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文化部
关于印发《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
设备购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9年12月14日 财教[2009]4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文化局:
为规范和加强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专项资金管理,我们制定了《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抄送: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附件:
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切实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彩票公益金管理办法,结合我国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建
于每年4月30日前将申请文件上报财政部和文化部。
第九条 文化部负责审核汇总中西部地区年度资金申请文件,提出专项资金分配建议,同时根据东部地区上年度项目实施情况提出本年是否予以奖励以及奖励经费分配建议,汇总后将分配方案报财政部。
第十条 财政部对文化部报来的分配方案进行审核后会同文化部下达专项资金预算。
第十一条 各地财政厅(局)、文化厅(局)应密切配合,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规范设备购置工作。
第十二条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相关设备购置由各地文化厅(局)根据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确定的备选设备参数及详细目录,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方案统一组织实施。基本业务设备购置,由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式自行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各地应加强对已购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切实发挥已购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第十四条 文化部应按照彩票公益金管理办法,于每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告上一年度本部门彩票公益金的使用规模、资助项目、执行情况和实际效果等。
第十五条 对专项资金购置设备形成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国家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切实加强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财政部、文化部将适时对专项资金使用、设备购置和使用情况进行督查。
第十六条 各地要切实做好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财政部将暂停核批补助资金,收回已拨经费,并根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一)虚报项目规划数量,骗取补助资金;
(二)擅自改变补助项目内容;
第二篇:城市社区文化设施管理办法[最终版]
城市社区文化设施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社区文化设施管理,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设施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促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的社区文化设施,是指在城市街道和社区设置的,集书报刊借阅、时政法制科普教育、文艺演出活动、数字文化信息服务、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和流动服务、体育健身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文化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室。
第三条 社区文化设施以社区全体居民为服务对象,以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为服务重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社区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属于非营利性文化机构。
第四条 文化部负责全国社区文化设施的监督管理,区(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区文化设施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五条 文化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全国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和标准,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以各级人民政府为主导,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第六条 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建设规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应纳入当地城市建设规划,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使用国有土地的,经依法批准可以划拨方式取得。
第七条 城市居住区和新建小区住宅必须配套建设文化设施,配建的文化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
第八条 城市居住区和新建小区住宅,应从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且须符合《城乡规划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关于各种公共配套设施的规范要求。
居住区(10000-16000户,30000-50000人)文化活动中心应按建筑面积4000-6000平方米、用地面积按8000-12000平方米,小区(3000-1000户,10000-15000人)文化活动中心按建筑面积400-600平方米,用地面积按400-600平方米进行规划设计。
第九条 旧城区社区文化设施达不到标准和要求的,可以通过改扩建或置换、租赁、共享等方式,配置设备器材图书,完善功能,提高配套程度,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第十条 社区文化设施应位于交通便利、人口集中、便于群众参与活动的区域。社区文化中心(街道文化站)的选址、设计、功能安排等应征得上一级文化行政部门的同意,一般不设在街道办公场所内。
第十一条 社区文化中心基本功能空间应包括: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健身活动室、展览陈列室、培训教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和管理用房,以及室外活动场地、宣传栏等配套设施。建筑面积应在300平方米以上,占地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并满足通讯、给排水、消防的要求。
第十二条 社区文化设施应配置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必需的设备、器材和图书等文化资源,并有计划地予以更新、充实。
社区文化设施和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资产登记及相关手续,依法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第十三条 因城市建设规划需拆除社区文化设施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择地重建。经批准拆除或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当坚持先建后拆或拆建同时进行的原则,重新建设的一般不能小于原有规模。作出决定前,应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征得文化行政部门同意,报区(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章 设置和服务
第十四条 社区文化中心原则上按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以政府为主举办。社区文化活动室原则上按社区居委会范围设置,应与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的文化设施,以及民政部门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等设施建设统筹考虑,配套建设,共建共享。
第十五条 政府设立的街道文化站应逐渐转型为社区文化中心。在人口较多、服务半径较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难以覆盖的社区,可适当设置社区文化活动室或增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人口规模大于10万人的街道办事处,应增设社区文化中心。人口规模小于3万人的街道办事处,其社区文化中心的设置由区(市、县)文化行政部门确定。
第十六条 社区文化中心一般由政府设立,也可按照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确定社区文化中心举办者,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第十七条 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是专有名称,未经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或设施不得以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命名。
第十八条 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提供以下公共文化服务:
(一)举办各类展览、讲座,提供图书报刊借阅服务,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经济信息,为促进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广播、电影放映活动;指导群众业务文艺团队建设,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
(三)协助区(市、县)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单位配送公共文化资源,开展流动文化服务,保证公共文化资源进村入户。
(四)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开展数字文化信息服务。
(五)协助区(市、县)文化行政部门开展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等工作。
(六)受区(市、县)文化行政部门的委托,协助做好文化市场管理及监督工作。发现重大问题或事故,依法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上报。
第十九条 社区文化设施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服务规范,并根据其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保障其设施用于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出租等形式擅自改变设施功能或用途,如需调剂或改变其功能、用途的,需经区(市、县)人民政府同意,并且依照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办理手续。
第二十条 社区文化设施应悬挂标识牌,各功能空间也应有相应标识,并应在醒目位置标明服务内容、开放时间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 人员和经费
第二十一条 社区文化设施应根据所承担的职能任务、服务人口、居民需要,按照精干、效能的原则设置工作岗位。社区文化中心(街道文化站)应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同时也可招募社区志愿者辅助管理文化中心(街道文化站)事务。
第二十二条 政府举办的社区文化中心(街道文化站)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具备相当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热爱文化事业,善于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具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文化中心(街道文化站)负责人可由街道办事处任命或聘任,事先应征求区级文化行政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三条 社区文化中心(街道文化站)从业人员应具有文化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须接受文化行政部门或专业机构的培训,通过文化行政部门或委托的有关部门组织的相应考试、考核,取得职业资格或岗位培训证书。文化中心(街道文化站)从业人员可根据本人的学历条件、任职年限、工作业绩和业务水平等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十四条 政府举办的社区文化中心(街道文化站)须定编定岗,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绩效考核、解聘辞聘等项制度。在岗人员退休或被调离、辞退后,应及时配备相应人员,确保文化中心正常工作不受影响。
非政府举办的社区文化中心,实行自主用人制度。
第二十五条 文化行政部门负责对社区文化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室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各级文化培训机构、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学校、艺术院团等具体承担人员培训任务。
第二十六条 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维修、日常运转和业务活动所需经费,应列入市、区人民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不得随意核减或挪用。中央、省、市级财政可对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内容建设予以经费补助。
第二十七条 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捐赠或资助社区文化设施。依法向社区文化设施捐赠财产的,捐赠人可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享受优惠。
第五章 检查和考核
第二十八条 区(市、县)文化行政部门负责定期对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情况实施日常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制度,实行信息公示和奖惩制度。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应纳入全国和地区性文化先进单位评选和复查的考核指标体系。
第二十九条 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单位在职责范围内,对社区文化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辅导。
第三十条 政府文化部门应建立社会民主监督制度,定期收集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将公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文化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室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
第三十一条 对在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中心及其从业人员,由区(市、县)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第三十二条 社区文化设施管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文化行政部门,依据职责,按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依法查处:
(一)未按规定的最低时限对公众开放的;
(二)未公示其服务项目、开放时间等事项的;
(三)未在醒目位置标明设施的使用方法或者注意事项的;
(四)开展与社区文化设施功能、特点不相适应的服务活动的;
(五)违反《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规定出租社区文化设施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部门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文化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 2010年5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