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妻子要求离婚导致服刑人员焦虑、抑郁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定稿)

时间:2019-05-14 09:3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例妻子要求离婚导致服刑人员焦虑、抑郁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例妻子要求离婚导致服刑人员焦虑、抑郁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定稿)》。

第一篇:一例妻子要求离婚导致服刑人员焦虑、抑郁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定稿)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分析报告

文章题目:一例妻子要求离婚导致戒毒人员焦虑抑郁情绪的咨

询案例报告

姓 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__ 所在单位:

一例妻子要求离婚导致戒毒人员焦虑、抑郁情

绪的咨询案例报告

张峰鸣

新疆教育矫治(戒毒)管理局

摘要:求助者马某是一名在所戒毒人员,打亲情电话时得知其妻子要求离婚,抛下女儿出走了导致其出现一般心理问题,情绪低落,焦虑万分,担忧,悲观绝望,无助,出现失眠、头痛。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吸毒给家庭带来的伤害,对妻子的要求不能绝对化,其情绪基本好转,睡眠问题基本解决,咨询效果较明显。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 焦虑 抑郁 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戒毒人员马某某,男,34岁,已婚,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回族,初中文化程度。因吸毒于2012年被决定强制隔离戒毒法1年,该戒毒人员身高1.63米,身材比较瘦小。有妻子和一女儿,母亲和哥哥,父亲在其早年就出世。从小家境贫寒,结婚生子后为了养家就外出到米泉市一饭馆打工。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父亲因劳累过度而死。

心理测验结果:

1、EPQ:E44;P56;N71;L43;显示求助者的个性为抑郁质

2、SCL-90:总均分为2.1分,抑郁2.8分,焦虑2.3分,强迫症状2.1分,敌对2.7分,恐怖2.3分,精神病性2.6分

3、SAS:标准分63分,为中度焦虑

4、SDS:标准分68分,为中度抑郁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近一个月多来心情低落,焦虑,常暗自流泪,失眠,头痛,总想着妻子要求离婚之事。

个人李述:一个月前,该学员打亲情电话时,电话中母亲告诉我妻子因承受不了别人的冷言冷语及家庭的困难,抛下女儿出走了,并提出要和我离婚,在得知这消息后,我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活着没有意义了。

我现在落到这个地步真是后悔极了,我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守寡的母亲好不容易将自己拉扯大,又举债为自己娶了老婆成了家,生了个女儿。说实在的,我很爱这个家,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能让老婆孩子生活的好一些,我到米泉打工挣钱。可就在打工期间我结识了一伙损友,在他们的引诱下我染上了吸毒的恶习。

本来是为了打工挣钱,自己在几个同伙的唆使下染上吸毒。现在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自己对不起老婆孩子,更对不起年迈的母亲,她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而我现在却成了这样,钱没有挣上,人却进了戒毒所。母亲为此气病了,还差点送了命,现在在社区也抬不起头,见了人都躲着走。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自己在戒毒所,老婆要和我离婚,抛下女儿出走了,孩子无人照料。为此心中更加焦虑和苦闷,夜里很难入睡,头痛,越想越觉得对不起母亲和孩子,不能安心改造,悲观失望,觉得很累,活着没意思。我现在怎么也想不通这个道理,我对妻子这么好,可她怎么能这样对我,现在干脆女儿和家不要了,自己死活也没有想通这个道理,现在只要一想到这种境况,心情烦躁,想摔东西,想找人发火,也不想吃饭。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也不想与人说话交往,想到这些烦心事气的睡不好觉,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快二个月了,自己感到明显的比以前瘦了很多。

大领导的得知情况后,多次找其谈话,但效果不明显,大队咨询师建议其找所心理咨询室咨询,故前来求询。

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面无表情,精神萎靡,说话声音低沉,在谈话过程中,一直低着头,情绪低落,有时沉默不语,说话时偶尔有哭腔,面容显憔悴,此外,咨询师还注意到,求助者在叙述妻子抛下女儿离家出走时,情绪反应强烈,充满怨气。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马某临床资料的收集,综合其相关因素,家庭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马某本人对症状自知,有主动求医行为,根据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判断,可排除马某有重性精神病。

根据马某的症状结合心理测验结果诊断为焦虑情绪,其问题的产生是由妻子抛下女儿离家出走并要求离婚遭受挫折引起的,为近期发生,其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不良情绪持续一个多月,反应内容未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

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

1、反复想自己对妻子那么好,自己入所后妻子就抛下女儿离家出走并要求离婚。母亲年老体弱,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即要遭受儿子入所后的精神痛苦,又要抚养自己的女儿,感觉对不起自己的母亲,同时又怨恨妻子。

2、情绪低落,焦虑,抑郁,苦闷,烦躁,暗自哭泣,食欲下降,不想与人说话交往,睡眠不好。鉴别诊断:

1.与重性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心理冲突未变形、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与抑郁症相鉴别:抑郁症的诊断要点是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情绪低落或兴趣减少,并且持续两个月以上。该求助者的情绪问题主要以焦虑

为主,抑郁只是伴发症状,且程度较轻,故可以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五、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不明显。

2、社会因素:求助者吸毒入所后家庭出现变故问题。

3、心理因素:求助者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和哥哥与母亲相依为命。从小自卑,个性内向。

六、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A、帮助求助者接受因自己入所,妻子留下女儿出走的事实,降低情绪反应,改善睡眠;

B、帮助求助者理清思路,纠正其不良归因倾向和认知偏差,并和妻子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处理与妻子的婚姻;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学习面对现实,面对挫折,在挫折中成长起来,构建合理的认知模式。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

这种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个体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才能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表面上似乎是由于求助者入所后,家庭出现变故才导致的痛苦、焦虑、抑郁的情绪,实际上,真正原因是来自求助者本身对事情的不合理认识和评价所引起的,比如,求助者可能存在:“我入所后她不应该抛下女儿离家出走”,“我对她那么好她不应该和我离婚,她应该照顾好家”等一些“绝对化要求”,对生活事件“过分概括”和对生活挫折“反应过分强烈”,导致了他的自我挫败感。因此,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求助者减少或消除情绪困扰及行为障碍。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A、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B、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C、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A、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B、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C、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D、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E、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A、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B、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C、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A、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B、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C、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A、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B、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C、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A、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B、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C、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D、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求助者。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咨询次数4次

咨询收费:戒毒所咨询全部免费

八、咨询过程

1、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A、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B、领悟阶段; C、修通阶段; D、再教育阶段。

2、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时间:2012年9月2日 目的:

A、了解基本情况; B、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C、确定主要问题; D、探询改变意愿; E、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心理测验 过程:

A、填写咨询记录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 规则;

B、做心理测验

C、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 愿;

D、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 SAS:标准分63分,为中度焦虑 SDS:标准分68分,为中度抑郁 E、确定咨询目标

F、简单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G、布置咨询作业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

——要求求助者,按照下列表格的模式,尝试把自己所有的问题

都表示出来:

诱发事件A:求助者入所后老婆抛下女儿离家出走

不良情绪C:心情烦躁、焦虑、抑郁,吃不香睡不稳。

不合理信念B:妻子不应该跑,并提出离婚,应该像以前一样对我好,在家中照顾孩子。

——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的问 题思考、检查越认真、全面,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

第二次咨询:时间:2012年9月9日 目的:

A、加深咨询关系

B、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C、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很认真地列出了自己的许多不合理信 念,但涉及此次情绪问题的不合理信念并没有完全列出;

同时,求助者的情绪反应仍比较强烈,一再追问妻子走后孩子到底 应该如何处理。咨询师表示理解与接纳,但没有正面回答;

B、要求求助者进一步详谈他与妻子的婚后生活,曾经有过的冲突、解决的过程和事后的感觉,打破求助者心目中认为妻子应该像以前一样对我好,在家中照顾孩子。从深层次上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C、要求求助者进一步详谈他与妻子交往的过程,打破求助者心目中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责任的自我中心倾向,目的仍然是从深层次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D、通过交谈、启发与引导,最后,帮助求助者列出与此次问题 有关的产生情绪困扰的不合理信念:

a)我入所了,她应该照顾好家,照顾好孩子,而她却抛下孩子离家出走了,这太让我伤心了。

b)入所前我对他那么好,为了她和孩子过的好一点,我才外出打工,如果她要和我离婚,我的家庭彻底完了。

c)我为了让她过的好一点,我才外出打工挣钱,所以她不应该和我

离婚。

d)如果不是因为想让她过的好一点,绝对不会外出挣钱而染上毒品的。

e)她是我合法的妻子,她应该忠实于我,应该照顾好这个家。E、布置咨询作业

——要求求助者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目的是 为了帮助求助者把注意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 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并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要求求助者与其妻子就他们的婚姻进行沟通,帮助求助者了解 婚姻的真谛。

第三次咨询 时间:2012年9月16日 目的:

A、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 B、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通过亲情电话与妻子进行了近一小时的电话沟通,得知其妻子是因为他吸毒入所这一年来,承受不了社区里人的冷言冷语,生活上的拮据,父母的不理解,孩子入学后遭受同学的歧视,因长期经受不起这种精神打击,才想抛下女儿离家出走,并要求离婚的。交谈结果对求助者触动很大,并表示对于上次所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过认真思考。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强度降低,但仍然探问与是否真的应该和妻子离婚的问题。咨询师表示接纳和理解,仍然没有正面回答; B、针对上次列出的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黄金规则”与求 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让求助者分清合理与不合理信念,并帮助她学 会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C、经与求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得出如下合理信念:

a、每个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更何况是因为自己的吸毒给妻子带来那么大的伤害。

b、勇敢的面对现实,安心戒毒。

c、要像希望别人如何对我那样去对待别人。而不是我对别人怎

样,别人就必须对我怎样。

e、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减期 D、布置咨询作业

——要求求助者将原来列出的不合理信念与此次提出的建设性 信念列表一一对比,并进行认真思考;

——确认自己情绪比较稳定后,与妻子电话沟通一次,谈话内 容自行决定,如果情绪不够稳定,则暂不打电话。第四次咨询:时间:2012年9月23日

目的:

A、巩固咨询效果 B、结束咨询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心理测验法

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经过认真思考后,与妻子通了一次电话(实际上,妻子也不是真的想与其离婚,只是长期经受不了各种压力,离不离婚现在主要是看他在戒毒所的表现),对自己以前不理解妻子的行为表示道歉,同时表示尊重她所做出的任何决定,自己一定积极戒毒。妻子表示愿意考虑与其离婚的事情。求助者的情绪有些起伏,但显然和初始时的负性情绪有本质区别,属正常反应。

B、在对求助者进行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求助者 将此次的认识转变扩展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中;

C、鼓励求助者自己决定与妻子关系的取舍。指导求助者深刻 领会“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的 含义;

D、做SAS测验,标准分为48分。

九、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的评估:

“我的情绪已经基本平静下来了,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我的睡眠状况已经好转,白天学习劳动也不再走神了”

2、咨询师的评估:

经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经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求助者认识到只有

安下心来踏实戒掉毒瘾,得到减期,早日回家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以良好的表现,换回妻子的谅解。咨询的近期目标基本已经达到,咨询过程完整。

3、心理测验评估:

求助者的SAS测验标准分得分由62分降到了48分,说明焦虑情 绪基本消失,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第二篇:焦虑情绪所致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离婚后焦虑情绪所致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是一例男医生因被动与妻子离婚后的情感困惑导致心理痛苦的一般心理问题,求助者离婚后出现焦虑情绪,睡眠不好及吃不下饭,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的饮食、睡眠问题基本解决,情绪得到一定的缓解,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

果。一,一般资料

王×,男,32岁,身高1.74米,五官端正,体态匀称,装扮朴素,外科医生,在家是长子,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父母经商,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家庭和睦。王×2年前抱养一个女儿,本人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心理测验结果:

1、EPQ:E42;P52;N40;L45;显示求助者的个性为粘液质

1、SAS:标准分67分,为中度焦虑.2SDS:标准分50分,为中度抑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一个月来心情极度痛苦,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反复想和妻子离婚的事,担心自己照顾不好孩子。

个人陈述:妻子30岁,二人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分在乡镇医院,婚后感情还可以,因妻子不能生育抱养一个女儿,这二年单位效益不景气,想找家好一点的医院,一直没能如愿,妻子有些不满,埋怨王x无能,总说这日子没法过了,近几个月还经常发脾气,一个月前李×突然提出离婚,王x感到非常突然,难以接受,但还是答应了。

王x在与妻子离婚后的出现焦虑、烦躁,入睡困难一个月,王x仍然深爱着李×,觉得二人的关系很深一时无法隔断,所以会时不时打电话联系李×,关心李×的情绪状态。这时的李×对王x的关心不屑一顾,使王x更加无法自拔,过去经历的很多事情都一一浮现,前天又听说李×和一个有钱男人成双入对,每天上下班车接车送,自感痛苦万分,所以前来咨询师处求助。

三 咨询师观察到的情

况:

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装扮比较朴素;在谈话过程中情绪激动,面容显憔悴,说话有时带哭腔·流泪,此外,咨询师还注意到,在说到自己过错的时候却比较平和。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王x的临床资料,综合其相关因素,家庭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其本人对症状有自知,主动求医。根据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判断,王x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可排除王x有重性精神病。根据王X的症状结合心理测验结果诊断为焦虑情绪,王x目前心理与行为问题是由离婚引起的,具有现实意义,持续时间一个月,不良情绪未泛化,经过检查排除器质性的病变,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

主要表现为:

(1)情绪焦虑、睡眠不好,食欲下

降(2)反复想自己和李×之间的事情,担心孩子的未来

鉴别诊断:

1.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度强烈,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反应已泛化,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2.与焦虑症相鉴别,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心理冲突未变形、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为一个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不明显

2、社会因素:和妻子的婚姻出现了问题

3、心理因素:求助者自幼很受老师和家人的喜爱,个性追求完美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A)、帮助求助者改善其情绪反应,改善睡眠和饮食;(B)、帮助求助者理清思路,接受离婚的事实。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促进王某心理健康发展,完善其人格,学会自我心理调空,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及情绪和行为方面重新建立新的反应模式。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和使用原理

咨询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咨询原理: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辩,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使人格的全面发展。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A、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B、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C、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A、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B、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C、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D、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E、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A、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B、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C、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A、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B、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C、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A、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B、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C、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A、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B、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C、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D、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求助者。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60分钟,咨询次数4次

咨询收费:每次100元

心理测验:EPQ,SAS、各30元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分为

A 诊断评估和咨询关系的建立

B 心理帮助阶段

C 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次咨询:时间2007年10月8日

目的:

A 了解基本情况;

B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C 找出求助者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

D 确定咨询目标

E 进行咨询分析,发现不合理信念。

方法:会谈法 心理测量法合理情绪疗法

程:

A、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与规则;

B、做心理测验;

C、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D、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

E、确定咨询目标;

F、简单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

G、布置咨询作业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

——要求求助者,按照下列表格的模式,尝试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表示出来:

诱发事件A:昨天手术没成功

不良情绪C:心烦、沮丧

不合理信念B:我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好医生,这次手术没成功真是太糟糕了

——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问题思考、检查越认真、全面,咨询的进步就会很

快。第二次咨询:时间:2007年10月15日

目的:

A、加深咨询关系

B、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C、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很认真地列出了自己的许多不合理信念,但涉及此次情绪问题的不合理信念并没有完全列出;

B、要求求助者进一步详谈和妻子离婚后感觉,他强烈情绪反应的理由,以及假设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会怎么样。从而打破求助者认为“我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应该对我怎么样”的反黄金规则。从深层次上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C、通过交谈、启发和引导,最后,求助者列出与此次问题有关的容易造成心理矛盾和痛苦的不合理信念:

(A)、我那么爱她,可是她却不再爱我,竟然离我而去,真是太过分了,太让我伤心了;

(B)要是我家庭和工作条件好点的话,我们之间的关系会一帆风顺;

(c)为什么这种事情会发生在我身

上。(d)孩子将来受到影响都是妻子离婚造成的;

(E)、我身边的同事都是那么相爱,我永远都不会拥有幸福的婚姻了

——要求求助者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目的是为了帮助求助者把注意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并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要求求助者与身边的好朋友就他们的婚姻经历进行沟通,帮助求助者明白婚姻的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三次咨询 时间:2007年10月22日

目的:

A、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

B、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与同事,朋友进行了认真交谈,得知大多数人的婚姻并不是像他所想象中的那样幸福和完美,也有些人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婚姻失败。

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强度降低,但仍然对离婚被抛弃事实念念不忘,问咨询师该如何对待,咨询师表示接纳和理解,仍然没有正面回答;

B、针对上次列出的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黄金规则”与求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让求助者分清合理与不合理信念,并帮助他学会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C、经与求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得出如下建设性信念:

(A)、每个人都有选择爱的权利,她可以选择离开我,我也可以有新的选

择;(B)我并不是一无是处,我有我自己的优势,外在的物质条件并不能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主要是看其内在的素质和品质修养;(C)谁也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发生了就应该用一种最理智的方法去解决,而不是要必须要求什么。(d)如果教育的方式有所改变,换一种交流的方法,相信我的孩子一定会健康的成长;(E)我很多朋友感情也曾经出现过问题,他们现在都比较幸福,说明爱情和婚姻中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对自己完全失去信

心。

D、布置咨询作业

——要求求助者将原来列出的不合理信念与此次提出的建设性信念列表一一对比,并进行认真思考。——要求求助者在情绪稳定后,多接触朋友,从多角度去分析和建立合理的对待人与事的态度。第四次咨询:时间:2007年10月29日

目的:

A、巩固咨询效果

B、结束咨询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心理测验法

过程:

A反馈作业,焦虑情绪基本消失,自我感觉目前心理状态基本正常

B、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将此次学会的合理情绪的方法应用到生活中去,鼓励其再遇到引起自己情绪的事件时,再次尝试这种方法。

C、鼓励求助者自己正确面对与妻子离婚的事实。指导求助者深刻领会“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的含义;

D、、做SAS、测验,标准分为46分。基本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的评估:)王某情绪明显好转,自述睡眠食欲也基本恢复正常,尽管还会去想一些事情,但是不会影响睡眠。无明显的焦虑情绪,心情舒畅。

2、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及观察,了解王某目前情绪稳定,精神面貌好转,其饮食和睡眠已经有改善,不再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咨询基本上达到预期目标。

3、心理测验评估:

求助者的SAS测验得标准分从67分降到了46分,说明焦虑情绪基本消失,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2)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二级)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3)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三级)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第三篇:由学业压力引起焦虑情绪的案例报告

因学业压力引起焦虑情绪的案例报告

摘要:案例中的大学生受高考失利和转专业后不适应的影响出现了焦虑情绪,咨询师通过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有针对性地做心理测验,合理评估和诊断出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与求助者商定恰当的咨询目标。通过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了五次咨询,使求助者认识到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学习并建立起新的合理的信念,从而逐步减轻焦虑情绪,达到了预期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学业压力 焦虑 认知行为疗法 放松疗法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王某,男,22岁,未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来自南方农村,父母健在,家庭经济状态一般。

(二)个人成长史

足月顺产,出生于广东省茂名市农村家庭,自幼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无精神病家族史。父母关系融洽,除非常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外,平时相互间的沟通不多。父亲以在家乡承领建筑装修为业,母亲在小学六年级前主要忙于耕种农田,后来在村里经营小店。家中有兄弟姐妹三人,排行老大,有一弟一妹。父母要求严格,自幼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良,性格温顺,是家人、邻居眼里的好孩子和老师眼里的好学生。高中时考入本市重点中学,高二时进入尖子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自己和家人的期望值都较高,但高考发挥失常,分数只达到第二批本科线,并且是被调剂专业录取,本想复读一年重新再考,但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不愿再给父母增加负担,想早点毕业以分担家庭压力。由于高考的打击,情绪曾经非常低落,感觉自卑,和高中大部分同学失去了联系。大学入学后,学习勤奋努力,基本不参加文娱和体育活动,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成绩居班级第五,同时申请转专业获批准,第二学期转入第一志愿专业。转入新专业后出现适应不良,自称长达半个学期跟不上新专业的教学进度,所以转专业后一直很苦闷,感觉压力很大,非常害怕自此会从尖子生“堕落”成差生。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时,因害怕成绩不及格而未参加自以为最难的1门课程考试,但其余课程还是出现3门不及格,后在学期初的补考中通过1门,期末考试平均分在全班48人中居倒数第四。

(三)精神状态

面容憔悴,精神不振,情绪低落。谈吐自如,逻辑思维清晰,表情未见僵木。

(四)身体状态

身体消瘦,但无重大疾病史,无精神病家庭史。高考和大学入学体检均未发现躯体疾病。

(五)社会功能

能按时参加正常课程,但上课、自修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不回避与人交往,但交往过程多被动,同学间人际关系一般,和家人朋友联系较少;日常生活有规律,作息习惯良好,但睡眠质量不高,偶尔出现失眠现象。

(六)心理测验结果

根据求助者情况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测验结果为:SAS测量标准分为62分,显示有中度焦虑;SDS测验标准分为54分,显示有轻度抑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烦闷压抑,情绪低落,已1个多月。

(二)个人陈述

自高考结束后,除了两三个高中时最好的同学外,我和其他人都失去了联系。暑假时,在这几个同学的再三邀请下,我参加了高中同学聚会,了解到原来高中的同学约有七成现在就读于第一批重点本科院校,并且大部分的同学还在校内各种学生社团或组织中担任主要干部。想到高中时,这些同学当中很多人的成绩都是不如自己的,而自己现在所读的却只是一所第二批地方本科院校,而且成绩又非常不理想,在学生干部经历方面也没有任何作为,于是觉得自己真的非常失败。

我现在对自己的情况真的很烦恼,因为明年小妹就要参加高考了,以她的成绩考个重点大学应该问题不大,万一真的和自己一样倒霉,那至少还是能考上大学的,所以到时家里的经济负担就会更重了,还有就是明年小弟也要升上高中了,这同样会增加家里的开支。想想自己真的很没用,按照我目前的状况下去,我极有可能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而就算真的拿到了这两个证,凭自己所读学校的名气可能也找不到一份好工作,真是这样的话倒不如退学算了,可以趁早出来参加工作帮助家里减轻经济负担。只是转念又想,我的情况虽然现在不大理想,但毕竟现在才大二,要是我平时再花多点时间在学习上的话,或许还是有机会把成绩搞上去的。再说自己现在不及格的课程也不算多,如果毕业前的补考也通过了,那就可以顺利毕业了。毕业后,假如运气好的话,便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那以后的日子肯定就比现在退学要过得好。还有,就算毕业后一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最起码还有资格去参加 2 研究生考试,又或者我大四时就可以去试试了,怎么说那也是一次机会。考上研究生的话,既可以帮助自己扫除高考时留下的阴影,也可以使自己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所以我退学即等于放弃了所有这些机会,就可能永远无法消除我的失败者形象。

这段时间我一直郁郁寡欢,心情紧张,每天都感觉到压力、矛盾、烦恼,情绪低落,心情烦燥。夜晚虽然还是按时上床,但要很久才能入睡,睡眠质量不行,有时甚至整晚都睡不着。食欲也比以前下降了,胃口不大好,可不感到饿,只是身体虚弱疲惫。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常常走神,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不高。课余时间都在自修室,但常常在发呆,胡思乱想。很希望改变这种状态,却又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感觉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期待。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一)亲友反映

据同班和同宿舍同学反映,求助者最近成天闷闷不乐,显得心事重重,很少说话,在宿舍经常发呆。不爱跟同学打招呼,同学主动和他打招呼时有时也会无动于衷,碰上同学在开玩笑时亦反应冷淡。

(二)咨询师了解和观察到的情况

衣着整洁,神情有点疲惫,性格较内向。谈吐得体,逻辑思维正常,讲话声音清晰,语速略慢。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判断自己的现状,心理过程协调一致,在谈及高考经历和目前情况时伤心难过,情绪表现与会谈内容一致。

四、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

根据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心理测验结果,求助者精神不振,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心情烦燥、紧张、矛盾,主要产生原因是学习遭遇挫折,但结合求助者向来的学习成绩,可推断其智力水平正常。求助者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主动前来咨询,可知有较强的自知力和求知欲望。初步印象是一般心理问题,心理正常但不健康,属于心理咨询范畴。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生物学因素

求助者为男性,22岁,高考和大学入学体检均未发现躯体疾病。

2、社会性因素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8.(1)家庭方面:父母关系融洽,非常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求助者高中前的优异成绩使其对求助者有很高的期望值;父母和子女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忽视对求助者的全面关心。

(2)生活事件方面:高考失利给求助者留下了很大的阴影;暑假时高中同学的聚会加剧了求助者的内疚和自责心理;弟妹的升学、求助者的责任感和对现实状况的不满,以及对问题认识的偏颇性动摇了其继续求学的信心。

(3)社会支持系统方面:和父母沟通较少,仅和二三个高中同学保持联系,与现在同学的关系一般;专注于学习,基本不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和必要的情绪宣泄渠道。

3、心理因素

性格温顺,较内向,缺乏一定的挫折应对技巧和策略;和高中同学对比时有比较强烈的自卑感;责任意识强,但认知上存在偏颇导致过分的自责。

(二)诊断

1、诊断结果

一般心理问题——由学业压力引起的焦虑情绪。

2、诊断依据

一般心理问题是指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现结合求助者症状作出分析:

① 反应持续时间:持续一个多月,时间较短。

② 反应的强度:情绪低落,食欲下降,睡眠不良;人格未出现异常,有较好的自知力和主动求治的愿望;强度不大。

③ 刺激的性质:由同学聚会和弟妹升学激发,产生原因为高考失败和目前学习处境的不理想;与学业关系密切。

④ 反应是否泛化: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情绪反应属于正常心理冲突范围,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内容未泛化。

按照如上分析和心理测验结果,可以确定求助者心理正常但不健康,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

五、咨询目标

(一)近期目标

缓解求助者的焦虑和压抑情绪,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模式,恢复正常的精神状态,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率。

(二)长远目标

完善王某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增强其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有效处理各种挫折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使其能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般困难和常见问题。

六、咨询方案

(一)方法

根据求助者情况结合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疗法。

(1)求助者由于性格原因和遭受的学习挫折,引起焦虑情绪,焦虑的产生源于其对普遍存在的生活事件未形成良好的认知,于是在观念错误的情况下出现了情绪低落、烦闷压抑等症状。因此,咨询的重点应在于纠正求助者的错误认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把认知中的不合理成分提取出来,通过构建新的正确合理的认知模式缓解其焦虑情绪。此外,考虑到求助者目前异常心理和行为的程度不算严重,同时具有较强的自知力和求助动机,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相对更合适些。

(2)放松疗法可以帮助求助者在心理和生理出现紧张时及时得到调节和控制,能有效调整因紧张刺激而出现紊乱的功能,有利于求助者掌握应对一般困难和生活挫折的技巧和策略,也有利于增加其社会适应力和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时间与费用

1、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小时左右,共进行5次咨询。

2、咨询费用:免费。

七、咨询过程

具体咨询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咨询1次;心理帮助阶段,咨询3次;结束与巩固阶段,咨询1次。

(一)第一次咨询

1、咨询任务:收集求助者资料,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商定咨询目标和方案。

2、咨询方法:摄入性会谈法和心理测验。

3、咨询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2)做SAS和SDS量表测验,同时向同学了解其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3)反馈测验结果,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王丽.一例大学生情绪困扰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J].考试周刊,2008(7):159-160.4、家庭作业:主动与关系较好的同学或朋友联系,倾诉自己的困难和烦恼,寻求心理上的安慰。

5、本次咨询小结:咨询师通过摄入性会谈和心理测验收集求助者的基本资料,并在征求求助者同意的基础上向其同学了解相关情况;根据已掌握资料对求助者的问题作出初步判断,并向求助者说明存在问题;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推动求助者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

(二)第二次咨询

1、咨询任务:加深咨询关系,深入了解求助者的认知方式,使其意识到不良认知的存在;布置家庭作业。

2、咨询方法:会谈法和认知行为疗法。

3、咨询过程:(1)反馈作业完成情况,与求助者分析其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表示“人生不如意事十有七八”,所碰到的困难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并表示其现在的各种反应都是正常的,以减轻求助者的心理压力;(2)与求助者分析讨论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一方面是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由于存在不合理的认知模式,过分看重了学习成绩的重要性,也过分沉溺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由此认为无论从各方面看自己都是一个失败者;(3)结合求助者在上一次咨询总结的优点,鼓励他主动与人交往,加强体育锻炼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通过转移注意力增强自信心。

4、布置家庭作业:寻找自已的优点,继续加强与家人、同学和朋友的沟通。

5、本次咨询小结:社会支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求助者的焦虑情绪,也使他发现到类似自己问题其实是普遍存在的;咨询师适时引导求助者一步步对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运用解释技术使他理解认知模式对现实生活的影响,通过恰当的询问使他意识到错误认知模式的存在。

(三)第三次咨询

1、咨询任务: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认知模式。

2、咨询方法:会谈法和认知行为疗法。

3、咨询过程:(1)回顾上一次咨询过程,了解求助者作业完成情况;(2)深入分析求助者的认识模式,使其意识到不良认知的存在;(3)帮助求助者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

4、家庭作业: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坚持每天写日记,回顾每天的所作所为和哪怕是很细微的收获;每天坚持30-60分钟的体育运动,可以打球、散步和游泳等。

5、本次咨询小结:在承认存在不良认知模式的基础上,咨询师结合求助者的优点增强他的自信心,进而通过合理的引导使求助者意识“辩证法”的涵义,使他初步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模式;围绕求助者的问题,咨询师建议他写日记和参加体育运动的做法,可以使求助者 6 继续增强自信,找到充实感和一定的精神寄托,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为他开辟了不良情绪宣泄的途径。

(四)第四次咨询

1、咨询任务:缓解由于认知不良而导致的紧张、焦虑;逐渐改善睡眠、食欲、注意力等方面的质量。

2、咨询方法:会谈法、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疗法。

3、咨询过程:(1)回顾上一次咨询过程,了解求助者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写日记和运动在减轻求助者压力方面的作用,鼓励其继续坚持;(2)向求助者介绍放松疗法,并对其进行肌肉放松训练示范和训练,直到掌握为止。

4、家庭作业:要求求助者如果感觉由睡眠不好、食欲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引起焦虑情绪时使用放松训练释放压力,如感觉明显焦虑也坚持每天练习1-2次;记下每次练习放松的感受。

5、咨询小结:既然求助者已经意识到产生问题的根源,也接受了自己原来的错误认知,而且还初步形成了“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意识,那接下来对他的焦虑情绪进行疏导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咨询师通过指导性技术帮助求助者学会放松技术,使求助者的压力能得到有效的释放。

(五)第五次咨询

1、咨询任务:巩固咨询效果;学习有效应对挫折的技巧;增强自信心;结束咨询。

2、咨询方法:会谈法和认知行为疗法。

3、咨询过程:(1)回顾上一次咨询过程,了解求助者作业完成情况,表扬其认真完成的态度;(2)列举一些应对挫折的技艺,如多参加体育运动、适当降低个人期望值、树立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等;(3)肯定其学习和生活能力,增强求助者的自信心,鼓励其形成并坚持合理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并掌握正确面对日常压力的技巧;(4)总结咨询过程,巩固求助者合理认知模式,培养面临生活挫折时自我释放压力的能力;(5)结束咨询。

4、家庭作业:(1)坚持写日记和体育锻炼的习惯;(2)继续加强和家人、同学和朋友的沟通;(3)出现不良情绪时学会及时放松自己,释放压力。

5、本次咨询小结:求助者的焦虑情绪、食欲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为进一步巩固咨询效果,咨询师运用解释和指导性技术帮助使求助者了解并进而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挫折应对技巧;通过肯定求助者的优点,继续提高他的自信心,使他不断养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估

二个月后,期末考试刚结束,求助者主动预约咨询师,并表示“现在感觉好多了”,“这段时间一直坚持锻炼,精神状况明显好转,失眠、发呆、胃口不好等症状已基本消失”,“跟以前大部分同学也恢复了联系,经常会得到他们的鼓舞”,“期末考试感觉还可以,应该都能及格”。

2、亲友评估

新学期开学后,通过向同学了解发现,求助者“现在开朗多了”,“路上碰到时,他都会主动打招呼”,“在宿舍也会主动和我们聊天”,“听说上个学期参加了学院的书画大赛,好像还获了奖”。

3、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和追综,发现咨询基本达到预期效果: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明显减轻,已能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人际关系融洽;个性变开朗了,时间安排比较合理,能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活动;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学习成绩有较大进步,上学期期末考试仍有1门课程不及格,但在班级中的排名上升了11位,不及格课程在学期初的补考中也通过了。

4、心理测验

学期初对求助者进行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再测,测量结果为:SAS标准分降为42分,SDS标准分降为40分。数据说明求助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已经得到明显缓解,咨询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第四篇:一例焦虑情绪案例的心理咨询报告

一例焦虑情绪案例的心理咨询报告

摘要:本文是一例关于焦虑情绪问题的心理咨询个案。咨询者主要运用认知情绪疗法对一女青年的焦虑情绪进行咨询,其过程包括来访者的一般资料的搜集、评估与诊断、咨询目标与分案的制定,咨询过程与效果的评估。咨询后,来访者的焦虑情绪有了缓解。

关键词:焦虑 情绪问题 个案分析一、一般情况

来访者,吕某,女,35岁,大专学历,汉族,中学教师,已婚。正在自考本科。出生于永嘉楠溪江畔的一个村庄。从小到大,身体发育正常,没有患过重大的身体疾病和严重的心理障碍,目前身体基本健康。工作中人际关系正常。

来访时的情况:一人前来,衣着整洁得体,脸色憔悴,有点心神不定。

二、来访着自述

主诉:心情烦躁不安、入睡困难半个月。

个人陈述:我是××中学的教师。近几年,正参加自考本科学习,13天前参加《生理心理学》考试。进入考场后,我的心跳加快,写字的手开始发抖,试卷较难,越做越紧张,脑子越来越胀。考试结束,发现整个人发抖,当时并没感冒发烧。跟一个熟人打招呼,脸上的肌肉抽动几下,很不自然。

考试前两天,睡不好。当晚,又睡不着。这样持续半个月时间。睡不着想得很多:丈夫的缺点、儿子的淘气。见到儿子、丈夫心烦,很想找丈夫吵架。本科学习共有15门课程,现在已经学了九门。放弃可惜,不放弃怕坚持不住。其实,当年参加高考,前一天晚上有些紧张,睡得较迟。第一场考语文,开始答题手就发抖,一直抖到考试结束。身体也一直打颤,好像衣服穿得太少受冻的感觉。那时脸上的肌肉好像没有抽动。到现在,出现这么两次,这一次特别厉害,都这样下去,肯定会垮掉,于是就到你这儿来。

咨询前心理测验:SAS标准分61。

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来访者叙述的内容条理清晰,所述问题符合实际,叙述时语速较快,情绪有点激动,脸上有痛苦的表情。坐在沙发上,手放得不自然。

四、评估与诊断

1.诊断及诊断依据:据来访者自述和临床观察,来访者所述内容基本可信。对照症状标准,该来访者表现出不安、烦躁、入睡困难等焦虑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反应强度不甚强烈,问题内容基本局限在情绪方面,认识、意志、行为正常。虽然来访者心理问题引起了其他的一些躯体化反应,如脸上肌肉抽动,身体发抖,但这些躯体化反应程度较轻,次数少,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泛化,只想与丈夫吵架。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只是工作有点不精神。从病理标准看,病程半个月,持续的时间较短,其社会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工作有点不精神。SAS标准分61。

因此,根据以上诊断依据和临床收集的资料,心理测验得分,来访者的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即是因考试、是否坚持自考的内心冲突引起的焦虑情绪问题。

2.根据诊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三项原则判断。

(1)来访者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统一的。她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主动求助、自知力完整,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来访者的知、情、意、行等心理过程是协调的。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据来访者所述与咨询时的观察,她的人格特征还是相对稳定。

因此,可以确定她是心理正常的人,而非精神病患者。

3.根据除外标准判断

(1)与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必须满足如下条件:①引起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②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③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④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关联的刺激也可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泛化。该来访者的问题与之不符。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2)与焦虑性神经病的区别。来访者虽然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是:①由明显社会生活事件为诱因引起的,即来访者担心考试通不过,自考坚持还是放弃的冲突,而引导起的焦虑;②来访者的社会生活事件,人格及其对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方式,对她心理问题的发生均起了重要作用;③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并未引发其他的身心反应;④焦虑情绪持续存在的时间不到6个月;⑤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具有明确的对象和固定内容,无显著的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仅在考试时出现),而且这些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而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故可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3)与神经衰弱的区别。来访者虽有入睡困难、联想增多的症状,但时间短并无明显的精神疲乏等。因此可排除神经衰弱。

五、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来访者的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可以接受这个个案。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缓解焦虑情绪。

2.近期目标:基本恢复正常的生活规律,能坚持正常的自学学习、工作,以坦然的心态面对考试。

3.最终目标:有助来访者发展自我认识,明确人生目标,充分开发自身潜能向自我实现的状态推进。

六、咨询方案

1.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调整其对自己的认知方式及缓解情绪。具体使用倾听技巧和非言语线索,重点运用解释、对峙等影响性技术。

2.咨询方案实施前告知来访者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来访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3.与来访者约定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协商决定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4.咨询费用,每次50元。

5.咨询方案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七、咨询过程

咨询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建立咨访关系,宣泄情绪阶段。

第一次接待来访者时运用倾听技巧,强调尊重、共感、鼓励等咨询态度,注重非言语线索来建立咨访关系。一方面可以给来访者一个倾诉机会,让来访者把自己近段时间的心理感受,已往的部分经历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其负性情绪宣泄出来(来访者用了五、六张纸巾擦眼泪)。同时也让来访者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接纳、信任和被理解,这些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咨询师详细了解来访者成长经历,社会支持系统情况,并可了解到来访者问题的表现,成因、发生的背景和演变过程,及与问题有关的近期生活事件等等。

(二)第二阶段:帮助分析问题,探寻根源。改变认知和情绪。

具体运用倾听、对质、解释、影响性概述等影响性技术,与来访者一同探讨其问题引发的原因。

1.身体素质。身体健康状况对考试焦虑水平有一定影响。身体素质好而又健康的人,精力充沛、情绪稳定,对考试能作出积极的反应,焦虑水平低。来访者考前一段时间进行紧张地复习,每天到夜里11点多才睡觉,白天上班忙学生的事,回家又有一大堆的家务活,身体疲劳。这样一旦参加考试,容易引起情绪波动而产生忧虑、烦躁与不安。

2.人格特征。研究表明,内向、胆小、缺乏自信,不愿表露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感情,过分关注自己在事件中做出的不适当反应,容易出现负性情绪而使应付手段越来越无效。来访者由于母爱的缺失(8岁母亲远嫁)、父爱残缺,家境的贫寒,逐渐形成上述人格特征。当年高考,语文考试时出现的症状表现就是一个典型的考试焦虑症状。这次遇到类似情况,又开始过分关注自己在考试中做出的不适当反应——做不出题,于是紧张不安等负性情绪出现而使应试效果下降。

3.认知评价。认知评价是造成应激源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一项重要中间变量。来访者认为这次补考非通过不可。自己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复习,又是补考,通不过会影响自己的自考进程。这样势必形成学生的心理压力,出现较强的焦虑情绪反应。

4.听完解释后,来访者似乎明白了许多。接着解释:这次补考由于出现较强躯体化反应,来访者不能自行解决这一问题。于是奖对考试的恐惧负性体验作了丈夫不支持、儿子淘气等家庭拖累的归因,见到他们心烦,其实是因担心考试通不过,自考是否坚持的心理冲突而痛苦。来访者带着微笑与我告别。

(三)第三阶段:巩固咨询效果,促进心理健康阶段。

1.在上述基础上,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调整来访者对自己心理问题的正确认识。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审视来访者问题,认为来访者的情绪问题主要原因是她过于看重这次考试以及对未考试课程能否通过的担忧。放弃——意味着以前的努力白费(已通过九门);坚持——又恐考试不及格。这种趋避冲突使得她烦躁、不安。来访者拥有较好的工作单位,家庭条件较好。这个专业的毕业证书,对她是否具有类似当年高考的决定她命运的影响,与她固有的非理性信念——非通过不可辩论,从而发现考试通不过也无关紧要,放下包袱。

2.调整关注的方式,让来访者明确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自卑等人格的改变上,经常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当年高考语文考砸了,但后来的四门课程发挥正常,顺利地考上大学,证明她是行的,有能力调控自己的考试焦虑情绪。多找自己的优点,少关注自己的缺点,以乐观豁达态度对待考试的得失及其他生活事件。

3.运用积极关注技术,充分利用来访者已有资源重新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增强自信。

来访者是个好学,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对自己的胆小、内向、自卑个性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希望通过自学心理学改变自己。运用自我展示技术,咨询者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说明个人的心理问题最终是靠自己解决的。来访者有强烈的求助动机,悟性较好,她有能力改变自己。最后建议有空读《道德经》。咨询结束。

下载一例妻子要求离婚导致服刑人员焦虑、抑郁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例妻子要求离婚导致服刑人员焦虑、抑郁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