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渭县桑树种植及深加工示范项目可研报告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通渭县桑椹种植及深加工项目 1.1.2建设性质: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甘肃省凯悦农业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廉牛辉
所有制形式:民营
1.1.4建设内容、地点、规模、期限
1、建设内容:桑椹种植三万亩;果汁、果酒、果糕三条加工生产线
2、建设地点:通渭县平襄镇
3、建设期限:2012年-2015年,共3年。
1.1.5项目论证单位:通渭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1.1.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1、项目总投资:31000万元,其中种植三万亩桑椹需投资5000万元,土地补偿费5000万元,200亩大棚栽植示范基地需投资5000万元,生产加工固定资产投资16000万元
2、固定资产投资16000万元,其中: ①生产基地建设费:8000万元 ②研发中心费用:1800万 ③设备购置费:2000万元 ④安装工程费:1000万元
⑤冷冻库建造1000万元 ⑥其它费用:1200万元 1.1.7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31000万元,单位自筹10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500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预算内资金4000万元,地方政府支持2000万元。
1.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新建生产车间总建设面积:6000平方米。
2、达年产量:
桑椹果原浆:7020吨/年 桑椹果酒:4320吨/年 桑椹沙司4662吨
3、达年产销售收入:22224.6万元
4、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
本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限为20年,其中建设期2年,从第3年开始产出,第四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各年生产负荷分别为40%、60%、80%、100%。
5、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年平均销售收入22224.6.万元,年均总成本估算11800万元。
6、销售税金及附加:按综合平均税率7.2%计算,年平均为1581.48万元,所得税33%,年平均1957.08万元,两税合计3538.56万元。
7、税后利润:年平均为6886.04万元。
8、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总投资)×100%
=(6886.04÷31000)×100%=22.2% 1.2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2.1综合评价
1.2.1.1必要性和可行性
1、我县为桑堪种植适宜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桑堪种植,果繁叶茂,产量极高。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发展种植桑椹1万亩,逐渐达到3万亩,桑椹种植三年后进入盛产期,亩产可达2500公斤,按公司收购价3-4元/公斤,亩产价值达7500元以上,种植户的增产增收效益显著,为推进全区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确保农民增收,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需求会显著增加。由于桑椹种植区域的特殊性和开始时间不长,特别是桑椹自古以来作为水果和药材被应用,现已被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桑椹不仅作为中药在中医临床和医药工业上应用,而且在食品工业中也越来越广泛的被开发利用。目前已研发桑果汁饮料、桑椹精华素(桑椹果酒)、桑椹果浆和天然桑椹红色素等产品。由于其深加工的前景广阔和本能的加工属性,发展桑椹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可确保本项目的成功实施。
1.2.1.2技术的先进性:
项目采用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生产工艺流程,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此外,在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促进基地农户采用科学的标准化栽培管理方式和初加工方法。
1.2.1.3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显著增加森林覆盖率,桑椹加工没有毒、害物质产生,而且在种植的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使用农药,桑叶还可用于养蚕。加工过程中无废物产生,清洗废水沉淀后可直接排放。本项目的实施可促进生态平衡,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1.2.2结论
桑椹产业化龙头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优先发展项目要求。通过桑椹产品的开发,可保证人们对高品质果汁饮料、新型果酒的需求,并能迅速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是一个独具特色创收增效的新、奇、特产业项目,具备较强的竞争力的区域代表性项目。通过可行性论证,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较为先进。
1.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资金短缺是本项目存在的最大问题。桑椹产品开发包括: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其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较大资金的投入,仅靠企业自筹很难快速完成规模化生产经营,需要政府财政扶持和银行信贷,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 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2.1.1国家产业政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完成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同时指出:“发展农产品经营,关键是培育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
近几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都一再强调:“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新思路。十二五计划纲要中指出:要积极调整种植业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业,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要依靠科技进度、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1.2行业发展规划:
发展种植业及其深加工产品生产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甘肃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要以当地的资源优势
和比效优势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农业科技成果,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的模式,培育一批辐射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区域主导产业,建设各县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基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2.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适应市场需求,丰富人们健康生活的需要。我国农业已进入一个综合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国家温饱需要的新阶段,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开始向绿色、天然、营养、味道鲜美、保健的方向发展。桑椹自古以来作为水果和药材被应用,具生津止渴、滋阴补血、明目安神等功效,是被国家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是韩国、日本餐桌上的佳品。国内市场也已启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桑椹果、桑椹汁饮料、桑椹精华素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发展桑椹是改善人们膳食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丰富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完成这一目标,就必须实施桑棋产业化开发项目。
2、是创立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常规农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特色、天然、保健作用的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特色品种是创品牌的先决条件。桑椹的加工市场潜力巨大,易于创立品牌。只有广东、广西有台农种植,以鲜果方式供应市场,价高。因此,我公司抓住时机,在县内发展桑椹种植推广和深加工,是创立农产品品牌、提高通渭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
3、是完善配套服务、确保优质高产稳产、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需要。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难,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和重点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实行产业化经营,完善配套服务,达到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目的。桑椹果是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资源型特色产品,从县内试种情况看,县内土壤、气候适宜桑椹生产,当年种植,第二年即见效,亩产可达1000斤,三年可达5000斤以上,平均亩产可达5000元。因此,通过实施桑椹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当地山地资源,扩大种植规模,能确保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确保通渭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2.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
2、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纲要。
3、全国农村科技发展纲要(2010-2015年)。
4、定西市发展“一县一品”工作方案。
5、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纲要。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因素
3.1 项目区概况及建设地点 3.1.1项目区概况:
通渭县位于甘肃中东部,黄河上游,全县国土总面积290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5.3万亩,全区总人口45.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68万人,境内310国道贯穿东西,距定西市70公里,兰州200公里,天水100公里,产品的集散、运输十分便捷,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项目建设地点拟以平襄镇为重点,辐射周边三铺,形成“以点带面”一期1万亩、二期3万亩桑椹果开发格局。
3.1.2建设地点 3.1.2.1选址原则:
1、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筑用地不占用良田耕地。实行集约化、产业化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
2、用地必须符合工艺要求,达到工艺路线短捷,物流搬运方便、合理。
3、建设地点外部交通方便,水、电供应充裕。
4、建设地点场地留有余地,满足扩建需要。
5、建设地点周围无污染源,符合桑椹深加工生产条件。
6、建设地点有利于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
3.1.2.2建设地点确定:
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从技术层面和经济上进行多方比较,拟在平襄镇五星村建设年处理鲜桑椹近万吨的加工厂。
3.2 有利条件
3.2.1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7.7°C,极端最低温-20.7°C。通渭县平襄镇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属陇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区,年平均气温为7.7℃,极端最低温度为-20.3℃,年均日照2100-2400小时,年降雨量450mm,全县土地资源丰富,近150万亩山地中未利用土地约20万亩。这些土地三分之二面积可利用,土层深厚,质地较好,海拔在2000m以下,是种植桑椹的最佳地带,为桑椹种植的成功开发提供了前提条件。
3.2.2劳力资源充足,技术力量较强。全县有总人口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68万,劳动力29.9万,每年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可引导到桑椹开发项目。此外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技力量做后盾,在加工技术层面,人员培训和产品销售提供了保障,从而在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过硬的技术力量为通渭县桑椹开发提供了人力和技术产品市场保障。
3.2.3有较好的开发基础:
由于桑椹开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风险小、见效快,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通渭县委、县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项目区内农户积极响应,公司基地办好示范样板。
第四章 项目承建单位基本情况
4.1简述
甘肃凯越农业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现有正式员工12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专业技术人员6人,专业技术人员中都是有中级职称以上,其中高级职称2人,拟招收120人的合同工,以短期强化培训,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熟练工工人队伍。公司技术力量雄厚。
4.2技术依托 4.2.1技术依托单位
本项目主要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学院和食品学院及甘肃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力量雄厚,能为本项目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4.2.2生产技术标准
桑椹果深加工严格执行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和有机食品标准。
第五章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与市场销售
5.1 市场预测和现有生产能力估计
种桑养蚕在我国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种桑采果的开发时间不长,桑椹作为一种天然的保健水果还没有被国内广大消费者所认识。目前只有陕西、山东个别地区种植加工,产品也只限于冰冻鲜果、干果及原汁,属一般性粗加工,个
别厂家生产的桑椹酒出口欧洲,由于受基地规模小的限制及境外销量的逐年增长,产品供不应求,利润空间大、开发梯度深。因此,通渭县抓住这个机遇,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在近期开发桑椹种植生产基地1-3万亩,全部投产后,其生产能力3年产鲜桑椹3-8万吨,加工成桑椹原汁2-5万吨、桑椹酒1万吨,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5.2 产品竞争能力和进入国内外市场前景
桑椹鲜果产品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独特风味的天然保健食品,卫生部已列入“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它是韩国妇女餐桌上必备佳肴,无需广告就能进入超市销售,产品竞争能力强,鲜果售价2009年都在每公斤20元以上。从桑椹汁、桑椹酒、桑果沙司和桑椹红色素等产品来看,桑椹果汁饮料在我国的果汁及饮料的需求正逐年提高,桑椹果汁的市场前景非常可观。利用桑椹发酵生产的桑椹酒,具有色泽鲜艳、酒香浓郁、酒体丰满醇原、酸甜适中,据分析桑椹酒中含有的白黎芦醇是市售名牌干红葡萄酒的两倍,具有软化血管、增强免疫力功能等功效。桑椹酒的开发符合国家酿酒业向低耗粮、低酒精度转变的产业政策,更能适应酒类消费市场的变化。桑椹沙司(果酱)是西方国家人们生活上的必需品,有较大的出口潜力,国内亦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需求量也在逐步扩大,桑椹沙司因其味道鲜美、独具风味,极易被消费者接受认可。桑椹红色素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尽
管目前生产的成本很高,但符合当前食品色素的发展方向,桑椹以其花色素含量高、色素稳定等特点,成为其它果品无法替代的色素,鲜果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5.3 产品销售方案和营销策略 5.3.1产品销售方案
1、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公司对桑椹生产基地实施种苗供应,标准化管理,保护价收购桑椹一条龙服务,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2、加强公司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为前提,桑椹酒、桑椹沙司以拓展海外市场为主内销为辅,冰冻鲜果、桑椹原汁及饮料则是以国内市场为主,占领内销市场,为扩大甘肃桑椹加工产品出口奠定基础。
3、以品牌战略开发国内市场,开发出适应国内群众口味的产品,满足人民追求绿色食品的需求。
5.3.2市场营销策略
1、科学定位。根据本公司的性质特点,立足于国内市场,前期可利用生产基地的资源优势创造品牌,抢占国内市场。随着产品的深加工升级,确保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2、强化质量。根据桑椹的特点,前期开发三类产品;即鲜果和冰冻鲜果、桑椹原汁和饮料、桑椹酒和桑椹沙司。强化核心产品的无污染、安全卫生、营养;注重产品的外观
质量、风味特色和包装特点;提供优质的产品销售服务,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在网上和媒体上发布产品信息,促使产品的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不断拓展国内市场。
4、创产品牌产品,以绿色食品质量标准为要求,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及有机食品认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形成产品规模,以品牌效益促销售。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6.1 建设目标
本项目是由甘肃凯越农业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通渭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开发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项目开发后力争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认证和国家质监局标准化生产认证。项目建成后可带动通渭县3万亩桑椹产业快速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到2012年全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动作模式,形成桑椹种植、加工营销产业链,保证农民亩产收入7000元,创农业产值21000万元;核心区农民户均收入达万元以上。
6.2 技术方案
6.2.1总体方案:实施绿色食品开发战略,通过种苗供应和栽培技术服务,开展桑椹加工处理及销售增值,使桑椹生产达到持续稳定发展和优质高效的开发目的。
6.2.2加工厂项目的主要技术方案:正确确定采果时间及产地保鲜处理方法,推广科学采果技术,严格商品化处理(清洗、晾干、发酵、压榨、过滤、灭菌、包装)产品上市。
6.2.3技术措施
1、桑椹加工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等法规。
2、加强对进厂原料的检测和化验,凡达不到无公害水果标准的原料必须就地处理或退回,不得加工成制品。
3、加强对产品的检测验收,凡不合格产品不得流入市场。
4、对上岗人员定期培训、定期体检,无健康证者不得上岗,制订各生产岗位的生产规则,生产工人必须严格遵守各岗位的操作规程方可上岗。
6.3 建设内容 6.3.1建设的基本原则
1、严格按功能分区进行总体布局;
2、有利于集约化、产业化生产经营;
3、有利于快速生产周转;
4、有利于先进技术引进;
5、有利于卫生防疫和环境保护;
6、有利于农业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推广;
7、有利于农业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推广;
8、必须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
9、必须满足国家建筑防火、防暴、安全、运输等规范规程要求;
10、必须符合国家和国际产品卫生标准要求及绿色或有机食品的要求;
11、做到方便运输,布置紧凑、合理节约用地、节省投资。
6.3.2建设内容
6.3.2.1年处理18000吨桑椹鲜果加工厂项目主要内容:
1、建设6000m加工车间和产品贮存库,建设一条果汁压榨生产线,一条饮料生产线和一条果酱生产线及一条桑椹酒生产线。厂区平面布置包括鲜果验收区、清洗区、压榨区、发酵区、晒制区、冷冻贮存区、产品包装区。
2、购置产品加工设备。包括2台模板式过滤器、5台胶体磨,5台水果压榨机、50张工作台、2台立式薄膜包装机、3个2吨配料桶、易拉罐饮料线1条、5台自动搅拌100kg夹层锅。
6.4 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为3年,即2012年-2014年,2012年完成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并试生产加工,2013年完成桑椹酒加工生产线投产,2014年建成投产。
第七章 劳动组织管理
7.1劳动定员人员素质及培训
项目建成后:总定员180人,其中加工生产工人120人,加工厂和生产基地管理人员20人,营销人员40人。公司所需生产工人均采取就地招聘、培训上岗以解决公司所在地农民工为主。管理人员及营销员采取公开向全社会招聘,择优录用的办法,管理人员20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5人,高管要求有大专以上学历、高级职称或相当的企业管理经验和水平;一般管理人员15人,要求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两年以上管理工作经验;专业技术人员20人,需求大专以上学历,以及相关专业,高级职称人员应占技术人员总数40%,其余可以是新毕业的学习食品加工或农作的大学生,工人100人。所有生产工人必须具有健康证,上岗前都进行10-15天强化技术培训,方能上岗。
7.2组织管理机构
企业管理机构秉着高效精干、科学管理的原则设置,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负责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部门负
责人实行聘任制,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实行合同制。
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1 投资估算 8.1.1依据:
1、国家对农业建设项目的优惠政策规定,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率为零。
2、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考》规定的投资估算范围和统一取费参数。
3、建设工程按当地实际造价估算。
4、设备费按生产厂家发布价和市场询价估算。
5、前期费、设计费统一按甘肃省计委、省物价局[2000]甘价房字第95号文件中规定执行。
6、管理费、开办费的相关费用按有关规定计算。
7、预备费:只计算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的5%计算,不计涨价预备费。
8、建设期贷款利息财政有偿资金占用费年利率5.85%计信贷年利率 5.85 %计。
9、流动资金按照生产周期和商业周期参照省内同类项目实际占用定额确定资金周转天数和年周转次数计算资金占用定额。
8.1.2估算
1、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16000万元,包括基建工程8000万元、设备费2000万元、安装工程费1000万元,冷冻库1000万元,工程合计12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5%;其它费用(设计费、管理费)1280万元,占总投资的8%;预备费640万元,占总投资的4%。
2、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估算3000万元,采用分项估算,估算各个不同阶段资金占用综合平均周转次数为7.5次,最低周转天数为50天。
3、建设总投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共计19000万元。8.2 资金来源及筹措 8.2.1企业自筹资金:
企业自筹资金10000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100%,采取股份制形式招股解决。
8.2.2银行贷款:
申请银行贷款15000万元。银行贷款高峰在2013年-2014年,贷款期三年左右,根据项目效益预测,项目建成投产后完全具备偿还能力。
8.3资金使用及管理
8.3.1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和有关法规,建立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程序和经济责任制。
8.3.2设备采购:参加展销会,合同招标,力争设备先进、生产一流、自动化程度高。
8.3.3建立项目管理专业班子,对项目实施、项目竣工等进行全面的质量鉴定和资金使用审计监管,确保资金使用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第九章 财务评价
9.1 评价依据
9.1.1经济效益计算期:本项目主体工程是桑椹加工厂建设,是以果汁生产线和果酒生产线为主,除设备使用期限均在20年以上,动态经济效益按20年计算(包括建设期3年)。
9.1.2投入产出物价格依据:基本建设投入价格在投资估算中已经确定。生产经营中的物质消耗价格按省内外市场成本调查数估算,桑椹加工产品销售物质消耗按调查的实际参数和价格估算。
9.1.3经济效益计算范围:按照投入产出相对应的原则,只计算投入新增加的效益,各生产线加工生产设备,可以周年使用。
9.1.4银行贷款利率5.85%,贴现率10%。9.2 销售收入及成本费用估算
9.2.1销售收入估算:项目投产达设计能力,年销售收入估算22224.6万元,日均处理鲜果100吨,年生产180天
(5-10月),年处理鲜果18000吨,其中60%计10800吨加工成桶装桑椹原汁产品,出汁率按65%计得7020吨,出厂价10000元/吨,总收入为7020万元;其中40%计7200吨加工成桑椹酒,出酒率按60%计4320吨,出厂价3.2万元/吨,总收入13824万元。另桑椹果渣6660吨,按70%计生产桑椹沙司4662吨,出厂价3000元/吨,总收入1398.6万元。生产负荷预测:建设投资分三年投放,第一年(2012年)建成投产生产负荷可达设计能力40%,总收入可达8889.84万元;第二年全部项目生产负荷达设计能力60%(依据种植面积收果量)总收入13334.76万元以上;第三年项目生产负荷达设计能力80%,总收入17779.68万元;第四年项目全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总收入22224.6万元。
9.2.2总成本费用估算:
1、原材料费估算:11800万元,包括鲜果收费18000吨×4000元/吨=7200万元,原汁包装费1800元/吨×7120吨=1423.6万元,果酒包装费:酒瓶包装5000元/吨×4320吨=2160万元,外包装纸箱144万个×4元/个=576万元,果酱桶装包装1200元/吨×4662吨=559.44万元。
2、人员工资、福利支出:定员180人,年人平均25000元,共计450万元。
3、技术开发及管理费,从销售收入中提取3.5%为:22224.6×3.5%=778.5万元。
4、固定资产折旧费:各项设备及示范园生产年限统一按18年综合折旧为:(固定资产投资-5%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年限=18000万元×(1-5%)÷18=950万元。
5、修理费:按固定资产折旧费的25%估算为: 950万元×25%=237.5万元
6、利息支出:年平均流动资金贷款×利率=15000万元×5.85%=877.5万元
7、能源动力费估算为60万元,其中:生产用电24万元,水费12万元,燃料24万元。
8、销售费用按销售收入6%计算为:1334.56万元。
9、加工辅料费用:糖3600元/吨×2400吨=864万元。
10、总成本费用估算总额为:11800万元。9.2.3损益计算:
1、税后利润:年平均为6886.04万元。
2、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总投资)×100% =(6886.04÷18000)×100%=22.2% 9.3 分析及评价
9.3.1本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18000÷6886.04=2.61年
9.3.2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可变成本)]×100%=44%。
本项目盈亏平衡点较低,静态保本收入为:22224.6×44%=9778.82万元。
9.3.3敏感性分析:根据投资增加、收入减少和经营费用增加三个变动因素测算变动幅度在15%以内都是可行的。经营费用增加和收入减少对项目效益很敏感,变动幅度超过15%,财务净现值为负数,20年内不能实现动态保本,但投资回收期只有2.91年,4年以后投资已经收回,且社会效益持久,在财务上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9.4 银行贷款归还措施和归还计划
银行贷款资金15000万元,按5.85%利率计算,如从第三年开始还本,三年内则可还清本息。
第十章 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项目的研究论证,本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推动通渭县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性发展,能确保“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向社会提供180个就业岗位,是通渭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首选项目,具有较强的区域代表性。项目承担单位具备实施本项目的能力和条件,建议列入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同时农业银行、农发行、财政贷款部门给予支持,望抓紧实施,早日建成投产。
第二篇:桑树种植及深加工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桑树种植及深加工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XX 县桑椹种植及深加工项目
1.1.2 建设性质:新建
1.1.3 项目建设单位:甘肃省XX 农业高科技有限责任公 法定代表:所有制形式:民营
1.1.4 建设内容、地点、规模、期限
1、建设内容:桑椹种植三万亩;果汁、果酒、果糕三 条加工生产线
2、建设地点:XX
3、建设期限:2012年-2015
1.1.5项目论证单位:XX 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1.1.6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1、项目总投资:31000 万元,其中种植三万亩桑椹需投 资5000 万元,土地补偿费5000 万元,200 亩大棚栽植示范 基地需投资5000 万元,生产加工固定资产投资16000 万元
2、固定资产投资16000 万元,其中: 生产基地建设费:8000 万元 研发中心费用:1800 设备购置费:2000万元 安装工程费:1000 万元 冷冻库建造1000 万元 其它费用:1200 万元
1.1.7 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31000 万元,单位自筹10000 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5000 万元,申请中央财政预算内资金4000 万元,地方政府支持2000 万元。
1.1.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新建生产车间总建设面积:6000平方米。
2、达年产量: 桑椹果原浆:7020
3、达年产销售收入:22224.6万元
4、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 本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限为20 年,其中建设期2 年开始产出,第四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各年生产负荷分别为40%、60%、80%、100%。
5、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年平均销售收入22224.6.万元,年均总成本估算11800 万元。
6、销售税金及附加:按综合平均税率7.2%计算,年平均为1581.48 万元,所得税33%,年平均1957.08 万元,两 税合计3538.56 万元。
7、税后利润:年平均为6886.04 万元。
8、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总投资)100% =(6886.0431000)100%=22.2% 1.2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2.1 综合评价
1.2.1.1 必要性和可行性
1、我县为桑堪种植适宜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 桑堪种植,果繁叶茂,产量极高。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发展种 植桑椹1 万亩,逐渐达到3 万亩,桑椹种植三年后进入盛产 期,亩产可达2500 公斤,按公司收购价3-4 元/公斤,亩产 价值达7500 元以上,种植户的增产增收效益显著,为推进 全区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确保农民增收,本项目建设是必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需求会显著增加。由于桑椹种植区域的特殊性和开始时间 不长,特别是桑椹自古以来作为水果和药材被应用,现已被 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桑椹不仅作为 中药在中医临床和医药工业上应用,而且在食品工业中也越 来越广泛的被开发利用。目前已研发桑果汁饮料、桑椹精华 素(桑椹果酒)、桑椹果浆和天然桑椹红色素等产品。由于 其深加工的前景广阔和本能的加工属性,发展桑椹产业,通 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可确保本项目的成功实
1.2.1.2技术的先进性: 项目采用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生产工艺流程,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此外,在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促进基地农户采用科学的标准化栽培管理方式和初加工方
1.2.1.3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显著 增加森林覆盖率,桑椹加工没有毒、害物质产生,而且在种 植的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使用农药,桑叶还可用于养蚕。加 工过程中无废物产生,清洗废水沉淀后可直接排放。本项目 的实施可促进生态平衡,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1.2.2 结论
桑椹产业化龙头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优先发展 项目要求。通过桑椹产品的开发,可保证人们对高品质果汁 饮料、新型果酒的需求,并能迅速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 势,是一个独具特色创收增效的新、奇、特产业项目,具备 较强的竞争力的区域代表性项目。通过可行性论证,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较为先进。
1.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资金短缺是本项目存在的最大问题。桑椹产品开发包括: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其一系列的工作都需 要较大资金的投入,仅靠企业自筹很难快速完成规模化生产 经营,需要政府财政扶持和银行信贷,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 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2.1.1 国家产业政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 经济的首位。《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完成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 标,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同时指出:“发 展农产品经营,关键是培育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 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 企业。”近几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都一再强调:“扶持农业产 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新思路。十二五计划纲要中指出:要积极调整种植业作物结构、品种 结构和品质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业,合理调整农业生 产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提高 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 代化的重要途径,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带动农 户进入市场,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 制,要依靠科技进度、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1.2 行业发展规划: 发展种植业及其深加工产品生产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产 业之一。甘肃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要以当地的资源优势 和比效优势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农业科技成果,积 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的 模式,培育一批辐射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区域主 导产业,建设各县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基地,促进农业和农村 经济结构的调整。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2.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适应市场需求,丰富人们健康生活的需要。我国 农业已进入一个综合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国家温饱需要的新 阶段,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开始向绿色、天然、营养、味道鲜 美、保健的方向发展。桑椹自古以来作为水果和药材被应用,具生津止渴、滋阴补血、明目安神等功效,是被国家卫生部 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是韩国、日本餐桌上 的佳品。国内市场也已启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桑 椹果、桑椹汁饮料、桑椹精华素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发展桑椹是改善人们膳食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丰富 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完成这一目标,就必须实施桑棋产业化 开发项目。
2、是创立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随着改革开 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常规农产品 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特色、天然、保健作用的食品受到广大 消费者的青睐,特色品种是创品牌的先决条件。桑椹的加工 市场潜力巨大,易于创立品牌。只有广东、广西有台农种植,以鲜果方式供应市场,价高。因此,我公司抓住时机,在县 内发展桑椹种植推广和深加工,是创立农产品品牌、提高X 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
3、是完善配套服务、确保优质高产稳产、促进农民增 收、财政增税的需要。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 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难,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和重点就是调整 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 心,实行产业化经营,完善配套服务,达到农民增收、财政 增税的目的。桑椹果是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资源型特色 产品,从县内试种情况看,县内土壤、气候适宜桑椹生产,当年种植,第二年即见效,亩产可达1000 斤,三年可达50 00 斤以上,平均亩产可达5000 元。因此,通过实施桑椹产 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当地山地资源,扩大种植规模,能 确保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确保XX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 健康发展。
2.2.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
2、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纲要。
3、全国农村科技发展纲要(2010-2015
4、定西市发展“一县一品”工作方案。
5、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纲要。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因素
3.1 项目区概况及建设地点
3.1.1 项目区概况: XX 县位于甘肃中东部,黄河上游,全县国土总面积290 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5.3 万亩,全区总人口45.67 人,其中农业人口42.68万人,境内310 国道贯穿东西,距 定西市70 公里,兰州200 公里,天水100 公里,产品的集 散、运输十分便捷,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项目 建设地点拟以平襄镇为重点,辐射周边三铺,形成“以点带 面”一期1 万亩桑椹果开发格局。
3.1.2 建设地点
3.1.2.1 选址原则:
1、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筑用地不占用良田耕地。实行集约化、产业化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
2、用地必须符合工艺要求,达到工艺路线短捷,物流 搬运方便、合理。
3、建设地点外部交通方便,水、电供应充裕。
4、建设地点场地留有余地,满足扩建需要。
5、建设地点周围无污染源,符合桑椹深加工生产条件。
6、建设地点有利于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引导农户调整 产业结构。
3.1.2.2 建设地点确定: 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从技术层面和经 济上进行多方比较,拟在平襄镇五星村建设年处理鲜桑椹近万吨的加工厂。
3.2 有利条件
3.2.1 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 7.7C,极端最低温-20.7 C。XX 县平襄镇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属陇中温带半湿 润向半干旱过渡区,年平均气温为7.7,极端最低温度为-20.3,年均日照2100-2400 小时,年降雨量450mm,全县 土地资源丰富,近150 万亩山地中未利用土地约20 这些土地三分之二面积可利用,土层深厚,质地较好,海拔在2000m 以下,是种植桑椹的最佳地带,为桑椹种植的成功 开发提供了前提条件。
3.2.2 劳力资源充足,技术力量较强。全县有总人口47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68 万,劳动力29.9 万,每年有大 量的剩余劳动力可引导到桑椹开发项目。此外有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的科技力量做后盾,在加工技术层面,人员培训和产 品销售提供了保障,从而在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过硬的技术力 量为XX 县桑椹开发提供了人力和技术产品市场保障。
3.2.3 有较好的开发基础: 由于桑椹开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风险小、见效快,产品市场前景广阔XX 县委、县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项目 区内农户积极响应,公司基地办好示范样板。
第四章 项目承建单位基本情况
4.1 简述
甘肃凯越农业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现有正式员工 12 人,其中管理人员5 人,专业技术人员6 人,专业技术人 员中都是有中级职称以上,其中高级职称2 人,拟招收120 人的合同工,以短期强化培训,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熟练工 工人队伍。公司技术力量雄厚。4.2 技术依托
4.2.1 技术依托单位 本项目主要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学院和食品学 院及甘肃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力量雄厚,能为本项目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4.2.2 生产技术标准 桑椹果深加工严格执行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和有机食品 标准。
第五章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与市场销售
5.1 市场预测和现有生产能力估计
种桑养蚕在我国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种桑采果的开 发时间不长,桑椹作为一种天然的保健水果还没有被国内广 大消费者所认识。目前只有陕西、山东个别地区种植加工,产品也只限于冰冻鲜果、干果及原汁,属一般性粗加工,个 别厂家生产的桑椹酒出口欧洲,由于受基地规模小的限制及 境外销量的逐年增长,产品供不应求,利润空间大、开发梯 度深。因此,XX 县抓住这个机遇,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在近期开发桑椹种植生产基地1-3 万亩,全部投产后,其生产 能力3 年产鲜桑椹3-8 万吨,加工成桑椹原汁2-5 万吨、桑 万吨,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5.2 产品竞争能力和进入国内外市场前景
桑椹鲜果产品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独特风味的天然保健 食品,卫生部已列入“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它是韩 国妇女餐桌上必备佳肴,无需广告就能进入超市销售,产品 竞争能力强,鲜果售价2009 年都在每公斤20 元以上。从桑 椹汁、桑椹酒、桑果沙司和桑椹红色素等产品来看,桑椹果 汁饮料在我国的果汁及饮料的需求正逐年提高,桑椹果汁的 市场前景非常可观。利用桑椹发酵生产的桑椹酒,具有色泽 鲜艳、酒香浓郁、酒体丰满醇原、酸甜适中,据分析桑椹酒 中含有的白黎芦醇是市售名牌干红葡萄酒的两倍,具有软化 血管、增强免疫力功能等功效。桑椹酒的开发符合国家酿酒 业向低耗粮、低酒精度转变的产业政策,更能适应酒类消费 市场的变化。桑椹沙司(果酱)是西方国家人们生活上的必 需品,有较大的出口潜力,国内亦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需 求量也在逐步扩大,桑椹沙司因其味道鲜美、独具风味,极 易被消费者接受认可。桑椹红色素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尽 管目前生产的成本很高,但符合当前食品色素的发展方向,桑椹以其花色素含量高、色素稳定等特点,成为其它果品无 法替代的色素,鲜果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5.3 产品销售方案和营销策略
5.3.1 产品销售方案
1、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公司对 桑椹生产基地实施种苗供应,标准化管理,保护价收购桑椹 一条龙服务,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2、加强公司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为前 提,桑椹酒、桑椹沙司以拓展海外市场为主内销为辅,冰冻 鲜果、桑椹原汁及饮料则是以国内市场为主,占领内销市场,为扩大甘肃桑椹加工产品出口奠定基础。
3、以品牌战略开发国内市场,开发出适应国内群众口 味的产品,满足人民追求绿色食品的需求。
5.3.2 市场营销策略
1、科学定位。根据本公司的性质特点,立足于国内市 场,前期可利用生产基地的资源优势创造品牌,抢占国内市 场。随着产品的深加工升级,确保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2、强化质量。根据桑椹的特点,前期开发三类产品; 即鲜果和冰冻鲜果、桑椹原汁和饮料、桑椹酒和桑椹沙司。强化核心产品的无污染、安全卫生、营养;注重产品的外观 质量、风味特色和包装特点;提供优质的产品销售服务,让 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在网上 和媒体上发布产品信息,促使产品的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 场,不断拓展国内市场。
4、创产品牌产品,以绿色食品质量标准为要求,申请 绿色食品认证及有机食品认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形成产 品规模,以品牌效益促销售。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6.1 建设目标
本项目是由甘肃凯越农业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XX 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开发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项目开发后 力争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认证和国家质监局标准化生产 认证。项目建成后可带动XX 万亩桑椹产业快速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到2012 年全县通过 “公司+基地+农户”的动作模式,形成桑椹种植、加工营销 产业链,保证农民亩产收入7000 元,创农业产值21000 元;核心区农民户均收入达万元以上。
6.2 技术方案
6.2.1 总体方案:实施绿色食品开发战略,通过种苗供 应和栽培技术服务,开展桑椹加工处理及销售增值,使桑椹 生产达到持续稳定发展和优质高效的开发目的。
6.2.2 加工厂项目的主要技术方案:正确确定采果时间 及产地保鲜处理方法,推广科学采果技术,严格商品化处理(清洗、晾干、发酵、压榨、过滤、灭菌、包装)产品上市。
6.2.3 技术措施
1、桑椹加工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等法规。
2、加强对进厂原料的检测和化验,凡达不到无公害水 果标准的原料必须就地处理或退回,不得加工成制品。
3、加强对产品的检测验收,凡不合格产品不得流入市
4、对上岗人员定期培训、定期体检,无健康证者不得上岗,制订各生产岗位的生产规则,生产工人必须严格遵守 各岗位的操作规程方可上岗。
6.3 建设内容
6.3.1 建设的基本原则
1、严格按功能分区进行总体布局;
2、有利于集约化、产业化生产经营;
3、有利于快速生产周转;
4、有利于先进技术引进;
5、有利于卫生防疫和环境保护;
6、有利于农业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推广;
7、有利于农业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推广;
8、必须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
9、必须满足国家建筑防火、防暴、安全、运输等规范 规程要求;
10、必须符合国家和国际产品卫生标准要求及绿色或有 机食品的要求;
11、做到方便运输,布置紧凑、合理节约用地、节省投
6.3.2建设内容
6.3.2.1 年处理18000 吨桑椹鲜果加工厂项目主要内容:
1、建设6000㎡加工车间和产品贮存库,建设一条果汁压榨生产线,一条饮料生产线和一条果酱生产线及一条桑椹 酒生产线。厂区平面布置包括鲜果验收区、清洗区、压榨区、发酵区、晒制区、冷冻贮存区、产品包装区。
2、购置产品加工设备。包括2 台模板式过滤器、5 胶体磨,5台水果压榨机、50 张工作台、2 台立式薄膜包装 台自动搅拌100kg 夹层锅。
6.4 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为3 年,即2012 年-2014 年,2012 年完成 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并试生产加工,2013 年完成桑椹酒加工 生产线投产,2014 年建成投产。
第七章 劳动组织管理
7.1 劳动定员人员素质及培训
项目建成后:总定员180 人,其中加工生产工人120 加工厂和生产基地管理人员20人,营销人员40 人。公司所 需生产工人均采取就地招聘、培训上岗以解决公司所在地农 民工为主。管理人员及营销员采取公开向全社会招聘,择优 录用的办法,管理人员20 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5 要求有大专以上学历、高级职称或相当的企业管理经验和水平;一般管理人员15 人,要求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两年以 上管理工作经验;专业技术人员20 人,需求大专以上学历,以及相关专业,高级职称人员应占技术人员总数40%,其余 可以是新毕业的学习食品加工或农作的大学生,工人100 所有生产工人必须具有健康证,上岗前都进行10-15天强化 技术培训,方能上岗。
7.2 组织管理机构 企业管理机构秉着高效精干、科学管理的原则设置,实 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负责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部门负 责人实行聘任制,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实行合同
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1 投资估算 8.1.1 依据:
1、国家对农业建设项目的优惠政策规定,本项目固定 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率为零。
2、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与参考》规定的投资估算范围和统一取费参数。
3、建设工程按当地实际造价估算。
4、设备费按生产厂家发布价和市场询价估算。
5、前期费、设计费统一按甘肃省计委、省物价局[2000] 号文件中规定执行。
6、管理费、开办费的相关费用按有关规定计算。
7、预备费:只计算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的5%计算,不计涨价预备费。
8、建设期贷款利息财政有偿资金占用费年利率5.85% 计信贷年利率 5.85
9、流动资金按照生产周期和商业周期参照省内同类项目实际占用定额确定资金周转天数和年周转次数计算资金 占用定额。
8.1.2 估算
1、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16000 万元,包括基建工程8000 元、设备费2000万元、安装工程费1000 万元,冷冻库100 万元,工程合计12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5%;其它费用(设计费、管理费)1280 万元,占总投资的8%;预备费64 万元,占总投资的4%。
2、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估算3000 万元,采用分项估算,估算各个不 同阶段资金占用综合平均周转次数为7.5 次,最低周转天数 为50
3、建设总投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共计19000万元。
8.2 资金来源及筹措
8.2.1 企业自筹资金: 企业自筹资金10000 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100%,采取 股份制形式招股解决。
8.2.2 银行贷款: 申请银行贷款15000 万元。银行贷款高峰在2013 年-20 14 年,贷款期三年左右,根据项目效益预测,项目建成投产 后完全具备偿还能力。
8.3 资金使用及管理 8.3.1 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和有关法规,建立项目资 金管理、使用程序和经济责任制。
8.3.2 设备采购:参加展销会,合同招标,力争设备先 进、生产一流、自动化程度高。
8.3.3 建立项目管理专业班子,对项目实施、项目竣工 等进行全面的质量鉴定和资金使用审计监管,确保资金使用 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第九章 财务评价
9.1 评价依据
9.1.1 经济效益计算期:本项目主体工程是桑椹加工厂 建设,是以果汁生产线和果酒生产线为主,除设备使用期限 均在20 年以上,动态经济效益按20 年计算(包括建设期3
9.1.2投入产出物价格依据:基本建设投入价格在投资 估算中已经确定。生产经营中的物质消耗价格按省内外市场 成本调查数估算,桑椹加工产品销售物质消耗按调查的实际 参数和价格估算。
9.1.3 经济效益计算范围:按照投入产出相对应的原则,只计算投入新增加的效益,各生产线加工生产设备,可以周 年使用。
9.1.4 银行贷款利率5.85%,贴现率10%。9.2 销售收入及成本费用估算 9.2.1 销售收入估算:项目投产达设计能力,年销售收 入估算22224.6 万元,日均处理鲜果100 吨,年生产180(5-10月),年处理鲜果18000 吨,其中60%计10800 工成桶装桑椹原汁产品,出汁率按65%计得7020吨,出厂价 10000 元/吨,总收入为7020 万元;其中40%计7200 吨加工 成桑椹酒,出酒率按60%计4320 吨,出厂价3.2 万元/吨,总收入13824 万元。另桑椹果渣6660 吨,按70%计生产桑椹 沙司4662 吨,出厂价3000 元/吨,总收入1398.6 万元。生 产负荷预测:建设投资分三年投放,第一年(2012 年)建成 投产生产负荷可达设计能力40%,总收入可达8889.84 万元; 第二年全部项目生产负荷达设计能力60%(依据种植面积收 果量)总收入13334.76 万元以上;第三年项目生产负荷达 设计能力80%,总收入17779.68 万元;第四年项目全部达到 设计生产能力,总收入22224.6 万元。
9.2.2 总成本费用估算:
1、原材料费估算:11800 万元,包括鲜果收费18000 4000元/吨=7200 万元,原汁包装费1800 元/吨7120 1423.6万元,果酒包装费:酒瓶包装5000 元/吨4320 2160万元,外包装纸箱144 元/个=576万元,果酱 桶装包装1200 元/吨4662 吨=559.44 万元。
2、人员工资、福利支出:定员180 人,年人平均2500 元,共计450万元。
3、技术开发及管理费,从销售收入中提取3.5%为:22 224.63.5%=778.5 万元。
4、固定资产折旧费:各项设备及示范园生产年限统一 按18 年综合折旧为:(固定资产投资-5%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年限=18000 万元(1-5%)18=950 万元。
5、修理费:按固定资产折旧费的25%估算为: 950 万元25%=237.5 万元
6、利息支出:年平均流动资金贷款利率=15000 万元 5.85%=877.5 万元
7、能源动力费估算为60 万元,其中:生产用电24 元,水费12万元,燃料24 万元。
8、销售费用按销售收入6%计算为:1334.56 万元。
9、加工辅料费用:糖3600 元/吨2400 吨=864 万元。
10、总成本费用估算总额为:11800 万元。9.2.3 损益计算:
1、税后利润:年平均为6886.04 万元。
2、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总投资)100% =(6886.0418000)100%=22.2% 9.3 分析及评价
9.3.1 本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180006886.04=2.61
9.3.2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可变成本)]100%=44%。本项目盈亏平衡点较低,静态保本收入为:22224.64 4%=9778.82 万元。
9.3.3 敏感性分析:
根据投资增加、收入减少和经营费 用增加三个变动因素测算变动幅度在15%以内都是可行的。经营费用增加和收入减少对项目效益很敏感,变动幅度超过 15%,财务净现值为负数,20 年内不能实现动态保本,但投 资回收期只有2.91 年以后投资已经收回,且社会效益持久,在财务上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9.4 银行贷款归还措施和归还计划
银行贷款资金15000 万元,按5.85%利率计算,如从第 三年开始还本,三年内则可还清本息。
第十章 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项目的研究论证,本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生态效益显著,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推动XX 县农业、农村 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性发展,能确保“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向社会提供180 个就业岗位,是XX 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的首选项目,具有较强的区域代表性。项目承担单位具备实 施本项目的能力和条件,建议列入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同时农业银行、农发行、财政贷款部门给予支持,望抓紧实 施,早日建成投产。
第三篇:2万亩核桃种植、深加工项目可研报告-精品
2万亩核桃种植、深加工项目可研报告
-宾川县宏宇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章 项目背景
第一节 自然概况
宾川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南岸的干热河谷区,是云南省的72个贫困县之一。位于北纬25°32′—26°12′,东径100°12′—100°59′之间。处于大理州洱海东部,面积2562.67平方公里。东与滇中腹地楚雄州的大姚县接壤,南与本州的祥云县相连,西与滇西北重镇大理市交界,北与本州的鹤庆、洱源县及丽江地区永胜县毗邻。这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立体气候明显,素有“天然温室”和“热区宝地”的美誉,是核桃的适生区和主产区。也是全国优质核桃——三台核桃的原产区和主产区。优质的三台核桃,核果卵圆形,顶端突尖,基部较尖,平均3径为3.5×3.1×4.2cm;单果重10.3g;出仁率56%—60.34%;壳厚0.7mm;果实品质上等,仁黄白色,较饱满,味香;果熟,秋分节令前后;树体长势旺盛,单株结果高达400多kg。品种州内主要分布在宾川、祥云等地,州外主要分布在大姚、南华等县;1200—2400m,适宜海拔1700—2200m。嫁接繁殖,以铁核桃或夹绵核桃实生苗为砧。
第二节 核桃种植发展状况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投资绿色产业和扶贫攻坚工程的开发建设,先后完成了云南省干果基地建设,大理州核桃种植基地建设,绿色扶贫攻坚工程建设,基本形成了绿色产业构架。在以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思想的指导下,县科技部门大力推广有机无公害核桃的种植。三台核桃以个大、壳薄、仁白、味香、出仁率高、出油率高而在出口中倍受欢迎,畅销欧洲、中远东、东南亚。经漂洗的YN101、102就是我县的核桃产品,1982年广交会上获外经部优质产品荣誉证书,以其仁加工的脱衣琥珀核桃也在大理民族节上获优质食品金花奖。
为了促进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使贫困县人民早日脱贫,改善县域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旅游开发大省和全县“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社会发展战略思路总体目标,以大农业、大旅游、大开发、大开放为主题,进一步扩大优质核桃基地建设步伐,走公司+农户+市场的基地建设之路,积极培植优质核桃产业基地,完善核桃深加工,增加优质产品,同时增强社会化服务体系,流通体系,不断开拓市场,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因而建立核桃种植产品深加工的开发示范项目建设,组建优质、丰产、高效的核桃基地,势在必行。
第三节 核桃加工、销售状况
目前,宾川三台核桃资源1万亩,分布在本县的拉乌乡、古底乡、平川镇、钟英乡、力角镇、太和镇。年产1500吨干果,加之楚雄州的大姚、南华,丽江地区的永胜和本州的祥云等县的三台核桃的流入,每年经宾川转出的核桃干果接近1万吨。每年核桃的采收季节,全国客商云集于此,但大多以干果形式交易,占交易额的六成;经宾川县宏宇有限责任公司初加工成核桃仁,经过分色、分级纸箱包装后内销往广东、浙江上海等地,转口外销往韩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占四成的份额,其附加值得到很好提升。
第四节 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项目的重要性
核桃是我国重要的栽培经济树种,无论是木材,还是叶片、枝条、果实、青皮、根,特别是果仁,具有广泛的用途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核桃树全身是宝,市场潜力非常巨大。用途广﹕核桃树体高大,枝干挺立,树冠枝叶繁茂,多呈半圆形,具有较强的拦截烟尘、吸收二氧化碳和净化空气的能力,在国内外常用做行道树或观赏树种;由于其根系发达,又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
核桃木材﹕色泽淡雅,花纹美丽,质地细韧,经打磨后光泽宜人,且可染上各种色彩,是制作高级家具、军工用材,高档商品包装箱及乐器的优良材料。因此,许多国家都很重视核桃树的栽培和利用。
核桃叶片﹕除风干后可做饲料外,由于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常用来治疗伤口、皮肤病及肠胃病等。
核桃枝条﹕除做薪材外,近年来也用于医疗,如枝条同鸡蛋共煮后吃蛋,或用枝条制取液加龙葵全草制成的核葵注射液,对宫颈癌、甲状腺癌等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核桃树皮﹕在中医验方中,核桃树皮可单独熬水治瘙痒,若与枫树叶共熬水,可治疗肾囊风等。
核桃果实青皮﹕一是因青皮含有单宁,可制栲胶,用于染料、制革、纺织等行业;二是用于医疗,青皮含有某些药物成分,在中医验方中,称为“青龙衣”,可治疗一些皮肤病及骨神经痛等。青皮浸出液可防治象鼻虫和蚜虫,其残渣含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可做家畜饲料。
核桃壳﹕核桃壳是提取甘磷和生产化学活性碳的最好原料。目前,国内化学活性碳需要量很大,50%还得依靠进口。还可用核桃壳炼制成药用炭、针剂炭、净化炭及电镀炭等品种。用核桃壳化学活性碳再制的LH-02型改性炭是电镀业回收金属铬的最佳炭种,售价很高(80年代初8000元╱吨)。
价值高﹕核桃仁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其味道鲜美,除直 接食用外,常用做各种糕点的重要配料,为我国传统的食品加工原料。据分析,核桃仁含油量平均为65.08%∼68.88%,最高达76.3%,比大豆、油菜籽、花生和芝麻含油量均高。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5%左右,最高可达29.7%,高于鸡蛋(14.8%)、鸭蛋(13%)的蛋白质含量,为豆腐的2.1倍,鲜牛奶的5倍,而且核桃仁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钙、铁、磷、锌等多种无机盐。核桃油中的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约占总量的90%,因此容易被消化,吸收率高。仁中的蛋白质也因其真实消化率和净蛋白比值较高而被誉为优质蛋白质。
保健与医疗用品﹕核桃作为保健果品早已被国内外所认识。我国人民称它为“万岁子”、“长寿果”,国外称它为“大力士食品”、“营养丰富的坚果”。我国医药文献载有许多核桃用于食疗的吃法,对各种年龄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保健作用。妇女妊娠期常吃核桃仁,可促使婴儿身体发育良好,头顶囱门能提前健康地闭合。核桃仁中的丰富营养对少年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大有裨益,对老年人也有助于健康长寿。核桃仁中的维生素E可防治细胞老化和记忆力及性机能等减退。核桃仁油中丰富的亚油酸可以软化血管,阻滞胆固醇的形成,并使之排出体外,对预防和治疗老年人心血疾病有良好的作用。美国、法国等对核桃仁的保健作用也非常重视,如美国宇航员的食谱里列有核桃饼;法国人在冬季3个月里每周吃一次核桃(每人5∼10粒),进行保健。
核桃食品﹕核桃以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名列四大干果之首,历来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并把它作为厚重而高雅的礼品,如瑞典露西亚女神节,扮装的女神送给大家的食物,其中一定要核桃;欧美国家的圣诞节,都要互相馈赠核桃;我国自古以来也把核桃视为贵重的礼品。核桃作为食品原料在我国也是由来已久,以核桃为主、辅原料的食品种类达200多种,依其用途大致可分为6类﹕
1、家常食品。如简单的带青皮烧吃,鲜核桃仁加蒜捣泥做饺子或烙馅饼,猪肉炖核桃仁等。
2、风味小吃。如一捻酥、庐江烧卖、核桃饼、百果蜜糕等。
3、主食或糕点馅料。如汤圆心、核桃馍、元宵等。
4、烹调菜点。我国核桃仁用于菜点历史很久,当代菜谱里核桃仁菜点也不少。如青辣椒炒核桃仁、桃肉猪头糕、桃仁鸡等。
5、加工食品。如核桃粉、核桃仁罐头、琥珀核桃仁、玉香核桃仁等。
6、核桃饮料。如核桃乳、核桃花生乳等。
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发核桃类绿色功能食品是我国功能食品开发中的一项重要突破,具有农业产业化的示范意义。
使用国家发明专利《液化石油气浸出油脂工艺》,在低温条件下预榨和萃取核桃油,同时获得脱脂核桃蛋白粉,所得到的油脂和蛋白与国内外传统生产和加工工艺获得的核桃粉和核桃油在内在品质上有明显的差别。新工艺保留了天然核桃仁中的全部营养保健功能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并进一步通过科学精制,把所得到的油脂和脱脂蛋白制成各种类型的高级核桃油、速溶活性核桃蛋白粉及系列新产品,在彻底解决了传统生产的核桃油和核桃粉长期存在的油质量差、有沉淀、易变色、易变哈、易“走油”、陈化劣变、保质期短、难储藏和价值偏低等根本性问题的同时,还提高了核桃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获得更高的加工工艺与技术工艺附加值,促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商品优势。
项目的产业带动关联性强
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核桃功能制品开发项目的开展,必将有力地促进云南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它将促进云南省大理州的100万亩核桃种植计划的实施,有利于数十万山区核桃种植农户的脱贫致 富,有利于西部大开发中退耕还林还草和保护生态环境战略的有效实施。
有利于产业带动,相关联动性强。
核桃功能制品的开发将直接改善、推动大理州和邻县的食品、包装、医药、精细化工、农业、林业、畜牧业、制糖、加工、商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还能为数万社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
二、项目的必要性(云南大理宾川县丰富的三台核桃资源亟待产业化开发)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核桃的大国之一,年产核桃干果17万吨,全国商品核桃年收购量在10万吨。云南省达6万吨,宾川县及其毗邻县年产核桃1万吨。
地处云南省大理州东部的宾川县,是中国著名的三台核桃的原产地,这里海拔、气温和土质,特别适应三台核桃的生长,核桃果大、壳簿、仁香,1979年在山西召开的核桃科技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良品种。2001年,全县核桃林1万亩,年产1500吨干果,是省级核桃种植基地之一。
然而,优质核桃产区的宾川却是省级贫困县。近几年来,全县人均年收入一直在1500元上下徘徊,其中15%来自核桃的加工销售。每年核桃的采收季节,全国客商云集于此,但大多以干果形式交易,或初加工成核桃仁运往全国各地,其附加值未能得到很好提升。若该项目成立,有了龙头加工企业,它将剌激农户进一步发展核桃种植、育种和初加工,人均可从中增加300元纯收入,地方财政可增加1000万元,为宾川广大山区农户脱贫致富、地方财政增收和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效益战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合开发利用核桃优势资源是州、县政府多年来的发展设想。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云南在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行动计划中,在云 南省大理州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加大了核桃产业化的发展力度,在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发核桃功能制品项目上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决定将西部大开发用为契机,立足核桃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绿色核桃功能制品,依靠科技,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优质核桃产业开发项目,把握目前国内外对绿色植物功能性食品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机,符合国家绿色植物产业发展政策。该项目设立后,核桃产业将是宾川县摆脱贫困的重要依托之一。
第二章 市场分析和预测
核桃经济是短缺经济,综合利用潜力巨大,待开发的品种很多。即使大规模的发展核桃生产和加工,也很难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增长。因此,核桃的生产加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核桃干果和核桃仁出口增长迅速。在国际市场上,核桃和核桃仁的主要出口国家有美国、中国、法国、印度、意大利、土耳其等。其中美国和中国是两大出口的巨头,核桃皮薄易取核仁,品质较好,而且漂洗的干净,色泽美观,采用小包装,可直接在超级市场出售。
二、国内核桃市场消费潜力大。据专业市场调查发现,我国核桃年产量在17万吨左右,人均占有量约0.13千克,市场销售量约占总产量的50%,实际人均消费量仅为0.06千克,是美国人均消费量0.65千克的1/11。也就是说,每年全国核桃总产量都拿来分配,人均可分到2粒核桃。如果国内消费水平达到美国的人均水平的一半,核桃生产总量要达到84.5万吨,也就是说在现有水平上增加近4倍。
三、核桃高烹油走俏国际市场。现代社会,对天然的、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越来越被消费者所青睐,是一种新的消费时尚。据调查,目前,国内仅有四川和云南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在进行小规模生 产这类产品,产品供不应求,属紧俏外汇储备、短缺商品。在法国,核桃高烹油500ml/瓶,售价折合人民币120元,在日本,折合人民币160元。另据资料显示,北京、沈阳、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对核桃精制油的需求量也很大,在北京,500ml/瓶,售价为40元,在沈阳,售价39元。精制核桃油在广州的售价10美元/千克,市场年需求量在1万吨左右,而目前年产量仅为0.1万吨,呈现卖方市场。
四、替代性医药保健品和营养食品尚属空白。核桃油软胶囊是替代性医药保健品,在我国尚属空白,其健脑成分PUFA与深海鱼相似,并能在核桃油中完好保存,全球市场年需求量在30万吨,国内市场年需求量10万吨,国内零售价每粒为2.2-3.5元,靠我们的资源优势,具有相当大的竞争力,它将是许多怕腥味消费者的首选药品;核桃炼乳是填补我国植物炼乳的一个营养食品,市场年需求量在50万吨左右,但还缺口30万吨,具有相当的市场潜力。
第三章 项目建设内容、方案、规模、地点
第一节 项目建设内容
宾川县宏宇有限责任公司拟以优质三台核桃种植,产品加工的开发作为项目建设目标。
一、培植基地
主要通过种植优质核桃嫁接苗,建立2万亩规模化的优质生态核桃基地,采取生态农产品栽培技术措施,提高核桃基地的效益,达到优质、无公害、高效的核桃基地建设目标,带动全县核桃的发展。
二、核桃干果系列加工
以提高产品价格,创名牌为目的,产品直接进入国内国际绿色食品消费市场,使企业多创汇、农户多收益。
充分利用县内和邻县核桃资源,进行无烟果加工,同时对核桃产品进行精选。加工核桃仁、琥珀核桃及其它优质产品。第二节 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依据
根据宾川县委、县政府宾发(2001)21号《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今后发展兴办工业,县内投资以民营经济为主,以加工工业为重点,主要依托工业化手段开发农业资源,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精加工企业,以资源换技术,以让利吸引资金,鼓励县内外企业和个人开发、新办农副产品加工销售”。
二、项目基础工作 资源培植到位
去年以来,我公司培育了大量的核桃砧木苗(20万株)和优质核桃嫁接苗11万株,目前苗木长势喜人。
公司实力雄厚
我公司新建了1000吨保鲜库,制冰、速冻、冷贮库核桃分拣精选,凉晒场,为优质核桃的种植,产品深加工的开发示范项目奠定基础。
群众种植积极性高
我公司在核桃适生区即我县的拉乌乡、古底乡、平川镇、钟英乡、力角镇、太和镇作了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发动群众种植优质核桃,建立优质核桃种植示范基地,通过与2000户农户洽谈,确定了2万亩的优质核桃种植示范基地面积,为优质核桃种植,产品深加工的开发示范项目奠定了群众及物质基础,确定了发展规模。为全面开展工作做好了准备。
三、产品方案
目前,加工无烟核桃干果,并以此产品为原料精制无烟核桃仁、琥珀核桃等产品。在基地核桃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引进“低温萃取工艺”生产高级核桃油和脱脂活性蛋白粉。
第三节 生产规模
一、建成2万亩三台核桃基地。
二、深加工核桃产品
大理宾川县的核桃产量每年约为1500吨,加上邻县的大姚、永胜等县流入的在5000吨左右。本着一次规模,滚动发展,规模发展的原则,项目近期的产品规模为﹕年加工无烟干果5000吨,其中1000吨通过精选、包装后直接出口,以另外4000吨干果为原料精制无烟核桃仁1000吨、琥珀核桃1000吨。
第四节 生产地点
一、基地生产力布局
分布在本县的拉乌乡、古底乡、平川镇、钟英乡、力角镇、太和镇,共2万亩。
二、加工地生产力布局
本项目厂址选在本县牛井镇月山。
第四章 项目技术分析
宾川县优质核桃种植、产品加工开发项目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包括种植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
第一节 种植技术分析
我县是大理州核桃的主产区之一,也是优质核桃品种三台核桃的原产地,在种植栽培管理上有丰富的经验和自成体系的栽培技术。多年来核桃基地的建设,发展的实践充分体现了丰富的栽培管理技术,对核桃基地建设提供了保障,但由于我县地处干热河地区,干旱和病虫害是制约核桃种植的难点。干旱影响栽植的成活率,而最关键的是栽植当年的春旱。通过几年的实践,采用薄膜覆盖技术可以减少水分 蒸发,提高成活率,可以克服干旱带来的威胁;病虫害可以导致核桃的减产甚至灭产,树体整株死亡,而在我县的病虫害主要有核桃木蠹蛾和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但这些风险都可以采取有效的物理和化学的防治方法消除。
第二节 加工技术分析
产品加工质量的关键性在于核桃果的干燥和核桃仁的初加工。近来,随着核桃价格的上涨,出口需求量的增加,对如何保证核桃仁的质量和出仁率方面在工具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尝试。
一、核桃果的干燥
引进油炉无烟果干燥法和塑料大棚温差控制自然晒干法,以保证核桃品质。
油炉无烟果干燥法
以油导热,加一次油,可用3年。使用该设备后,核桃成色由过去的7﹕3提高为8﹕2,白头路增多,基本没有二路以下的产品,时间缩短48小时,每千克单价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25%,干果价由13元/千克提高为17元/千克。油炉干燥法还可以在核桃仁琥珀脱衣中使用。
油炉无烟果半干燥法
在采用油炉干燥法的基础上,把核桃果的干燥时间缩短为12小时左右,使核桃果保持一定水分,出炉后进行剥壳加工,再把加工后的核桃仁放回到油炉进行烘烤4小时。其效果比全干燥还好,白头路可达95%,品质得以大幅度提高。
塑料大棚温差控制自然晒干法
充分利用厂房楼顶空间,以塑料大棚处理核桃的干燥问题,干燥时间能节约23小时,核桃仁成色也与油炉干燥法不相上下。
二、核桃仁加工 核桃仁加工,现已有三种以上人工剥壳工具为手工去壳在核桃仁加工中被广泛使用,保证了核桃仁的质量和出仁率。
第五章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及规划
宾川县宏宇有限责任公司优质核桃产业开发示范项目主要通过种植优质核桃嫁接苗,建立2万亩规模化的优质生态核桃基地,采取生态农产品栽培技术措施,提高核桃基地的效益,达到优质、无公害、高效的核桃基地建设目标,带动全县核桃的发展。并同时对核桃产品进行精选,采取加工核桃仁、琥珀核桃及其它优质产品,直接进入国内国际市场,达到提高产品价格,创名牌的目的,使企业、农户获得大的实惠。此项目批准后,建设周期总的为1年建成投产,阶段进度实施期间,建设单位应统筹安排,合理交叉作业,确保阶段进度的实施,加快基建进度。
第二节 项目实施计划 初步设计 核桃苗种植 设备定货及制作 设备及管道安装 人员培训 生产准备及试生产
第六章 项目实施管理、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第一节 项目实施管理
一、该工程技术先进、新颖,要求实施过程中的人员素质高。
二、设备数量不多,但技术含量高、工期较短,在组织供应方面工作量相对大一些。
三、在安装过程中,有部分要使用钢筋混泥土浇灌,施工周期相 对稍长。
第二节 组织机构
企业采用现代化管理的形式设置,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一、劳动定员(如表一所示)表一
二、培训计划
该生产线技术含量高,生产人员要经严格的培训和实践操作实习,技术培训一般1个月以上,生产操作实习半个月,理论和操作实习均由设备提供厂家负责培训。
第七章 项目承担单位的概况
第一节 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承担单位﹕宾川县宏宇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节 公司概况
宾川县宏宇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离县城区500米、凤太公路旁,距昆明397公里,距下关火车站,祥云火车站50公里,距大理飞机场4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公司占地面积40余亩,固定资产826万元,员工5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8人,公司下辖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站一个,加油站一个,塑料制品生产线一条,冷库及制冰生产线一条(1000吨冷库、5吨制冰库、5吨速冻库),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一个,集农、工、贸一体化,是宾川最大的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公司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在农副产品的购销上,与台商、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客商有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2002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4000万元、创汇300多万美元的目标,上缴税收150万元以上,为宾川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财政增收作出巨大的贡献。第三节 公司地址
公司地址﹕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牛井镇月牙山 第四节 公司经营范围
公司主要经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农副产品的购销。第五节 公司负责人简介
公司董事长杨友良是项目承担负责人,现年46岁,具有多年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年富力强有能力组织实施本项目。
第八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投资概算
核桃基地建设合计745.7万元,其中﹕
1、基地建设苗木费430万元。
2、肥料费278.5万元。
3、运输费13.4万元。
4、后期维护费23.8万元。加工设备费用合计994万元,其中﹕
1、干燥设备购置费322万元。
2、干燥设备运输费7万元。
3、干燥设备安装调试费14万元。
4、琥珀核桃生产线设备购置费651万元。
5、琥珀核桃生产线设备运输费7万元。
6、琥珀核桃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费14万元。
科学技术培训、服务费﹕按直接费合计的5%计67.1万元。建设期利息60万元。以上四项合计1866.8万元。第二节 资金筹措
经费的筹措,按照企业自筹,财政扶持,银行贷款的方案筹措资 金,项目总投资1866.8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185万元(申请中央财政633万元、省级财政388万元、州级财政82万元、县级财政82万元),银行专项贷款531.8万元,单位和群众自筹150万元。
第三节 贷款偿还计划
向银行贷款531.8万元和财政有偿扶持996万元,用当年未分配利润及提取的折旧费偿还,在生产第一年偿还银行贷款本息460.8万元(其中本金441.36万元,利息19.14万元);第二年偿还银行贷款本息93.38万元(其中本金90.14万元,利息3.24万元)和财政扶持资金以及资金占用费356.62万元(其中有偿扶持资金336.7万元,资金占用费19.92万元);第三年偿还财政扶持资金以及资金占用费450万元(其中有偿扶持资金436.81万元,资金占用费13.19万元);第四年偿还财政扶持资金以及资金占用费226.94万元(其中有偿扶持资金222.49万元,资金占用费4.45万元)。贷款偿还年限三年六个月(包括建设期半年),共偿还本利1587.8万元。
第四节 所需流动资金及来源
一、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按分项法估算,项目达产后,年需流动资金1062.15万元,其中铺底流动资金150万元。
二、流动资金来源
包括铺底资金在内,均由项目承担单位自筹,除自有资金,其余流动资金912.15万元,通过银行贷款筹措,年利率5.85%。
第九章 项目内部收益率、投资利用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针的计算
第一节 成本与费用估算
一、成本估算 无烟干果成本﹕ 购进5000吨核桃果,每吨8000元,计4000万元; 干燥每吨核桃果耗电2kw.h,每kw.h0.6元,计0.6万元; 折旧费按满负荷生产计提,计4万元; 人工工资及福利费15.96万元; 其它2万元。
总成本共计4022.56万元,扣除15%的水分后,得干果4250吨,则每吨无烟果单价9464.85元。
核桃仁加工成本﹕
无烟干果4000吨,每吨9464.85元,共计3785.94万元; 剥壳加工费,每吨核桃仁1000元,计200万元; 人工工资及福利费330.6万元; 其它30万元。
总成本4346.54万元,按仁壳对半比,得核桃仁2000吨,则每吨核桃仁单价21732.7元。
琥珀核桃加工成本﹕
核桃仁910吨,每吨21732.7元,计1977.68万元; 蜂蜜添加剂,每吨1000元,计91万元; 核桃仁琥珀脱衣,每吨1000元,计91万元; 折旧费按满负荷生产计提,计28万元; 人工工资及福利费164.16万元; 其它30万元。
总成本2381.84万元,按1﹕1.1的出品率,得琥珀核桃1000吨,则每吨琥珀核桃单价23818.4元。
二、费用估算
管理费用﹕本项目无形及递延资产平均按生产十年摊销计入管理费用,初步估算管理费用年平均发生额约323.1万元。财务费用﹕不包括建设投资贷款利息,约63.4万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利息53.4万元,出口产品外汇利息折算损失10万元。
产品销售费用﹕预计今后产品的广告宣传、促销,参加各种展销会等各种营销活动较为频繁,本项目暂按销售收入的10%估算该项费用,今后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达产期各年产品生产成本及费用为6165.12万元,制造成本占80.9%,其中原料占64.9%;三项费用占19.1%,其中产品销售费用占12.8%。原料成本和销售费用两项因素为今后降低成本费用的主要途径。
第二节 损益计算
一、产品出厂价格和销售价格 产品出厂价格
根据前面的计算,无烟干果9464.85元/吨,无烟核桃仁21732.7元/吨,琥珀核桃23818.4元/吨。
产品销售价格
本项目所试销产品,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无烟干果售价17000元/吨,比有烟干果的售价高4000元/吨;无烟核桃仁售价32000元/吨,比有烟核桃仁售差高2500元/吨;琥珀核桃售价40000元/吨。
二、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主要税种及税率 增值税﹕ 销项税率 17% 进项税率 核桃果 10% 电 17% 蜂蜜 10% 城市维护建设税 5% 教育费附加 3% 所得税 33% 达产年平均交纳税费﹕
增值税﹕(250吨×17000元/吨+1090吨×32000元/吨+1000吨×40000元/吨)×17%-(5000吨×8000元/吨×10%+10000kw.h×0.6元/kw.h×17%+910吨×1000元/吨×10%)=936.01(万元)
城市维护建设税﹕936.01万元×5%=46.8(万元)教育费附加﹕936.01万元×3%=28.08(万元)所得税﹕736.99×33%=243.21(万元)共计应纳税费1254.1万元。
三、损益计算
达产后,各年平均产品销售收入7913万元,交纳销售税金及附加1010.89万元,实现利润736.99万元,交所得税243.21万元后,还剩净利润493.78万元。
第三节 盈利能力分析
该项目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3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3%,税前投资回收期2年6个月零10天,税后投资回收期3年7个月零25天,按10%计算财务净现值可达1446.46万元。
项目具有很高的盈利能力。第四节 清偿能力分析
本项目银行贷款金额531.8万元(包括建设期银行贷款利息和财政有偿资金占用费60万元),有偿财政扶持资金996万元。
偿还贷款资金来源﹕折旧费和摊销费,扣除公益金、公积金(共计15%)后的未分配利润。
达产后,年提取折旧费32万元,摊销开办费18万元,年终未分 配利润419.71万元,三项共计469.71万元。第一年偿还460.8万元是可以保证的。
第十章 项目的市场和效益分析
第一节 市场分析
一、国内外市场对绿色产品消费的持续快速增长,给绿色植物——核桃制品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难得的机遇
席卷全球的绿色消费从食物消费开始,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由人们的正常生活消费到生产消费,并随着便于绿色消费和环境意识的加强,绿色生活和生产消费,尤其是对绿色植物制品的消费需求已成为新的时尚。
从国际市场的情况来分析,专家们预计在今后十年间,世界市场仅对绿色食品和绿色功能食品的需求将从现在的11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以上,年增长率达到20%∼30%,有的甚至达到50%以上;美国1999年就有6000种绿色产品,84%消费者愿意购买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的绿色果蔬;欧盟的调查结果也显示﹕82%的德国人和62%的荷兰人在超市购物时都会考虑到环境污染问题,希望能得到既无污染又有益于健康的绿色产品;在英国,民间测验表明,66%的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绿色产品。
从国内市场看,我们通过对北京、上海两城市的调研,80%的消费者希望购买绿色食品,且愿意支付相对较高的价格。
绿色产品不仅在产品价格上得到了特别的照顾,顺应了国内外市场对绿色消费的潮流,而且绿色产品可以冲破“绿色贸易壁垒”,顺利进入绿色信道,为绿色产品的营销创造了广阔的市场。
二、国内外核桃和核桃制品市场现状 国际核桃贸易情况
世界上进口核桃的国家主要有韩国、加拿大、土耳其、德国、日 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及北欧、东欧的一些国家,年进口贸易量约在30万吨左右。德国最多,达3万吨,其次是加拿大、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我国核桃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六十年代,我国核桃出口量占世界核桃市场的40%∼50%,到九十年代中期,由于美国核桃产量快速提高,一跃成为世界核桃出口大国,使我国核桃出口量降到了世界核桃出口量的30%左右。
核桃制品在国际市场上日益走红
欧美和日本、澳洲等核桃生产或进出口国,目前约有50%的核桃干果用于加工核桃仁食用,另50%的干果主要用于核桃系列深加工产品生产。在超级市场上核桃产品的种类很多,而深加工产品价格也特别高。以德国市场为例,加工产品有核桃油系列,包括保健功能油、色拉油、调味油等10多种品种;有核桃蛋白功能食品系列,包括以核桃粉为原料加工的食品,如“即食粉”、冰淇淋、饮料、核桃饼干与蛋糕、布丁等几十种产品;以核桃油为原料生产有医药保健品,化妆品,还有核桃生产的酒、醋、酱等,且销售价格很高,如核桃风味油2.69马克100ml,折合人民币116元1000g。
我国核桃产品市场结构及存在问题与分析
中国虽然是世界核桃生产大国和主要出口国之一,但长期以来国内消费者主要以直接食用果仁为主,深加工产品较少,核桃出口也主要是干果和果仁。使用民间传统工艺加工核桃油,不仅油色深,易酸败变哈和沉淀,销售价格低,难以批量进入市场消费,而且剩余的核桃蛋白不可能合理开发利用,往往用作饲料和肥料等;用烘焙粉碎工艺制作核桃全粉,虽然香味较浓,但口味较差,并容易“走油”、“变哈”和结块变质。
三、本项目产品的市场分析
本项目产品具有价格竞争优势。本项目所生产的产品从核桃果干 燥环节就注重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对核桃仁的加工和琥珀核桃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使用油炉干燥核桃果,无论直接出售干果,还是通过加工出售核桃仁,其价格竞争优势明显。无烟核干果,在北京市场,售价高达17000元/吨,而有烟核桃干果却只能卖12000∼13000元/吨,其价格差距在4000∼5000元之间;利用无烟果加工的核桃仁售价达32000元/吨,比有烟干果加工的核桃仁高出3000∼4000元。
本项目具有内在品质好的优势。使用无烟干果加工核桃仁,其品质得到提高。白头路的比重由过去的70%提高到85%∼95%,时间缩短2天,受到欧美客商和消费者的喜爱。
本项目产品具有资源优势。与技改生产线同时实施的核桃基地种植有2万亩三台核桃,属高嫁接的核桃苗,三年后开花,五年后挂果,八年后进入盛果期。从永续利用资源来看,可满足公司的生产需要。
本项目具有营销竞争优势。现已初步拟定了一套市场营销方案,包括市场定位、价格策略、产品渠道方案,绿色营销战略计划、市场网络建设等竞争性促销方案,并利用高技术产业化加工附加值高的特点,投入相对更多的人、财、物力用于市场开拓和新产品的导入。其核心就是﹕打好“绿色产业”牌,走特色路,不断创新市场需要的“绿色制品”,向国外核桃制品及其医疗保健产品市场积极和稳妥地推进,创名牌产品,争一流质量,赢得本项目产品的最大市场占有份额。
第二节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项目正常生产后,预测每年产品销售收入7913万元,交纳销售税金及附加1010.89万元,实现利润736.99万元,交所得税243.21 万元后,企业净利润493.78万元。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3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3%,远高于基准收益指针,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分别达到26.5%和93.6%。
从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是低投入高产出,对贫困县的财政收入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社会效益
本项目产业化的实施,有助于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行动计划的实施。
本项目产业化的实施,有助于西部大开发中山区、半山区退耕还林还草方略的实施。核桃生态基地的建立,进一步发展了林业,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涵养,促进县域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项目产业化的实施,可为大理州农业产业化提供借鉴。本项目产业化的实施,有助于富民强县,科技兴县,较快地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项目达产后,使基地农村人均年增收124.00以上的收入。
三、生态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可提高有林地覆盖率1.53%,使全县有林地覆盖率在原来21.2的基础上提高到22.7%。可起到一定的保持水土、保护水利设施,减少库塘淤积、泥沙淹埋农田的作用。同时,森林植被的增加,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对粮食增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新增加蓄水116.82万m3,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176398.2吨,每年可减少相当于23.364万吨化肥流失。三台核桃产业的开发美化了环境,对保障人民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回归大自然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第十一章 项目的风险分析
第一节 敏感性分析 本项目只作所得税后全部投资的敏感性分析。基本方案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3%,投资回收期从建设期算3年7个月零25天,均满足财务基准的要求。考虑到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分别对总投资、经营成本、产品产量和价格做了单因素变化对内部收益率影响的第三性分析。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各因素的变化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内部收益率,其中售价降低最为敏感,经营成本次之。
第二节 保本分析
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盈亏平衡点为﹕
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年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可变成本)×100%=4955.32╱(7913-1010.89-1209.8)×100%=87.1%。
可见,如果企业在开工时,生产规模不能达到项目设计规模的87.1%,企业将会出现亏损。
第三节 自然灾害
云南是多自然灾害的省份之一。反常冰雹会导致大面积的林果欠收。民间有“四年歇树”之说。欠收年会带来原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扬,导致企业生产成本过高,效益下滑乃至亏损。
第四节 不正当竞争
大理州是云南省核桃主产区,每当产品交易时节,各路客商云集于止此,如果企业设立后,有可能由于利益驱动而展开价格大战,流通商人大肆哄抬物价,相互厮杀,给加工企业带来压力和威胁,地方政府不可能不引进注意,未雨绸缪,注意引导,加强管理。
第五节 环境影响和评价
项目建成后,主要是核桃仁加工和冷贮保鲜,采用油炉干燥没有任何污染物的排放。再加之集中运销,对农产品的废弃物可集中处理,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项目的建设主要是基地和分色车间建设,因此项目建设不会对现有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第十二章 结论
一、本项目是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化,核桃资源注入高技术后,能极大地增加附加值,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二、本项目引进油炉无烟果干燥设备,工艺比较独特,为核桃产品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核桃生态基地建设,能促进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涵养水源。核桃制品的深加工,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地方财政。
四、本项目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年产品销售收入7913万元,交纳销售税金及附加1010.89万元,实现利润736.99万元,交所得税243.21万元后,企业净利润493.78万元。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3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3%,远高于基准收益指针,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分别达到26.5%和93.6%。项目有较强的抗风险性,盈亏平衡点为87.1%。企业偿还债务能力强,投产后3年7个月零25天就可还清贷款。
总之,该项目是一个绿色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有较好,因此该项目可行。
第四篇:云阳县2000亩金银花种植项目可研报告
云阳县2000亩金银花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云阳县2000亩金银花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2、项目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云阳县长江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
4、项目建设地址:重庆市云阳县盘龙街道黑马村
5、项目建设期限:2012年1月——2013年12月
6、项目建设目标:通过2年的发展,在重庆市云阳县盘龙街道黑马村、龙水村、阳明村规范化种植2000亩符合国家药典规范的良种金银花----“巨花一号”,以此带动当地农户种植10000亩金银花,建立金银花深加工基地,面向国内药材市场销售金银花深加工产品,形成从基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实现当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加快当地新农村建设进程,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发展。
二、可行性研究的范围与依据
1.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对本项目总体概况,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背景,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市场分析,总体方案设计,环境保护,组织管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评价,综合效益进行分析。
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
二、项目建设区域自然环境。
云阳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金银花种植。云阳地处长江上游的三峡库区核心地带,地理位臵属北回归线以北的东南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区,春早、夏热、秋凉、冬暖;初夏雨量充沛,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多绵雨,冬少日照;年平均气温18.4℃,1月平均气温7.2℃,7月平均气温29.1℃;年平均日照数1484.8小时;雨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100.1毫米;土壤肥沃,具有透水性较好,土壤含有适中硒元素,地块有一定坡度,自然生态环境及地理位臵十分适宜中药材生产。种植区内的群众有种植中药材的习惯,为建设金银花种植基地项目基地打下良好基础。
项目区地处云阳新城的盘龙街道,其种植区海拔在450米至950米不等,群山怀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无严寒、酷暑,冬短夏长,四季分明,境内地貌复杂,山峦起伏,中低山为主无污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光热条件较好,降水充足。常年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1100毫米,日照值数为1600小时,含硒元素适中,是发展天然有机名优富硒中草药种植的理想基地。在现有名优品种基础上,引进嫁接与改良品种,相应配套技术应用,新建无性快速繁育基地,大力发展名特优新产品,调整种植品种结构,探求高效多茬套种技术,走品牌效益之路,才能达到高产、高效、高质量的目标。
三、带动农民增收,促进生态发展。
项目区农民原以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为主,农民增收比较困
较完善金银花地方标准可供借鉴和参考,各项技术指标优于国内其他金银花品种。
(1)育苗技术:我们经过原产地育苗后再行本地二次育苗,保证了种苗的纯正,从源头上保证金银花的品质。
(2)栽培、修剪技术:目前本品栽培已经形成的相应技术规范和标准,我们经过我地实践后,将标准进行了相关修订,保证我地金银花种植达到药典所规定的品质,产量较大的提高,盛产期达到150至250公斤/亩干花。亩产值达到六千至一万元。
(3)烘干技术。金银花开花时均是梅雨天气,传统的方法加工是靠太阳晒、明火烤,这样加工的金银花质量差,达不到质量要求。如果大面积种植,遇雨不能及时采摘无法加工就会烂掉,从而制约了农民发展金银花的积极性。我们将建立相应烘干加工厂房,采用独特的烘干工艺,不但成功地解决了金银花烘干难的难题,而且烘出来的花质量好,品位高。该项技术的运用,解决了金银花加工难的瓶颈问题。
(4)“巨花一号”金银花种植、加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技术开发也在不断的提升。
3、资原优势
盘石镇位于县城规划区内的长江南岸,与云阳新县城隔江相望。土地面积53.53平方公里,辖19个村、1个居委会,210个村民小组、5个居民小组,9416户,31294人;土地资源丰富,人口众多,适合适合发展金银茶种植。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金银花种植产业化基地建设是整个金银花产业链的基础工程,只有加强基地建设,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以标准化、规范化来种植,才能保证金银花产品安全优质,并获得高产、高效。为盘龙街道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可行的方案,为辖区居民进入小康生活提供基础保障。
2、通过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的种植,生产出符合国家药典的金银花原药材,实施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并起到积极引导示范作用,辐射带动金银花种植在我街道的快速发展,实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目标。
3、通过基地建设,可有效加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产业化示范基地实行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科技技术统筹应用,对较大规模的基地实现科学管理,将在较大程度上加强了药农、种植大户及市场的联系,起到较好桥梁作用,培育联合优。
4、政府重视。重庆市是我国的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也是库区的核心区域,发展三峡库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移民群众安稳致富是当地政府的首要任务。项目区街道地处长江沿岸,市县两级政府十分重视,已经把发展种植业确定为农业产业发展方向,以我街道特有的地理环境及土地资源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5、自然条件优越。云阳县盘龙街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光热条件较好。土壤肥沃酸性,所含硒元素适中,也是发展天然名优富硒金银花药材理想基地。项目实施区光、热、迅速增长,年增长速度约15%左右,国际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世界各国、各地区对用药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普遍重视,以及对传统医药的认识不断加深,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势在必行。
我国中药产业近年来保持持续高速增长,2011年全国中成药生产企业达3659家,总产值达8000亿元,所需药材原料数量巨大。另外,中药材还是我国传统大宗出口产品;但真正高品质的 “绿色”中药材并未形成规模,远不能适应中成药产业发展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以金银花为主的高品质、规范化中药材更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全国市场金银花实际需求量是2000万公斤以上,而现在全国金银花产量只有800万公斤以,质量好的金银花尤其少;本项目就是利用重庆市云阳县盘龙街道地处三峡库区绿色环境资源优势,发展种植市场紧缺的金银花。目前中成药大厂多,但尚未建立相应的原料基地,这些都为本项目产品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是通过2年时间的发展,在重庆市云阳县盘龙街道黑马村、龙水村、阳明村规范化种植2000亩符合国家药典规范的良种金银花----“巨花一号”,以此带动当地农户种植10000亩金银花,建立约2000平方米的金银花深加工基地,面向国内药材市场销售金银花深加工产品,形成从基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实现当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加快当地新农村建设进程,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发展。
订租用合同工作;
2012年6月至9月,完成金银花种植基地开山除杂、土地平整等工作;
2012年10月至11月,完成2000亩金银花基地种植工作; 2012年12月,完成金银花种植基地相关资料收集,配套设施建设工作;
2013年1月至6月,完成2000平方米金银花深加工基地建设工作;
2013年7至9月,采购金银花深加工机械设施设备,调试安装; 2013年10至12月,项目完工,完善相关资料,申请相关验收。
第七章 效益分析
一、药用效益
金银花是我国名贵药材,是药铺小神仙,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对金银花有一定的认识。《神农本草经》将金银花列为上品并有“久服轻身”的明确记载;《名医别录》记述了金银花具有治疗“暑热身肿”之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金银花能治“一切风湿气及肿毒、疥鲜、杨梅诸恶毒”称金银花是“治风除胀、解痢逐尸”之良药;又为“散热解毒,消肿治疮”之良药;李时珍还对金银花的花、叶、根、茎的功能皆同久服可轻身长寿作了明确定论。金银花可单列为方,亦可与其他药材配伍、或为丸、或为酒、或外用,皆有良效。利用金银花的花、叶、茎、根都可提取绿原酸,可制成各
1可解决数2000人左右农村闲散劳动力及家庭妇女务工问题,做到人人有工做、人人有钱赚、社会稳定、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本项目的实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第八章 可行性分析结论
该项目建成后,对调整产业结构,对区域农业的产业化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解决数2000人左右农村闲散劳动力及家庭妇女务工问题;种植金银花每亩年纯收益约2500元,与传统产业相比亩纯收入增加约2130元;项目丰产期将实现金银花产业年销售收入1100万元,年为当地农民增加劳务收入400万元,年创造利税420万元左右。
该项目的实施与运作,可调整我乡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迅速形成,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库区水土保持、打造绿色家园将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该项目实施是可行性的、必要的。
第五篇:项目可研报告
项目可研报告
一、总
论
项目名称:活性白土项目
建设规模:占地15000㎡。
建设内容: 生产用房和配套设施建设,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
注册资金:300万元
投资总额:500万元
项目法人单位:金昌市坤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法人代表:王亚茹
联系地址:金昌市北京路
1.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本项目由金昌市坤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项目法人负责实施。金昌市坤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从外引进技术、招商进资500万元。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依据如下:
1、《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联合发布;
2、《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南京市规划局编;
3、《南京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编;
4、南京雨花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指南;
1.3项目提出的理由
本项目是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符合国家产业导向,也符合雨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体规划。
1.4项目概况
1.4.1拟建地点
该项目位于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内,园区地处长江之滨、205国道、宁马高速横贯南北,距南京市十公里,距南京绕城公路、三桥、宁芜公路、板桥汽渡均在两公里以内。规划中的沪宁高速铁路以及江底隧道将与江北沿江开发区相连,所有交通设施建成后该地区将形成为一个水陆交通畅通、四通八达的大区域。
1.4.2建设内容与规模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4亩,目前场地内的“七通一平”已基本完成。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生产用房及配套设施。拟建生产用房12100平方米,办公及附属配套设施9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
1.4.3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1)本项目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
(2)本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500万元,流动资金总额1500万元。
(3)资金来源:部分来源于企业自有,部分贷款。
(4)该项目总投资为6000万元。2006年试生产,产值25000万元,利税2680万元,税收1565万元;2007年生产产值25000万元,利税2680万元,税收1565万元;2008年正式投产,产值50000万元,利税5380万元,税收3150万元。该项目投资利税率为50.65%,投资利润率为34%,投资回收期3.1年。
1.4.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
52% 财务净现值(i=5.85%)(税前)
13276.4万元
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前)
2.8年
动态投资回收期(税前)
2.9年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35% 财务净现值(i=5.5%)(税后)
9667.4万元
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
3年
动态投资回收期(税后)
3.1年
投资利润率
34% 投资利税率
50.65% 1.4.5 项目综合研究结论
本项目建设是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高附加值环保型产业,符合“低能耗、无污染、高附加值”的特点,投资回收期短,是省市鼓励和支持发展的产业。项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批量生产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建设对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我市的经济建设,培育有条件的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是非常必要。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2.1建设的必要性:
1、该项目属高新技术产业,符合国家产业导向,是省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2、项目建设符合雨花台区的建设思路和雨花开发区的总体规划。
3、项目建设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4、项目建设对改善周围环境和提升开发区整体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三、项目背景
3.1南京市经济发展现状
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誉。自公元229年东吴建都南京始,南京曾十次成为首都,留下了灿烂的历史文物遗存,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今天的南京,是中国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的省会,华东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在全国宏观生产力布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南京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占江苏省的6.4%。下辖11区2县,全市总人口640万,其中户籍人口563万。南京是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长江流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在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地位,形成了四大优势,具体表现在:
(1)区位优势: 南京位于我国沿长江、东部沿海“T”型经济发展战略带结合部,是长江三角洲与中西部地区的交接点。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区域西部重要的枢纽城市,紧邻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对该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辅助和支撑点的作用,具有沿江、近海的区位优势和较强的经济辐射能力和吸引力,具有加速经济国际化的有利条件。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南京市所处的区域正是东部现代工业经济和西部传统农业经济的交接地带。这种临界性意味着南京是多种类型的经济、技术和信息复杂交汇的地域,这里所蕴涵的区域经济发展机会,将会比南部临近上海的苏锡常地区多。南京的发展也得益于这种自然的和经济上的区位优势,承东起西,形成独具南京特点的发展特色。(2)交通优势
南京是华东地区唯一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南京港是远东内河第一大港;津浦、沪宁、宁铜3条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成为连接华中、华东、华北的重要铁路枢纽;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现代化的大型国际航空港;以沪宁、宁合、宁马、宁连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对外公路四通八达,市区道路形成“经五纬八”路网;南京是中国八大通讯枢纽城市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实现程控化的省会城市,各种现代化通信方式齐全。目前南京已经形成功能齐全、协调互补的现代化综合通讯运输体系。多种通讯运输方式综合利用和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南京市将充分利用不同通讯运输方式之间的合作分工和协作,来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通过规划,未来南京市将形成“十一线两环六通道”的高速公路网、“十线汇集”的华东铁路枢纽、国内最大的现代化内河港、华东第二大国际航空港以及鲁宁和沿海两条输油管道。
(3)产业优势 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与周边城市相比一个明显的比较优势就是地方主导产业突出,目前全市已形成以石油化工、车辆制造、电子信息等三大支柱产业为主导、以生物医药、机械装备、钢铁冶炼、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及新型建材六个行业为重点,拥有36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个大类产品的综合性工业体系。电子工业、石化工业生产规模均居中国城市第二位。南京市以强化第一产业、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积极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其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已由1978年的12.5:67.5:20.0,调整为2004年的4.1:51:44.9.2004年,南京市经济快速增长,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生产总值为19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005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835亿元,增长14.9%,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7283元,比上年增长13.1%。财政收入403.65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27.6%;工业增加值达到6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全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0家,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604.98亿元。南京目前共吸引70多个国家(地区)7203个项目来宁投资。2004年合同利用外资4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6%,外商直接投资2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2%。除国家各专业银行以外,全国性或地区性商业银行纷纷落户南京,目前拥有银行营业机构1000多家,商业设施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现已拥有各类商业服务网点7万多个,各类市场550多个,成为长江流域金融、商贸、流通四大中心之一。
(4)人才和科研优势 南京教育、科研水平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目前拥有各类高等院校37年(不含部队院校),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为首的一批高校的科研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有各类科研机构742家,其中国骨干一流研究中心和实验室100多家,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国家专业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每年申报重大科技成果800多项,专利申请量1300多件。拥有两院院士65人,各类科研技术人员60万人,在校大学生31.66万人,每年向社会输送10万名大学毕业生,为南京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目前,南京科技人才优势已经成为吸引外商投资、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的重要条件。
3.2雨花台区经济发展现状
雨花台区座落在六朝古都南京的西南郊,地理坐标为东经118º,北纬32º,是金陵的“南大门”。气候属北亚热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230天,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水量1033毫米。面积近134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办事处和雨花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18.5万。雨花台区气候宜人,土地肥沃,风景秀丽,故名雨花台;在金陵四十八景之中,雨花台区占有十景。著名的雨花台烈士陵园、菊花台、龙泉寺、渤泥国王墓、将军山位于本区境内。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水、陆、空交通发达,投资环境十分优越。区政府距市中心仅3公里,距长江最大的内河外贸港——新生圩港8公里,距新建的禄口国际机场10公里;北依浩荡长江,南有秦淮新河;宁芜铁路穿区而过;宁芜、宁丹、宁溧、宁马、绕城、中山南路、新机场路、纬八路、纬九路等十条干道贯穿全境;南京地铁总站、长江三桥、赛虹桥立交已全部竣工、规划中的火车南站也即将开工,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穿越我区。全区水、电、气管网发达,供应充足,通村通厂,使用便捷。近年来,雨花台区以“郊区城市化,经济效益化”作为战略取向,在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上有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4.13亿元,财政收入8.58亿元。工业经济是雨花台区的主导产业。全区拥有雨花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心桥生态科技创业园、宁南高科技研发区等园区。形成了钢铁、汽车制造、能源、科技研发四大支柱产业,其中钢铁年产1200万吨,汽车年产6万辆。经过多年的改制,目前全区工业企业主要以民营和三资企业为主,重点企业主要有:中兴通讯南京研发中心、春兰汽车制造公司等。雨花台区还十分注重加强软环境建设,雨花台区今年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区委、区政府确定了新的工作重心,就是一切工作以营造环境为出发点,塑造“服务型”政府形象,为企业发展、产业集聚创造最佳的发展环境。制定出台了重点企业实行重点保护、重点服务的政策,每年排出重点纳税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在招商引资上雨花台区组建了以专职招商队伍、招商顾问和经纪人为主的三个层次的招商圈,出台了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对项目引荐人进行重奖。同时雨花台区加快审批制度改革,成立了“一站式”服务的招商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增强项目审批的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3.3南京雨花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
雨花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于2000年,位居南京主城西南部,面积28平方公里。北起秦淮新河,南至梅山,东起宁芜公路,西至长江,与南京新城----河西新区紧密相连,是南京距主城最近的开发区。规划人口35万,面积60平方公里的板桥新城建设,为雨花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开发区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十分便捷。南京长江三桥、南京公路一环、二环、宁马高速公路、宁芜公路、宁芜铁路、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穿区而过。是南京对外通往皖北、皖南、苏北等地区的重要门户。开发区产业布局合理,产业优势突出。是南京河西新区、板桥新城重要的产业服务基地,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物流基地。开发区重点建设三大园区: 工业产业区,建设汽车制造、钢铁冶金、电力能源、综合加工四大产业基地; 现代物流园区,引进以信息技术为平台,集“商品交易、产品配送、多式联运、现代仓储”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性物流企业;人居森林区,崇尚自然,以人为本,开发建设以旅游度假、休闲娱乐、高档居住为主题的城市生态公园。开发区崇尚“科技、开放、亲商”的开发理念,注重营造投资环境,已建成一期8平方公里七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区内已经建成和即将建成的苏源热电厂、梅山煤气、宝钢梅山钢铁等大型基础材料基地,为入园项目提供廉价的电、气和钢铁。雨花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是雨花台区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窗口。
3.4 项目背景
本项目依托雨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一个以不锈钢制品为主的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企业建成后满足相关行业不断增加的需求,同时也使企业在发展水平和生产规模上走上一个飞跃发展的新平台,该项目即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四、市场分析
4.1市场预测
本项目建成后主要是不锈钢制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种不锈钢面板,包括磨砂、镜面、钛金、各式花纹面等多系列多个品种。产品结构精巧、工艺先进、功能齐全、价格合理、装潢考究;产品既吸取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又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要求,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食品、医药、化工等多种行业。
二、各种规格的不锈钢板材开平,公司自主开发、研制了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新工艺、新设备,对原材料进行特殊结构加工,能够满足各种行业的不同特殊需求。建成投产后是南京市唯一一家具有此生产能力的企业。
三、不锈钢制槽钢、工字钢、扁钢、角钢的生产。该产品主要应用于油田、电厂、造船厂等大型重工业,其中不锈钢制槽钢、工字钢目前完全依赖于进口,价格昂贵。公司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开发、研制了填补国内空白的不锈钢制槽钢、工字钢生产新技术,产品在质量上优于国外同类产品,而价格低30%以上,建成投产后是国类唯一一家具有此生产能力的企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及设备,招聘专业人才,利用科技手段,自主研发,建设一个有较高生产能力,较大生产规模,更具有专业水平的生产流水线的生产企业.4.2研究工作依据
该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主要是以市场调查结果为主,结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全面深刻地研究该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五、建设规模
5.1 建设规模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4亩,目前场地内的“七通一平”已基本完成。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生产用房及配套设施,拟建生产用房、配套设施13000平方米。
1、征用土地:24亩
240万元
2、生产用房、配套设施:
2460万
(1)生产用房12100平方米
1210万元
(2)办公及生活、附属用房900平方米
90万
(3)道路、绿化及其它
1160万元
3、设备:
1800万
4、流动资金 :
1500万
合计:6000万
六、项目选址
6.1建设地区的选择
该项目厂址的选择符合行业布局和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地处原料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和具有良好投资环境和公共政策的雨花经济开发区。该园区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是以高科技产业为主,集工业、商贸、仓储、码头运输为一体的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工业园区,是南京西部重点工业园区。该工业园区在绕城公路以外,摆脱了城区规划的制约,又紧连市区,保持着近郊区位的优势,同时具有与其它开发区同等优惠的招商政策,并提供“一站式”的前期服务。园区内土地平坦,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一期已启动面积6000亩,已完成基础设施投入数亿元,建有日供水能力2万吨的自来水厂一座,35千伏的变电所两座,总长10多公里的水泥干道两条,4万门程控直拨电话已开通使用。选择在该园区内兴建该项目,在行业政策上是正确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6.2厂址选择
结合该项目的生产工艺,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根据园区的规划要求和企业自身的特点,经过现场勘察,公司决定在雨花经济开发区内征用24亩土地用于兴建该项目的生产基地。该地块地势平坦,只需要稍加平整就可以进场施工,没有要拆迁的房屋和其他建筑设施,四周均为其他企业的预留用地,周围道路已开通,用水、用电设施正在铺设中。该地块土地购置费用经济合算,无拆迁、场地整治(进场前由开发区负责七通一平)、青苗补偿以及土方处理等费用。无须另外兴建取水、防洪、排污设施。
七、工程建设方案
7.1项目工程建设方案与项目建设形象进度
根据该项目的投资计划,初步计划在2006年3月完成一期6000平方米生产及配套设施建设,2006年8月完成二期7000平方米生产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具体计划时间见下表:
项目名称 计划开始时间 计划结束时间 备注
立项申请报告及批复 / /
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及批复 2005年9月初 2005年10月初
总平面布置方案 2005年10月初 2005年10月中旬
场地地质勘察,建筑施工图设计 2005年10月中旬2005年11月中旬
一期建设施工 2005年11月中旬2006年3月底 一期完工
二期建设施工 2006年4月 2006年8月底 二期完工
7.2 项目组成
该项目建设工程主要包括: 生产用房、办公用房、辅助用房,公共设施配套、道路及排水、绿化、配电系统、供水、排水,投资2460万元
7.3总平面布置及布置原则
根据用地规划的要求和生产工艺、厂内外交通运输等情况,按场地的自然条件、生产要求与功能以及行业、专业的设计规范进行安排,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让总平面布置达到工艺流程(生产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流送线路最短、货流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总平面布置还考虑到了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与外界的交通联系线路等外部因素,整个项目总平面布置如下图:
7.4占地面积分析
遵循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尽量少占耕地,根据该项目生产需要,估算占地面积如下表:
以上土地利用系数未考虑厂区内道路及绿化的占地面积。7.5土建工程、建筑物的 建筑概况
7.6给排水工程
7.6.1给水系统:
水源来自市政给水管网。从室外环状给水管的不同方向引入二根管径k200的进水管。生活、生产用水量约545Ⅱ13/d,生活、生产给水接自一根给水引入管并设水表计量每幢单体的给水引入管设水表计量。厂房、办公楼生活、生产给水利用市政压力直接供给。
生活间淋浴热水采用分散布置的容积式电热水器供应,容积式电热水器就近设于生活间旁。茶水间设电开水炉供应开水。
7.6.2排水系统
生活、生产排水量约490IIl3/d。室内生产、生活污水分流排出,其中生活排水污、废合流,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方式。生产厂房的生产废水、废液须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再排至室外污水管。每幢单体建筑污水经室外污水管收集后排入市政 屋面雨水有组织排放。室内外雨水量计算根据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设计重现期采用3年。基地雨水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7.7供电工程
本项目估计用电量为650KW(生产、生活),拟在场地西北角设置10KV变电所,由开发区电网引入。
7.8弱电工程:
7.8.1通信系统
本工程建立完备的通信系统。拟在办公楼设置通信机房,由市电信局,引入通信电缆和光缆,在楼内设一套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在办公室、科研楼、厂房、辅助用房等处设置电话终端。
7.8.2计算机网络系统
建立支持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计算机网络,拟在办公楼设置计算机网络中心。在办公室、厂房等处设置计算机终端,以满足业务、管理需要及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7.8.3综合布线系统
本工程建立支持语音通信、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传输的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建筑群子系统传输线缆采用多模光缆及电话电缆;垂直布线采用多模光缆和非屏蔽大对数铜缆;水平布线均采用超五类四对非屏蔽对绞电缆。设备总机房内设总配线架,办公楼每层设楼层配线架。厂房每单元预留20对通局话缆和八路四芯光缆到每层的配线箱。电话和数据终端均采用RJ45型模块。
7.8.4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信号由市有线电视台引入,同时,设置卫星接收天线,用于接收相应的电视节目。采用双向网络传输技术,以分配分支方式设计。在办公室、科研楼、厂房等处设置有线电视终端。
7.8.5安全防范系统
7.8.5.1保安监视系统
为加强基地的安全保卫和管理,在基地及各主要出入口、重要房间及电梯轿厢等处安装摄像机进行监控。
7.8.5.2防盗报警系统
在各主要出入口、重要房间(如财务、出纳等)、重要机房等部位设置红外线/微波报警器、门磁报警器、手动报警器等报警装置。当有报警信号时,安保中心发出声光报警,并自动调整相应部位的摄像机摄取该处图像,以便后来取证。7.8.5.3电子巡更系统
在电梯厅、楼梯、走廊等场所设置巡更记录点,通过保安人员不定时的巡更以保证基地安全。
7.8.5.4门禁—卡通管理系统
在主要出入口、重要房间、机房等处设置门禁系统,采用非接触式智能卡,只有持有已授权智能卡的人员才能打开相应的电子门锁。智能卡同时具有餐饮管理、考勤管理的功能,形成一卡通管理系统。
7.8.5.5公共广播系统
在走廊、大厅、办公室、厂房等场所设扬声器。本系统平日播放有关工作、生活信息及背景音乐,当有火灾及紧急情况时,自动或手动转为播放紧急广播。7.8.5.6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等级为二级,设置一套控制中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