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读】新华社智库重磅发布:浙江特色小镇经验与江苏启示!!!
【必读】新华社智库重磅发布:浙江特色小镇经验与江苏启
示!!
导读:
随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文,力推全国特色小镇建设以来,各地都把特色小镇提上了重要日程。对于特色小镇而言,浙江可谓是先行者,中财办编写的《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曾受到总书记的批示和高度赞赏。我们注意到,近期新华社智库近期对浙江特色小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对江苏等地的一些启发,对各地有重要参考价值。“特色小镇”的内涵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发展空间载体。它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和浙江特色,不是行政区划单元的“镇”,而是产业发展载体;也不是传统工业园区或旅游功能区的“区”,而是同业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企业社区;更不是政府大包大揽的行政平台,而是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空间边界明确的创新创业空间。
根据规定,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金融、科技创新、旅游、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投资额可适当放宽,淳安等26个加快发展县(市、区)可放宽到5年。支持各地以特色小镇理念改造提升产业集聚区和各类开发区(园区)的特色产业。
浙江计划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特色小镇,分批筛选创建对象。力争通过3年的培育创建,规划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发展背景
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是贯彻总书记在浙江讲话精神“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重要实践,更是具有历史传承、切合浙江实际的重大决策和创新。从历史渊源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培育并形成了一大批块状经济和区域特色产业。“集聚”和“特色”,成为浙江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浙江经济的重要“符号”。
时至今日,浙江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后,面临一个重大课题:传统块状经济强镇和区域特色产业在推进浙江经济前行的进程中,渐显乏力,显现出“产业竞争力日趋下降、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资源利用效率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旧有路径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如何走出转型升级的新路? 创建特色小镇是浙江深化和集成各项转型升级政策措施基础上提出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举措,其充分利用了浙江块状经济、山水资源、历史文化的比较优势,以及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和新业态发展中的领先优势,通过资源整合、项目组合、功能集合,助力产业转型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历程
2014年10月17日,云计算产业生态小镇——云栖小镇举行首场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在参观小镇“梦想大道”后,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鼓励说:“让杭州多一个美丽的特色小镇,天上多飘几朵创新‘彩云’。”“特色小镇”首次被提及。2014年10月30日,李强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说:“小镇故事多,浙江将通过系列小镇建设,打造更有激情的创业生态系统。”此后,在乌镇召开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互联网精英们汇聚论道,畅想着让古镇在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同时接轨未来,孕育新经济,并指出“浙江可以有更多这样的小镇”。小镇被各界寄予厚望,让省委、省政府坚定了打造特色小镇的信念。
2015年1月,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色小镇”作为关键词被提出,其重要性被提升到了新一轮更大范围的战略布局:“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按照企业主体、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原则,在全省建设一批聚焦七大产业、兼顾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规划建设特色小镇,得到了浙江全省上下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响应。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时,征集到了260多个,最终筛选出了50个初选名单。
4月22日,浙江省政府公布《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特色小镇概念,以及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创建程序、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要求入围的特色小镇必须符合“7+1”产业定位范围、四至及规划清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叠加、投资主体明确、项目具体可行,投资额达到50亿元以上。
2015年6月4日,第一批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全省10个设区市的37个小镇列入首批创建名单,计划三年投资2400亿元左右,预计2017年可实现税收收入190亿元左右。6月24日,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进一步明确了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至此,特色小镇正式步入全面实施阶段。
近期,特色小镇的工作重点是指导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单位编制完善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并于9月启动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和培育名单筛选工作,同时做好特色小镇统计监测和年度考核。目前,位于杭州市的基金小镇、梦想小镇、云栖小镇已经初具规模与气候。
图表1: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主要特征
1、产业特色鲜明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面向未来,主攻浙江重点打造的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7大万亿产业,以及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石雕等历史经典产业。每个小镇将立足一个主导产业,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每个历史经典产业原则上只规划建设一个特色小镇。根据每个特色小镇功能定位实行分类指导。2.体制机制灵活
特色小镇是综合改革实验区,凡是国家、省级或是市级的改革举措率先在特色小镇推开。主要特点是运作方式新,采用分批建立创建对象,中间动态优胜劣汰,建成后验收命名的“创建制”。规划建设理念新,融入了四大功能叠加、培育上市公司等新理念。建设机制新,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扶持方式新,实施有奖有罚的土地供给方式、期权式的财政奖励方式,助力特色小镇务实建设。3.人文气息浓厚
特色小镇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气息或现代文化气息。特色小镇是高校毕业生等90后、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者为主的“新四军”创新创业地,有望凝聚独特的人文气息;是历史经典产业的传承新生地,散发浓浓的历史底蕴;是传统特色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新高地,拥有活跃的创新文化;是新产业新业态的孵化诞生地,将形成独特的产业文化。4.生态环境优美
特色小镇是远离城市中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美丽小镇。
特色小镇一般规划在城郊结合部,规划面积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用地面积在1平方公里左右,将按3A景区目标建设,其中旅游特色小镇按5A景区标准建设。每个小镇的建筑、旅游设施和植物群落、自然环境将与产业融合协调、相得益彰,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美丽浙江新样板。浙江创建“特色小镇”过程中的政府工作创新
创建方式:明确目标、竞争入队、优胜劣汰、达标授牌 按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要求,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创建不采用审批制,而是使用“宽进严定”的创建方式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符合基本条件的纳入培育名单,条件成熟的纳入创建名单,达到目标要求的纳入命名名单。这是政府工作的重大创新。
所谓创建制,是指由县(市、区)政府向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自愿报送创建特色小镇书面材料,省级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分批审核,凡符合特色小镇内涵和质量要求的,均纳入省重点培育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纳入创建名单只是规划建设的开始,入围后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也不能直接享受到省里有关支持政策;只有在年度考核合格或验收命名后,特色小镇才能获得土地和财政方面支持。
概括来说,创建制就是一个明确目标、竞争入队、优胜劣汰、达标授牌的过程。
图表2: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程序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谢力群认为,通过创建,浙江探索的是“目标先导、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新机制,走出的是“宽进严定、动态管理、政策激励、验收命名”的新路径。明确目标、鼓励众创。创建制鼓励各地按照特色小镇的目标要求,积极谋划各具特色的特色小镇。分批公布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和培育名单,原则上一年公布两次。
在选择省级特色小镇的创建对象时,以是否符合内涵要求、编好建设规划、落实建设用地、确定建设主体、排定投资计划、明确具体项目为选择标准,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数量限制。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在申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的落选名单中择优产生,主要由各市重点培养。鼓励各市积极谋划推进,形成后备力量,全省形成“培育一批、创建一批、验收命名一批”,省市联创的梯次众创格局。实绩为王、动态管理。特色小镇的建设期为3至5年,为确保在建设期内真正建成一批特色小镇,将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
一是坚持把年度实绩作为实施进退机制的唯一标准,对完不成年度目标的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予以退出;对年度投资完成10亿元的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次年直接进入创建对象,形成落后退出、优胜者上的竞争创建机制。二是建立特色小镇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开展季度和年度监测,作为兑现政策和动态调整的基础,促使特色小镇紧盯目标,主动创建,快跑快干快出成效。
严格验收、达标命名。凡是认为达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目标的,可由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所在县(市、区)经过自检后,向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申请,要求开展现场验收。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将组成专家组,赴特色小镇进行现场踏看、逐项对照、提出意见。对于达标的特色小镇,经省政府同意后,给予正式命名。扶持政策:土地供给有奖有罚、财政扶持验后返还 纳入创建名单的特色小镇,并不能直接享受省里的相关扶持政策,只有在年度考核合格或验收命名后,才能获得土地和财政方面扶持。
土地政策方面,要求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将特色小镇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特色小镇建设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充分利用低丘缓坡、滩涂资源和存量建设用地。
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由各地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及供地手续,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省里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特色小镇按60%给予配套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
财政支持方面,特色小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基金小镇、梦想小镇、云栖小镇发展经验分析
基金小镇:打造良性发展的基金生态圈与优质生活圈 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由2008年成立的玉皇山南国际创意金融产业园演化而来。当时,为给园中的文创企业找到融资渠道,政府有意识引进了一批投资基金公司,没想到形成了创投产业。
2014年8 月,《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业态及功能规划》通过评审,杭州市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正式成立。截至2015年一季度,该基金小镇已集聚了各类基金机构160家,总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成为杭州私募股权投资企业最多、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区块。据称,思科中国落户杭州上城区,很大原因就是基金小镇对其打造上下游产业链,形成智慧产业基地,具有促进作用。
青山绿水的低密度办公环境是吸引众多基金公司的最大原因。在基金小镇,可以看到散落在绿色中的一幢幢中式小楼、中式庭院;串起这些小楼的,是不宽但异常整洁的小道。此外,基金小镇交通便利。玉皇山南距离上海高铁45分钟路程,在90分钟交通圈内,可搭建连同上海、南京、宁波及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大金融空间;距离西湖3公里、杭州新 CBD 钱江新城6公里、距萧山国际机场半小时车程。总结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的发展实践,以下几点建设经验值得参考与借鉴:
1、活用政策资源,探索与实施科学的扶持机制
与国内已建成的金融产业园区相比,管辖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的上城区区级政府财力有限,税收等政策没有明显优势。事实上,该基金小镇的所得税返还只到国内大多数金融产业园的二分之一。但上城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区私募(对冲)基金小镇领导小组,对基金小镇的政策优惠等进行研究、创新;活用现有政策资源,制定并实施了较为科学的扶持机制,实现了省市区三个层次扶持政策的叠加。目前,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的扶持政策涵盖了企业所得税、营业税、落户奖励、购房补贴等诸多方面(见图表3)。图表3: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扶持政策
如今,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已被列入杭州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试点,受到浙江省金融发展促进会、省金融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
2.政府配套,企业自主,构建基金良性发展生态圈 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采用“政府+新型运作主体”的发展机制,政府主要为机构入驻提供硬件环境、政策配套、服务配套。同时,委托私募(对冲)基金行业代表性机构组织运作主体,通过“产业链招商”和“生态圈建设”模式,发挥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的影响力与引领作用,开展专业化的园区发展和促进工作,有效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快速积聚。
事实上,对于基金公司,“金融生态圈”与“私募金融产业链”十分重要。上城区政府在培育和引进各类私募(对冲)基金等核心业态(私募证券基金、私募商品期货基金、对冲基金、量化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时,配套引进与其业务密切相关的私募中介服务机构、辅助性产业、共生性产业和配套支持部门等,共同构成五层次生态圈,利于打造私募(对冲)基金与上下游企业的“零距离”战略关系,构建完备的私募基金产业链和生态系统。
图表4: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专业配套服务机构
目前,小镇内外(均属上城区)有近400家金融类企业散落其间,平均每平方公里有20余家;其中,银行、保险、期货、证券四大行业的省市以上区域总部已达27家,有25家各类银行(包括13家省市分行)机构入驻。此外,小镇还成立了私募(对冲)基金研究院,为入驻企业提供专业配套服务;其主要功能将包括组织私募(对冲)基金论坛、开展私募基金领域研究,建立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评价和监测系统,发布国内最权威的私募基金行业研究报告,举办金融人才交流活动等。
3.衣食住行安排有序,打造高级金融人才生活圈
配合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建设,上城区政府出台了多个服务金融从业人员生活的政策文件,在购房、租房、信息化应用、经营用房装修、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高额、细致的资助、补贴,全力构建高级金融人才的生活圈。小镇上建设有人才公寓,引入了超市、娱乐中心、特色餐饮、配套酒吧、茶楼、美容健身等生活娱乐设施,形成了完整的生活配套服务体系。首先,小镇周边为杭州市高端生活区,尤其是钱塘江北岸沿江大片的高档住宅区,可以为高收入金融界人士提供理想的居住环境。其次,附近餐饮设施齐全,小镇内设有杭帮菜博物馆,毗邻传统餐饮汇聚地高银街、中山南路美食街、创意餐饮集聚地满觉陇。此外,医疗、教育等资源也很丰富,上城区拥有浙江省最好的医疗资源,浙
一、浙
二、省妇保、省中医院等三甲医院密度全省最高;全省知名的中小学也遍布小镇周边,更有一所国际化学校在建。浙江创建“特色小镇”对江苏的启示
在全国各地探索转型升级,适应与引领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浙江率先提出创建“特色小镇”,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江苏深化创新创业空间载体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启示。借鉴浙江经验,江苏应在苏州纳米技术、无锡微电子、泰州医药城、南京“无线谷”等九大创新载体中融入旅游、文化与社区功能,探索多种功能叠加的新思路,进一步优化省内创新创业空间载体的功能;围绕创新创业空间载体的产业定位,结合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和资源禀赋,编制“产业、文化、旅游”一体,“生产、生活、生态”融合,“项目、资金、人才”匹配的建设规划。试点载体创建制度,鼓励地方自主规划
浙江省创建特色小镇的不再采用审批制,而是采用“宽进严定”的创建方式。借鉴浙江经验,江苏未来建设创新创业空间载体可改变“先拿牌子、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的传统做法,试点各地自主规划、自行审批,省政府不再审批。地方政府根据原有产业基础、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或开发区改造提升需求,因地制宜,编制相应规划、落实项目、引进领军型企业;省政府根据既有标准,考核达标后“授牌”。
在此过程中,应制订量化工作计划、加强事后监督:一是明确载体的投资计划、建设主体、建设项目、形象进度,二是实施项目化管理,做到季度有项目、有投资、有形象,年度有总结、有成果;并根据上述结果,给予载体相应的土地与财政补贴。
明确政府主要职能,深化改革引领作用
浙江省在推进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逐步明确政府主要职能,改革企业审批制度,不断释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各地创建特色小镇营造出良好环境。借鉴浙江经验,江苏应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定位,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规划引导与服务保障,包括编制规划、建设基础设施、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等;二是选择投资主体,每个创新创业空间载体要明确投资建设主体,由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
同时,探索改革企业审批制度,深化改革的引领作用,具体包括:试点企业“零地”投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企业独立选址项目高效审批,探索企业非独立选址项目要素市场化供给机制,以及以区域环评与能评替代项目环评与能评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