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法院碰到重点项目不该惊慌失措(确认拆迁许可证违法)(2007年10月22日)
人民法院碰到重点项目不该惊慌失措
(确认拆迁许可证违法)
发表时间:2007-10-22 15:42:00
阅读次数:401
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一旦碰到重点工程,就惊慌失措,认为碰到重点项目就是涉及了公共利益,不敢行使撤销权。这种现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其实,很多时候,这是一种误解。本案就是一个例证。
2006年12月21日,海宁市规划建设局向海宁市土地收储中心颁发拆许字(2006)第6号房屋拆迁许可证。之后,建设单位先后取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本案涉及的是海宁市的重点项目。
2007年7月12日,海宁市规划建设局因海宁市土地收储中心申请作出拆迁补偿裁决。8月14日,海宁市人民政府作出强制拆迁决定。9月8日,当事人小乐的房屋被强制拆除。
之前,7月20日,小乐就海宁市规划建设局颁发拆迁许可证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海宁市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认定海宁市规划建设局颁发拆迁许可证时,涉案项目没有取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不符合《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7条规定,显属违法。但同时认为,撤销拆迁许可证将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因此判决确认海宁市规划建设局颁发拆迁许可证行为违法,但不予撤销。
判决书并具体说明了将会损害的公共利益的内容:多数被拆迁人与拆迁人达成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将因此而无效,原房屋建筑已被拆除、新建工程失去合法审批手续。
本案中撤销拆迁许可证,真的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的损害吗?笔者认为不会。
1、将差额部分补给被拆迁人,谈不上损害公共利益。建设单位取得建设用地批准书的时间是2007年6月28日,之后才具有领取拆迁许可证的条件,补偿安置当然不能按照2006年12月21日的标准计算。当然,其他被拆迁人与拆迁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如果补偿安置标准已达到他们的要求,这些协议也就无需重新签订。
2、涉案拆迁许可证被撤销,并不会改变原房屋已经被拆除,以及新工程已经取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的事实。如果建设单位确实已经取得了领取拆迁许可证的条件,重新颁发拆迁许可证只会影响补偿安置标准,不会影响新工程的建设。
一旦涉及重点项目,政府部门总是会以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将会以严重损害公共利益为由进行抗辩,用人民法院施加压力。人民法院此时应该沉着冷静,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查,撤销某个具体行政行为,是不是会影响重点项目的如期建设,如果不会影响,就谈不上损害公共利益。甚至,在特殊的情况下,即使是重点工程,也不是不能影响其建设进程,如果有更大的利益需要保护的话。只有这样,才能张扬司法权威。
不能不说明的是,就个案来说,法院能确认拆迁许可证违法,实际上也是很不容易的。当事人同时起诉了以拆迁许可证为前置条件的拆迁裁决、强制拆迁决定,政府方面面临三连败、四连败的可能,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只是这个案件的当事人打官司,也不是为了钱的问题,事情的解决也就十分困难。
附:
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2007)海行初字第19号
原告:乐嘉毅,男,1975年4月16日生,汉族,住海宁市工人路365号6幢403室。
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代理):.袁裕来、徐利平,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海宁市规划建设局,住所地:海宁市海州路89号。
法定代表人:吴关佳,局长。
委托代理人:李鸣杰,浙江海州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张天烈,该局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主任。
第三人:海宁市土地收储中心,住所地:海宁市梅园路203号。
法定代表人:沈炜,主任。
委托代理人:王维斌、王利达,浙江潮乡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乐嘉毅不服被告海宁市规划建设局、第三人海宁市土地收储中心城市房屋拆迁许可一案,原告于2007年7月20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2007年7月20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7年9月14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乐嘉毅的委托代理人袁裕来、徐利平,被告海宁市规划建设局的委托代理人李鸣杰、张天烈,第三人海宁市土地收储中心的委托代理人王维斌、王利达,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乐嘉毅诉称:被告在颁发拆许字(2006)第6号房屋拆迁许可证之前,未依法对第三人提交的资料和申请事项进行审查,违反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七条以及《浙江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八条的规定。另外,被告向第三人颁发前述许可证后,未将有关事项以房屋拆迁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违反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八条以及《浙江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侵害了原告的权益。故诉请本院判决撤销被告颁发的拆许字(2006)第6号房屋拆迁许可证。
原告提交的证据有:1.身份证复印件一份,以证明原告系本案被拆迁人的事实;2.海建裁(2007)01号房屋拆迁裁决书一份,以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存在;3.房屋所有权证及国有土地使用证各一份,以证明原告对被拆迁的房屋及其所占土地仍分别享有所有权和使用权,而有关单位并未收回原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事实。
被告海宁市规划建设局辩称:海宁市轮滑中心是本市体育设施建设的一项重点项目,对于提升城市品味、完善城市功能、推动轮滑运动反展以及促进体育产业化都具有积极作用。为确保该项社会事业项目的顺利实施、早日建成后发挥效益,拆迁人海宁市土地收储中心(本案第三人)经批准,对原海宁看守所约15000平方米面积的存量土地实施收储。2006年12月21日,第三人正式向被告提交了城市房屋拆迁申请表,并依照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及《浙江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提交了海宁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6年12月11日第49期)、海宁市发展和改革局海发改投(2006)491号《关于同意对原海宁看守所存量土地实施收储的批复》、海宁市国土资源局函、海宁市规划设计管理处《海昌路东海州路南侧地块规划设计条件书》(海规设(2006)41号)和红线图、拆迁计划和拆迁补偿安置方案以及企业存款证明等相关文件。被告审查后,认为第三人进行房屋拆迁手续完备、2 证件齐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并于当日向第三人颁发了拆许字(2006)第6号房屋拆迁许可证。2006年12月21日下午,被告召集了拆迁单位的代表与该区块的全体被拆迁户在海洲街道办公室开会。会上,拆迁单位向被拆迁户提供了拆迁方案等资料,被告向全体被拆迁户公告了建设项目的名称、拆迁人、拆迁范围、搬迁期限等事项,及时向被拆迁人进行了宣传、解释。同时,被告还向全体被拆迁户发放了评估机构选择表,并通告了全体被拆迁户选择的结果。2007年1月15日,第三人因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拆迁,向被告申请延期,被告经审核,同意第三人拆迁延期至2007年12月3 1日。综上,被告向第三人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的行为,基本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原告之诉请缺乏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请求驳回原告的起诉。
被告提交的证据和规范性依据有:1.房屋拆迁审批表;2.海宁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第49期);3.海宁市发展和改革局海发改投(2006)491号文件;4.海宁市国土资源局函;5.海宁市规划设计管理处《海昌路东海州路南侧地块规划设计条件书》(海规设(2006)41号)和红线图;6.拆迁计划和拆迁补偿安置方案;7.存款证明书;8.评估机构选择表;9房屋拆迁许可证存根及延长报告;10.海宁市发展和改革局海发改投(2007)115号文件;11.海宁市(2007)海土字第3 l号建设用地批准书(存根);12.(2007)04101024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3.《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14.《浙江省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第三人海宁市土地收储中心未向本院提交书面答辩意见。开庭审理时,第三人述称其已将申请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所需的资料提交给了被告,并表示同意被告的答辩意见。
庭审质证时,被告对原告提交的证据的真实性及合法性均不持异议,但认为原告提供的第3号证据并不能证明其仍对被拆房屋所占土地仍享有使用权。原告对被告提交的1一一9号证据提出如下异议:房屋拆迁审批表缺少第三人提交申请的具体时间;海宁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第49期)纯属内部行政行为,与本案无关,不能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海宁市发展和改革局海发改投(2006)491号文件究竟是备案文件还是核准文件无法明确,该文件的内容与其他证据多有不合,不具有合法性;海宁市国土资源局函的形式不合法,并非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海宁市规划设计管理处《海昌路东海州路南侧地块规划设计条件书》(海规设(2006)41号)的形式不合法,并非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拆迁计划和补偿安置方案并未明确被拆迁户的优先购置权;企业存款证明书的形式不合法,并非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出具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证明;评估机构选择表与本案无关;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形式不合法,其确认市轮滑中心项目没有法律依据,其列出的拆迁人不具备拆迁资格。对被告提交的证据10一一12,原告认为不能作为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证据。
对上述证据,本院审查后认为,原告提交的证据真实、合法,能够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存在及原告系被拆迁入的事实,予以确认。被告提交的证据l,系第三人43请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而提交的,具有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确认。被告提交的证据2、3、4、5,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未看,都不符合《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而证据7仅是第三人在银行的存款证明,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46号)规定,拆迁安置资金应设立专门帐户,专款专用,而被名提交的该存款证明显然不符合该规定,因此前述证据均不能作为被告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的依据,故不予确认。被告提交的证掳6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予以确认。被 3 告提交的证据8与本案无关,不予确认。被告提交的证据9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可以证明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予以确认。被告提交的证据10――12,并非被告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的事实依据,但可以证明在被告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海宁市轮滑中心项目的建设单位已经申请补办了相关手续,故予以确认。
依据有效证据,本院确认本案事实如下:为满足海宁市轮滑中心项目的用地需要,第三人海宁市土地收储中心经批准对原海宁看守所约15000平方米面积的存量土地实施收储。原告乐嘉毅等居民的住房位于该收储区块内。2006年12月21日,第三人海宁市土地收储中心向被告海宁市规划建设局正式提交城市房屋拆迁申请表以申请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此外,还提交了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但没有提交《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七条第一款所规定的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以及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出具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证明等其他四项资料。被告审核后,即于当日向第三人颁发了拆许字(2006)第6号房屋拆迁许可证。此后,海宁市轮滑中心项目的建设单位补办了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
另审理查明,除原告外,前述地块上的其他被拆迁人均与拆迁人达成补偿安置协议,第三人现已全部完成该地块的房屋拆迁。
本院认为,被告海宁市规划建设局系海宁市人民政府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根据第三人的申请,有权力也有义务依照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原告作为被拆迁人之一,对被告颁发拆迁许可证行为不服的,有权提起行政诉讼。《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申请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应当向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交下列资料:(一)建设项目批准文件;(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三)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四)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五)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出具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证明。市、县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查;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浙江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八条、第九条也作了内容基本相同的规定。另,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中亦着重强调要“严格拆迁许可证的发放,对违反城市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没有拆迁计划、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以及拆迁补偿资金、拆迁安置方案不落实的项目,不得发放拆迁许可证。”第三人海宁市土地收储中心向被告申请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时,没有提交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以及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出具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证明,即第三人申请房屋拆迁许可证时所提供的材料不全,而被告未能严格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审核,即向第三人颁发了拆迁许可证,行为显属违法。但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这意味着,只要对公共利益可能造成重大损害的,就不能撤销行政许可。就城市房屋拆迁案件而言,公共利益应当包括政府利益、城市公共利益、广大被拆迁入的利益;重大损害则应包括因撤销拆迁许可证而引起相关行政行为失去审批依据的连锁反应,导致其他多数被拆迁入与拆迁人达成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因拆迁缺乏行政许可的资质而造成合同主体资格不合法而无效,原房屋建筑已被拆除、新建工程失去合法审批手续等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本案所涉建设单位现已办妥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 4 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第三人的存款实际上也用于了该地块拆迁安置补偿,即客观上已经具备给第三人颁发拆迁许可证的实质条件;且所涉地块的房屋均已被拆除,除原告外的其他被拆迁户均已得到妥善安置。此种情况下,若撤销拆迁许可证将会给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故对原告要求撤销被告颁发的拆许字(2006)第6号房屋拆迁许可证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据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四)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确认被告海宁市规划建设局颁发拆许字(2006)第6号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本案案件受理费50元,由被告海宁市规划建设局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本判决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茅益东 审 判 长
张 辉 代理审判员
张啸崎 二00七年十月十日 书 记 员
柯盛华
第二篇:法院确认政府随意改变拆迁计划行为违法: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07年4月21日)
法院确认政府随意改变拆迁计划行为违法: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
发表时间:2007-4-21 17:33:00
阅读次数:668
(2007)甬鄞行初字第20号
原告宁波市科技园区荣兴金属品制造厂,住所地宁波市科技园区梅墟钱家村。
诉讼代表人王昌兴,男,厂长。
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代理)袁裕来,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代理)徐利平,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宁波市国土资源局,住所地宁波市海曙区三市路1号。
法定代表人邬明德,男,局长。
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代理)周丽霞,浙江导师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宁波市科技园区荣兴金属品制造厂不服被告宁波市国土资源局房屋拆迁争议裁决一案,于2007年1月29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于同日受理后,于同年1月30日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应诉通知书,并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7年3月1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宁波市科技园区荣兴金属品制造厂的诉讼代表人王昌兴及其委托代理人袁裕来、徐利平,被告宁波市国土资源局的委托代理人周丽霞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被告宁波市国土资源局于2006年11月9日对原告申请裁决其与宁波市科技园区甬江防洪堤工程领导小组房屋拆迁争议一案,作出不予受理决定。该决定认定:1。原告虽被列入甬江防洪堤工程拆迁计划,但终因拆迁计划调整,拆迁人已通知原告不予拆迁,不存在原告与拆迂人就拆:迁安置相关事宜达不成协议的情况,故原告要求拆迁人之赔偿申请不属于我局可受理的拆迁争议裁决范围。
2、原告在申请材料中未提交原告拥有房屋的合法证明,被告认为原告不具备裁决申请人的主体资格。根据《宁波市城市建设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的规定,被告作出不予受理原告裁决申请的决定。
原告宁波市科技园区荣兴金属品制造厂诉称,2004年2月6日,被告所属科技园区分局向宁波市科技园区甬江防洪堤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因为甬江防洪堤工程项目颁发了房屋拆迁许可证一份,拆迁单位为宁波市科技园区梅墟街道房屋拆迁办,原告的铸造车间在拆迁范围内。2 004年2月11日,梅墟街道房屋拆迁办通知原告准备相关资料,由该拆迁办委托对原告的厂房及机器设备进行评估。同时,梅墟街道房屋拆迁办的负责人还告知原告在评估开始后原告的铸造车间必须同时停工停产。同年6月14日,梅墟街道拆迁办委托宁波市华弘价格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对原告的厂房和设备进行了评估。此后,由于原告与科技园区甬江防洪堤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之间的拆迁补偿问题一直未能解决,2006年10月底,原告向被告申请裁决,同年11月9日,被告以因拆迁计划的变更对原告的厂房不再拆迁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原告认为,被告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既没有事实依据,也与法不符,且本案的拆迁行为已经实施,故请求依法予以撤销,并判令被告受理原告与宁波市科技园区甬江防洪堤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之间的房屋拆迂争议裁决申请并限期作出裁决。
原告向本院提供的证据材料和法律依据有:
1、(甬科)土拆许字(2004)第01号房屋拆迁 1 许可证存根及附图一份,用以证明根据该拆迁许可证原告的厂房已列入拆迁范围的事实。
2、梅墟街道房屋拆迁办公室于2004年2月4日出具的通知一份,用以证明因原告的厂房即将被实施拆迁,拆迁部门告知原告准备相关的资料进行评估的事实。
3、鄞州区邱隘水管站及该站站长张荣出具的书面证言各一份,用以证明原告厂房被有关部门列入拆迁范围后,从实施停产准备拆迁到最后被通知不拆的事实经过,以及原告厂房所在的鄞东闸地块和该地上包括原告在内的一些企业厂房的历史由来,同时证明与原告相同情形的在该地块上列入拆迁范围的其他企业已得到拆迁补偿的事实。
4、宁波市鄞州中升房地产估价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房地产几个评估单和宁波市华弘价格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出具的《关于对宁波市科技园区荣兴金属品制造厂设施价格评估结论书》各一份,以及该二评估单位资质证书各一份,用以证明梅墟街道房屋拆迁办分别于2004年6月14目及同年8月10日委托评估机构对原告的厂房和机器设备等进行了评估的事实。
5、原告于2006年11月1日向被告提供的房屋拆迁争议裁决申请书和证据清单各一份,用以证明原告因与拆迁人之间就房屋拆迁安置补偿问题一直未能解决,于2006年11月1日向被告申请裁决,并在申请裁决时向被告提供了相关证据材料的事实。
被告宁波市国土资源局答辩称,1、原告不符合申请裁决的主体资格。根据《宁波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条例》的规定,被拆迁人是指被拆迁居民及其附属设施的所有人。被拆迁人申请裁决时应提交被拆迁房屋的权属证明,但原告在申请裁决时并未提供房屋的权属证明,经查原告房屋的用地权属并未登记,该房屋也未有合法建筑的证明。另外,原告提供的营业执照载明的经营地也不在该拆迁地块。故被告认为原告不符合被拆迁人主体,不应受理原告的裁决申请。
2、原告提出的申请裁决内容不属于被告可受理的裁决范围。根据有关拆迁的管理办法规定,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对搬迁期限、安置方式与面积、补偿办法及金额等内容达不成协议的,由批准拆迁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裁决。而本案原告提起裁决申请时,该甬江防洪堤工程已完成拆迁和施工任务,原告的房屋已不需要拆迁,而原告提出对拆迁人不实施拆迁行为造成的损失补偿进行裁决,该请求已超出了被告可以受理裁
决的范围。据此,被告对原告的裁决申请作出不予受理决定符合法律规定,请求依法维持。
被告于2007年2月9日向本院提供的证据材料和法律依据有:
1、原告企业的营业执照和宁波市国土资源局科技园区分局出具的《关于鄞东南闸地块土地权属登记的情况说明》各一份,用以证明原告注册的营业地不在本案争议的地块内,以及本案争议地块权属未登记的事实。
3、甬江防洪堤工程(鄞东南排涝闸段)调整后的拆迁红线图一份,用以证明甬江防洪堤工程的拆迁范围已调整,本案争议地块经调整后不再列入该项目的拆迁范围的事实。
4、防洪堤工程结束的图纸一份,用以证明甬江防洪堤2K+900—2K+970段工程已竣工的事实。
5、《宁波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迂条例第四条、第六条,用以证明被告作出不予受理决定的法律依据。
经庭审质证,本院对以下证据作如下确认:
对被告提供的原告企业营业执照和宁波市国土资源局科技园区分局出具的情况说明,原告认为营业执照登记的企业所在地是指企业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而本案涉及的是原告的一个车间,不能以原告营业执照登记的所在地与原告列入拆迁范围的厂房所在地不一致就认为原告没有被拆迁人的主体资格。而本案涉及的鄞东南闸地块,不单是原告的厂房,包括其他 2 企业的整个地块确实没有权属登记,但不能以此认为原告对建在该地块上的厂房没有所有权。本院认为,根据查明的事实,原告在鄞东南闸的厂房已列入拆迁范围,原告作为被拆房屋的所有人,该房屋土地权属虽未登记,但不影响原告作为被拆迁人的主体成立,故对被告提供的该证据不予确认。对被告提供的甬江防洪堤工程(鄞东南排涝闸段)调整后的拆迁红线图,原告认为拆迁计划调整被告应重新核发拆迁许可证,随意改变拆迁范围不具有法律效力。本院认为,因被告未能提供对拆迁红线改变的合法依据,故本院对该证据不予确认。对被告提供的防洪堤工程竣工的图纸,原告认为该证据与本案缺乏关联性。本院认为,被告提供的该图纸从证据的形式要件看,并不能证明甬江防洪堤工程已结束的事实,故不予确认。对被告提供的《宁波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条例第四条、第六条和《宁波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条例实施细则》,原告认为被告适用上述规范性文件,属适用法律错误,因本
案的拆迁许可证是2004年颁发的,而被告提供的上述二规范性文
件均分别于2006年10月1日和同年12月1日起施行,且《宁波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条例》明确规定该条例施行前已发
布拆迁公告并开始实施拆迁的项目,按原《宁波市城市建设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规定执行,故本案应适用原办法。本院认为原告的异议理由成立,对原告提供的法律依据不作为本案定案的法律依据。
对原告提供的(甬科)土拆许字(2004)第01号房屋拆迁许可证存根及附图和梅墟街道房屋拆迁办公室出具的通知,被告没有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对原告提供的鄞州区邱隘水管站及该站站长张荣出具的书面证言,被告认为因原告厂房的土地系邱隘水管站出租的,邱隘水管站与原告有利害关系,其出具的证明真实性不能采信,而该站站长张荣的证言因证人未出庭作证,因此真实性也无法确认。本院认为,因被告对拆迁单位曾经通知原告准备拆迁评估,以及后来又通知原告不再对其的厂房拆迁的事实并无异议,故本院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对原告提供的该证据予以确认。对原告提供的宁波市鄞州中升房地产估价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房地产几个评估单和宁波市华弘价格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出具的《关于对宁波市科技园区荣兴金属品制造厂设施价格评估结论书》,被告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对原告于2006年11月1日向被告提供的房屋拆迁争议裁决申请书和证据清单,被告对收到过原告的裁决申请和相关的证据材料的事实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
经审理查明,2004年2月6日,宁波市国土资源局科技园区分局因甬江防洪堤工程(科技园区段)向拆迁入宁波市科技园区甬江防洪堤工程领导小组颁发了(甬科)土拆许字(2004)第01号房屋拆迁许可证一份,拆迁范围为甬江防洪堤工程红线范围,拆迁面积32033平方米,拆迁单位为梅墟街道房屋拆迁办。原告的铸造车间在拆迁范围内。2004年2月11日,梅墟街道房屋拆迁办通知原告准备相关资料,由拆迁办委托评估单位进行拆迁评估。同年6月4日、9月10日,经梅墟街道房屋拆迁办委托,宁波市鄞州中升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和宁波市华弘价格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分别对原告的厂房和设施进行了评估。2005年1月,梅墟街道房屋拆:迁办以该防洪堤工程拆:迁范围已改变为由,通知原告不再对其的厂房实施拆:迁。此后,因原告与拆迁人之间就拆迁补偿问题未能达成协议,原告于2006年1 1月1日向被告申请裁决。同年11月9日,被告以原告的申请不属被告受理范围以及原告不具备裁决申请人的主体资格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审理中,被告提供了甬江防洪堤工程调整后的拆迁红线图,但未提供该工程拆迁范围变更合法的依据。
另查明,原告位于拆迁范围的厂房为原告自建,但该厂房所属土地使用权系原告向原鄞县邱隘水管站租赁。
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是:
一、原告是否具有申请房屋拆迁争议裁决的主体资格,即原告是否为本案的被拆迁人。
二、原告申请裁决的内容是否属被告受理范围。对于第一个问题,原告是否为本案的被拆迁入,原《宁波市城市建设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本办法所称的被拆迁人,是指被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的合法所有人。根据本案查明的事实,原告的厂房是原告租赁原鄞县水利局邱隘水管站的土地建造,原告用该厂房生产经营多年,房屋所属土地虽未登记,但系历史原因造成,且已转为建设用地。因此,原告对该厂房享有所有权。且被告也未能提供被拆:迁房屋非原告合法所有的证据,故被告辩称原告不是本案被拆:迁人的理由不能成立。对于第二个争议焦点,本院认为,宁波市国土资源局科技园区分局于2004年颁发拆迁许可证时,已将原告的厂房列入拆迁范围,拆迁单位梅墟街道房屋拆迁办也已委托评估单位对原告的厂房及设施进行了评估,原告可以就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事宜与拆迁人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应由被告裁决。至于拆迁范围的变更,根据《宁波市城市建设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的规定,应由拆迁人重新办理领证手续,但被告在本案审理中未能提供该甬江防洪堤工程拆迁范围变更合法的依据,故本院对该拆迁范围变更的合法性不予确认。因被告的房屋已列入拆迁范围,该拆迁范围未依法被调整情况下,即使拆迁人的建设项目已经结束,但不影响原告作为被拆迁人要求予以安置补偿的权利,被告作为批准拆迁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有义务受理原告的房屋拆迁争议裁决申请并作出裁决。因此,被告作出的不予受理的决定,认定事实有误,依法应予撤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1目的规定,判决如下:
撤销被告宁波市国土资源局于2006年11月9日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限本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重新作出裁决。
本案受理费80元,其它诉讼费200元,合计诉讼费280元,由被告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人在递交上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凭判决书到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室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80元;如银行汇款,收款人为宁波市财政税务局预算外资金,账号为***001,开户银行为宁波市中国银行营业部;如邮政汇款,收款人为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室。汇款时一律注明原审案号。逾期不交,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审
判
长
李建宏 审
判
员
唐永德 审
判
员
景君芳
二OO七年三月六日
代 书记员
陈 磊
第三篇:江苏农村拆迁案例:政府批准补偿安置方案被确认违法
江苏农村拆迁案例:政府批准补偿安置方案被确认违法
问题提示: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批前,是否需要征求被征地村民的意见?
【要点提示】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批前,应当充分征求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意见,征求意见时间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后,市、县人民政府方可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足10个工作日而作出批准行为的,应当认定为违法。
【案例索引】
江苏省人民政府[2014]苏行复字第XXX号行政复议决定
【案情】
申请人:孙先生
委托代理人:赵健律师、谷美玲律师
被申请人:泰州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
孙先生在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某村拥有房屋和宅基地,在该村拆迁过程中,孙先生的房屋所在地块被划入征收范围,但征收方在与孙先生商谈拆迁补偿事宜协议的时候没有出示任何的征收文件,补偿条件也有失公平。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孙先生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该起征地拆迁纠纷。经人介绍,孙先生与北京京平拆迁律师团队取得了联系。京平团队介入本案后,指派赵健律师、谷美玲律师担任孙先生的委托代理人,负责全权处理其征地拆迁补偿维权事宜。经过一系列的法律调查,两位律师逐步收集了本次征地的相关法律文件,其中就包括关键的征地补偿方案等相关信息。根据掌握的信息显示,2011年3月31日,泰州市国土资源局于作出了[2010]第XX号《泰州市国土资源局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2011年4月2日,市政府批准刁家铺街道某社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两位律师经过审查后认为,市政府批准刁家铺街道某社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行为存在诸多违法之处,随即起草行政复议申请书,协助孙先生将市政府复议至江苏省人民政府。
【审理】
江苏省人民政府经审理认为:本案泰州市国土资源局于作出[2010]第XX号《泰州市国土资源局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的时间为2011年3月31日,而市政府在该公告作出后的2011年4月2日即批准刁家铺街道某社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违反了《征收土地公告》第九条关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权提出不同意见或者要求举行听证会的规定,侵害了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村民的权益。2015年1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书》,确认市政府批准刁家铺街道某社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行为违法。
【评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
《征收土地公告》第九条规定:“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见的或者要求举行听证会的,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因此,本案中市政府应当在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充分征求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意见,即征求意见时间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后,方可批准泰州市国土资源局会同有关部门拟定的刁家铺街道某社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而事实上本案中市政府作出上述批准行为,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时间的间隔仅仅2个工作日,显然违反了上述规定,侵犯了孙先生等被征地村民提出意见及要求举行听证会的合法权利。
当然,本案中江苏省人民政府虽然主要是基于市政府作出批准行为的上述程序性问题而作出确认其违法的复议决定,但市政府作出批准行为的程序违法仅仅是其诸多违法点之一,实际上在批准行为的实体上也存在违法之处。在我国目前的征地拆迁实践中,这种违法现象可谓是比比皆是,然而对于获得批准的补偿安置方案,能够通过法律程序最终将其确认违法,也已经是凤毛菱角。
第四篇:浙江省海宁市法院行政判决书:拆迁许可证违法,拆迁裁决合法(2008年3月12日)
浙江省海宁市法院行政判决书:拆迁许可证违法拆迁裁决合法
发表时间:2008-3-12 14:10:00
阅读次数:735
(2007)海行初字第18号
原告:乐嘉毅,男,1975年4月16日生,汉族,住海宁市海洲街道工人路365号6幢403室。
委托代理人:袁裕来、徐利平,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海宁市规划建设局,住所地海宁市海洲街道海洲路89号。
法定代表人:吴关佳,该局局长。
委托代理人:李鸣杰,浙江海州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张天烈,该局拆迁办公室主任。
第三人:海宁市土地收储中心,住所地海宁市海洲街道梅园路203号。
法定代表人:沈炜,主任。
委托代理人:王维斌,浙江潮乡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乐嘉毅不服被告海宁市规划建设局房屋拆迁裁决一案,本院于2007年7月20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因原告乐嘉毅提起本案诉讼时,又对被告海宁市规划建设局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的行为提起诉讼,本院于2007年8月7日裁定中止本案诉讼。
2007年12月2 0日,本院恢复本案的诉讼,并于2007年12月27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乐嘉毅的委托代理人徐利平,被告海宁市规划建设局的委托代理人李鸣杰、张天烈,第三人海宁市土地收储中心的委托代理人王维斌,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2007年7月9日,被告海宁市规划建设局作出海建裁(2007)01号房屋拆迁裁决书,裁决原告有权在产权调换或货币补偿的安置方法中任选一种,另于该裁决送达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与第三人签订拆迁安置协议、结算款项并将房屋腾空后移交给第三人。
被告提交的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有:
1.裁决申请书1份,证明第三人(申请人,下同)向被告提出房屋拆迁裁决申请的事实;2.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乐嘉毅身份证各1份,证明裁决当事人的身份情况;3.查档证明书1份,证明原告(被申请人,下同)房屋登记情况;4.海宁市城市房屋拆迁评估报告1份,证明原告房屋的评估价格;5.产权调换安置方案1份,证明第三人编制完成了安置方案;6.协商记录1份,证明第三人与原告经过协商的事实;7.被拆迁区块未达成协议比例及原因记录1份,证明未达成协议的比例及原因;8.房屋拆迁许可证2份及拆迁延期申请1份,证明第三人取得了房屋拆迁许可证的事实;9.答辩书1份,证明原告在裁决审理过程中的答辩内容;10.土地使用权证1份,证明原告的土地使用权情况;11.土地估价报告1份,证明对原告超过容积率标准的土地使用权也给予了评估的事实;12.受理通知书1份,证明被告受理房屋拆迁裁决申请的事实;13.召集协调会通知1份,证明被告已向原告发出协调通知的事实;14.委托书1份,证明第三人委托相关人员参与协调、裁决审理的事实;1 5.公证书2份,证明被告送达相关法律文书给原告,遭原告拒收的事实;16.协调会签到单2份、谈话笔录2份、送达回证1份,证明被告召集协调及与原告谈话的事实;
17、会议纪要1份,证明被告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
为前已经内部讨论后形成一致意见的事实。
原告乐嘉毅诉称:被告向第三人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未将有关事项予以公告;在第三人未经裁决即对原告房屋进行拆迁并造成房屋灭失的情况下,被告仍然受理第三人的裁决申请,违反了《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第八条的规定;被告未告知原告权利即进行裁决,违反了规定程序;裁决内容缺少搬迁过渡方式、过渡期限等法定内容,且未如实记载争议的事实与理由;被告未依法审查第三人提供的证据的合法性及核实补偿安置标准;被告未对第三人违法拆迁行为依法进行查处;被告向第三人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的行为已被法院确认违法。综上,请求判令撤销海建裁(2007)01号拆迁裁决书。
原告提交了以下证据材料:1.土地使用权证1份,证明原告被拆房屋的土地使用权情况;2.裁决书1份,证明被诉行政行为的存在;3.(2007)嘉行终字第44号行政判决书1份,证明被告向第三人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的行为已被确认违法。
被告海宁市规划建设局辩称:首先,被告作出的房屋拆迁裁决基本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第三人经批准,对原海宁看守所约15000平方米的存量土地实施收储。2007年12月21日,第三人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因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拆迁,第三人遂向被告申请延期,并获准延期至2007年12月31日。因此,第三人具备合法拆迁入资格。在协商拆迁补偿安置事宜时,因原告坚持认为第三人违法拆迁而拒不接受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并提出对其超过标准容积率的土地使用权按每亩260万元以上价格进行补偿、优惠购买营业用房、汽车库等要求,致使双方无法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以及房屋拆迁工作延期。原告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土地收储工作的顺利实施,从而严重妨碍了本市体育设施建设重点项目一海宁国际轮滑运动中心项目的顺利实施。其次,被告作出的房屋拆迁裁决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并需要对拆迁入补偿、安置的,适用本条例。”《浙江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二条对此也作了相同的规定。原告房屋处于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因此被告依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一条和《浙江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一条、第三
十六、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以及《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九条之规定作出裁决,适用法律正确。被告受理第三人提出的房屋拆迁裁决申请后,于2007年6月14日向原告送达了裁决申请书副本、答辩通知书、召集协调会议通知等。2007年6月15日,被告组织双方当事人召开协调会议,原告及第三人均出席了协调会议。被告在充分听取双方意见后进行了调解,但因双方分歧太大,未果。2007年6月28日,被告再次通知双方于6月29日参加协调会议,然届时原告并未到会。后原告再度拒绝接受海宁市正衡土地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对其超过容积率部分的土地使用权依法作出的估价报告。鉴此,2007年7月9日,被告在召开领导班子专题会议后对前述拆迁补偿安置争议作出了裁决。综上,被告作出的裁决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故请求维持被告作出的房屋拆迁裁决。
第三人述称:首先,同意被告约答辩意见;其次,被告向第三人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的行为虽被确认违法,但效力依然存在而非无效,其后所作拆迁裁决行为亦是受法律保护的;最后,原告对评估行为持有异议,并不导致裁决行为在程序上违法;练上,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第三人未提交证据。
经庭审质证,被告及第三人对原告提交的证据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对被告提交的证据1、2、3、6、7、9、10、12、13、14、15、16、17,原告及第三人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对被告提交的证据4、5、8、11,第三人无异议,而原告认为,既然房屋拆迁许可行为已被法院确认违法,那么房屋评估、土地评估等事项就都缺乏合法的基础,也就不能作为裁决的依据,进而不能作为本案认定事实的依据。本院认为,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据的主体、取得的程序、方法以及证据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原告以房屋拆迁许可行为已被确认违法为由认为该些证据不具有合法性,显然混淆了证据审查与司法审查的范围,即其异议不能成立;被告提交的该些证据具有合法性、关联性、真实性,本院确认其具有证明力。
经审理查明,2006年12月21日,第三人取得拆许字(2006)第6号房屋拆迁许可证,拟对原海宁市公安局看守所区块592.20平方米的房屋实施拆迁,以用于海宁国际轮滑运动中心项目的建设,拆迁期限为2006年12月25日至2007年1月31日,后经第三人申请,拆迁期限延长至2007年12月31日。琢告有一建筑面积为74.05平方米的住宅和一建筑面积为8.41平方米的自行车车厍处于被拆区块内。此外,原告上述房屋所占土地使用权面积为79.84平方米,容积率达到0.93,其超过规定容积率标准(1.3)的土地使用权面积有22.83平方米。经被拆区块的拆迁户共同选定为被拆房屋的评估机构后,海宁市天平房地产价格事务所对原告上述被拆房屋进行了评估,确定总价为252302元。期间,第三人编制产权调换和货币安置二种方案供原告选择。因原告对补偿形式、补偿金额等存有异议而迟迟不同第三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第三人遂于2007年6月12日向被告提出拆迁裁决申请。2007年6月14日,被告予以立案受理。对于海宁市天平房地产价格事务所在做原告被拆房屋价格评估时未给予考虑的超过规定容积率标准的土地使用权,另由海宁市正衡土地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评估,估价结果为每平方米1627元,相应原告超过规定容积率标准的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价为37226元。在两次召集原告与第三人
协调未果后,被告于2007年7月9日作出如下裁决:
一、产权调换。安置联塘里小区13幢105室住宅一套,房屋建筑面积123.4平方米,自行车库28.3平方米,计价454650元(其中74.05平方米按3600元/平方米结算,超过的10平方米按1790元/平方米结算,再超的10平方米按3600元/平方米结算,剩下超出的29.35平方米按3800元/平方米结算,自行车库按800元/平方米结算),扣除应补偿给原告被拆房屋拆迁补偿款242864元及超:过规定容积率标准的土地使用权补偿款37226元和其他搬迁费用(搬家费1200元,临时安置补助费12960元,有线电视、电话移机费516元,空调拆装费900元,太阳能热水器拆装费300元,装璜补偿费9438元),差额部分由原告给付第三人;
二、货币安置。由第三人给付原告被拆房屋补偿款及其他搬迁费用共计322748元(其中房屋评估价为237145元,10%的货币奖励为23715元,自行车库补偿款11606元,搬家费600元,临时安置补助费2160元,有线电视、电话移机费258元,空调、太阳能热水器拆装费600元,装璜补偿费9438元,超过被拆房屋所占规定容积率标准的土地使用权补偿款37226元);以上安置方法由原告任选一种,另原告于裁决送达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与第三人签订拆迁安置协议,结算款项,并将房屋腾空移交给第三人。嗣后,原告不服该裁决,遂向本院提起诉讼。
另查明,被告向第三人颁发的(2006第6号拆迁许可证已被法院确认违法。
本院认为,首先,被告作为海宁市城市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全面负责本市城市房屋拆迁监督管理工作,并对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发生的拆迁补偿安置争议依法享有裁决权。被告向第三人颁发的拆迁许可证虽被确认违法,但因未被有权机关撤销或者宣告无效,故其仍具有法律效力,即第三人仍然具有合法的拆迁入资格。在第三人无法就拆迁补偿安置事宜同原告签订协议且不存在原告房屋已经灭失的情形下,经前者申请,此时被告依法有权进行裁决,即本案被告受理第三人的裁决申请并作出裁决的行为并无不当;其次,对于原告所持被告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未将有关事项予以公告,在被拆房屋已经灭失的情况下仍然受理裁决申请,以及裁决过程中未告知原告相应权利而致裁决程序违法的主张,本院认为,对房屋拆迁许可事项予以公告,并非拆迁裁决中的程序,且在裁决申请受理前,包括原告在内的被拆迁户均已被告知拆迁许可事项(该事实由包括原告在内的被拆迁户共同选定被拆房屋价格的评估机构,以及其他拆迁户已与第三人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等事实所证明),因此,并不能仅以被告未以公告的形式告知拆迁许可事项而否定本案讼争裁决的合法性;至于被告受理裁决后未告知原告相应的权利,本院认为,被告在裁决过程中虽然存在着此种瑕疵,但因客观上并未影响原告在裁决过程中行使其正当权利,故亦不能据此否认裁决的合法性;最后,被告基于法定评估机构对被拆房屋以及超过规定容积率标准的土地使用权的价格作出的评估报告而作出的裁决,虽然存在产权调换安置方案中未最终明确表述结算差价的具体数额以及仍要求原告与第三人在裁决生效后十五日内签订拆迁安置协议的不当表述等瑕疵,但内容全面、客观,并充分维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并无依法应予撤销之情形。综上,本院认为,被告所作拆迁裁决公正合法,原告之诉请因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而应予驳回。
据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四)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乐嘉毅的诉讼请求。
本案受理费50元,由原告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本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茅益东 审 判 长
张 辉 代理审判员
张啸崎 二00八年二月二十五日 书 记 员
沈海平
第五篇:2018拆迁补偿标准 案例分析:市国土局查处违法占地不作为,被省国土厅确认违法
案例分析:市国土局查处违法占地不作为,被省国土厅确认违法 案情简介:
解某等31人系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巨鹿镇的农民,其合法承包的土地被政府以“租赁”的方式用于巨鹿县水厂建设,政府所谓的“租赁”是通过县水务局、镇政府出面不经过农民而直接与村委会签订租赁协议永久租赁土地,并通过县财政局兑付相关款项,相关承包地已被强行征占并开始建设。
承办律师:杨勇律师
律所名称:北京众成拆迁律师团队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37号京师律师大厦。联系电话:***,***,杨勇律师工作微信号:***。查处非法占地
解某等31人找到北京万典律师事务所来代理他们的案件,北京万典律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后,指派本所的刘磊律师、杨勇律师承办该案件,两位律师接手后,制定了较为详尽的办案方案。其中一条,就是针对相关单位的违法占地行为向邢台市国土资源局申请查处违法占地,主要理由如下:
一、涉案集体土地未获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征收,土地性质认为集体土地,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须申请使用国有建设用地,现在涉案土地的使用权仍归于申请人,土地性质仍属于集体土地,任何单位不得用于非法建设。
二、涉案项目即巨鹿水厂项目未获得任何立项、规划、环评、土地等行政审批许可手续,该建设项目严重违法,不得开工建设。
三、相关单位的非法占地行为使农用地被破坏,农民无法正常耕种,损失惨重,依据《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办法》,该案应依法立案予以查处。
四、该案在当地影响恶劣,且是当地县政府主导的违法占地行为,巨鹿县国土资源局已不适宜管辖本案,本案依法应由邢台市国土资源局进行查处。
市国土局不履行查处职能,依法复议
在向市国土局申请查处违法占地后,邢台市国土资源局以信访的方式进行了回复,主要观点是:
一、申请事项不属于其职责;
二、申请人已经就相关征收行为提起了诉讼。涉诉信访不予受理。
两位律师受到《信访不予受理告知书》后,立即向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申请行政复议,主要理由如下:
一、申请查处事项事实清楚、情节严重,应依法立案查处;
二、市国土局有进行查处的法定职责
三、申请人诉政府征收违法与申请人申请查处非法占地是不同法律关系,被申请人对于违法占地行为进行查处是法律赋予其法定职责,并不因为第三人提起诉讼而免除其职责,二者并不冲突。
四、申请人申请查处违法占地并非信访问题,而是要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本案情形并不适用《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的规定。
省国土厅撤销信访告知书,责令市国土局依法进行查处
经过律师的努力,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最终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1、撤销邢台市国土资源局作出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告知书》;
2、责令被申请人30日内就申请人的查处申请履行法定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