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申报2012年度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文件 苏科计〔2012〕32号
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度 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
各省辖市、县(市)科技局(科委),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省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2012年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围绕《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推进科技创新工程行动计划,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主线,实施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突出重点,创新管理,为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提供有力支撑。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科技服务机构建设
1、产业技术研究院
以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为目标,以地方政府为主导,聚焦各类创新型园区特色化发展,整合国内外资源,支持新建1-2个集“创新、创业、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着力开展技术研发、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和人才培养。
申报条件:在创新要素比较集中、产业特色鲜明的区域,依托地方独立法人运行实体为主体进行申报;实行多元化投入,建立面向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完成用地规划审批和基本建设启动,前期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今后5年内地方有持续投入的规划和措施;具有较高水平的院长和研发、运营团队;研发场所独立集中。不支持仅以科教单位为运行主体建设的产业技术研究院。
2、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围绕构建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重点支持省创新型县(市区)、创新型乡镇、创新型园区等新建20个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创业载体等区域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支持基层科技创业、科技金融、技术转移、科技信息服务等骨干科技服务机构特色业务建设;重点支持1-2个科技服务示范区建设试点;与主管部门按1:1经费配套,重点支持省属公益院所特色业务建设,提高公益科研和民生服务能力。
申报条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申报单位应有较强科技服务能力,拥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服务队伍和一定业务规模;新增投入(不含转移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研发服务场所独立集中,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科技服务收入年增长率原则上不低于40%。
创新型县(市区)、创新型乡镇申报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应是地方政府围绕科技园区和主导产业发展、依托骨干服务机构组建的重大科技服务平台。
科技服务示范区建设试点以及基层科技创业、科技金融、技术转移、科技信息服务等特色业务的具体要求参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科技服务示范区建设试点由地方政府提出规划方案。
3、重点实验室
突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交叉学科和生命健康领域,依托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教单位,开展重大科学技术前沿研究和原创性应用基础研究,新建5个左右重点实验室,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优先支持引进海外一流创新团队组建的重点实验室。
申报领域及方向:药物发现与设计、现代医疗装备、器官移植、重大疾病防治技术、战略性新材料、绿色工业催化技术、海洋装备设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
申报条件:申报单位应拥有该领域发明专利等核心技术,有高水平的领军人才、专职岗位研发团队和明显创新优势,鼓励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新增投入(不含转移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有专门的研发场所,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独立集中。
4、科技创新平台提升
瞄准“国内一流、国际有名”的目标,依托已建的省级重点实
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明确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国际门槛性资质的目标任务,遴选5家左右创新平台予以滚动支持,进一步凝炼创新任务,集聚和稳定高层次创新团队,着力打造具有国内一流科研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实施方式:申报平台应符合国家级平台建设总体规划,设施条件、创新规模、人才团队、同行竞争力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经主管部门组织推荐,指导制定3-5年发展规划,并组织专家对战略目标、创新任务、支撑措施等进行同行论证后,由省科技厅组织综合答辩、择优支持。
二、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以大中型工业企业普遍建设研发机构为目标,实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行动计划。由各省辖市科技局(科委)根据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分解任务,以大中型工业企业2011年度统计报表数据为基数,会同县(市)科技部门、统计部门组织制定各省辖市推进方案,针对每一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具体情况,提出建设模式、建设内容、建设进度、责任人、推进措施和考核指标。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各地推进方案综合评审,参照2012年度上半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统计调查数据等进行实施进度检查后,向各地具体组织单位下达专项资金,市县予以配套,用于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推进工作后补助。具体要求依照《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行动计划》。
2012年省企业研究院、企业院士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纳入各省辖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总体方案,重点支持创新领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具体申报参照2011年度要求,由各省辖市统筹协调、项目主管部门推荐。
申报企业应建有企业研发机构,原则上必须近三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科技优惠政策(含研发项目已备案的企业),并附相关凭证;无法享受相关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须出具相关情况说明。优先支持近年有发明专利的企业申报,优先支持由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人才”计划等高端人才或团队牵头申报。
三、申报要求
1、加强组织。各省辖市、县(市)科技局(科委),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省有关部门等项目主管部门要根据本通知要求,围绕全省科技工作、厅市会商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重点,积极督促和推动已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提升创新能力和支撑作用;突出推进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进一步整合资源,推荐申报一批具有竞争优势、能有效支撑区域发展的重大创新平台项目。
2、限额申报。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的新建项目,各省辖市科技局(科委)限报4项,各县(市)科技局限报2项,有国家高新区的市、县可增报2项;省科技计划单列的单位各限报1项。创新平台提升项目,各省辖市科技局(科委)、省有关部门限报
2项,省科技计划单列的单位各限报1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行常年申报、集中评审。已建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的单位,不得重复申报同一技术领域省级同类科技创新平台新建项目。
3、加强会商。各项目主管部门要及时组织项目牵头单位在省科技创新平台网站(网址:www.xiexiebang.com)。本通知及相关表格均可在省科技厅网站下载。
5、《项目预申报简表》受理截止日期为2012年3月2日;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方案、科技服务示范区建设试点规划方案和项目正式申报材料受理截止日期为2012年4月6日,逾期不予受理。
联 系 人:省科技计划项目受理服务中心
周勤
徐欣
025—85485921、85485928(均可传真)省科技厅条件处
凌家俭
李克贵
025—57715340、86637560、57712955(均可传真)
附件:
1.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项目预申报简表 2.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方案(编写提纲)3.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申报书(编写提纲)
4.江苏省科技服务示范区建设试点规划方案(编写提纲)5.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及特色业务申报书(编写提纲)6.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申报书(编写提纲)7.江苏省企业研究院申报书(编写提纲)8.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申报书(编写提纲)9.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书(编写提纲)
10.江苏省科技创新平台提升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编写提纲)11.申报项目审查意见表
二○一二年二月十日
主题词:科技
计划 申报 通知
抄送:省科技项目受理中心,省科技条件管理服务中心。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12年2月10日印发
共印250份
第二篇: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项目预申报简表
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项目预申报简表
填写说明
1、创新平台类别:依据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企业研究院、企业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平台提升项目等选择填写。
2、建设地点:设施建设的详细地址,包括具体市县、路牌号。建在各类创新园区及产业集聚区的,需明确具体的创新园区、科技产业园、产业基地、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乡镇、科技服务示范区等名称。
3、建设目标、研究或服务内容和产出指标:
(1)研发类平台要明确总体目标,具体研发方向及内容,产出指标主要包括发明专利、标准、重大战略产品、研发产品原型、高水平论文、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增销售收入等,且与研发方向及内容相吻合。
(2)服务类平台要明确总体目标,具体服务方向及服务内容,产出指标主要包括服务覆盖范围、服务客户数、服务量、服务收入以及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标准、服务规范、专利、报告等。
(3)提升类平台项目要明确争取获得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名称或国际壁垒性资质等,其他按研发类或服务类平台要求参照填写。
4、技术领头人及团队情况:包括技术领头人姓名、职称、专业、所在单位、所获荣誉及行业地位;专职团队规模、层次及结构。
5、申报单位基础条件:设施条件包括已有设施场地面积、功能设置,大型仪器设备数量、原值等;创新成果或服务业绩包括已取得的发明专利、重大目标产品、关键核心技术、标准、新产品、重大科技奖项、重大成果转化效益、服务数量及服务收入等;已取得的资质主要是指已取得相关行业或部门许可、认可的从事科技服务的资质或资格。
6、“备注”:
产业技术研究院必须填写地方政府重点引导支持建设的主要措施,前期已投入经费及建设用地规划审批、土建工程启动情况等。
属于“科技服务示范区”中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项目及引进海外一流创新团队组建的重点实验室,请说明。
企业院士工作站请填写院士及其团队情况(院士姓名与年龄、技术方向、现工作单位、团队规模与结构、与企业前期合作及具体项目协议),企业主营业务。
创新平台提升项目请填写已建的省级创新平台名称。
第三篇: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软科学)
计划类别:
指南代码:
申报ID号:
该申报书仅用于参考,不算正式申报项目,正式申报以网上申报为准。
切勿直接打印报送!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
(软科学研究计划)
项目名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增信途径分析承担单位:张家港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所在地区:江苏省张家港市单位地址:张家港市小河坝路174号
邮编:215600
项目负责人:欧永生电话: 0521-58232681主管部门:
申报日期:2012 年2 月 20日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二○一二年制
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编写提纲
一、立项依据(包括所需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项目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等,不超过1500字)
作为自主创新主体中最活跃的科技型企业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希望与基础,其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国家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标志和产业化的重要载体。但是科技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管是产品的研发,还是成果转化都受到融资瓶颈的严重制约,自主创新所伴随的巨大风险与科技型企业所处的艰难成长期出现了天然失调。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需要从我国国情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企业融资能力的因素,尤其是要考虑信息不对称下的信用增级作用在融资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国内外的研究者也分别从金融结构、金融机制、建立科技金融等不同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而从研究文献和实践部门的经验总结来看,国内外学者对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研究表现在科技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与金融安全性的矛盾未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如何让金融资本分散企业科技创新的风险和分享创新成果,需要建立相匹配的收益一风险机制。对科技与金融深入融合的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以说,科技与金融“油水关系”问题严重。科技领域不懂金融语言,金融领域不清楚科技规律,因此,形成共同的话语体系和解决科技金融结合问题的工具体系非常重要。科技型企业要提高企业信用等级,使金融对自主创新的投资充满信心。提高自主创新成果
化能力,提高自主创新的相对获利能力。要提升企业信用等级,增强创新企业融资的吸引力。基于信用增级理论分析研究科技型企业融资问题还是一个比较崭新的课题,对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即使有所研究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如何创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因此,我们从信用增级的机理和模式入手进行分析,对张家港科技型企业融资以及科技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从科技型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各相关方进行增信途径的比较分析,并对政府部门、银行机构、创投行业、担保机构、保险公司以及科技型企业自身在增信途径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内容(包括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特色和创新之处,重点和难点分析等,不超过1500字)
随着财政与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度办法的不断出台,融资难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信用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跃升为限制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以致发展壮大的主要问题。针对我国科技型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这一现实,增信可从3方面着手:①企业内部,增强自身实力以提高其服务能力。并进一步提升其信用水平;②金融机构,引入第三方机构以消除科技型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即消除限制其发展的因素。从而保证其信用不受影响;③社会层面上,需要建立规范的企业信用体系。以保证科技型企业的信用逐步增加。④政府层面,需要出台科技信用的有关政策制度。
特色与创新:1.构建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科技型企业增信整体解决方案,系统开发出科技型企业增信机制和模式。
2.以张家港科技金融实践为案例进行分析,调研分析报告将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可直接运用于地方政府决策。
3.建立科技信用评价体系,有利于从根本上增强科技与金融的粘合度。
4.以增信理论为基础对科技金融进行分析研究,在国内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研究目标:1.比较分析目前科技金融中增信途径的作用;2.健全联合科技信用机制,加强地方区域性科技信用体系建设。3.拓展分析科技金融的增信范围与渠道,发挥好增信机制在科技与金融的粘合作用;4.以增信机制为核心,健全科技金融多元化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体系化建设;5.为地方政府在科技金融发展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研究重点及难点:1.目前科技金融中增信途径的比较分析.以张家港市在推进科技金融体系中出台的政策办法进行分析,实地调研10-30家科技型企业及部分金融机构,分析其主要采用的增信渠道。2.多元化增信途径的选择建设;分别从政府、金融行业(创投、银行、保险、担保)、企业本身寻求增信途径。3.科技信用机制的建立与评价体系建立。地方政府有必要尽快形成工作机制,完善建立科技信用体系。
三、技术路线(包括采用的研究方法,遵循的主要思想,观点和理论方法,采用的技术路线等,不超过1000字)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座谈、观察等方式,对张家港科技型企业融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并及时调整实验方案。通过调查找到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途径。
2、行动研究法:在实际工作中寻找课题研究的立足点,研究者与实践者互为一体,贯彻边研究边改革的精神,致力于实际问题的真实有效的解决。
3、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掌握现今国内外相关的科技金融及信用增级理论及与课题相关的论文、论著,对信用增级的内涵、实施等进行科学的界定和清晰的说明,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4、个案研究法:对课题研究范围内的单一对象(某一科技型企业、某个金融机构、某一科技金融创新产品等个别典型)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调查,揭示某些特定的规律和本质。
5、实验研究法:即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科技企业信用增级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严格按照实验研究法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主要理论依据:科技金融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信用增级理论。
技术路线:
四、现有研究条件和工作基础(包括人才队伍和研究工作条件、近几年承担的与本项目有关的重要研究项目、发表的论文和专著等。研究项目要写明名称、编号、任务来源、起止年月、负责或参加的情况以及与本项目的关系;论文要写明作者、题目、刊名、年份、卷、期和页码;专著要写明作者、书名出版社、年份,不超过1500字)
课题组负责人欧永生金融研究水平高,有很高的管理和组织能力,思维超前,近年来出版有《金融危机问题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主要论文有《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趋势及基本原则》发表于《华南金融电脑》2009年8期;《后倒闭潮:民营中小企业突围之路》发表于《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2008年8期;《我国城市圈金融资源配置》2008国际都市圈发展论坛入选论文;《农业保险-信贷的耦合机制建立的分析思考》获2009年中国金融青年论坛优秀论文奖;《农村与城市金融一体化发展战略浅析》获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 “加快改革创新共建好的农村金融”征文优秀奖;《引入供应链金融大有可为》获《中国城乡金融报》2011年“新三农新金融”征文一等奖等。
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精明能干,均具有大学金融本科以上学历,为张家港金融办业务与研究的骨干,工作认真负责,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解决问题。课题组成员向课题负责人负责,各司其责,各尽其责,共同研究,早出成绩。出版,发表一批优秀论文,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推广。用6个月的时间完成本课题,时间有保证。
张家港金融办近年来富于创新,出台了《领军型人才投融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科技金融政策和制度办法,并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推出了政策性科技保险,既有良好的创新与实践基础。
利用张家港图书港、购买的数据资料库库等进行资源利用、开发和研究。
五、提交成果的形式,预计水平以及成果预计应用领域和可能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超过1000字)
课题实施结束时,上课题研究汇报课,组织研究座谈会,完成课题成果报告,汇集研究成果发表研究报告。研究过程中设计的各种调研活动方案、小课题研究计划、报告,研究论文及调研报告。
在国内率先对科技金融的信用增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对今后完善科技金融体系、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粘合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并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动科技信用的建设。课题成果可以为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其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课题成果可以为地发送能够地方政府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六、计划进度(包括总的研究期限和按季度的计划进度)与考核指标(不超过1000字)
准备阶段:2012.2—2012.3,主要是设计方案、申报立项;开题培训、信息汇聚。
论证阶段:2012.3—2012.3主要是修订方案、开题论证,不断完善实施方案; 进一步修订方案,选定有关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开展实地调研,不断完善实施方案。
全面实施阶段、中期成果展示阶段;2012.4—2012.6,主要是全面实施,积累材料,并进行阶段总结;中期成果鉴定,进一步完善方案。
调研研究阶段:2012.6—2012.7,主要是全面实施,积累材料,并进行阶段总结。
总结推广阶段:2012.8—2012.9,主要是汇总各类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推广研究成果,申请评估鉴定。
七、承担单位及具体分工(不超过500字)
张家港金融办。内部人员分工:欧永生:全面主持课题研究工作,理论分析与操作假设分析、课题组管理制度的建立、组织课题研究交流活动、开题、结题会等。
陈波负责课题实施、设计、起草各阶段计划和总结等。李永娟和刘玉璞负责课题研究数据的统计,课题研究学习材料的选择;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设计调查问卷、收集与处理课题实验数据、资料等。
八、申请者过去五年中承担(负责或参加)国家和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情况
无
第四篇:淮北市2013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通知
淮北市2013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通知
濉溪县、各区科技局、淮北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根据《淮北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决定开展2013淮北市科技计划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一)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重大项目
(二)科技攻关计划
(三)科技人才培育基金
(四)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计划
(五)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申报条件、支持领域、申报材料详见《淮北市2013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本次申报不包括软科学研究。软科学研究采取招标方式,指南另行发布。
三、申报程序
本次申报采取主管部门限额排序推荐、专家咨询、择优竞争立项的方式。项目申报单位按照属地和行政隶属关系申报,由主管推荐部门评审后向市科技局推荐。各推荐部门项目控制数见附件。中央、省属和市直属单位项目单列。
(一)申报渠道
1、县、区、市经济开发区辖区内的项目,分别向县区科技局、市经济开发区科技主管部门申报。
2、淮北师范大学项目向淮北师范大学科研处申报。
3、中央、省属和市直属企事业单位向市科技局申报。
4、医疗卫生项目实行限额申报,三甲医院每家推荐项目不多于5项,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每家不多于2项。
(二)申报程序
申报单位先网上(http://218.22.156.134:8000/login)申报,经推荐部门审核后打印申报书,打印的申报书与相关证明材料装订成册,一式2份。证明材料由申报单位自主选择,要与申报项目密切相关,少而精。
四、申报时间
市科技局对申报项目实行集中受理。受理时间:2012年11月21日至11月30日,逾期不予受理。受理部门:淮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科技局二楼东首)。
本申报通知在淮北市科技信息网站(网址:)及政务公开网(市科技局)发布。《淮北市2013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淮北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淮北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申报书》可通过淮北市科技局网站下载或直接到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领取。
第五篇: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通知
通科计 〔2012〕12号 通财工贸〔2012〕9号
关于组织申报2012市级
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各县(市)区科技局、财政局,市开发区经发局,市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一中心、三城市”、“实施八项工程、实现八个领先”和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精神,坚持“支撑主导产业,引领新兴产业”,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为依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区域科技创新条件和环境建设,加速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按照“十二五”科技计划体系,现将2012市级科技计划组织申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点
本市级科技计划将继续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和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以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节能、智能传感、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新服务业态为重点,在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提升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强化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等方面,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和重大项目。
对科技孵化器、科技园区、科技创新联盟的重点项目及“312”产业人才项目给予优先立项,科技资金适当倾斜。
二、组织方式
1、“瞪羚企业”培育计划项目、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农村科技创新及产业化项目、科技平台建设项目、科技服务业发展计划项目、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项目、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应用研究计划项目、知识产权专项计划项目和市产学研协同创新计划项目按本通知要求组织申报。
2、本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计划、行业知识产权预警研究项目中推进项目招标,产学研协同创新计划项目招标公告附后,其他招标项目和方案将另行发布。
3、重大科技创新专项采取处室推荐、集体讨论、跟踪考察、专家论证的方式组织项目。
4、南通市科技项目库(网址:www.xiexiebang.com)注册(已经完成有效注册的除外),以项目申报用户身份在线填写《科技项目综合信息表》以及所申报计划的项目申报书,必备附件和佐证材料同时上传。具体操作详见项目管理系统申报说明。
3、纸质申报材料统一为A4幅面,包括:《科技项目综合信息表》、《项目申报书》及相关附件和佐证材料。所有申报材料按目录顺序装订成册(纸质封面,平装;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项目一式3份,其他项目一份)。信息表和申报书需在申报系统中生成打印,并与申报系统提交内容一致。
通州区、崇川区、港闸区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属地化推荐的项目,科技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负责申报材料的前置审查,在申报书中共同签署审查推荐意见。其他单位的纸质申报材料由其主管部门或本单位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及单位盖章。
4、进一步强化各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请各科技项目管理部门对2012申报的项目,在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申报单位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资信状况、有无应结未结项目、主要内容是否已立项、财务数据是否真实等方面进行严肃认真地审查,并形成意见。
5、纸质申报材料经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汇总,统一报送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心。地址:南通市科技园1号楼一楼(南通市崇川路58号)。
六、申报时间
1、本科技计划项目采取分次组织,第一次4月15日前;第二次年底前(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第一次项目2012年下半年下达,第二次项目2013年上半年下达。
2、网上申报上传时间:第一次申报3月15日至4月15日。纸质材料受理与网上申报同步进行,逾期不再受理。项目主管部门纸质申报材料汇总报送时间: 第一次,4月16日至19日;第二次,年底(时间另行通知)。逾期不再受理。
招标项目受理时间要求见相关招标公告。
七、其它申报注意事项 1、2012年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起始时间统一填写为2012年7月,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2、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不收费。
3、以上事项为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共性要求,各专项计划申报要求见附件。
请各单位按照本通知要求,认真做好各类市级专项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组织工作,发现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1)综合业务咨询、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联系电话:85128885;
(2)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科技平台、科技服务业,联系电话:85128875(3)“瞪羚企业”培育,联系电话:85128881;(4)农村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生物技术和新医药、应用研究、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联系电话:85128891;
(5)产学研协同创新(招标)、国际科技合作,联系电话:85128886;
(6)知识产权专项,联系电话:85128868;
(7)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心,联系电话: 85128894。
附件: 1、2012市“瞪羚企业”培育计划项目指南 2、2012市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指南 3、2012市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科技项目指南 4、2012市农村科技创新及产业化项目指南 5、2012市科技平台建设项目指南 6、2012市科技服务业发展计划项目指南 7、2012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项目指南 8、2012市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指南 9、2012市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10、2012市知识产权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11、2012年南通市产学研协同创新计划项目招标公告
二○一二年二月十六日
主题词:科技
计划
项目
通知
南通市科技局,南通市财政局 2012年2月16日印发 附件1:
2012市“瞪羚企业”培育计划
项目指南
一、支持重点
本计划重点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高科技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产品,发展壮大一批能够支撑南通未来发展、具有领先优势的新兴产业。
1、重点领域
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作为科技扶持的重点方向。
2、支持对象
列入南通市“瞪羚企业”培育工程的培育企业。对实现“瞪羚企业”培育协议目标的企业择优补助。
二、申报条件
(一)科技项目
1、企业资产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高资信等级和相应项目资金筹措能力;
2、单位法定代表人综合素质高;项目技术负责人业务水平高,具备承担项目的能力和水平;项目第一负责人应为申报单位在职人员,具备申报项目领域的研发经历和实绩。
3、申报项目产品应为企业主产品或经项目实施成为企业 主产品,项目技术应形成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技术标准等自主知识产权。
4、项目完成时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瞪羚企业”实现目标补助
1、企业编制的发展规划科学、合理;
2、企业实现了2011“瞪羚企业”培育协议约定的目标。
三、申报材料
(一)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材料
1、南通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瞪羚企业”培育计划);
2、企业上一及最近一个月财务报表;查新报告。
3、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特殊行业(生产)许可证、专利证书、环评证书、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合作协议等。
(二)企业发展规划补助申报材料
1、“瞪羚企业”发展规划;
2、经审计的企业上一的财务报表;
3、能证明已实现规划目标的其他材料。附件2:
2012市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
科技项目指南
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江海英才计划的意见》及其实施办法明确的重点工作任务,引进和集聚海内外科技领军人才来通创业,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促进科技领军人才创业项目尽快实现产业化,推动南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一、支持重点
科技领军人才所实施的创业项目应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技术政策支持重点方向,属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我市新兴产业鼓励发展类产业,以及船舶装备、电子信息、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重点转型升级产业,项目目标产品的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有望形成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
二、申报条件
1.申报企业应为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在我市市区创办注册的科技型企业,其注册实收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不含技术入股)。
2.企业法人代表或主要参股人应是符合《南通市江海英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通办发[2010]9号)相关条件,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的创业人才(团队)或获省资 助的高层次创业人才(团队)以及人选国家“千人计划”的人才和院士领衔的创业团队,硕士及以上学位,一般应3年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历,曾在国内外大型企业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关键岗位取得过较突出的业绩或属于某一学科、技术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特殊优秀人才可适当放宽)。
3.创业项目依托的技术成果属于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目标产品或服务能够填补国内空白。
三、组织方式
已创办注册企业的项目,经所在地科技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后提交市科技局;拟来通科技领军人才的创业项目可由本人直接通过网络提交材料。申报材料包括:
1、《创业计划书》、《项目申报书》一式三份;
2、相关资格、业绩、科研成果等证明材料复印件一份;
3、有效身份证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及科技领军人才与创业载体签订的合同复印件一份;
4、相关辅助证明材料,包括专利证书以及授权后缴纳年费发票复印件,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复印件和软件所属领域情况说明,成果鉴定证书、查新报告、检测报告及其他证明材料。
上述复印件需经所在地科技部门核实原件后加盖公章。附件3:
2012市生物技术和新医药
科技项目指南
着力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优势显著的创新药物,促进生物催化技术在化工、食品、医药、能源和环境等行业的应用,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和系列化,推动市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专项分为指令性项目和指导性项目。指令性项目市本级财政科技资金给予一定额度的扶持,指导性项目实施资金全额自筹。
一、支持重点
1、技术研发类项目 ⑴新医药
①现代中药。重点支持南通名特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基于南通名医名方的现代中药研制。
②海洋药物。海洋资源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海洋生物活性分子研究开发。
③生物技术药。防控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新型疫苗、小分子干扰核酸(siRNA)新药、干细胞治疗技术及产品等。
④化学新药。重大疾病防治新药开发;大品种药物的新剂型、新工艺和新用途开发;新型释药系统的研究开发。
⑤生物试剂。重大疾病的早期、快速、灵敏、低成本诊断试剂;用于新药研发和临床研究的关键生物试剂。⑥医用材料。面向组织和器官再造、神经修复等临床治疗需要的高技术医用生物材料。
⑦医疗器械。适于基层医疗单位使用的多功能、小型化、智能化数字诊疗仪器设备。
⑵生物技术
①生物基化工产品、发酵产品、酶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②沿海滩涂非粮能源生物产品、生物质能源技术研究与开发;
③环境友好型生物农药研究与开发、动物新型疫苗研究与开发;
④生物源新兽药和新制剂研究与开发。
2、证书补助类项目
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2/3期临床试验批件的项目。
⑵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证书的项目。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生产批文、并在南通本地域实施生产的项目。
3、产业化项目
符合技术研发类项目研究方向,获得国家生产许可的项目,列入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重点扶持。要求为形成生产能力,建设(或扩大建设)符合国家GMP认证的生产设施,在“十二五”期间形成亿元以上产出规模。
二、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是企业的,应具备医药或农药、兽药及相关产业的生产经营资质,产业化项目企业必须获得GMP认证。
2、医院、高校或科研院所应按有关规定具备相应的新药研究开发条件,或国家和省颁布的有关实验动物管理的各项条件。
3、申请证书补助类的项目,按照相关办法执行(另行下发)。
4、申报各类项目应附有关有效文件、批件复印件。
5、指令性项目申报单位须是在市区注册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指导性项目,申报单位可以是市区、各县(市)所属企业及相关单位。
6、鼓励企业与医院、高校或科研机构联合申报、合作开发。附件4:
2012市农村科技创新及产业化项目指南
重点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创新需求,在技术、装备、新品种选育、精深加工及其产业化等方面,进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快转化一批集成配套并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推进农业科技创业链和产业链的形成与延伸,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综合示范效率。
一、重点专项
1、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集成与示范。
研究目标: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园1个,规模面积500亩以上,集聚和展示国内外农业科技新成果。把园区建成资本、技术、设施高度密集的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农业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和生态化发展,对周边地区产生示范带动效应,在全市范围内产生辐射效应。
研究内容:以市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实施基地,围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新模式,开展设施农业高效生产技术、工厂化种苗繁育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产品保鲜加工技术、土壤环境生态修复、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的研究及集成示范。
2、设施蔬菜生态化发展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究目标:建立2-3个设施蔬菜种植示范区,每个示范区规模面积200亩以上,示范应用8个以上优质蔬菜新品种、4 种以上高效种植茬口新模式、4个以上优质高产安全栽培新技术。全面提升以单产、质量、效益为标志的设施蔬菜产业水平,其产量、效益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5%以上,节省用工20%以上。
研究内容:设施蔬菜新品种的开发、引进、筛选和推广,高产优质高效设施栽培技术研究,高效种植茬口模式创新与示范,大棚设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大棚设施有关蔬菜品种生产连作障碍研究,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盐渍化治理等。
二、高效农业关键技术专项
1、新品种选育与地方种质资源创新
研究目标: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高抗逆性、高产或适合高效设施栽培或盐土种植的新品种,在我市以及其他生态适宜地区推广应用,为我市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及沿海开发提供品种支撑;选育出有我市地方特色的特种经济作物、畜禽、水产优良品种,形成配套高效种养技术规范;开展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动植物的优异种质资源的挖掘、保护、综合评价与应用,重点支持资源分子评价技术并逐步建立南通地方种质资源库。
研究内容:
⑴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围绕我市高效农业发展需求,利用已有农作物优良育种材料,开展基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培育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组合)并进行示范应用。
⑵设施蔬菜(瓜果)新品种引选及配套安全种植技术研究。围绕我市设施蔬菜(瓜果)产业发展需求,广泛搜集和引进优良 种质资源,选育能明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可替代进口的优质高产抗逆设施专用新品种。
⑶地方特色动、植物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创制研究。搜集我市传统地方特色动植物优异种质资源,开展育性、高品质、抗逆等基因的鉴定、评价和分离研究,发现和创制一批动植物新种质、育种新材料。
2、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针对当前生产中规模养殖与环境、疫病控防与效益相矛盾的现状,通过畜禽、水产品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技术研究,探索构建适合我市城郊发展的优质、高效、健康、生态养殖技术体系,形成规范。重点支持优质安全高效饲料等投入品的研制与创新、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及设施创制、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快速诊断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
⑴畜禽、水产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围绕规模化养殖,开展优质安全高效饲料等投入品的研制、适度规模健康养殖技术以及环境控制等技术研究,集成适度规模健康养殖技术体系。
⑵动物疫病流行机制及防控技术研究。对重大动物疫病尤其是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的病源、流行规律、快速诊断、综合防控技术等进行研究,构建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技术体系。
⑶优质特色畜禽、水产新品种(系)或配套系引选。围绕城郊型规模养殖业发展,引进或培育适合市场消费习惯的优质畜禽、特色水产新品种(系)或配套系。重点支持具有南通地方特 色的名特优畜禽、水产新品种(配套系)选育。
⑷开展标准化鱼池建设新技术研究。开展成本低、操作性强、稳固的池塘护坡新工艺研究,提升设施档次,促进渔业现代化。
3、农业基础设施与多功能农业装备
研究目标:研究农业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研制农业装备与设施实用产品。
研究内容:
⑴农业装备数字化、自动化、可靠性设计、技术研究; ⑵农业装备关键技术与装置研制;
⑶农业装备与设施实用产品研发:包括农林作业动力装备的研制,农林作业装备(包括耕作、施肥、收获等)的研制,仿生智能作业机械研发,设施农业配套关键技术装备研发,生物质集储和加工利用技术装备研发,优势农产品产后处理关键技术装备研发。重点支持小型农林作业设备、设施农业配套关键技术装备和优势农产品产后处理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
4、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技术
研究目标:重点研发主要农产品和农林特产资源精深及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粮油产后减损及绿色储运技术与设施,鲜活农产品保鲜与物流配送及相应的冷链运输系统技术。
研究内容:粮油精深加工技术研发,蚕蛹、银杏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畜禽肉制品、禽蛋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四青”作物、蔬菜贮运保鲜技术研发、农产品产后减损及绿色贮运技术的 研发。重点支持:
⑴粮油产品等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研究。
⑵蚕蛹、银杏等特种产物的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研究。⑶畜禽肉制品、禽蛋制品精深加工。
⑷“四青“作物、蔬菜的贮运保鲜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
5、沿海特色农业
根据我市滩涂、沿海农业特色,重点开发耐盐碱植物新品种培育及其种植技术、滩涂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浅海养殖新品种及其新养殖模式研究与开发、水产病害防治技术。
⑴耐盐碱经济植物新品种引选及规模化种植技术研究。⑵海参、海水鱼等特色海洋水产品高效生态规模化繁、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
⑶条斑紫菜浅海养殖开发技术。
⑷新型海洋水产集约化养殖系统及配套技术。⑸滩涂经济贝类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的研发。⑹重大水生动物病害防治技术研究。
三、申报要求
1、市级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计划项目申报单位必须是在市区注册的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科研机构。产业化类项目必须以企业为主体申报,鼓励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或示范村共同申报。
2、市级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计划项目实施周期一般2 年(新品种选育项目不超过3年)。
3、将在上述各重点专项中选择符合 “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计划”扶持要求的项目,组织强农惠民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
附件5: 2012市科技平台建设项目指南
着力围绕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进建设企业研发机构、提升发展创新平台等重点工作,创新管理,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专项资金主要支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建设过程中的科研仪器、设备购买,以及科技平台的运行补贴等。
一、项目类型:
1、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以科技资源集成开放和共建共享为目标,通过整合、集成、优化科技资源,提升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具有基础性、开放性、专业化特点的面向产业的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面向社会事业的资源共享型公益科技服务平台,为全市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撑。主要面向产业集聚明显、要素集中突出的国家和省级园区、基地、创新型乡镇、现代农业科技园等,依托科技服务机构、高校院所以及行业协会,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优势产业升级,开展研发设计、分析测试、试验验证等系列化的技术服务,新建5个左右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鼓励骨干科技服务机构和在通高校院所联合市内龙头企业共建平台。对市区已建并通过验收的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绩效考核,考核为优秀的给予运行补贴经费支持。县(市)申报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下达指导性计划。申报条件:申报单位应有较强创新服务的技术力量,拥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服务队伍,新增投资(不含转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研发服务场所独立集中,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2、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针对高技术产业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以应用基础、高技术研究为重点,开展创新性研究,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抢占技术制高点,聚集和培养重点领域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优先支持在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行业骨干企业共建的重点实验室;优先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合作,引进一流创新团队在我市组建的重点实验室。
申报条件:参建企业应为我市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对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具有重要带动作用,拥有较高水平的研发团队,企业上年销售收入不低于3亿元、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参建高校院所需拥有该领域核心技术,有相应的发明专利,有高水平的领军人才,有多名企业骨干担任兼职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实验室新增投资(不含转移资产)不低于500万元,研发场所独立集中,实验室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县(市)申报的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项目下达指导性计划。
3、企业研究院 围绕我市7大战略新兴产业和6大重点支柱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瞄准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研究的领域,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促进重点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按照研发设施、人才队伍国内一流的标准,支持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的行业骨干企业,建设引领产业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具有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基础,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业绩突出,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重大研发平台(企业重大研发机构),切实提高产业持续创新能力。
申报条件:申报单位应为我市具有较大规模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院长及创新团队;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上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新增投资(不含转移资产)不低于4000万元,研发场所独立集中,面积不少于4000平方米,财务上能做到独立核算。对条件基本成熟的新建重大研发机构,给予立项和经费支持;对产业方向明确,地方积极性高,基础条件还有待完善的拟建重大研发机构,经论证后,可先挂牌启动建设,建设期满经验收合格后,给予经费支持。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县(市)申报的企业研究院项目下达指导性计划。
4、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鼓励和支持大中型本土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上市后备企业)建设独立的企业研发机构,以提升工程化创新水平。产学研联合组建的优先支持。申报条件:(1)申报单位具有一定技术优势,承担过市级以上科技项目,发明专利不少于1件(或有5件以上实用新型专利),开发新产品一般不少于2项。(2)拥有一支与主导业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团队,其中高级职称或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不少于5人;建有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3)必须有相对集中的办公和研发场所和研发、工程化试验等设施条件,场所总面积一般不低于500平方米。(4)有稳定的研发经费投入(工程中心建立相对独立的会计核算体制,对研发费用实行专账管理),上年R&D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5)在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创造开发新产品、新成果、新技术,并进行工程化研究,为产业化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6)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完善的配套内部管理制度和开放运行机制,设有5人以上的技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活动正常。
市级工程中心建设项目,原则上须经过(县)市、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
县(市)企业申报的项目下达指导性计划。
二、组织方式:
市直单位由主管部门审查推荐,其他单位一律由所在地科技局审查择优推荐。
附件6: 2012年南通市科技服务业发展
计划项目指南
贯彻落实《南通市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行动计划(2012~2014年)》以及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的意见》等文件中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要求,抓住现代服务业整体推进的机遇,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为主线,加快培育一批国内知名的科技服务品牌,加强对各类骨干科技服务机构的培育,扩大其在科技创新中的影响和作用,引导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创新,推动市区科技服务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跨越发展和集聚发展,使科技服务业成为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
支持对象为市区内专业从事科技服务的法人机构,从事业务主要包括提供研发服务外包、技术传播转移推广、科技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技资源服务以及新兴专业技术服务等。
一、支持重点
1、启动科技服务创新示范基地建设
在各类科技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择优支持建设重大科技服务创新示范基地。通过基地建设,鼓励科技服务机构(企业)进驻产业园,形成科技服务产业相对集中,创新服务能力强,规模效应明显的科技服务产业集聚区;鼓励联合省、市内外优质服务机构与服务资源,围绕行业共性科技服务需求,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建立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科技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化科技服务。
2、科技服务机构能力培育
重点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展专业性和综合性科技服务,包括技术转移与推广、科技信息交流、技术咨询、科技金融、科技评估、科技人才培训等科技服务业务;强化科技咨询服务、科技情报信息服务等科技中介机构能力建设,做大做强机构体量;鼓励科技服务机构构建区域性、专业性科技服务联盟;鼓励吸引外地科技服务机构向南通转移;引导培育骨干科技服务型企业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研究规范化、标准化的科技服务模式及标准,探索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科技服务模式。
3、新兴专业技术服务引导
主要支持市区专业从事物联网、云计算、工业设计、IC设计、创意设计等专业技术服务企业,培育发展南通科技服务业新的业态和领域。
二、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应是市区专业从事科技服务的法人机构和企业,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结构合理且比较稳定的科技服务和管理人员队伍;
2、有明确的服务内容和业务拓展目标,科学、可行的实 施方案,高效完善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
3、有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和从事相关科技服务的良好业绩,项目负责人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以往承担市科技计划无不良信用记录;
4、申报单位自筹经费与申请市经费比例不低于2:1;
5、申请专业化技术服务项目还应具备:有与服务相关联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有一定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或集成创新,服务对象明确,能够形成产业规模和服务品牌。
三、组织方式
市直单位由主管部门审查推荐,其他单位一律由所在地科技局审查择优推荐。
附件7: 2012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
项目指南
围绕南通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社会事业重大工程、公共安全、生命健康及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以应用为导向,以集成创新为重点,组织实施科技惠民项目。
一、民生科技示范工程
1、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与示范。
围绕城市饮用水安全,重点开展长江感应潮河水源可靠性研究,沿江水闸引排控制技术研究,沿江提水工程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河流水质风险控制技术研究;城乡饮用水处理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重金属污染防治和控制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
2、“科技社区”建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围绕创新型社会管理建设需要,以社区为载体,针对智慧生活、平安生活、低碳生活,集中推进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示范和公共事业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扶持建设“新知识普及、新技术示范、新产品应用”的三新“科技社区”,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社区居民。
3、“畅通、高效、安全、绿色”交通关键技术与示范。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引进并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应用技术研究;新老基础设施有效养护的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现代运输组织、物联网等 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智能交通、公众出行服务、公路监测、安全监管、应急指挥、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研究。
4、城市生物质垃圾能源化关键技术与示范。研究开发适合我市秸秆能源利用、有机垃圾处理及能源化、工业有机废渣与废水处理及能源化、生物质液体燃料关键技术。
5、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与示范。
开展绿色建筑集成技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能效测评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以建筑工业化为目标的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二、民生领域关键技术研究
1、公共安全。围绕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科技需求,开展: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社会治安打防管控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气象、火灾、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防御及应急技术应用研究。
2、公众健康。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开展相关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为我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慢性疾病社区综合干预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老年性疾病诊断与干预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残疾人及病后功能康复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恶性肿瘤及传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预防、诊断、综合治疗技术研究;
适合我市城镇社区特点的常见病社区预防与控制适宜技术规范、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研究。
三、申报要求
1、申报指令性社会发展计划(市本级财政资金扶持)项目的单位须是在市区注册的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科研机构。各县(市)组织所属单位申报指导性社会发展计划(自筹资金)项目。项目必须有明确的应用示范地或技术应用单位,项目第一负责人须是在职人员,并确保在法定退休年龄前能完成项目任务。
2、“公众健康”以医院为单位,组织研发团队申报。南通市医疗卫生领域科研重点建设专科各限推荐不超过5项,除此之外,南通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各限推荐8项,南通市卫生局系统限推荐15项。
3、上述“民生科技示范工程”中选择符合“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计划”扶持要求项目,组织惠及民生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
4、上述“科技社区”建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申报,必须由街道办事处联合科研机构或企业共同申报,实施期不超过2年,经验收合格后予以授牌。
5、申报指导性计划的项目,请在计划设计书的“计划类别”栏填写“社会发展指导计划”;同意转指导性计划的项目,请在计划设计书的“计划类别”栏填写“同意转指导性计划”,推荐部门在汇总表中备注“转指导性”。
附件8:
2012市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指南
根据南通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将围绕我市新兴产业高端发展的技术创新需求,立足我市对外合作的重点国家和地区,深化国际产学研合作和跨国技术转移,推动建设产业创新国际合作联盟,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国际化进程。现将本计划项目组织申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点及组织方式
1、国际技术转移及引进项目。支持市区企业为引进世界领先技术成果而开展的合作项目。重点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领域产业创新国际合作,优先支持产业联盟凝聚海外优势科研力量,开展重大技术创新合作研发项目。支持对接海外创新资源,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而开展的国际产学研合作和跨国技术转移。
主要面向欧美发达国家及以色列、新加坡、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与我市合作关系密切、创新能力强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全球著名跨国公司,重点在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支持我市企业联合境外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开展合作研发。
2、与外资研发机构合作项目。支持市区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等与全球跨国公司在江苏设立的外资研发机构进行合作研发。
3、企业“走出去”研发项目。支持市区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以收购、并购或直接投资等方式设立研发机构,利用境外人才、科研条件和环境等研发资源在境外开展研发活动。
二、申报要求
1、优先支持已经列入市“十二五”科技创新规划纲要、支撑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引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符合省、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重点支持领域的合作项目。不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的一般性国际学术交流、人员互访及讲学讲座等活动。
中外合作双方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交流实践,并就合作项目已签署合作协议或意向。
2、各项目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本通知所规定的项目支持重点和组织要求,做好项目筛选和审核推荐工作,在申报资料完整性与真实性等方面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把关。
三、申报材料
除按要求报送项目信息表、申报书等共性材料以外。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申报必须提供有效的科技合作协议书复印件及中文版(单位盖章确认),外方情况的相关资料。企业“走出去”研发项目必须提供境外所办机构的合法有效的文件复印件及中文版(单位盖章确认),所聘境外主要科研人员佐证材料。以及与合作项目相关的其他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佐证材料。
附件9:
2012市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以提升我市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重点加强新兴产业的原创突破和跟踪发展前沿,以科技创新引领和驱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一、申报指南
1、电子信息
面向物联网应用的人机交互技术研究,云计算技术及其软件开发应用系统技术研究,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技术研究,智能信号处理与传输技术研究,数据保护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信息科学与材料、生命、化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2、新材料
功能性纤维与高性能纤维特性机理及制备关键技术的研究,环境友好型新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材料的表征、评价、失效机理与寿命预测研究,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的重大应用技术研究。
3、新能源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研究,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和能源产出率的技术研究,新一代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技术研究。
4、装备制造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技术研究,微机械系统设计与制造的
应用技术研究,新型船舶及其配套设备部件系统研究,复杂零部件加工制造技术研究,复杂系统协调控制。
5、资源与环境保护
土壤质量调控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质量改善与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研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6、海洋
海岸带生态环境变化机制及生态重建技术研究,海洋生物现代养殖模式,海洋产物应用;海洋防腐、防污、防滑机理、方法及材料,船舶焊接、切割及其质量检测自动化装置,船舶设备监控及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等研究。
7、生物技术和新医药
地方重要农作物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主要畜禽疫病防治及遗传性状改良研究,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的研究,微生物筛选、功能基因研究,新型生物农药基础研究,微生物肥料,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海洋药物与生物活性分子的研究与开发,南通传统中(成)药防治重大疾病机理、疗效评价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基因工程药物与新型疫苗的构建和表达,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衍生物的发现和作用机理研究。
8、人口与健康
地方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研究,环境有害
物质对健康影响及与常见病关系的研究,再生医学相关生物材料的研究,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基因诊断治疗学应用技术研究。
9、其他
属于《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键技术方向,以加强产业技术创新、突破核心技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开展的具有明确产业化应用前景、研究基础好、创新性强的其他应用基础研究(工业)项目。
二、申报要求
1、面向本市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市区相关研发平台。鼓励优秀团队与本地企业联合申报。
2、限额申报,各单位应择优组织推荐申报。南通大学推荐申报数不得超过70项。其它单位推荐申报不得超过10项。
3、有在研市级科技项目的一般不得申报本项目,同一项目负责人限报1个项目,参与他人项目不得超过1项。注重培育青年研究人员,每个团队中35岁以下、博士学位人员不少于30%。
附件10:
2012年南通市知识产权专项计划项目
申报指南
一、支持重点
本支持重点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一)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项目,重点开展知识产权预警研究。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选择若干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建立专利预警机制,形成具有前瞻性、预防性的专利信息采集、分析、判断、加工、运用的工作体系,保障行业和企业健康、安全发展。
1、行业知识产权预警研究。围绕行业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开展专利预警研究,建立符合行业建设自身特点的知识产权信息库。发布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发展态势报告,促进知识产权系统集成、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防止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知识产权纠纷、争端和突发事件。
行业知识产权预警研究项目,拟在征集行业需求信息的基础上,采用招标的形式组织实施,招标办法另行发布。
2、企业知识产权预警研究。围绕企业现有主导产品和技术进行专利预警研究,与国内外专利技术进行分析对比,把握市场发展和竞争对手的脉搏,找准发展方向,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依据。同时对企业新上项目进行专利技术分析,避免重复
研究和重复投入。
(二)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包括专利代理能力建设资助项目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等。
1、专利代理能力建设资助项目。鼓励各区培育和引进专利代理机构,重点资助新建代理机构或新建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专利代理分支机构的开办建设费用,支持专利代理机构培养和引进专利代理人经费开支。
2、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项目。主要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开展专利技术成果的增值开发和转移服务,提升我市知识产权的应用服务能力。
二、申报条件
1、行业知识产权预警研究项目,拟采用招标的形式组织实施,招标办法另行发布。
2、企业知识产权预警研究项目申报单位,必须是市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或“瞪羚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或知识产权“贯标”合格企业,每个区推荐上报数不超过3个。
3、专利代理能力建设资助项目申报单位,必须是在市区内注册,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从事专利代理服务活动的机构或引进的有资质的专利代理分支机构。
专利代理人培养或引进补助项目的资助对象为专利代理机构或专利分支机构新引进或培养的专利代理人,从事专利代理工作,且工作聘用合同期限达3年以上。
4、知识产权交易平台项目的申报单位必须是市区注册,从事专利技术成果转让交易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三、其他事项
1、专利资助和奖励项目(主要包括:专利授权资助,专利示范企业资助,专利代理机构补助,奖励经费资助等)。将按照《南通市专利资助奖励办法(试行)》的规定,另行发文组织实施。
2、专利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项目可根据项目特点,对照本指南所列“2012‘瞪羚企业’培育计划项目指南”、“2012市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科技项目指南”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和《南通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申报。
附件11:
2012年南通市产学研协同创新计划项目
招标公告
为加大技术创新组织力度,集聚和开放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我市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突破,促进公开、公平、公正竞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南通市科技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对有关领域科技项目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招标。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等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
一、设立目的
本计划旨在通过紧密产学研合作,促进我市企业积极利用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资源,促进技术转移和联合研发,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鼓励企业提前介入高端科技成果的研发。鼓励有眼光的企业家搜寻一些科研幼苗或实验室的胚胎,通过政策引导,支持企业为主体和高校、科研单位共同研发,为我市培育新兴产业储备一批高端科技成果。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使我市企
业掌握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2、集聚一批行业领军人才来通创新创业,围绕我市主导产业的技术升级,吸引一批最新成果来通实现产业化。
3、培育孵化一批国家、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通过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孵化一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和转型升级要求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在南通产业化,争取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二、招标要求及项目类型
投标项目必须具有显著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征。一是企业必须有紧密联系的技术依托单位,并与之签订针对产品的明确的产学研合作协议或产品(技术)开发协议;
二是企业必须有合作开发项目的经济技术实力和相应的人财物支撑;
三是合作方必须提供研发团队成员的情况及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地位;
四是合作方的技术必须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能提供与项目直接关联的专利、产品标准、相关论文、检测报告、科技成果鉴定证书、获奖证书等佐证材料;
五是项目研发水平处于国内领先,能够带动产业整体技术攀升和突破。
本计划根据资助金额大小分产学研协同创新前瞻性研究项目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化项目两种类型。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前瞻性研究项目。指本市企业实质
性(投入人力、财力、产生阶段性成果)参与高校、科研单位原创性科技项目的前期研发,共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明确协同创新的科技成果在南通产业化。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化项目。指通过技术转移或联合开发的协同创新成果在我市实施产业化,产品已通过中试(已有样品或样机),形成一定经济效益。
三、招标领域
符合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包括:海洋工程、船舶、先进制造及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纺织轻工等。
四、投标人条件
1、凡在南通市通州区、崇川区、港闸区和开发区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2012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条件的企业均可投标。
2、投标人应以一个单位为主体参加投标。投标主体单位若需要其他单位协作完成项目时,应与协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在项目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协作单位作为参标单位参加投标。
3、投标人企业方应资信良好、能够提供必要的配套资金,有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完成的研究力量,并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要求,且以往承担的国家、省科技项目无不良信用记录。
五、评标方式
1、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由市科技局组织对投标项目进行
形式审查。
2、根据评标细则要求,由市科技局组织相关行业专家进行专业评审。
3、现场考察与答辩。根据专业评审结果,对拟中标项目进行现场考察与答辩。现场考察与答辩时除投标企业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外,技术依托单位的研发团队必须参加。
六、招标说明
1、产学研协同创新计划中标项目市财政无偿资助部分科技经费,中标的单位与市科技局签订南通市科技项目合同后,由市财政局拨付科技经费。
2、项目进度与考核指标。①项目执行期一般为2年;②技术指标:项目产品技术性能指标、样品(样机)、中试线、专利、论文、标准等;③经济指标:项目产品的经济效益以及形成的生产线及其规模等(仅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化项目)。
3、招标工作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开始,欲投标单位须到市科技项目管理中心领取《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领取时间为3月5日起到3月16日止的工作日,上午9:00至12:00,下午13:30至17:00止,地点在南通科技园1号楼一楼南通市科技项目管理中心(南通市崇川路58号),邮编:226019。
4、投标地点:投标人应将投标文件密封送达南通市科技项目管理中心。接受投标文件的截止日期为4月16日下午17:00,其后所送达的投标文件恕不接受。
5、开标时间为投标截止后3天内开标(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各投标人代表应按规定参加开标。
开标时间如有变化,招标人将以书面形式通知投标人。联系人及咨询电话 科技成果处联系人:
李 峰 电话:0513-85128886 项目管理中心联系人:
朱季平、刘 华 电话:0513-8512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