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小编推荐]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
及重大隐患处理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及重大隐患的处理,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和重大隐患的处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重大隐患是指有可能导致群死群伤和较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第三条 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参加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安全监管局”)组织的事故调查组,调查处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较大事故和重大事故。
区(县)建设委员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以下简
总 则 称“区县建委”)参加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区县安全监管局”)组织的事故调查组,调查处理一般事故,并协助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调查处理较大事故和重大事故。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和区县建委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已发现重大隐患处理工作。
第二章
事故报告和调查
第四条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必须在1小时内,向工程所在地区县建委和区县安全监管局报告。区县建委和区县安全监管局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分别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和市安全监管局报告。
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分包单位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向总承包单位报告,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均依上款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区县建委和区县安全监管局报告。
第五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人(持法人委托书)应立即到现场组织抢险救援和接受调查、询问。
第六条 区县建委应在调查工作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将事故调查报告和区县政府的批复文件报送市住房城乡建 设委。
第三章 事故处理
第七条 区县建委应责令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设工程立即停工整改。
发生一般事故的,停工7天整改;发生较大事故的,停工15天整改;发生重大事故的,停工30天整改。
施工单位整改后报请区县建委复查,区县建委复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第八条 本市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应在接到事故报告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依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和相关规定,复核该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
第九条 依据前款进行复核时,发现建筑施工企业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的,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暂停其在北京建筑市场相应时间的招投标资格);情节特别严重的,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十条 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时限,按下列标准执行: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暂扣30至60日;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暂扣60至90日;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暂扣90至120日。
第十一条 建筑施工企业在12个月内第二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分别按下列时限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暂停其在北京建筑市场相应时间的招投标资格):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在上一次暂扣时限的基础上再增加30日;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在上一次暂扣时限的基础上再增加60日;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或按本条
(一)、(二)处罚暂扣时限超过120日的,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12个月内同一企业连续发生三次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十二条 建筑施工企业瞒报、谎报、迟报或漏报事故的,在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处罚的基础上,再处延长暂扣期30日至60日的处罚。暂扣时限超过120日的,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十三条 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暂扣期内,拒不整改的,依法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被吊销后,自吊销决定作出之日起1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十四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暂扣期满10个工作日前,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提出解除暂扣安 全生产许可证申请。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接到申请后,应当对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的,应当在暂扣期满时发还安全生产许可证;复查不合格的,增加暂扣期限直至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十五条 专业工程承包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总承包单位负有管理责任的,除暂扣专业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外,还应根据情节轻重,暂停总承包单位在北京市建筑市场一定时限的招投标资格。
第十六条 非本市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施工企业在本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应当在事故发生后15个工作日内,将事故的基本情况,建筑施工企业违法违规事实和证明其安全生产条件降低的相关询问笔录或其它证据材料通报给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机关。同时按照本规定第十条至十二条的时限标准,暂停其在北京建筑市场相应时间的招投标资格。
第十七条 监理单位在生产安全事故中负有监理责任情节严重的,按下列规定暂停其在北京市建筑市场的招投标资格: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暂停招投标资格15至30日;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暂停招投标资格30至60日;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暂停招投标资格60至90日。
第十八条 事故工地的项目负责人(注册建造师)、总 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未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且对事故负有责任的,按下列规定对其执业资格进行处罚: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暂停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12个月;暂停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6个月至12个月。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吊销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5年内不予注册;暂停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12个月。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吊销注册建造师、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注册建造师终身不予注册。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5年内不予注册。
第十九条 拟吊销一级注册建造师和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5年内不予注册或终身不予注册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报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进行处罚;拟吊销非本市注册的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5年内不予注册或终身不予注册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有关材料通报注册机关。
第二十条 对事故工地的项目负责人的执业资格进行处罚时,还应收回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并限期整改,重新考核。限期整改的时限与暂停其执业资格的时间一致。
第二十一条 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发现参建单位有其它 有关建设工程施工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或区县建委将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参建单位违规行为记入北京市建设行业不良信用信息系统。
第二十二条 市和区县两级安全监管局还将依据《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相应的罚款处罚。
第二十三条 市、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认真落实同级人民政府对事故的批复意见,按照职责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并将处理结果通知组织事故调查处理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章 重大隐患处理
第二十四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和区县建委在日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中,发现企业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的或施工现场存在事故隐患的,应立即提出整改要求;情节严重的,应责令工程项目暂时停止施工并限期整改,并依法实施处罚。
第二十五条 同一项目因下列重大安全隐患两次以上(含两次)被暂时停止施工的,项目负责人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收回项目负责人安全生 产考核合格证书,限期3个月至12个月整改,整改期间依法不得从事项目负责人工作,经整改并重新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项目负责人工作。总监理工程师或安全监理工程师未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暂扣执业资格证书3个月到6个月。
(一)未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或使用安全培训不合格人员参加施工的;
(二)未按要求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未按相关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组织专家论证的;
(四)施工现场“四口、临边”等安全防护多处不到位的;
(五)基坑支护工程未按规范和专项施工方案要求施工和未进行位移和沉降监测的;
(六)对地下管线资料和毗邻建筑物、构筑物位臵不清或无保护措施擅自施工的;
(七)未按要求办理起重机械登记编号、安装拆卸告知和使用登记等备案手续的;未按要求对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电葫芦等起重机械以及整体提升脚手架、高处作业吊篮等设施进行检测、验收而投入使用的;
(八)委托没有相应安装资质的单位安装起重机械设备 和附着升降脚手架的;
(九)高大或特殊架子和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未经验收而投入使用的;
(十)未编制临时用电方案或未采用TN-S三相五线制接零保护系统的;
(十一)高压线与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和起重机械未达到安全操作距离时,未采取有效可靠的防护措施的;
(十二)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
(十三)拆除工程未编制拆除方案或未到区县建委备案的。
第二十六条 依据前款责令停止施工,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区县建委应当于作出最后一次停止施工决定之日起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提出暂扣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建议,并附具企业及有关工程项目违法违规事实和证明其安全生产条件降低的相关询问笔录或其它证据材料。
(一)在12个月内,同一企业同一项目被两次责令停止施工的;
(二)在12个月内,同一企业三个项目被责令停止施 工的;
(三)施工企业承建工程经责令停止施工后,整改仍达不到要求或拒不停工整改的。
第二十七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接到上述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建议后,应当于5个工作日内立案调查,并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企业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30日至60日的处罚,非本市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施工企业,暂停其在北京建筑市场相应时间的招投标资格。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0年2月1日起施行。原《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及重大隐患处理规定》(京建施„2006‟663号)和《关于加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及重大隐患处理力度的通知》(京建施„2007‟322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何谓工程建设重大事故?工程建设重大事故发生后的处理程序是如何规定的?这些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里都有明确规定。
《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重大事故,系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责任过失造成工程 倒塌或报废、机械设备毁坏和安全设施失当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三条 重大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重大事故: 1.死亡三十人以上;
2.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万元以上。
(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重大事故: 1.死亡十人以上,二十九人以下;
2.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
(三)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三级重大事故: 1.死亡三人以上,九人以下; 2.重伤二十人以上;
3.直接经济损失三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
(四)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四级重大事故: 1.死亡二人以下;
2.重伤三人以上,十九人以下; 3.直接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不满三十万元。
第五条 建设部归口管理全国工程建设重大事故;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 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本辖区内的工程建设重大事故;国务院各有关主管部门管理所 属单位的工程建设重大事故。
第二章 重大事故的报告和现场保护
第六条 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以最快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 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事故发生地的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检察、劳动(如有人 身伤亡)部门报告;事故发生单位属于国务院部委的,应同时向国务院有关主管部 门报告。
事故发生地的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人民政府和 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 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人民政府和建设部报告。
第七条 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按第六条所列程序和部门逐级上报。
重大事故书面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企业名称;
(二)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三)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四)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五)事故报告单位。第八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和事故发生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 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可以拍照或录相。
第三篇: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及重大隐患处理
规定》的通知 京建施〔2009〕889号
2009-12-21 各区、县建委、安全监管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安全监管局,各集团、总公司,各有关单位:
为规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及重大隐患处理,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和市安全监管局制定了《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及重大隐患处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遵照执行。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
及重大隐患处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及重大隐患的处理,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和重大隐患的处理,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所称重大隐患是指有可能导致群死群伤和较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第三条 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参加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安全监管局”)组织的事故调查组,调查处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较大事故和重大事故。
区(县)建设委员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以下简称“区县建委”)参加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区县安全监管局”)组织的事故调查组,调查处理一般事故,并协助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调查处理较大事故和重大事故。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和区县建委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已发现重大隐患处理工作。
第二章
事故报告和调查
第四条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必须在1小时内,向工程所在地区县建委和区县安全监管局报告。区县建委和区县安全监管局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分别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和市安全监管局报告。
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分包单位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向总承包单位报告,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均依上款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区县建委和区县安全监管局报告。第五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人(持法人委托书)应立即到现场组织抢险救援和接受调查、询问。
第六条 区县建委应在调查工作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将事故调查报告和区县政府的批复文件报送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第三章 事故处理
第七条 区县建委应责令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设工程立即停工整改。
发生一般事故的,停工7天整改;发生较大事故的,停工15天整改;发生重大事故的,停工30天整改。
施工单位整改后报请区县建委复查,区县建委复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第八条 本市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应在接到事故报告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依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和相关规定,复核该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
第九条 依据前款进行复核时,发现建筑施工企业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的,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暂停其在北京建筑市场相应时间的招投标资格);情节特别严重的,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十条 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时限,按下列标准执行: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暂扣30至60日;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暂扣60至90日;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暂扣90至120日。
第十一条 建筑施工企业在12个月内第二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分别按下列时限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暂停其在北京建筑市场相应时间的招投标资格):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在上一次暂扣时限的基础上再增加30日;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在上一次暂扣时限的基础上再增加60日;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或按本条
(一)、(二)处罚暂扣时限超过120日的,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12个月内同一企业连续发生三次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十二条 建筑施工企业瞒报、谎报、迟报或漏报事故的,在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处罚的基础上,再处延长暂扣期30日至60日的处罚。暂扣时限超过120日的,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十三条 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暂扣期内,拒不整改的,依法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被吊销后,自吊销决定作出之日起1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十四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暂扣期满10个工作日前,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提出解除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接到申请后,应当对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进行 复查,复查合格的,应当在暂扣期满时发还安全生产许可证;复查不合格的,增加暂扣期限直至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十五条 专业工程承包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总承包单位负有管理责任的,除暂扣专业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外,还应根据情节轻重,暂停总承包单位在北京市建筑市场一定时限的招投标资格。
第十六条 非本市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施工企业在本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应当在事故发生后15个工作日内,将事故的基本情况,建筑施工企业违法违规事实和证明其安全生产条件降低的相关询问笔录或其它证据材料通报给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机关。同时按照本规定第十条至十二条的时限标准,暂停其在北京建筑市场相应时间的招投标资格。
第十七条 监理单位在生产安全事故中负有监理责任情节严重的,按下列规定暂停其在北京市建筑市场的招投标资格: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暂停招投标资格15至30日;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暂停招投标资格30至60日;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暂停招投标资格60至90日。
第十八条 事故工地的项目负责人(注册建造师)、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未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且对事故负有责任的,按下列规定对其执业资格进行处罚: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暂停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12个月;暂停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6个月至12个月。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吊销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5年内不予注册;暂停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12个月。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吊销注册建造师、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注册建造师终身不予注册。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5年内不予注册。
第十九条 拟吊销一级注册建造师和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5年内不予注册或终身不予注册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报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进行处罚;拟吊销非本市注册的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5年内不予注册或终身不予注册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有关材料通报注册机关。
第二十条 对事故工地的项目负责人的执业资格进行处罚时,还应收回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并限期整改,重新考核。限期整改的时限与暂停其执业资格的时间一致。
第二十一条 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发现参建单位有其它有关建设工程施工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或区县建委将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参建单位违规行为记入北京市建设行业不良信用信息系统。第二十二条 市和区县两级安全监管局还将依据《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相应的罚款处罚。
第二十三条 市、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认真落实同级人民政府对事故的批复意见,按照职责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 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并将处理结果通知组织事故调查处理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章 重大隐患处理
第二十四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和区县建委在日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中,发现企业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的或施工现场存在事故隐患的,应立即提出整改要求;情节严重的,应责令工程项目暂时停止施工并限期整改,并依法实施处罚。
第二十五条 同一项目因下列重大安全隐患两次以上(含两次)被暂时停止施工的,项目负责人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收回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限期3个月至12个月整改,整改期间依法不得从事项目负责人工作,经整改并重新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项目负责人工作。总监理工程师或安全监理工程师未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暂扣执业资格证书3个月到6个月。
(一)未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或使用安全培训不合格人员参加施工的;
(二)未按要求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未按相关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组织专家论证的;
(四)施工现场“四口、临边”等安全防护多处不到位的;
(五)基坑支护工程未按规范和专项施工方案要求施工和未进行位移和沉降监测的;
(六)对地下管线资料和毗邻建筑物、构筑物位臵不清或无保护措施擅自施工的;
(七)未按要求办理起重机械登记编号、安装拆卸告知和使用登记等备案手续的;未按要求对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电葫芦等起重机械以及整体提升脚手架、高处作业吊篮等设施进行检测、验收而投入使用的;
(八)委托没有相应安装资质的单位安装起重机械设备和附着升降脚手架的;
(九)高大或特殊架子和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未经验收而投入使用的;
(十)未编制临时用电方案或未采用TN-S三相五线制接零保护系统的;
(十一)高压线与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和起重机械未达到安全操作距离时,未采取有效可靠的防护措施的;
(十二)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
(十三)拆除工程未编制拆除方案或未到区县建委备案的。第二十六条 依据前款责令停止施工,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区县建委应当于作出最后一次停止施工决定之日起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提出暂扣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建议,并附具企业及有关工程项目违法违规事实和证明其安全生产条件降低的相关询问笔录或其它证据材料。
(一)在12个月内,同一企业同一项目被两次责令停止施工的;
(二)在12个月内,同一企业三个项目被责令停止施工的;
(三)施工企业承建工程经责令停止施工后,整改仍达不到要求或拒不停工整改的。
第二十七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接到上述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建议后,应当于5个工作日内立案调查,并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企业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30日至60日的处罚,非本市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施工企业,暂停其在北京建筑市场相应时间的招投标资格。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0年2月1日起施行。原《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及重大隐患处理规定》(京建施„2006‟663号)和《关于加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及重大隐患处理力度的通知》(京建施„2007‟322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大会实施方案-北京-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附件1:
会议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建设部、深圳市人民政府
(二)支持单位: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家测绘局
(三)协办单位: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国家遥感中心、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四)承办单位:深圳市规划局、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建设分会
(五)组织委员会
主 席:
汪光焘 建设部部长
许宗衡
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主席:
仇保兴 建设部副部长
闫小培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王铁宏
建设部总工程师 委 员:
徐 愈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综合组组长 赖 明
建设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司长 唐 凯
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 李东序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 杨咸武
科技部高新司副巡视员 陈 伟
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 辛少华 武 涌 宋 玲 喻永昌 张国成 劳应勋 黄锦奎 高国辉 陈 彪 刘忠朴 乔家华 张士明 李平王 芃 许重光 蒋尊玉 陈 威 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副司长 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会长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秘书长 国家遥感中心主任 广东省建设厅厅长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深圳市发展改革局局长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局长 深圳市财政局局长
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局长 深圳市建设局局长 深圳市规划局局长 深圳市规划局副局长 深圳市水务局局长 深圳市文化局局长
郭雨蓉
深圳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申庆三
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 张绮文
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吴子俊
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局长 毛晓碚
深圳市外事办公室主任 王有明
深圳市知识产权局局长 罗 莉
深圳市接待办主任 李一康
深圳市应急指挥中心主任 许东平
深圳市公安交通警察局局长 孙文荣
深圳市公安消防局局长 邹志武
深圳海关关长
刘胜利
深圳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 章必功
深圳大学校长 黄扬略 深圳市报业集团社长 王茂亮
深圳市广电集团总裁 秘书长: 赖 明(兼)副秘书长:
黄锦奎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高国辉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王 芃 深圳市规划局局长 倪江波 建设部科技司综合信息处处长
(六)学术指导委员会
名誉主席: 陈述彭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干峙 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席:
崔俊芝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 童庆禧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 副主席(排名不分先后):
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李衍达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教授 高 俊 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叶嘉安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研究学院院长、教授 刘先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授 王家耀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郭华东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秘书长 方
裕
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杨东援
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
M.F.Goodchild 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 Mike Batty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伦敦大学高级空间分析中心教授 委 员(排名不分先后): 郝
力
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田国良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教授 方天培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王
丹
建设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王
毅
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林东岱 罗洪元 王要武 陈向东 毛志兵 刘叶冰 吴信才 钟耳顺 刘长滨 邬
伦 张智慧 周静海 王笑京 隽志才 李满春 闾国年 保继刚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
国家电子计算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技部总经理 沈阳西东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遥感所教授 清华大学管理系教授 沈阳建筑大学教授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所长 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
教授
谢维信
深圳大学
教授
李
霞
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 张基宏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教授 郭仁忠
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副局长 教授 王钦敏
福州大学
副校长
潘利华
华旭金卡股份公司 总工程师
周春山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詹庆明
武汉大学 教授
林峰田
台湾大学城乡规划研究所所长 教授
林
珲
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与太空科学研究所所长 教授 史文中
香港理工大学
教授 村井俊治
日本东京大学
教授 Alan Kell 欧洲智能建筑联盟前主席
Jack Dangermond 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所长
二、会议主题活动
(一)研讨会
本次大会主题为加快数字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大会将组织国内外专家及行业应用人士就国内外数字城市建设及产业化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数字城市发展的政策导向、数字城市的规划及现代服务业发展、智能交通、数字社区技术、建设领域企业信息化建设等七个专题进行研讨。
1、数字城市的国家政策、理论及国内外发展
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和各自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角度,介绍国内外数字城市和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发展情况,交流数字城市发展的道路、方向及模式方法;综合介绍国内外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城市规划与建设数字化应用与发展论坛
以信息技术提升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水平,提升管理功能。包括城市规划及其监管信息化、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服务、小城镇规划与建设信息化、城市房地产管理及其监管信息化、城市园林管理及其监管信息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及其监管信息化、数字景区信息化工程等方面内容。
3、城市管理数字化应用与发展论坛
介绍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信息化新技术。主要包括:基于数字城市技术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市政、公用、环卫、废弃物、燃气、供水、污水、公交、供热等)、城市灾害防治/应急救援指挥信息化、城市管理数字化发展与城市商业模式、数字执法、城市管理数字化与服务对象空间化管理技术、城市公用设施信息化技术与开发、城市管理数字化与服务平台构建技术、城市管理数字化与服务移动终端系统技术等
4、建设领域企业信息化论坛
介绍信息技术提升建设领域企业生产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案例及其相关技术。包括建设企业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ERP、协同平台、项目管理等)、建设领域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建设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建筑业质量安全信息化建设、建设企业与执业人员的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建设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与信息共享、建筑业信息化的投/融资机制建立、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等内容。
5、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发展论坛
介绍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提高城市交通为百姓服务能力的信息化新技术和案例。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交通管理及其关键技术、城市智能交通虚拟仿真技术、LBS与城市智能交通等内容。
6、数字城市共性支撑技术论坛
介绍数字城市的支撑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面向城市的空间信息获取、处理与应用、3S技术的新发展与应用、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技术框架与应用模式、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维护、城市综合信息平台构建与应用服务、城市信息应用集成技术与解决方案、空间数据网格计算与服务技术、数字城市与城市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标准规范技术政策、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3G技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与IPv6、电子签名关键技术、安全体系、认证制度等内容。
7、数字社区技术与现代服务业
介绍提升社区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的信息化新技术和案例。主要包括数字社区建设政策与规范、数字社区服务业运营模式及运营平台、“三网合一”在数字社区中的应用前景、数字社区关键技术(多网融合技术、总线技术、信息网络设施、安全防范系统、设备管理监控、物业管理、无线数据通讯与终端等)等。
(二)博览会
本次博览会的主要展示内容以 “十五”期间建设领域信息化的重要企业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形成的科研成果及建设部城市信息化工程示范成果为基础,同时,集合了国内外数字城市建设相关技术和产品,并且展示“十五”期间国家和各地数字城市建设成就。主要包括:
1、宣传展示我国城市建设信息化工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国数字城市发展政策和规划;倡导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新理念。
2、由地方政府或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组团参展,宣传和展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领域的应用成果。
3、由国内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应用软件研究开发单位及相关技术设备的科研生产企业,进行技术设备展示和商业洽谈。包括:
国内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用系统集成与开发技术及产品。包括: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工程建设与建筑业、房地产、数字社区、综合业务以及数字化信息服务和行业应用软件开发技术与产品。
城市空间信息技术与产品。3S(GNNS、GIS、RS)技术基础软件平台、信息采集与集成处理技术及产品、电子地图系统、大面积建筑群体的高效三维建模技术及3D-GIS技术、城市时空变化的动态模拟技术、虚拟现实与城市仿真技术、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城市景观与生态监测系统、城市卫星(航摄)影象应用系统等。
网络、通信技术与设备。包括:数据通信系统;宽带网络系统;多媒体网络系统;卫星通信系统;ATM宽带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光通信及光、电缆设备;SDH、PDH等传输系统等等。
智能交通技术与产品设备。包括:城市智能化(ITS)交通管理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道路监控及交通违章处理系统、车辆调度指挥系统、交通诱导系统;智能化停车设备等。
社区智能化技术与产品设备。包括: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住宅小区及智能住宅管理系统;现代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建筑智能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监控系统;数字化家电产品;车库管理系统;多表抄收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紧急求助系统;周界巡更系统等。
第五篇:建设部关于废止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模版)
建设部关于废止《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等部令的决定
建设部令第161号
索引号:XM00116-02-01-2007-015发布机构: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2007-09-21 ]点击:
87字体: [ 大 中 小 ]
《建设部关于废止<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等部令的决定》已于2007年9月18日经建设部第1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建设部部长 汪光焘
二○○七年九月二十一日
建设部关于废止《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等部令的决定
经2007年9月18日第138次建设部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废止以下部令,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
起生效。
1.《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建设部令第3号,1989年9月30日发布)
2.《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号,1991年7月9日发布)
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号,1991年12月5日发布)
4.《公有住宅售后维修养护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部令第19号,1992年6月15日发布)
5.《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33号,1994年3月23日发布)
6.《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罚规定》(建设部令第39号,1994年11月14日发布)
7.《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65号,1999年1月21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