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企业业绩申报、核查不通过的原因及后果5篇

时间:2019-05-14 08:3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监理企业业绩申报、核查不通过的原因及后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监理企业业绩申报、核查不通过的原因及后果》。

第一篇:监理企业业绩申报、核查不通过的原因及后果

监理企业业绩申报、核查不通过的原因及后果

根据住建部文件以及相关通知,将企业业绩申报、核查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点,总结如下:

一、不能认定为企业业绩的工程

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实施意见》规定:

1、单位工程未竣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能作为申请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业绩考核。

2、配套工程不得单独作为企业申报施工总承包资质工程业绩考核。(注:《建筑法》第二条写明,配套工程是指与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相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

3、超过时限的工程业绩不予认可。

《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中要求的“近5年”或“近10年”,是指自申请资质年度起逆推5年或10年期间竣工的工程业绩。如:申报年度为2015年,“近5年”的业绩是指2010年1月1日之后竣工(交工)验收合格的项目。

4、超越本企业资质承包工程范围的工程业绩不予认可。

(注:企业以境外承包工程作为代表工程业绩申报的,不考核其是否超越资质承包工程范围。)监理企业资质

5、项目负责人不规范执业 企业申报的工程业绩中,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实施时存在非本企业注册建造师、不具备注册建造师资格、超越注册建造师执业范围执业、或违反有关规定同时在两个及以上项目担任项目负责人的,企业该项工程业绩不予认可。

6、保密工程不得作为企业代表工程业绩申报。

7、群体建筑(无论基础是否相连)不作为单体建筑面积业绩考核。

8、轻钢、网架结构跨度业绩,不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跨度业绩考核。

9、企业因负有工程质量、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被降级、吊销资质,其相应工程业绩不得作为代表工程业绩申报。

10、工程业绩弄虚作假申报资质被通报批评或撤销资质的,其相应工程业绩不得作为代表工程业绩申报。需要注意:

1、满足多项技术指标的单位工程,只作为一项指标考核。

《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中分别考核累计和单项技术指标的,同一工程业绩可同时考核,但铁路方面资质除外。

2、《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中业绩要求的“×类中的×类”必须分别满足,不能相互替代。如:建筑工程一级资质标准,要求企业完成“4类中的2类以上工程”,是指企业完成的工程中,高度、层数、单体面积、跨度等4类考核指标中至少应满足2类,否则即为业绩不达标。

3、企业申请多个类别资质的,工程业绩应当分别满足各类别资质标准条件。

4、企业以施工总承包方式承接的工程,不论该工程是否实行分包,均可作为其施工总承包业绩考核。

5、申请专业承包资质的,以企业依法单独承接的专业工程业绩考核。

二、设计、图纸出问题

1、项目未提供图纸。

2、工程立面图纸不清晰,且未能反映项目为单体建筑。

3、项目图纸无设计单位出图章、设计人员注册执业印章。

4、工程提供图纸未能反映考核指标。

5、图纸中设计单位出图章有效期、图纸设计人员注册执业印章有效期和图纸出图日期不符,非有效图纸。

6、图纸设计人员注册执业印章存疑。

7、设计部分不予认定。

三、合同、文件出问题

1、工程中标单位非申报单位。

2、工程中标日期晚于合同签订日期。

3、合同协议书明确发包人建设内容与合同名称及竣工验收内容不符。

4、没有工程合同专用条款。

5、合同签订日期早于直接发包情况报告书签发日期。

6、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及竣工验收备案表中无竣工验收日期,不予认定。

7、竣工验收备案表中印章不清晰,不予认定。

四、项目负责人出问题

1、项目负责人非建筑工程专业。

2、项目负责人在任职时非一级注册建造师,属超范围执业。

3、项目负责人超二级建造师执业范围执业。

4、项目负责人未注册在申报单位。

5、项目负责人在开工后变更注册至另一单位。

6、中标通知书中的项目负责人与合同中不一致。

7、一级注册建造师证书取得日期晚于项目中标日期。

8、项目负责人个人业绩不达标。

五、人员、设备出问题

1、一级注册建造师重复注册。

2、机械设备不达标。

3、提供的设备购置发票不清晰,未能反映设备名称及技术指标,不予认定。

业绩核查,谁负责?

1、企业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不得弄虚作假。

2、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本地区企业的申报业绩开展业绩核查,保证信息真实、完整。

3、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对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出具的业绩核查结果组织抽查。业绩造假,怎么处罚?

根据《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报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建市[2011]200号)的规定:

1、对资质申报中弄虚作假的企业,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警告,并作如下处理:

(一)企业新申请资质时弄虚作假的,不批准其资质申请,企业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项资质;监理企业资质

(二)企业在资质升级、增项申请中弄虚作假的,不批准其资质申请,企业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项资质升级、增项;

(三)企业在资质延续申请中弄虚作假的,不予延续;企业按低一等级资质或缩小原资质范围重新申请核定资质,并一年内不得申请该项资质升级、增项。

2、对弄虚作假取得资质的企业,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撤销其相应资质,且自撤销资质之日起三年内不得申请该项资质。

3、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将企业资质申报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作为企业或个人不良行为在全国诚信信息平台予以发布。

4、对参与企业资质申报弄虚作假或为企业提供虚假证明的有关单位或个人,给予通报批评或抄报有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第二篇:监理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和对策

监理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一)工作地点变动较大,现场工作环境恶劣。监理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工作人员必须随施工工点的变动而变动,工作人员常年累月生活、工作在施工工点,这对于留恋稳定工作单位和环境的人才是一个挑战;监理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企业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施工地点可能远离城市,甚至地处偏远的农村、山区,生活极不方便;施工现场艰苦,噪音污染、环境污染比较常见,使人才产生厌倦、畏惧心理。

(二)分配方式不合理,人才的劳动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高素质人才不把物质利益放在第一位,但他们得到的报酬应与工作业绩和贡献相对应,与市场的价格和价值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人才的价值。当前,监理企业分配机制改革进展较慢,职工工资分配与市场劳动力价值相距较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与一般职工收入相差不大,而与民营、外资同类人员相比差距较大。同时,市场竞争造成监理酬金不高、企业管理粗放或太细,成本大,效益低,职工收入偏低,更是造成人才流失的直接原因。

(三)不注重感性和资本投资,缺乏人才成长的氛围。高素质人才都希望得到单位和领导的尊重、理解、信任,而部分企业缺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氛围,甚至极个别监理部存在妒贤嫉能的不良风气。比如,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满足不了各类人才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要求,即便有学习培训机会,一些领导也以工作繁忙为由,将骨干排除在外。此外,企业领导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缺乏科学认识,对人才的后顾之忧关注较少,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较少、缺乏褒奖,对他们的实际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等诸多因素,也容易导致人才与企业离心离德。

(四)缺乏科学的人才管理办法。企业仍在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缺乏一套先进的科学的人才管理办法,从人才进入到人才退出,没有很好的人才管理机制作保障,在人才选拔时掺杂了其他因素。人才考核机制多流于形式,缺乏简捷有效的硬性指标约束,考核不够合理、不够科学的现象时有发生,人才薪资、晋升不能与考核挂钩、兑现, 客观上不能发挥考核的真正作用,更从而伤害了优秀人才的积极性。个别素质差、绩效低的总监能上不能下,损害了企业、挫伤了先进、留不住人才,企业管理增加内耗。

(五)观念相对落后,对人才关键作用认识不足。虽然近年来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与过去相比有所提高,但企业对人才关键作用的认识仍然不足。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并

1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在人才使用和人才管理上观念同样需要提高,如何发展、提升企业人才资本,如

(六)制度需要改革,人才吸引力不强。

传统的管理体制较为呆板、封闭,缺少开放性,对市场大环境变化感受性弱,这使社会上先进的管理经验、知识在企业内部得不到及时传播和渗透。

缺少开放性还表现在企业人才管理上,人才招聘失察或培养不足,或流出人才流进庸才,使企业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大量庸才沉淀下来;此外,个别素质差、绩效低的总监能上不能下,损害了企业、挫伤了先进、留不住人才,企业管理增加内耗。

三、监理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观念创新,充分营造企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人才是企业的未来,监理企业是技术型的咨询服务企业,必须增强对人才关键作用的认识,要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关心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使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培养投入是最具经济和企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的观念、人才资源浪费是最大浪费的观念,切实把实施人才战略放到首要位置。

(二)改革完备体制,努力形成人才资源健康运营的良好态势。首先,要加快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的步伐,健全和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其次,要建立规范的公司内部“人才市场”的运作体系,把人才的考核、测评、培训、录用、流动等环节纳入规范的体系之中,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再次,与国际要求接轨。结合监理企业技术服务为主的行业特点,建立起与国际接轨,与知识经济、人才经济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制。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是经济利益激励。除一般工资、福利, 对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有突出管理绩效和有贡献的总监、部门负责人可实行技术入股。推行激励奖金,也是积极而有力的措施,但还处于试行阶段,还没有达到奖勤罚懒的目的。

二是事业激励。主要就是创造机会和条件保证他们能够施展才华。要给人才以适当的岗位,做到提供人尽其才的舞台,实现岗位留才,事业留人。

三是感情激励。感情激励包括对员工的尊重、理解与支持,信任与宽容,关心与体贴,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接触人才,和他们交朋友,成为优秀人才的“知音”,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需,帮他们所难,实现感情留才。

第三篇:110925浅析企业员工自愿离职原因、后果及管理对策

浅析企业员工自愿离职原因、后果及管理对策

【摘要】当今社会,企业员工离职率越发高涨。尽管企业也强调员工忠诚的塑造,重视通过种种手段予以保证核心员工的留驻。但是,总是会有人对企业的现状不太满意,一个行动就是选择离职。适当的员工离职率对于企业发展和保持活力是有益的,但频繁的员工离职率往往意味着组织核心竞争能力的丧失,从而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本文将从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对造成我国企业较高离职率的因果和应该采取的管理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自愿离职离职原因产生后果解决对策

一、企业职工自愿离职原因分析

企业员工的离职率应有一个合理的界限,大多数学者认为10%左右为宜。但目前有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人员的离职率却远远高于10%。很多人认为,企业离职率高的原因是因为工资水平低或者没有必要的劳动保障,但事情并非那么简单,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个人与组织融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匹配达成同化的过程。但当这个过程的某一环节发生错误,两者目标产生冲突与矛盾时,员工的离职行为就此发生了。

根据对一些企业和员工的调查,产生冲突造成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有:

(一)外部环境因素

1、经济形势的影响。在经济繁荣期,就业岗位相对较多,找工作相对容易,这时员工自愿离职的可能性就比较大;相反,在出现经济危机或者经济衰退期,失业率高,找工作的难度增加,员工就会比较珍视自己现有的工作,所以离职率就会降低。

2、社会文化、用工制度等的影响。各地的社会历史文化和企业用工制度对职工离职率也有着极大的影响。例如日本,终身雇佣制被称为日本企业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在这种用工制度以及文化的影响下,日本的员工自愿离职率是很低的。

3、企业组织特性、组织文化及管理制度等的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运行机制越先进,对员工的吸引力就越大,员工的离职率相对就会越低;个人价值取向、个人目标与组织文化、组织目标及管理运行机制相一致,员工比较喜欢企业的管理风格,他继续留任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4、企业是否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学习及发展机会也影响着离职率。具体表现:

(1)企业是否有一个合理的、明确的晋升制度;(2)企业能否为员工不断提供培训机会,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很快,不学习就会落伍,甚至被淘汰。如果企业做不到上述两点,员工会感到自己在这个企业中没有前途,甚至担心自己的位置有一天被外来的人员代替,于是产生另谋出路的念头。

(二)内部个体因素

1、员工想尝试新工作,以培养其他方面的专长。在生活的巨大压力下,员工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更多方面的特长,以适应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从而选择离职。

2、个体能力的影响。当个体不足以胜任其本职工作,或当个体有较强能力,而不能在所属公司得到充分发挥时,员工就有可能产生离职意向。

3、企业福利不佳,员工对薪水不满。当员工认为企业给予的福利与薪水与自己付出的劳动量不等价时,当然会想到离职。

4、职业倦怠,暂想休息。员工工作到达一定年限就会产生倦怠厌烦心理,也会想暂时离职休息。

二、员工自愿离职产生的后果

员工的自愿离职所带来的后果已不容忽视,离职成本会随之增加,严重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职工离职成本指职工离职后给企业带来的一系列成本和代价,包括实际成本和无形成本。实际成本包括取得成本(包括招聘、选拔、雇用、就职等成本)、开发成本等,无形成本包括空位成本(员工离职后,要重新招募新的成员,但是在原来员工离职到新的员工开始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段,在这期间由于岗位暂时空缺而发生的空岗损失)、对其他员工精神上的影响、成熟员工到竞争对手后对企业的威胁、机会成本等。员工非正常离职的成本到底有多大?美国《财富》杂志曾研究发现:一位员工离职以后,从找新人到顺利上手,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薪水的1.5倍,如果离开的是管理人员则代价更高。员工欲离职前一段时期士气低落绩效不佳花费成本,招募新人需要成本,训练新员工接替上手需要成本,万一员工带走技术与客户,投奔到竞争对手那里则是更大的成本损失。而掌握核心技术的员工离职,企业可能无法立刻找到可替代的人选,可能导致企业关键岗位的空缺,这势必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甚至可能对企业形成严重的损害。

三、减少员工自愿离职的管理对策

针对上述分析,对职工自愿离职的管理和预防势在必行,同时这应该是一个过程管理,它应该贯穿在从招聘开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过程。

(一)在招聘中实施现实工作展望(RJPs)技术

在招聘面试过程中,企业所采用的招聘方法对员工以后的自愿离职有很大影响。现实工作展望(RJPs)就是通过给应聘者提供有关工作的各方面信息,使得他们对将要从事的工作从好坏两个方面有一个比较明确、现实的展望,从而降低对工作的压力和对工作的期望,提高工作吸引力,进而降低以后离职意向的过程。

(二)建立和谐畅通的职工沟通系统

企业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之后,要紧密关注核心人才,重视与职工之间的沟通。正如有人所说:企业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沟通问题,这表明了沟通的重要性。管理者要注意倾听和理解员工,充分了解员工的需求、期望,并尽力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同时,在企业中培育沟通的文化,鼓励员工之间进行沟通,创建好的企业沟通关系和良好的人员关系。另外,企业要做好与已有离职意向的员工的沟通工作,进行真诚的离职面谈。员工产生了离职意向,但并非一定会离职。企业应该及时了解员工,了解员工想要离职的原因,从而发现并改进自己工作的不足,并尽力挽留那些有离职意向的员工。即使挽留不成功,企业也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改进不足。从长期看,这对企业降低离职率有很大的作用。

(三)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

1、建立合理的晋升制度。当一个管理岗位或中高层次岗位出现空缺时,应实行内部优先。在全球一些知名企业,如宝洁公司,中层以上的管理者都是从内部提拔。这样,会给下属员工很强的工作动力,他们会认为在公司里做出的任何贡献都是有机会使自己得到晋升与回报。这样,他们才会更加安心的留在企业中,全心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2、开展员工发展规划。许多企业抱怨内部没有优秀人才,只得从外部招聘。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企业在留住人才与培养人才方面做的不好。要想培养人才必须有一个人才培养规划,只有预先培养人才做好充足的人才储备,才能避免人才短缺。

(四)、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

培训和开发是一种激励,也是降低员工离职率的法宝之一。对北京、上海和深圳人才市场的最新调查表明,组织提供给员工的培训机会和“再学习”机会是影响员工离职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培训开发的实施,可以保证员工和企业发展的同步,可以使员工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增强归属感。企业如果每年公布培训计划,给员工带薪学习的机会,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同时对企业来说,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总之企业要想稳定企业的员工队伍,降低人员流失,就要明白员工流失的责任并非全在员工本身,而企业也要多方位反思来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员工的非正常流失。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的不断深入,对人才的争夺成为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与此相对应的员工离职现象也会越来越凸显出来。因此,企业设法降低员工自愿离职率,进行员工离职管理至关重要,企业管理者应对自愿离职产生的影响因

素、成本有个全方位认识,只有这样,企业管理者才有能采取有效行动管理员工离职问题,从而使企业本身拥有吸引、激励、留住人才的无限魅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 乔引华,郭大为 :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离职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论坛,2006

[2]王忠民,陈继祥 :试论影响员工离职的若干组织因素[J],管理现代化,2001

[3].马淑婕、陈景秋,员工离职原因的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场开发,2003

[4]符益群、凌文辁,离职的后果及管理方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

[5].符益群、凌文辁、方俐洛,企业职工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J],中国劳动,2002

第四篇:三板IPO要求中介核查申报企业PE背景

三板IPO要求中介核查申报企业PE背景

3月20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发布《关于加强参与全国股转系统业务的私募投资基金备案管理的监管问答函》(以下简称《监管函》),要求中介机构在企业申请挂牌环节以及在挂牌公司发行融资、重大资产重组等环节,核查有私募投资基金背景的登记备案情况。

自《监管函》发布之日起申报的企业,中介机构须核查是否存在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或私募投资基金,及其是否遵守相应的规定:一是若申请挂牌公司或申请挂牌公司股东属于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或私募投资基金的,主办券商及律师须核查其是否按照《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及《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履行了登记备案程序,并请分别在《推荐报告》、《法律意见书》中说明核查对象、核查方式、核查结果并发表意见。

二是申请挂牌同时发行股票的,主办券商和律师须核查公司股票认购对象中是否存在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或私募投资基金,是否按照《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及《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履行登记备案程序,并请分别在《推荐报告》、《法律意见书》或其他关于股票发行的专项意见中说明核查对象、核查方式、核查结果并发表意见。

在挂牌公司发行融资、重大资产重组等环节,挂牌公司报送的股票发行融资备案材料中,主办券商和律师应当分别核查挂牌公司股票认购对象和挂牌公司现有股东中是否存在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或私募投资基金,其是否按照《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及《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履行了登记备案程序,并分别在《主办券商关于股票发行合法合规性意见》和《股票发行法律意见书》中对核查对象、核查方式、核查结果进行专门说明。

同时,挂牌公司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独立财务顾问报告》和《法律意见书》中,独立财务顾问和律师应当分别核查交易对手方和挂牌公司现有股东中是否存在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或私募投资基金,其是否按照《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及《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履行了登记备案程序,并对核查对象、核查方式、核查结果进行专门说明。

第五篇: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业绩核查工作的通知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业绩核查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建设局(委),泰州市建工局,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张家港保税区规划建设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建设局,省有关厅、局: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作要求,我省自2012年起,在全省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前对其代表工程业绩进行核查。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迅速落实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核查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报业绩核查工作的通知》(苏建建管〔2012〕640号)和《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报业绩核查工作的补充通知》(苏建建管〔2012〕690号)各项规定,企业资质申报弄虚作假行为得到明显遏制,有力促进了建筑市场秩序规范,推动了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但同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通过抽查发现,少数地方和部门在资质申报核查工作不够规范,把关不严,标准不高,未能结合业务部门的监管系统进行实质性核查或实地核查,核查工作流于形式,甚至少数地方个别部门实施收费核查方式,严重降低了核查工作的准确性和严肃性。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业绩核查工作,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健全核查工作机制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依据职能,建立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业绩核查联动机制,明确牵头部门和相关责任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市、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含行政区、开发区、园区、新区)内的工程业绩核查扎口负责,对业绩核查负总责。工程项目相关监管机构健全且工程项目信息与市、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信息共享的辖区,可向所在地的市、县(市)主管部门申请业绩核查权限,并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备案。

单项业绩核查表和汇总业绩核查表,须有核查部门盖章以及职能部门核查责任人签字。市、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须在有核查权限的辖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业绩核查表上加盖印章。

对业绩核查表用章不规范、印章模糊、印模未备案及核查责任人未签字的均将视为不规范用表,申报业绩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进行复查。

二、业绩核查申报程序

由企业将申报业绩工程的施工许可证(复印件)、中标通知书(原件)、施工合同(原件)、竣工验收报告(原件)、业绩核查表等基础材料报工程所在地业绩核查牵头部门,由牵头部门负责协调同级相关部门完成核查工作。本辖区内业绩核查须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省内非辖区内业绩须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完成后由牵头部门通知申报企业取回业绩核查表。

对申报资质企业,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做好指导服务工作,不得推诿,不得将业绩核查工作让企业代办,更不得设定或变相设定条件收费进行业绩核查。

三、业绩核查办法

建筑业企业代表工程业绩核查工作须在申报资质前完成。申报的业绩工程须为经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且依法依规建设的工程,同时不得有《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所列任一情形。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业务监管系统,对企业资质申报业绩工程进行核查,要从施工许可管理系统、招投标备案系统、合同备案系统、竣工验收(备案)系统及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平台等渠道进行联动核查。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类总承包工程及地基与基础、钢结构专业承包工程业绩,均须提交施工许可证。申报业绩(含总承包工程、专业承包工程)在2013年1月1日后竣工验收的,包括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和非国有资金投资项目,申报的工程业绩合同均须经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已录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平台”。对申报业绩存疑的,业绩核查牵头部门要组织至少两名以上人员进行实地核查,并在核查表中说明情况,现场核查人员须在单项业绩核查表中签字。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定期对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业绩核查工作进行抽查和复查。抽查发现代表工程业绩存疑的,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复查。申报企业在公示期间或接到通知后,按申报业绩工程类型,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提交如下资料:施工许可证(复印件)、已备案的施工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复印件)、工程竣工图(蓝图)、网上中标公示截图(县(市)以上主管部门招投标交易网)等工程业绩相关材料。经复查合格的,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出具复查意见。

四、几种业绩的核查办法

1、电力工程

电力工程业绩须由相应行业的招投标、合同备案及竣工验收部门在单项业绩核查中填写核查意见并盖章、签字,再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省建筑业协会电力分会进行复查。经复查属实的,省建筑业协会电力分会在业绩核查汇总表上盖章、签字并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备案。

2、化工石油、港口与航道、矿山、冶炼、铁路、民航、环保等工程

化工石油、港口与航道、矿山、冶炼、铁路、民航、环保等工程业绩的核查,申报企业须将申报业绩工程的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竣工验收报告、工程竣工图及业绩核查表(单项、汇总)等业绩基础材料的原件、复印件(竣工图需提供蓝图)及企业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意见,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复查。单项业绩核查表中的“中标通知书发布机构意见”、“竣工验收备案部门意见”可由相应行业主管部门盖章签字,“施工合同备案主管部门意见”须由市、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业绩核查牵头处室组织至少两名以上人员现场核查后盖章签字。

3、装修装饰业绩

申请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的,家庭装修装饰工程的业绩核查表由业绩核查部门根据合同、发票等相关材料核查,并在单项业绩核查表盖章签字;公共建筑装修装饰工程的业绩核查表中“中标通知书发布机构意见”、“竣工验收备案部门意见”可由建设单位盖章签字,“施工合同备案主管部门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核查后盖章签字。

申请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的业绩工程,须按《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报业绩核查工作的补充通知》(苏建建管〔2012〕690号)执行。

4、省外业绩

申报企业须将业绩工程的施工许可证(复印件)、中标通知书(原件和复印件)、施工合同(原件和复印件)、验收报告(原件和复印件)、工程竣工图(蓝图)、业绩核查表等基础材料及企业所在地主管部门出具的意见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由省房城乡建设厅负责核查。

5、个人业绩

个人业绩由业绩核查牵头部门根据企业提交的施工合同、施工图审查合格书、施工图、竣工验收报告等个人业绩材料填写“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报个人业绩核查汇总表”,主要核查业绩发生时,个人在工程项目中所起的作用、业绩完成单位、业绩完成时间、业绩规模、安全生产、诚信记录及社保缴纳情况。

五、工作要求

请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高度重视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核查工作,认真组织,精心指导,严格把关,成熟一家申报一家,合理规划本地区建筑业企业发展规模和特色专业发展计划。通过业绩核查强化建筑业企业依法建设意识,提高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质量,促进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加大对各地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业绩核查工作的抽查力度,严格问责制度。凡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企业,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予以通报,自通报之日起一年内,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该企业资质申报,并将其作为企业不良行为录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平台”;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公示批次中,市、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三个月内存在两次出具虚假业绩核查意见的,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在全省通报相关业绩核查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责令限期整改。

此通知自发文之日起执行。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请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系。

下载监理企业业绩申报、核查不通过的原因及后果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监理企业业绩申报、核查不通过的原因及后果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