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转发市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制定的龙岩市促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关于转发市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制定的龙岩市促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龙政综〔2011〕31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现将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科协等五部门制定的《龙岩市促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若干规定》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七月十一日
龙岩市促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若干规定 市委组织部 市人事局 市科技局 市财政局 市科协
第一条
为更加有效地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中国科协等七大部门《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及省委组织部等四部门《关于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意见》(闽科协〔2010〕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龙岩市科学技术协会负责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日常管理事务,具体包括:
(一)建立院士(专家)及其研发团队等高层次人才储备库、科技成果项目库和企业难题需求库;
(二)组织院士(专家)与企业开展项目、技术、人才对接活动,推动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发展;
(三)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服务、管理、评审、认定、考核等具体事务。
第三条
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院士(专家)及其研发团队为支撑,以培养企业创新人才、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开展产学研合作及技术创新为主要工作内容,隶属于企业的非法人工作机构。
第四条
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职责:
(一)指导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及产品发展规划;
(二)组织院士(专家)为企业确定科技研发方向和项目;
(三)组织院士(专家)及其研发团队与企业研发团队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提供技术咨询;
(四)引进院士(专家)及其研发团队的最新技术成果,组织院士(专家)指导企业实施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五)引进和培训、培养创新人才,与院士(专家)及其研发团队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六)组织共享院士(专家)所在研发平台的科研人才、仪器设备等科研资源。
第五条
鼓励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与院士(专家)及其研发团队开展实质性合作,建立长效稳定的合作关系。
(一)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
(二)经认定的市级以上(含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基地企业;
(三)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具有科技研发基础的孵化型企业、出口型企业、成长性企业、技术服务型企业;
(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完善、延伸产业链需重点扶持的企业。
第六条
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法实行政府认定授牌制度。
企业与院士(专家)及其研发团队开展实质性科技研发合作、成果转化合作或人才培养合作,建立起长效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可以申请认定院士(专家)工作站。
第七条
企业申请认定院士工作站,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本规定第五条规定的条件;
(二)企业上年度销售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指人民币,下同),年各项税收不低于500万元,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不低于150万元;
(三)企业的技术、人才需求与合作院士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
(四)有研发机构、研发团队和研发目标及技术需求,有必要的科研仪器设备、充足的研发经费、良好的办公场所、完善的管理规范,可以保障院士及其研发团队开展科研活动。
第八条
企业申请认定专家工作站,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本规定第五条规定的条件;
(二)企业上年度销售收入不低于3000万元,年各项税收不低于300万元,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不低于50万元;
(三)企业的技术、人才需求与合作专家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
(四)有必要的研发人员、必要的研发经费、办公场所、管理规范,可以保障专家及其研发团队开展科研活动。
第九条
企业年销售收入、税收或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未达到认定申请条件,但与院士(专家)合作研发的项目具有重大影响且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的,经批准可以申请认定院士(专家)工作站。
第十条
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认定。由符合条件的企业向所在县(区、市)科协提出申请,经所在县(市、区)科协初审后报市科协。由市科协牵头,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科技局等部门联合组成评审小组,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报市政府认定后公布并授牌。本规定出台前经有关部门认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可以重新申请认定。
第十一条
经认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有效期限为3年,自公布之日起计算。企业可在有效期限届满前90天内提出重新认定申请,重新认定按本规定第七、八、九、十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日常工作经费和科研经费由设站企业提供,保障工作站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
经认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由同级财政给予院士工作站补助30万元、专家工作站补助15万元。
第十四条
设站企业与院士(专家)联合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或在我市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实用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经专家评定后给予奖励。
第十五条
设站企业获得的建站补助和项目成果奖励的资金可以用作院士(专家)工作站运行费用及研发经费。
第十六条
经认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站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参与国家或省重点领域、重大专项的研究开发的,市有关部门优先予以审核、转报。
第十七条
经认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站企业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工业企业技改项目扶持资金、“6?18”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符合条件的,市有关部门在项目申报和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第十八条
市有关部门优先推荐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站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以及进站开展科研工作的专家参加海西创业英才选拔;优先支持设站企业申报建设海西产业人才高地,以及国家及省、市各项人才支持计划。
第十九条
设站企业应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及其团队的优势和作用,加强对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确定进站工作的院士(专家)的研发项目,安排院士(专家)进站工作,为进站工作的院士(专家)及其团队提供有效服务。
第二十条
市科协每年对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年度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设站企业每年12月20日前应将院士(专家)工作站年度工作情况及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报市科协备案。
第二十一条
市属高等(高职)院校、医院、自然保护区等公益性机构及各级工业园区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和认定,参照本规定执行。
本规定所称院士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规定所称专家是指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内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以上人选,“长江学者”,“闽江学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或相当奖项的主要完成人;获省科学技术奖的主要完成人;具有应用技术成果或研发团队,从事科研活动的科研项目或学科负责人;市级重大项目、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具有突破关键技术或掌握核心部件制造工艺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其他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别急需的紧缺人才。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由市科协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关闭本窗口|
第二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的通知
国办发〔1999〕2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科技部、教育部、人事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九九九年三月三十日
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 科技部 教育部 人事部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为了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其科技人员研究开发高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作出如下规定:
一、鼓励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 1.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其科技人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高新技术成果向有限责任公司或非公司制企业出资入股的,高新技术成果的作价金额可达到公司或企业注册资本的35%,另有约定的除外。
2.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应当依法对研究开发该项科技成果的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员给予奖励。其中,以技术转让方式将职务科技成果提供给他人实施的,应当从技术转让所取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一次性奖励;自行实施转化或与他人合作实施转化的,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应当在项目成功投产后,连续在3-5年内,从实施该科技成果的年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奖励,或者参照此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采用股份形式的企业实施转化的,也可以用不低于科技成果入股时作价金额20%的股份给予奖励,该持股人依据其所持股份分享收益。在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所得奖励份额应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
上述奖励总额超过技术转让净收入或科技成果作价金额50%,以及超过实施转化年净收入20%的,由该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奖励的,获奖人按股份、出资比例分红,或转让股权所得时,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3.国有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持有的高新技术成果在成果完成后一年未实施转化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和参加人在不变更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与本单位的协议进行该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享有协议约定的权益。科技成果完成人自行创办企业实施转化该项成果的,本单位可依法约定在该企业中享有股权或出资比例,也可以依法以技术转让的方式取得技术转让收入。
对多人组成的课题组完成的职务成果,仅部分成果完成人实施转化的,单位在同其签订成果转化协议时,应通过奖励或适当的利益补偿方式保障其他完成人的利益。
本单位应当积极组织力量支持、帮助成果完成人进行成果转化。
4.对科技成果转化执行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的技术转让收入免征营业税。科研单位、高等学校服务于各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暂免征收所得税。
5.科技人员可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在其他单位兼职从事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活动。高等学校应当支持本单位科技人员利用节假日和工作日从事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活动,学校应当建章立制予以规范和保障。
国有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其科技人员可以离岗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到其他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实行人员竞争上岗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应允许离岗人员在单位规定的期限内(一般为2年)回原单位竞争上岗,保障重新上岗者享有与连续工作的人员同等的福利和待遇。
科技人员兼职或离岗期间的工资、医疗、意外伤害等待遇和各种保险,原则上应由用人单位负责。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具体办法予以规范,并与用人单位和兼职人员签订书面协议予以确定。从事上述活动的人员不得侵害本单位或原单位的技术经济权益。从事军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科技人员兼职或离岗,执行国家关于军工单位人员管理的有关规定;高等学校有教学任务的科技人员兼职不得影响教学任务。
二、保障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自主权
6.科技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应当贯彻“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从与本单位签订的协议。
7.要妥善解决集体性质高新技术企业中历史遗留的产权关系不清问题。
集体性质高新技术企业过去在创办及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事业单位拨入过资产并已明确约定是投资或债权关系的,按照约定办理;未作约定的,由双方协商并重新约定产权关系或按有关规定界定产权;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建立过挂靠关系、贷款担保关系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一般不享有资产权益,但国有企事业单位对集体性质的高新技术企业履行了债务连带责任的,应予追索清偿或依照有关规定转为投资;对属于个人投资形成的资产,产权归个人所有。
对集体性质高新技术企业仍在实施的由国有企事业单位持有并提供的高新技术成果,当初没有约定投资或债权关系的,可以根据该项技术目前的市场竞争力,以及有关各方在技术创新各阶段的物资技术投入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重新界定产权。
8.允许国有和集体性质的高新技术企业吸收本单位的业务骨干参股,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时,允许业务骨干作为公司发起人。9.国有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与其投资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合理确定投资回报比例,为企业留足发展资金。要保障企经营管理人员和研究开发队伍的稳定,在经营决策、用人、分配等方面赋予企业经营者充分自主权。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随意摊派或无偿占用企业的资源。
三、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创造环境条件
10.各地方要支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有关部门在资金投入上要给予支持,政策上要给予扶持。要引导这类机构不以赢利为目的,以优惠价格为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科技人员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场地、设施和服务。
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办法,以市场为导向,为转化科技成果做好服务,求得发展。有条件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建立风险基金(创业基金)和贷款担保基金,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和发展提供融资帮助。
11.政府利用竞标择优机制,以财政经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包括采用投资、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和风险投资等形式支持成果转化活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或风险基金。商业银行应对符合信贷条件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积极发放贷款。
各地方、各部门在落实国家股票发放计划时,应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重点支持。12.独立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各地方、各部门应当积极鼓励各种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科技人员兴办高新技术企业,鼓励科技开发应用型科研院所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切实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领导。各地方、各部门应及时研究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科技人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优化政策环境,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第三篇:转发市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关于在全市开展“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的方案》的通知[2012]13号
XX通知[2012]13号
XXXX委办公厅
XXXXXX政府办公厅
转发市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关于在全市开展“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的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
市委组织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舍制定的《关于在全市开展“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的方案》已经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XX市委办公厅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6月7日
关于在全市开展“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的方案
(市委组织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规范公职人员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市委组织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决定在全市开展“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
一、组织领导
成立“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XXX任组长,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XXX、市编委办主任XXX、市财政局局长XXX、市人社局局长XXX、市监察局副局长XXX副组长,组织、编委办、监察、财政、人社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编委办,由市编委办副县级纪检员XXX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明确一名工作人员为联络员。各区县(市)、市直各单位要成立相应工作班子,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纪检监察和政工人事工作的领导为直接责任人。
二、专项治理韵范围及内容
(一)治理的范围
1.全市党委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
2.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3.收取规费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二)治理的内容
1.不符合政策规定,以借调、病休、停薪留职、脱产学习等名义不在岗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的;
2.长期旷工或请假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不在岗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的;
3.在职人员或离退休人员死亡或被宣告失踪后,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的;
4.退休后仍领取在职工资和津贴补贴的;
5.调动后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又在新单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的;
6.受党纪政纪处分或被采取强制措施及受刑事处罚后,未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停发(降低)工资和津贴补贴的;
7.被开除、辞职、辞退及自动离职后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的;
8.将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列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的;
9.其他各类虚报人员编制,冒领财政拨款的。
三、工作步骤
(一)单位自查(2012年6月15日至7月5日)
各单位认真开展自查摸底(清理的时间段为2007年6月1日一2012年5月31日),如实填报各类表格(表格可在XX市机构编制网上下载),经单位纪检监察、政工人事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于2012年7月5目前将自查表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监督检查处
(二)公开公示(2012年7月5日至8月30日)
各单位将自查摸底情况在本单位党务政务公开拦公开公示,公开公示的内容为:
1.《关于在全市开展“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的方案》;
2.本单位现有工作人员花名册(须注明编制使用类型);
3.自查情况表。
(三)重点督查(2012年8月1日至9月30日)
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检查组对全市各有关单位的清理情况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四)整改规范(2012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
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重点检查的情况责成相关单位整改规范。对瞒报、漏报的单位实行行政问责,属于违法违纪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清理中发现的问题完善规章制度,形成预防“吃空饷”问题的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各区县(市)、市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专项治理工作,亲自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各单位要根据通知要求,自行组织清理,并将开展“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情况于2012年9月底报市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不如实上报的,一经查实,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各级财政部门要适当安排专门工作经费保证治理工作的开展。为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媒体公布举报电话。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若举报有关线索经查证属实的,将按有关规定对举报人给予奖励。对清理纠正工作中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市监察局将严肃查处,并对典型案件进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