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政策的历史考察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政策的历史演变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才政策的历史演变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到1983年为“拨乱反正与恢复整顿”阶段;1984年到1991年为“逐步放开与分类管理”阶段;1992年到1999年为“市场取向与政策调整”阶段;2000年至今为“整合力量与全面推进”阶段。这一政策演变,大大促进了我国人才工作的改革与进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我国人才工作基本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标志着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关键词: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 人才政策 历史演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人才政策迅速摆脱了“左”的错误倾向,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新时期党的人才政策的历史演变可以划分为拨乱反正与恢复整顿、逐步放开与分类管理、市场取向与政策调整、整合力量与全面推进四个阶段。
一、拨乱反正与恢复整顿(1978-198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的转移,但由于计划体制的束缚和屡次政治运动的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首先遭遇到人才瓶颈。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和干部队伍“四化”原则的指引下,党在人才政策上开始了拨乱反正与恢复整顿。
平反冤假错案。十年“文革”以及之前的历次政治运动造成的冤假错案,受害者绝大部分是知识分子。粉碎“四人帮”后,平反工作已经从局部开展起来,但进展较慢。1977年12月,中组部在胡耀邦主持下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打开了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的局面。到1985年,平反工作基本结束,一大批被打倒的老干部和知识分子恢复了工作。他们倍加珍惜重新获得的工作机会,心情舒畅地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或担任新的职务,精神振奋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推翻“两个估计”,摘掉右派分子帽子。“两个估计”是1971年8月“四人帮”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提出来的,其内容是:“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1 “两个估计”对建国后17年教育工作作了全盘否定,它像枷锁紧箍在全国数百万知识分子头上。1977年9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义正词严地指出:“‘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怎么能把几百万、上千万知识分子一棍子打死呢?”此后,党中央撤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彻底推翻了“两个估计”。这一举措,为恢复正常的教育制度、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提供了条件。“两个估计”的推翻,等于否定了知识分子的资产阶级属性。基于此,1978年4月5日,党中央批准了中央统战部和公安部《关于全部摘
2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请示报告》,决定全部摘掉戴在许多知识分子头上的右派分子帽子。这项工作到1980年基本结束,共改正错划右派54万多人,为他们恢复了政治名誉,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作了适当安排。
全面落实知识分子政策。1978年10月10日,胡耀邦在中组部召开的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问题的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党在建国前后提出来的,以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的团结、教育、改造这个方针,现在已经不适用了。”1982年2月,党中央发出了《关于检查一次知识分子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消除党内和社会上对知识分子的偏见,“要真正做到:政治上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标志着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由建国初的“团结、教育、改造”转变到“政治上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上来。与此同时,吸收优秀知识分子入党的事情也提上了议事日程。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就将知识分子放在与工农兵同等的地位,为大批知识分子入党进一步敞开了大门。
543恢复高考等教育制度。1977年8月,邓小平在召开的一个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表态说:“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中断了十一年的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终于恢复了。此后,党中央还在1978年4月至5月召开了粉碎“四人帮”后具有拨乱反正意义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邓小平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拨乱反正,从根本上澄清了被“四人帮”搞乱的路线是非,会议提出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尊师重教”等方针,对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性,指导我国的人才培养工作走上正确轨道具有深远的意义。
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的初步改革。1983年10月,中央组织部作出了《关于改革干部管理体制的若干规定》,提出要本着“管少、管活、管好”的精神,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实行组织部门统一管理和分部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下放干部管理权限。1984年4月,中央书记处进一步提出,要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办法,把下管两级改为原则上下管一级、考察两级的制度,同时提出给企事业单位更多的用人自主权。这一改革,扩大了下级党委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管理权限,调动了下级用人的积极性,有效地解决了统得过死的问题,促进了管人与管事的合理结合。
二、逐步放开与分类管理(1984-1991)以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起点,我国拉开了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帷幕。各项改革事业的深入,必然要求对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统一的人才人事制度进行全盘改革。党的十三大后,党和政府以建立2 公务员制度为突破口,逐渐放开了在人才管理、培养、就业、流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探索适合改革开放要求的分类管理体制。
以分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我国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统一,这种利用单一模式统一管理各类人才的人事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要求。基于此,1987年的党的十三大在分析我国传统人事制度弊端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其基本思路是:“对‘国家干部’进行合理分解,改变集中统一管理的现状,建立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改变用党政干部的单一模式管理所有人员的现状,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改变缺乏民主法制的现状,实现干部人事的依法管理和公开监督”。为建立分类管理的人才人事管理制度,党中央选择的突破口是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庞杂的干部队伍中分离出来,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十三大报告指出:“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即制定法律和规章,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同时,党中央还明确提出了“政企分开”的原则,强调行政力量不再干预企业的运行和管理,事实上给予企业在人才工作上的极大自主权,这就为我国的国有企业开始独自探索人才人事的管理方式开辟了道路。
以简政放权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198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展开的新阶段。《决定》指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调整教育结构,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在基础教育的管理权限上,《决定》指出:“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这一举措,扩大了地方办理基础教育的自主权,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夯实了我国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在高等教育方面,《决定》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因此,必须“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为了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决定》提出要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
实行更加灵活的人才就业体制。我国传统人才就业体制的基本特点是国家统包统配,这种体制容易造成人才的积压与浪费。为了从整体推进我国的人才就业体制改革,党中央和国务院于1986年先后制定颁发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四个文件,提出要普遍推行劳动合同制,废除“子女顶替”和“内招”职工子女的办法。文件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改革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于消除我国传11109
3 统就业制度中包得过多、统得过死、能进不能出的弊端,逐步建立起一套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就业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才就业体制的放开,改革大学毕业生的统一分配制度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85年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改变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分配的办法,实行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和在国家计划外招收少数自费生三种不同办法。此后,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思路:“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鼓励和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在统包统配的人才就业制度下,由于缺少人才市场机制的作用,并在户藉和档案管理等制度的约束下,人才很难在社会上流动。针对这种情况,1986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通知》。《通知》在给予科技人员一定的择业自主权的同时,对人才流动中的争议也作了一些规定。1987年1月20日,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提出了“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的“双放”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科技人才的正常流动,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提高科技人才的自身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也提出:“党内党外,都要创造人员能合理流动、职业有选择余地的社会条件,破除论资排辈等压抑进取心和创造性的陈腐观念。”此后,我国的人才流动在党的领导下蓬勃发展起来,人才市场也就在适应人才流动和人才就业体制的改革中呼之欲出了。
三、市场取向与政策调整(1992-1999)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使党的人才政策面临又一次新的调整,主要任务是把计划体制下的人才工作机制和体制调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
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人才市场体系,让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的人才市场是由政府人事部门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演变而来的,但这些人才服务机构不是也不可能成为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纯粹市场化的社会组织和完全的利益主体。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并把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列为“当前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为培育和规范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中组部、人事部于1994年8月联合下发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人才市场的意见》,《意见》提出我国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个人自主择业,单位自主择人,市场调节供求,社会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方面起基础性作用。《意见》还对人才个体、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和政府的地位与作用做了原则性的规定。1996年1月29日,人事部又颁布了《人才市场管理暂行规定》,为规范我国人才中介活动、单位招聘和人才应聘等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人才市场13 4 的正常发展。
全面推行公务员制度。党的十四大后,党中央以推行公务员制度为重点,以市场化为导向,按照“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的要求,全面推进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逐步建立健全符合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结合机构改革和工资制度改革,“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按照这一要求,国务院在总结前一阶段国家公务员制度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于1993年8月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截止到1998年底,我国公务员制度入轨工作基本到位,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在中央和省、地(市)、县、乡(镇)五级政府机关基本建立,标志着我国人事人才分类管理制度初步确立,也标志着我国政府机关人事管理工作初步实现了由适应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跨越。
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科技与教育政策调整。1995年5月,党中央确立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为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的科技政策和教育体制改革也出台了新举措。在科技政策方面,党中央提出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这一方针,不仅有利于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和活力激发,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在教育改革方面,党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协调发展,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办学效益,实行分区规划,加强社会参与”15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全方位战略。为落实好《纲要》,党中央、国务院又于1994年6月召开了新时期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使《纲要》规定的目标进一步细化、量化,任务分阶段、分步骤到位,政策措施更具有可操作性。
人事人才工作的两个重大调整。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6的要求。经济社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人事人才工作要调整思路,实现自身的变革。基于此,国家人事部制订了《人事工作1996-2000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我国人事人才工作要努力实现两个重大调整,即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上来。“人事人才工作的两个重大调整”犹如人事工作的两个轮子,一个是改革创新人事制度,坚持依法治事;一个是坚持以人为本,重点抓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随着人事人才工作“两个调整”的确立、实施和深化,我国的人事工作逐渐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模式的束缚,人事部门的角色和职能、人事人才工作的宏观思路、总体布局、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管理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四、整合力量与全面推进(2000年至今)5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2001年12月加入WTO后,我国人才工作的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与此同时,我国的人才工作也进入到需要进一步整合力量、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人才资源在事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整体推进了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党管人才的原则,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全面推进了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推进。2000年6月,党中央颁布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在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干部人事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拓宽和加大了改革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标志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开始由单项突破阶段进入整体推进阶段。《纲要》颁布后,党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人事工作的法规和文件,重点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制度的改革:2002年7月9日,在修订1995年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基础上下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03年12月31日,下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2004年,先后颁布了《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5+1”文件,重点解决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干部监督等问题;2005年4月27日,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法》,标志着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日益完善。2007年11月召开的的中共十七大继续提出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在党管人才的原则下整合力量。革命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和完善了党管干部原则。进入新世纪后,在总结党管干部经验的基础上,党中央于2002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党管人才的基本原则。2003年12月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此后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对党管人才原则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更加细致的阐释。党管人才原则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历史方位变化和领导方式转变的自觉认识和科学把握,有利于人才工作更好地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有利于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人才工作合力。为落实党管人才原则,2003年6月9日,党中央批准成立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作为全国人才工作的领导机构。与此同时,各地方陆续建立了专门的人才工作领导和管理机构。在党管人才原则的通领下,全国上下基本上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后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是今后我国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全国人才会议的召开和《决定》的颁布,是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的人才工作进入到全面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新阶段。会议结束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人才工作的发展规律,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从多方面探索了我国人才工作的新方式方法。在 6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抓住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重点人才队伍建设。在促进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建设方面,人事部于2004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人才市场的意见》,提出了“健全机制、创造环境、理顺体制、完善体系”的人才市场发展目标。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步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学费,放缓了高校扩招的步伐,加大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持力度。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论述科学发展观时继续指出,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人才政策逐渐摆脱了左的错误倾向和计划体制的束缚,改革越来越深入,思路越来越清晰,处理党与人才群体关系的方法也越来越理性。在党的人才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人才工作各个环节和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人才工作的民主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制度化建设稳步推进,市场化环境日益成熟,人本化色彩日趋明显,国际化态势不断进步。中国共产党的人才政策的历史演变,大大促进了我国人才工作的改革与进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我国人才工作基本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标志着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6页。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7页。3《知识分子问题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8-49页。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36页。5《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8页。6《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5页。7《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1页。8《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1页。9《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24页。10《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27页。11《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31页。1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4页。13《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3页。1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0页。15《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4页。1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81页。
第二篇: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任务延续和发展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任务延续和发展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北京政府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十八大的浪潮。我县也积极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
我认为十八大的召开也从一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任务的具体要求。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为着阶级、人民和民族的利益制定自己的奋斗纲领,并能做到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正确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及其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各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发动、团结和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去努力实现。
一、党十六大以来的党的历史任务
2002`年11月召开的十六大确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今年召开的十八大主题在开题的第一句就已经指出了: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电视剧《江山》让历史告诉世人:共产党人能打下江山,也一定能坐好江山。彭丽媛唱了《江山》的主题曲,歌词是这样唱的:
打天下 坐江山
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酸甜
谋幸福送温暖
日夜不忘老百姓康宁团圆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
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
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
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
《江山》唱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唱出了使命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用,深刻的发扬党和百姓的鱼水情、骨肉情。
二、党的历史任务的延续
(一)加强党的建设,永葆党的纯洁性。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党在政治上的特殊历史地位要求党要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加强党的政治民主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进一步的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纯洁性。
党的纯洁性,包括党的组织和党员在思想、组织、作风等各个方面的纯洁性,与党的制度的科学性、完备性等密切相关。作为党的整体,纯洁性集中体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绝无私利、永葆先进,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党员个人,纯洁性主要体现在:能够严格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信仰坚定、忠诚可靠;艰苦奋斗、拒腐防变;克己奉公、服务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也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求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并从八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分别是
(一)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七)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八)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党在革命时期的纯洁性保持得比较好,但是在执政后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权力和利益的考验,有两个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到党的纯洁性:一是党员的质量没有随着数量的迅速增加而同步提高。党的规模扩张呈现出“粗放式”增长态势。列宁在 1919年告诫人们“共产党吸收党员并不是使他们利用执政党的地位来谋私利”。今天,我们党并没有杜绝这种情况。二是党员干部中存在严峻的消极腐败现象。如果党员的腐败行为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内的腐败分子得不到根除,党不仅会丧失先进性和纯洁性,而且也会丧失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最终走向变质和垮台。
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把提高党员质量作为常抓不懈的基础工程
一要严把党的入口关,把党员的坚定性和忠诚度放在首位。众所周知,苏共在拥有几十万党员的时候,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拥有几百万党员的时候,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而在拥有几千万党员的时候,却出现了亡党亡国的惨痛景象。党员的力量和作用取决于党员的质量而不是数量,特别是取决于党员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和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度。组织上要把入党前的工作做实做细,党员在入党前要把该做的功课做好做足,重点要加强思想上入党教育。党员数量宁肯少些,质量上也要好些。党员标准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降低或变通,作为党员要始终能够了解并且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能够了解并且认真执行党规党法,能够自觉保持党员本色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
二要切实加强党员培养教育,谨防蜕化变质。党员的培养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对执政党来说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我们是执政党,所以必然会有大量的思想和动机不纯的、谋求升官发财的甚至腐化堕落的分子企图混入党内,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党内原来一些合格的党员也可能会蜕变成这样的人,因此,当务之急既要防止这些“投机型”、“功利型”和“腐化型”的分子混入党内,更要防止党内的党员变成这样的人,这是对党的最大保护,也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任务。必须按照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为民利民的要求,不断提升党员的思想、素质、能力和作风,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和权利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党员意识;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还要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党员教育中的经常性、基础性作用。
三要畅通党内出口,增强党员队伍的动态性和流动性。要逐步改变目前党员进多出少、进出失衡的状况,畅通党内出口。除了清除违纪违法党员出党,也要建立和完善党员“劝退”出党和自愿退党的程序和机制,不断净化党的队伍,确保进出有序、新陈代谢,增强党员队伍的动态性和流动性,形成科学的规模和结构,保持党自身的科学发展。
二、把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紧迫任务
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点和难点。在新形势下,党必须深入有效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保持党的纯洁性,党员和干部必须保持廉洁自律。无论做官还是做人,共产党员都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始终做到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和党规党法。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党要旗帜鲜明并一以贯之反对腐败,坚决查办腐败案件,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力度。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加强监督和严明纪律。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发挥监督作用和严肃党的纪律相结合,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全面推进党务公开,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同时要有效扩大社会监督,为社会监督提供更多渠道和空间,为外部监督凝聚更多社会力量。
三、把制度建设作为立足长远的治本之举
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在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等各项建设之中,构建一套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这里着重强调以下两个方面:
一要更加注重调动党内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党作为一个成熟的现代执政党,保持党的纯洁性,在保持共同理想信念的基础上并不排斥彰显每个党员的个性和活力,在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的前提下并不拒绝党内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千万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确保党的事业在全体党员的参与和推动下不断取得胜利。为此,就必须以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改革完善民主集中制为重点,不断推进党的各项制度建设,努力形成党规党法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良好局面,不断夯实党的纯洁性的制度基础。
二要更加注重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为人民服务是立党的根本宗旨。为此,首先要不断提高党群之间联系沟通的制度化、科学化水平。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群众中吸引优秀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党的纯洁性的群众评价制度和监督机制。党的纯洁性最终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评判和认可,要把是否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检验党的纯洁性的根本标准。再次,要建立和完善党自身纠错的制度和机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真诚和实绩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拥护。
(二)逐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八大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然而随着经济的初步腾飞,政治体制改革越来越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既得利益集团与利益相结合,在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几年阶段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在当前世界经融次贷危机风暴还没有结束,人民币升值导致国内出口下降,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和风雨飘摇的股市的合力影响下,很多既得利益者慢慢的站在了改革的对立面,过多的影响或是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但他们影响更深远的是在政治方面,他们希望政治体制改革,但是又不希望因为政治体制改革危及到自身的既得利益,希望社会的进步却不容许有人触及或者挑战他们已得到的政治利益。
发展是压倒一切性的问题,不论是经济的腾飞,还是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都是发展的内涵,这也是科学发展观所规定的要义。
党的十八大将政治体制改革单独列出,作为报告一个重要部分阐述。足见中央对政治体制改革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及共识。就报告要点来看,所提政治体制改革的主线,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改善制度运行的效率。所列举需要加快改革的具体领域,涵盖了几乎所有主要领域。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对政治体制改革指出了七个方向,其中第四、五、六点分别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这就势必要革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命,让他们从既得利益的马车上撤下了,他们或者站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对立面,来阻碍改革的步伐,但在历史的巨轮马车前无疑是螳臂挡车。或者他们能够舍弃既得利益,坚持共产党人的人格,坚持党的宗旨和最高奋斗目标,成为改革的推进者,是改革的执行人。但政治体制改革的阻力远不止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外部带来的压力是有型的、可以预见的。但更重要的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步骤是什么?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指导,但是我们走的路是光明且又艰难的,我们有一个明确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但是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的本身过程中又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即使人类优秀的政治改革文明成果可以借鉴,但是这些优秀的文明成果有多少可以借鉴,有多少可比摒弃,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在提倡建设创新性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创新。这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本身也是没有一个衡量标准的。
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取得成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慢慢发展的同时,我们党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但经济发展的瓶颈已渐渐突显,政治体制改革本身固然重要,但是政治体制改革如何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的发展如何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后盾,这些都是我们下面几代人的慢慢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的。
三、党的历史任务的发展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与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2011年城镇化率达51.27%。然而1978年城市化率只有17.92%。在这33年时间里,中国的城市化正在快速地增长。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由于城市化的手段和方法以及步伐过快,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
如何克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现状,是城市化战略推行的中心思考。以下六项基本措施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要点。一.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要求,尽快修改《城市规划法》,放松对大型、超大型城市的规模控制,构建2—3个世界级城市,作为我国城市体系的龙头。二.必须将中国城市的发展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三.认真规划国家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将其塑造成国际级和国家级的人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等,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辐射作用、带动作用。四.加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步伐,重点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尤其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业和社区建设的力度。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路径,对于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且分布比较集中,城镇密度比较高的地区,鼓励城镇集中合并,选择以中心城镇为中心、卫星城镇分布周围的方式发展小城镇。六.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二元结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的过程并非只是人涌入城镇,在城镇定居的过程,这要求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无论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文化、交通还是在其他公共产品服务建设上面都是对党和政府的巨大挑战。目前社会形势是小社会、大政府。社会上的很多事务需要政府的干预和介入,同时随着教育的普及,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以及人们思想觉悟和社会事务参与度的提高,进一步强化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如何转变政府职能,一方面与政治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政府的公共思维转变相联系。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包括:一是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二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三是形成有效制度安排。四是改进政府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服务型政府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民主责任、法治信用、有限开放、协调精干、公正透明、高效廉洁。建设服务型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政府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基础是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突破口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职能,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坚决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二是,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执政之要在于为民,行政之要在于依法。坚持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机关都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善于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要以强化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重点,加强行政立法,提高行政立法水平。要改善行政执法,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要继续坚持各种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制度,确保公共行政权力的公正、有效运行。要强化政府机关问责制,树立责任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三是,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把生产投资型财政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财政,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根本基础。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公益性、基础性领域的投入。建立严格、高效的财政支出管理体系,建立政府统一预算,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合理界定政府投资主体和投资领域。规范政府收支管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资助体制,提高政府资助的公开性、公正性和经济社会效益。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特别是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机制。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行政质量,是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目标。
建设服务型政府还需要加强社会建设,政府要强化社会的责任意识,加强对民间团体和慈善、基金的扶持、监管和指导,建设一个有一定担当性的大社会,让社会承担部门公共服务建设的需要。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四)妥善处理领土纠纷和实现世界大国地位,进一步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
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收回台湾和澎湖后,中国疆域稳定至今,但陆地和海洋边界的局部纠纷持续至今。领土领海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和经济建设。
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与中国有陆地边界争端有9个:中俄边界争端有唐努乌梁海地区,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江东六十四屯、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地区,巴尔喀什湖东南部、伊犁河地区。与朝鲜的边界有长白山天池,吉林省延边自治州(即所谓的“间岛”),鸭绿江和图们江中一些岛屿。与印度的边界有双方边界全长1700公里,双方争议地区有8块,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与越南的边界有法卡山、者阴山、老山地区。与缅甸的边界有江心坡问题,南坎问题。与蒙古的边界有中蒙边界全长4710公里。与巴基斯坦的边界有坎巨提地区。与哈萨克斯坦的边界有位於塔城地区的塔尔巴哈台山和巴尔鲁克山变成了中哈界山。与老挝的边界有中老两国边界线,从中老边界东端点十层大山(柯拉山)到西端点澜沧江/湄公河主航道中心线中老缅三国交界点,长度为505.04公里。领海岛屿争端7个:与日本的领海岛屿争端有钓鱼岛,琉球群岛,冲之鸟。与朝鲜的领海岛屿争端有黄海中国侧大陆架与经济区与韩国的领海岛屿争端有黄海中国侧大陆架与经济区。与菲律宾的领海岛屿争端有南沙群岛菲律宾-占据9个岛礁。与印度尼西亚的领海岛屿争端。有南沙群岛2个岛礁。与马来西亚的领海岛屿争端有南沙群岛抢占9个岛礁,与越南的领海岛屿争端有南沙群岛28个岛礁,北部湾领海及白龙尾岛。与文莱的领海岛屿争端。有南沙群岛1个岛礁。
今年我国的海洋领土主权再三受到挑战,先是2012年4月11日菲律宾的就南海黄岩岛的国土权的问题进行对峙,2012年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作出有关政府出面“购买”钓鱼岛的提议。7月7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称,政府正就购买有关岛屿并实现“国有化”导致中日关系升级,中国的海洋主权进一步受到挑战。
今年领海争端的原因也被人们所慢慢熟悉。
1、与日本的领海岛屿争端:钓鱼岛!日方强占钓鱼岛,并声称钓鱼岛是位于冲绳岛西南的小岛屿。钓鱼岛虽然不大,但周围石油储量30-70亿吨,年捕鱼量15万吨。日本争夺钓鱼岛目的就是通过侵占岛屿与我国平分东海大陆架,多占我国2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获得15万吨以上的渔业资源,攫取我国东海海底油气资源的一半多。妄图在军事上实现“千海里防卫”的设想。据此,将其防卫范围由冲绳向西推远300多公里,对我国沿海地区实施舰、机抵近侦察和监视。而且还可以削弱台湾回归祖国后台湾海峡军事功能的发挥,大大不利于我东南沿海的安全,同时也会对我国跨出第一岛链的未来海上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2、南海争端自从发现南沙群岛一带埋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中南沙的油气储量超过200亿吨,又称第二个海湾)之后,南海周边各国便对这片海域虎视眈眈,先后侵占了四十五个岛礁,进行石油开采,形成“四国五方”军事占领局面:越南占了29个,是占据最多的国家;菲律宾占了7个,是占据最早的国家;马来西亚占了3个,是占据最肥的国家。由此可见,各国对南海的争夺,主要围绕在石油资源,是石油之争。
3、美国成为影响我国领海安全是最主要外部因素:首先,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构成“满月形遏制圈”,对我国构成不容忽视的潜在战略压力。其次,美国对我国领海安全的影响在手段和方式上具有多样性。一是保持直接的军事存在;二是加强和发展同我国临海国家的军事同盟和军事合作关系;三是直接介入和干涉我国台湾问题。再者,美国对我国领海安全构成的威胁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
党的十八大在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提到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同时,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妥善处理领土纠纷的保障是军队现代化,尤其是注重海洋执法力量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取得的巨大成绩,我国实力的持续上升,我国的国际社会影响力在逐渐增大。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额巨大,是许多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很多的领土纠纷大多是被搁置的,即使是黄岩岛和钓鱼岛的问题,也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进行谈判的,而没有出现动用武装的力量予以解决,这也是我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政策的体现。
如何解决好领土纠纷,以期实现世界大国的梦想。世界大国具有如下的特征:政治开明、社会稳定、经济活跃、科技发达、文化繁荣、军事强大、复员辽阔、领海领陆。要想成为世界性大国,就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积压敌对利益集团的发展空间。政治上要实行长远的国家整体发展政治。经济上要充分利用我国的经济市场和中国制造的两种能力;充分认识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的重要性;大力发展科学事业,真正使科技成为国家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建设强大的国防;清醒认识国家所处的的地域和周边环境,制定正确的国家发展方向。
我国大国崛起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确认的过程,在建立次过程中有强大的政党和国家作为每一个公民背后的支持力量,在世界的范围内有更多的话语权。这就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地位,具有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同时还有更多的世界各国良好外交关系。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历史
<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
——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侧耳倾听,七一的脚步声近了.翘首东望,时光隧道中正姗姗走来一个晶亮晶亮的日子,让我们轻轻向它招手:2011年七一,你好!
今天的灿烂辉煌,三百六十五里的路上,几多曲折,几多泪水,几多磨难,但我们已经走过来了,而且我们走到了今天。“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面对党的九十华诞,我们都是骄傲者。
翻开党史的扉页,党的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晚上拉开帷幕。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一个陈设简朴,但气氛庄重的会场上13位各地代表及国际共产党代表举行了连续三天的三次会议,对党的钢领和决议作了较为详尽的讨论。7月30日晚,代表们正在开会时,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环视一周后又匆忙离去。具有长期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立即断定此人是敌探,建议马上中止会议。大部分代表迅速转移。十几分钟后法租界巡捕包围和搜查会场,结果一无所获。由于代表们的活动已受到监视,会议无法继续在上海举行。于是代表们分批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从此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便在这片中华大地上,历经了步步艰难,步步坎坷,大渡桥的铁索,卢沟桥的炮火,万里雪山的飞崩,无际草地的漫长,可我中国共产党人没有退缩“属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毛主席的话儿我们永记心头,胜利永远是我们的……一步一步我们走来了,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成功,哪一个不是中国共产党努力的结果,哪一个不是中国共产党的金秋硕果,转眼间九十年了我们怀着喜悦,怀着激动,含着泪水庆祝中国共产党90华诞。九十个春秋,九十个冬夏,我们有过多少酸甜多少苦辣,九十年风雨,九十年洗礼,中国有几代人的青春年华。九十里征程,九十篇华章,我们牺牲了多少同志,我们洒下多少希望;九十年开拓,九十进取,新中国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传承,只有希望。让我们敞开憧憬,敞开期待,九十年庆典我们欢天喜地,欢歌一堂;九十年庆典我们载歌载舞,鞭炮鸣响!
90年神州大地上发生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化,90年东方热土上激起了多少风云震荡……,非同寻常的新中国建立,非同寻常的思想大解放,非同寻常的体制大变革,非同寻常的社会大转型,非同寻常的经济在发展……我们的新中国一路凯歌行进,我们的家乡一路日新月异,我们的家庭一路幸福小康。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引领着中国人民,创造了大多奇迹。
七月的天空飞着流霞,七月的风景鲜美如画。让我们头顶着蓝天,脚踩着热土,鼓乐齐鸣,为昨天感怀,为今天唱歌,七月里有个伟大的妈妈,五十六个民族齐声祝福她,让我们把酒赋诗,闻鸡起舞,礼花绽放,为未来祝福,为明天鼓掌,让我们共同祝福中国共产党,一代更比一代强,让我们共同祝愿年轻的下一代不断进取,不断向上。共祝愿:党啊,党啊永—远—灿—烂—更加辉煌!
第四篇: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
业人才策略一 尽可能建立自己的人才储备系统
依靠内部招聘和内部提拔来填补新的或空缺的职位有许多好处:
1.有助于改善员工的士气、认同感和工作保障;
2.有助于评价候选人的工作能力;
3.比外部招聘和选拔更为节约费用;
4.有助于控制工资水平。内部招聘和提拔也有容易造成“政治上”勾心斗角,使长期雇员形成简单的心理倾向等不足,因而,一定程度的外部招聘也是必须的。
企业人才策略二 把吸引和留住人才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
钱伯斯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在过去的20年中,人才是企业资源中管理得最差的。他们指出,将物资和资金进行了严格有效管理的公司没有对他们的雇员进行同样的管理。
企业人才策略三 制定和实施提高公司在劳动力市场上吸引力的政策
麦肯锡公司的研究者们比较了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获得成功与有欠缺的公司,结果发现成功者在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如下的特点:
1.经常进行招聘,而不是在空缺出现或即将出现的时候才来填补;
2.善于详细说明其业务需要的人员的类型和资格要求;
3.在他们完全准备好之前,将有才能的人安排在挑战性的工作岗位上;
4.将在职培训作为有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的基本手段;
5.让业绩不佳者及时离开职位。
企业人才策略四 让一线管理人员对他们所需要和领导的人负责
根据麦肯锡小组的研究,公司应让一线管理人员对吸引、开发和保持人才负责。
企业人才策略五 创造一种赢得员工的形象
“为什么有才华的人愿意到这里来工作?”这一提问可以测试一个企业在吸引人才这一问题上所获得的认同感。不同的公司具有不同的优势,如宝马、可口可乐、微软所拥有的商标和产品优势使许多优秀人才对在这些公司工作感兴趣;联合利华、麦肯锡、安达信咨询公司在员工培训和开发方面声誉良好;而壳牌化工、英国石油公司可以让员工获得国际工作经验。
企业人才策略六 结合职业计划与职业指导,提供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充实工作内容、提高其工作能力、提供员工开发其技能和增强自我管理的机会都是有效的激励手段。对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应设计培训和开发的系统计划。
企业人才策略七 提供信息,支持员工的自我发展努力
企业和管理人员可以为员工提供自我评价和发展的必要信息和工具。许多公司为员工提供的书籍、工具、软件,以帮助他们估计和评价自己的工作兴趣、揭示个人的价值、才华和技能。
企业人才策略八 提供现实的工作展望
工作初期的感受对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认同感极为重要,在工作初期的期望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将造成员工高度不满和员工大量流失。为了减少这一问题的发生,应给予新员工现实的工作展望,向他们阐明工作和公司的吸引人和不那么吸引人的方面。
企业人才策略九 创造挑战性和增强能力的工作机会
组织应该下大力气设计好工作任务和结构,使优秀的员工有成就感,感到能发挥他们的才智,能运用他们运筹帷幄的能力,这将使员工对企业有很高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企业人才策略十 给人力资源经理的作用重新定位
为了迎接人才建设的挑战,人力资源经理应该是高效的、积极的“建筑师”。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通过执行战略计划,提供有效的管理,提高雇员认同感和建立企业文化来提高公司的价值。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考察和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考察和基本经验--孙中山实业计划与民生主义思想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四大问题都是民生的基本问题。新中国的民生建设进程尽管发生过曲折,但的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将更加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民生建设。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演变
(一)新民主革命时期对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继承与发展(1921年—1956年)
孙中山先生在1905年组织中国同盟会时,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纲,史称“三民主义”。之后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实际情况,遵照孙中山先生的主张去确定其基本政策和策略,发展了民生思想。
(二)曲折受挫阶段(1957年—1978年)
这一阶段在“怎样发展生产力、怎样进行民生建设”的问题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虽然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果,但遗憾的是,由于受“左”的思想路线和“文革”等政治**的影响,党领导民生建设的工作处于徘徊的局面。
(三)恢复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
恢复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实践是围绕着结束把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建设视为保持和维护社会主义稳定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社会发展模式而展开,这一时期民生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突破“先生产、后生活”的民生思维方式和民生建设模式,解决“文化大革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四)初步发展时期(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四大)
初步发展时期的民生建设不是单方面的发展,得到了因改革开放而带来的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体制的支撑和推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中国人民带上了一条崭新的生存型民生发展之路:
(五)进一步深入阶段(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清醒地认识到新的环境和条件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审时度势地对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进行了丰富与完善,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出发,把对民生重要性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六)开拓创新时期(党的十六大至今)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大力推进民生建设,并把它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机地统一起来,及时地提出了“和谐社会构建”的民生发展蓝图,把中国人民带上了一条创新性的和谐型民生发展之路。
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民生问题首先是一个物质需求问题,即人们的生存问题。不管是解决人们的生存问题,还是解决人们的发展问题,都需要社会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民生状况就能得到大大的改善;什么时候我们背离了这个中心,民生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甚至民不聊生。
(二)正确处理好领导与群众、领导与服务的关系
正确处理党与群众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党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作为和建树来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三)坚持把民生与民主问题统筹解决
民生是民主的基础,民主是民生的高级发展形态,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尤其是政治意识觉醒的必然要求。表达和满足民生需求,需要民主的制度和机制;民主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也需要民生的有力支撑。如果只注重改善民生,而不发展民主,民生就会陷入困境;反过来,如果只注重发展民主,而不致力于改善民生,到头来民主的进程也会大打折扣。
(四)坚持以人为本
要做到以人为本,除了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外,还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并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任何时候我们尊重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我们党的事业就无往不胜。不仅革命如此,建设和改革也是如此。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史,是一部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奋斗的历史,是一部关注民生的历史。无论是在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的思想体系,体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与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考察和梳理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探讨中国共产党服务民生的经验、教训及启示,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贸学院 国贸2班 李佰英201030640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