是,我们发现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房屋建设由于资金不足,在施工过程中省工省料,导致房屋质量不合格,使用年限太短,地基处的地土层由于受气候的影响会发生裂缝,土层膨胀,从而造成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建成房屋存在着安全隐患,二层小洋楼在设计过程中,由于一楼、二楼设计不合理,坡度大,楼梯宽太小,踏步过高,老人小孩的行走不方便,二层室外阳台面积过大,无使用价值,严重浪费资源,房屋的使用年限仅有40年,村民普遍使用窖水,无法向二楼供水,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很大程度上影响村民的生活。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有以下建议:

(1)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涉农干部队伍和人力资源的统筹管理,把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政治过硬,作风扎实,业务能力强,能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骨干力量充实到新农村建设干部队伍中来,通过扎实有效地工作,取信于民,增强政府公信力,增加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同感;

(2)要科学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要在深入农村实际,结合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准和选好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制定和做出既符合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又体现当地此时人文经济特色,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产业规划,努力确保“一村一策”、“一地一法”,以县、乡、村三级政府为基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从我们实地调查情况看,这方面工作空间很大,是大有可为的。

(3)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争取更多的项目、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以农田水利、人畜安全饮水、水库除险加固、乡村道路、农村教育、卫生、通讯、网络、生态能源建设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向纵深发展,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问题。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 黄仁宇.中国村庄规划的体系与模式[M].北京三联书店,2007.[2] 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农宅设计方案汇编[D] 西安:西安建

筑科技大学,2013.[3] 农村电网改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第四篇:新农村调研报告(推荐)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中央连续几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庄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本人作为第三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为更好的领会中央政策,使之与任职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人对任职村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座落在皋城以西,蓼城南端,地处新312国道以南,与老105国道相邻,距镇中心5.5公里。宁西铁路穿村而过,东西横跨四个村民组,共14.7公里,村内建有铁路客、货两座站台,交通十分便利。因此,村内煤炭经营公司、郢通搬运公司、民发运输公司等民营企业应运而生。全村共有8个村民组,一个中心村(136户),共496户,XX口人,58名共产党员,农民安居乐业,干群关系和谐。村内拥有耕地1900余亩、山林3700亩(其中圆竹600亩、板栗林700亩、用材林2400亩),森林覆盖率80%以上,空气清新,人杰地灵。村内建有县级示范小学一所。1998年在全县率先建成首个村级电话程控机房一座,联通、移动无线信号塔村前村后遥相耸立,通信相当发达。XX年初在全县第一个在村级开通光纤,并转播有线电视节目38套,村民了解农业信息方便快捷。本村先后荣获省、市“先进党支部”、“五个好村党支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小康村党支部”、“林业生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XX年又被列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发展现状

根据村五年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本人选派到该村后,迅速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之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基本完成“村村通”道路水泥路面施工,村部东面与105国道相连并直达火车站的姚关大道即将完工,村民劳作经商进出方便。中心村136户农户集中居住,并形成街道,路灯设施齐备,闲瑕时间农户可以在街头农民公园散步,聊天,其乐融融。位于中心村东面的村部宽敞净洁,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农民学校、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计生服务室等样样齐全,成为村民学习、娱乐、共商农村建设的陈地。新落成的村级卫生室,人员、药品齐备,并积极加入新农村医疗合作,农民享受到小病不出村的方便。

二是农村经济较为发展。农民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积极做好“山上、田里、庭院、市场”四篇文章。依靠交通便利,成立了数个运输公司。利用荒山,兴办轮窑厂,一方面解决几百人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为农民自身建房提供了便利条件。全村积极发展优质稻生产,形成一村一品的良好产业结构。利用山林资源,兴办数个竹木半成品加工厂,让“绿色银行”为农民带来滚滚财源。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全村竭力打造“生态示范村”,合理利用山林,在砍阀林木之后,不忘栽种,使森林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积极推广“一池三改”,发展绿色种植,绿色养殖,使用清洁能源,保持清洁水源,共同维护清洁家园。

三、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能照搬他村发展的模式,要有自己的规划,要有让农民赞成的规划,要有让农民参与的规划。新农村建设千头万绪,必须要有一个团结、奋进,能吃苦的领导集体。通过集体学习中央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决策,规范民主管理。实践表明,只要大家形成共识的事情,就能办成、办好,同时又促时了村支两委和党员干部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和形象的提高。

二是利用各种渠道向农民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重要意义。有时农民对中央的政策了解的比较偏面,需要村支两委和党员率先垂范,并向农民宣传好中央的惠农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农户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否则仅靠村干的力量是难以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艰巨任务。

四是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打好基础,把各项基础设施建好,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向外多宣传,利用好自身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多方吸引资金和技术,发展其他产业。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田基本改造亟待解决。村境内农田参差不齐,不便耕作,水渠常常淤阻,年年需要花大气力清淤,耗费了农户大量时间和精力,从长远打算应着力进行整治和改造。

二是林业经济发展较为粗放。农户对林木圆竹的加工仅是半成品,在市场中的销售利润不高。林木加工点分散,没有形成相当规模的经济联合体和协作组织,存在互相压价,亏损经营的情况。三是饮水问题。由于90年代村内建有小型钢厂,有部分地下水受到污染,且村民各自打井取水极不方便,现村内有自然河流穿村而过,在中心村铺设自来水管道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但目前缺乏项目资金。

四是村内道路需要继续建设。中心村道路与村部东面姚关道之间的2.3公里道路虽有路基,但一到阴雨天,泥泞难行,为部分村民出行带来一定困难,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心村的优势地位,该道路需投资40余万元,依本村村民筹资建设暂无可能。村内8个村民组之间的道路也常年失修,崎岖不平,为农民劳作、生产、生活带来较大阻碍。

第五篇:对我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对我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调研报告

农村公路作为公路网的基础,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要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这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既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既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了进一步扎实推进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按照省交通厅、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组成调研组,采取上下联动、座谈研讨、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温州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2006-2015年)开展了较为深入的调研。现将这次调研形成的综合情况和建议意见报告如下:

一、农村公路现状

(一)农村公路基本概况

近年来,特别是本届政府以来,我市认真组织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农村公路面貌得到极大改观,截止2005年末,我市现有农村公路11256公里,其中县道3119.5公里、乡道1375.7公里、村道6761公里。全市所有通乡(镇)公路均已等级化和硬化,5550个行政村中有4851个已通等级公路、4366个村的路面已得到硬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通达深度不够。全市农村公路总量较大,但大部分公路都是断头路,没有形成必要联网,客运站场建设又严重滞后,交通运输服务不能有效配套。

2、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路面状况较差。到2005年底,全市农村公路1125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091.8公里(一级42.7公里,二级298.7公里,三级620.5公里,四级5129.9公里),准四级公路3210.1公里,等外公路1954.3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只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2.69%,而准四级、等外公路却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45.9%。全市还有699个行政村未通上等级公路,有1184个行政村未通上水泥路或沥青路。

3、农村公路病危桥梁多,全市四类及病危桥梁2858延米/116座,急需改造;安全设施、标志不完善,渡口及渡船等也均存在安全隐患。

4、农村公路抗灾能力脆弱,再加上我市自然灾害频发,新路破损现象严重。

5、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通村公路基本处于失管状态。

另外,与我省其它地市相比,我市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通达率均处于全省后列(全省农村公路现状对照表附后)。

二、实施康庄工程建设的主要成绩及基本经验

2003年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以来,至2006年4月底止,累计完成投资15.3亿元,共完成63个乡镇的通乡公路改造724.5公里,全市所有的262个乡镇都通上等级路和硬化路;完成通村公路改造8262公里,其中路基改造4520公里、路面硬化3742公里,新增通等级公路的行政村1850个,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78.7%,提高了30.6个百分点,新增公路硬化的行政村1445个,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74.5%,提高了23.9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多时间实现了本届政府通村公路的建设任务和目标(2003年-2007年建设目标任务:路基路面改造7700公路,等级公路通村率85%,通村公路硬化率72%)。

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得到农村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被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促进了统筹发展。过去,出行走山路、走泥路,运输靠肩挑,农村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老百姓走上了“康庄大道”,坐上了“方便车”,有效解决了农村“出行难”问题,使乡村与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紧密,提高了农产品的运输效率,扩大了流通范围,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2、实施乡村康庄工程,激活了农业农村经济。农村交通方便了,山区群众与外界接触多了、交流也广了,各种信息渠道更加通畅,有效促进了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引进外来投资,开发、做强、做大农业、旅游项目,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外出经商、打工,增加农村农民收入,极大地激活了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发展。

3、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加强了干群党群关系。乡村康庄工程作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生动载体,被广大农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真正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农村、对广大老百姓的关心,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有利于改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有利于塑造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

在实施康庄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思考探索,总结

下载关于淮滨县新农村规划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淮滨县新农村规划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我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对我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调研报告农村公路作为公路网的基础,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对我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对我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调研报告农村公路作为公路网的基础,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doc

    任重而道远路漫须求索 ——山西省交城县会立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与科学工程学院调研组 本文以2010年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服......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单位代码 11660 单位名称 重庆理工大学 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 作者:刘瑜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2011年新农村调研报告

    2011年新农村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掌握2011年我县27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的情况,按市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的要求,我们责成专人对我县27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

    新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新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新农村工作调研报告,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新农村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一)......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解掌握我区当前农......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庆城县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