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科院校涉外护理外语课程的建设
论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科院校涉外护理外语课程的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和护理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对高等医科院校培养能够掌握英语或其他外语交际能力并具备护理专业知识的涉外护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例外,但在涉外护理外语课程的建设方面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要认清这些问题,把挑战化为机遇,让少数民族地区的涉外护理专业的同学也能参与到国际化的竞争中。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高等医科院校涉外护理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和护理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对高等医科院校培养能够掌握英语或其他外语交际能力并具备护理专业知识的涉外护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涉外护理是一门与外语语言基础知识、护理专业外语和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紧密结合的课程。涉外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高层次、掌握先进的护理理念及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通过强化外语培训,使学生具备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达到能直接同病人进行交流,并具备到国外医院、国内外资或合资医院工作的要求,优秀者能够通过RN、CGFNS考试培训和托福考试培训,获取赴美或其他发达国家地区工作的资格;培养适应国际化护理市场(国外及国内市场)的适用型护理人才。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交流日趋频繁,人们对护理服务需求日趋增多,对高层次、高素质和高外语水平的护理人员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科院校护理专业的双语教学,大部分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汉语和民族语言进行授课。真正的英汉双语教学或其他外语与汉语相结合的双语教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医科院校来讲,还处在摸索阶段,面临着众多困难与挑战。所以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科院校外语与汉语的双语教学进行改革,尤其针对涉外护理外语课程的建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并满足涉外护理的市场需求,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存在问题
1.少数民族学生语言水平的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内部交际的时候大都使用汉语或民族语言,而且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科院校的双语教学,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汉语和民族语言授课。大部分同学早已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进入高校前也很少接触到英语或其他外语的学习,尤其对英语,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普遍基础不扎实,对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也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英语发音不准确、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不合乎逻辑、听不懂教师的英文授课,而且学习英语时容易受到汉语的干扰,又受到本民族语言的影响。所以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再接受一种外语的确是一种挑战,更谈不上提高这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学校与教师的问题
由于每个学校都有绩效考核的标准,所以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科院校的教师来讲,大部分人将精力用在研究如何去申请科研课题和发表论文,而忽视了自身语言能力的提高,尤其对英语或其他外语水平的提高。而有些教师主要研究如何更好地用汉语和民族语言授课,忽视了用英语或其他外语授课对少数民族涉外护理专业的同学们有怎样的意义。除了对民族语言和汉语精通外,能够同时精通外语和护理知识的教师相对较少,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双师型”、“双语型”甚至“三语型”教师更少,所以尽管有些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科院校开设了涉外护理专业,但在进行一段时间后很容易遇到瓶颈。
3.涉外护理外语教学模式的问题
以护理英语为例,现阶段涉外护理英语课程大部分是阅读课,其中专业词汇多、复杂句多、与医学相关的内容多,与护理相关的内容却很少。由于班级人数众多,无法开展小班教学,所以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教学和翻译教学法开展教学,并穿插一些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几乎很少有护理口语方面的训练。学生外语水平有限,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很难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兴趣,所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外语进行护理专业知识交际的能力会很困难,导致的结果就是课堂气氛沉闷,并增加学生课后的负担。
4.教材的问题
如果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涉外护理教学,优秀的专业外语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以护理英语为例,在国内,护理英语这门课程的建设始于2004年12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正式将其命名为护理专业英语课程,并成立了《护理专业英语》编写委员会。该教材虽然于2012年6月出版,获得了众多院校的好评,但涉外护理专业仍然没有一本统一的教材可以使用,更别提能够找到一本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同学们使用的涉外护理教材。而对于其他外语,如日语、俄语、韩语等方面的护理教材,国内更为少见。所以相关教材的匮乏也会制约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科院校涉外护理专业的建设。
5.信息导向的问题
提到涉外护理专业,人们就会想到今后要出国就业,而且要去欧美发达国家。我们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消息,比如,据美国劳工部统计,美国护士年均缺口达12万,预计到2020年,短缺量将达到50万人;2015年加拿大护士短缺量将达6万人;未来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及全球其他国家将急需百万护理人才。这样的信息无论对少数民族地区还是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都会有很大的诱惑。但实际上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外语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距,许多同学意识到这个现实问题,在竞争中很难有优势。所以以上类似的信息越多,给少数民族学生会带来越的心理负担。
三、几点思考
1.对少数民族学生语言水平的思考
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大都属于世界各大语系,与部分国家的语言较为类似。比如我国朝鲜族的语言与韩语、维吾尔语与土耳其语(都属阿尔泰语系)、蒙语与日语等。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同学,从初中起就开始学习俄语。所以利用少数民族天生的语言优势学好外语相对轻松,这样可以扬长避短,提高学生们学习外语的信心。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家长从小开始就重视除汉语和民族语言之外的外语学习,提高竞争优势。
2.关于学校和教师的思考
以涉外护理英语为例,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科院校中,承担该门课程的教师大部分为公共英语教师,所以对于加强教师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学知识与护理技能方面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学校可以要求公共英语教师每学期学习不得低于120学时的医学基础课与护理课程,用2-3学期完成;要求公共英语教师参与全国医护英语水平考试的培训与辅导,并有机会参与护理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对护理专业课的教师,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英语强化培训班,可以通过用考核学生的方式考核教师,比如定期要进行口语、专业词汇、阅读理解和英语写作方面的测试。学校一定要出台政策给予支持,比如将以上老师参加的培训和完成的工作,按比例计算成工作量并计入年终的绩效考核。同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医科院校,除了保证现阶段“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还应该积极探索“三语”教学,这样不但有利于本校特色专业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科院校的综合竞争力。
3.关于教学模式的思考
对于外语教学而言,真实的语言环境会激发学习者强烈的学习兴趣。以涉外护理英语教学为例,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很难引起少数民族学生们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增加护理英语的对话、创设真实的涉外医院护士工作时的情境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语言学家Jones(1982)提出模拟对话活动要满足三个要素:环境模拟、职责的现实性和结构。对于环境模拟的要求,我们可以将整个教学活动安排从传统的教室中搬到临床护理实训中心;职责的现实性主要是要求同学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角色的职责;结构模拟则要求学生尽可能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而且要分析不同角色的语言特点。通过在实训中心开展护理英语教学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们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现阶段的语言水平开展真实的护理工作,加强了学生实际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课后认真学习,这样会同时大大增加少数民族同学对外语和专业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4.关于教材的思考
目前市面上涉外护理外语方面的教材,几乎很少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科院校学生们的语言基础,反而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压力。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少数民族涉外护理外语课程作为教改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一方面通过引进原版教材,另一方面结合原版教材的内容积极开发更符合本校学生学情的教材。尤其针对口语对话方面的内容,通过引进原版教材学生们可以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设置真实的模拟环境,并以此为基础来开发适合少数民族学生使用的CAI课件,提高少数民族同学学习外语的兴趣。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缘优势和语言优势来看,除了英语方面的教材,我们还应当积极开发日语、韩语、俄语等方面的教材。
5.关于信息导向的思考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分布在我国与14个国家的接壤地带,从地缘特征上来看,为涉外护理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交流,也能够进一步推动国与国之间的涉外护理人才的流动。所以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科院校开展涉外护理教学,应当立足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点带面对与该地区有地缘关系的国家进行辐射,这样不仅可以明确自己的办学特色,而且对学生无论从提高自身竞争优势还是就业方面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医科院校开办涉外护理专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特色,但存在不少困难。随着国际化的加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也要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化的护理人才必须充分考虑这些问题,积极的探索涉外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化挑战为机遇,全面推进少数民族涉外护理人才的培养,并顺应护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本文系2013年内蒙古医科大学批准编号为NYJgc201307教改项目结题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余薇,陈文松,涉外护理(专科)国际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
[2]李正亚.多民族护理学生护理英语培养模式研究.职业与教育,2010.26(9)
[3]刘鎏,范宇莹.涉外护理专业护理英语课程的问题及研究对策职业技术,2011(7)
第二篇:高等师范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与中学语文课程革新
高等师范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与中学语文课程革新
内容导读:习的目标是获得亲身介入探讨探讨的体验,提高发现不足和解决不足的能力,培养收集、浅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探讨性学习的方式侧重于学生的主动实践和探究,而不是课堂上的被动记忆。也可在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中完成探讨性学习。如在《中学古文教与学》的选修
[摘 要]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给高等师范院校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带来了新的任务和挑战。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建设与中学的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必须“接轨”,这样才会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建设一支探讨中学语文教学的科研队伍。
[关键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建设中学语文课程革新教学论文
[中图分类号]065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1—0119—02
[作者先容]曲鸿雁,北华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吉林吉林 132013)
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给“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积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以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培养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一些与之相应的基本语文素养。
一、高等师范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方面的构想
我们以为,目前高师课程设置与革新教学论文落后于中小学基础教育革新教学论文。大部分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只有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和课程与教学论等几门必修课。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现代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一轮的基础教育革新教学论文。比如中文系传统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设置只有单一的36学时的教学法课程,它作为考试课在第6学期开设。学生只是简单地了解一些有关语文教学法的知识,根本不熟悉中学语文教学近况,就忙于设计教学内容。大部分是闭门造车,部分考研的学生甚至放弃课程试讲。学生在懵懵懂懂中,匆匆走上教育实习的讲台,结果不言而喻,致使学生的就业率极低。为此我们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并重、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并行等举措,优化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体现“全学程、精内容、重能力”的特点,服务于基础教育。以此为宗旨,为培养未来教师良好的教学素养提供课程支撑。具体设计如下:
二、与中学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接轨,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人才
我国教师需求量最大的市场是在基础教育这一块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探讨基础教育的需要,积极革新教学论文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策略,为基础教育服务。为此,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探讨性学习,以培养出能够在基础教育阶段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讨性学习的教师;加强教育基地建设,使学生了解一线教育的近况和走势。
1.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性学习
追求教学民主化,变讲台为平台。师生联系是同等的“朋友 伙伴”的联系,师生之间可以通过互动和交互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展开自由交流和民主对话,把学习的课堂变成一个“生活的世界”。学生与教师共同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探讨,学生可以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分工负责,把探讨的过程、学习和内容、使用的策略全部记录下来,再和组内同学以及教师共同分享;尤其要交流学习策略和学习的新发现、新感受,让每一位学习者都能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欢快和收获。探讨性学习的目标是获得亲身介入探讨探讨的体验,提高发现不足和解决不足的能力,培养收集、浅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探讨性学习的方式侧重于学生的主动实践和探究,而不是课堂上的被动记忆。也可在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中完成探讨性学习。如在《中学古文教与学》的选修课学习中,教师要求学生对高中语文课本一、二册中的文言文进行探讨性学习。具体做法是:5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个
小组完成一篇古文的教与学的设计。在课堂上由主讲同学向全体同学说明小组学习的内容,发现、探讨的不足以及学习感受。在36学时内完成高中语文课本一、二册文言文的教学设计。
2.建立稳定的教育见习、实习基地,熟悉基础教育的近况和进展走势
转变“关门办学”、“高高在上”的陈规,主动与中小学建立和谐联系,以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策略、科研合作等方面主动适应基础教育与进展的需要。积极为中小学的教育教学革新教学论文与进展提供技术、信息、知识等方面服务。在互利的基础上与中小学建立长期、广泛的合作联系,走共同进展之路。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探讨基础教育教学不足,搞好社会调查,撰写一篇教育教学小论文,再次进行探讨性学习。同时以自己的兴趣点出发,根据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设计一次有作用的教育活动案例。只有体验到基础教育的现实近况,才能培养出师范生适合基础教育革新教学论文需要的各种素质。
3.夯实教师技能,进行准教师方式练习
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所必须的专业技能。我们面对的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其教学基本功大致包括: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信息技术的运用等。具体操纵步骤是:(1)请一位中学教师或学科教育学教师进行示范课,使学生获得感性熟悉;同时领着学生进行教育见习,深入中小学教学现场听课,并且配合讨论,谈谈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疑惑。(2)学生自己以中学课本中自选一篇文章,进行教学设计,准备15分钟左右的讲授内容,在全体同学眼前做试讲,效仿教师范例,然后组织同学进行评课。(3)逐渐成熟之后,进入微格教学阶段。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做好录音录像工作。课程完毕,组织评议,指出优缺点和改善意见,学生根据评议反馈进行教案的修改。(4)由每一位教师指导5~6名同学再进行一次备课、讲课、听课、评课,循环提高。以篇章的教学设计到说课提纲等每个细节都由指导教师严格把关,反复听学生试讲,并且给予指导,给出成绩。(5)试讲成作业制作,将之作为就业应聘的依据。通过个别到全体的技能练习,使同学们形成合作性的探讨——备课——讲课——评课——改善的学习氛围。
基于以上浅析可见,高等师范院校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与中学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接轨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内容,首先要探讨新课程标准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新要求,并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以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教育人才。
(责任编辑:海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