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20180327
江苏省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规则
(试点交易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推进分布式能源发展,规范江苏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和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7〕1901号)、《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补充通知》(发改办能源〔2017〕2150号)、《江苏省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苏监能市场〔2017〕149号)等文件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江苏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江苏现阶段开展的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未尽事项按照《江苏省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苏监能市场〔2017〕149号)执行。
第三条 分布式发电是指接入配电网运行、发电量就近消纳同时符合能效、环保、安全等方面要求的中小型发电设施。分布式发电项目可采取多能互补方式建设。
第四条 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是指分布式发电项目单位(含个人,以下同)与配电网内就近电力用户进行的电力交易。交易范围原则上限制在接入点上一级变压器供电范围内。
第五条 参加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的市场主体应严格遵守本规则,诚信自律,不得操纵交易价格、损害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市场主体有自愿参与、自主交易的权利。
第六条 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公室(以下简称江苏能源监管办)会同省有关部门负责本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第二章 市场成员
第七条 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成员包括交易主体、电网企业(含增量配电网企业,以下同)、电力交易机构、电力调度机构等。
第八条 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主体包括 1.卖方:分布式发电项目;
2.买方:在卖方接入点上一级变压器供电范围内的电力用户;
第九条 参加交易的分布式发电项目、电力用户应当是财务独立核算、信用良好、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具有法人资格经济实体或个人。符合国家与我省有关准入条件,按照工商营业执照(个体工商营业执照)为基本单位在电力交易机构完成注册、办理数字安全证书,方可参与市场交易。内部核算的发电项目、电力用户经法人单位授权,可以参与交易。第十条 参与交易的分布式发电项目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接网电压等级在35千伏及以下的项目,单体容量不超过20兆瓦(有自身电力消费的,扣除当年用电最大负荷后不超过20兆瓦)。
(二)单体项目容量超过20兆瓦但不高于50兆瓦,接网电压等级不超过110千伏且在该电压等级范围内就近消纳。
第十一条 参与交易的用户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及节能环保要求。落后产能、违规建设和环保不达标、违法排污、实行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的用户不得参与;
(二)拥有自备电源的用户应当按规定承担国家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政策性交叉补贴和系统备用费等;
(三)符合电网接入规范,满足电网安全技术要求;
(四)微电网用户应满足微电网接入系统的条件;
(五)在电网结算方面未有不良记录,用电量较大且负荷稳定。
第十二条 分布式发电项目的权利和义务:
(一)优先发电,按规则参与市场交易,签订和履行市场交易合同;
(二)获得公平的输电服务和电网接入服务;
(三)执行并网调度协议,服从电力调度机构的统一调度;(四)按规定披露和提供信息,获得市场交易和输配电服务等相关信息;
(五)应采取手段提升供电灵活性和稳定性,如安装储能设施等;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和义务。第十三条 用户的权利和义务:
(一)按规则参与市场化交易,签订和履行购售电合同、市场交易合同、输配电服务合同,提供直接交易的电力电量需求、典型负荷曲线及其他生产信息;
(二)获得公平的输配电服务和电网接入服务,按规定支付购电价、输配电价、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
(三)自主交易,自主决定进入或退出交易市场;(四)按规定披露和提供信息,有权获得市场交易和输配电服务等相关信息;
(五)服从电力调度机构统一调度,在系统特殊运行状况下(如事故、严重供不应求等)按调度机构要求安排用电;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和义务。第十四条 电网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一)保障输配电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承担分布式发电的电力输送,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的输配电服务和电网接入服务;
(三)负责核定分布式发电交易所涉及的电压等级及电量消纳范围,配合有关电力交易机构组织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
(四)向市场主体提供报装、计量、抄表、维修、等各类供电服务;
(五)按规定收取过网费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六)签订和履行相应的供用电合同和购售电合同;(七)负责资金结算;
(八)按规定披露和提供信息;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和义务。第十五条 电力交易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一)组织交易,负责市(县)级电网区域分布式发电交易平台建设与运维;
(二)拟定交易实施细则,负责交易、结算、信息发布以及市场服务等技术支持平台建设工作;
(三)负责市场主体的注册管理;
(四)对交易电量进行统计和提供结算依据;
(五)监测和分析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情况,不定期向江苏能源监管办和相关部门报告市场主体异常交易或违法违规交易行为、合同执行情况及处理建议;
(六)按规定披露和发布信息;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和义务。第十六条 电力调度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一)负责安全校核;(二)按调度规程实施电力调度,负责系统实时平衡,确保电网安全;
(三)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保障交易结果的执行;(四)按规定披露和提供电网运行的相关信息;(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交易组织
第十七条 我省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目前主要按照年度为周期开展双边协商交易。分布式发电项目与就近的电力用户之间自主协商交易电量、电价,形成双边协商交易初步意向后,经安全校核和相关方确认后达成交易。
后期将根据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进展情况,适时开展挂牌交易和集中竞价交易。
第十八条 根据江苏实际情况,每年11月初由试点区域内的各分布式发电项目和就近的电力用户上报次年度的用电量规模预测,由电力交易机构按照试点区域分别组织开展年度市场交易。
第十九条 电力交易机构根据经安全校核后的交易情况,于12月底前将交易合同进行汇总,并发布年度交易结果。电力调度机构应按交易结果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保障交易顺利实施。
第四章 交易价格
第二十条 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的成交价格由市场主体通过双边协商方式形成,第三方不得干预。
第二十一条 交易电价为分布式发电项目、电力用户计量点电量的平段结算电度电价。发电项目的结算电价即为交易电价;电力用户的结算电度电价由交易电价、过网费、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构成。
过网费、相关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按国家及省有关规定执行。过网费核定前,暂按电力用户接入电压等级对应的省级电网公共网络输配电价(含政策性交叉补贴)扣减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所涉最高电压等级的输配电价。当分布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小于等于供电范围上年度平均用电负荷时,过网费执行本级电压等级内的过网费标准,超过时执行上一级电压等级的过网费标准(即扣减部分为比分布式发电交易所涉最高电压等级更高一电压等级的输配电价),以此类推。
第二十二条 各分布式发电项目的电力消纳范围由所在市(县)级电网企业及电力调度机构(含增量配电网企业)核定,报江苏能源监管办备案。
第二十三条 执行峰谷电价的电力用户参与市场交易时,可以继续执行峰谷电价,峰、谷电价按市场交易电价和目录平电价的差值同幅增减;如按市场交易电价结算,应承担相应的调峰服务费用(通过直接购买或者辅助服务考核与补偿机制分摊)。为规范电力用户侧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损益的管理,省物价局可根据损益情况统筹考虑峰谷电价的调整。
电力用户当月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结算电量里的峰平谷电量按照对应分布式发电项目当月实际上网电量的峰平谷电量比例确定。
第五章 合同签订与执行
第二十四条 参加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的各市场主体应根据江苏能源监管办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与承担输电服务的电网企业签订三方市场化交易合同,约定交易期限、交易电量、分月计划、结算方式、结算电价、“过网费”标准以及违约责任等。
第二十五条 在年度合同的执行周期内,在购售输电三方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允许在月末前5个工作日前修改当月月的合同分月计划,修改后的分月计划需要提交电力调度机构安全校核通过后执行。
第二十六条 在不影响已执行合同的情况下,交易双方可协商提出交易合同调整意向,经安全校核后,与电网企业签订市场化交易合同的补充协议。
第二十七条 参加市场化交易的分布式发电项目,若合同无法履行,经与合同相关方协商一致同意终止合同后,可变更为全额上网模式,由电网企业按当年对应标杆上网电价收购。
第六章 电费结算 第二十八条 电力交易机构按照自然月向市场主体出具结算依据,市场主体根据相关规则进行资金结算。
第二十九条 月度结算原则上按照分月计划电量执行。当分布式发电项目当月上网电量或用户实际用电量达不到月度计划安排时,按照实际电量结算。当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结算电量低于合同分月约定电量的97%时,区分合同违约责任,将实际结算电量与合同约定值的97%下限之间差值,计为违约电量。
违约责任方按照违约电量以当期江苏燃煤机组标杆电价的10%向交易另一方支付违约补偿费用。
第三十条 分布式发电项目当月上网电量低于月度计划以致多笔合同不能全部兑现时,按照合同签订次序依次结算。
第三十一条 分布式发电项目当月上网电量超出当月市场化交易实际结算电量部分,由电网企业按当年对应标杆上网电价收购。
第三十二条 用户的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电量优先结算,剩下的用电量按照原结算方式进行结算,包括偏差考核。
第三十三条 如果用户为参加江苏电力市场的一类用户,则用户自主承担电力市场交易的月度偏差考核风险。
如果用户为参加江苏电力市场的二类用户,则用户参加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应得到其签约售电公司的同意,并约定好该用户电力市场交易的月度偏差电量处理方式。第三十四条 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合同电量执行偏差,由所有市场主体共同分摊相关费用。
第六章 其他
第三十五条 本规则由江苏能源监管办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物价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
《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和《并网管理办法》将提交能源局
由国家能源局委托有关部门起草的《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分布式发电并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有望于近期完成初稿的修改,并上报国家能源局发布。
草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1、明确鼓励各类法人以及个人投资分布式发电:鼓励具有法人资格的发电投资商、电力用户、微电网经营企业、专业能源服务公司和具备一定安装使用规模的个人投资建设分布式发电。
2、鼓励多项技术共同发展:接入电压35千伏以下的光伏、风能等、风光互补、余热余压发电、生物质、天然气煤层气多联供、装机50MW以下小水电等多项技术。
3、解决并网问题:三类方式1)自发自用;2)多余电力上网;3)全部上网。由电网调剂供需余缺、并采用双向计量电量、净电量计算电费等原则。投资者与电网签订并网协议和购售电合同,电网企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相关手续,保证项目及时并网。对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项目全额收购。电网应加快地区公用配电网建设及改造,涉及成本由电网承担。电网为收购分布式发电电量而支付的合理接网费用,可计入电网输电成本,从销售电价中回收。
4、按单位电量补贴分布式发电:补贴资金上限将通过竞争方式确定,补贴起点为电力用户实际支付的销售电价。对向35千伏以上更高等级电网供电的多余电量上网部分,补贴起点为当地脱硫煤电标杆上网电价。
关键问题待解:暂时没有提及如何解决电网强制收购,电网备用费,电价附加税等问题。
华泰联合证券认为,该草案对整个电网电力的体制变革有重大意义,电网垄断可能逐步被打破,分布式发电将名正言顺,需要紧密跟踪政策的细则配套与执行情况。但草案关键细则仍需完善,短期挑战较大,具体实施过程将会困难重重,也很难给产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三篇:广州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部分
广州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部分
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范围?
在广州市辖区内利用工业园区、企业厂房、物流仓储基地、公共建筑以及居民住宅等建筑物屋顶或侧立面建设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并网方式?
有全部上网、全部自用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由项目业主自行选择
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管理工作由谁负责?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管理工作。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统筹全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工作,负责规模内项目备案、规模管理、项目信息汇总、制 定并会同市财政局下达市本级财政分布式光伏发电专项资金补助计划等;区发展改革局负责本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工作,负责规模外项目备案、项目信息统 计、报送等工作。
四、项目补贴由谁发放?
供电部门负责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接入、电量统计、补贴支付等相关工作。广州供电局负责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接入、电费结算和补贴转付等、汇总和报送 居民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材料、汇总和报送光伏项目相关信息等;区供电局负责接收并网申请,按权限提供并网接入服务、提供居民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 目一站式管理服务、统计区内光伏项目相关信息。
由供电部门负责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接入、电量计量、电费和补贴结算等事宜,具体操作流程参照《南方电网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服务指南(暂行)》执行。
五、项目规模由谁确定?
市发展改革委结合本市实际,将省下达的指导规模分解并下达各区。
市发展改革委按照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拟建成投产时间先后顺序制定纳入我市指导规模内项目计划,并对纳入我市指导规模内的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根据项目实际建成投产时间对计划进行微调,同时根据我市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及时向省能源主管部门提出规模调整建议。
按规定办理了相关手续并建成投产的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自动纳入我市指导规模,享受相关支持政策。
六、项目在哪个部门备案?
需纳入我市指导规模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报市发展改革委备案。
其中,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由所属各区供电部门营业窗口直接接收备案相关材料,经广州供电局汇总后按季度向市发展改革委报备并申请纳入市指导规模。
不需要纳入我市指导规模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在区级以上发展改革部门办理备案。
七、项目备案后哪些关键信息是不可以变的?
对确需要变更项目业主、建设地址、建设规模、建筑物权属人等,应向原备案部门办理相关变更手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所涉及的相关权益和责任须一并移交。对擅自变更、未按要求实施项目的,不予并网接入。
八、项目备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报告: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规模、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运营模式、实施计划、经济评估等;
(二)项目建设单位工商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居民家庭项目提供个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三)项目总投资20%以上的银行账户存款证明;
(四)项目所依托建筑物产权证明文件;
(五)项目建筑物屋顶或侧立面使用合同或协议(利用自有建筑建设的不需提供);
(六)供电部门同意并网意向文件;
(七)按规定需核准招标方案的,提交招标基本情况表;
(八)其他需提供的材料。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办理备案后,其他行政审批手续可简化,免除项目发电业务许可、建设许可、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水土保持、减震防灾、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等手续。
九、项目实施时有哪些要求?
1)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所涉及的建筑物,应不影响其原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相关的设计、施工和运维须符合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2)参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设计、施工、检测和运维企业须具备相应的资质。3)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须采用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光伏产品。产品选型应符合国家安全认证、节能、环保等相关规定。
4)需并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必须进行竣工验收。项目业主应委托有国家实验室认可资质的检验机构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检 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光伏组件、逆变器、汇流箱、交直流配电装置、变压器、安全规范以及电能质量等方面的检测。居民用户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供电部门统一组 织验收。
十、除度电补贴外,还享受哪些补贴?
2014至2020年期间,广州市在市本级财政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全市太阳能光伏发电推广应用。项目并网或运行满一年后,于每年10月15日前,资金申请单位
或个人可向市发展改革委提出补助申请,原则上每年11月底前下达1次资金计划。具体申报要求详见《广州市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十一、哪些情况项目会被取消资格?
1)自备案之日起两年内未建成投产的,在指导规模中取消,并同时取消享受国家资金补贴的资格。
2)对于在现有建筑屋顶或侧立面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自签署屋顶或侧立面使用协议之日起半年内未开工以及未按要求报送运行信息的项目,取消享受市相关政策支持资格。广州市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部分
十二、什么样的分布式项目可以申请专项资金?
(一)已列入《广州市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的项目;
(二)项目已经验收合格并投产;
(三)项目已并网或并网运行满1年;
(四)项目采用的光伏组件转换效率应达到先进水平。单晶硅电池组件转换效率不低于16%;多晶硅电池组件转换效率不低于15%;薄膜电池组件转换效率不低于8%,其中铜铟镓硒(CIGS)薄膜电池组件转换效率不低于12%。
已享受国家金太阳或光电建筑一体化补助资金的项目不纳入光伏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十三、专项资金补给谁?
居民家庭和公共机构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补助对象为项目建设居民个人或单位; 其他类型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补助对象为建筑物权属人和项目建设单位。
十四、如何补?补多少?
采取后补助方式,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产满1年或验收合格后开始补助。
(一)对于项目建设居民个人或单位,按照0.1元/千瓦时的标准,以项目上一所发电量为基础计算补助金额。补助时间为项目建成投产后连续10年。
(二)对于建筑物权属人,以建成的项目总装机容量为基础,按0.2元/瓦的标准确定补助金额,一次性发放给建筑物权属人。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金额为200万元。
十五、补到什么时候?
2020年前在广州市行政辖区内建成的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均可享受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专项资金支持。
十六、什么时间申请?
每年10月15日前,对符合申请条件的项目,由资金申请单位或个人提出资金拨付申请,填写资金申请表(见附件),经项目所在区发展改革局初审并出具初审意见后报送市发展改革委审核。
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财政局对光伏专项资金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编制光伏专项资金安排计划,按要求上报审定后,于每年11月底前下达资金安排计划,原则上每年下达1次,市财政局按规定办理核拨资金手续。
十七、需要哪些申请材料?
光伏专项资金申请需同时提供以下证明文件:
(一)项目所依托建筑物产权证明文件;
(二)资金申报单位工商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个人提供房屋产权所有人个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三)项目建筑物屋顶或侧立面使用合同或协议(利用自有建筑建设的不需提供);
(四)项目备案文件;
(五)项目并网文件。对于非居民家庭项目,由供电部门出具同意项目并网运行的函;对于居民家庭项目,由供电部门出具光伏发电项目并网验收意见单;
(六)项目验收合格文件。对于非居民家庭项目,提供经有国家实验室认可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对于居民家庭项目,出具供电部门验收合格证明;
(七)光伏产品组件及逆变器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八)项目建设居民个人或单位还需提供由供电部门出具的项目运行1年所发电量证明文件;
(九)其他需提供的文件。
第四篇:分布式燃气发电申请材料
国家简化部分发电项目审批程序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电项目只需做可研及相关的专题报告向省级发改委(能源局)报核准就行了,不需要象原来要先做初可拿“路条”,但核准还是要的。
湖北省的核准所需材料文件
分布式燃气发电项目核准申请材料
审批范围及条件:分布式燃气发电项目
申请材料
一、基本要件清单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
2、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
3、真实性承诺
4、依法招标申请表
二、专项要件清单
1、项目所在地市(州)发改委申请文件
2、具有乙级及以上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设计单位)编制的项目申请报告
3、省住建厅出具的规划选址意见书
4、省国土资源厅出具的建设用地预审意见或土地证
5、依据环境评价分级管理办法由相应权限的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意见
6、依据分级管理原则,水利部门出具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查意见
7、省安监局出具的安全预评价审查意见
8、市(州)发改委出具的节能评估审查意见;省直项目及跨市州项目由项目单位提交节能评估申报材料(节能评估申请可在本项目审批核准申请文件中一并提出,不再另行文)
9、项目所在地政府或授权部门出具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审查意见
10、省电力公司出具的接入系统审查意见
11、项目与相关天然气公司签署的供气合同或协议
12、银行出具的企业自有资金证明和金融机构出具的贷款承诺函 收起
第五篇:市场化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20141210(DOC)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中电投山西铝业有限公司市场化改革方案
(职工代表讨论稿)
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破除公司目前存在的体制机制弊端,巩固和扩大市场竞争优势,确保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国企改革的精神,以及中电投集团和国际矿业关于山西铝业市场化改革的系列要求,借鉴行业优秀企业改革经验,决定开展山西铝业市场化改革,制定本方案。
一、目前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端
1.现行管理模式管理层级多、流程长、效率低,管理部门多、职能交叉、职责界面不清,存在行政化倾向,难以灵敏地对市场做出反应。
2.氧化铝核心地位不够突出,自备电厂运营水平与行业标准差距较大,矿产资源保障水平较低,外委检修范围较大、费用较高,专业优势发挥不明显,管理较为粗放。
3.审批权过分集中,审批链条长、流程多,权责利不对等,基层生产单位难以有效整合资源,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力。
4.公司人员流动、职务升降缺乏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竞争机制。用工总量与先进企业相比较多,劳务派遣用工占比较高,存在一定法律风险。
5.分配机制无法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员工薪酬该高的不
2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能够较快见效的内容列为改革重点,着力突破。
(五)坚持循序渐进,先立后破的原则
注重与现有体制机制的稳妥过渡和衔接,把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控机制与精兵简政有机结合起来。既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又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注重改革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处理好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争取广大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五、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与市场接轨。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与市场化要求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二是与市场化要求不相适应的管理机制,重点是用工、分配、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弊端。
(一)体制改革
总体要求是:整合职能管理、氧化铝生产、保障服务和矿山四大系统,优化组织机构,压缩管理层级,下移管理重心,精简岗位设置,实现管理的扁平化、集约化、专业化。形成以氧化铝生产为中心,以能源动力、设备检修、供销物流和服务辅助为保障的“一个中心、四个保障”管理格局,构建充满活力、精干高效的管理构架,为降本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具体内容如下:
1.整合职能管理业务,精简管理机构
通过职能管理业务的整合,将职能管理部门由14个减少到9个,其中综合管理部门4个、专业管理部门2个、监督保障部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门3个。改革后设置的职能管理部门有:办公室(太原办事处)、人力资源部、计划发展部、财务部、生产技术管理部、设备管理部、内控监察部、安全环保部、政治工作部(工会办公室)。
2.整合生产管理系统,突出主营业务
将与氧化铝生产工艺流程紧密关联的生产单位进行整合,成立氧化铝分公司,以增强氧化铝生产的系统性、协调性,促进氧化铝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突出氧化铝生产的中心地位。
3.整合服务保障系统,强化保障作用
(1)组建热电分公司,按火电行业标准实行相对独立管理,为氧化铝生产提供能源动力保障。
(2)组建检修分公司,逐步承担专业性较强的自主检修工作,减少外包检修项目和费用,建设专业检修管理和技术队伍,为氧化铝生产提供设备检修保障。
(3)组建供销物流分公司,整合采购、销售、物流及原燃物料入场采制样等业务,为氧化铝生产提供供销物流保障。
(4)组建实业公司,承担公司后勤服务、生产辅助、劳务组织、职业培训等工作,为氧化铝生产提供服务辅助保障。
4.压缩管理层级,管理重心下移
充实生产一线管理技术力量,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和车间班组管理技术岗位的人员配备,突出生产经营单位和车间班组对生产、设备、安全、人员管理的主体责任。压缩管理层级,逐步取
6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职。
2.用工管理机制
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总要求,建立科学规范、与市场接轨的用工管理机制,激活人力资源,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员工队伍,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1)严格控制用工总量
实行严格的定岗定编制度,建立各部门、单位用工控制目标,将用工人数作为各单位的考核指标。各部门、单位的工资额度与用工人数脱钩,实行“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机制,调动各单位节约用工的积极性。按照精简效能、充实一线的原则,重新进行定岗定编,严格控制机关管理人员岗位设置和编制。强化各生产经营单位专业管理、车间班组、技术技能职位的人员配备。调整业务岗位职责,平衡各岗位间的劳动负荷,生产运行岗推行“运维合一”的管理模式。通过优化劳动组织形式和人力资源配置,用两年左右时间将用工总量控制在1800人以内。
(2)积极优化用工结构
适度扩大社会招聘,增加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技能和管理经验的员工数量;适当减少校园招聘的数量,院校毕业生招聘以减量提质为基本方向。加强对劳务派遣员工的管理考核,优秀者可招聘为合同制员工,业绩、技能较差者要逐步予以清退,逐步减少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劳务派遣用工人数和比例,规范劳动用工管理。
(3)完善员工退出机制
员工进出要增加竞争性选拔。关键核心岗位要公开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严格按定岗定编方案和任职条件,通过公开竞聘进行配置。进一步完善员工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深化评价结果的应用,绩效评价排名末位的员工退出工作岗位。各部门、单位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行为等情况,将不合格或岗位冗余员工退出工作岗位。
(4)员工的分流、培训与安置
公司积极开发新项目,在企业发展中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平台。公司鼓励各单位收回目前外委项目、扩大自主管理范围,拓宽员工分流渠道。公司组建职业培训中心,为企业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为各单位提供管理、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服务。各单位退出岗位的员工,可以在其它单位以及新项目和收回的外委项目中双向选择竞聘上岗。暂时无法上岗的员工进入职业培训中心,接受针对性培训,培训合格后通过竞聘再次上岗。经两次培训仍然未能上岗的员工可解除劳动关系。培训期间,培训人员按原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岗位工资,不发业绩奖金和综合绩效奖金,不缴纳企业年金。
(5)扩大基层用工自主权
扩大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其重要管理人员的选拔、任
10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入的增加主要依靠绩效提升。调整员工绩效奖金核算方法,不同类型岗位员工的绩效奖金与其承担的指标挂钩。其中生产类岗位与产量、主要技术指标、安全等挂钩,生产管理类岗位与产量、成本、主要技术指标、安全等挂钩,经营类岗位与成本、利润等挂钩,管理、辅助类岗位与主要管理指标、保障指标等挂钩。各部门、单位自主分配业绩奖金、综合绩效奖金。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和反映员工绩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③建立多样性、差异化的激励机制。生产经营单位班子成员实行年薪制,年薪标准根据承担的生产经营责任大小确定。效薪依据单位综合业绩目标责任书考核兑现。
职能管理部门中层干部根据承担责任大小实行分类考核。部门正职的业绩奖金、综合绩效奖金依据部门综合业绩目标责任书由公司考核兑现,部门副职的业绩奖金、综合绩效奖金由各部门在核定的部门额度范围内,依据个人目标管理卡考核兑现。
一般员工业绩奖金、综合绩效奖金由各部门(单位)在核定的额度范围内,根据个人目标管理卡的完成情况考核兑现,不设上下限。
④拉大不同岗位、不同绩效员工间的薪酬差距。提升基层生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车间主任的薪酬水平相当于或高于职能管理部门中层副职,车间主任、专工/值长、班组长的薪酬水平均有较大增幅。合理拉大不同价值岗位之间的薪酬差距,收入向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承担责任重、技能水平要求高的关键核心岗位倾斜。拉大绩效优秀与绩效一般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收入向绩效优秀的员工倾斜。
4.内部核算机制
以强化企业成本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结合改革后组织机构和管理界面的调整,完善和细化现有财务成本核算,在此基础上建立内部成本核算体系,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主体和考核主体,加大成本与薪酬挂钩的力度。以原燃物料计划价格为依托,建立科学的成本指标体系;以费用管理责任为基础,建立归口分级、有效控制的成本管控体系;以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建立完善的成本统计考核体系。通过内部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显著增强全员成本意识,促进降本增效。
5.外委项目自主承担激励机制
结合外委合同梳理,逐步缩小外委工作范围,降低外委费用。鼓励各生产单位及员工主动承担外委工作项目,调动各生产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优化管理,锻炼队伍,提高效率,增加效益。公司与承担外委工作的各单位签订协议,按进行费用、质量、服务满意度等方面的综合考评,评价结果好于原外委单位时,按节约合同费用的一定比例给予分成奖励。鼓励多劳多得,增加员工收入。
六、市场化改革的时间安排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