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河金三角区规划28年后终获批 承接产业转移
黄河金三角区规划28年后终获批 承接产业转移
四个等待28年的“孩子”,终于迎来了一份“厚礼”。
4月14日,《国务院关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的批复》(下称《批复》)正式公布,这标志着,山西省运城市、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山西省临汾市这四座位于晋陕豫边缘区域的城市,自1986年开始的自发“抱团取暖”,最终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
《批复》称,期望上述区域以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协调区际利益关系为重点,以共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抓手,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欠发达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示范区。
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
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的黄河金三角区域,包括山西省运城市、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山西省临汾市,规划面积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1700万。
虽然该区域“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集散和通道能力”,但由于四个城市与本省的经济中心——西安、郑州、太原均距离较远,使得这一地区成为“欠发达地区”。
也因此,虽然晋陕豫三省分别申请了关天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山西综改区等国家级经济区,但四市所在的黄河金三角地区,却在上述任何一个经济区中,均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难以享受到相关产业政策的优惠支持。
其实,早在1986年,四市便意识到单打独斗已难以适应区域竞争的新态势,开始“抱团取暖”,筹划建立了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但行政区划的隔阂,让四市在执行政策时均感掣肘。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办公室主任陆世生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由于四市分属不同行政区域,直接导致四市相同产业在不平等的市场条件下竞争,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资源承载能力下降。
2012年5月,经上述四市多次申请,国家发改委批准在该地区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但相互制约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2013年3月,三门峡市市长赵海燕便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抱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的合作推进,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缺乏针对性的区域政策,运城市、临汾市、渭南市和三门峡市只能享受到各自所在省份、所在经济区的扶持政策,彼此间的政策不能共享,黄河金三角在合作中就遇到了一些政策障碍;二是,缺乏国家层面的重大项目统一协调机制。
新机遇
对于上述“顽疾”,《批复》给出了针对性的意见。《批复》称,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合力解决区域合作中的重大问题,探索实施推动一体化发展的绩效考核和奖惩激励措施。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发现,早在2011年9月,国务院就在当时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对河南省的“辐射周边”做出了“完善与周边省份区域合作机制,支持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试验,鼓励焦作、济源、安阳、濮阳与晋冀鲁地区加强区域合作”的架构设计。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向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将与此前获批的关天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山西综改区等国家级经济区,在政策优惠上享有同等待遇。四个经济区的协同效应,将共同推动中西部区域的协同发展。宋向清说,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是继中原经济区后,河南省获得的第二个国家批准的跨区域经济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依托黄河建立的经济区。它的设立,将可以争取更多的国家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可以获得更多的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项目、资金和技术,可以优化三门峡乃至河南的产业结构,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
陆世生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地处晋陕豫接合处,可以综合利用“中原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大国家级经济区提供的各方面的政策优势,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先行先试。
从被“边缘化”到区域中心,三门峡的定位也在悄然变化。三门峡市委书记杨树平便在当地的一次会议上表示,根据实际情况,三门峡已经确立了三大战略定位,一是要做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支撑,二是要做区域协作的示范城市,三是要把三门峡建设成为黄河金三角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当地一些企业也开始借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效应悄然布局。2013年年底,河南本土金融企业中原证券突然在三门峡设立黄河金三角示范区分公司,中原证券公司董事长菅明军说,该分公司将成为中原证券布局黄河金三角示范区的区域性总部。
第二篇: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建议
关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
示范区若干政策的建议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经国家批复的跨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示范区的成立促使三门峡、运城、临汾、渭南四市更加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于为国家探索跨区域合作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黄河金三角三省四市分别属于中原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既然同属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就应享受统一政策,使三大经济区、西部大开发的支持政策覆盖四市,共同享受财政、金融、土地、环保、教育等支持政策。为突破行政区划壁垒,形成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合作发展先行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该地区发展,体现国家对黄河金三角地区的重点支持,现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如下:
一、财税政策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逐步加大中央对黄河金三角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等政策,支持黄河金三角地区改善民生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产业承接环境。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黄河 1
金三角地区的比例。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在按贷款原则投放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安排该地区的项目。对区域内公益性及以公益性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加大中央投资力度,取消或减少市县配套资金。
(二)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设在黄河金三角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和技术市场,自认定之日起,在一年内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他符合条件的科技中介机构开展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可享受非赢利科研机构的优惠政策。对该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先进技术设备,除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二、金融政策
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项目提供信贷支持。支持黄河金三角地区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的投融资活动。鼓励和引导国内外商业银行到该地区设立机构和开办业务。有序推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
机构试点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集合债券和上市融资。对投资大、建设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根据项目建设周期和还贷能力,适当延长贷款期限。设立促进黄河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专项基金,允许发展区域性金融机构。适当降低本地区企业上市门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股票和债券市场融资。
三、产业与投资政策
优先安排建设项目。由国家审批或核准的水利、交通、生态环境、特色农业、航空航天、优势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旅游等重点产业项目,优先在本区域布局。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资源就地加工转化。实行有差别的产业政策,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促进示范区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适当降低本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门槛,下放核准权限,对示范区承接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转移项目,优先予以核准备案。凡是有条件在示范区地区加工转化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支持在示范区地区布局建设并优先审批核准。积极鼓励社会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特色优势产业、节能环保项目等,在项目审批、核准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并给予税收、土地等方面的合理优惠。鼓励与该地区鼓励类产业相关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示范区内建立国家级研发基地和技术中心。支持与鼓励类产
业相关的重大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优先应用,为鼓励类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四、土地政策
实行土地资源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简化程序,及时提供并保障建设用地。现有城镇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收益,主要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进一步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产业园区建设用地指标。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标准,进一步完善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和年租制度。制定促进探矿权、采矿权依法出让和转让的政策办法,培育矿业权市场。允许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挂钩指标在示范区内调剂使用,用于解决承接产业转移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
五、对外开放政策
加快内陆口岸建设,支持该地区条件成熟的地区按程序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支持开发区和重点加工贸易企业设立保税仓库。支持本地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对黄河金三角地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实施财政贴息。
六、科教文化政策
加大各类科技计划经费向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倾斜支持力度,逐步提高科技资金用于该地区的数额。围绕黄河金三角地区的支柱产业,加强科技能力建设,组织对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的步伐。支持该地区新设立本科教育高等院校,在示范区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办好特色专业。支持国际和港澳台名校、国家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示范区设立分校、分支机构、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
第三篇:驻马店市承接产业转移规划研究报告
驻马店市承接产业转移规划研究报告
建设驻马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具体举措,对于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我市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驻马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下,如何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结合驻马店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抓住机遇,以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优化为主线,打造具有区域乃至全省竞争力的产业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一、国际产业转移现状及总体趋势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下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二战”以来,经历了三次大的国际产业转移: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是20世纪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轻工、纺织和机电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
1.2万亿美元以上,承接服务业外包最多的是亚洲,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并将中国列为全球15个首选投资地的第一名。
二、国内产业转移现状及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良好机会,已经越过初级工业化阶段,开始迈入高级工业化阶段,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拓展阶段。国家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推进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出台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使中部地区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进一步增大。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土地、劳动力和能源等供给趋紧,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降低、人工成本增加,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速转移。据专家分析预测,今后3-5年,仍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速转移的重要时期,2010年,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转出的产业产值达到1.4万亿元。
在今后一个时期里,东西部产业转移趋势还会继续加强并呈现新特点: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二是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不同产业之间的相
3、大项目增多。一大批5亿元、10亿、20亿的大项目相继落户。
4、省外资金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福建。累计承接产业转移资金
亿元,其中,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亿元,占全市4年来到位资金的%。
5、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82亿美元,其中,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是0.7328亿元、0.8366亿元、1.255亿元,年均增长29.6%,分别占占全省总量的1.8%、1.74%、2.0%。
6、承接产业转移主要方向是第二产业。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了大批资本投资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玩具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这是“中国制造”特征在驻马店的部分体现。16万的全部从业人员中13万从事制造业。
7、承接产业转移的效果显著。2008-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806.13亿元上升到1267亿元,财政收入从38.4亿元上升到4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191亿元增加到350亿元。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分别居全省第 位、第 位、第 位、第 位。全市新增
新材料等4个战略新兴产业更少;第三是地区分布不平衡,在市产业集聚区、驿城区、遂平县、上蔡县、平玉县是承接产业转移资的首选地,分别承接产业转移项目
个、个、个、个、个。其次是西平县、确山县、泌阳县,分别承接产业转移项目
个、个、个。再其次是汝南县、新蔡县和正阳县,分别承接产业转移项目
个、个、个。
3、产业配套不全。目前,我市产业整体实力仍然较弱,缺乏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业特色不突出,配套能力不强,未能形成完备齐全的产链,势必增加转移企业的生产成本。特别是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配套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
4、人才储备不多。我市技术工人相对短缺,缺乏高层次技术、管理人才,成为制约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之一。尽管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众多,但大多缺乏基本操作技能,能成为产业工人尤其是高级技工的很少。
5、载体不完善。现代化的城市和功能齐全的产业集聚区是承接产业的主要载体。但我市城镇化水平较低,许多产业集聚区由于规划、资金等原因,道路、管网等基础设和公共服务设施达不到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要求,特别是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卫生、现代物流、金融、海关、社会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还明显滞后,难以吸引转移企业。
三、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区域竞争形势
模大,2010年出栏生猪730万头,居全省第一位;牛75多万头,居全省第二位,肉类总产量占全省的12%,禽蛋总产量30万吨,居全省第三位,占全省的8%。肉类总产量和禽蛋总产量均占全国的1%。省政府确定的全省40个畜牧业重点县中,我市占了5个;全省40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我市占了7个;全省16个肉牛大县,我市占了2个。
2、劳动力资源优势。我市劳动力约为500万人,占总人口的60%,转移就业240万人,其中,省内转移就业73万人,转移省外就业167万人。转移省外就业人员中,到长三角地区37万人,珠三角地区45万人,环渤海地区31万人,东北地区10万人,西北地区12万人,中部地区22万人,在本市工业企业就业的有13万人。三年来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20.9万人,中职技能培训3.6万人,企业在岗职工技能培训6.8万人。其中,至2011年12月,共为制鞋、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培训、招工16万人。
3、产业优势。目前已形成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引进的央企有:中集、昊华、通用、华润、华能、国能、国电、中粮等8家,引进的战略投资者有:顶新集团、汉帛服装、史丹利、燕京啤酒、徐福记,北京神州生物科技、香港新富祥、维维粮油、悦达集团,引进的世界500强企业有:英联饲料、华伦玩具、香港联播集团。特别是昊华骏化、通用天方、中集华骏、同力水泥、白云纸业、1670.871公里;乡道142条2314.886公里;村道总里程13299.484公里;专用公路总里程31.471公里。铁路方面,既有京广线贯穿南北全长115公里,在建的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总长108公里,将于2012年建成通车。民航方面,李新店(明港)机场军民合用项目已正式获得国家批复,预计2013年开工建设。
6、成本优势。驻马店综合商务成本约为沿海地区的 %。劳动力丰富,而且成本较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当于长三角的57%,相当于珠三角的40%。驻马店职业教育具备一定的基础,拥有各类职业学校25所,在校生10万人,各级专业技工10.8万人,能够保障产业转移的用工需求。土地资源相对宽松,人均拥有土地面积是长三角的1.55倍,是珠三角的3.6倍,投资成本较低。水资源、能源供应较为充足,具备为产业转移提供各种要素保障的条件。驻马店经济圈内资源丰富,作为为全省人口大市,总体工资水平低廉,铁路、公路方便快捷,物流业发展迅速,运输成本具有优势;土地、房屋价格水平合理,电力供应充足,综合商务成本较低。
7、平台优势。产业集聚区建设。
五、进一步提高对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认识
承接产业转移,既有利于充分发挥中部地区自身资源、1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绝不能只停留在承接东部地区不要的产业和项目,也不能是东部产业的“简单复制”,而是要着眼于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引进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资源转化能力强、符合环保要求和行业标准的大项目,彻底取代现有的规模小、产能低、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格局。因此在发展思路上,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自愿合作为前提,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中布局,提升配套服务水平;着力在承接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加强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着力引导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步伐;着力深化区域合作,促进要素自由流动,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七、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目标
1、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到2015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两个翻番”。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9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5600亿元。
2、产业结构明显改善。到2015年,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力争建成3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
3区,在城市新区,重点建设教育、旅游等产业,逐步形成。
2、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
依托全市12个产业集聚区,引导同类企业集中发展,发挥集群协同效应,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建设产业特色突出、配套体系完善、发展环境优良、体制机制灵活、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集聚区。打造农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化工生物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生态休闲旅游基地,成为体现驻马店产业优势,最具经济活力、市场竞争力、产业辐射力的中原经济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积极推行区中园开发模式,鼓励依托大企业、大项目开展以商招商,设立专业园区和特色园区,构筑“一县一品牌”、“一区一特色”的产业格局。加强产业集聚区基础配套建设,加快驻马店公共保税中心规划建设。
九、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方向
抢抓国际国内大规模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驻马店的产业基础、区位交通、资源条件等优势,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按照“高端带动、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功能提升、进退有序”的原则,高起点、大规模、有针对性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基
56、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工艺的企业,吸引内外资参与企业改制改组改造,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
十、承接产业转移的保障措施
1、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完善重大招商项目协调制度,加快完善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市级领导带头招商,每年要完成1个投资3亿元以上的招商项目,以调动各县区和部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创新招商方式,实行以产业招商、以企业招商、以区域招商,选准承接的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充分利用农洽会、中博会等各类投资贸易活动平台,建立与拟承接的国内外5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一对一”联系机制,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支持采取资源整合、异地托管、项目共建、税收共享等方式积极承接发达地区链式或集群式产业转移。当前,境外重点承接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境内重点承接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和环渤海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大型企业集团的联系,建立合作关系,在招商引资方面有新进展,在招大引强方面有新突破。
7差别供地机制,确保成长前景好、投入强度大的企业以及低能耗、低污染、效益好的转移企业用地。鼓励企业提高项目容积率,对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的,给予一定的配套设施补偿费。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工作,完善土地使用“双向约束”机制,确保企业用地合法合规,促进按时开竣工、按期投产增效。
4、强化人力资源支撑和就业保障
围绕转移企业的用工需求,制定鼓励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进一步提高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到转移企业就业的组织化程度。科学规划驻马店职教园区,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针对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训制度,及时拓展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开展订单和定向培训,为转移企业提供数量足够、技能熟练的劳动用工。大力实施人才集聚工程,编制驻马店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结合重大产业项目转移,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引进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消除人才引进制度障碍。
5、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将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严把产业准入门槛,产业承接必须符合区域生
第四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编制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规划编制座谈会发言材料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我省大规模承接长三角辐射开拓了新的空间。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将会对周边地区、长江流域的发展发挥较大的带动作用。
安徽与长三角紧密相连,有着承接转移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马鞍山市及当涂县更是占尽天时地利。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向上争取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并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及时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做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制定激励政策,促进皖江地区率先融入泛长三角经济体,是促进我省加快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步伐的重要举措。必将为皖江地区特别是马鞍山市及当涂县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与此同时,必须看到,我们也面临着中西部各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激烈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在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的大战略下,科学制定规划,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有效地承接长三角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为此,结合我县实际,对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提出以下建议和要求,供领导参考。
一、要支持优势承接地,促其更好更快发展。
皖江地区是安徽经济发展活跃区域,与长三角山水相连紧密对接,有着承接长三角辐射的先天基础条件。但皖江城市带内部发展各有特色,经济基础强弱不均,与长三角的差距有大有小,地缘有远有近,承接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在制定示范区承接规划时,既要统筹产业基础条件,更要向优势产业承接地作出政策倾斜,支持优势承接地更好更快发展。
马鞍山市及当涂县与长三角地缘相连、人缘相亲,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人员来往频繁,有着承接长三角辐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马鞍山市被纳入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当涂县被评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浙商(中国)投资潜力城市,当涂经济开发区被评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
因此,要求省委、省政府及示范区规划编制时,将马鞍山市及当涂县这样具有承接优势的地区,作为承接长三角辐射的发展重点,制定相关政策,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比如:在用地计划上,最好不要局限于某个市县的土地指标平衡,而应依据发展速度和条件,在全省范围进行统筹。)
二、要立足优势,承接辐射,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皖江各市经济基础不平衡,承接条件存在差异,产业发展也有相对的特色。制定承接产业布局规划时必须区分条件,扬长避短、科学统筹、合理分工。(如:发展船舶制造业和码头建设,芜湖以上江域不具备深水条件,只宜在马芜两市重点发展,不宜沿江各地一哄而上。)马鞍山市及当涂县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与长三角地区市县有着相对较小的差距。黑色冶金及压延、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能源化工、汽车及配件和水产养殖是马鞍山市及当涂县已有的支柱产业,我们可将这些领域作为承接辐射的重点。(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长三角客商来我县投资这些领域。目前,长三角已占我县年招商引资来源地的70%左右。),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发挥已有的磁材产业优势,争取引进电子配件制造加工业;发挥江岸及机械产业优势,发展船舶制造业;发挥 “承东启西”及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业;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发展面向长三角的现代农业;发挥交通对接优势,发展交通物流业。
为此,要求在规划方案中统筹考虑各地产业承接优势,扶持优势产业发展,保证皖江城市带承接辐射,有序多赢。
三、要加快基础设施与长三角的对接步伐
以马鞍山市及当涂县为例,这里与长三角山水相连,目前直接与东部对接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有芜申运河、宁宜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大桥等;还有一批待建的直接对接性项目,迫切需要建设(如:314省道改造、围乌路拓宽升级、开通博望至江宁开发区道路、高淳经乌溪-黄池通芜湖道路、芜湖经年陡-石桥-大陇-湖阳通江苏道路、丹阳新河水位提升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工程)。
这些项目,都需要国家、省、市不同程度地支持,对抢抓承接辐射发展机遇也至关重要,早实施、早对接、早生效。
四、要建设好软硬环境,全力招商引资,主动承接辐射。一方面,我们要做好对境内现有来自长三角及海外客商的服务工作,加大招商力度,以商引商,承接辐射。另一方面,除地方上要积极招商引资,优化服务环境,壮大提升现有产业,加快经济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外,恳请上级有关部门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重点产业、优势园区给予政策倾斜(如:用地指标、税费优惠、财政信贷、人财引进与培训、政策支持等),为承接辐射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也可以尝试与东部省市税收分成的路子,来迎接辐射。
五、要从规划着手,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安徽省委、省政府曾提出过“开发皖江”、“东向发展”等重大战略性构想,由于缺乏跟踪配套政策和切实有效的措施,没有建立长效机制,效果不太明显。这次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长三角辐射,有中央的支持,机会难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已启动方案规划,势在必行。但在编制规划的同时,必须充分研究激励政策,从规划着手,建立长效机制,着眼未来、长期努力。
第五篇:解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解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今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了《规划》,这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皖江城市带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做好《规划》宣传工作,本报邀请《规划》编制组负责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同志撰文进行权威解读,供各地在学习贯彻中参考。
新年伊始,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而专门制定的规划,对于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规划》是促进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的重大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东部沿海地区受国外市场需求变化和周边国家竞争加剧影响,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步减弱,进一步加快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产业转移来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广大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优越条件和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积极开展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一些地方还制定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性意见,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但总的来看,由于缺乏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还有待创新、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互利共赢机制有待完善、要素支撑条件有待强化,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选择重点区域,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产业转移与承接工作有序开展。
2008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安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从2009年2月起,我委会同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经过反复调研,并多方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安徽省和长三角两省一市政府意见,2009年12月,我委向国务院上报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送审稿)。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以国函[2010]5号文正式批复《规划》。
皖江城市带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金安区和舒城县,国土面积75730平方公里,2008年底人口3058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18.7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4%、45%和66%,是安徽的精华所在。这一地区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高,要素成本较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强等综合优势,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接近区域。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我国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断加快,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劳动力转移等现实压力,如何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科学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亟待破解的难题。设立示范区,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探索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的双重作用,探索产业合理布局、要素优化配置、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能够在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节约集约发展、推动节能减排等方面探索新的路子,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试验示范,发挥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
第二,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地区差距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国家始终坚持把缩小区域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作为制定出台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的重要立足点和出发点。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关键还在于加快发展。设立示范区,实施重点地区率先发展战略,是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可以充分发挥这一区域比较优势,集聚发展要素,壮大产业规模,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发展步伐。同时,为长三角等东部地区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更好地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新格局。
第三,有利于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安徽一直在探索和寻找皖江开发开放的路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安徽省委、省政府就作出抓住机遇、开发皖江的重大决策,提出实施“外向带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支柱”的总体战略。进入新世纪,安徽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东向发展战略,皖江地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本世纪第二个10年即将开启之际,设立示范区,标志着国家关于皖江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与安徽的长期追求实现了历史性契合,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安徽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通过大规模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有利于安徽在新一轮增长中抢占先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四,有利于保持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加快健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面临着新挑战,加快调整区域产业分工、改善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形成区域良性互动格局的紧迫性日益增
强。设立示范区,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保持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通过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产业区际合理分工,推动区域间良性互动,稳定扩大就业,激发内需潜能,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夯实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规划》提出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
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工作始终,加强与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衔接,力求使《规划》既充分反映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体现国家战略意图,有一定高度,又能立足安徽发展实际,富有区域特色,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规划》紧紧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突出创新承接模式和发挥示范作用,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结合起来。皖江城市带要素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人才和技术支撑力量强,环境容量较大,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特色产业突出,具有较强的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和承载能力。《规划》以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系统整合皖江城市带各市空间与产业资源,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从整体发展战略出发,高屋建瓴地提出“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布局,即以沿江一线为发展轴,打造合肥、芜湖双核和滁州、宣城两翼。在此基础上,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形成产业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城市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空间开发格局。
二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开发园区转型升级、打造承接载体结合起来。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皖江城市带共有69家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家。这些开发园区是安徽土地集约化程度最高、现代制造业相对集中、创新创业优势明显、产业集聚效应突出的区域,形成了一些优势产业集群。同时,皖江城市带拥有大量未开发的岸线和土地,开发空间广阔、潜力巨大。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园区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和项目协作关联度不高、基础设施和生产服务配套条件还不完善等突出问题。《规划》着眼于皖江城市带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把打造产业承接载体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推进现有开发园区转型升级的基础上,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趋势,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高水平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新兴的现代产业密集区。同时,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方式和利益分享机制,鼓励示范区与沿海地区政府、开发园区、战略投资者和中央直属企业采取建设园中园、托管园区和共管园的方式合作共建开发园区,鼓励示范区内有条件的市、县突破行政区划界限,跨区域合作共建开发园区,推进组团式承接产业转移。
三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皖江城市带拥有一批中央驻皖科研机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知名高校,科技资源密集,创新氛围浓厚,创新势头强劲,近年来在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逐渐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随着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皖江城市带自主创新优势更加凸显。《规划》始终突出在承接中发展、在发展中承接这个主题,按照高起点引进、高水平承接的要求,明确产业承接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升级,提升主导产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结合,与自主创新相融合,使承接产业转移过程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能力增强和区域创新优势提升的过程。
四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皖江城市带生态优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较多,长江沿岸拥有一些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有利于集聚生产要素,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能够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规划》坚持把承接产业转移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起来,积极探索节约集约资源的新举措,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资源节约”的原则,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示范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五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强区域分工合作、实现区域联动发展结合起来。区域合作是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不合作就不能拓展广阔的发展空间,以一隅一角之地参与竞争,肯定难以有大的作为。皖江城市带是安徽实现加速崛起的重点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接近区域。2008年,皖江城市带引进的省外资金占安徽全省的72%,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占55%以上,2009年更是超过六成。《规划》突出强调要加强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的全面合作,广泛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不断拓展合作方式和领域,着力完善合作机制,构建示范区与长三角地区分工合理的产业体系和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加快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同时引领和带动安徽其他地区发展,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六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开展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结合起来。能否有效承接产业转移,主要取决于安徽自身的主动性,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承接环境。既然是示范区,必然就要超前,要率先做到,要重点围绕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环境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使之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大推动力。《规划》鼓励示范区大胆探索,赋予其在经济和社会管理相关领域改革、探索跨区域合作新途径等方面的先行先试权,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建立与沿海发达地区接轨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法制环境,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三、《规划》明确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规划》除前言外,正文共11章,全文约25000字。在全面分析设立示范区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规划》提出了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在指导思想上,重点突出了“六个着力”,即:着力深化泛长三角地区发展分工,创新合作方式,推动区域联动发展;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综合竞争力;着力促进创新资源整合,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着力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建设,努力使皖江城市带成为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与长三角地区有机融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规划》还明确了示范区发展的四大战略定位,即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按照有序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规划》制定了2015年和2020年示范区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示范区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环境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带动安徽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城镇化率达到55%。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汽车、钢铁、有色、机械设备、化工、建材、家电、农产品加工八大优势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日趋完善。三是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体制机制等与长三角全面对接,形成一批特色化、集约化发展的产业开发园区,外来投资、外贸进出口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四是公共服务日趋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五是人居环境更加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稳步下降,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率达到100%。巢湖整体水质得到改善,长江干流水质稳定在Ⅱ—Ⅲ类,出境断面水质保持现有水平。《规划》提出,到2020年,示范区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明确了九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着力优化产业承接与发展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经济活动合理有序进行的基础,关系到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后劲,决定着能否协调发展。《规划》依托皖江城市带现有产业基础、区位条件,从发挥各市比较优势、分析现实经济联系和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出发,提出要构建“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格局。以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六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主要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良好的岸线资源,着力打造安庆、铜池枞、马芜巢三大产业组团,形成现代化大工业和物流业的重要集聚区域;以合肥、芜湖为“双核”,发挥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全国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综合交通枢纽的作用,强化芜湖作为皖江开发开放龙头的地位和重要节点城市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两市产业集聚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服务功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充分发挥其毗邻长三角、民营经济活跃等优势,着力打造为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同时,规划还从空间上对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实现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作出了整体安排。
二是加强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产业转移和承接有多种形式,概括地说无非有两种,第一种是利用已有产业基础和园区条件把其他地区的产业吸引过来,与自身产业相融合;第二种是通过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园区,直接把产业“搬迁”过来,发展“飞地”经济。无论哪一种形式,都离不开布局优化、功能齐全的产业园区。《规划》要求按照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突出的原则,加强现有开发园区管理,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园区规范、特色化和集约发展,把开发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强调通过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鼓励示范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同时,为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趋势,《规划》提出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依托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高水平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高起点承接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这是《规划》的一大亮点。
三是明确产业承接与发展重点。这部分内容是《规划》的核心,主要是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和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在承接中发展、在发展中承接,构建包括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业、高技术、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六大产业在内的现代产业体系。选择这些产业作为承接与发展的重点,是通过认真研究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方向,明确产业转移的来源地和转移的主要产业,结合皖江城市带的实际情况而研究确定的。一方面,以优势产业和优势资源为依托,加大承接沿海制造业转移的力度,大力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企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另一方面,依托皖江城市带的综合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和发展纺织服装、建材化工、塑料制品、机械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打造面向长三角的农副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同时,积极承接和发展金融、商贸物流、交通运输等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协作能力。
四是推动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承接产业转移目的是为了推动产业发展,决不能搞平面和简单的承接,而是提升式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内生发展动力和竞争力。安徽在自主创新方面有一定特色,所以《规划》单列一章专门强调自主创新问题。提出要围绕产业承接发展重点,通过加快推进承接产业创新提升,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积极构建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要素对接,着力完善自主创新体
制机制,优化创新环境,支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五是强化承接产业转移基础设施支撑。《规划》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从全局的角度来设计和考虑的。这部分内容就是围绕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安徽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项目,把安徽的基础设施推上一个新台阶,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规划》强调要全面推进皖江城市带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示范区内互联互通的交通通信网络和示范区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增强区域能源保障水平,强化人水和谐的水利保障体系,加快区域信息一体化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
六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承接产业转移不是转移落后、转移污染,而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扣承接产业转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这条主线,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体现“示范”内涵。《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区域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转入,提高转移产业的技术含量,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强化污染防治,推进重大节能工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示范工程建设,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七是推动区域联动发展。表面上看起来区域联动发展并不属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内容,但实际上这正是《规划》的匠心所在。一方面,示范区需要强化与长三角等其它区域合作,“东张西望、左右逢源”,在内引外联中加快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示范区建设,使皖江城市带成为支撑点和辐射点来带动安徽其他地区共同发展。《规划》着重从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入手,通过全面加强与长三角全面合作、鼓励和支持长三角地区优先向示范区转移产业、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等重点工作,加强与沿海其他地区互动,进一步密切与中西部地区合作,同时强调要加强与省内其他地区的体制机制对接,明确了皖北、皖西、皖南联动发展的重点,从而实现安徽整体协调发展。
八是创新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创新是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规划》明确要在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行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环保政策、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适应转移企业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体系5个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进行先行先试。同时,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创新政府服务,着力提高行政效能;要构建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完善法制环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要完善社会管理与服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人才开发和就业服务,改革户籍制度。
九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毋庸置疑,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没有先例可循,需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这些政策既要实事求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又要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先行先试,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实现。《规划》从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5个方面明确了一些必要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是国家有关部门反复研究确定的,有一定的含金量。用足用好这些政策,必将对示范区建设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规划》还要求长三角两省一市和安徽省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在符合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遵循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叠加,鼓励长三角等沿海地区产业向示范区转移,推动长三角与皖江城市带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的产业格局。
四、《规划》实施的关键在于形成合力
《规划》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方面密切合作,确保相关任务和目标顺利实现。落实《规划》,加强领导是保障,强化协调是前提,完善机制是基础,形成合力是关键。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安徽省人民政府要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规划》。通过宣传,要增强地方各级政府对《规划》重大意义的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实施规划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宣传中,特别要认真听取基层政府、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国家有关部门,切实把《规划》贯彻好、实施好。
二是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安徽省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示范区建设的各项任务。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和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抓紧推进相关工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要继续加强与安徽省的合作,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结合《规划》实施,引导和支持本地产业向示范区有序转移,加快推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强化指导,落实政策。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根据《规划》的要求,在专项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对示范区建设给予指导和支持。要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政策,不断充实和完善支持政策的内容。要加强部门沟通和协调,指导和帮助地方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开展监督,适时调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规划》实施中负有重大责任。我们将根据国务院批复精神,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督促检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将加强与国家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努力推动皖江城市带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规划》为我们描绘了示范区建设的美好蓝图。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长三角两省一市等地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安徽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好,为推动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新的更大的贡献。(范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