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与祠堂文化

时间:2019-05-14 08:4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祠堂与祠堂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祠堂与祠堂文化》。

第一篇:祠堂与祠堂文化

祠堂与祠堂文化

祠堂,旧时又称为“祠庙”或“家庙”,多建于墓所,故把祠堂称为“祠室”。按《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开始允许老百姓建“家庙”。后来,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最早由于发族尚不多,便先置祠于宅中,随着族丁的繁衍,便开始专门建起宗祠乃至支祠。

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代表。从民俗学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不仅独特,而且渊源流长。祠堂文化作为地方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了高峰。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文化的繁荣侧面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

祠堂及祠堂文化

过去当我们游惠山,走到五里街,经过锡山旁的绣嶂街。就到达惠山头山门“九峰叠翠”的拱圈山门,这一带,都是名门钜族的祠堂和先贤功臣的专祠,沿街开满了惠山泥人店。

一、祠堂的由来

祠堂起源于氏族社会逐步解体之后,是由同一个祖先所生、自成系统的血缘亲属集团与地缘组织统一而成的宗族组织,在居室外独立建造的祭祖、尊贤、求神的场所。汉代正式出现祠堂的名称。宗族通过祠堂尊祖敬宗的功能来体现封建宗法的根本原则,显示宗族至尊的族权。祠堂也就成为宗族祭祀的圣地,它象征着宗族的团结。当然,也有些人通常把祠堂简单理解为死去祖先的家,神灵所聚之地,祭祀祖神阴灵的场所。

惠山古镇一座座高低错落、依山而建的祠堂建筑,就是千百年来以无锡的世家望族为主的各宗族,长期在这里进行宗祠文化建设所留下的历史遗迹。按照古代的礼仪.凡祀帝王先师的祠称为宗庙.而祀公候、先贤的称为祠,这些宗祠均为官庙公祠。只有宗族为先祖所建的祠庙,才是通常真正意义上的祠堂。

在河南殷墟巳发现目前最早的宗庙祭坛遗址.历史上早在商周时的青铜器时代,就开始有祠庙祭祀之制,大量遗留至今的青铜器中,许多就是属于祭器之类。追远报本、祠祀为大,当时是有很严格的规制的:天子七庙、诸候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普通老百姓是不能随便建庙立桐的,即通常所称“庶人无庙,祭于其寝”,他们只能在自己的居室内祭祀祖先。这类古老的宗祠,在意山祠堂群中不多见,主要有楚春申君庙、吴泰伯庙及陆羽祠等。他们的真正意义在于纪念性质.直到明代嘉靖年问,朝廷才允许民间联宗立丰司,具明显的宗法家族特征,普遍称作祠堂,专门用于同姓家族祭祖之用,于是在惠山这块风水宝地上,捌堂建筑开始象雨后春笋般的崛起,出现了牌坊高耸、柯堂林立的局面.至清代更盛。无锡望族多以能在惠山取得一席之地立祠为殊荣,被看作是一种显贵的门阀。

每姓必建柯堂,必安先祖,名门、大族还建多处.如杨、顾、朱、王诸氏。又有总祠、支祠、分祠之别。较多的祠堂附近,就是他们的祠田、祠产.上河塘、惠山浜一带祠田尤多。

二、祠堂的主要功能

(一)祠堂既然是祖宗神灵聚居的地方,供设着祖先的神主,那么祭祀先祖就是祠堂最主要的功能。每逢春秋祭祀,全族聚会,齐集桐堂,由族长或宗子主持,作礼设祭。清明扫墓,先到祠堂,祭神主,然后分别至各房各家的墓地祭扫。通过祠堂祭祀,使旗人常瞻仰先祖仪容,唤起家族团结.依靠血缘关系的纽带,形成和维系宗族制度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支持,维护和巩固族权地位,即通过敬宗以收族。古人认为祭祀乃“国之大事”,列为五礼之首。祭祀务在孝敬,以尽报本之诚,十分讲究祭祀气氛的庄重肃穆。古代人们认为,祖先的灵魂经过祭祀仪式后可以附于神主牌位之上。所谓神主就是一种嵌在木座上的长方形小木牌,有的白底黑字,有的红底黄(金)字,上面写着某某祖先的名讳、生卒年月、原配继配姓氏、子、孙、曾孙名字,每一对祖先一块.它被认为是始终活着的祖先。祭祀祖先就是祭祀祖先的神灵.宗庙内祖先的神主排列顺序是“左昭右穆”。始祖居中,始祖以下的男子隔代交替为昭穆两列:即始祖以下一、三、五等奇数代为昭辈;二、四、六等偶数代为穆辈。昭居于始祖之左,穆位于始祖右边。在祠堂的寝堂内,唐宋以后流行立先祖塑像,明清则流行挂先祖画像轴,民国时期开始挂考妣照片。

祠堂中祖先神主的供设。祠堂是祖先的神灵所聚之地,所以祠堂里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大殿正中设正龛,左右各设配龛。它像附着在墙上的小殿阁.神主摆在阁中,前面用帷幕掩饰,后来有的用大长

方形术桌,将神主摆设在桌上。一般的家柯正龛往往是供从现在的长辈算起的考(父)、祖、曾祖、高祖四世的神主,五世后则将神主迁到配龛上去。始祖是百世不迁的,永远摆在正龛上。古代为了增强血缘、宗族关系之间的团结,做到全族俱荣,利害与共,所以祭祀祖先活动比较多,以东汉为例:

正月初一祭拜去世的父祖、敬酒会食;

二月社日祭土地神,祭奉鲜菲先祖;

三月 开春向同族人救济义举;

四月清明祭扫,踏青;

五月、六月、八月用新鲜时物祭奉祖先;

九月 向全族中孤寡病老救济慰问;

十月 宗族人带头再次救济义举;

十一月 用白狗、黄米糕祭祖;

十二月 腊日用猎获禽兽作年终祭品。

惠山祠堂的祭祀也都有定例,并且逐步简化为春秋两祭。

但在每年新岁,定例初一日点烛焚香.初二日启门一日、子孙瞻拜先祖。

春秋两祭,于三日前洒扫桐堂,铺设洁净,以照诚敬。族众于祭日的清晨务必风雨毕集,不少宗族禁止妇女孩童人祠与祭。

祭祀开始,族众应依照辈分列队。

祭礼:各祠堂有所不同,如太湖叶家祠堂《条宗祠规则》上规定为:祭筵一席,杯筷十二双,熟香半斤,半通烛一对,四两烛一对。茶食十六色,荤肴十碗.小食十六色,三牲一副,高藁五柱,果盒一具,蒸卷五碗,小馒头五碗,总饭二碗,风糕五碗,大馒头二碗。茶汤各十二盏,锡箔六块,楮帛十提,千香三股,百鞭一串,双声廿个,鼓手五名,极尽铺张.祭祀隆重。

祭祀时.主祭一人,长抱马褂。襄祭二人,立于左右。

诵(即今司仪):众向前走三步,揖、跪。呼: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襄祭持酒爵给主祭.主祭放于案,立于左右。

诵呼:起、平身复位,众起立退三步立于原处。反复三次。第二次称亚献爵,第三次称三献爵。此为三跪九叩首之大札。

读祭文:过去往往都有固定的祭祀祝文。如惠山钱武肃王祠因为祀主是吴越国国王钱鳄,所以按例每次开祭.都要读祝文.先官祭。

官祭的既定祝文为:

维岁某于某月朔越某日某于无锡县知县某金匮县知县某谨以牲礼之仪致祭于敕封诚应吴越武肃王之灵日惟

王崛起于临安保障吴越横江跨海,恪遵画一之规,禁暴锄奸,爰著三之节,籍郡县而请吏,息兵革以宁民,馨香于以酬庸.忠孝永堪作则时维仲谨奠牲醴以

文穆王忠献王忠逊王忠懿王 配 尚飨 后家祭,家祭的固定祝文为:

维岁某于某月朔越某日某于某裔孙某等谨以清酌

庶馐之仪敢昭告于始祖

敕封诚应武肃王盟继世

文穆王忠献王忠逊王忠懿王及迁锡之祖

晋宗公尚父公之灵曰 于戏物重本原畴之追远之念事,维修举永崇时享之仪,望苕溪一水迢遥,财贸由越境以展孝卜,惠麓而九峰耸,爰即古以分祠。本朝之宠锡特隆。吾祖之忠贞,如在二戊褫膻垂祀奠于绵绵六望俱昌,衍宗支而奕奕。谨陈牲醴各懔见闻干戏。尚飨!祭祀结束,多数宗族都在祠堂中设宴,这叫享胙或饮胙,入座时不能颠倒尊卑长幼之序。享胙时,有些宗族还具体规定r菜肴每桌十样和每席只派酒两壶,饮酒习:许超过互小盅,饮胙后向族众分发胙肉、馒头之类,这叫散胙或称“散福”,年高德昭或有功于族的族男子,以及守节的寡妇等,能得到“增胙”的奖励.而违反了家法族规者则会受到暂时的直至永远的“革胙”之罚。

(二)祠堂的另一种重要功能是珍藏宗谱、纂修宗谱。宗谱是一种通过记传、论志、图表等形式,将宗族的血缘亲疏、辈分、家规、家法等情况和谱系等记载下来,以为本姓宗亲们掌握、遵照的特殊史籍:宗谱是一个家族的档案,它对本家族的族产、人口等情况有完整的记录;家谱又是家族的成文法律,它为处理家族内部事务提供依据;宗谱也是族人身份和辈分的凭证,族人可凭借宗谱“明世次,序长幼”确定自己在宗族中的地位,并获得相应的权利;对一个家族来说,宗谱有教化、敬贤、理政、信史等功用。有些

族务如祭祖、扫墓、认亲等.也需要依据宗谱来决定,因此宗谱也成为家族的行事指南。正因为宗谱对一个宗族来说具有如此特别的意义,所以宗族注重宗谱。谱阅十年或二十年以上必一修(义称续谱)。按照惯例,十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这个任务在祠堂里完成。在族长的主持下,组织有一定声望的族内文人进行修谱,以弘扬先辈祖德,家谱修成后,先请名人作序,送官府审查后再行刻印。家谱刻印完成,这是全家族的一件大事.通常要在祠堂里举行祭潜仪式,将一份家谱供在祠堂。其余按编号分给族人领谱保藏,家谱一般是一房一部,不得多印,掌谱人由房长充任.

或推本房之贤能者为领谱人。在家法族规中,对家谱的收藏有严格的要求,如必须将家谱装进特制的木匣.供于柑龛之上,或藏于书室之中,不能霉烂,不能遗失。不得随意乱放,亵渎家谱。定期交族长检查。祠堂族妊有权严厉查处造成宗谱损害的族人。家谱更不准私自誊录或借给外姓人观看;如果有人敢瞒众觅利,鬻谱卖宗,出卖家谱者,则视为不孝,从重惩治不怠。新谱修成后.旧谱要依数缴回销毁。

(三)祠堂的助学育才功能。祠堂里.在族人所捐赠的公田中,有助的作用.专门用作对本族子弟助学、奖学或开设义学、义塾之用,通过读书走上仕途,也是光耀门庭、荣宗耀祖,提高整个家族声望的大喜事。

祠堂或义庄合办学校,校址好多借用祠堂或义庄空屋,对本族子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家族子弟如出外求学,或外出考试,还可得到一定的补助和奖励。

如无锡华氏族规规定:初等小学每人提供学杂费5元.高等小学8元,初级中学30元,高级中学50元,大学120元。学生可凭录取通知书去领取,凭成绩报告

单领取下学期学杂费用,留级者停发。此外.还提供华氏子弟出国留学的全部费用,外姓优秀学员的出国费用,经义庄同意,也如数发给,用以鼓励好学成材.为国效力。

、(三)祠堂又是宣讲学教礼法的课堂。祠堂在祭祀仪式开始之前,专人向族众进行“读谱”,讲述祖宗艰难创业的历史,定时读家法族规,宣讲劝戒训勉之辞和先贤语录。向族人灌输封建的伦理道德、纲常教,使族众了解家谱的内容,知道自己同其他族人的血缘关系。加强家族团结,按照家法族规要求去规范族众的思想和行为。

(五)祠堂还是讨论族中事务的会场。族中遇订重大兴革事宜,关系全族之厉害者,如推选族长、兴建柯堂、维修家变、购置大片族产、同邻族打官司等等,都由族长召集全体成年人在祠堂开会讨论。族众可以各述所见,但族权至上,最后决定权在族长手中.族长决定了的事,必须执行。

(六)祠堂又是家族的法庭,如果说家法族规是家族的法律。那么家法也是封建国法的补充。族长就是家族法官,可以在祠堂执行家族的法律。在柯堂里判族中违反家法或族长认定违反家法的民刑案件,从公处分惩治。族众犯法违规.小则祠堂治以家法,大则送公庭治以官刑,族长在祠堂审判由族中士绅陪审,允许族人旁听,借以教育族人。判决的实施也在捌堂.如杖责、罚金、罚苦役、公革出祠等.都在祠

堂实行。甚至有的被判死刑的族人,则在祠堂当场被打死、缢死或沉潭而死。

(七)其他,祠堂里每当风俗年节或族内重大的喜庆活动,祠堂又是全族欢庆或娱乐的场所.大一些的祠堂,通常有戏台建筑.好戏连台,既是唱给先祖们听的,更是演给宗族内男女老少们看的。

农忙收获季节,大大小小的祠堂,都成了丰收的库房或临时堆栈。还有在战乱或应急突然事件时,祠堂里也就成了本族应急指挥的中心。

由此可见,裥堂是一个地域里家族的活动中心.通过捌堂祭祖和封建宗法等其他活动,用血缘关系作纽带,把族众牢固地扭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严密的家族组织。

三、祠堂的文化意义

祠堂是家族或宗族权力和经济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它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国家统治集团起着核心作用,宗族地域集团及家族血缘组织也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作用.它们在对封建法制的辅助和补充.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也长期起到所谓治国安邦的社会作用,所以它仍然是历代统治者确认的保障的一种辅助统治。到了唐、宋之后,这些家族、宗族组织逐趋严密.它在~定程度上约束和规范各地的族众、家庭和个人的思想行为.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这种上层建筑的基础,当然是这种传统文化的本身。祠堂文化这门博大精深的传统知识体系,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育和发展,宗祠谱蝶文化和我国的编年国史、各地方志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文化。祠堂文化所表达的内涵,其实也就是先民的传统生活中的一种记录形式,它的主体是尊贤、祭祖,是对这种思想精神的思考、理解和信仰的过程,它的范围就是一种有序的、丰富的柯堂文化,它是包容并蓄汇纳百川.又滋润万物化成一体的知识体系,体现了封建社会宗族世家、同姓地域组织内特有的地域文化.也是历代世家大族宗族文化建设所留的遗存。它具体上是以血缘为基础的,以地域为标识的。其中谱牒文化里的一些优秀的家训、家乘、家规、家礼等文献中,有关立志、勉学、修身养性、待人接物的训诫和爱家、爱族、爱国的思想,在普及传统文化,规范人们生活和行为方式,提高人们的文化教育教养,整齐家风,以至协调社会稳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类文化著作以族长或长辈对晚辈耳提面命的谆谆教谕的形式,把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儒家文化精神,通俗地灌输传授给子孙后代,使他们同言而信、传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如治家、齐家、教家和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大学之道”,立人、达人、爱人谅人的“忠恕之道”,以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的“蘩矩之道”等。《史记》中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而“报本之礼,祠祀为大”,祭祀在古人来说是国之大事,列为古代五礼之首,因此,无疑也是宗族的头等大事,它是组成桐堂文化的重要部分,有各种礼仪规制程式。由此产生了国史、方志、家谱等所含的礼仪、祭祀等浩如烟海、品类繁多的传统文化。此外还有昭忠祠中弘扬“崇德报功,风励忠节”纪念精忠报国之臣的爱国精神,先贤、中丞祠中宣扬“持躬正直”、“奉职公忠”的效国利民精神,以及忠义、孝悌、贞节等忠、孝、节、义思想,都包含在这个独特的文化范畴之内。但祠堂文化主导地位还是以我国忠孝仁义为本的儒家文化为主体,吸纳佛家的“无为”和道家的“修养”等思想成分。但这些文化的总根是产生于封建社会基础上的,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它之所以为历代统治者所认同和维护,显然是可以为统治者服务的,因此,从文化角度来看.几千年后祠堂文化,其内容是丰富的,但同样也十分芜杂,并非篇篇药石,言言龟鉴,我们应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原理和时代的要求进行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那些礼教和族规中要求妇女一生必须“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所谓“三从四德”使广大妇女沉沦在十八层地狱之中,以及数千年来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观的惨褐烈毒,应该严肃、彻底的批判。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如大量的贞节祠、节烈坊等,可以作为这一惨痛的历史的教材。包括祠堂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几千年华夏文明的基础。一些优秀的传统思想,已成为古代文明的瑰宝,流芳百世。在我国目前经济建设的大潮中,传统的祠堂建筑及其文化,已经是风毛麟角.显得岌岌可危。了解这种文化,特别真正对这种文化有所研究,或是经历过这种文化生活的人们.更是在日益减少。当这种占老的文化体系逐步被现代文明所遗忘的时候.一些曾经绝迹的社会现象和行为,也许会再度重现.危害人类社会。由此,我们更应该对祠堂文化的形式及其内涵,进一步去发掘研究,去洞察和思考。通过这些文化历史遗产。人们可以托物寄情、托物寄史,托物来寻根访祖、瞻仰未来。

正如无锡籍的中国著名规划大师、首任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顾奇伟院长所说的、惠山古镇的文化意义在于:“寺祛邪、祠扶正、史致用、二泉吟、水乡行、阿福情”这种高度复合型的文化特征.它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四、祠堂的构成与一般分布规律

如前所述,祠堂对于以血缘关系聚族而居的地缘组织来说,是这些宗族、家族聚居地重要的文化、经济和政治权力中心的标志,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族、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大体七都能从宗族立庙建祠的祠堂建筑规模、档次来得以反映。因为它是封建家族制度下所形成的产物,它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发生、发展和表现:(一)祠堂建筑:它是全族祭祀的场所,是用来对族众进行尊祖敬宗为主题的礼仪宣教的所在,重在精神上教化族人。

(二)祠田族产,是全族的公产,大多由族内各界人士募捐义赠,也有的是族内某人的遗产或贤达受封爵、赏赐田产的一部分,祠田多寡不一,无锡地区有些宗族富甲一方,祠田广达数千亩之多,它主要用途之一是用来赈灾恤族、救济本族贫苦族人,它是古代社会福利保障的一种初级形式,重在从物质经济上团聚族人。

(三)宗谱、家谱、家乘等谱牒文献的编修。宗谱最直接反映该宗族及其成员的历史,它是通过对该宗族的祠堂组织、职能机构、血缘、世系、祭祀活动、宗规家训、宗族田产、娠恤义学等基本内容,作多方面的完整历史记载,使同族人明根论辈.重在维系族众的血缘联系。

各地宗祠中.比较大而完整的管理设置通常由:

宗长——主全族事;

宗子——管祭祀;

宗正——宗长协理:

宗司——掌伦纪;

宗直——处理纠纷;

宗史——掌宗族史;

宗课——掌经济: 宗干——助宗长办具体事;

宗守——宗祠管理;

桐丁——守桐人;此外有的还有坟亲(守墓人)等杂役。祠堂设置的管理机构比较严密齐全。

关于祠堂的分布问题。

自古以来祠堂祖庙有二大类型,一类为皇帝先师们祭祖的神坛、祖庙、宗祠,分布在全国各地名胜之地、以纪念属性的祭祀为主,血缘、地缘的属性次之。

另一类则是以紧密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主要属性的祠堂,是全族祭祀祖先的场所,以祭祀先祖为主要功能,并兼有其他宗族活动的功能,这类祠堂是中国广大地域普遍分布的类型,所谓聚族而居,族各有祠.每姓必须建立祠堂以安先祖。它在中国封建家族制的社会中极度发展,但它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耕读文化为特色的,所以无论在热闹的城镇,还是穷乡僻壤,也不管是在封闭的荒村野岭,还是在发达的水乡村邑.只要那里存在同姓血缘体系的地缘组织或集团所形成的居住聚落、村舍,那里就必定有祠堂存在,虽然祠堂形式各异,但它们总是以分散式的、星罗棋布的总体分布格局为主,是中国大地上祠堂分布的基本特点。这是因为宗族制的首要条件是聚族而居,而这种条件主要在全国的山区、农村占绝大多数,祠堂分散分布在广大农村的特点,它和聚族而居的族众基本上是从事封闭式农业生产,过着千年不变的耕读渔樵生活有着必然的联系的。现在我们可以在皖南山区、徽州城里,看到精彩的徽派桐堂建筑;在浙江闽南青山绿水的乡村田原,见到宏伟优美的祠堂建筑,仍比较完整的保存在山野村落之中。

总之,一般祠堂的分布规律是以分散为基本特点,祠宅聚合为常规分布形态。

虽然随着封建家族制度的消亡,祠堂的发展也打上了句号。但是作为我国的一种有特色的传统建筑类型,以及它们所包涵的有益的、进步的祠堂文化和封建礼教中的许多残余,都将作为历史文化的遗存,辩证的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让后人受到启迪和教育。

第二篇:祠堂文化的意义

祠堂文化的意义

祠堂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传统的宗族观念的影响,祠堂成为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可谓收族敬宗的宗教意义上的引力场;两一方面,祠堂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更是家族的重要社交场所。典型的汉族祠堂,多为四合院式的院落结构,根据族人繁衍人口的多少,以及权势的大小来确定祠堂的规模。祠堂内多搭有戏台和比武场,逢年过节时常有一些仪式上演。

祠堂以宗氏家族为基础,多系一姓一族,也有一姓数族。解放前,家族主要以宗祠维系,乡民聚族而居,旺族多修建宗祠(俗称祠堂)。家族有族规,为先代祖先制订,族人须遵守。族内公推德高望重者为族长,以总理族事,并选一办事公证、有能力者为族正,辅助族长办理族事。宗祠均有宗中公产,出租以备开支。清明节办“清明酒”,冬至办祭“冬酒”,供族人聚会祭祖时享用。除祭礼外,对族中子孙入学或升迁者奖励,对不肖者处罚。家训或戒条多载于族谱,要求公众遵守。其内容多以忠孝节义、遵纪守法、勤俭持家、和睦乡邻为主。

堂内多树立堂号,匾额等,作为族人炫耀自己,光宗耀祖的重要资本。

清朝,国家对宗族的重视表现在国家直接支持、保护民间修建祠堂。祠堂建成后,须有族规,清朝承认族规的法律效力,承认祠堂的审判权,甚至对祠堂族长依据家法处死族人,清政府也曾公开给予法律上的支持。此外,为了稳定宗族的经济基础,清律还禁止盗卖盗买义田祠产,并给予族田赋税方面的优待。

封建政权一度对修建祠堂下了禁令,祠堂便以书院的名目出现,除了少数真正的书院外,大多数其实仍然行使着祠堂的功效,是当地同姓宗族活动的场所。至今仍保留着的为数不少的明清祠堂和书院。祠堂和学堂,在乡土的中国是存在诸多联系的。许多农村娃娃发蒙读书就是在一些由祠堂改作的村小里完成的。

祠堂是村落的文化中心。祠堂和书院曾经是民间文化传承的场所,也是代表封建宗族势力的表演台。在旧时,宗族的人在这里聚族议事,将违反族法的人宣判死刑,装入猪笼活活淹死,也有的在这里设立书院,为村里能交起学费的孩子授课,为赴省城京城的考生筹措路费。

解放后,随着破四旧等政策的推行,这些祭祀活动被看作封建迷信,遭到无情批判。80年代以来,在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和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农村宗族经过30年被打击、压制而销声匿迹后,又重新活动,主要表现在祭祖联宗、编撰族谱、修建祠堂、组织农村乡俗活动、控制社区秩序等等。

王沪宁著《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村落家族文化的何种态度,对村落家族文化的变化,如何应变”。近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是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村落家族文化处在消解的过程之中,但又有消解过程中的不断往复。他指出:对于巨大的中国社会来说,“如果能将人们首次纳入较小的秩序之中,社会在协调这较大的秩序,管理成本就会小得多。当然,村落共同体能否扮演这一角色还得研究,还要视社会发展水平而定。但往这个方向努力和思考问题,是合理的选择。因为村落家族共同体的存在不是随心所欲可以改变的,在既存的条件下能做什么,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问题”。

修建祠堂,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族。

现代民间社会中的宗祠的功用大致有如下四种:

首先,是由于它是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因而成为宗族的物质标志和聚宗合族的象征,这是宗祠最基本的功能。

立祠堂以重祭祀。祭祖源于祖先崇拜,是形成家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封建社会门弟风气盛行,祠堂的营建召示着家族美德和功业,体现着家族先人的道德境界或丰功伟绩。同时鞭策后人光宗耀祖,通过各种宗族活动产生宗族的凝聚力。“世重高门,人轻寒族,竟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通史·邑里》)以宗祠展示宗族血脉的高贵与名望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祖先崇拜的思想渗透到祠堂建筑的门楼、楹联、匾额、绘画、雕塑等,以及极为严格的祭祀制度#宗祠条规等方方面面。

祠堂供奉的灵牌也就成为聚宗合族的根据,而祠堂也就成为每年春秋二季同宗举行规模巨大的祭祀活动能够的场所。这种祠堂和围绕祠堂而展开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宗法文化含义,表现为:建祠堂是为了供奉和祭祀先祖,目的是通过追念先祖的活动强化宗族观念,这就是所谓的聚宗合族,而这一点是宗法制的基础之一,所谓“建宗祠以溯本源”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宗祠的第二个功能是对宗族事物进行全面的管理。

不难发现,宗祠要做的事情很多,而这些事情往往都是通过宗祠的近乎常设的人员来执行,这些近乎常设的人员本质上与“族长”差不多,其基本来源和组成方式大概有这样几种:一是由本宗族最高威望者自然充任;一种是由各家族轮流承担;一种是通过选举产生。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组成的祠堂管理人员,从观念上来说,大体上应具备这样的条件:上了年纪的老人、办事公道、作风正派、肯为大家服务、有一定的办事能力和魄力等。

宗祠的管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处理宗族的内部纠纷。宗族内发生诸如建房、用水等纠纷后,常诉诸管理者调查调节,直至纠纷双方达到和解为止;二是组织好每年春秋两次祭祀的各种工作,包括选定日子、圈定程序、筹划开支、决定参加祭祀和聚餐人员等具体准备工作;三是管理好宗祠的经济收入,如接受族人捐献,定期收取宗祠的费用。

宗祠的第三个功能是制定、修改和执行族规。

族规是宗祠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调节手段和机制,用于调整和规范族人的生活和行为。在缺乏法制治理的近代社会,族规在社会中往往起到法律的作用。宗祠的作用之一便是制订和执行族规。族规的制订程序往往先由宗祠管理人员提出草案,然后进行大会讨论、修改并表决通过,最后再由宗祠管理人员形成文字,公布与宗祠内。

族规一般牵涉到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为本族人规定了带有很强的宗法礼制色彩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行为规范,并伴以相应的惩戒手段;第二是对异族的防范措施,借以维护本族的利益和团结;第三是对宗祠地位本身的确认、族人对祠堂应承担的义务、其权限范围等。

祠堂的第四个功能是以存在和发展并始终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而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宗祠作为具有经济基础和场地条件的文化物化象征,具有明显的文化传播功能,表现为:

首先是祠堂具有学校的功能。在我们参观的“刘氏宗祠”里,还为本家族子弟开设了业余学校。里面还建有图书馆、阅览室、多功能教室等供族人学习娱乐的场所。

其次是宗祠具有文化的符号传播和刺激功能。宗祠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物化现象,它的建筑规模、格式包含有想后代灌输一种文化意识的内涵,这在宗祠内的灵牌、堂联中尤为明显。宗祠内的灵牌、始祖碑文一般都强调先祖的官人地位、文人地位。因此,这些灵牌中所言的“品学兼优”。在兴科举的古代,官位实际上也是一种外呢化学位。因此,这些灵牌所强调的,实际上也就是对后人“登科举,有选拔”的一种文化意识传播。

其三是宗祠有强化宗族乃至民族文化认同心理的功能,以宗祠为中心在本宗族人中开展的纵向活动,主要是祭祖;而以宗祠为基本单位与远宗房所开展的横向活动,主要是联宗,这些祭祖联宗活动,所追求的实际上就是对同宗文化的认同,这些都对民族文化认同心理以有力刺激。

以上是我们对宗祠这一文化形式及其作用的初步认识。而对这样一种文化现象的评价,应持唯物主义的态度,一方面要看到宗祠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物化象征,是被地主阶级利用来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场所和工具,是迷信、落后、守旧、排外的制造机关,这些都是应当否定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宗祠在聚宗保卫家乡域土,组织群众进行生产公益共动,维护地方治安秩序,赡老扶贫,办学兴教以提到人们文化素质方面,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对于宗祠这一文化形式的保护和发展,需要我们认真把握这一文化的实质,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使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第三篇:祠堂及祠堂文化课件资料

祠堂及祠堂文化

过去当我们游惠山,走到五里街,经过锡山旁的绣嶂街。就到达惠山头山门“九峰叠翠”的拱圈山门,这一带,都是名门钜族的祠堂和先贤功臣的专祠,沿街开满了惠山泥人店。

一、祠堂的由来

祠堂起源于氏族社会逐步解体之后,是由同一个祖先所生、自成系统的血缘亲属集团与地缘组织统一而成的宗族组织,在居室外独立建造的祭祖、尊贤、求神的场所。汉代正式出现祠堂的名称。宗族通过祠堂尊祖敬宗的功能来体现封建宗法的根本原则,显示宗族至尊的族权。祠堂也就成为宗族祭祀的圣地,它象征着宗族的团结。当然,也有些人通常把祠堂简单理解为死去祖先的家,神灵所聚之地,祭祀祖神阴灵的场所。

惠山古镇一座座高低错落、依山而建的祠堂建筑,就是千百年来以无锡的世家望族为主的各宗族,长期在这里进行宗祠文化建设所留下的历史遗迹。按照古代的礼仪.凡祀帝王先师的祠称为宗庙.而祀公候、先贤的称为祠,这些宗祠均为官庙公祠。只有宗族为先祖所建的祠庙,才是通常真正意义上的祠堂。

在河南殷墟巳发现目前最早的宗庙祭坛遗址.历史上早在商周时的青铜器时代,就开始有祠庙祭祀之制,大量遗留至今的青铜器中,许多就是属于祭器之类。追远报本、祠祀为大,当时是有很严格的规制的:天子七庙、诸候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普通老百姓是不能随便建庙立桐的,即通常所称“庶人无庙,祭于其寝”,他们只能在自己的居室内祭祀祖先。这类古老的宗祠,在意山祠堂群中不多见,主要有楚春申君庙、吴泰伯庙及陆羽祠等。他们的真正意义在于纪念性质.直到明代嘉靖年问,朝廷才允许民间联宗立丰司,具明显的宗法家族特征,普遍称作祠堂,专门用于同姓家族祭祖之用,于是在惠山这块风水宝地上,捌堂建筑开始象雨后春笋般的崛起,出现了牌坊高耸、柯堂林立的局面.至清代更盛。无锡望族多以能在惠山取得一席之地立祠为殊荣,被看作是一种显贵的门阀。每姓必建柯堂,必安先祖,名门、大族还建多处.如杨、顾、朱、王诸氏。又有总祠、支祠、分祠之别。较多的祠堂附近,就是他们的祠田、祠产.上河塘、惠山浜一带祠田尤多。

二、祠堂的主要功能

(一)祠堂既然是祖宗神灵聚居的地方,供设着祖先的神主,那么祭祀先祖就是祠堂最主要的功能。每逢春秋祭祀,全族聚会,齐集桐堂,由族长或宗子主持,作礼设祭。清明扫墓,先到祠堂,祭神主,然后分别至各房各家的墓地祭扫。通过祠堂祭祀,使旗人常瞻仰先祖仪容,唤起家族团结.依靠血缘关系的纽带,形成和维系宗族制度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支持,维护和巩固族权地位,即通过敬宗以收族。

古人认为祭祀乃“国之大事”,列为五礼之首。祭祀务在孝敬,以尽报本之诚,十分讲究祭祀气氛的庄重肃穆。古代人们认为,祖先的灵魂经过祭祀仪式后可以附于神主牌位之上。所谓神主就是一种嵌在木座上的长方形小木牌,有的白底黑字,有的红底黄(金)字,上面写着某某祖先的名讳、生卒年月、原配继配姓氏、子、孙、曾孙名字,每一对祖先一块.它被认为是始终活着的祖先。祭祀祖先就是祭祀祖先的神灵.宗庙内祖先的神主排列顺序是“左昭右穆”。始祖居中,始祖以下的男子隔代交替为昭穆两列:即始祖以下一、三、五等奇数代为昭辈;二、四、六等偶数代为穆辈。昭居于始祖之左,穆位于始祖右边。在祠堂的寝堂内,唐宋以后流行立先祖塑像,明清则流行挂先祖画像轴,民国时期开始挂考妣照片。

祠堂中祖先神主的供设。祠堂是祖先的神灵所聚之地,所以祠堂里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大殿正中设正龛,左右各设配龛。它像附着在墙上的小殿阁.神主摆在阁中,前面用帷幕掩饰,后来有的用大长方形术桌,将神主摆设在桌上。一般的家柯正龛往往是供从现在的长辈算起的考(父)、祖、曾祖、高祖四世的神主,五世后则将神主迁到配龛上去。始祖是百世不迁的,永远摆在正龛上。古代为了增强血缘、宗族关系之间的团结,做到全族俱荣,利害与共,所以祭祀祖先活动比较多,以东汉为例:

正月初一祭拜去世的父祖、敬酒会食;

二月社日祭土地神,祭奉鲜菲先祖;

三月 开春向同族人救济义举;

四月清明祭扫,踏青;

五月、六月、八月用新鲜时物祭奉祖先;

九月 向全族中孤寡病老救济慰问;

十月 宗族人带头再次救济义举;

十一月 用白狗、黄米糕祭祖;

十二月 腊日用猎获禽兽作年终祭品。

惠山祠堂的祭祀也都有定例,并且逐步简化为春秋两祭。

但在每年新岁,定例初一日点烛焚香.初二日启门一日、子孙瞻拜先祖。

春秋两祭,于三日前洒扫桐堂,铺设洁净,以照诚敬。族众于祭日的清晨务必风雨毕集,不少宗族禁止妇女孩童人祠与祭。

祭祀开始,族众应依照辈分列队。

祭礼:各祠堂有所不同,如太湖叶家祠堂《条宗祠规则》上规定为:祭筵一席,杯筷十二双,熟香半斤,半通烛一对,四两烛一对。茶食十六色,荤肴十碗.小食十六色,三牲一副,高藁五柱,果盒一具,蒸卷五碗,小馒头五碗,总饭二碗,风糕五碗,大馒头二碗。茶汤各十二盏,锡箔六块,楮帛十提,千香三股,百鞭一串,双声廿个,鼓手五名,极尽铺张.祭祀隆重。

祭祀时.主祭一人,长抱马褂。襄祭二人,立于左右。

诵(即今司仪):众向前走三步,揖、跪。呼: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襄祭持酒爵给主祭.主祭放于案,立于左右。诵呼:起、平身复位,众起立退三步立于原处。反复三次。第二次称亚献爵,第三次称三献爵。此为三跪九叩首之大札。

读祭文:过去往往都有固定的祭祀祝文。如惠山钱武肃王祠因为祀主是吴越国国王钱鳄,所以按例每次开祭.都要读祝文.先官祭。

官祭的既定祝文为:

维岁某于某月朔越某日某于无锡县知县某金匮县知县某谨以牲礼之仪致祭于敕封诚应吴越武肃王之灵日惟

王崛起于临安保障吴越横江跨海,恪遵画一之规,禁暴锄奸,爰著三之节,籍郡县而请吏,息兵革以宁民,馨香于以酬庸.忠孝永堪作则时维仲谨奠牲醴以

文穆王忠献王忠逊王忠懿王 配 尚飨 后家祭,家祭的固定祝文为:

维岁某于某月朔越某日某于某裔孙某等谨以清酌

庶馐之仪敢昭告于始祖

敕封诚应武肃王盟继世

文穆王忠献王忠逊王忠懿王及迁锡之祖

晋宗公尚父公之灵曰 于戏物重本原畴之追远之念事,维修举永崇时享之仪,望苕溪一水迢遥,财贸由越境以展孝卜,惠麓而九峰耸,爰即古以分祠。本朝之宠锡特隆。吾祖之忠贞,如在二戊褫膻垂祀奠于绵绵六望俱昌,衍宗支而奕奕。谨陈牲醴各懔见闻干戏。尚飨!祭祀结束,多数宗族都在祠堂中设宴,这叫享胙或饮胙,入座时不能颠倒尊卑长幼之序。享胙时,有些宗族还具体规定r菜肴每桌十样和每席只派酒两壶,饮酒习:许超过互小盅,饮胙后向族众分发胙肉、馒头之类,这叫散胙或称“散福”,年高德昭或有功于族的族男子,以及守节的寡妇等,能得到“增胙”的奖励.而违反了家法族规者则会受到暂时的直至永远的“革胙”之罚。(二)祠堂的另一种重要功能是珍藏宗谱、纂修宗谱。宗谱是一种通过记传、论志、图表等形式,将宗族的血缘亲疏、辈分、家规、家法等情况和谱系等记载下来,以为本姓宗亲们掌握、遵照的特殊史籍:宗谱是一个家族的档案,它对本家族的族产、人口等情况有完整的记录;家谱又是家族的成文法律,它为处理家族内部事务提供依据;宗谱也是族人身份和辈分的凭证,族人可凭借宗谱“明世次,序长幼”确定自己在宗族中的地位,并获得相应的权利;对一个家族来说,宗谱有教化、敬贤、理政、信史等功用。有些族务如祭祖、扫墓、认亲等.也需要依据宗谱来决定,因此宗谱也成为家族的行事指南。正因为宗谱对一个宗族来说具有如此特别的意义,所以宗族注重宗谱。谱阅十年或二十年以上必一修(义称续谱)。按照惯例,十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这个任务在祠堂里完成。在族长的主持下,组织有一定声望的族内文人进行修谱,以弘扬先辈祖德,家谱修成后,先请名人作序,送官府审查后再行刻印。家谱刻印完成,这是全家族的一件大事.通常要在祠堂里举行祭潜仪式,将一份家谱供在祠堂。其余按编号分给族人领谱保藏,家谱一般是一房一部,不得多印,掌谱人由房长充任.

或推本房之贤能者为领谱人。在家法族规中,对家谱的收藏有严格的要求,如必须将家谱装进特制的木匣.供于柑龛之上,或藏于书室之中,不能霉烂,不能遗失。不得随意乱放,亵渎家谱。定期交族长检查。祠堂族妊有权严厉查处造成宗谱损害的族人。家谱更不准私自誊录或借给外姓人观看;如果有人敢瞒众觅利,鬻谱卖宗,出卖家谱者,则视为不孝,从重惩治不怠。新谱修成后.旧谱要依数缴回销毁。

(三)祠堂的助学育才功能。祠堂里.在族人所捐赠的公田中,有助学的作用.专门用作对本族子弟助学、奖学或开设义学、义塾之用,通过读书走上仕途,也是光耀门庭、荣宗耀祖,提高整个家族声望的大喜事。祠堂或义庄合办学校,校址好多借用祠堂或义庄空屋,对本族子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家族子弟如出外求学,或外出考试,还可得到一定的补助和奖励。

如无锡华氏族规规定:初等小学每人提供学杂费5元.高等小学8元,初级中学30元,高级中学50元,大学120元。学生可凭录取通知书去领取,凭成绩报告

单领取下学期学杂费用,留级者停发。此外.还提供华氏子弟出国留学的全部费用,外姓优秀学员的出国费用,经义庄同意,也如数发给,用以鼓励好学成材. 为国效力。

(四)祠堂又是宣讲学教礼法的课堂。祠堂在祭祀仪式开始之前,专人向族众进行“读谱”,讲述祖宗艰难创业的历史,定时读家法族规,宣讲劝戒训勉之辞和先贤语录。向族人灌输封建的伦理道德、纲常教,使族众了解家谱的内容,知道自己同其他族人的血缘关系。加强家族团结,按照家法族规要求去规范族众的思想和行为。

(五)祠堂还是讨论族中事务的会场。族中遇订重大兴革事宜,关系全族之厉害者,如推选族长、兴建柯堂、维修家变、购置大片族产、同邻族打官司等等,都由族长召集全体成年人在祠堂开会讨论。族众可以各述所见,但族权至上,最后决定权在族长手中.族长决定了的事,必须执行。

(六)祠堂又是家族的法庭,如果说家法族规是家族的法律。那么家法也是封建国法的补充。族长就是家族法官,可以在祠堂执行家族的法律。在柯堂里判族中违反家法或族长认定违反家法的民刑案件,从公处分惩治。族众犯法违规.小则祠堂治以家法,大则送公庭治以官刑,族长在祠堂审判由族中士绅陪审,允许族人旁听,借以教育族人。判决的实施也在捌堂.如杖责、罚金、罚苦役、公革出祠等.都在祠堂实行。甚至有的被判死刑的族人,则在祠堂当场被打死、缢死或沉潭而死。(七)其他,祠堂里每当风俗年节或族内重大的喜庆活动,祠堂又是全族欢庆或娱乐的场所.大一些的祠堂,通常有戏台建筑.好戏连台,既是唱给先祖们听的,更是演给宗族内男女老少们看的。

农忙收获季节,大大小小的祠堂,都成了丰收的库房或临时堆栈。

还有在战乱或应急突然事件时,祠堂里也就成了本族应急指挥的中心。由此可见,裥堂是一个地域里家族的活动中心.通过捌堂祭祖和封建宗法等其他活动,用血缘关系作纽带,把族众牢固地扭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严密的家族组织。

三、祠堂的文化意义

祠堂是家族或宗族权力和经济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它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国家统治集团起着核心作用,宗族地域集团及家族血缘组织也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作用.它们在对封建法制的辅助和补充.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也长期起到所谓治国安邦的社会作用,所以它仍然是历代统治者确认的保障的一种辅助统治。

到了唐、宋之后,这些家族、宗族组织逐趋严密.它在~定程度上约束和规范各地的族众、家庭和个人的思想行为.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这种上层建筑的基础,当然是这种传统文化的本身。祠堂文化这门博大精深的传统知识体系,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育和发展,宗祠谱蝶文化和我国的编年国史、各地方志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文化。祠堂文化所表达的内涵,其实也就是先民的传统生活中的一种记录形式,它的主体是尊贤、祭祖,是对这种思想精神的思考、理解和信仰的过程,它的范围就是一种有序的、丰富的柯堂文化,它是包容并蓄汇纳百川.又滋润万物化成一体的知识体系,体现了封建社会宗族世家、同姓地域组织内特有的地域文化.也是历代世家大族宗族文化建设所留的遗存。它具体上是以血缘为基础的,以地域为标识的。其中谱牒文化里的一些优秀的家训、家乘、家规、家礼等文献中,有关立志、勉学、修身养性、待人接物的训诫和爱家、爱族、爱国的思想,在普及传统文化,规范人们生活和行为方式,提高人们的文化教育教养,整齐家风,以至协调社会稳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类文化著作以族长或长辈对晚辈耳提面命的谆谆教谕的形式,把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儒家文化精神,通俗地灌输传授给子孙后代,使他们同言而信、传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如治家、齐家、教家和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大学之道”,立人、达人、爱人谅人的“忠恕之道”,以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的“蘩矩之道”等。

《史记》中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而“报本之礼,祠祀为大”,祭祀在古人来说是国之大事,列为古代五礼之首,因此,无疑也是宗族的头等大事,它是组成桐堂文化的重要部分,有各种礼仪规制程式。由此产生了国史、方志、家谱等所含的礼仪、祭祀等浩如烟海、品类繁多的传统文化。此外还有昭忠祠中弘扬“崇德报功,风励忠节”纪念精忠报国之臣的爱国精神,先贤、中丞祠中宣扬“持躬正直”、“奉职公忠”的效国利民精神,以及忠义、孝悌、贞节等忠、孝、节、义思想,都包含在这个独特的文化范畴之内。但祠堂文化主导地位还是以我国忠孝仁义为本的儒家文化为主体,吸纳佛家的“无为”和道家的“修养”等思想成分。但这些文化的总根是产生于封建社会基础上的,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它之所以为历代统治者所认同和维护,显然是可以为统治者服务的,因此,从文化角度来看.几千年后祠堂文化,其内容是丰富的,但同样也十分芜杂,并非篇篇药石,言言龟鉴,我们应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原理和时代的要求进行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那些礼教和族规中要求妇女一生必须“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所谓“三从四德”使广大妇女沉沦在十八层地狱之中,以及数千年来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观的惨褐烈毒,应该严肃、彻底的批判。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如大量的贞节祠、节烈坊等,可以作为这一惨痛的历史的教材。包括祠堂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几千年华夏文明的基础。一些优秀的传统思想,已成为古代文明的瑰宝,流芳百世。在我国目前经济建设的大潮中,传统的祠堂建筑及其文化,已经是风毛麟角.显得岌岌可危。了解这种文化,特别真正对这种文化有所研究,或是经历过这种文化生活的人们.更是在日益减少。当这种占老的文化体系逐步被现代文明所遗忘的时候.一些曾经绝迹的社会现象和行为,也许会再度重现.危害人类社会。由此,我们更应该对祠堂文化的形式及其内涵,进一步去发掘研究,去洞察和思考。通过这些文化历史遗产。人们可以托物寄情、托物寄史,托物来寻根访祖、瞻仰未来。

正如无锡籍的中国著名规划大师、首任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顾奇伟院长所说的、惠山古镇的文化意义在于:“寺祛邪、祠扶正、史致用、二泉吟、水乡行、阿福情”这种高度复合型的文化特征.它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四、祠堂的构成与一般分布规律

如前所述,祠堂对于以血缘关系聚族而居的地缘组织来说,是这些宗族、家族聚居地重要的文化、经济和政治权力中心的标志,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族、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大体七都能从宗族立庙建祠的祠堂建筑规模、档次来得以反映。因为它是封建家族制度下所形成的产物,它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发生、发展和表现:

(一)祠堂建筑:它是全族祭祀的场所,是用来对族众进行尊祖敬宗为主题的礼仪宣教的所在,重在精神上教化族人。

(二)祠田族产,是全族的公产,大多由族内各界人士募捐义赠,也有的是族内某人的遗产或贤达受封爵、赏赐田产的一部分,祠田多寡不一,无锡地区有些宗族富甲一方,祠田广达数千亩之多,它主要用途之一是用来赈灾恤族、救济本族贫苦族人,它是古代社会福利保障的一种初级形式,重在从物质经济上团聚族人。(三)宗谱、家谱、家乘等谱牒文献的编修。宗谱最直接反映该宗族及其成员的历史,它是通过对该宗族的祠堂组织、职能机构、血缘、世系、祭祀活动、宗规家训、宗族田产、娠恤义学等基本内容,作多方面的完整历史记载,使同族人明根论辈.重在维系族众的血缘联系。

各地宗祠中.比较大而完整的管理设置通常由:

宗长——主全族事;

宗子——管祭祀;

宗正——宗长协理:

宗司——掌伦纪;

宗直——处理纠纷;

宗史——掌宗族史;

宗课——掌经济:

宗干——助宗长办具体事;

宗守——宗祠管理;

桐丁——守桐人;此外有的还有坟亲(守墓人)等杂役。祠堂设置的管理机构比较严密齐全。

关于祠堂的分布问题。

自古以来祠堂祖庙有二大类型,一类为皇帝先师们祭祖的神坛、祖庙、宗祠,分布在全国各地名胜之地、以纪念属性的祭祀为主,血缘、地缘的属性次之。

另一类则是以紧密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主要属性的祠堂,是全族祭祀祖先的场所,以祭祀先祖为主要功能,并兼有其他宗族活动的功能,这类祠堂是中国广大地域普遍分布的类型,所谓聚族而居,族各有祠.每姓必须建立祠堂以安先祖。它在中国封建家族制的社会中极度发展,但它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耕读文化为特色的,所以无论在热闹的城镇,还是穷乡僻壤,也不管是在封闭的荒村野岭,还是在发达的水乡村邑.只要那里存在同姓血缘体系的地缘组织或集团所形成的居住聚落、村舍,那里就必定有祠堂存在,虽然祠堂形式各异,但它们总是以分散式的、星罗棋布的总体分布格局为主,是中国大地上祠堂分布的基本特点。这是因为宗族制的首要条件是聚族而居,而这种条件主要在全国的山区、农村占绝大多数,祠堂分散分布在广大农村的特点,它和聚族而居的族众基本上是从事封闭式农业生产,过着千年不变的耕读渔樵生活有着必然的联系的。现在我们可以在皖南山区、徽州城里,看到精彩的徽派桐堂建筑;在浙江闽南青山绿水的乡村田原,见到宏伟优美的祠堂建筑,仍比较完整的保存在山野村落之中。

总之,一般祠堂的分布规律是以分散为基本特点,祠宅聚合为常规分布形态。

虽然随着封建家族制度的消亡,祠堂的发展也打上了句号。但是作为我国的一种有特色的传统建筑类型,以及它们所包涵的有益的、进步的祠堂文化和封建礼教中的许多残余,都将作为历史文化的遗存,辩证的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让后人受到启迪和教育。

第四篇:论文化——浅谈客家祠堂文化

论文化——浅谈客家祠堂文化

中国古代六次南迁造就了今天的客家人,客家人因迁徙而产生,也因迁徙产生了客家人坚忍不拔的品性,因此朴实勤劳的客家人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人作为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后来搬迁到江南,所以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客家人分住在赣、粤、闽、湘、台、琼等各省,并逐渐括散到国外,漫布全球。而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也是客家人数最多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因此现在称呼的“客家人”指的是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

在多彩的客家文化中,客家祠堂文化是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一,占据着重要分量。祠堂是每个客家宗族大事的见证地与聚居地。客家祠堂的一般结构主要有为迁始祖而立的总祠、各“房”所建的分祠和支“房”和小“房”所建的支祠。客家祠堂的建立最初可以一直追溯到宋元时期。在中国的古代,祭祀祖先虽然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设立宗庙祭祖只能是君王贵族的特权,一般的庶民是没有资格建宗庙的。到了宋朝,因为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和势利的扩大,再加上张载、陈颐和朱熹等理学家大力提倡祭祖敬宗收族、重建宗族制度等封建家族的建设,所以祭祖的宗庙——祠堂开始在民间出现,而到了元朝,祠堂在民间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宋元时期又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时期,客家人口大量增加,搬迁到客家地区的宗族开始建立早期的祠堂,但这一时期的祠堂数量比较少。到了明朝,统治者对祭祖礼制有所放松,同时客家民系无论从数量、规模和财力都有了较大的增长,因此客家人修建祠堂的积极性更高,客家祠堂进入到了大发展时期。而在清朝时期更是达到了鼎盛,几乎“族必有祠”。

在民国时期,因为受战乱的影响,有一些客家祠堂被战火烧毁,也有少量祠堂在新建,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客家祠堂被毁了不少,部分祠堂因为作为生产队、学校和民居被保存下来,进入到八十年代,许多客家地区的祠堂被修复、重建,尤其是在闽粤赣地区,有不少保存比较完整的祠堂存在。作为迁徙的民系,客家人更重视传统、崇尚祖制观念,尤其是对先祖中显赫的人感到骄傲,同时其成为家族传承发展的精神支柱,生活条件的艰难更需要祖制观念来团结族人来克服困难,从客家祠堂的神牌、对联和祭祀祖先的活动,都能集中体现客家人的崇祖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客家祠堂文化也是崇祖文化。客家祠堂不仅是安放祖先牌位的地方,也是客家人的教育场所,客家人重视本族子弟的教育,希望通过提高后代的文化素质,培养出光宗耀祖的人才,来提高本族的声望和地位,因此客家祠堂尤其是总祠大都高大、宽敞、采光好、肃静,并且门厅和柱子上镌刻着许多文采飞扬的对联,这些对联大都是颂扬祖先功德、追溯家世渊源、叙述本家杰出人物的事迹或者是劝诫后代子孙的箴言,形成激励上进的文化氛围。客家祠堂也是举行客家民俗的重要场所,客家人无论是举办婚礼、丧事、年节的娱乐等都是在祠堂举办,并且摆上贡品,祭祀敬告祖先,这些活动在祠堂有特定的民俗规定,客家祠堂作为一个家族的标志,与客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中,客家祠堂是不仅体现客家人对宗族的重视,从它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客家文化,更是我们了解客家观念和客家精神的重要途径。

第五篇:祠堂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祠堂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古时的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祠堂是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族人的后辈应传承与保护,让古老的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一、有关祠堂历史的演变由来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在日本祠堂也经常出现,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追溯历史的沿革,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农村的老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等。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家谱等皆被焚烧破坏,后世之人不知祠堂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我们安徽省的皖南山区――古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及宣城市绩溪县和江西省婺源县)等少数地区,由于过去交通不便等某些原因,大部分祠堂才得以保存,令人欣慰。

二、目前,县内留存祠堂的文化及其状况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每个宗族姓氏都有自已家氏的祠堂,只不过大姓有权人家的祠堂建得豪华气派;而小姓人少建造的祠堂则简单。肥东地处江淮分水岭,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现两位风云大人物,宋代包拯,清代李鸿章。文革之前,在肥东境内完好祠堂据不全统计也有几十座,如石塘地区有黄氏祠堂、大李集祠堂、小李集祠堂、周冲祠堂、茆油坊祠堂,当地留传着一句顺口溜:“周冲祠堂一枝花,马士龙祠堂赛过它,大李集祠堂破猪圈,茆油坊祠堂开饭店”。相比之下马士龙祠堂设计风格独特,胜过其他的祠堂。而这些原有的祠堂因历史上数次动荡和岁月侵袭,或在“文革”后被拆除重建学校或建粮站等,留下来的已经很少了,而马氏的马士龙宗祠保存较为完整。

据村里的老人介绍,为感念祖上恩德,乾隆甲戌年(1754年),马氏十三世孙郡庠生马嘉谋决定修建该享堂,“共费两千余金”,13年后也就是乾隆丁亥年(1767年)才修成。据马氏家谱记载,1800年、1910年、和1932年享堂曾三次大修。马氏宗祠虽历经240年余年风风雨雨,却依旧雕梁画栋,气韵犹存。

祠堂是三进五开间,占地约有500多平方米,白墙青瓦,流檐翘角,既有徽派风格建筑又有江淮地区建筑特点。木质正门上,享堂初建时所制的“马氏享堂”题匾高高悬挂,雕刻着龙、虎、麒麟等吉祥物的石灰岩石鼓分立在门的两侧。整个建筑为木质结构,精美的木雕栩栩如生。一色青砖砌成的山墙气势恢弘,30余米长,近6米高,看不见一丝岁月侵袭的痕迹,墙钉颗颗可见,东山墙的侧门上方石刻“紫气东来”四个大字流畅醒目。建造该享堂的古人有消防意识,在享堂空旷的广场的右前方有一水塘,南约100米处还有一口约建于1480年左右的古井,井口为花岗岩加工而成,古井的绳索拉痕竟深1厘米。享堂西侧还曾建有武圣庙、迎水庵,可惜都先后毁于历史上的多次**战火。

解放后祭祀祖宗被当作一种“封建事物”废除了,旧时的宗祠成了教书育人的学校,继续为家氏子孙造福,培育了一代代族氏后人。据近年来续修谱资料统计:从马氏祠堂出来的大学生有120多人,研究生、博士生30人,高级工程师16人。正因如此,在那场的文化大革命中,祠堂正因为被一所小学所占用才逃过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成为省城难得的一座保存原汁原昧的古迹。马氏祠堂,有几块叱咤在中国近代史上几位名人题写牌匾。马家在近代大革命时期曾经出了一位毕业河北保定军官学校的直鲁军中将参谋长马敦源,他与段祺瑞、曹锟、吴佩孚、张宗昌等交往甚厚,所以享堂里曾经悬挂由他们题写的牌匾,但由于历史动荡,牌匾现已不知去向。后经村里几位老人回忆,他们无意中看到小学教室里的那几块黑板,突然记起这好像就是那几块题匾。由于学校把题匾的反面油漆作为黑板挂在教室中,由此才逃过文革那场破扫“四旧”的浩劫,八块题匾中有四块保存下来。它们分别是1767年所置“马氏享堂”、裔孙马敦源所题的“功高望重”、曹锟所题的“泽流云福”和段祺瑞所题的“本支百世”;而张宗昌、吴佩孚、当时曾任过安徽省省长的王揖唐和当时任湖北省省长的夏寿田所题匾已难寻踪迹。保存下来的题匾上至今仍可见到字体上的镀金。

在随后不久,经过村民们的寻找,又发现被学校老师当垫脚用的石碑《祠堂碑记》和《祭田碑记》,其中一块因碑面朝下,字迹竟完好清晰,另一块因长期垫脚已成了无字碑文。随后又有新的发现,惊喜接连不断,文革中被藏在稻草堆中才免于一劫,有着240年多年历史。可以反映清朝年间祭祀风俗的古物—“神主”牌位,被村民拿了出来;1880年、1916年、1948年三个版本的原版家普出现了。村民们还取出自己并不知道真正收藏价值的新四军的烈士证书、由蒋介石颁发的国民党少校军医的退役证和十九世纪由毛笔书写在毛边纸上、可以反映当时清朝民间田亩制度的《大公祠田种册》的原件。这些发现惊动了县、市、省文物管理部门,他们特意派专业人士到村里拍摄照片归档。2008年,马氏马士龙祠堂(享堂)被肥东县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西山驿昂集,小小山村走出父子进士,宗祠大门八字门左右各立有一只雕刻精美的石鼓,门前的石碑上写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父子进士宗祠”。在这座小山村,经历200多年风雨的昂氏宗祠记录了这个家族的传奇和荣光。昂集祠堂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所建,共三进四厢,面积达500平方米。据资料介绍,祠堂后堂曾有御赐匾额,题为“承先启后”;中堂上有翰林院赠匾题为“亦叶蒙庥”;前堂上还有庐州府赠匾,题为“父子进士”。但“承先启后” “亦叶蒙庥”等匾额在文革中被毁。

据查有关资料,肥东的“父子进士”有史可查的有三对,一般人都熟知其中的包令仪与包拯、李文安与李鸿章,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这小小山村祠堂里也出了一对父子进士,他们就是这座祠堂的主人――昂绍善、昂天曾父子。

关于昂绍善父子能够成为进士,当地有许多传说。有人说泉山作为凤凰山,所以山脚下要出贵人,还有人说那是祖上积德。在昂氏的先祖中,有一位老太太邀请土地神来家吃饭,这位土地神很是感动,于是土地神承诺,只要老人的后人做到“黄鳝打鼓鱼上树,羊毛落地野鸡飞”这些高难度的事情,就能让他们家族出贵人。而老太太的后人也着实有才,集体完成这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

有一次发生在集市的纠纷中,一个赶集的人劝架时,把买来的黄鳝砸在了说书人的的鼓上,成就“黄鳝打鼓”;拉架的时候,有人把用茅草串起的的一串鱼挂上树梢上,这样“鱼上树”也就做到了;而“羊毛落地野鸡飞”则是穿着羊皮衣的人,把皮衣脱下来往地上一扔,正好扔到了野鸡窝边,野鸡被吓得全飞走了。这样土地神的要求全都做到了,昂家就出了昂绍善父子进士。这个民间传说虽然荒诞不经,但这一连串难度极高的小概率事作的发生也似乎说明,古时考公务员,比现在还难,脑筋急转弯这一关很难通过。

事实上,昂氏父子飞黄腾达的原因,既和他们的聪明勤奋有关,也和当时的时势分不开。昂绍善家庭贫困,自幼丧父,但聪颖过人,好读诗书。顺治八年(1651年)朝廷颁文选贡,庐州府学选拨最好的贡生昂绍善到朝廷。但昂绍善能够官居内阁中书,这在清初满族官员当政的时代,是非常罕见的,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清初出现了“人才荒”。

顺治八年,顺治帝清除多尔衮同党,自己掌权,朝廷亟需“新鲜血液”补充,而昂绍善从庐州府学入朝,与上层旧派无瓜葛,按现在说法就是“背景简单”没有后台,所以他被特别恩准的皇帝身边,顺治十八年昂绍善在宫内教皇家子弟,康熙六年(1667年)考中进士。而其儿子昂天曾在父亲教导下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中了进士。

三、祠堂保护采取的几点措施

如今,马氏宗祠、昂氏宗祠分别有多处开始出现残破的痕迹,无人正常看管(因为没有经费发工资),这就迫切需要文物部门牵头调查、论证,或出资进行一次大的修缮,还祠堂本来的真正面目,使祠堂长久的保存下去。老祠堂虽然“贵”为文物,但如果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拿出具体的意见或建议,拨出一定的保护经费修缮费,只是让保护工作停留于口头上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是无济于事的。当前,分布农村的老祠堂反映了这个地区乡村文化和古建筑特色,特别是一些始建于明清的祠堂更是宝贵中的文化遗产。近年来,一些乡镇、街道、姓氏家族有组织的开始重修祠堂,过去的老祠堂的风格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变甚至被破坏,应引起有关文物部门重视。人们呼吁,重修老祠堂时应注重保护它原有的风格,修旧如旧,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是一件都不能少,这是它的历史价值体现,也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作为后人一定千方百计加以保护,这是历史赋予的光荣责任。

1、建立古祠堂长效保护与管理机制。上级文物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每年对现存的祠堂进行一次调查摸底,要建立和完善各种保护管理制度,祠堂中各种物品要逐件登记造册,做到有图片和文字记载,有编号,有专人保管,方便人们的查阅。

2、建立看管与居住配套制度。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古祠堂、或是那些古民居、古屋类的建筑最怕的就是无人居住,因为长期不住人,不透光线,屋内潮湿,对屋内和设施有较大的朽蚀作用。没人住的房子会因缺乏人的照看而缩短寿命,而有人居住的房子,反因有人居住而被悉心照看和护理而延长寿命。因此,有专人看管和长期居住祠堂内,对老祠堂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3、改建、维修祠堂必须维持其原风格。要使历史珍贵文物不遭受到肆意破坏,族亲们的关注最为有效,可在道路要道口或祠堂周围要建立永久性宣传牌,积极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和意义,让全社会关注爱护祠堂文物,文物部门要在保护历史文物原貌的前提下,提出合理化的维修建议,各级政府也要出面协调,落实相关资金来源,采取多方筹集的办法:一是主管文物部门拨一点,二是地方政府支持一点,三是祠堂姓氏的族亲老板们赞助一点,保证祠堂看管和维修有充足的资金。

4、加强与旅游部门合作,开拓旅游景点。对古祠堂文物要面向游客开放,这样做一举两得,既可收取部分费用,作为祠堂的维修资金,又可让更多的人的了解祠堂丰富的文化底蕴,凭吊古迹,日月生辉,把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注:庠(xiáng)庠序,古代乡学的名称。

庥(xiǖ)庇荫,保护。

下载祠堂与祠堂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祠堂与祠堂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祠堂对联

    大门楹联: 朝堂曲水丁财旺 殿后峰炉基业昌厅口正堂楹联(鹤顶格): 奕显吉祥月盛日新钦有志 来成福禄桂芳兰茂庆其昌 厅口副堂楹联(鹤顶格): 世事洞明创业守成绵世泽 腾龙奋发读......

    祠堂承诺书

    关于重新修建律坪村傅氏宗祖祠堂的倡议书全体傅氏子弟们:始祖傅氏公祖明朝初年,始祖从山前迁入律坪定居,至今历六百余年。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已延续二十二世矣。始祖一系傅氏后......

    祠堂倡议书(范文)

    修建小章孙氏家族祠堂倡议书亲爱的小章我孙氏家族同胞:祠堂是百家姓氏的形象代表和礼教圣地。我孙氏一族自始祖孙守仁和孙守忠兄弟二人自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来到束鹿(今辛集市......

    祠堂申请书

    关于某某祠堂申请 根据国务院《2016年殡葬管理条例 殡葬管理规定》为了加强殡葬管理,推行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

    祠堂祭文(范文模版)

    某某耿氏宗祠祭文维公元二〇一二年某月某日: 岁逢壬辰,时值仲春。日月其光,覆之载之。惠物无疆,四时攸序,万品昭彰。为抒敬祖之情,壮家族之声,主祭人某某地×房嗣孙××率××、×......

    祠堂对联大全

    祠堂对联集神龛联 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万派。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文明。敬恭明袖则笃其庆,昭穆列祖载锡之光。休言别族与宗族,但道......

    建祠堂倡议书

    篇一:修建小章孙氏家族祠堂倡议书 修建小章孙氏家族祠堂倡议书 亲爱的小章我孙氏家族同胞: 祠堂是百家姓氏的形象代表和礼教圣地。我孙氏一族自始祖孙守仁和孙守忠兄弟二......

    祠堂碑序

    东坡祠堂主碑序 尝观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敬宗尊祖,报本追远,诚巨典也。 盖我始祖彦明公托迹巴蜀,本玉公宦游南土,迄今五百余年,历二十余代,脉联川北,而宗支分五。长祖启龙号之彦,玉女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