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台风灾害特征与防御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论文
广东省台风灾害特征与防御措施
摘要:台风灾害是当今全球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广东省位于太平洋西岸,濒临南海,海岸线长达4300km,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高度集中,是中国遭受台风灾害损失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基于台风的各种资料,分析广东省台风的灾害特征,并针对广东省台风灾害特点提出减轻台风损害的防御措施。
关键词:广东;台风;防御措施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通常又称热带气旋。热带气旋的生命史可分为生成、成熟和消亡三个阶段。其生命期平均为一周左右,短的只有2-3天,最长可达一个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需要巨大的能量。国际上对热带气旋的分级标准和名称如下:热带低压(TD-Tropical Depression),中心附近最大风力6~7级;热带风暴(TS-Tropical Storm),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9级;强热带风暴(STS-Typhoon Hurrican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11级;台风(或飓风)(TY-Typhoon Hurrican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为方便叙述,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本文一律统称台风。
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重要源地,这一海区每年发生的台风占全球台风总数的36%。而台风的结构以及它所处的环境流场决定了这一海区的台风受到西北方向的总合力而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广东省海岸线漫长,正位于这一源地的西北方向,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极易受到台风侵袭成为我国台风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据1950-1992年初步统计,广东省发生重大台风灾害近30次,其中自1985年以来因台风和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平均每年损失20亿元,1991年更是高达43亿元。随着广东经济的飞速发展,这种损失将不断增加。台风灾害严重制约了广东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广东省台风灾害特征,分析台风灾害对广东经济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台风灾害特征分析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论文
1.1 发生频率高,发生时间集中
根据中央气象台编制的《台风年鉴》,对1949~2000年52年间登陆广东省 的台风进行了统计分析。(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949~2000年中,登陆广东省的台风数达182个,平均每年3.5个,其中登陆最多年份达7个(1952、1961、1993年),最少的也有1个,由图1可知各年台风分配很不均匀,年际变化大。登陆广东省的台风中属于台风的就有54个,年平均1.04个,占登陆总数的30%;属于强热带风暴的有57个,年平均1.10个,占总数的31%;属于热带风暴的有40个,年平均0.77个,占总数的22%;热带低压最少,仅31个,年平均0.60个,占总数的17%。可见,登陆广东省的台风不仅数量多,而且强度大,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占了61%。从表1还可以看出,登陆广东的台风时期为5~12月份,长达8个月,其中7~9月份为台风盛期,这三个月登陆的台风占了全年总数的73.2%,可见台风灾害的群发性强,频度高。登陆广东的台风初台日期平均为7月3号,最早是5月2号,即1999年在惠来登陆的9902号台风;终台日期平均为9月21号,最迟为1974年12月2号在台山登陆的一个热带风暴。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论文
1.2 台风灾害突发性强
在台风移动过程中,如果环流形势迅速调整,副热带高压强度迅速变化,便有可能突然转向,使预报失准,在台风实际登陆的地区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而遭受损失。另外,本省近临南海,在南海形成的台风,从形成到登陆时间较短;在南海形成的热带低压也有可能在移到近海时,迅速加强成台风并登陆,使沿海地区碎不及防。如8309号台风在珠海登陆,仅仅一两个小时就将珠江三角洲约13.3万hm2农田和许多村庄变成一片汪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海那些突然加强,迅速登陆的台风。这类台风范围小,强度大,发展猛,移动快,给预报带来很大困难,常常在短时间内就成灾。如8609号台风7月20号14时在海南省文昌市附近海面生成,当天22时在徐闻登陆,前后不过8h,但是却造成了56人伤亡,农作物受灾面积14.9万hm2,直接经济损失1.13亿元。1.3台风灾害的多重性
台风不仅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而且由于台风的连锁效应还会带来多重性灾害。例如,台风暴雨可以引起洪涝,还会引发泥石流、山崩、滑坡和水土流失等次生灾害;而风暴潮造成的海水倒灌会导致内涝、土地盐碱化等。例如在斗门至台山之间沿海登陆的9316号太平洋台风,登陆时适逢天文大潮(农历八月初二)的高潮涨潮时段,带来了狂风、暴雨,并出现了历史最高风暴潮位,重现期达200年一遇。珠海、中山、江门等11个市37个县不同程度受灾。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台风受灾人口569万人,死亡25人,溃决堤围53 km,直接经济损失19.62亿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论文 台风对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影响
广东省每年都遭受台风灾害。沿海地区集中了全省人口的70%和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84%,是台风灾害的高风险区,承受成灾的经济损失达80%~90%,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1 台风对经济的影响
热带气旋是自然灾害的首恶,其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大,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90年代后,广东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灾害损失量级明显增大,根据灾害普查结果,广东省平均每年因热带气旋造成40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70多亿元。2006年,广东省接连遭受0601号强热带气旋“珍珠”、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0605号热带气旋“格美”、0606号热带气旋“派比安”等热带气旋的影响,损失达250多亿元,是近年来广东热带气旋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一年。1996、2008和2010年受热带气旋影响,也是灾害损失较为严重的年份。1996年9月9日,在吴川登陆的9615号热带气旋造成建国后最严重的风灾,湛江气象台测得极大风速超过57米/秒,达到超级台风等级,损失严重。2008年9月24日,0814号强热带气旋“黑格比”于在茂名市电白县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50百帕,最大阵风65m/s(相当于17级),全省直接经济损失114亿元,死亡22人。2010年“凡亚比”呈现风大雨强,灾害严重损失大,造成了全省137人受灾,死亡、失踪共计134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4.75亿元。2.2 台风对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台风引发的暴雨、洪水,可能导致洪泛区卫生状况恶化,引发各种急性传染病的流行。水土流失、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使农业耕地遭到泥沙石的淹盖,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风暴潮引起的海水入侵,使地下水受污染,土地盐碱化,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同时,由于受灾群众生活遇到很大困难,精神受到沉重打击,大大降低生产积极性,使受灾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形成脆弱的社会环境,降低抗灾自救能力。另外,台风灾害对具有特殊文化特性的建筑或遗迹及具有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的珍稀动植物、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可能造成破坏。台风灾害的防治对策 3.1 加强预测、预报的研究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论文
虽然目前广东已建立了效能较好的台风路径预报模式,对台风天气预报也有一定能力,但对近海突发台风和突发路径台风的预报尚缺乏有效办法,因此要加强沿海的台风联防和对登陆台风的特别监测,同时应重视对台风的活动规律和预报方法的研究。引进和研制现代的先进探测工具和通讯设备以及加强资料处理和传输的现代化。
3.2 加强预防措施的研究
加强台风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全民防灾意识,用科学方法防御台风。加建防御台风的人工建筑的建设,而这些工程设施修建时既要考虑防洪,更要注意防御风暴潮,海堤的建设要考虑最高潮位,也要考虑海浪的掏刷作用,基底的加固是重要的,堤外防护林带的建设应是经济实用的。提高已有建筑物及拟建建筑物的防台抗台的标准。确定台风过境时的紧急避难措施,如确定避难场所、做好抢险抢修的准备工作等,以减轻台风可能造成的灾害。各级政府应加强防台风抗台风的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和指挥防台抗台。3.3 加强灾害治理对策的研究
增强减灾意识,并增加对台风灾害治理的投资。对已造成灾害的地区做好紧急避难工作及灾后重建工作。不断迅速收集和整理灾情资料,加强对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效应的评估研究,建立台风灾情库及其信息系统,为台风灾害研究工作做准备。加强重大台风灾害形成规律及台风灾害链的研究,尤其是沿海主要经济开发区的台风灾害综合研究。进行灾害区划和减灾对策研究,建立防灾减灾专家系统。
参考文献: [1] 史培军.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灾害成因与对策专辑), 1991, 37~42.[2] 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自然灾害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121~154.[3] 梁必骐.广东的自然灾害[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103~117.[4] 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广东水旱风灾害[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167~204.5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论文
[5] 史培军.中国自然灾害、减灾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自然资源学报, 1995, 10(3): 267-278.[6] 孙广忠.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及减灾战略[A ].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与减灾对策[C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86.6
第二篇: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已由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14年11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4年11月26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和管辖海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台风、大风、龙卷风、暴雨、高温、干旱、雷电、大雾、灰霾、寒冷、道路结冰和冰雹等所造成的灾害。
第三条 气象灾害防御遵循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统筹规划、社会参与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协调机制。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人工影响天气等气象灾害防御的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教育、公安、民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卫生、海洋渔业、安全监管、电力、通信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建立监测、预报、预警的联防制度和应急预案主动响应、信息沟通制度。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经费投入,保障当地气象观测、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应急处置、灾害评估与调查、人工影响天气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所需经费的支出。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防雷减灾、气象应急保障、人工影响天气等气象灾害防御服务工作。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宣传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加强气象科普场馆或者设施的建设,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学校应当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教育内容,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培训课程,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气象等部门应当给予指导和监督。
第八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和气象灾害应急演练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配合并参与气象灾害防御活动,提高科学避险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参与应急演练等气象灾害防御活动。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气象灾害防御有关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发展。鼓励气象灾害防御有关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和服务等工作。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发生机理、监测、预报、预警和防御技术研究,鼓励技术创新,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人才培训制度、人才共享机制和激励机制。
第二章 预 防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向社会公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或者委托气象灾害防御社会组织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等因素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确定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区域,建立气象灾害风险阈值库,并依法向社会公布气象灾害风险区划、防御重点区域、风险阈值等信息。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上一级人民政府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本地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相关内容应当纳入城乡规划。
编制区域、流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业、渔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航空、旅游、通信、能源、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应当与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相关要求相协调。第十四条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防御原则;
(二)防御目标和主要任务;
(三)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防御工作现状;
(四)气象灾害易发区和易发时段;
(五)防御分区及战略布局重点;
(六)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
(七)防御工程及保障措施;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制定本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指导下一级人民政府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提高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教育、公安、民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卫生、海洋渔业、安全监管、电力、通信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应急预案应当与本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相衔接。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并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措施、设施检查。气象灾害应急演练主要包括演练准备、预警、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善后处理和评估总结等内容。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等部门确定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并向社会公布。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气象灾害防御职责:
(一)制定本单位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气象灾害隐患排查;
(二)确定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
(三)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档案,确定防御重点部位,设置安全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四)定期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五)进行气象灾害风险安全培训;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指导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提供查阅、使用气象资料便利,指导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
鼓励非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
第十九条 台风黄色、橙色、红色或者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为停课信号,停课信号生效期间,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应当停课。未启程上学的学生不必到学校上课;在校学生(含校车上、寄宿)应当服从学校安排,学校应当保障在校学生的安全;上学、放学途中的学生应当就近到安全场所暂避。
第二十条 台风黄色、橙色、红色或者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生效期间,除必需在岗的工作人员外,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地点、工作性质、防灾避灾需要等情况安排工作人员推迟上班、提前下班或者停工,并为在岗工作人员以及因天气原因滞留单位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避险措施。
第二十一条 编制城乡规划和主体功能区、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发展建设规划,以及重大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立项,有关部门应当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二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沿海城市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水利、海洋渔业、海事等部门制定近海台风应急预案和海上台风应急预案,指挥近海地区及海上作业平台、船舶等防御台风气象灾害,根据台风情况做好人员转移,提高沿海城市对台风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大风、龙卷风多发区域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防风需要,建设和完善紧急避难场所、避风港、避风锚地、避风带等设施,根据气象部门的监测预警信息,提前指导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固道路、港口设施。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城市管理等部门制定城市暴雨应急预案,避免因暴雨导致城市积涝;对已出现积涝的地区及时进行整治疏通。
城市排水管网的管理部门应当做好排水管网和排水设施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持排水通畅,针对城市积水易涝区域增加、改造排水设施并制定排水措施,设置明显的危险警示标志。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农业等部门制定农村暴雨应急预案,指导农村居民做好房屋选址、建设等暴雨灾害防御措施,避免因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水利部门应当在洪涝灾害易发区修建河道、水库、堤防等防洪设施,监测与核实水库、山塘容量。国土资源部门应当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日常排查,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测。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应当科学规划,逐步增加绿地率和水域面积,调整能源结构,减少人为热源排放,减轻高温热浪的影响;根据干旱灾害特点,因地制宜修建中小型蓄水、引水、提水和雨水集蓄利用等抗旱工程,储备必要的抗旱物资,保障干旱期城乡居民生活供水的水源贮备;电力监管部门、电力企业应当针对高温和干旱做好供电准备、电网运营监控和电力调配。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高温天气期间减轻劳动者工作强度,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应当合理调度水资源,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约用水的先进技术,引进耐旱品种和抗旱耕种技术,适时组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减轻旱灾影响。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防雷减灾工作纳入公共安全监督管理的范围。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依法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服务。
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场所或者设施应当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防雷标准和规定,安装雷电防护装置,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做好日常维护。
第二十七条 农村学校、雷电灾害风险等级较高的村民集中居住区和种养殖区应当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安装雷电防护装置。雷电防护装置的安装和维护应当列入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建设计划。
第二十八条 大雾、灰霾多发区域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和完善机场、高速公路、航道、渔场、码头、人口密集区域等重要场所和交通要道的大雾、灰霾监测、防护等设施,并做好交通疏导、科学调度和预防工作。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应当在寒冷天气来临前,引导群众做好防寒保暖准备,及时向社会开放应急庇护场所和救助站;指导农业、渔业、畜牧业等行业采取防寒、防霜冻、防冰冻措施。
低温、霜冻多发区域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种植业结构,采取综合有效防御措施。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应当制定应对道路结冰、线路覆冰的防护方案。根据冰冻可能发生的情况,发布道路出行建议,进行交通疏导;加强供电、通信线路巡查,做好积冰清除、线路维护等工作。
第三十一条 冰雹多发区域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冰雹灾害的调查,确定重点防范区,组织人工防雹科学试验,适时开展人工防雹作业。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气象灾害预防、监测、预警信息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灾物资储备,组织有关部门定期排查气象灾害隐患。
各级人民政府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结合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以及农业生产实际,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和普及,提高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区域内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组织领导。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管理和指导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区域人工增雨、防雹、消雾和防霜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应当根据当地农业抗旱、生态建设以及重大社会活动服务需要适时依法开展。
第三十四条 鼓励建立与气象灾害有关的巨灾保险制度。
鼓励通过保险等方式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气象灾害风险防御能力。
第三章 监测、预报和预警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加强下列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设施建设,完善气象灾害监测体系:
(一)在气象灾害易发区域和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区域,加大气象灾害监测站(点)密度;
(二)在交通和通信干线、重要输电线路沿线、重要输油(气)设施、重要水利工程、重点经济开发区,以及山区、海洋和重点林区、矿区、渔区,农作物主产区,加强气象监测设施建设。
第三十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大型桥梁和配置大型港口机械的港口等,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防御设施纳入工程建设投资计划,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第三十七条 气象灾害防御设施依法受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及其警示标志。
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受到损坏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或者气象灾害防御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确保气象灾害防御设施正常运行。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并抄送同级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无线电管理等部门。
在审批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时,涉及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范围的,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无线电管理等部门应当统筹考虑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教育、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卫生、新闻出版广电、海洋渔业、安全监管、旅游、通信、民航、电力、海事等部门和单位建立健全气象灾害信息共享机制。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依法开放气象数据接口,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整合、交换和共享气象信息。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提供水旱灾害、森林火险、地质灾害、农业灾害、环境污染、电网故障、交通监控、城乡积涝等与气象灾害有关的信息。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与发展改革、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新闻出版广电、海洋渔业、安全监管、旅游等部门建立气象预警信号的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公安、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海洋渔业、旅游等部门,加强专项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为农林果业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道路交通安全、地质灾害防治、海洋生产安全、旅游安全等提供气象实时服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发展改革、环境保护、卫生等部门,加强气象条件对疾病、疫情、环境质量、物价影响的气象预警,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环境事件等应急处置提供气象实时服务。
第四十一条 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区域数值天气预报开发应用。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应当研究总结影响当地天气系统规律,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第四十二条 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向社会统一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可能发生气象灾害时,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应当进行加密观测,组织跨区域预报会商和监测联防,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第四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需要,完善城乡预警服务设施,健全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系统。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气象灾害易发地段设立明显的警示牌,在城镇显著位置、交通枢纽、公共活动场所、重点工程所在地、应急避难场所等以及气象灾害易发区域,根据需要设立气象灾害预警传播设施或者利用现有的传播设施,及时准确传播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气象灾害防御需要,设立公益性气象广播电台、电视频道,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途径。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边远农村、山区、渔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因地制宜地利用有线广播、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装置等及时向受影响的公众传播信息,实现与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的有效衔接。
第四十四条 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和通信运营单位收到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发布的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应当准确、及时、无偿地向公众传播,并标明发布时间和发布的气象台站名称;在紧急情况下,应当按照应急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传播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避难场所、救援电话等信息。
电视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时,应当在电视屏幕持续显示相应等级的预警信号图标,并以字幕形式播发预警内容。台风黄色、橙色、红色或者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生效后,当地广播、电视媒体除播发预警信息外,还应当同时不间断滚动播出气象台站监测到的台风、暴雨最新情况和相应的防御指引;通信运营单位应当及时安排优先通道,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向受灾区域内的手机用户发布预警信息。
第四十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在收到当地气象台站发布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应当利用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多种方式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学校、医院、企业、矿区、车站、机场、港口、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等场所的管理单位在收到当地气象台站发布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应当利用电子显示装置、广播等途径,及时向公众传播。鼓励企业参与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播发设施的建设。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实时发布气象灾害防御信息,定期公布气象灾害防御服务范围、产品、种类、标准和传播渠道。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服务行业的指导和监管,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服务行业标准和服务质量评估标准等,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确定气象信息员或者协理员并报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备案,为气象信息员或者协理员提供必要工作条件。
气象信息员或者协理员协助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民政等部门做好下列工作:
(一)宣传气象灾害防御知识;
(二)接收和传达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
(三)收集并向相关单位报告灾害性天气及影响情况;
(四)参与气象灾害应急联络、应急处置、灾情调查等。
第四章 应急处置
第四十八条 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气象灾害的严重和紧急程度,按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启动后,有关人民政府、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预案规定开展应急响应行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的启动和终止,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灾害性天气影响范围、强度、时间,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临时确定为气象灾害危险区,并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和通信运营单位向社会公告。
对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采取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气象灾害危险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实施,并及时转移避险。
第五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需要,应当采取下列处置措施:
(一)组织救援和救治受灾人员,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等保障措施;
(二)标明危险区域,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
(三)抢修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
(四)启用本级人民政府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调用救灾设备、设施、工具;
(五)组织并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和药品的生产、供应;
(六)依法采取价格干预措施,维护市场价格秩序,惩处哄抢财物、哄抬物价、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七)采取措施防止发生衍生、次生灾害;
(八)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第五十一条 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启动后,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灾害性天气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估,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变化趋势和评估结果,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以及灾情发展和处置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级别或者作出解除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决定。
第五十二条 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民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利等有关部门进行气象灾害情况调查评估,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气象灾害发生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调查人员如实提供情况,不得隐瞒、谎报气象灾害情况。
气象灾害情况调查评估应当包括气象灾害损失情况、造成灾害的原因及相关气象情况、灾害发生前后气象预报服务情况等内容。
第五十三条 气象灾害发生地的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民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利等有关部门综合分析造成气象灾害原因、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明确部门职责,排除灾害隐患,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修复或者加固气象灾害防御设施,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或者确定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区域的;
(二)未按照规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或者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
(三)未对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的;
(四)未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
(五)未按照规定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以及未按照规定采取应急措施的;
(六)收到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后,未采取措施及时向公众传播的;
(七)隐瞒、谎报或者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八)其他不依法履行气象灾害防御职责的。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擅自批准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
(二)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时,未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严重影响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各级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实施其依法采取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
(二)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违反本条例规定,应当停课而未停课的;
(三)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场所或者设施的雷电防护装置,未按照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
(四)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气象灾害防御警示标志、警示牌的;
(五)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或者通信运营单位未按照要求向公众传播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六)对重大气象灾害瞒报、谎报、拖延不报或者阻挠气象灾害调查、事故鉴定的;
(七)未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
(八)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未履行气象灾害防御职责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广东气候特征
广东地处我国大陆的最南端,大部分属亚热带气候区。
光温水风等气候资源丰富,且雨热同季,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
1981-2010年,全省年平均气温21.8℃,最冷1月平均13.3℃,最热7月28.5℃。平均年降水量1789.3毫米,最少年1314.1毫米,最多年达2254.1毫米,12月最少(32.0毫米),6月最多(313.5毫米)。
年平均气温分布呈南高北低,雷州半岛南端徐闻最高23.8℃,粤北山区连山最低18.9℃。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呈多中心分布:3个多雨中心是恩平-阳江、海丰和龙门-清远,其中恩平平均年雨量超过2500毫米,海丰接近2500毫米,龙门略少为2100毫米。年暴雨日数最多的是海丰,年均13.5天。全省86个遥测站中,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42.0℃出现在韶关,极端最低气温-7.3℃出现在梅州,最大日雨量640.6毫米出现在清远。
1951-2010年,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平均为5.2个/年。全国各地气象部门学习传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11月13日,中国气象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主持会议,传达了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主要内容,要求气象部门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各地气象部门迅速学习传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国气象局有关要求。
会议强调,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要认真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深刻理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六个重点改革领域的主要内容,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的四条重要经验,深刻领会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等方面的主要任务。
会议要求,按照中央精神,要认真做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传达学习与贯彻落实,并结合部门实际,对气象部门改革工作进行研究部署;要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方向,大胆实践探索,注重统筹协调,凝聚改革共识,落实领导责任,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江西:学习传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11月13日,江西省气象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迅速学习传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省局党组成员,省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薛根元就全省气象部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六点要求。
一是各单位要迅速掀起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高潮,要组织本部门人员认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切实把干部职工思想认识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抓好学习,加深理解。
二是省局党组根据中国气象局党组和省委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研究部署全省气象部门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意见和具体措施,当前一个时期就是通过报告会、辅导讲座、讨论会和支部学习会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对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为下一阶段的贯彻落实奠定思想基础。
三是联系气象部门实际抓好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是江西省气象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的精神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各单位要密切联系部门实际,尽早思考,尽早谋划,边学习、边领会、边思考,要着力思考、调研、谋划江西省气象事业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与改革等重大举措,同时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征求到的意见,在改革发展大局中抓好工作的整改落实。
四是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省局党组和党组成员对照检查材料已经上报中国气象局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督导组和活动办,党组成员相互谈心、交换意见、统一思想,召开了民主生活预备会议。各单位还应结合三中全会精神,抓紧时间撰写对照检查材料,针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征求到的涉及本单位的意见,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突出重点,提出整改措施并抓紧时间整改。
五是抓好当前的各项工作。要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各责任单位要对中国气象局目标管理任务进行梳理、分析,对照考核项目,按照责任分工,抓好工作落实,完成考核任务。各市、县气象局要按照省政府“十二五”气象项目建设协调会议精神,按照省气象局、省财政厅、省发改委联合发文的要求,抓好 “十二五”市县资金配套经费落实。要本着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气象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对“十二五”规划项目进行优化,突出建设重点,明确建设内容。要抓好气象现代化有关工作,印发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召开气象现代化工作会议,一并推进综合改革工作。
六是尽早谋划部署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各单位要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紧调研分析2014年全年重点工作任务,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在春节前对2014年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重点工作任务做出全面的部署和安排。
省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谢梦莉传达了郑国光局长在中国气象局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上的有关要求精神,就进一步贯彻落实中纪委通知精神,加强全省气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要求。
广西:学习传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11月13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召开专题学习会议,迅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家清主持学习会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将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当作全区气象部门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来抓。区局党组做到先行一步,进行了初步学习,下一步要在全区气象部门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高潮。要通过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支部学习会等方式及时组织党员学习全会精神,要通过举办专题辅导讲座、开设宣传专栏等形式在全区气象部门营造浓厚的学习贯彻氛围,要采取多种措施将全会精神组织好、传达好、学习好。二是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抓好广西气象发展改革创新各项工作。新形势下,气象工作面临着新任务、新挑战。全区气象部门干部职工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切实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努力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广西气象现代化,取得广西气象事业发展新的更大的成绩。三是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工作。要在认真学习领会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区局党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明确学习贯彻重点,将学习贯彻工作抓到实处,取得实效。(记者 曾涛)
河南:学习传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11月13日,河南省气象局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出席会议,省局各内设机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省气象局副局长孙景兰要求,全省气象部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省局党组的工作安排上来,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全省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孙景兰要求,全省气象部门要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切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一要切实落实好中央和省领导批示精神,做好今冬明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切切实做好保障人民福祉安康各项气象服务工作;二要扎实推进好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把学习贯穿活动始终, 切实召开一个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为下一步整改问题、建章立制奠定坚实的基础。三要确保完成好2013年各项目标任务,认真对照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全面梳理各项任务的进展情况,查遗补缺,加快推进,确保圆满完成;四要科学谋划好2014年工作任务,要在认真总结今年工作和深入分析判断形势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提出明年工作思路和措施,为做好明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记者 周爱春)
浙江:迅速学习传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11月13日上午,浙江省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局局长黎健结合浙江工作实际,对下一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把学习领会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乃至一段时间的首要政治任务,提高认识,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要在认认真真学习上下功夫,在深刻理解上下功夫,在联系实际上下功夫,以三中全会精神指导、谋划、推动浙江气象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二是要紧密结合浙江气象实际,深入思考浙江气象工作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融入点和结合点,重点在推进公共气象事业发展、推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全面纳入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新型公共安全体系、深化气象社会管理改革、加强气象依法行政促进全面履职、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完善气象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三是要抓好当前的工作,为改革发展奠定基础,抓紧完成目标考核各项任务,进一步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深化基层综合改革,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程,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当前气象服务工作。
西藏: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深化部门改革
11月13日,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召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专题学习了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王鹏祥对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精神提出要求:一是要统一思想,在全区气象部门掀起学习高潮,全体干部职工要把学习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学习内容,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西藏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稳定、民生”四件大事上,为2020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气象现代化,有力保障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这一目标夯实基础。二是要突出“西藏高原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气候变化及生态文明气象服务体系”两个体系建设,提高全区气象部门防灾减灾的意识和防灾减灾的标准,减少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不利影响。要积极参与西藏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务实管用的制度,推进西藏气候变化及生态文明气象服务工作。三是要结合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贯彻“强基础、提能力、重服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立足区情、整体规划、试点先行、突出特色,着力强化县级气象机构工作基础,努力转变县级气象机构工作职能。四是将学习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弘扬改革精神,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财务制度、公务接待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各项改革,加快转变机关职能,推进简政放权,强化法治思维和依法发展气象的意识,推进制度创新,更好地用制度管住干部的行为,用机制规范权力的运行,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四风”的漏洞,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通讯员 任璐 唐丽莎)
干部学院迅速传达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11月13日下午,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召开全体处级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高学浩主持会议,传达学习了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主要内容。干部学院副院长肖子牛,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胡欣,全体处级干部参加会议。
会议要求,学院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把三中全会精神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认真思考学院未来发展的工作思路,做好顶层设计工作;要按照党中央及局党组要求,认真做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通讯员 康伟)
山东:省局党组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11月13日,山东省气象局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体传达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严重违纪违法案及其教训的通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重要讲话、中国气象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中央纪委驻中国气象局纪检组文件等。
山东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史玉光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上级领导讲话和文件精神作出部署,明确要求各单位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有关文件原原本本地传达给全体干部职工,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他强调,要认真做好召开省局党组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各项准备工作;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局纪检组要结合山东省实际提出明确要求,加强监督检查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并同当前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思考、研究山东省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措施,促进全省气象事业科学发展。(记者 孙彦)气象局组织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10月26日,气象部门司局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京开班,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依法治国对气象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研讨新形势下依法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等重大问题。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在开班式上作传达学习报告。开班式由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小峰主持,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矫梅燕、于新文等在京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和各内设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开班式。
据悉,这次气象部门司局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主要任务,是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依法发展气象的能力和水平;深刻领会中国气象局党组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提高领导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能力;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气象干部队伍。通过学习和讨论,把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实质,以理论学习的有益成果推动依法推进气象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
此次研讨班为期5天,中国气象局领导和外请专家将围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气象法制建设和气象部门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气象部门党的建设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等问题做专题报告,全体学员将就相关问题开展专题讨论。
在研讨班的第一讲上,郑国光带领学员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气象部门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以及落实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管党的新要求,加强和改进气象部门党的建设工作作出部署,并为学员列出气象改革发展、气象法治建设如何适应依法治国新形势、新要求等思考题。
郑国光指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重在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会议的精神实质。气象部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将全国气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法治中国建设上来,直接关系到能否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直接关系到气象部门法治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也直接关系到能否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气象保障的能力和水平。
郑国光强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们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推动各项气象法治建设取得新突破;必须树立强烈的法治意识,深刻理解用法治精神推进改革发展大业,靠法治为改革发展护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切实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强大动力;必须坚持自觉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加自觉地把气象法治建设与法治中国建设融为一体;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正确处理气象法治建设与气象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确保气象法治建设能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和人民安全福祉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必须发挥表率作用,深入思考如何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思考如何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深化气象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就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的新要求,郑国光强调,要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上从严,要在狠抓“严教”与“严规”上从严,要在党内政治生活上从严,要在管理干部队伍上从严,要在加强作风建设上从严,要在执行党的纪律上从严,要在自觉接受监督上从严,要从严把好党建规律关。
中国气象局党组传达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圆满闭幕。当日晚,中国气象局党组立即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主持会议,他要求气 象部门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工作部署上来。
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小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晓农、矫梅燕、于新文参加会议,副局长宇如聪列席会议。局各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与会。
郑国光指出,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一年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不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极为繁重,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项工作,注重从思想上、制度上谋划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中央政治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打开新局面。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既要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改革发展的战略定力,又要敏锐把握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钉钉子精神,继续做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作,继续做好改善和保障民生特别是帮扶困难群众工作,继续做好作风整改工作,继续做好从严治党工作,继续做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为明年开局打好基础。
郑国光要求,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信心、锐意改革、勇于担当,开创工作新局面;认真学习领会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是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目标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科学内涵,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和任务要求,深入研究气象部门贯彻落实《决定》的举措,全面推进气象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发展气象事业;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在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和全面推进气象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发展气象事业方面进行认真思考,结合全面做好各项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深入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成果巩固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好。
据悉,中国气象局党组将于10月24日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的有关工作;自26日起,中国气象局还将组织气象部门司局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
第三篇:乡镇台风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乡镇台风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台风(含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以下统一简称台风)灾害是xx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为了有效做好防御台风工,规范各部门职责和工作程序,及时、妥善处置因台风造成的各种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根据xx镇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防汛储备物资验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2)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细则等。
3、编制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
(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基本情况
1、河流分布情况
xx河在xx区境内。全长xx公里,流域面积xx平方公里,于xx村注入xx江。河道坡降大,平均坡降xx%,又是由xx条支流组成,河床卵石覆盖层厚,河水猛涨猛落,流量变幅很大。
2、境内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征
xx镇属xx气候区,气候温凉,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xx℃,大于xx℃积温xx℃,年日照小时数xx小时,无霜期xx天,年均降水量xxmm,降雨年内分配极度不均匀,xx%集中在xx月份,由于降雨的相对集中,极易造成山洪暴发。
3、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水土流失情况
我镇属典型的微丘区,xx河沿岸的xx村以砂性土为主,其他村以粘性土为主。因xx河上游控制工程的缺建,加之河道坡降太大,流速太快,河床难以稳定,极易造成沿岸耕地水土流失。
4、社会经济情况
(1)区域内行政区划、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
我镇辖xx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xx年末全镇总人口xx万人。
(2)区域内耕地面积、产业结构等
我镇常用耕地面积xx万亩,是xx市xx区重要xx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5、台风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1)境内有国家小(Ⅰ)型水库一座,已除险加固,当家塘坝xx座,通过近几年整合八小提升工程和烟水工程等涉水项目,塘坝均得到治理。修复穿境全镇的xx河水毁堤埂xx米。
(2)安装了台风山洪预警设备(无线广播xx个点:分别是xx。水位监测站xx个:xx河xx大桥和xx水库。手摇报警器5台)。
(3)主要存在问题是:部分村民房屋破旧、老化;农电线路树木清障存在隐患,村组道路安全易塌方和滑坡险段的安全警示和防范不够;农业大棚和养殖大棚的安全防范的宣传不够,防范意识不强;防御台风山洪灾害知识宣传力度不大,防御台风山洪灾害意识不强,应急队伍不健全。
三、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1、划分原则
危险区是指受台风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
2、危险区、安全区的具体划分
危险区:(1)xx村片(地质灾害点):xx户,共
xx人,有xx联系负责转移人员。xx村xx地质灾害点,xx村xx隐患点;(2)xx水库下游片:xx社区xx等xx个行政村xx个社区,xx个村组xx户xx人;(3)xx河片:xx村xx等
xx个自然村xx人,xx村xx人。xx村低洼地段xx人。地质灾害点人员转移地点向xx街道转移,其他片受威胁人员按村转移路线转移。以上除外其余为安全区。
四、组织指挥机构
1、镇组织成立指挥机构。成立防台风应急指挥所,由党委书记xx为政委,xx镇长任指挥长,成员由自然资源规划所、民政办、财政所、派出所、供电所、水利站、农业综合服务站、城建办、卫生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防台指挥机构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xx个工作组,xx个应急抢险队(xx人由镇政府干部、基干民兵和相关企业组成),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主任为负责人的台风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同时各村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抢险队,每村xx人以上,各村、组均要落实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测人员,并造花名册报送镇应急办备查。
2、镇应急中心职责。负责组织、指挥全镇防御台风工作。主要职责是组织制订镇级防御台风预案,部署防御台风减灾工作,督促有关部门和各村(社区)组织灾后恢复及相关协调工作具体组织镇和村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等。村防台风工作组负责村本行政村内降雨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工作。
3、应急办。承办镇防御台风的日常工作,及时了解台风动态、雨情、水情和灾情,以及镇直相关部门和各村委会防御台风工作情况,根据区防指部署,负责召集应急、水利、气象和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会商台风动态和影响,会同有关部门拟订防御台风工作意见,督促各村和各相关部门落实区防指部署的各项防御台风工作措施,指导各村委会制订防御台风工作预案。协调其它各工作组开展工作,并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监测组:负责监测雨量、水利工程、危险区、滑坡点移位信息。
信息组:负责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气象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转移组: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组织转移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调度组:负责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等。
保障组: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工作。
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
宣传组:负责把握全镇台风防御宣传工作导向,及时做好防御台风、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宣传报道工作宣传和正面典型宣传。
4、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及联系方式
在镇防台风应急指挥所统一领导和组织下进行工作。镇党委书记李旻任指导员,镇长许大胜任指挥长,分管人大主席吴毅任常务副指挥长,党委副书记夏昌福任副指挥长。
监测组工作人员:
组长:xx
成员:xx
信息组工作人员:
组长:xx
成员:xx
转移组工作人员:
组长:xx
成员:xx
调度组工作人员:
组长:xx
成员:xx
保障组工作人员:xx
组长:xx
成员:xx
宣传组:
组长:xx
成员:xx
镇台风灾害防御工作责任人、工作人员均用手机联系。
五、监测预警
1、监测内容及要求
台风山洪灾害监测内容:辖区内降雨、水位、泥石流和滑坡、房屋倒塌、大棚倒塌农业或养殖受损、电线中断、通讯网络故障等信息。
台风灾害监测要求: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
2、预报预警内容
气象预报、溪河洪水预报、水库水位预报、泥石流和滑坡预报。当接到以上各种预报时镇村两级负责人应引起重视。
预警启用时机。预警发布及程序:根据调整、监测、分析、按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等,及时发布警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预警程序和启用条件。(1)在一般情况下,台风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防台应急指挥部发布,区—镇—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2)如遇紧急情况(滑玻、水库、山塘溃坝等)村可直接报告区级防汛指挥部和镇应急指挥所;并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
预警方式:可用程控电话、广播、移动电话预警;使用鸣锣、手摇报警器报警。
转移路线要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地带;不要顺着溪河沟谷上下游、泥石流沟上下游、滑坡的滑动方向转移,应向溪河沟谷两侧山坡或滑动体的两侧方向转移。
宣传教育,实施台风灾害防御预案,不仅需要加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更重要的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否则,工作难以奏效,任务难以完成,防御应急预案实施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对本预案内的主要内容,要充分利用会议、广播、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组织村民熟悉转移路线,使群众转移工作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台风灾害防御能力。
第四篇:防御台风灾害应急预案
长海县防御台风灾害应急预案
(试行)
目录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社会经济及地理位置 3 台风汛情预警分级 3.1 Ⅳ级台情预警 3.2 Ⅲ级台情预警 3.3 Ⅱ级台情预警 3.4 Ⅰ级台情预警 3.5 紧急防台期 可能灾害分析及防御重点
4.1 Ⅳ级台情预警可能发生灾害及防御重点 4.2 Ⅲ级台情预警可能发生灾害及防御重点
—1— 4.3 Ⅱ级台情预警可能发生灾害及防御重点 4.4 Ⅰ级台情预警可能发生灾害及防御重点 5 指挥系统和职责 5.1 指挥等级 5.2 工作职责
5.3 指挥工作机构及职责 6 预案的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 6.1 预案的组织实施 6.2 预案的保障措施 7 工作程序
7.1 Ⅳ级台情预警工作程序 7.2 Ⅲ级台情预警工作程序 7.3 Ⅱ级台情预警工作程序 7.4 Ⅰ级台情预警工作程序 7.5 灾后自救 8 附则
8.1预案更新及解释部门 8.2预案实施时间
—2—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防御台风,促进防御台风工作有序、高效、科学开展,全面提升防御台风灾害能力和社会公共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减轻台风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大连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长海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全县范围内台风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包括组织指挥、协调、宣传、抢险措施、灾后重建等。
1.4 工作原则
1.4.1 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安全原则。最大限度减轻或避免台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并保障应急救援人员安全。
1.4.2 坚持防救并举、以防为主原则。建立健全台风灾害预防体系、信息报告体系、科学决策体系和应急处置体系,做好灾前预警、灾中应急、灾后重建工作。
1.4.3 坚持属地管理、先期处置原则。因地制宜、突出重
—3— 点,对发生或可能发生台风灾害地区,按照行政区域管辖范围,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先期组织应急处置。
1.4.4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根据台风灾害的严重性、影响范围、所需动用资源等因素,分级设定和启动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及其指挥权限,各单位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1.4.5 坚持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原则。充分发挥和利用有关部门及人员、设备、物资、信息等作用,实现统一指挥、统一调度调度,形成应急合力。
1.4.6 坚持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原则。及时收集和掌握台风及水情、雨情等相关信息,建立健全精简、统一、高效的组织领导和指挥体系,强化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快速有效实施预案。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2.1 自然地理
长海县位于辽东半岛东侧的黄海北部海域,由142个岛屿和礁砣组成,海岸线长358.9公里,陆域面积为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7720平方公里,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同时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台风是境内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台风中心经过时平均风力可达7—9级,最大12级,并伴有大暴雨。
2.2 社会经济及地理位置
长海县辖2镇3乡,总人口7.5万人。大长山岛镇位于里长山列岛北部,南距小长山乡2.5海里;小长山乡位于长山列岛腹地,北邻大长山岛镇;广鹿乡位于长山列岛西部,东距大长山岛
—4— 镇14海里;獐子岛镇位于长山列岛最南端,东与海洋岛相对,北与大长山岛、小长山岛相邻;海洋岛位于长山列岛东南边陲,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西与獐子岛相邻。作为以渔为主的水产县,渔业既是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也是支柱产业,主要有海洋捕捞业、海水增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和为渔业配套服务的港口工业及港贸业,一、二、三产业比例为71.5:6.4:22.1。近年来,海岛旅游及相关产业方兴未艾,呈迅猛发展之势。台风汛情预警分级
根据台风运动位置和预测路径、气象部门对台风预报和预警级别及防御台风工作要求,将台风汛情预警划分为四个等级。
3.1 Ⅳ级台情预警
具有下列情况中的两种,属Ⅳ级台情预警
3.1.1 气象部门发布台风(热带风暴)消息,台风预警信号为蓝色。
3.1.2 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影响我县风力为沿海7—8级,内地6—7级。
3.1.3 气象部门预报我县未来24小时雨量达暴雨(50—99.9毫米)。
3.1.4台风(热带风暴)预计将进入或接近我县区域。3.2 Ⅲ级台情预警
具有下列情况中的两种,属Ⅲ级台情预警
3.2.1 气象部门发布台风(热带风暴)警报,台风预警信
—5— 号为黄色。
3.2.2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影响我县风力为沿海8—10级,内地7—8级。
3.2.3 气象部门预报我县未来24小时雨量达大暴雨(100—250毫米)。
3.2.4 台风(热带风暴)进入或接近我县区域。3.3 Ⅱ级台情预警
具有下列情况中的两种,属Ⅱ级台情预警
3.3.1 气象部门发布台风(热带风暴)警报,台风预警信号为橙色。
3.3.2
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影响我县风力为沿海10—12级,内地8—10级。
3.3.3 气象部门预报我县未来24小时雨量达大暴雨(100—250毫米)。
3.3.4 台风(热带风暴)将进入我县区域。3.4 Ⅰ级台情预警
具有下列情况中的两种,属Ⅰ级台情预警
3.4.1 气象部门发布台风(热带风暴)紧急警报,台风预警信号为红色。
3.4.2 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影响我县风力为沿海12级以上,内地10级以上。
3.4.3 气象部门预报我县未来24小时雨量达特大暴雨(250
—6— 毫米以上);水文部门预报我县沿海潮位将接近历史最高潮位。
3.4.4 台风(热带风暴)进入我县区域。3.5 紧急防台期
当发生Ⅱ级、Ⅰ级台情预警时,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台风汛情预测情况,经县应急委同意,宣布进入“紧急防台期”。可能灾害分析及防御重点
4.1 Ⅳ级台情预警可能发生灾害及防御重点 4.1.1 可能发生以下灾害
我县沿海海面将出现较大风浪,出海船只容易出险;沿海局部台筏和养殖设施容易受损;受降雨影响,部分低洼地、县镇区等有可能出现局部涝灾,农业大棚出现险情。
4.1.2 防御重点
保障海上作业人员和船只安全,建设工地、沿海养殖、高空设施、农业大棚安全,低洼地及县镇区低洼地段安全等。
4.2 Ⅲ级台情预警可能发生灾害及防御重点 4.2.1 可能发生以下灾害
沿海海面风力较大,海上作业人员和船只容易出险;局部海堤可能受损;电力、通讯等线路可能受损;受降雨影响,部分低洼地、县镇区地势较低地段可能被淹;受大风影响,高空设施可能会出现险情;城镇基础设施和绿化受到一定损坏。
4.2.2 防御重点
保障海上作业人员和船只安全,建设工地、海堤、高空设施
—7— 安全,电力、通讯等线路安全,农村低洼地及县镇区低洼地段安全,城镇基础设施和绿化安全,交通通畅等。
4.3 Ⅱ级台情预警可能发生灾害及防御重点 4.3.1 可能发生以下灾害
海上作业人员和船只在避风过程中出现险情;局部海堤、部分港口受损;低洼易涝区遭受涝灾,城区部分地段受淹;公路水毁较严重;电力、电信、广电线路损毁较严重;危房易倒塌,城镇基础设施受到较大的损坏,对人民群众的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群众财产损失严重。
4.3.2 防御重点
保障海上作业人员、船只及沿海附近村民安全,水利工程安全,电力、通讯、供水等线路和城镇基础设施安全;组织疏散和转移低洼地区、危房户居住人员及学校、商业网点等场所的聚集人员;组织企业进行物资转移和防涝。
4.4 Ⅰ级台情预警可能发生灾害及防御重点 4.4.1 可能发生以下灾害
低洼地区全面受淹;发生海难或交通事故,并有沉船可能;水利工程及海堤、港口损毁严重;电力、通讯等线路部分倒杆、中断;房屋受损,有相当数量的物资仓库、厂房进水;各行各业均遭受严重损失,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4.4.2 防御重点
组织水利、电力、通信、医院、学校等重点单位进行防涝;
—8— 保障主干道路和通信畅通;全力转移、抢救灾民;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防止人员伤亡。指挥系统和职责 5.1 指挥等级
5.1.1 当发生Ⅳ级台情预警时,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到岗,由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值班、协调。
5.1.2 当发生Ⅲ级台情预警时,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到岗指挥,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协助指挥;各成员单位领导到岗,并上报值班名单。
5.1.3 当发生Ⅱ级台情预警时,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到岗,县防指总指挥或副指挥负责指挥。
5.1.4 当发生Ⅰ级台情预警时,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到岗指挥。
5.1.5 当进入紧急防台期时,由县应急委领导主持指挥,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协助指挥。
5.2 工作职责 5.2.1 总指挥职责
(1)贯彻执行有关防台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统一指挥本辖区防台防汛工作,认真执行上级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调度、命令、通知。
(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9— 的方针。立足于防大灾,部署防台工作任务,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任务。协调各部门间相互配合,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做到防台准备工作的思想、组织、物资“三落实”。
(3)遇强台风或因强台风引起特大暴雨等可能出现较大灾害情况时,要全县掌握灾情,研究对策,指挥抗台抢险工作,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灾后组织各方力量迅速开展救灾,修复损毁设施,恢复生产,确保社会稳定,重建家园。
(4)按照有关规定,督促和指导农林水务、海洋渔业、城建、交通口岸等部门组织加固海堤、港口和保护养殖设施工作,不断提高防台抗灾能力。
(5)负责防台、抢险救灾的指挥,主持防台工作会议,研究总体调度方案,签发重要抗台抢险命令。及时向上级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主要领导报告台情、灾情和应对措施。根据灾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请示上级调派物资、人力支援抢险。
5.2.2 副总指挥职责(1)负责抢险联络工作。
(2)负责抢险队伍的组织、调集。(3)负责防洪工程抢险。
(4)负责抢险设备、物资等后勤保障。(5)负责企业进行防台、抢险救灾。5.2.3 各成员单位职责 5.2.3.1 县人武部
—10— 负责组织指挥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参加抢险救灾,协助地方政府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协调驻岛部队参加全县抗台抢险,保障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5.2.3.2县发展改革局
负责灾区市场商品价格监控,灾后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所需资金向上争取工作。
5.2.3.3县教育局
负责所属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增强防灾意识,做好全县各类学校的危房加固和学生、工作人员安全转移安置工作。
5.2.3.4县公安局
加强灾区社会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负责查处破坏防台设施案件;维护防台期间交通、抗台抢险秩序,确保防台期间防台指挥、抢险救灾车辆优先通行;协助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
5.2.3.5县民政劳动保障局
组织协调全县台风灾害的救助和救济工作,协助做好灾民安置转移工作;及时掌握全县台风灾害损失情况,经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核准后,报告上级民政部门;积极争取救灾资金和物资,接收救灾捐赠款物,指导灾区做好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助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5.2.3.6
县财政局
负责筹集和拨付防台防汛和抢险救灾专项资金,并做好资金
—11— 使用情况的监督工作。
5.2.3.7
县国土规划建设局
负责做好县镇区公用设施防台安全工作,监督指导建筑工地的防台防汛安全工作,组织好市政公共设施的抢修和维护;协助做好危旧房、临时工棚内人员转移工作;负责统计县镇区居民、道路及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的受灾情况,并及时报告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
5.2.3.8
县交通口岸局
负责做好交通口岸设施的安全防范和抢险救灾工作,做好海上客货运输船舶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损毁设施的抢修和障碍物的清理工作;负责抢险人员及物资运输车辆、船舶的组织调度工作。
5.2.3.9 县农林水务局
做好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及时向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台风有关资料和抗台抢险方案;监督管理水利工程安全,组织指导水利工程抗洪抢险和修复损毁的防洪工程;负责水利工程的防洪调度;监督指导全县农业防台抢险和灾后生产恢复的技术指导工作;负责救灾种子应急调拨安排;负责统计全县农业受灾情况,并及时报告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
5.2.3.10 县海洋渔业局
负责全县渔业防台具体工作,组织协调海上应急救援及抢险救灾船只的储备工作;加强渔业防台各项措施的检查,台风来临
—12— 前及时通知并组织近海与沿岸作业船只进港到岸避险,最大限度减少台风对渔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5.2.3.1
1县外经贸局
负责组织协调防台防汛、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所需物资的应急调拨供应,并及时上报有关协调结果。
5.2.3.1
2县卫生人口计生局
负责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预防疾病流行;组织落实好抢险救灾医疗突击队,确保灾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5.2.3.1
3县安全生产监管局
负责监督防台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督促全县重大危险源单位和企业做好防台工作,加强重要工程设施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
5.2.3.1
4县广电中心
把握新闻导向,根据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的台情、汛情以及防灾抢险的有关决策和部署,及时向公众发布信息;加强防台知识宣传;及时组织抢修受损的广播、电视设施。
5.2.3.15 县气象局
做好天气预报和监测,及时、准确提供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有关气象信息。
5.2.3.16 县供电局
组织好防台救灾用电供应,负责所属变电站、所的防台工作;及时抢修受损电力设施,保障电力供应;提供电力系统台风灾害损失情况。
—13— 5.2.3.17 网通、联通、移动公司
及时组织抢修损毁的通信设施,确保防台抢险通讯畅通;负责本系统灾情统计并及时上报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
5.2.3.18 县保险部门
积极开展防台保险工作,及时做好灾区投保单位和居民受灾损失的理赔工作;在台风来临前,督促投保单位做好设备、物资等防范工作。
5.3 指挥工作机构及职责 5.3.1 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
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是我县防台工作的指挥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1)在县应急委和上级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领导下,贯彻执行相关决定、指令。
(2)组织召开防台工作应急会议,听取民政、农林水务、海洋渔业、城建、交通、气象等部门及各乡镇政府的台情灾情汇报,安排部署防台救灾工作。
(3)制定各项防台措施,落实防台物资和经费。5.3.2 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是我县防台工作的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1)每年台前组织进行本地区防台检查,做好制度、人员、物资、通讯、技术等各项准备工作,提出做好防台工作意见。
—14—(2)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检查督促基层单位,做好本部门、本单位职责范围的防台工作,落实防范措施。
(3)及时了解并分析气象信息、水情、工情,根据批准的防御方案和抗灾条件,提出抗台、防洪、抢险意见,供县应急委和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决策。
(5)做好防台信息下情上报、上情下达,并积极组织实施县应急委、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的工作部署。
(6)收集整理防台有关资料,认真做好防台工作总结。6 预案的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 6.1 预案的组织实施 6.1.1 预案启动
根据台风预警信息要求,由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指挥部,并经县应急委批准,启动预案。
6.1.2 成员单位联络员
成员单位联络员由县人武部、县发展改革局、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劳动保障局、县财政局、国土规划建设局、县交通口岸局、县农林水务局、县海洋渔业局、县外经贸局、县卫生人口计生局、县安全生产监管局、县广电中心、县气象局、县供电局、中国网通长海分公司、中国联通长海分公司、辽宁移动长海分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
6.2 预案的保障措施
为增强预案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按照分级负责,统一调配,—15— 进一步落实并完成以下各项措施:
6.2.1 人员保障措施
各级政府统一指挥,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县、乡(镇)、村(社区)三级部门要组织以民兵为骨干的群众性抢险救灾队伍,作为抢险救灾的主要力量,各类专业应急队伍要作为先锋队,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灾。各乡(镇)、村(社区)建立健全抢险应急队伍和抢险应急分队,在灾害期间听从乡(镇)防台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统一调遣。
6.2.2 物资保障措施
建立防台抢险物资分级储备制度,各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分级分部门储备各类抢险救灾物资,确保险情灾情出现时能及时到位。
6.2.3 通信与信息报送保障措施
县联通、移动、网通公司要建立防御台风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做好损坏通信设施的抢修,保证受灾地区的通信畅通,并为防台现场指挥提供通信保障。
各乡镇政府、有关部门分别落实专职信息统计报送人员。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值班电话:89890979
传真:89891119。灾害性天气期间,各乡镇政府要设立专用防台抗灾指挥室,并确定联系电话。
6.2.4 卫生医疗保障措施
卫生医疗部门主要负责灾区疾病防治的业务技术指导,负责
—16— 灾区防疫消毒、抢救伤员等工作。
6.2.5 防台防汛评估和奖励制度
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每年对各乡(镇)、村(社区)防台工作和预案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成绩突出的予以奖励;对在防台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工作程序
7.1 Ⅳ级台情预警工作程序
7.1.1 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台风情况和气象部门对台风未来趋势预报,预计台风可能影响我县,经指挥部批准,发出“Ⅳ级台情预警”通知。
7.1.2 气象部门应加强对台风(热带风暴)监测,及时向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台风趋势预报及降雨等情况。
7.1.3国家海洋局小长山海洋环境监测站应加强对台风(热带风暴)监测,及时向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水位、潮型等情况。
7.1.4 广播、电视等媒体要加强气象信息播报,海洋渔业等部门要及时向海上作业船只、沿海作业人员发送台风信息和做好避风准备的通知。
7.1.5 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值班,并密切关注天气(台风)动向,掌握台情动态,综合分析并及时提供给指挥部以及有关单位。
—17— 7.1.6 各乡镇政府、县交通口岸局组织对海堤码头防台安全进行再检查和再落实。各乡镇政府、县国土规划建设局、县海洋渔业局、县农林水务局、县安全生产监管局加强对在建工地、排水设施、危旧房、农业塑料大棚、养殖厂房、育苗厂房等安全检查。
7.2Ⅲ级台情预警工作程序
7.2.1 台风正向我县逼近,24小时内将可能影响我县,经指挥部批准,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Ⅲ级台情预警”通知。
7.2.2 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值班,了解台情及防台准备情况,快速反应和传递防台信息(指令)。
7.2.3 各乡镇政府及民政、城建、经贸、安监等部门要进行对重点企业及危旧房等方面的防台安全检查,对低洼易涝地区的重要物资、仓库、重点企业及危旧房全面做好物资、人员安全转移,做好抢险各项准备工作。
7.2.4 各乡镇政府及农林水务、城建等部门要实行24小时值班,做好随时泄洪、排涝各项准备工作。
7.2.5 各乡镇政府、县广电中心要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并做好有关抗台抢险及灾情等报道准备。
7.2.6 广电、供电、通讯等部门要组织“三线”检查维修,落实应急措施。
7.2.7 各乡镇政府、县海洋渔业局要组织好渔船进港避风、—18— 沿岸工作人员进行撤离。
7.3 Ⅱ级台情预警工作程序
7.3.1 台风在12小时内可能袭击我县,对我县有严重影响,经县应急委批准,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Ⅱ级台情预警”通知。
7.3.2 县乡政府、各单位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全部进岗,抢险应急队伍及预案明确的抢险机械在指定地点待命。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指挥。
7.3.3 经县应急委同意,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立即组织召开抗台紧急动员会议。
7.3.4 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全力以赴做好台情信息收录及上传下达工作,密切保持与各级防台组织机构、防台队伍的联络,及时向指挥部汇报灾情及抗台抢险工作情况。
7.3.5 民政、教育、城建、农林水务、安监等部门要根据预案进一步检查落实防御措施,重点组织危旧民房居民和在校学生进行就地转移,做好在建工程等易受灾设施的安全再检查及措施再落实工作,进一步落实低洼区防洪安全巡查与预警措施。
7.3.6 根据台风影响或可能影响程度,按照预案明确的撤离标准要求和职责分工,有轻重缓急地着手组织人员及重要物资安全转移。发生重大险情时抢险救灾组要迅速组织各方力量实施抢险。
7.3.7 县公安局要进一步加强抗台抢险期间的社会治安工
—19— 作;各乡镇政府按照抗台抢险的实际需要认真做好协调和后勤保障工作。
7.3.8 供电、通讯等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应急保障措施,确保重点防台单位用电与通信安全。
7.4 Ⅰ级台情预警工作程序
7.4.1 台风预测登陆时间6个小时,经县应急委批准,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Ⅰ级台情预警”通知。
7.4.2 县应急委领导坐镇指挥,随时组织召开台情、灾情分析会,决定是否采取非常手段,是否请求上级政府和部队支援。
7.4.3 县乡政府及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一步部署本辖区、本单位的防灾抗灾工作,组织动员全体人员随时待命赶赴抢险救灾第一线,同时确保自身安全。
7.4.4 组织动员各乡镇、各部门落实好异地转移安置点,在离台风登陆5小时前,全面完成易受灾群众与重点物资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7.4.5 低洼易涝区内的人员和企业、仓库、商场等物资转移实行业主负责制,对重要物品、有毒物品及易燃易爆物品按相关规定和程序处理。
7.5 灾后自救
7.5.1 各单位要及时、准确做好灾情统计工作,向县防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县应急委报告,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防台预案。
—20— 7.5.2 各乡镇政府及民政等部门要及时组织撤离群众返家,安定群众情绪,组织灾后各项安置工作,尽快恢复生产。
7.5.3 各乡镇政府及教育、民政、城建、交通口岸、农林水务、供电、通讯等部门要做好损毁设施修复加固方案的制定,做好防台调度,及时组织抢修灾后损毁的交通、电力、通讯、供水等设施,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7.5.4 各乡镇政府及发改、民政、农林水务、经贸、卫生、环保等部门要做好基本生活生产资料的组织以及发放救灾物品、维护市场秩序、组织卫生防疫、监测治理水情污染、清理农田等工作。
7.5.5 卫生医疗部门要对受伤人员进行全力抢救,并积极开展灾区防疫工作,发改、经贸等部门要组织灾区生活生产急需物资供应工作,其他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各负其责,开展救灾工作。
7.5.6 各级防台指挥机构应根据灾后及当年防台物资消耗情况,按照分级筹措和常规防台的要求,及时补充到位。
7.5.7 每次台风过后,各级防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要针对防台抗灾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定性及定量的总结、分析、评估,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进一步做好防台抗灾工作,并按规定及时上报。附则
8.1预案更新及解释部门
—21— 本预案由县农林水务局负责制定、更新和解释。8.2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2—
第五篇:镇防御台风措施情况汇报
**镇防御台风措施情况汇报
今年第9号台风“梅花”7月28日形成后,我镇即高度重视,镇党委、政府密切关注台风发展动态,积极做好各项防台、抗台准备工作。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防台形势
我镇以对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防台风工作结合当前汛期救灾工作重点抓好,建立以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防台责任制。及时加强与各部门沟通联系,分析判断此次台风可能造成的危害。这次9号台风强度强、风力大、雨量大,我们充分认识到面临的严峻形势,时刻密切关注台风的动向,按照防台预案,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切实把防御台风工作做实、做细,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迅速行动,周密部署防台工作
我镇已迅速启动预案,把防台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工作方针,对我镇防台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召开全镇各村、站所负责人会议,贯彻落实各级领导重要讲话精神,迅速把防御台风的工作部署落实到位。安排班子成员包村,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要求各村、各单位马上召开防御台风的紧急动员大会,建立以一把手负责的防台责任机制,把各级的各项部署传达到干部群众中,要求广大干部群众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全力以赴做好防台抗台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求各党政领导不得外出,已经外出的要立即赶回,加强防台领导,靠前指挥防台工作。
三、突出重点,认真排查安全隐患
全镇各单位根据工作职责,强化措施,加强领导,单位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切实抓好高效农业设施的管护工作,特别是蔬菜大棚、养殖小区的加固和农田及水的引排工作;切实做好水库、河道、水闸、堤防的保护工作;切实做好学校房屋、农村危房、建筑工地的安全检查工作。要求各村、各单位认真进行隐患排查工作,安排专人值班,负责观测和巡查,一旦发现险情,及时组织抢护和预警。各村、各单位主要领导和值班人员保持通讯畅通,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台风动态和防御工作的信息,紧急情况及时汇报。
四、做好准备,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按照职责分工,全镇各村、各单位己严阵以待,抢险物资和抢险队伍都已做好准备,确保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救灾人员、物资、资金到位。目前,全镇已征集了船只6艘,更新了一批防汛编织袋、救生衣、铁铲,配备了一些雨衣、雨裤、应急灯、铁丝和钢管等其它防汛物资。落实了14支抢险应急队伍,共计418人。扎实的准备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我镇防台抗台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台风灾害造成的损失。
下一步,我镇将密切关注台风的最新动态,按照省、市、县防台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各项防御措施的落实,全面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努力夺取防台抗台工作的最后胜利。
2011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