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评:上海外三电厂“节能减排技术”及“251工程”质疑

时间:2019-05-14 09:3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评:上海外三电厂“节能减排技术”及“251工程”质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评:上海外三电厂“节能减排技术”及“251工程”质疑》。

第一篇:三评:上海外三电厂“节能减排技术”及“251工程”质疑

三评:上海外三电厂“节能减排技术”及“251工程”质疑

能源观察

朱小令

2015/8/5 作者的话:根据外三电厂向外界和各种会议报告及媒体的报道,笔者以理论为基础,事实为依据,学习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对相关质疑进行逻辑判断和综合分析,将陆续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亦真诚地希望社会各界和业内同仁对阐述的观点进行指正。

相关阅读:冯伟忠回应朱小令对上海外三“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及“251工程”质疑

前言

“时时好事者从之质疑问事。”—《汉书•陈遵传》。

“质疑”——疑,疑问,疑惑。谓心有所疑,提出以求解答。就如一个人平常动脑筋思考问题,常常问自己或者别人“为什么?为什么?”一个道理。经反复认识与实践,自己终于想明白了或者“被质疑者”说清楚了,“疑问”得到了答案,事情就可暂且告一段落,如出一辙。

由于“质疑者”与“被质疑者”所处的位置、角度、出发点、价值观等不同,目的自然亦截然不同。“前者”是本人搞不懂,想搞明白,是个人的追求和想法。而“后者”只能通过“当事者本人”对事物的反映、解答的内容、措辞、态度、方式与方法„„由读者自己去做基本的判断。然而,无论“被质疑者”处于什么情况,怎么表达事件,只要在“国家法律”、“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所规定的、允许的范畴之内,笔者都可以理解与接受。至于广大读者自己怎么解读和理解,那则是后话。

“三评”仍然立足于“被质疑者”曾经所发表的会议汇报[1~3]、重要事件的“审核报告”[4]、媒体的报道[5~11]等事实依据(见参考文献)。对5个问题提出“质疑”。

1.“审核报告[4]”提供的数据准确吗?

据参考文献[3]所述:2009年~2011年,由中国电力联合会认证中心对外三的“年统计煤耗”进行了核查认证,并颁发了认证证书。到目前为止,外三是我国唯一取得煤耗认证的电厂。又据参考文献[4]介绍:根据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外三发电公司”)申请,对该公司2009年度全厂运行供电煤耗和综合厂用电率两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现场认证。

参考文献[4]为: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度供电煤耗、综合厂用电率指标审核报告(以下简称《审核报告》)。笔者根据《审核报告》中提供的文字、数据、表格(图1、2)、图片等内容,汇总了附表1—“外三电厂2009年供电煤耗、综合厂用电率指标《审核报告》提供的纪实”。表1是“外三电厂7、8号机组168h与2009年度基本数据相对比较汇总表”。表1中F列的“?”,《审核报告》并没有提供,只提供了7、8号机组2009年的平均负荷率、供电煤耗、综合厂用电率,而表1中序号6发电煤耗,是笔者根据供电煤耗、综合厂用电率,计算得到。

请结合附表1,分别进行:

1)请读者就当作“老师”给自己出的一道“数学计算题”,对表1中D列和E列分别进行数学计算:发电量-供电量﹦厂用电量。计算结果,其中哪一列数值是正确的?

2)D列与E列进行相对比较。

7、8号机组整组试运行168h完成时间分别是:同年3.26和6.07。长江上海段水文资料记录,同年3月份和6月份,长江水平均温度分别是10.22℃、24.82℃。长江水作为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凝汽器开式冷却水,根据热力学基本理论,冷却水温度直接影响机组凝汽器压力(即:凝汽器真空),凝汽器压力每变化1kPa,1,000MW汽轮机组热耗变化0.8%左右(58.6 kJ/kW•h,折合发电煤耗2.2 g/kW•h)。

7、8号机组既是同型号、性能的新机组,负荷率又基本相同。根据当时冷却水温度计算,凝汽器压力8号机组要比7号机组高出2kPa以上,将导致发电煤耗要比7号机组高出4.5 g/kW•h左右。则表1指标,8号机组反而比7号机组,发电煤耗低出1.2 g/kW•h;一反一正,相差6g/kW•h左右(共计标准煤1,021t)。供电煤耗差的更多?初步判断,电子皮带秤的累计入炉煤量和入炉煤热值化验,不准确的可能性最大。

3)采用2)基本相同分析方法,再考虑负荷率对热耗的影响,F列分别与D列、E列进行相对比较,其中哪一列的供电煤耗、厂用电率是可以参考的?

4)F列与正确的D列、E列平均值进行相对比较,其中,哪一列的供电煤耗、厂用电率是可以参考的?

请读者综合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

参考文献[4]介绍,认证涉及的两个指标,“供电煤耗和发电厂用电率均是热力性能计算通用方法”,入炉煤量是以每月皮带秤加权累计得到,入炉煤热值依据外三电厂出具《入炉煤质量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备注:表1,带底纹的数据来源[4];其他为笔者计算或相关参考文献;★——长江上海段2008年3月、2008年6月水文资料。

笔者认为:如此重要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认证,两台1,000MW机组,年消耗煤炭成千上万吨,仅凭据电子皮带秤的月累计入炉煤量和入炉煤热值几个点的化验数据,就确定出了计量单位准确到“克”的煤耗率(消耗量)?仅凭此,从技术基本原则来说,“严重缺乏科学技术鉴定的严肃性,更缺乏科学性。”

然而,从此以后,连续3年“申请”得到的唯一‘国字’第一号“认证证书”成为外三电厂后来不断向国内、外和各种媒体炫耀自身的“资本”,同时,“标杆”也把自身变成为了“业内”激烈争论的焦点,接着一切从此开始上演!

唯一‘国字’第一号到底靠不靠谱?在此举一“百姓”都懂的例子:黄金市场活跃,一商店大肆宣传:本店金价价格全球最低......。需求者纷纷前往造访......有一需求者快步跑去,只见商店门上贴一幅大广告:本店金价每克xx元人民币,是用经资质单位校验的“地磅”过称,每根金条的纯度,均是由顶级高手用牙齿咬过确定的,云云。

请问,这位需求者“买”还是“不买”?

再请问,若换位是你,“买”还是“不买”?为什么? 另外,任何人做事总有明确地目的性。请问: 1)为什么外三电厂热衷于“申请”做件事? 2)又为什么2011年之后又不继续坚持做啦?

3)业内其他电厂或者机组“申请”没有“申请”过或者也同样做过件事?

4)如果业内其他电厂或者机组没有同样做过件事的话,按照唯物辩证法,事物对立统一的法则,如果没有“第二”,哪里来的“第一”?

5)建议:不妨综合各种指标,如:投资、性能、利润等,在同型号和容量机组中,同等条件之下,“认证”一下,究竟“鹿死谁手”,谁是‘天下第一机’,还真不好讲!

2.图3是哪台汽轮机的中压缸通流第一静叶片照片?

参考文献[2],证实SPE综合治理系列技术,机组效率提高0.419%。“外三公司汽轮机在运行30个月后,所拍到的中压缸第一级叶片,叶片依然光亮如新(图3)。性能试验的比对表明,从机组的第一次启动至今,汽轮机的内效率丝毫未变”。

参考文献[4]介绍:2007年11月10日第一台给水泵试转;2007年11月8日第一台锅炉冲管;2007年12月7日第一台机组带旁路启动。在2009年10月机组检修中,对汽轮机叶片进行了检查和拍照(图5)。

1)图5是外三电厂2007年12月7日(第一次冲转)至2009年10月,只有22个月左右。图3中文字显示是“运行30个月后”的照片(见图3中红色方框内的文字)[2],又是哪台机组的?图3照片出自何处?30个月反而“光亮如新”!8个月后又派人进去拍的?(编者注:为什么22个月时叶片已经腐蚀,30个月却光亮如新?)2)尽管笔者在“二评”中曾经强调过:从摄影技术角度而言,4张照片均不能客观地和真实地反映或证明,所要证实的叶片是否被固体颗粒冲蚀和自身高温腐蚀的问题。

但是,图4、6同型号两台机组分别运行70、80个月(照片由拍摄者提供),也没有采用外三‘创新SPE综合治理系列技术’,叶片表面依然光滑。3张图的重大差异就是:图4、6不像图3(外三的)那么‘光亮如新’,而且,图4、6金属表面有明显的蒸汽曾经流过的痕迹,而图3(外三的)则没有。另外,图3再与外三电厂提供给“指标现场认证单位”的图5[4],进行相对比较,差距亦如此之大!

3.外三“世界供电煤耗之最”

2015年7月18日,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消耗方面,外三公司目前发一度电仅用煤276克,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图7)。参考文献[2]提供的外三电厂7、8机组年度基本指标(图8,笔者汇总于表2)。

由于发电企业设备的技术特点等,直接影响机组煤耗的因素很多,如:冬天与夏天、白与昼等。理论上严格的讲,机组与煤耗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煤耗“定格在276 g/kW•h”,重要概念必须完整、准确的表述清楚,谨防重现参考文献[2]3.2节,竟把发电煤耗与供电煤耗相对进行比较的严重失实。

请外三向公众说明:

1)“目前”的定义,具体是什么时间?

2)什么运行条件下,是机组的是发电煤耗,还是供电煤耗?厂用电率? 3)什么技术标准测定的机组什么煤耗?厂用电率? 4)由什么资质单位测定的机组什么煤耗?厂用电率? 5)又是经过什么机构评审的机组什么煤耗?厂用电率?

6)与世界上哪些同类电厂比较后得出的结论?这些电厂的厂用电率?„„

“认证证书”再次发挥作用,公布的“目前”煤耗276 g/kW•h,恰恰与2011年煤耗“认证证书”的供电煤耗276.02 g/kW•h[3],基本一致呢?假如就是指供电煤耗,笔者“抛砖引玉”,认为有两种基本解释,亦请读者自己判断,为什么两个供电煤耗一致的原因。

1)2012年~2015年期间,两台机组每年的运行条件与2011年完全相同。故,供电煤耗指标亦相同。

2)自2012年以来,虽然机组负荷率时有变化,会导致机组供电煤耗指标上、下变化。但由于外三电厂‘创新技术’层出不穷,可能是这些‘创新技术’可以恰好控制机组因为负荷率等等因素变化,导致供电煤耗指标的上、下变化时,应用‘实时平衡校正技术’的结果。故,机组2012~2015年供电煤耗指标与2011年度在任何条件下都是相同的。

另外:

1)为什么参考文献[4]中提供的2008年机组平均负荷率是74%(附表1中序号11带底纹的数据),而参考文献[2]中(图8数字红色下划线部分)提供的2008年机组平均负荷率是75%?虽然二者只差1个百分点,但是,诸如类似情况,在笔者阅读过的外三电厂相关文献中,曾多次出现,这绝非是偶然事件。然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数据的严肃性、准确性,是否翔实,是审查、评审、验收结论的充分地、必要地条件。

2)若表2中D、E列2008年与2009年负荷率相同(75%),供电煤耗则相对下降5.28 g/kW•h,又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条件下,进行“创新技术”的结果和原因所导致?

4.“眼见为实”吗? 笔者认为:不完全对。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全面认识事物本质,有两个基本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眼见为实”,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步,属于感性认识范畴,该阶段,主要包括:耳听、手触摸、嗅觉、眼见„„。

该个阶段鲜明的基本特点是:开始接触事物,即:调查研究。而调查得到的材料应该是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笔者认为,认识一个事物,如果没有充分而足够的时间,没有深入而细致地了解和调查研究,从而获得十分丰富的感觉材料,是无法真实了解事物本质问题。若被“走马观花”的地感觉一下,依此就能搞明白或者搞懂事物本质的话,应用唯物辩证法基本理论,稍加逻辑判断和推理一下,便可以得出:这事物的技术含量,一定是很低的基本结论。

早在1937年7月,毛泽东主席所发表的著名著作《实践论》(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中精辟的论述,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解决对事物的各种疑惑。笔者在此学习并引用其中二段,仅供外三电厂参考。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

5.理论结合实践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世界上最可笑的就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实践论》(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原注:里手,湖南方言,内行的意思。

一些技术问题往往与生活实践中的常见事物是相似的,热能工程作为传统学科,只要能把“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给你的书本知识读“薄”,在认识与解决生产实际技术问题时,加以灵活地应用,那么,技术问题犹如“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比如:“玩具水车”图7;吸管“喝杯中水” 图8;出入宾馆的“旋转门” 图9;取暖用“水暖器” 图10;商店门大开,商店内、外环境温度差可以达到几十度,商店门框上部悬挂的“风帘”垂直向下吹风,隔离了室内、外空气的热交换;等等,其基本原理都与电厂一些设备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例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例:

1)“水车” 图7,则是典型的汽轮机安装过程。买一个“玩具水车”,只要有动手能力的人,肯定可以安装后让它转起来。

2)用嘴巴含根吸管“喝杯中水”图8,同时不停的有水注入杯中,则“杯中水”不会溢流。人的嘴巴是不是凝汽器,与吸管、水杯组合起来吸水到口里,是不是高中二年级物理课本中论述的“U”形管。应用于电厂生产实践中,就是热力系统中,负压系统回收凝结水的“水封”设备,如:给水泵密封水、轴封加热器凝结水回收设备。

3)宾馆“旋转门”图9,则是电厂锅炉的“空预器”设备。是用什么做“密封”的?是不是典型的“柔性密封”技术。

4)家庭取暖用“水暖器”图10,典型的表面式热交换器。当突然发现暖器表面不热,你肯定会消除这个“缺陷”。当发现暖器表面很热,但是房间温度却很凉,你肯定知道如何去“改造”。

5)无论单机容量有多么大(1,000MW、600MW、300MW等),是什么参数与型式等,并没有因为机组容量、参数与型式等不同,单独编写有教科书。所以在分析问题时,不必被束缚,均可以先视为就是一台6MW的小汽轮机组。然后,再根据机组不同设计特性,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应用相关理论知识,综合分析不同方案存在的利、弊,确定最终实施方案。

故,不能把原本很简单的事物或者技术问题,故意往复杂的方向去“神秘化”[5~11],让学习者“一头雾水”。

6.结束语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实践论》(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既然已发现并证实了存在的问题,就应以唯物主义精神和态度,拿出就如当年申请对外三电厂经济指标进行认证时,同样的积极态度和行动,鼓起勇气,正视质疑,并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公众指正。

一个理论,如果它的前提越简单,而且能说明各种类型的问题越多,应用的范围越广,那么它给人们的印象就越深刻。因此,经典热力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经典热力学是具有普遍内容的唯一物理理论。我深信在其基本概念适用的范围内是绝不会被推翻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参考文献

[1] 冯伟忠.挑战现有煤电技术的效率极限[R].北京: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2015.05.14.[2] 冯伟忠.高效绿色煤电技术的发展之探索[R].上海: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申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5.06.[3] 李文友.冯伟忠回应质疑:“他们”用大字报的无耻手段给外三泼脏水[R].凤凰:能说会道,2015.07.22.[4]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公司2009年供电煤耗、综合厂用电率指标审核报告 [R].北京:中电联(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2010.05.[5] 徐蒙,李蕾.一家上海火电厂如何获得世界认同[R].上海:解放日报,2015.07.03.[6] 东方网.外三的国际认同如何造就?每一项成果都用数据说话[R].上海:2015.07.03.[7] 徐蒙,李蕾.上海外三“策源式”首创清洁火电技术,受世界权威机构ASME关注[J].上海科技.(邮箱:www.xiexiebang.com),2015.05.14.[9] 海鹰.焦点中的焦点[R].海风,2015.07.20.[10] 深度能源观察转载.上海文汇报称外三总经理冯伟忠是电力行业的乔布斯 [R].上海:文汇报,2015.07.24.[11] 张懿(文汇报首席记者).他比任何教授都更了解电厂[R].上海:文汇报,2015.07.18.附表1 外三电厂2009年供电煤耗、综合厂用电率指标《审核报告》提供的纪实[4]

备注:附表1内容完全按照参考文献[4]提供的原文,包括物理单位的书写格式。(作者:朱小令,资深电力专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北极星电力网立场和观点!

相关阅读:

一评上海外三电厂“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及“251工程”质疑 二评上海外三电厂“节能减排技术”及“251工程”质疑

第二篇:三道湾镇节能减排工作汇报

三道湾镇节能减排工作汇报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市关于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的要求,我镇制定了《三道湾镇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实际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现将三道湾镇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镇节能减排情况

结合我镇实际,成立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本镇节能减排工作,由于我镇属于延吉市水源地,没有大型的企业,因而我们的节能减排任务重点放在镇机关、驻镇单位及各村屯,按照市里的要求,加大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通过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提高,资源消耗总量呈下降趋势。

二、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措施

在开展节能降耗过程中,我镇重点节能减排单位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我镇召开了全镇节能减排工作会,对全镇节能减排工作作了安排和部署。成立了三道湾镇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把这项工作真正列入了我镇各项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组员由各办公室负责人担任,研究制订了节能减排的措施、工作思路、方法、目标,对本辖区内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并进行监督检查。

(二)扩大宣传,全民全社会参与。配合市里开展节能减排宣传周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出板报、开展无车日等活动,提高了机关干部节能减排意识。我们在机关楼内张帖宣传图板,在水房、厕所、走廊等醒目位置悬挂提示牌,用以随时提醒机关干部节约使用能源;在各种会议上,书记、镇长也强调节约能源。同时,通过各村广播普及节能减排相关知识,突出“保护水源地”这个主题,告知村民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提高全镇人民的节能减排意识。

(三)重视生产生活管理,提高节能减排水平。

1、坚持节约用电。严格控制照明用电,建立制度,做到人走灯灭;自然光照较好时,办公室一般不使用照明灯具;走廊、通道等照明需求较低的场所,尽量设定隔盏开灯,办公室内只开一盏灯;在使用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时,尽量减少待机时间,下班前关闭各类电器设备的电源(特殊设备除外);由每天的值班员督促检查。

2、坚持节约用水。切实加强用水管理,严禁跑、冒、滴、漏,坚决避免长流水现象。我镇机关使用的是地下水,虽然不用花钱,但我们还是建立了用水制度,每天严格控制用水量,单位绿地用水尽量使用雨水或者符合水质条件的再生水,禁止用自来水涌灌;每个科室发了水桶,严禁使用自来水龙头直接冲洗墩布。

3、坚持节约用油。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标准,控制车辆规模;能步行的坚决不用车,能骑车的坚决不用车,科学安排工作任务,减少车辆使用次数。严格执行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和定点保险制度,实行单车核算。

4、坚持节约办公用品。严格经费管理,千方百计节约办公经费开支。逐步规范办公用品设施的配备、采购和领用管理,提倡修旧利废。提倡电子政务,减少纸质文件印发。加强电话费的管理,尽量减少通话次数和通话时间。节约使用办公用品,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的使用。文件材料坚持实行双面复印。

5、坚持节约会议、差旅费用。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及会议接待标准,严格执行工作出差食宿标准,按标准用餐、住房,按规定标准乘坐交通工具。

三、存在的问题

我镇节能降耗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虽然节能降耗工作开展起来,但要想深入人心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要求提过了,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有打折扣的现象。另一方面,我们镇属于财政补贴镇,且距离市区较好远,长途车又是定点发车,每次取文件和开紧急会都需要用到公车,而且量很大,在油量的控制上比较难。

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下步工作打算

为了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我镇在节能减排方面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市政府设立办公室,一来减少取材料、文件等用车的次数,二来可以为本镇村民到市里办事方便,这项工作已经在操作中。二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机关干部下乡骑自行车,村民使用节能灶、使用自制沼气。三是对锅炉、暖气进行改造,减少能耗。我镇节能减排工作将继续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要求,结合本辖区内节能减排工作一如继往地扎实向前推进。

2011年7月11日

第三篇:“大火规”参与者致信本报:对朱小令先生质疑外三电厂节能减排和创新技术问题的评述

“大火规”参与者致信中国能源报:

对朱小令先生质疑外三电厂节能减排和创新技术问题的评述

2015-08-04 17:05中国能源报

张建中、葛增茂

6月30日,一篇题为“一评:上海外三电厂‘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及‘251工程’质疑”的文章,在微信公众号上出现,由于是对有着世界最低煤耗记录的发电企业的质疑,因此,很快在电力行业内外引起了围观和热议。并且在7月20日,由同一作者推出的“二评”又在网上出现,再次将该话题加热。

由于在“一评”和“二评”中多次出现了“大火规”(大型火电机组设计规程),近日,两位曾参加过两次“大火规”修订的设计专家致信《中国能源报》,就此事发表了其个人观点。

兼听则明,本期我们推出该文。

文/张建中、葛增茂(2000及2011版大火规修订工作参与者)

朱小令先生在质疑外三电厂的文章中声称要以理论为基础,事实为依据,提出了多项质疑。从我们旁观者角度,对于朱先生早期在汽轮机节能改造中取得过的一些成果是表示尊重的,以他的实际经验对外三电厂的技术创新或成果进行一些评论或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也是无可非议的。然而,认真阅读了朱先生的质疑文章后,深感失望。通观一评、二评这两篇文章的内容,看不到什么积极和有利于推动学术研究价值的内容,纯粹是抱着否定一切的态度来进行所谓的质疑,其结果是制造了许多不该出现的逻辑混乱。

如果说一评中朱先生认为外三电厂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综合改进,仅仅是应用原基础理论,对原设备存在的缺陷进行消缺,并不是什么理论与技术创新,这种言论尽管极端,勉强还说得上是其一家之言——虽然对此也需要加以澄清:

1)据我们所知,外三电厂的主机设备投运后是达到设计性能的并不存在大的缺陷需要进行消缺,像朱先生过去那样的经验依靠对一些旧机组设备消缺来实现外三电厂那样深度节煤降耗的空间基本上不存在;

2)在应用原基础理论与实施理论与技术创新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对立,例如目前我国在超超临界火电技术方面居世界领先、包括出现一批供电煤耗、排放浓度等指标都远优于德、日、欧美等发达国家技术含量很高的标杆机组,这已是不争事实,但是否能因为在基础理论上还应用了卡诺循环原理来实现效率提高而否定这些技术进步呢?那显然说不通的。平心而论,外三电厂的节能减排和创新技术在热力性能优化及工艺流程优化方面确实有其创新特色,是不能简单地贬之为不过是设备消缺水平云云的。

及至看了二评这篇文章后,则进一步感到朱先生对于外三电厂的质疑工作未免有些力不从心——调研不足基础积累也显得簿弱,明显背离了以理论为基础,事实为依据的初衷。由于全面评论朱小令先生在质疑外三电厂节能减排和创新技术的有关言论将涉及过长的篇幅,以下仅就朱先生在二评中对再热系统压降这一问题的质疑言论分析如下:

①关于再热系统压降是否应该进行优化?

这本来是不成问题的一个问题。凡是熟悉热力系统性能设计计算的工程师,没有不知道再热系统压降对于机组热耗来说是一个重要而敏感的影响因素,因此从80年代以来的“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直到最新版本的“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以下对这两本规范均简称为“大火规”)中,都对再热系统压降的优化要求及其限值有所规定[参见84版大火规6.1.2条款说明“再热汽系统的压力降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远大于主蒸汽系统。

据平圩电厂600MW机组的工程计算,在相同的压力降下,对热经济性的影响,再热系统是主蒸汽系统的40倍。因此,在设计中应降低再热汽系统的压力降”]。实际工程中,某600MW机组涉外招标中罚款标准为主蒸汽压降增加1MPa罚款240万美元,而再热蒸汽系统压降增加1MPa罚款1800万美元,也说明设计中对再热系统压降进行优化的必要性。

朱先生将“有”或者“无”必要推广“机组再热系统压降优化”技术,降再热压损?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实在是有失一位资深热机专家的水准。

②关于完全按照“大火规”的设计,机组再热系统压降仍然可以达到外三电厂的“机组再热系统压降优化”技术水平一事。

我们认为提出这一似是而非论点的原因在于朱先生受其工作性质局限性所致,因为没有机会参加过设计全过程,不清楚设计规程的功能及动态管理情况。实际上无论哪个设计院,在管道设计中使再热系统压降达到或低于大火规或其他等效规范要求限值这方面是完全一样的;2000年以前(含2000)的大火规规定再热系统压降低于10%的设计值,那主要是指亚临界机组;对于早期的超临界机组当时也执行过这一规定,所设计的再热系统管道压降就可能比较大。朱先生在其质疑中所说“根据实践,并查阅了不同电力设计院按照“大火规”设计的部分600MW、1000MW 机组,投产后由不同电力试验研究院完成的热力性能考核试验结果,表明:机组再热系统压降均在7%及以下,低于10%的设计值”,应该指出这只是朱先生调查研究功夫不很到家所得到以偏概全的结论,事实上是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基本上接近设计压降:

像沁北、铜陵等电厂早期一批600MW超临界机组其再热系统实测压降为8.6%~9.5%;玉环、邹县等电厂较早一批投运的百万机组的再热系统压降也在7%以上,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邹县电厂1000MW机组再热系统的实测压降为——THA工况9.38%/9.83%非常接近10%的设计值[见山东电力科学院2007.5出版的“邹县1000MW#7机组性能试验报告”。

略超设计压降:

如早期的三河电厂2350MW日本进口机组再热系统设计压降为8%,实测压降达8.72%~8.77%,因超合同保证值,由日方进行冷段管道设计改进及再热器系统改造后,才使系统压降达到6.4~6.65%[参见锅炉技术2003 NO.6]。近期的华能海门1063MW机组再热系统设计压降为10%,实测TRL工况压降为9.827%,TMCR工况压降为10.375%,VWO工况压降为10.4%,最大工况时略超设计压降[参见西安热工研究院2010.4出版的“华能海门电厂2号机组性能试验报告”。

低于7%以下:

多见于近期投运的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

出现以上局面的原因,在于2000后建设的机组大多为超临界或超超临界机组,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2011版新的大火规发布前,电力设计主管部门对相关的一些技术问题组织过专题研讨,其中包括对再热蒸汽系统压降的取值标准进行调整——在汽轮机厂热平衡图设计中大多按10%,而根据论证结果,对超临界机组这一比值的优化值为6.5%-9%,主要取决于:高压缸排汽压力、再热管道流速优化和管件优化深度等因素。

在相继颁发的“超临界机组设计导则”、“火力发电厂主汽、再热系统设计技术导则”等电力顾问集团企业设计导则,及2007华能集团编制的“华能火电工程设计导则”中,对于超临界机组再热系统压降均规定为7%-9%。这样各设计院的管道设计就需满足这一要求,基本上不存在机组再热系统设计压降不达标的情况。

至于朱先生所收集这几个电厂都是2011年以后投运的,设计院大多已按相关设计导则来控制再热系统压降,而且在管道设计中大多已推广应用外三电厂的设计优化经验,这些机组投产后的再热系统压降均在7%及以下,低于早先大火规中10%的设计值,并都达到外三电厂的“机组再热系统压降优化”技术水平,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完全没有必要为此感到大惊小怪。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在近期建设的项目中也有一些再热系统设计压降按10%而实测压降较低甚至只有7 %-8%,这与设计人员对设计裕度尤其是流速标准的掌握等都有关系,但在同等裕量及技术条件下,对再热系统设计实施优化技术后的压降明显更低,其中最好的测试值只有5%-6%,这恰恰说明在超临界机组再热系统设计中存在相当大的压降优化空间,而并非是不需要进行优化了。

③关于不同电力设计院按照“大火规”设计,与经过实施“机组再热系统压降优化技术”,相对与同样机组的比较,所产生降耗效果甚微,技术经济性分析不可行

提出这一论点的原因仍在于朱先生受其工作性质局限性所致,对设计优化过程不甚了了却随便武断下结论,实际上给人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感觉,甚不可取。须知 “大火规”在设计院执行中主要起指导和控制建设标准的作用,并不直接产生具体的设计方案,工程设计中对于控制再热系统压降是需要进行计算和比选的,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情况1:管件及流速综合优化模式即外三模式:如上所述,由于外三设计优化经验的推广应用,使得不同电力设计院按照“大火规”设计(实为要求),与经过实施“机组再热系统压降优化技术”的压降趋于接近,也即在总的压降上已经达到同步降耗优化,没有必要过多计较彼此间降耗效果的差异; 情况2:主要依靠流速控制模式:如果不实施管件设计综合优化,单纯依靠加大冷热段管径降低设计流速,也能将再热系统压降控制在新大火规要求以内;但这两种情况的技术经济效果是存在很大差别的。

经过实施“机组再热系统压降优化技术”与常规设计方案的比较,所产生降耗效果并不是“甚微”,而是“很明显”,技术经济性分析不是“不可行”而是“非常可行”,参见以下实际工程比较示例:

工程实践数据的验证

对两个同样配塔式锅炉的2×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发电厂再热蒸汽系统的性能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其中发电厂A再热蒸汽系统设计中采用R/D>3.0弯管,在管径选择中优化了热/冷段管径的级配比例,调高了再热热段的流速;发电厂B再热蒸汽系统设计中采用r/D=1.5的弯头,而在管径优化中降低了再热热段的流速。

这两个电厂投产后对再热蒸汽系统压降的测试数据见下表所示:

表1:A电厂与B电厂再热蒸汽系统压降测试数据比较

试验数据表明:A电厂虽然再热蒸汽热段的流速较高,但系统比压降仍较B电厂低了~10%,如果设计流速相同,压降还要小得多,这充分显示了在百万kW级超超临界机组再热蒸汽系统中采用弯管所带来的减阻节能效益;由于高参数条件下的弯管比热压弯头的单价要低得多,在超超临界机组上以弯管替代弯头同时可以得到减少压降及降低造价的两重效益,因而是超超临界机组四大管道设计中值得推广应用的一项设计优化技术。

④关于1)“尽可能的减少介质流动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是传统热能动力工程理论中的典型热力过程之一,即:绝热节流。”2)“若是采用“管道优化技术”,把管道设计效率从99%,提高到100%,机组煤耗也只能下降3g/kWh左右。”3)“再热系统压降与锅炉有关”这几个问题也是需要进行澄清的。

首先是这里“绝热节流”及“管道设计效率”这两个术语用得并不是非常严谨——“绝热节流”通常用于通流截面发生变化的节流过程,而再热管系主要是弯头与直管这类截面不变压降元件的组合,严格来说其流动过程属于等截面管道有摩阻的可压缩流体绝热流动(低质量流速的芬诺线过程),二者不仅在技术含义上有所差异,就工程实用角度后者显得更加容易实施优化。

而“管道设计效率”则是包含机炉之间管道压降、散热及介质损失等在内的一个综合效率概念,并非简单的管道压降概念,其中再热系统压降通常又涵盖在汽轮机热平衡图设计内,实际上并不在一般的“管道效率”之中,在编制汽轮机热平衡图时,所计算的热耗值已对应给定的再热系统压降(例如8%),若实际的再热系统压降小于此值,热耗将小于热平衡图的设计值。不存在因为减少再热系统压降而使管道设计效率从99%提高到100%的问题。

其次,因再热系统压降优化而引起机组热耗减少,这与汽轮机热耗率下降是性质不同的两码事,前者是单项优化效益,后者是多项优化效益,是不能像朱先生那样将二者相提并论混在一起进行比较的。

此外,所谓“再热系统压降与锅炉有关”的提法也是一种不够全面的理解——实际上锅炉再热器压降在锅炉设计中基本是一个变动不大的定值,再热系统的压降优化工作主要需通过管道设计的优化来实现。

据以上分析,我们感到朱小令先生所质疑的问题可能是他并不太熟悉以致有些超越了其能力范畴,尤其是所下的有些结论缺乏科学论证。

第四篇:三部委下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

三部委下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

【导读】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三部委于9月12日下发的《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对于绝大多数发电企业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打击”。新建机组供电标煤低于300克/千瓦时,正常要求,没问题;新建机组排放基本接近燃机排放水平,OK,也没问题,只不过是增加投资、少挣点的问题。老机组会麻烦一些了,特别是亚临界机组,要把供电煤耗降到310克/千瓦时,看来是迫人造假的节奏!东部机组注意了,你们环保项目结束了吗?得赶紧准备下一轮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的改造吧!不改?少发点电或准备关停吧,也别上新项目了。

大家对于外三的创新技术有不同的看法,但正如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减排中心今年6月份的《推广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的思考》所说:“外三厂有些创新,用的是成熟技术,只是思路有了创新,将已有技术用巧、用活。电力行业有众多的电力科技人员,在火电厂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中也创造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如果用创新的思维来运用这些技术,就有可能让原有的技术发挥出想像不到的效果。”在本文后面附上该文,供参考。

落为实国务院大气污染行动计划,加快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近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三部委联合下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

国家部门将综合利用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加快燃煤发电升级与改造,以实现供电煤耗、污染排放、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三降低”和安全运行质量、技术装备水平、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三提高”。

行动计划提出,全国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下称“克/千瓦时”);到2020年,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千瓦时。在执行更严格能效环保标准的前提下,到2020年力争使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62%以内,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60%以上。东中部火电厂排放与燃气相当

我国东中部地区新建燃煤电厂将面临严格的能效准入门槛。今年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提高煤电机组准入标准,对达不到节能减排标准的现役机组限期实施改造升级。

《行动计划》提出,全国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千瓦时;东部地区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中部地区新建机组原则上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鼓励西部地区新建机组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

新建燃煤发电项目(含已纳入国家火电建设规划且具备变更机组选型条件的项目)原则上采用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100万千瓦级湿冷、空冷机组设计供电煤耗分别不高于282、299克/千瓦时,60万千瓦级湿冷、空冷机组分别不高于285、302克/千瓦时。

30万千瓦及以上供热机组和30万千瓦及以上循环流化床低热值煤发电机组原则上采用超临界参数。对循环流化床低热值煤发电机组,30万千瓦级湿冷、空冷机组设计供电煤耗分别不高于310、327克/千瓦时,60万千瓦级湿冷、空冷机组分别不高于303、320克/千瓦时。

到2020年,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千瓦时,其中现役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除空冷机组外)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千瓦时。东部地区现役30万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发电机组、10万千瓦及以上自备燃煤发电机组以及其他有条件的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

如下条件发电机组将淘汰:单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常规小火电机组;以发电为主的燃油锅炉及发电机组;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单机容量10万千瓦级及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单机容量20万千瓦级及以下设计寿命期满和不实施供热改造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最新环保标准且不实施环保改造的燃煤火电机组。

中电联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火电机组供电标煤耗321克/千瓦时,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并在2005年超过美国。“十一五”期间火电供电煤耗从370克/千瓦时降到333克/千瓦时。从321克/千瓦时到310克/千瓦时有11克的距离需要攻克。

7月1日起,火电企业开始执行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技术改造压力大。加上再降低11克煤耗的任务,国家在政策上对火电的管制力度越来越大。五大电力地方电厂人士称,国家设定的目标与企业实际执行情况差距较大,需要下大气力才能实现,尤其是3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降低煤耗的难度很大。影响电厂排放的因素很多,诸如机组类型、投产年限、负荷率等情况,具体到单台机组还有设备自身的问题和运行调整等问题。煤电节能减排与新建项目、发电小时数挂钩

从国家战略上,国家严格控制新建煤电项目。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耗煤项目要实行煤炭减量替代。除热电联产外,禁止审批新建燃煤发电项目;现有多台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合计达到30万千瓦以上的,可按照煤炭等量替代的原则建设为大容量燃煤机组。

在统筹资源环境等因素,严格落实节能、节水和环保措施下,国家仍旧支持推进西部地区锡盟、鄂尔多斯、晋北、晋中、晋东、陕北、宁东、哈密、准东等大型煤电基地开发,继续扩大西部煤电东送规模。中部及其他地区适度建设路口电站及负荷中心支撑电源。

《行动计划》提出,实行煤电节能减排与新建项目挂钩。

能效和环保指标先进的新建燃煤发电项目优先纳入各省(区、市)火电建设方案。对燃煤发电能效和环保指标先进、积极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应优先支持其新建项目建设;对燃煤发电能效和环保指标落后、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任务完成较差的企业,可限批其新建项目。

在电力调运上,为鼓励高能效和环保机组,在分配上网电量上将适当提高能效和环保指标领先机组的利用小时数。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的燃煤发电机组,可在一定期限内增加其发电利用小时数。对按要求应实施节能环保改造但未按期完成的,可适当降低其发电利用小时数。

此外,行动方案提出完善价格税费政策。研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的燃煤发电机组电价支持政策。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制定背压式热电机组税费支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附:《推广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的思考》

电力行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高知识人群密集的行业。近几年来,电力行业普遍认为火电厂的节能减排已接近极限,继续进行,投入太大,难度太大。但是,以上海外三厂总经理冯伟忠为代表的电力行业创新领军人物,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突破传统观念,突破经验束缚,突破陈旧的设计规范,突破专业局限,创造了一系列节能减排创新技术,包括12项世界首创技术、6项国内首创技术,9项专利授权。

冯伟忠创新实施的空预器全向柔性密封技术(借鉴森林抗风原理,研发出弹性簇状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新密封件与原密封装臵相伴并覆盖间隙,用弹性变形补偿漏风间隙的变化,确保有效密封)、抽汽调频技术及汽轮机系统优化(改变传统汽轮机功率调节原理,将进汽调节改为直接和间接调抽汽以改变机组功率,消除汽轮机进汽节流损失)、零能耗脱硫技术(基本思路是在烟气脱硫之前将其中的热能通过一种特殊装臵加以回收,并送回热力系统再发电,以弥补脱硫系统的电耗,再辅以相应的节电技术,最终使脱硫系统的节能量与耗能量达到平衡,实现“零能耗”脱硫)、全天候脱硝技术(灵活运用弹性回热技术,催化剂保效长寿、零能耗、全天候运行)、变频电源技术(突破传统变频技术及理念,创新性提出集中式变频供电系统技术,利用单独设臵的调速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提供变频厂用电,依据负荷变化调节汽轮机转速,实现厂用电的变频,达到节能目的)、广义回热技术和弹性回热技术(从传统的以锅炉给水为回热媒介的经典回热循环,拓展到锅炉输入的水、风、煤等均作为回热媒介的广义回热循环)、固体颗粒(氧化皮)侵蚀(SPE)综合治理技术(“高过热度干态冲管”、“启动前的带旁路高动量冲洗”等一系列的创新工艺),一次次在挑战煤电机组效率的极限,2013年供电标准煤耗达到276克的同类机组世界最好水平。外三还创造了煤炭清洁燃烧的奇迹,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达到11.63mg/m3、17.71mg/m3、27.25mg/m3,全部优于我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排放标准。外三厂的经验表明,燃煤电厂的节能潜力还很大,燃煤电厂完全可以和天然气电厂一样,做到绿色环保。

有上海外三厂冯伟忠总经理多年来的不断创新追求,不断自我完善,有倪维斗院士、黄其励院士等专家的多方呼吁,有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减排中心锲而不舍的宣传和推广,终于,神华集团公司、华润电力集团公司和上海申能集团(申能科技公司)签订了全面技术合作协议,要把外三厂的节能减排一系列创新技术在全系统予以推广。神华集团公司总经理张玉卓院士在与上海申能签约仪式上对冯伟忠创新技术作出高度评价,他说上海申能(集团)外高桥三厂,以科学创新为抓手,以超越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攻克包括超超临界机组蒸汽氧化及固体颗粒侵蚀的重大技术难题,机组的主要技术指标大大优于原设计值,创造了众多世界记录。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而且还简化了系统,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能,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张玉卓总经理表示,要通过推广外三厂的创新技术和经验,使神华不但在煤炭行业居第一,在电力行业也要争做第一。

4月23日,中国能源研究会与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联合召开了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交流会。大唐集团公司董事长陈进行在会上指出,交流会的成功召开,将对大唐集团公司的节能减排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减排中心自成立以来,为国家节能减排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大唐集团公司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注重发展质量,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坚守“底线”、不触“红线”,开展了“优化设计”和“优化运行”两项活动,大力建设生产、燃料、资金调度“三大中心”,提升了管理水平,提高了设备健康水平和可靠性。大唐系统上下要认真学习借鉴外高桥第三发电厂的成功经验以及火电厂节能节水创新技术,坚持“科技引领、管理创新、流程再造”的理念,加快技术推广和科技产业化步伐,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节能减排水平。

外三厂的创新技术还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国际能源署洁净煤中心准备于今年9月在上海召开会议,介绍外三厂的成就和技术。由美国能源部申请,APEC组织也将于今年在上海举行火电节能创新提效专家论坛,邀请APEC成员国派人参加,交流推广上海外三厂的创新技术并组织实地考察。

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减排中心,在给国务院领导报送的推广上海外三厂创新技术的报告中写到,全面推广上海外高桥三厂的创新技术,我国火电行业发电煤耗可以平均下降10克标准煤左右,污染排放可以减少掉90%。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在看了报告后,回信写到:“如果此技术可行,我想会是中国节能工作之一场革命。”丁向阳副秘书长还在给国家环保部和国家工信部的批示中写到,“这项技术很好,关键是能推广”。

原国家能源部部长黄毅诚也将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减排中心的报告转呈给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张高丽副总理在了解有关技术和情况后,又将报告批转给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根据领导的批示,专门派人去上海外三厂实地考察,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上,专门提及上海外三厂达到的各项指标,并询问五大集团是否能达到。要求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把上海外三厂的指标作为考核火电厂指标的重要参考。上海外三厂之所以能达到世界最先进的供电煤耗指标,达到和天然气电厂一样清洁的排放水平,核心就是创新。而创新就会有思想碰撞,革命还会产生颠覆性的改变。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搞好这一场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的革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火电厂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极限论的思想,在电力行业有广泛的基础和市场。应该承认,我们在火电厂技术改造方面的很多单项技术,确实已经做到了极致,按照原有思路和方法,几乎再没有空间。可是,创新为我们开辟了新的空间。有些创新理念,突破了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甚至颠覆了我们已有的观点和观念。所以,要推广节能减排系列创新技术,就非常有必要在电力行业科技人员中刮一场思想风暴,冲击那些传统、保守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

创新是在坚持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要重视和解决好人们思想中的一些疑虑和问题。有些人认为,外三厂是国外设备,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其它电厂不一定可行。有些人认为,外三厂会不会是不惜代价,追求先进指标,不具有普遍推广价值。有的人认为,外三厂的技术突破了原有的火电规程,会不会牺牲了稳定性,埋下安全隐患。还有人认为,外三厂的情况特殊,总经理有特权,在其它电厂很难做到。这些问题不解决,创新技术推广谈何容易?革命从何谈起? 在电力行业推广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领导班子思想要高度统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推广创新技术工作全面负责。要把推广应用创新技术上升到政治高度来认识。把干部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十八大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以及维护人民群众和全体员工最广大的利益上来。通过推广创新技术工作,树立新权威,提高执行力,培养和激发各级领导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大幅提升各级和各单位的管理水平上档次,并以此作为检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成果的抓手,让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更大实效,推动全系统上水平、上台阶、跃上新的高度。

二是在推广创新技术过程中,更要注重树立创新的思想,学习创新的思路。外三厂的有些创新,用的是成熟技术,只是思路有了创新,将已有技术用巧、用活。电力行业有众多的电力科技人员,在火电厂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中也创造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如果用创新的思维来运用这些技术,就有可能让原有的技术发挥出想像不到的效果。当今是创新的时代,我们要通过创新来实现降低火电厂供电煤耗,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排放,完成国家十二五对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指标考核,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和提高全体员工的收益和生活水平。

三是要充分认可和保障创新技术发明人的知识产权和创新技术的价值。这需要探索一种新的商业运作模式,从知识产权、运行机制、利益实现等方面提供保障。要成立一个由电力集团控股,有创新技术所有权公司参股的专业化创新技术开发推广公司,在推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赋予对电厂进行全面诊断和制订系统改造计划的特权。专业创新技术开发推广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等形式对各个电厂实施节能减排创新技术改造。从制订改造方案到安排设计,从筹措资金到组织施工并完成验收,实现交钥匙工程。上海外三厂冯伟忠引领的火电厂创新技术,借鉴了中医的理论,讲究系统分析和研究,完全跳出了过去运用单个设备和单项技术的模式,具有跨设备、跨系统、突破传统工艺的设计思路,对每台套发电机组都会有个性化设计,并不是简单照抄和翻版可以做到的。所以,运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才可以保证创新技术持有人无保留地使用自己的技术和发挥作用,使创新技术不走样,达到最大预期效果。

四是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实施。要在第三方最严格的测试条件监督下,通过典型项目示范,取得经验,全面推广。有了典型标杆,还要制定相关奖励和惩罚政策,对实施创新技术改造达到成效的电厂要给予奖励;对认识不到位,工作配合不力,煤耗和污染排放仍然居高不下的电厂,要给予处罚,直至对主要行政领导采取调离岗位的行政措施。

五是要更好地发挥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减排中心的作用。中国能源研究会是我国重大能源政策研究的重要机构,其二级机构节能减排中心是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积极的和强有力的宣传者和推动者。历史将证明,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减排中心必定是中国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革命的发起者和推动者。要抓紧政策调研,尽快争取将推广项目纳入国家能源局全国火电厂综合改造计划。现在各大电力集团之间相对封闭,好的创新技术难以得到交流和推广运用,中国能源研究会作为国家一级学术团体,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上海外三厂节能减排的示范效应,有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有推广应用单位电力集团领导的决心,通过为推广创新技术而建立的专业团队和形成的商业模式,必定会在电力行业掀起一场节能减排创新技术的革命,从而推动整个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攀登新的高峰。

第五篇:2011年重庆中节能三峰能源有限公司节能减排情况总结

2011年重庆中节能三峰能源有限公

司节能减排情况总结

2011年通过加强管理、强化全员节能意识,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完善节能考核评价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实现公司中长期和节能目标,确保企业持续高效发展。

建立健全节能管理机构,明确节能管理职责。设立公司能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节能工作的综合管理。各节能委员是节能工作的主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明确节能管理业务机构和人员,设立专职节能管理岗位。

做好节能管理基础工作,建立节能季度例会制度,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加强节能计划管理、能源计量管理、能源统计管理。制定主要装置、主要设备能耗定额或指标,实行生产经营全过程能源消耗成本管理。

合理利用能源,努力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快推进节能技术进步。积极开发、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公司安排节能专项投入资金,有计划、分重点地组织实施节能技术更新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

加强监督、检查与考核,公司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将能耗指标作为各部门、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公司能源管理委员会对公

司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考核,并在当月业绩奖金中兑现。对评价考核结果未达到要求的指标,予以通报批评并考核。

具体完成指标如下:

下网电量≤每月公司发电总量的0.2%∽0.5%;

发电标煤耗每月≤390g/kWh

厂用电率≤每月公司发电总量的7%

除盐水每月单耗≤每度电0.001m³;

氮气每月单耗≤每度电0.05m³;

压缩空气每月单耗≤每度电0.01m³;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74.06吨标准煤/万元

二氧化硫排放浓度﹤42.1mg/m3

废水排放COD浓度﹤mg/L

NOx排放浓度﹤52 mg/m3

2012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预计值:88吨标准煤/万元

重庆中节能三峰能源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

下载三评:上海外三电厂“节能减排技术”及“251工程”质疑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评:上海外三电厂“节能减排技术”及“251工程”质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