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红色经典影片 弘扬核心价值观
观红色经典影片 弘扬核心价值观
——安庆师范学院在永林社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经典影片展播
7月28日,安庆师范学院6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组建的暑期“三下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服务团前往安庆市宜秀区永林社区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经典影片展播活动。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以来,该团队多次来到永林社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服务,活动得到了社区相关负责人汪园的大力支持和肯定,他们积极帮助团队做好相关宣传和沟通工作,鼓励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深入农户、深入田间,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宣讲服务活动。
在团队队长金孙磊和社区负责人的积极沟通与推动下,“三下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服务团在永林社区除了开展理论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外,还结合当地群众的实际和需求,决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经典影片展播活动,经与社区沟通,最终选定展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经典影片《焦裕禄》。
7月28日下午,永林社区积极为活动提供了场地和相关帮助,团队6名成员携带投影仪、投影幕布和支架、电脑和音响等设备,从学校早早出发,来到永林社区广场,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傍晚时分,广场上已经坐满了许多前来观看影片的居民,影片正式播放前,团队首先为现场观众播放了一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片,该宣传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也让现场观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了更加深入和生动的了解。
随后,团队成员、社区负责人和社区群众一同观看了红色经典影片《焦裕禄》。近两个小时的电影,感人肺腑,情真意切,催人泪下,随着影片播放的深入,泪水浸湿了现场观众的眼角,村民们对这位人民的好书记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你们今天的这个活动办得很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与红色经典影片展播相结合,既达到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又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老百姓很喜欢,宣传效果也很好,”社区负责人汪园对团队成员赞赏地说。
据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经典影片展播活动是该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服务的一项重要实践创新内容,红色经典影片的展播,既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方式,又能更好地在广大群众中传播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安庆师范学院 金忠良 金孙磊)
第二篇:弘扬核心价值观
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首先,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其次,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最后,要有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和机制。赏罚分明,历来是治国、治军、治政必须坚持的起码规则。工作努力、品行端正、贡献突出的人,应该得到肯定和褒奖;工作马虎、品行不轨、一事无成的人,应该受到批评和惩处。建立和完善这样的激励制度和机制,就能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奋发努力,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反之,如果赏罚不明,甚至该赏的没赏,该罚的不罚,人们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大家就会向落后者看齐,互相攀比谁能投机取巧,谁能阿谀逢迎。结果,正气不能上升,邪气却日益蔓延,一个单位和地方的风气就会越来越坏。
同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打造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坚持师德为上,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着重抓好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第三篇:弘扬红色文化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弘扬红色文化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县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理念,在弘扬红色文化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动形成了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以四个注重为切入点,积极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作用,搭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
XX县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是党史资源大县,革命老区县,红色文化资源大县,XX县在开发红色资源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一)注重铭记历史,推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纪念馆建设。在川南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无数的革命先辈;在纪念馆中,红军师级干部刘干臣、戴元怀等69名烈士长眠于此,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川南游击纵队纪念碑名,中共川滇黔边区特委书记兼游击纵队司令刘复初题写碑序。建设好纪念馆、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历史,追忆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光辉历程,缅怀革命先辈们丰功伟绩,从而在学习革命精神、发扬革命传统、继承革命遗志中,立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注重实地感悟,拓展发挥石菊古地红色景区载体作用。石菊古地位于XX县石海镇大旗村,核心景区占地600余亩,是国家4A级旅游区。1936年2月,红军长征经过石海镇,在这
里召开了对重振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起到了重要作用的洛柏林特委会。景区充分利用英雄故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干部拓展训练基地等资源优势,开展沿当年红军经过的路线徒步行走、了解红色历史、重温入党誓词爱国主义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2018年3月底,已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
(三)注重传承创新,结合实际办好红色文化示范学校。宜宾XX红军岩红军小学是宜宾市唯一的一所红军小学,也是全国首批红军小学。学校所在地曾是长征的经过地、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主要革命根据地。学校以“红星闪闪放光彩”为办学理念,把“看红星闪闪,做闪闪红星”作为全校师生共同奋斗目标,把红色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让红军精神深入课堂,让红军故事深入每一位学生心底,每名学生、参观人员浸润在红色文化当中。使红色文化成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基础、最富成效的载体和手段。
(四)注重整散结合,完善小散点革命遗址教育功能。XX县红色遗址非常丰富,收录在《宜宾市革命遗址遗迹通览中》有14处,占全市党史遗址遗迹的21.9%,大多被确定为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针对这些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遗迹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实际,XX县积极克服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困难,科学对接融入于全市全省全国红色资源开发的相关规划并持续实施,不断地加大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切实发挥了小散点的作用,提高XX红色旅游的市场占有率。
二、以三项机制为支撑点,注重建强红色文化组织机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基础
XX县在建设好红色文化硬件的基础上,同步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统筹协调各部门职能发挥,保证了红色资源开发有人协调、红色文化研究有人组织、红色文化宣扬有人落实,保证了红色资源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有机融合。
(二)积极发挥红办组织功能。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XX县专门成立红色文化开发相关领导组和革命老区促进会,红办研究人员从“考证历史、还原革命”实际出发,深挖XX县红色资源这一“富矿”,有效解决了文旅史系统条块分割、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红色资源管理人员、导游、解说人员素质不高、无法充分展示历史文化资源的实际,采取帮带教学、实践锻炼等方式,培养了一批红色文化工作人员,协同推广红色资源和社会核心价值观,从制度上保证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宣传的长效性。
(二)主动建强红色宣讲组织。XX县专门成立“XX县党史地情宣讲团”,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宣讲。为了高水平、高质量做好宣讲工作,队员们经常是“五加二”“白加黑”,从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纪念馆每一张珍贵图片到“石菊古地”每一处战斗遗址,广泛搜集资料,认真备课试讲。目前,宣讲团已进学校、进军营、进村社开展专题宣讲10场次。比如讲解队员XXX,从XX岗位退下来之后,开始着手收集XXX相关资料,反复练习讲解内容,经过半年终于能够熟练讲解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革命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今,XXX已为XXX多人次进行过讲解,堪称的一本“行走的红书”。
(三)传承创新红色作品创演。文化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承,还在于传播弘扬,XX县专门成立红色创演队伍,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形成具有一定震憾力和影响力的红色作品。比如红军小学独立完成了音乐剧《红军岩》、舞台剧《金燧传奇》、舞蹈《无名花》、快板《红军过XX》等剧目编创,所到之处,受到参观人员的一致好评。音乐剧《红军岩》2012年12月被选送北京,荣获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等“创作、编导、音乐、表演、服装金奖”,最佳原创奖,最佳表演奖三项殊荣。红色作品的创演,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形式,让广大群众知晓更多的红色文化历史,引导群众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三、以三大工程为落脚点,灵活充实红色文化形式内容,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
注重将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眼本地特色,努力打造新的形式、新的亮点,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
(一)抓住机遇,搞好节庆赛事工程。注重形成特色的红色文化拳头产品,打出开发红色资源组合拳,形成发展的合力。石海镇结合实际开展“七一”建党节庆祝活动、清明节缅怀革命先
烈活动。石菊古地先后举办了首届红粮节,首届和第二届红橘节,尤其是在2017年举办了首届以“重走长征路、旅游助脱贫”为主题的红色旅游文化节,打造了“重走长征路”旅游线路,推出吃“红军餐”、“讲红军故事”比赛、观革命遗址、游地质科普基地等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在红色旅游中,推动了干部群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立足当前,搞好研学旅游工程。结合研学游广泛市场前景,坚持把研学旅行当成实践教育课程,抓优势造精品。以史志宣教示范点建设为抓手,重点在红军长征路线、重要革命遗址、学校、村党群活动中心等地打造“史志宣教示范点”,打通研学+长征的开发模式。比如在红军小学组织的屏山县青少年夏令营活动,近60名青少年参观感受红色文化,引导学生在旅游活动中学习红军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大兴爱国敬业之风,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三)着眼长远,搞好社会宣传工程。加强与现代媒体深度融合,构建“史志+互联网”大宣教平台,在“史说XX”微信公众号为上每周两次更新党史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加强与中省市重要会议召开和重要节庆活动相结合,努力形成“五一”进企业、“六一”进学校、“七一”进机关、“八一”进军营、“十一”进村(社)的相对固定的“党史地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月”,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活动,促进了社会宣传的常
态化。拓展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编排《红橘谣》《忆红军》等红色文化歌曲和舞蹈,让广大群众知晓更多的红色文化历史,引导群众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营造了大力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四、以三大成效为目标点,有力提高红色文化品牌影响,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效果
(一)提升价值引领,增强影响力。XX县注重在继承中求发展,在继承中有创新,彰显文化品牌,形成具有自我“灵魂”的资源特色。积极构建“红色文化”宣教品牌,石菊古地先后举办了首届红粮节,首届和第二届红橘节,打造了“重走长征路”经典旅游线路;红军小学打造红色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以“弘扬红军精神 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引来无数参观学习者,成为宜宾市红色文化教育的品牌学校。在与红色文化结合中,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染力。
(二)促进乡村振兴,巩固凝聚力。积极引导农户主动参与红色经典旅游区,让红色文化与旅游扶贫的有机结合。石海镇大旗村通过劳务用工、农家乐培训、提供免费摊位、成立专业合作社对接农户发展种养殖业并转化为乡村旅游土特产品,有力的带动了当地农户的经济增收。据不完全统计,自景区创建以来大旗村农户劳务费用达600多万元,摆摊经营农户17家,开办农家乐农户6家,农户与景区签订种养殖业合同近40份。公司与项
目地内、外的农户实现紧密联系,真正起到旅游扶贫的建设初衷。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热情和创造力。
(三)强化文化传承,拓展新魅力。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内容鲜活、载体丰富的红色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促进干部群众培育红色情结。同时,学校编制红色教材进行校园红色教育、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等,使红色文化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达到了红色教育的大众化,从而实现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实。
第四篇:“红色经典”出核心价值观
“红色经典”出核心价值观
一支部队的阅读观察
《星火燎原》让官兵深刻感受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头,而《强军之路》则让官兵们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当代军人的热血、贡献与价值――一支部队采取的读“红色经典”、讲“红色经典”、学“红色经典”等方法,显然正在使它的官兵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军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基因,从而掌握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隆冬时节,美丽的大兴安岭银装素裹,驻守在大兴安岭东南麓的武警兴安盟森林支队,正在充分利用防火灭火任务相对较轻的这段有利时机,扎实开展冬季教育训练,针对年终总结中查摆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补课赶队,尤其是继续深入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主题教育,有效推动了教育成果的进一步转化。
记者在一些官兵手中看到了《星火燎原》和《强军之路》等书籍。原来,教育中,该支队采取读“红色经典”、讲“红色经典”、学“红色经典”等方法,使官兵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军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基因,从而掌握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星火燎原》让官兵深刻感受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头,而《强军之路》则让官兵们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当代军人的热血、贡献与价值。”正如这支部队的主官所说,阅读和宣讲红色经典,为官兵进一步理解认同和培育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夯实了基础。
这支部队还十分注重理论灌输与行为引导的相互结合,按照“在军事训练中磨砺,在重大任务中培育,在日常管理中养成,在读书活动中催生”的要求,把课堂讲授与讨论交流、事迹报告、影片展播、参观见学、重温誓词、义务劳动、读书演讲等多项配合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三互”、“五小”和“每周一个话题”等活动作为载体,积极开展“学理论铸信念、明使命做贡献”、“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等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学习成才之星”、“爱岗敬业之星”等先进典型的评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官兵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效果明显。
第五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当前,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逃骗偷税、商业欺诈、制假售假、非法集资等现象屡禁不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和发展,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群众权益,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诚信建设,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浓厚一笔。
为何该社会问题屡次发生?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企业或者个人受利益驱使,社会道德责任意识缺失,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都与社会诚信缺失的发生大有关系。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为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国上下已经形成狠抓诚信问题的良好氛围,但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的诚信体系建设问题,主要还是在义与法两方面下功夫,让道义和法律结合起来,方能遏制住诚信体系崩溃的趋势。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战国时期商鞅“徙木立信”,为秦国的变法图强奠定了基础;感动中国人物信义兄弟弟弟孙东林在哥哥孙水林一家车祸死亡后,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让农民兄弟凭着良心来领钱,他们感动了中国。由此观之,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诚信都被视为高尚的美德,为社会带来正能量,激励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走向繁荣、走向富强。
部分民众诚信的丧失与社会道德建设的不足有很大关系,政府对此类问题的监管力度不足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小部分执法者个人思想觉悟不高,利益至上,另一个原因就是无法可依。因此,加强诚信建设必须内以道德教化,外以法律威慑,相辅相成。
首先,完善与诚信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对诚信体系立法工作的研究,使诚信体系管理有法可依。同时我们相关部门也要通过各种手段对这些法律解释宣传,让民众明白守法。
然后,在全国开展各种形式的诚信教育,可以是专家学者举办全国巡回讲座。今年五四青年节习总书记在北大视察的时候说:教育就像是扣扣子,第一个扣子扣不好,以后的每个扣子都扣不对。而青年教育就是人生教育的第一个扣子,青少年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型的时候,因此做好青少年的道德建设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另外商业上的诚信问题也不容忽视,可以专门为商业人士开展诚信教育,同时可以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总体看,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加强协调,确保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