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丽乡村建设的浙江实践
美丽乡村建设的浙江实践
2014.03.01 08:00
来源: 《求是》
期号: 2014/05
作者: 夏宝龙
字号:【 大 中 小 】
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他还强调,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多年来,浙江广袤的城乡大地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农业和农村工作焕发了蓬勃生机和活力。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顺应农民群众的新期盼,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大决策。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思路政策,确定总体布局,推进工作部署。至2007年,经过5年的努力,对全省10303个建制村进行了整治,并把其中的1181个建制村建设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在此基础上,2010年,浙江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作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10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大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积极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到2013年底,全省共有2.7万个村完成环境整治,村庄整治率达到94%,成功打造35个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去年,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浙江桐庐县召开。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总结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我们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扎实有力地推进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画饼”与“做饼”相结合
总书记指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键是要做到规划先行,哪些村保留、哪些村整治、哪些村缩减、哪些村做大,都要经过科学论证。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编制规划,科学把握各类规划的定位和深度,努力做到总体规划明方向、专项规划相协调、重点规划有深度、建设规划能落地,初步形成了以“美丽乡村”建设总规划为龙头,系列专项规划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一是坚持城乡一体编制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分批确定200个省级中心镇、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4000个中心村、971个历史文化村落和2万多个规划保留村,与城镇体系规划一起共同形成了以“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为骨架的城乡规划体系。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编制规划,合理确定村庄的布局和每类村庄的人口规模、功能定位、发展方向,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大拆大建,做到村庄内的生活、生产、生态等功能的合理分区和服务设施的合理布点。三是坚持衔接配套编制规划,确保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的有机统一,加强县域村庄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相互衔接,实现了县域范围城乡规划全覆盖、要素全统筹、建设一盘棋。
如果说美丽乡村的科学规划是“画饼”,那么规划的精心实施就是“做饼”。我们既充分发挥规划对实践的规范指导作用,又始终坚持把规划实施作为工作推进的基本环节,做到“符合规律不折腾、统筹推进不重复、长效使用不浪费”,充分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长效性,落实规划配套建设项目和资金要素,建立乡村规划执法队伍,发挥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真正做到“体现共性有标准、尊重差异有特色”,真正实现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
治点与扩面相结合
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点上整治是基础,面上改观是目标。在村庄整治建设的初始阶段,我们以垃圾收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河沟清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为重点,优先对条件基础较好的村进行整治。全面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彻底清理露天粪坑,全面改造简易户厕,建立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推行“村集体主导、保洁员负责、农户分区包干”的常态保洁制度,着力保持村庄洁净。在此基础上,从2011年起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注重从根源上、区域化解决农村环境问题,联动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建设,联动推进区域性路网、管网、林网、河网、垃圾处理网和污水处理网等一体化建设,加快村庄整治以点为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我们全面开展了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名胜景区、城镇周边的整治建设和整乡整镇的环境整治,建立了美丽乡村县乡村户四级创建联动机制,使一个个“盆景”连成一道道“风景”,形成一片片“风光”。目前,已有65%的乡镇开展了整乡整镇环境整治,并成功打造80条景观带和300多个特色精品村落。去年,省委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明确把治理农村污水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载体和深度延伸,按照“科学治水、依法治水、铁腕治水、全民治水”的要求,让广大农村水变干净、塘归清澈,重塑江南水乡的韵味,倒逼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方式的转型升级,力争通过3至4年努力,行政村及规划保留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全覆盖,把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生产与生活相结合
我们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的有效途径,发挥区位条件、生态资源、人文积淀等优势,强化经营村庄理念,鼓励农民创新创业,努力形成环境美化与经济发展互促、美丽乡村与农民富裕并进的良好局面。一是着力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2013年全省村均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左右。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作制度创新,不断优化畜禽养殖布局、结构、规模和方式,大幅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养生经济、运动经济、文创经济、物业经济、商贸经济以及劳务经济,把美丽乡村生态良好的潜在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现实优势,做好农村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两篇文章”。二是着力转变农民生活方式。我们坚持一手抓各种设施和服务的完善,一手抓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和宣传引导,增强农民维护农村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促进农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三是着力转变农村建设方式。坚决拆除农村违章建筑,大力推进美丽宜居村镇建设和农村危旧住房改造,加快推行传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本土化和居住条件人性化,促进农村风貌、乡土建筑与自然山水相协调。
打造现代农村社区与保护乡土文化血脉相结合
美丽农村建设不但要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现代文明的丰硕成果,又必须延续文化底蕴深厚的田园风貌。多年来,我们把建设美丽乡村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扎实推进200个中心镇培育工程和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特别是中心镇中心村配置,促进了产业布局合理化、人口居住集中化,加快传统农村社区向现代农村社区转变。在优化县域村庄布局和农村社区布局的基础上,围绕提升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扩大中心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内容和辐射范围,加速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全省行政村等级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广播实现“村村响”,用电实现了“户户通、城乡同价”,客运班车通村率达到93%,安全饮用水覆盖率达到97%,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1%,便捷的农技服务圈、教育服务圈、卫生服务圈、文化服务圈也逐步建成。同时,我们坚持建设与保护、培育与传承相结合,保护农村的文化血脉,不断彰显美丽乡村建设的乡土特色。在村庄整治建设中,发掘反映村落个性的耕读文化、民族风情,提炼体现地域特色的产业文化、民间技艺,建设农耕文化展览馆、特色技艺体验馆、风味食品品味馆等场所,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特色文化村,充分展示山区、丘陵、平原、水乡、海岛不同特点的地域文化。2012年,我们全面启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整体推进古建筑与村庄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村落人居环境的科学整治和乡村休闲的有序发展,教育广大农民珍惜先人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村风村容建设,确保以“乡愁”的记忆凝聚流动的人群,确保将文化遗产传承给子孙后代。
政府引导与尊重群众自主选择相结合
美丽乡村建设是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的具体行动,是造福千万农民的美丽事业。2003年以来,浙江几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每年都召开工作现场会,每年都把这项工作列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党委、政府都建立了党政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工作协调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牵头部门综合协调、专业部门紧密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我们加大创建力量组合和创建资源整合,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纲要、发展规划、建设标准、监督检查、考核验收等一系列相对独立又有机统一的制度体系,在完善农村治理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我们还不断加强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要素保障。这些年,浙江投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已经超过1200多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资金526亿元,各类社会资本投入770亿元;全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总量的10%以上用于新农村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优先满足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最终是要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关键是要发挥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此,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基层组织始终坚持把尊重农民意愿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把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动权交到农民自己手上,尊重民意、维护民利、依靠民资、强化民管。同时,引导广大浙商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在家乡树立情系桑梓、回报乡亲的“丰碑”。
(作者: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第二篇: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启示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启示
日期: 2013-06-14 09:07
来源: 河北日报 字号 [ 大 中 小 ] [ 背景颜色
] [ 打印文章 ] [ 关闭本页 ]
编者按:自2003年起,浙江省先后启动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整治农村环境,丰富建设内容,有效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绝大多数村庄设施健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呈现出绿绕村庄、人在画中的独特江南田园风光。目前,我省正在全面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浙江的乡村建设实践有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近日,河北日报记者赴浙江进行实地采访,从多个方面探寻路径和做法,以期给我省各地以启示。
启示一:让现代村落不舍田园风光
10年前,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揭开了美丽乡村建设序幕,清垃圾、治污水、改厕所、整河道,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改观。
3年前,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正式启帷,推动村庄由单点整治到沿线连片整治,由局部改善到整体改观。目前,该省规划保留的村庄基本完成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62.5%。
山水浙江,因这项历时10年的村庄整治行动而平添了更多景致。2万多个村落犹如晶莹剔透的珍珠洒落在大自然中,形成了一幅幅雅致、清新的画面。
坚持一个理念——空间开敞,生态良好,环境优美
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因三面环溪而得名。村内香樟林立、溪流淙淙,一栋栋徽派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恬静自然。让村委会主任周忠莲自豪的是,不仅村民自己住着惬意,环溪村还成为许多城里人感受田园风光的首选地之一,每到周末,游客盈门。
“我们这里没有城里那样的大广场、宽马路,可是有小桥流水、石径竹篱,正是这些吸引了他们。”周忠莲介绍,为了凸显田园情趣,他们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的指导下,恢复村庄原有的田园景观,“让农村在风貌上更像农村”。
在增添农村现代生产生活设施的同时,营造空间开敞、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是浙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余振波认为,能否保持好田园风光,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浙江省确立了重点建设中心村、全面整治规划保留村、科学保护特色村、控制搬迁小型村的思路,突出道路建设、垃圾收集、卫生改厕、生活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五项重点,力求村庄整治保持田园风光、体现农村特色。
坚持规划先行——体现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
虽然房子越盖越高,泥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耕牛退役,汽车进村,农民开始更多享受现代生活,但有些村庄布局凌乱,房屋乱拆乱建;有的村子像“老鼠尾巴”,拉成了一条线;有的村子里的房子东一块、西一块,毫无章法。美丽乡村怎样建设?保持田园风光该从何处着力?
“首要的是科学规划。”余振波介绍,按照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的理念,浙江在村庄整治初期用七分力量抓规划、三分力量搞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涵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的规划体系。目前,全省85%的规划保留村、200个中心镇、4000个中心村已完成规划编制。
江山市淤头镇永兴坞村地处丘陵区,这个只有900多人的村庄,花30万元请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村庄规划。村党支部书记缪顺朝认为这钱花得值,“村庄整治不能瞎干,哪里建新房、哪里发展产业、哪里搞绿化,村里老房子如何改造、村庄整体风格怎样塑造等等,在规划里都有考虑。”在规划的指引下,永兴坞村植树造绿,改造民居,成为浙江43个重点历史文化村落中唯一一个以自然生态为特色的村。
好的规划应该立足乡村特点,兼顾自然生态和产业发展,尊重当地传统、习惯和风俗,体现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为避免各村在规划上走弯路、花冤枉钱,省里制定了《村庄规划编制导则》、《村庄整治规划设计指引》等,还开列名单,向基层推荐优秀规划设计单位。中国美院、同济大学等知名规划设计机构的专家成了许多村庄的座上宾。
为让规划真正得到落实,浙江规定,中心村、历史文化村落的规划一律由省里审批,一般村的规划也要由县级审批。同时,建立乡村规划执法队伍,监督规划落实。桐庐县183个村每村都配备了一名村级规划员,待遇与“大学生村官”相同,村里所有建设活动都需规划员签字。
坚持因地制宜——重视差异性,民居改建不搞一刀切
民居是村庄的主体,也是形成田园风光的重要一环。“重视条件的差异性,不搞一刀切,不一味地大拆大建,更多地关注村庄的特色和个性,从而推动人与自然、村庄形态与生态环境的相得益彰。”浙江省住建厅副厅长吴雪桦介绍,浙江计划到2017年建成1000个左右的民居改造建设示范村,目前已启动了320个。这些村将力求体现山区、丘陵、盆地、平原、水网、滨海等不同地域特色的民居风貌,在营造变化有序、错落有致乡村空间布局,打造具有乡土风情和显著辨识特征的美丽村庄方面为全省提供示范。
走进桐庐县江南镇狄浦村,绿树浓荫环抱下的民居色调淡雅,颇富田园风韵。村委会主任申屠祥军说,这是“五化”整治的结果。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狄浦村对旧有民居实施了墙体美化、庭院净化、杆线序化、见缝绿化和污水净化。民居外墙统一粉白,四周用黑色线条勾勒轮廓,窗户按照徽派建筑风格进行装饰,外挂盆花;对重要节点的围墙进行镂空改造,上面加盖青瓦;将凌乱的架空电线、电话线进行整理;拆除牛棚、猪栏等废弃设施,就地绿化。村民要盖新房,可以到村子专门划定的新民居点选址。新民居点的配套设施由村里统一建设,建筑外观、户型结构等实行统一。
整齐划一,会不会造成风格雷同、“千村一面”?桐庐县农办副主任王华杰说,一个新民居点的风格是统一的,但不同村庄之间还会有区别,主要是考虑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村落原貌相协调。
“田园风光是一种视觉观感,更是一种内心感受。”余振波说,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把农村建成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和市民旅游休闲的乐园。因此,除了整治环境,还要同步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以实现“外在美与内在美,‘面子’与‘里子’的和谐统一。”
启示二:绿色成为乡村最美底色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行走在浙江农村,你会发现绿色是这里最好的装饰。茂林修竹,养心养眼;红花绿草,相映成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浙江人眼里,绿化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促进农民增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种树就是种环境,种树就是种健康,种树就是种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绿化作为一种理念,已深植于许多浙江人的内心。
绿化与村庄改造相结合,增绿又增色
立足农村实际,浙江规划以城镇、村庄为点,以公路、河流、铁路为线,以农田、片林、经济林为面,最大限度扩大林木面积,增加林木总量,实现点上成景、线上成带、面上成片。
在降水丰沛的浙江,绿化有时也不是件容易事。江山市淤头镇永兴坞村历史上曾名林厅坞,意思是“林木高大,树形似厅”,可近年来由于破坏严重,再也没有了当年的胜景。村里组织植树,有些户以树对着大门口不好看或者没地方种为由,把树苗扔掉。“村民说没地方种倒也是实情。”村党支部书记缪顺朝介绍,当时村里布局杂乱,乱占地现象严重,大小地块都有主儿。为此,永兴坞调整空闲地,治理空心村,把村庄划分为农户建房区、经济发展区、老村整治区和控制区,结合村庄改建,开展道路绿化和环村林带建设。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规定农户负责绿化自家房前屋后,村集体负责绿化公共部位。村民种活一棵树,奖励50元;私自砍伐一棵树,罚款50元。1998年至今,村里绿化投入已超过200万元,绿化覆盖率达到50%,成为了全省绿化示范村。
浙江“八山一水一分田”,平原地带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生态脆弱,是绿化的重点区域。2010年该省启动平原绿化工程,将绿化与村庄改建、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建设等紧密结合,计划到2015年完成绿化造林180万亩以上,林木覆盖率达到18%以上。截至目前,浙江已累计投入平原绿化资金293亿元,林木覆盖率达到18.1%,比2010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
五年目标三年基本完成,背后离不开机制创新和严格的督察。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杨幼平介绍,他们在土地性质、权属不变的前提下,采取政府征用、租用、依法流转、奖励补助相结合等方式保障绿化用地需求。同时,建立绿化长效管护机制,省里建立了绿化进度通报和督察制度,许多地方由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责任单位实行绿化问责和约谈,实行经常性督促、持续性推进。
绿化与环境整治相结合,增绿又增美
江山市新塘边镇日月村村民毛德朝家门前的空地俨然成了小果园,枇杷、香柚、杨梅、柿树等被修剪整齐的冬青包围着。“都是我这几年栽的,以前可没这个心情。”毛德朝家在村子边上,以前门前就是个大垃圾堆。在村庄整治过程中,村里雇人清走了垃圾,还在原地建起了一个门球场。“如果环境脏乱差,绿化再好也白搭。”日月村党支部书记毛小健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他们根据省里的要求,把绿化与洁化、美化相结合,统筹推进。这几年,日月村共投入600多万元用于卫生整治、路灯亮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其中绿化投入达到90多万元。“600多万元有一半是村里自筹的,包括村民投工投劳、捐款等。”毛小健说,去年春节,一些在外闯荡的村民就捐款50多万元,用于硬化村里的街道。目前,村域范围内通村公路和水系两侧绿化率达到了100%,基本实现了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花中。
整治不易,保持更难。在环境卫生整治的基础上,浙江从队伍、职责、制度、经费等环节入手,探索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县乡两级每年安排的保洁经费达到12亿元。萧山、诸暨、安吉等地探索引入社会化保洁公司,长兴、德清等地专门成立了农村环卫管理机构,嘉兴开展了垃圾收集有偿服务试点,保护来之不易的整治成果。
农民是环境整治的受益者和主要参与者,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桐庐县环溪村在村委会办公场所设立了卫生整治红黑榜,每月评选正反两方面典型,整治情况好的上红榜,差的上黑榜。江山市大陈村从2005年起,每月对各户进行“十分制考核”,内容包括房前屋后绿化、卫生清扫、垃圾收集等5个方面,结果张榜公布;每年进行一次卫生清洁户评选,给获奖者披红戴花。大陈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说,这几年村子环境大变,来取经的人超过3万人次,“我们的经验就是人人动手,家家参与。”
绿化与富民相结合,增绿又增收
竹海森森,绿浪翻滚。有“中国大竹海”之称的安吉是全国首个生态县,2012年又荣获联合国人居奖,是目前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高家堂又是安吉县的首个生态村,近年来该村以“青清山水,净静村庄”为卖点,大力发展农家休闲游,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去年10月,高家堂引入社会资本组建了蝶兰风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集体占股30%,公司负责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包装。“去年靠卖竹子和发展旅游,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9万元。”高家堂村党支部委员陶佳南说,满眼的绿色正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把生态亮点打造成景点,串联景点形成景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浙江规划建设了45条休闲旅游景观带。截至去年底,累计发展农家乐特色旅游点2800多个,农家乐从业人员达到11.5万人,直接营业收入88.4亿元。
此外,结合农村绿化,浙江还启动了兴林富民示范村镇建设,目前已建成示范乡镇182个、示范村1092个,去年示范村镇农民人均林业收入占到农业收入的77.8%。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干鲜果品和珍贵树种等产业,让农村增绿、农民增收。临安、江山、庆元等县(市)农民人均林业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一半以上。长兴县结合平原绿化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面积达到26万亩,从业人员3万多人,苗木种植户年均收入超过4万元,实现了绿起来、富起来、美起来。
启示三:现代公共设施扮靓现代生活
田园风光,现代生活。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有效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农村一些地方环境脏乱差的表象背后,是现代公共设施的匮乏。”着眼于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农村的现代公共设施“短板”,就成为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重点。
因地制宜上设施,告别“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
整治脏乱差,哪项工作最难?桐庐县农办副主任王华杰的答案是污水处理。“一是因为农村没有这方面的基础;二是污水处理设施的一次性建设投入大。”不过,截至今年3月上旬,桐庐183个村及所有农家乐全部建成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行政村全覆盖。其中,除两成左右的城郊村污水被纳入建制镇污水处理管网外,其余村均实现了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
环溪村被视作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的一个代表。村里建起9个人工湿地模式的生活污水处理池,600多户村民家的污水全部通过管道进入处理池。处理池分太阳能微动力和无动力两种。“区别就是太阳能微动力处理池由于有了动力驱动,处理能力更大、速度更快。”环溪村村委会主任周忠莲介绍。
位于环溪村口的2号处理池属太阳能微动力类型,为周边87户农户服务。农户家产生的污水先排放到自家房后的化粪池,然后通过管道汇入处理池,经沉淀、厌氧、人工湿地、沉砂池等处理,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人工湿地里种植着美人蕉、菖蒲、麦冬等亲水植物,通过根系吸附污水中的氮、磷,既净化了环境,还成了村里一景。
“村里雇了1个人对9个处理池定期巡察,月工资1500元,除此之外基本不需要其他运行费用。”据周忠莲介绍,9个处理池共投资260多万元,设计使用寿命8至10年,县里按每个服务人口7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村集体和村民基本不用掏钱”。
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浙江因地制宜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临近县城或者建制镇的村,通过延伸管网,将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不能集中处理的村,可以从已探索成功的人工湿地、净化沼气处理、多介质土壤层处理等11种模式中选择合适的建设分散处理设施。目前,浙江生活污水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62.5%,共有590个建制镇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占总数的90%。省环保厅还编制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指导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中科院高负荷地下渗透污水处理负荷技术、韩国自然通风性好氧人工湿地高效污水处理技术试点,力争探索出更多适合当地的污水处理模式。
对污水进行有效收集处理,改厕是前提。“通过改厕,农户才能把自家产生的污水全部收集起来,然后接入管网。”据浙江省卫生厅负责人介绍,2007年他们就把改厕列为村庄整治的重点项目之一,每年安排资金对40万户的厕所进行改造,主要是结合民居改建,消灭露天粪坑,在屋内设立单独的卫生间,配备上下水设施,在屋外靠近卫生间的位置建设“三格式化粪池”。“新建一个化粪池约需1000元,有的地方直接补贴几百元现金,有的地方由政府提供沙子、水泥,农民自己出工。”王华杰说,现在农民建房打基础时,化粪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同时,浙江还着力构建“户收、村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置网络,目前这一网络已覆盖93%的行政村。去年,全省县和乡镇两级安排保洁经费达到12亿元。
搭建服务平台,农民乐享好生活
乐田园,悦生活。在加快村庄整治的同时,浙江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努力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心连心服务工作站、便民服务中心,尽管各地叫法不同,但浙江在农村建起的这些为民服务机构,都成为服务村民的主阵地。以往村民需要跑好几个地方、走好几个部门才能办的事儿,现在这些机构都能办好。
安吉县马家弄村便民服务中心,在村委会办公楼中占了一层,这里可以为村民提供社保、计划生育、民政等19大项、121小项事务的全程代办服务。代办员李建明说:“服务中心的口号是群众动嘴,我们跑腿。一般的代办事务7天内必须办完,否则就要有个说法。”便民服务大厅的隔壁是村里设立的便民服务点,里面一排排的货架上摆放着家用修理工具、水管配件等物品。“这是预备给村民救急用的。比如家里水龙头坏了,跑镇上现买来不及,就可以来这里拿走救急。”
而安吉县横山坞村除便民服务中心外,还有一个美丽乡村信息中心,在广电数字网络的基础上,这套系统通过追加少量投资实现了“户户响”音频广播(村里可借此发布通知、气象灾害预警等信息)、“户户看”视频监控(村民坐在家里可借助布设在主要路口的9个摄像头查看情况)、“户户用”信息云台功能(村民打开电视进入社区模块,可以查看社区建设、招工等信息),给村民搭建了一个信息共享平台。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村里的留守老人越来越多,许多村为此成立了老年协会,建起了老年食堂。桐庐县狄浦村的老年食堂根据就餐老人年龄不同,一顿饭的价格从1元到4元不等。村老年协会负责人称,维持老年食堂运转的经费不成问题,“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很多,组织他们捐点款就够了,孝敬老人也是他们的一大心愿。”
“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让农民生活得更幸福。”浙江省农办新农村建设处副处长许勇军说,在优化县域村庄布局和农村社区布局的基础上,目前全省行政村等级公路实现了“村村通”,用电实现了城乡同价,客运班车通村率达到93%,安全饮用水覆盖率达到97%,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1%。便捷的农技服务圈、教育服务圈、卫生服务圈、文化服务圈初步形成。
启示四: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根脉
“十里不同天,三里不同俗。”由于经济基础、自然条件、传统习惯等差异,不同的村落民居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元素。这些丰富的人文信息随着时间的沉积,已成为一种抹不掉的印记。
在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浙江,仅目前已通过认定的历史文化村落就有971个,包括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民俗风情村落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浙江把建设现代人居和保护传统文化合理兼顾,先期启动了260个重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塑造村庄的文化个性和品牌,力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千村一面”和城乡同质化现象。
统筹保护与建设,传承文化根脉
2012年5月,浙江省首次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现场会在江山市召开。江山市境内共有栈道、戏楼、宗祠、古民居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1处。这几年,他们探索出了一条“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的路子。江山市农办的周章恩说,不能为了发展不管保护,也不能为了保护不要发展,“统筹兼顾是江山经验的核心。”
结合特色乡土文化和自然禀赋,江山对35个历史文化村落的发展定位、主攻方向、重要措施以规划的形式进行固定,确保原有建筑形态、自然环境、传统风貌、民俗风情等历史文化元素的完整。
大陈村具有上千年历史,村里有古民居70多栋。按照规划,这几年村里着力完善古民居的上下水等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有居民提出,现在条件好啦,能不能把碎石拼成的路面换成柏油路,结果被否决。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说:“这几百米石径凝结了几辈人的辛劳,是大陈的宝贝,一点都不能破坏。”
古村落保护既要充分满足村民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还要调动村民参与保护的积极性。桐庐县狄浦村村民申屠阿潮今年已经74岁,他居住的石头房子已有上百年历史。前年,村里动员他拆除了房子前闲置不用的牲口棚和猪圈,原地进行了绿化,同时改造了电力线路,安装了空调。老人说:“没想到老房子越住越舒坦。”
按照外在风貌与内在文化有机统一、保护传承与改善人居有机统一的原则,浙江努力把历史文化村落培育成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美丽乡村。他们专门出台扶持政策,省财政补助每个重点历史文化村落500万至700万元,每村安排15亩建设用地指标,专项用于核心区块居民的搬迁安置;一般村根据保护利用成效每村补助30万至50万元,市县两级根据需要进行资金匹配。
挖掘光大民俗遗存,塑造特色文化品牌
与民居等有形的实物遗存不同,村风、民俗、传统手工技艺等无形的遗存更是点多面广。浙江一些地方“虚功实做”,通过挖掘、研究、整理,将这些优秀的文化发扬光大。
狄浦以拥有“古孝义文化、古戏曲文化、古树文化、古造纸文化”著称。当地人说,有今天这样的成绩全靠“挖掘”。狄浦村口有一片树林,以前是个垃圾堆放点。村庄整治中垃圾被运走,村里组织人一清点,发现里面有11棵树龄200年至800年的古树。于是,该村借势建成了一个生态公园,挖掘整理出了古树文化。在清理河道积存垃圾时,他们又发现10个被掩埋多年的清代造纸纸槽,经过细致研究整理,古造纸文化得以发掘。
文化是一个村落的本质特征,也是塑造个性品牌的重要依托。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建设主题,浙江一些村庄通过挖掘整理,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品牌。桐庐县环溪村90%多的村民都姓周,是北宋《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的后裔,环溪村借此打造了“爱莲文化”;江山市清漾村是江南毛氏发祥地,村里挖掘整理了“毛氏文化”;安吉县马家弄村农民过去曾制作、使用过竹鼓,前年他们专门从陕西安塞请来老师教村民打腰鼓,“鼓文化”现在成了马家弄村的一个响亮品牌。
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古村落休闲游、民间工艺展示、乡土文化体验、农家农事活动体验,围绕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浙江一些村庄积极探索,努力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轻轻地在风中翻转,香香地在碗中盘旋,美美地和着我们的微笑,那芳香诱人的大陈面„„”这首充满温情的歌曲《妈妈的那碗大陈面》,歌咏的是大陈村的一种特色美食———大陈面。
大陈面已有500多年历史,但一直都是手工作坊式生产,没有做大规模、打响品牌。2010年,村里建成了一个年产5000吨大陈面的标准化工厂,喜欢唱歌的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请人创作了《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这首歌是大陈村的村歌,也是大陈面的广告歌。”2010年9月,汪衍君带着这首歌在首届中国村歌之星演唱评选活动中获奖,大陈面的市场知名度也随之提升。目前,大陈面已经发展到20多个品种,最贵的每公斤卖到16元,60多名村民因大陈面而致富。
借助市场化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有序开发利用,成为一些村庄的共同选择。江山市和睦村有着近300年的传统土陶生产历史,现存60多孔古窑址,有30多位制陶师傅。村里引进部分社会资金联合成立了彩陶文化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力争把整个村打造成古陶文化村,开发仿古陶瓷系列产品,使传统土陶生产基地的古风古貌、传统制陶工艺得以传承。马家弄村借助“鼓文化”的影响力,成立了锣鼓表演队,去年一年表演队的劳务收入就达到30多万元。
与此同时,一些新业态也开始在农村涌现,如以民宿避暑、养老养心为主的养生经济,以寻根探史、写生创作等为主的文创经济等。(李文亮)
第三篇: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锦绣画卷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锦绣画卷
2011年02月10日 07:44:0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美好家园 王子庭 摄
浙江日报2月10日讯 浙江的农村,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在这里,城乡开始融合发展。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升,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增长较快,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2010年全省农林牧副渔业总值达到2173亿元,五年平均增长3.1%,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五年年均增长8.4%。
浙江的农村,是一片秀丽的土地。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生产出的是生态食品,发展的是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兴农业。一眼望去,村庄整洁、道路平坦宽畅、撒落在平原、山区、海岛间的一个个美丽乡村,如颗颗明珠般熠熠生辉。
浙江的农村,是一片幸福的土地。在这里,人们生活幸福有保障。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公共服务不断延伸,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累计报销医疗费用211.4亿元,受益1.82亿人次,2010年全省85%以上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约70%农户家庭实现卫生改厕,45%左右村庄开展了生活污水治理,60%多的行政村环境得到较好整治„„2010年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满意度达到77.92%。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就,生动地勾画出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画卷。那么,是什么推动浙江的新农村变得如此富饶、秀丽、幸福?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办公室负责人给出了答案,“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有关‘三农’工作精神,按照‘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了从‘全面破除城乡分割’向‘全面推进城乡融合’的转变,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花团锦簇、生机勃勃,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高效生态农业
2010年,全省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119万亩,启动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98个、主导产业示范区187个和特色农业精品园289个。
农业结构深入调整,十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近80%。现代农业主体快速成长,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301家,比2005年增长40.9%;农民专业合作社近2万家,比2005年增长超过6倍;各类种养业大户达到20.5万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达到707.5万亩,占承包耕地的36.1%,66个县(市、区)、1006个乡镇、1.2万个村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组织。
农业科技支撑不断增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据统计部门预计,2010年,全省农林牧副渔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60.71亿元,比2005年增长52.4%,提前一年完成1000亿元的“十一五”目标。2010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1959万亩,比上年增长1.2%;油菜播种面积283万亩,比上年增长2.2%,蔬菜总产量1780万吨,与上年持平;水果总产量388万吨,比上年增长1%;肉类总产量、禽蛋和奶类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8%、减少0.6%和增长0.9%。
推进农民素质提升促进农村充分就业
“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和“农村‘两创’人才培训计划”深入实施,农民创业就业能力稳步提高。2010年,全省完成各类农村劳动力培训108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30万人,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24万人,转移率81%;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3万人。“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累计参训农民达到1002万人,276万农民实现培训转移就业。
创业就业平台发展壮大,特色块状经济做大做强,2009年,全省共有各类农村商品交易市场4232个,市场成交额突破万亿元,达到11687.5亿元。
农村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到2010年底,全省累计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点)2490个,从业人员8.77万人,当年接待游客7800万人次,营业收入和游客购物收入分别达到54.43亿元和9.78亿元。
创业就业环境不断改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制度、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全面推行。
深化村庄整治建设打造幸福美好家园
随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深入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加快向农村辐射,我省农村环境和人居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城乡建设规划不断完善。我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方案的编制工作全面开展,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实现全覆盖,新编或修编村庄整治建设规划2200个,村庄规划编制率达到75%以上,行政村调减到3万个以内,农村人口加快集聚,141个省级中心镇建设扎实推进,2010年全省城市化率达到59%。
农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把“中心村培育建设”作为全面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战略重点,整镇连片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建设,2010年全省启动420个中心村建设、3197个村环境整治、112个乡镇连片整治,实际投入建设资金约100多亿元,累计60%左右的行政村得到初步整治,85%以上的行政村实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70%以上农户完成卫生改厕,建成一大批全面小康示范村和文明和谐的农村新社区。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若干意见》,2010年已实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40.2万户。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乡村康庄工程深入实施,全省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99%,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到46%;“政府主体、交通主力、部门参与、分级负责、以县为主、群管群养”的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初步形成。提前三年完成解决13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的目标。一期、二期农村电网建设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全面实施,实现了“户户通电”、“城乡同价”,建成1个电气化市、10个电气化县(市)、160个电气化乡镇和2900个电气化村。千镇连锁万村放心店工程全面实施,乡镇连锁超市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连锁便利店覆盖面达到43.8%。
发展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全面实施,配置合理、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加快构建。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2010年,全省498万名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按月领取了每人不低于60元的基础养老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每年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2010年所有市县人均筹资额都达到185元以上,“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报销医疗费用达211.4亿元,受益1.82亿人次;连续开展三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累计参检农民5300万人次,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
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2010年,全省有418万名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61万农村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96.89%。
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15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6.2%,农村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建立,乡镇、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100%和99%以上。
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99.5%,“十一五”期间累计解决115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10.79亿元,改善提高15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条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工280座。
强化农村扶贫开发开拓生态富民路子
我省先后实施“欠发达乡奔小康工程”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实现了从就地封闭式扶贫向区域统筹开放式扶贫、从解决区域性贫困向阶层性贫困的转变。
大力推进下山搬迁脱贫。按照“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的要求,大力推进高山远山区域下山搬迁、地质灾害区域避让搬迁、重点库区出库搬迁和海岛县区小岛搬迁。下山搬迁加快推进,“十一五”期间,欠发达地区累计下山搬迁10.78万户、37.2万人。
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来料加工业、家庭工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2010年,欠发达地区来料加工从业人员、发放加工费分别达到80.6万人和50.8亿元。
积极开展金融扶贫。实行免担保、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制度,2009年29个县欠发达县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8亿元,支持农户发展经济1.5万户。至2010年底,累计开展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试点232个,吸收入会农户2.7万户(其中低收入农户1.8万户)。
加强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欠发达地区乡镇道路全部实现硬化,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有线电视全覆盖,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4.6万户。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95.5%,92%的农村人口参加新型合作医疗。
切实加大帮扶力度。对欠发达地区在财政投入、税费改革和“两保两挂”等有关政策方面实行倾斜,山海协作工程深入实施,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对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结对帮扶机制和市县乡三级对低收入农户“一户一策一干部”的结对帮扶机制。2006~2010年结对帮扶资金达到6.55亿元;共签订山海协作项目3971个,到位资金865亿元。
统筹城乡体制改革提增农村发展活力
我省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作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劲动力,土地、金融等影响“三农”改革发展的难题加快破解。
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稳步推进。制定下发《关于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意见》,土地流转面积已占农民总承包耕地的34%。加快探索和建立林权流转机制,累计流转林地1094万亩。
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农村金融主体加快发展,全省已开办村镇银行18家、小额贷款公司132家,发放“丰收贷款卡”、“金穗惠农卡”累计分别为53.82万张、244.42万张,至2010年末贷款余额分别为298.16亿元、40.74亿元,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82.1%、98.6%。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产权登记取得阶段性进展,2010年,宅基地登记发证率达到90%,宅基地换住房改革取得突破。农户宅基地转换和流转试点、农民公寓式住宅建设、宅基地复垦整理等改革稳妥开展。征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征用耕地的最低价补偿标准每亩提高至2.9万元。
行政扩权改革加快推进。启动第五轮扩权强县改革,县域扩权对象从20个县(市、区)扩大到所有县(市、区),下放义乌市618项、其他县(市、区)443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就放”的原则,赋予中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把嘉兴市、义乌市列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验区,把吴兴区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体制创新试验区,探索各项改革试点经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累计达到1479个。
凝聚各方建设力量共绘乡村锦绣画卷
我省新农村建设组织领导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制和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各方合力共建新农村的氛围日益浓厚。
新农村建设的合力明显增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健全。2009年全省各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达到762亿元。“2010年浙台农业合作论坛·浙江省第二次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在杭召开,会上推出了新农村建设招商项目120项,项目总投资112.67亿元,当场签订了10个新农村建设投资项目及11个银行贷款需求项目的合同和协议,签约金额分别为83.41亿元和16.55亿元。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加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全面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先锋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全面实施,村党组织班子成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43.2%。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基本完成。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能力切实增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基本报酬实现率达到100%。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力度明显大,2009年全省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7.3亿元。
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切实加强。98%的村委会建立和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村务公开率达到90%以上,村务监督委员会实现全覆盖。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探索“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农村管理新模式,加强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农村法制教育切实加强,推进农村法律援助制度规范化建设。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村庄优美、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在衢州这片热土上,这一目标正逐渐由梦想变为现实。昨天,市农办主任徐常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未来五年将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打造生态家园,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要求,由农办牵头抓总,着力为全市农民打造一个属于他们的“美丽乡村”。
“我们有信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五年时间内,让农村发展起来,让农民口袋鼓起来。”
徐常青描绘了我市农村“十二五”发展蓝图:全市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00个,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00个,初步建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中心镇18个、建设中心村100个,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并以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的速度来提升城镇化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逐步使城乡居民享受均等公共服务;加快土地、金融、就业、户籍等各项综合配套改革步伐,使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形成民主和谐的农村社会管理体系。
蓝图已经绘就,“三农”工作的新号角已经吹响,关键是心无旁骛抓落实。对此,徐常青满怀信心:“首先要发挥我们农办善于调查研究的优势和牵头抓总的职能,围绕美丽乡村创建等十个方面的课题展开调研,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推进‘三农’工作的政策举措。”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也是永恒的话题,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到“十二五”期末,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2万元以上。
“定下这个目标,我们是有措施、有底气的。”据徐常青介绍,接下来将继续深化实施就业创业增收工程、产业提升增收工程以及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等“三大工程”,重点在提高农民素质上下功夫。“农村经济也是能人经济,通过培养能人来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这样的能人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徐常青说,从今年开始,将从之前全民性的“万名农民素质培训”转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着力培养一批技术骨干、致富能手和经营大户。
“同时,将按照美丽乡村的创建要求,对农村进行整体提升,不再满足于村庄面貌的变化,而是要根据各村实际实行连线成片的小区域整体发展,不管是产业布局还是住房改造、农家乐布点等,都要统一规划。”徐常青说,在此基础上,要围绕改革创新抓落实。以申报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着重在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宅基地使用制度创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途径和方式,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作探索和深化,通过一系列举措,高标准地建设一批生态环境美、基础设施好、公共服务全、产业配套齐、管理体制新的,具有衢州特点的美丽乡村。
第四篇:浙江安吉美丽乡村建设嘉年华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
学号:0304080328
姓名:宋喜新
浙江安吉美丽乡村建设嘉年华-假期社会调查报告 连绵不绝的竹海,漫山遍野的树林,清澈的溪流,古朴的民居,村在林中,林在村中,浙江省安吉县已成为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一年前,安吉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品牌概念,在各地经济建设势头低下的时候,安吉的建设工作依然进行的如火如荼…….众所周知,GDP的提高,带来的是生态环境的牺牲,然而安吉至始至终坚持生态立县,凡是对生态不利的项目不上,对环境有害的企业不批。安吉县委,安吉人民顶着压力,安吉的生态立县在一片反对声中站立起来了,时至今日,安吉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2011年1月,我有幸成为了由安城村委组成的考察团人员之一,开始了为期一周美丽乡村专访之路。
建设中国新农村,打造安吉美丽乡村品牌战略目标的提出
2009年9月22日,安吉县委召开第十次全县代表大会,会上安吉县委县政府提出按照生态立县理念,注重领导方式、思想观念、载体平台、制度政策、服务方式的五大创新,充分发扬安吉人兼容并蓄、敢为人先、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的竹精神,以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抓手,全力把全县187个行政村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全国生态环境最优
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最鲜明、公共服务最健全、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大会上,县委书记王树说道,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要坚持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以农为本发展战略,跨二进三,实现“三农”跨越式发展。安吉围绕竹子、白茶、蚕桑这三个农业主导产业做足文章,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真正做到了农业“接二连三”,同时大力打造县域经济整体品牌优势,形成了“中国竹乡”、“中国首个生态县”和“中国美丽乡村”三张亮丽的“名片”,进而使农业在“接二连三”的同时实现“跨二进三”,变农业资源为农业资本,在要素重新定价、重新分配中占据主动,实现了“三农”跨越式发展。二是坚持生态先行发展战略,强调自然和谐与生态文明,推动“三农”可持续发展。安吉善于挖掘和保护生态、善于经营生态,通过优良的生态和优质的服务,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效益,把青山绿水变成了金山银山,产生了绿色GDP,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是坚持文化立县发展战略,内促外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三农”科学发展。安吉凭借底蕴深厚的文化,立足于文化消费的民族性、生态性和专业性,作好农村文化消费这篇大文章。通过不断挖掘与传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的农村文化,涌现出了书画村、畲族文化村、生态屋、山民博物馆等各具魅力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现象,形成了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吸引城市游客的一大卖点。四是坚持精神传承发展战略,突出理念思路转变,实现“三农”和谐发展。安吉把“奋战五年·再
造安吉”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柱,传承先贤遗风,弘扬安吉精神,上下同心,一年连着一年抓,一届接着一届抓,一事跟着一事抓,锲而不舍,不断在推进中完善,在落实中提升;通过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了全县覆盖、全民参与,共同打造美丽乡村、共同建设幸福和谐的美好家园。
安吉美丽乡村取得的成效
当我们一行人来到报福镇石岭村时,映入眼缭的是青灰瓦披的屋顶,白色墙面上用木构架装饰,两根圆木支撑的农家门前的亭台上悬挂着两只红灯笼,亭子的顶部用茅草遮盖着,显得别有洞天。走进古朴典雅的庭院,绿草如荫,花香四溢„„这是报福镇石岭村谢绍明的家。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幢普通的农家民宅。“我是按照设计师的规划进行改造的,房屋主体结构未发生变化,总计花费不到4万元,村里奖励了2万多元。”谢绍明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报福是安吉去年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乡镇,如何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自然优势将报福做成美丽乡村建设的精品?镇里结合本镇实际,按照每家每户的不同地势和山水环境,聘请设计师进行一村一规划、一家一美景的设计,形成了“山水统里”、“石岭人家”、“观光洪家”等各具各村各户特色的建设格局,把“家
园”与“田园”结合好,让自然环境与人工雕琢相协调,一个村村是精品、户户是新景、处处是美景的美丽报福已风生水起。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广大农民的自愿行动。鄣吴镇的玉华村项目启动后,在村民的支持下村容村貌大变,去年年底,项目完成后评上了美丽乡村精品村,邱兴平激动得热泪盈眶。相邻的景坞村行动迟缓,村民不高兴了,他们对村党支部书记曹成法说:你不带领我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你就下台!曹成法急了,赶紧启动项目。随后我们又来到了地处偏远的迂迢村,那里曾是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的小山村。然而,眼前的一切却让我们惊呆了,该村原本没有列入去年“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列,可全村村民人人签名,村干部立下军令状:“不改变面貌就引咎辞职”,县领导感动了,批准了他们的要求。“广大农民从来也没有出现过如此高的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县委宣传部长叶海珍告诉我们说。“这是一个既符合中央要求,又顺应群众心愿的工程。美丽乡村工程启动后,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安吉农村更加安定,党群关系更加密切,社会更加和谐。”如今该村已是面貌一新。村口的臭水沟变成了景观渠,蚊蝇乱飞的垃圾场变成了健身公园。
如今的安吉,山峦青翠、河流清澈、空气清新,经济结构合理、社会和谐稳定、人居环境优美,人民的生活一步步向着小康前进。在归去的途中,我不由的想到上海世博的主题标语:“better city,better lif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虽然安
吉还不符合作为一个大城市的标准,然而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安吉将会站在另一个高度,向世人展示它独特安闲富足,自然和谐。安吉,安且吉兮„„„
第五篇:浙江“美丽乡村”考察线路
浙江“美丽乡村”考察线路
一、莫干山三九坞
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北部湖州市德清县境内,美丽富饶的沪、宁、杭金三角的中心,系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莫干山以竹、云、泉“三胜”和清、静、凉、幽“四优”驰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度假休闲旅游及避暑胜地,以“清凉世界”著称于世。
环莫干山乡村旅游产业链和休闲项目不断丰富,建成了一批全省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具有莫干文化内涵的精品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项目主要有:南非人利用农家旧房改造的三九坞老家;南非人融入环保生态理念,推出崇尚自然奢华的驿站;杭州美术家协会所在的具有苏式古朴怀旧风格的莫干书院;法国人集中日韩风格一体的庄园式山里茶园会所;上海单车俱乐部利用农民泥房改造的骑迹山庄;采用租赁式的城仙居;具有浓郁江南庭院风格的铜官庄养生居;利用民国旧居改造的名家画廊等。三九坞老家项目介绍
三九坞——是莫干山脚下一个安静偏远的小村庄,有 18户人家,以前村里只有几个留守的老人,年轻人大多外出经商、或进城打工,很多老式的泥坯房、西洋楼一直空着没人住。几年前,南非人高天成骑车来到了莫干山游玩时无意间发现了三九坞这一“世外桃园”。满眼皆绿的自然环境和原汁原味的泥坯土房深深地吸引了他,了解到这些泥坯房大多闲置着,高天成和朋友们毫不犹豫地租下了六套陈旧的土房,一租就是15年。本来是打算自己和朋友们度假的,后来发现,如果按照农家乐的形式来经营非常有市场,因为这里的自然风光、清新空气以及远离尘嚣对于上海大都市的老外和高级白领们极具吸引力。
“三九坞”之四大特色:一是设计融入“低碳”理念。租用当地的农房,在不破坏原有房屋框架结构的前提下,根据房子本身的特点进行设计,围绕低碳环保主题,利用旧原料,融进新的设计元素,很多细节体现自然和现代感。二是营造无景点另类健康出游方式。洋家乐的设置远离城市的喧嚣,更是回归自然,与心灵对话,爬山、散步、骑车、钓鱼,或者闭上眼睛,静听四周鸟鸣声、流水声、竹海摇曳声。三是网络营销成为营销主要手段。利用网络宣传、预定和“口传口”的方式进行营销,有固定的客源市场,主要吸引在沪国外友人和白领前来度假休闲。四是注重当地民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在房屋内部进行古朴装修,配上现代化的设施,游客既可以体验本地民俗风情又可以享受西方的文化生活理念,做到中西文化完美的结合,确保客人入住舒适度。
“三九坞”之主要做法:
——以环保生态理念改造农房。通过精心改造装修,农房成了可以接待客人的小屋,分别取名:紫岭居、翠竹小筑、竹工作室,从外表看,这些房子让人感觉像是回到了农村公社时代。装修时保留和深化了泥坯房原有的风格和材质。院子中,老房子拆下来的大梁对半剖开,成了长条桌;雕花椽木被用来当花园的藩篱;大树墩成了圆桌,石礅子一个个叠起来,就是凳子;稻草做的灯罩;盖着茅草棚的吧台,全部是用废旧啤酒瓶堆垒起来;墙边散放着农家常见的土罐,是烟灰缸;竹篾编成的喇叭型垃圾筒;阳台上,废旧市场收来的木头做成柱子、栏杆;竹枝扎成了栅栏;修葺过的屋内,裸露的原木大柱;厅内的花格和吧台,也一“裸”到底,一块块红砖别致地围起后,未加涂饰;屋内的家具物什,都是四处“淘”来的宝贝,有当地古老的暖榻,笨重巨大的沙发床、藤椅子,下面有储物柜的椅子、老旧的火桶,还有从旧理发店搬来的理发椅等等,无不体现原生态理念。
——努力做到减少碳排放。装修时尽量不从外面带家具和建材进来,花了很多功夫在周围的村子里寻找旧家具,拆房剩下的雕花木梁、石礅、猪槽等都成了他们的装修原料。最具创意的是对猪槽的使用,下面凿了个下水孔,成了一个双人使用的洗手盆。没有空调、没有煤气,夏天靠电风扇,冬天靠每个房间安装的火炉,烧的是本地废木料、木屑压缩制成的柴禾。门前有蓄水池承接雨水,须得循环使用。垃圾分类,树叶、苹果皮会埋在地下。客人被建议乘火车到杭州而不是开私家车,不允许在室内抽烟,发现一次警告,第二次就要被“赶出门”。客人还被要求节约用电、用水,不提供每天换毛巾,没有电视。晚上可以烧烤,鼓励自己动手做早、中、晚餐,也可以请“阿姨”代劳。
——这里的休闲理念。来这里度假休闲的人大多是“裸家族”(naked family),他们的理念就是:放下一切!把自己交给自然,过一种简单的生活,爬山、散步、骑车、钓鱼,或者闭上眼睛,不思考也不说话,静听四周的鸟鸣声、山间的流水声、竹海的摇曳声。经营理念是为了给城市的居民创造一个可以完全放松解压的天然场所,但是并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真正融合,受到了客人极大欢迎。
——正在不断地融入当地。聘请当地人做“管家”,请村里的一些妇女来做工。村里的孩子会带前来度假的外国小朋友下河摸鱼、上山摘果。销给客人的农产品是当地村民种的。每年3-4月份都会组织外国孩子和当地学生联谊,宣传环保理念,有时在一些节假日举办露天音乐会、烧烤、露营等活动,会邀请村民参加。春节还特意安排外国客人与农家同乐,过中国春节。
——给小山村带来了巨大变化。以前没人居住或快要倒塌的旧房子经装修令人耳目一新,现在村里道路更整洁了,村里的人气旺了,村里人的卫生意识强了,村民看到垃圾就会主动捡起来了。每年的房租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雇佣当地的村民来做工,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村民们还学会了做西餐,懂得了不少科学饮食的知识。可以说,“洋家乐”改变了三九坞整个小山村。
二、黄公望村
黄公望村位于富阳市东洲街道,2007年12月由原华墅、白鹤、株林坞、横山4个村合并而成,位于富阳市城东7公里处,东接杭州,南傍富春江,西毗国际高尔夫球场,北靠黄公望森林公园,市一级公路江滨东大道贯穿村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富阳最宝贵、最核心的资源所在,是整个富阳“山水城市、运动城市”得以具体化、生动化最为优势的物质载体和最为优良的环境之一。
全村现有农户746户,总人口2458人,村区域面积9.53平方公里,现有党员136名,村民小组16个,村民代表41人,全村耕地面积863.1亩,山林7640亩,森林覆盖率85%,茶园、桔园面积980亩,2009年农业生产总值2942万元,村经济总收入达63904万元,人均收入13949元。
该村先后荣获国内最清洁城市示范点、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浙江省旅游特色村、浙江省兴村富民示范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杭州市最美的村庄、杭州市生态村、杭州市园林绿化村、杭州科技示范村、富春山居美丽村等荣誉称号。
三、诸葛八卦村 诸葛八卦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境内,市区偏西17.5公里,330国道从村的东侧通过,通往龙游、衢州的省道从北侧通过,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
诸葛八卦村整个村落以钟池为核心,八条小巷向外辐射,形成内八卦,更为神奇的是村外八座小山环抱整个村落,形成天然的外八卦,村内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200多座。村落布局结构清楚,厅堂、民居型制多、质量高,宗祠的规模宏大、结构独特,各种建筑的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建筑豪华,结构丰富,古建筑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村内地形跌宕起伏,古建筑群布局合理,连绵起伏。村中水塘波光粼粼,竹木茂盛,巷道纵横,错落有致。村落景观多样而优美,即有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又有环水塘而建的古商业中心,全村形成了一个变化丰富而统一的整体。专家学者们称其为“江南传统古村落、古民居典范”。是目前全国保护的最好,群体最大,型制最齐,文化内涵很深厚的一个古村落,1996年诸葛村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