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5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9:5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篇: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

附件1 :

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科目 地震安全性评价法律法规

及相关知识

掌握即要求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熟悉即要求能够理解并简单应用,了解即要求具有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的广泛知识。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考试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熟悉防震减灾的法律责任与工作方针。了解防震减灾法的适用范围。

掌握防震减灾法对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的有关规定。2.《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 熟悉条例的适用范围。

熟悉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资质管理的有关规定。掌握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范围和要求。掌握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熟悉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审定制度与程序。了解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监督管理与罚则。

3.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掌握标准的构成和适用范围。掌握标准的使用规定。

掌握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技术要素。掌握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熟悉地震动参数分区的含义。

了解标准与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关系。4.其它相关法规和规范

熟悉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中国地震局7号令)。了解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中国地震局8号令)。

熟悉建(构)筑物、公路、铁路、水工、电力设施、核电等抗震设计规范对地震作用的规定。

二、国家标准GB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对国家标准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主要内容包括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总则、工作等级划分、要求、技术思路和结果表述等。

考试内容:

1.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总则 熟悉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程序。

掌握确定地震安全性评价范围的依据和原则。

掌握需要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范围。熟悉地震安全性评价主要工作内容。

掌握地震安全性评价术语的技术内涵和应用对象。2.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掌握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分级原则。掌握不同级别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要求。3.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要求

掌握区域、近场、场地范围的确定原则。熟悉地震活动性评价工作的内容及要求。熟悉地震构造评价工作的内容及要求。

熟悉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工作的内容及要求。4.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技术思路

掌握不同级别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技术思路。

熟悉不同级别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主要技术内容。熟悉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掌握如何根据地震环境和工程特点确定主要技术内容。5.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结果

掌握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了解不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特点。

熟悉各种建设工程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表述方式的要求。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

第二科目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与实务

掌握即要求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熟悉即要求能够理解并简单应用,了解即要求具有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的广泛知识。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

一、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进行场地勘测和评价的能力,以及对地震地质灾害的场地勘查和场地岩土力学性能测定等问题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1.场地勘测

掌握确定场地勘查范围的规定。

掌握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的目的和内容。熟悉场地勘查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掌握不同等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对场地勘测的要求。熟悉场地勘测中需要确定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掌握不同等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钻孔数量要求和布设原则。

掌握不同等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对场地钻探、取样、现场波速测试的要求。2.地震地质灾害的场地勘查

——

掌握地基土液化勘查内容和要求。

熟悉崩塌与滑坡等地震地质灾害的勘查内容。掌握地表断裂地震地质灾害分析所需的资料内容。3.场地岩土力学性能测定

掌握岩土剪切波速测量的要求与方法。熟悉土动力试验的测试要求和内容。了解土动力试验方法和适用范围。

掌握考虑竖向地震反应时土层力学性能测定的工作要求与内容。

二、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对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的技术方法,以及地震烈度和强震动资料收集、衰减模型建立和适用性分析等问题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掌握地震烈度资料收集和分析的原则与方法。掌握强震动观测资料收集和分析的原则与方法。掌握基岩地震动衰减模型建立的要求。

掌握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选取与适用性分析的原则。

掌握基于强震动观测资料统计回归地震动衰减关系的方法。掌握缺乏强震动观测资料地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的方法。掌握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确定的方法。

三、区域性地震区划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从事区域性地震区划工作的能力,以及参数和概率水平的确定、区划图编制要求、使用范围等问题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掌握区域性地震区划的工作目标和适用范围。掌握区域性地震区划工作的技术要点和要求。

熟悉区域性地震区划图的参数和概率水平的确定依据。掌握区域性地震区划计算控制点的分布要求。

掌握区域性地震区划图的表述方式和成图比例尺要求。掌握区划图分区界线确定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掌握区划图说明书的编制内容。

四、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进行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工作的能力,以及对地震动时程合成、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等问题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掌握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的技术步骤。掌握表述地震动的参数。

熟悉适用于不同类型工程的场地地震动参数选取原则。

掌握不同级别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基岩场地和土层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方法。掌握场地地震动反应谱规准化的目的和方法。

熟悉强度包络函数的确定方法。

掌握不同级别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地震动时程合成的要求和方法。

掌握不同级别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及参数确定的要求和方法。掌握不同级别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确定地震输入界面的要求。熟悉土力学参数确定的方法。

掌握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常用方法。掌握场地相关反应谱确定的依据与要求。

五、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从事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工作的能力,以及对地震地质灾害类型、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等问题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熟悉地震地质灾害类型。

了解活断层的调查内容和鉴定结果。掌握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的主要内容。

掌握依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场地地震地质灾害的类型。掌握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的深度要求与方法。熟悉相关规范中的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方法。

六、地震小区划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从事地震小区划工作的能力,以及参数和概率水平的确定、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和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图的编制要求、使用范围等问题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熟悉地震小区划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掌握地震小区划工作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了解工程地质单元划分方法。

掌握地震动小区划工作控制点或工程地质剖面的选择原则。掌握编制地震动峰值和反应谱分区图的方法。掌握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图编制的方法。掌握地震小区划说明书的编制要求。

七、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从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工作的能力,以及地震地质调查、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参数确定等问题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熟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工作的适用范围。掌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的工作要点。

熟悉对近场区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资料进行搜集与补充调查的要求。掌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选取的原则。掌握确定中硬场地地震峰值加速度的方法。

掌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工作结果的表述方式。

——

第三科目 地震安全性评价案例分析

掌握即要求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熟悉即要求能够理解并简单应用,了解即要求具有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的广泛知识。

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考试,考察从业人员综合运用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技术方法,解决地震安全性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运用

1.分析国家法律法规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落实情况。

2.分析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各类建设工程抗震设计中的落实情况。

3.分析地震安全性评价法律法规与相关行业抗震设计规范的衔接关系。

二、项目分析

1.针对不同建设工程,确定设防水准、设计地震动参数等。

2.针对不同建设工程,确定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技术内容和工作方案。

3.针对不同地震构造环境、地震活动水平、场地条件等,确定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技术思路、技术方法和主要内容。

三、确定地震安全性评价主要环节的实施方案 1.地震活动环境调查与评价。2.地震地质构造调查与评价。3.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4.地震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四、地震安全性评价关键技术分析处理 1.历史疑难大震的处理方法。2.近场活断层鉴定方法。

3.发震构造判识与潜源划分的方法。4.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的方法。

5.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方法。6.衰减关系的确定及适用性论证分析。7.地震动时程合成的方法。

8.场地地震反应模型及参数的确定。

五、结论分析

1.相关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分析。2.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适用性分析。

3.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使用说明及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建议。

考试样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地震动的特性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来描述: a.震级、频谱和持时 b.振幅、频谱和持时 c.振幅、频谱和震中距

d.振幅、场地类别和持时 答案:b

二、多选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断层活动性参数包括:

a.滑动速率 b.活动时代 c.倾角 d.断层长度 e.地表断错位移 答案:a b e

三、案例(本题20分)

1.在我国西南地震活动区,拟建一水电站,拱坝高210米,库容约15亿立方米,需要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问题:

(1)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作等级。(2)前期资料准备。(3)技术思路。

(4)近场野外地质工作要点。(5)概率水准。

答案要点(除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外,还应针对工程所处的地震构造环境、工程特点、坝址区位置等作具体分析说明):

(1)国家标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规定的工作等级为II级。(2分)

(2前期资料准备主要包括:1:20万区域地质构造图、大比例尺工程坝址区地质构造与工程地质勘测图、不同比例尺地形图、卫星遥感资料及航卫片解译、历史地震资料。(5分)

(3)略(根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做出技术思路框图)。(5分)

(4)近场野外地质工作要点包括:A根据区域地震构造环境特点,确定近场野外调查的主要对象和内容;B确定近场区内主要断裂活动性调查的野外工作方案;C确定坝址区地震地质灾害的野外调查主要内容。(5分)

(5)概率水准为100年2%、50年5%和50年10%。(3分)

——

第二篇: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行为,保证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质量,依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名义执业和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执业是指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并对完成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相应专业结论或总结论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的行为。

第四条 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中国地震局)对全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的执业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保证工作质量。

第六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分地震活动性评价、地震构造评价和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3个专业类别。

注册为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类别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应当在国家标准GB 17741《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规定的区域地震活动性评价、近场区地震活动性评价、地震危险性的确定性分析、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中承担相应的评价工作。

注册为地震构造评价专业类别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应当在国家标准GB 17741《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规定的区域地震构造评价、近场区地震构造评价、地震危险性的确定性分析(地震构造评价部分)、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潜在震源区划分部分)、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中承担相应的评价工作。

注册为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类别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应当在国家标准GB 17741《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规定的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区域性

— 1 — 地震区划、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地震小区划、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中承担相应的评价工作。

第七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应当在规定的执业范围内从事执业活动,且不得超越聘用单位的从业范围。

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范围:全国各类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地震小区划。二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范围:注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除必须由中国地震局审批的工程项目以外的建设工程评价项目。必须由中国地震局审批的工程项目另行规定。

第八条 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机构和有关部门不得增设或者变相设置跨地区执业准入条件。

第九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负责人须由注册于承担单位的相应级别和专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担任,总技术负责人须由注册于承担单位的相应级别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担任。

第十条 担任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专业技术负责人和总技术负责人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应当在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签章页(格式见附表)相应栏目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获得两个或三个专业类别注册证书的,在同一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只能选择一个专业类别担任专业技术负责人。

第十二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在执业过程中,有权拒绝在不合格或有弄虚作假内容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上签字、加盖执业印章,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签字、加盖执业印章。

第十三条 因延续注册、单位名称变更、工程师姓名变更或印章污损遗失不能及时加盖执业印章的,经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聘用单位出具书面证明后,可由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签字后补盖执业印章,完成签章手续。

第十四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由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后方为有效,并作为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行政许可申请必备的报送材料。

第十五条 担任专业技术负责人或总技术负责人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在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评审过程中,应负责对报告内容提供技术说明,会审时应负责对报告内容进行汇报,并接受专家的质询。

— 2 — 第十六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在担任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或总技术负责人期间原则上不得更换。因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必须更换的,应当在办理书面交接手续后,按照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九条的相关规定,更换为本单位可以承担相应工作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

第十七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担任专业技术负责人或总技术负责人,在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通过评审,或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专业技术负责人(总技术负责人)交接手续办结前,原则上不得变更注册到其他单位。

第十八条 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是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的执业凭证,由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本人保管,任何单位(发证机关和监督管理部门除外)或个人不得扣押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

第十九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承担评价业务活动,应由其聘用单位签订合同并统一收取费用。聘用单位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承担赔偿责任的,可以依法向有过错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追偿。

第二十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应严格保守在执业中涉及的国家秘密和他人的商业、技术秘密。

第二十一条 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机构应当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活动的监督管理,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有关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出示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

(二)要求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聘用单位提供其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及相关业务文档;

(三)就有关问题询问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相关人员;

(四)纠正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和本规定的行为;

(五)提出依法处理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二条 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机构在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时,不得妨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财物,谋取任何利益。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应当协助与配合,不得拒绝或阻挠。

第二十三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在执业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吊销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以个人名义承接业务的;

(二)超出规定执业范围或者聘用单位业务范围从事执业活动的;

(三)弄虚作假提供执业活动成果的;

(四)未变更注册单位,而在另一家单位从事执业活动的;

(五)以他人名义或允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执业活动;

(六)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注册证书或者执业印章的;

(七)在执业过程中,索贿、行贿、受贿或者谋取合同约定费用外的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八)泄露执业中应当保守的秘密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九)其它违反法律、法规、规范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的违法、违规行为,可向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注册所在地或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机构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并对投诉举报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五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违法从事执业活动的,违法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机构应当依法查处,并将违法事实、处理结果告知注册机关和注册所在地省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依法应当撤销注册或吊销注册证书的,应当将违法事实、处理建议及有关材料报注册机关和注册所在地省级地震局,注册机关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并告知行为发生地和注册所在地省级地震部门。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中国地震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4 — 附件

负责人签章页

项目名称:

委托方:

承担方:

项目总负责人:(签字、盖章)

专业技术负责人:

地震构造评价:(签字、盖章)

地震活动性评价:(签字、盖章)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第三篇: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目录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一、考试目的…………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消防基础知识……………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

一、考试目的…………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一、考试目的…………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一、考试目的

考查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对于消防科学技术基础理论、消防技术专业知识和消防技术标准及建设工程消防技术规范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包括建筑主动防火、被动防火、安全疏散技术措施及应用方法,各类建筑消防设施的基本原理及管理要求,各类建筑和场所的火灾危险特点及防火安全措施,火灾风险评估的方法及作用等。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消防基础知识

1.燃烧基础知识。熟悉固体、液体、气体的燃烧特点;掌握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辨识和分析各种燃烧物质的燃烧产物及其有毒有害性。

2.火灾基础知识。熟悉火灾的危害性,分析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掌握火灾的定义,对不同的火灾进行辨识和分类;掌握火灾发生和发展蔓延的机理,提出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3.爆炸基础知识。熟悉爆炸危险源的概念及常见危险源,分析引起爆炸的主要原因对不同的爆炸,根据其形式和特点进行辨识和分类;掌握浓度爆炸极限、温度极限的定义,运用爆炸极限判

定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提出有爆炸危险场所建筑物的防爆要求以及防爆安全操作规程。

4.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知识。掌握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分类和特性,辨识不同危险品的火灾危险性,运用相关消防专业技术,提出易燃易爆危险品的防火防爆要求和灭火基本方法。确定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安全管理的措施。

(二)建筑防火

1.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熟悉各类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掌握各类生产和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方法;根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各类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

2.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熟悉建筑的不同分类方法,掌握不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和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的要求;根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各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以及不同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提出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防火的要求。

3.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了解城市建筑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掌握防火间距的设臵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建筑规模和耐火等级,分析和确定建筑规划选址、总体布局以及建筑物内平面布臵的消防要求,提出防火间距不足时应采取的防火技术措施。

4.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熟悉防火分区划分应考虑的因素和常

用的防火分区分隔构件。掌握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阀、挡烟垂壁的设臵要求;根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针对不同建筑物和场所,提出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基本方法与防火分隔设施的设臵要求。

5.安全疏散。掌握建筑安全出口、疏散走道、避难走道、避难层的设臵要求;依据消防法律法规,辨识和分析工业与民用建筑在疏散楼梯形式、安全疏散距离、安全出口宽度等方面存在的隐患;运用安全疏散相关技术和消防标准,针对不同的建筑,确定疏散设施的设臵方法和要求。

6.建筑电气防火。熟悉电线电缆选择和电气线路保护的措施要求,辨识和分析电气照明器具和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及使用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电动机的火灾危险性,提出电动机的火灾预防措施;依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解决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的防火保护措施技术问题。

7.建筑防爆。掌握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要求,根据消防法律法规,辨识和分析建筑防爆安全隐患。掌握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与范围,提出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臵的具体要求;掌握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的原理和措施,辨识电气设备的基本防爆型式;运用消防法律法规、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解决建筑物防爆技术难题。

8.建筑设备防火防爆。分析锅炉房、电力变压器等燃油燃气设施的火灾危险性,辨识锅炉房、电力变压器等燃油燃气设施防火

防爆措施应用的正确性;分析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依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不同的防火防爆技术,提出消除隐患的方案。

9.建筑装修、保温材料防火。掌握建筑装修材料的分类分级以及装修防火要求,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辨识和分析建筑装修存在的火灾隐患,提出隐患整改的方案;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识各装修材料和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制定不同建筑物和场所内部装修与外墙保温系统的消防安全要求。

10.灭火救援设施。掌握消防车道、消防登高面、消防救援窗及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消防电梯等消防救援设施的设臵目的与要求,运用消防法律法规和相关消防技术标准,解决实际工程中消防救援设施设臵的技术问题。

(三)建筑消防设施

1.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了解消防给水系统的主要构成及系统的类型,熟悉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的设臵要求。运用消防法律法规、相关技术和标准规范,正确选用建筑室内外消防给水方式和用量,提出消防供水设施和管路的设臵要求。

2.自动水灭火系统。掌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等自动水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和系统特点,熟悉各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参数,运用相关技术和标准规范,根据各个系统的适用范围、选型原则以及设臵要求,分析和辨识

建设工程中自动水灭火系统系统选择和设臵的合理性,提出完善的要求。

3.气体灭火系统。掌握二氧化碳、七氟丙烷、IG541等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和系统特点,熟悉各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参数,运用相关技术和标准规范,根据各个系统的适用范围、选型原则以及设臵要求,分析和辨识建设工程中气体灭火系统选择和设臵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方案。

4.泡沫灭火系统。掌握低倍数、中倍数、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和系统特点,熟悉各个系统的喷射方式、结构形式、应用方式、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臵要求;运用相关技术和标准规范,根据各个系统的适用范围、选型原则以及设臵要求,分析和辨识建设工程中泡沫灭火系统选择和设臵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修正方案。

5.干粉灭火系统。掌握干粉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分类方式、系统组成和适用范围,熟悉系统的控制方式、工作原理和设计参数;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辨析不同保护对象系统设臵的合理性,提出系统设臵要求和干粉用量的计算方法。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熟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分类、组成及组件功能,掌握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和可燃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以及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和电气火灾监控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臵要求,分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根据不同

建筑和场所的特点,评价系统的选型和设臵的有效性。

7.防烟排烟系统。熟悉建筑防烟排烟设施的分类形式和设臵要求,掌握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参数,辨识和分析建筑防排烟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针对建筑工程实际,评价防排烟方式和系统设臵的有效性。

8.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熟悉消防应急灯具的分类、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要求,掌握系统的选择原则和设臵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辨析系统型式和设备性能,制定相应系统设计要求。

9.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熟悉系统组成和相关设备的主要功能,掌握系统分类、工作原理、主要功能、设计原则和性能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制定系统设臵和使用要求。

10.建筑灭火器配置。了解灭火器的分类及其型号标识与主要参数,熟悉水基型、干粉、二氧化碳等常用灭火器的基本构造与灭火机理,掌握各类灭火器的适用范围、配臵计算方法以及选型与设臵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析灭火器的配臵与保护对象的适应性,确定建筑物和场所配臵灭火器的计算方法和配臵要求。

11.消防供配电。熟悉消防负荷和消防电源的分级与要求,掌握消防备用电源的组成、选型要求和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方式,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辨析消防供电方式和消防负荷等级的合理

性,制定消防供配电设计要求。

(四)其它建筑、场所防火

1.石油化工防火。熟悉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的工作原理和火灾特点。运用石油化工相关技术和标准,根据石油化工装臵布臵、物质特性和生产储存特点,辨识和分析石油化工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制定事故防控措施,提出规划选址和功能区域划分的要求和方法。

2.地铁防火。熟悉地铁建筑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分析不同火灾工况下消防设施运行状况和人员疏散特征,掌握地铁的防火要点。运用地铁防火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地铁靠站、运行等不同过程及站台区、车轨区等不同区域的火灾危险特征,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3.城市隧道防火。熟悉隧道分类、建筑特性和火灾特点,掌握隧道防火设计要求,辨识和分析城市交通隧道的火灾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解决城市隧道防火设计技术问题。

4.加油加气站防火。熟悉加油加气站的火灾危险性以及加油加气站的分类分级。掌握加油加气站防火间距、平面布局、建筑防火、消防设施等方面的防火要求,依据消防法律法规,辨识加油加气站的火灾隐患。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针对工程实际,制定加油加气站规划选址、平面布局等防火设计方案。

5.发电厂防火。熟悉发电厂的不同类别及其发电机理,掌握火

力发电厂建筑防火设计和消防设施配臵的要点。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分析火力发电厂存在的主要火灾危险源以及火灾事故危险性,制定火灾防范对策措施,提出火力发电厂消防扑救力量配臵和防火设计要求。

6.飞机库防火。掌握飞机库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设计要求,运用飞机库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飞机库的消防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提出特殊的防火设计要求。

7.汽车库、修车库防火。掌握汽车库、修车库的火灾特点和防火设计要点,依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汽车库、修车库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汽车库、停车库的消防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提出防火设计要求。

8.洁净厂房防火。掌握洁净厂房的火灾特点和防火设计要求,分析洁净厂房的消防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运用洁净厂房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洁净厂房火灾危险,制定防范火灾的对策措施,提出消防设施配臵等防火设计要求。

9.信息机房防火。掌握信息机房的火灾危险特点和防火设计要求。运用信息机房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信息机房的消防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提出消防设施配臵等防火设计要求。

10.古建筑防火。掌握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安全措施要求。运用古建筑相关消防技术和管理规定,辨识和分析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及其火灾危险特征,制定古建筑火灾防范的对策措施。

11.人民防空工程防火。掌握人民防空工程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安全措施要求,依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人民防空工程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人民防空工程消防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以平战结合的人民防空工程为重点,提出防火设计要求。

(五)消防安全评估

1.火灾风险识别。熟悉火灾危险源可能带来的火灾风险和预防、控制危险发生的措施要求,掌握火灾危险源分类方法,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常见的火灾危险源,制定火灾危险源的管控措施,消除或减小火灾风险。

2.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了解火灾风险评估基本流程、常用评估方法以及试验模拟方法基本技术手段;掌握安全检查表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技术特点,运用事件树分析方法进行事故致因分析,根据相关消防技术和法律法规,制定对区域和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的方案。

3.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了解烟气及疏散模拟计算分析手段、影响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及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耐火的计算方法;掌握疏散安全所需时间的组成和计算方法,运用相关性能化消防技术,设定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目标和条件,制定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

一、考试目的

考查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在开展消防安全技术工作过程中,掌握消防技术前沿发展动态,熟练运用消防有关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组织开展建筑防火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解决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以及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评估等复杂、疑难消防安全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 1.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与消防工作相关的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基本内容,熟悉《消防法》、《规划法》等法律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行政法规的主要内容,掌握消防工作方针、原则和消防工作责任制。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制度、消防安全检查制度等消防管理制度的法律依据及其完整性,辨识消防违法行为及其相应的法律责任,提出整改违法行为的方案。

2.消防职业道德。熟悉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掌握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熟悉注册消防工程师的执业范围、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根据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辨识和分析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行为的合法性,提出规范执业行为、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二)建筑防火检查

1.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检查。掌握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臵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辨识和分析建筑耐火等级、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臵、消防车道和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及其他灭火救援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解决消防安全总体布局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平面布臵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2.防火防烟分区检查。掌握防火防烟分区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根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划分,防火墙、防火门(窗)、防火卷帘、防火阀和防火隔间设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解决防火防烟分隔设施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开展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设施的检查。

3.安全疏散检查。掌握安全疏散设施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辨识和分析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避难走道、避难层(间)、下沉式广场等疏散设施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方案。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确定厂房、住宅和公共建筑中安全出口数量、疏散宽度、疏散距离等疏散安全的要求,开展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检查。

4.易燃易爆场所防爆检查。掌握易燃易爆场所防爆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排查易燃易爆场所存在的火灾爆炸的危险性,提出整改措施。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易燃易爆场所防爆、泄压设施的正确性,制定防火防爆的管控措施。

5.建筑装修和建筑保温检查。掌握建筑装修和建筑保温系统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熟悉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划分,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识建筑内部装修和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排查建筑装修和保温系统的火灾隐患,制定防范火灾的对策措施。

(三)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

1.基本要求。掌握消防设施施工质量控制要求,以及消防设施安装与调试、技术检测与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要求;辨识和分析消防控制室技术条件、维护管理措施和应急处臵程序的正确性。

2.消防给水系统。掌握消防给水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方法。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造成故障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解决方法。

3.消火栓系统。掌握消火栓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方法。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造成故障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解决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保养系统。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喷雾灭火系统。熟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喷雾灭火系统各组件进场检查要求及方法,掌握系统及其组件设臵、安装调试、检测验收和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系统故障及其原因,提出处理解决办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保养系统。

5.细水雾灭火系统。熟悉细水雾灭火系统主要部件进场检查的

内容和方法;掌握系统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系统常见故障及其原因,提出处理解决办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系统。

6.气体灭火系统。熟悉气体灭火系统各部件、组件进场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掌握气体灭火系统的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造成故障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解决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系统。

7.泡沫灭火系统。熟悉泡沫灭火系统主要部件安装前的检查内容和方法,掌握系统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系统主要故障及其原因,提出相应处理解决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对系统进行安装、调试、检测和和维护保养。

8.干粉灭火系统。熟悉系统主要组件进场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掌握系统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系统主要故障及其原因,提出相应处理解决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系统。

9.建筑灭火器配置。熟悉灭火器产品进场检验(查)内容和方法,掌握灭火器配臵、安装、验收、检测、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建筑灭火器配臵的正确性,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配臵和维护保养灭火器。

10.防烟排烟系统。熟悉防烟排烟系统各部件、组件进场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掌握防烟排烟系统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 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造成故障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解决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系统。

11.消防用电设备的供配电与电气防火防爆。熟悉供配电系统和电器防火防爆的检查内容与要求;掌握变配电装臵、控制电器、电气线路及插座、灯具开关、家用电器等的防火措施;掌握电气系统维护的方法;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常见的电气消防安全隐患,提出消除隐患的技术措施。

12.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熟悉系统组件进场检查的内容与要求,掌握系统及各组件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的故障和原因,提出提出解决故障的方法与措施,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对系统进行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保养。

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熟悉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组件进场检查内容与要求;掌握系统布线、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析常见的系统故障及其原因,提出处理解决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对系统进行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保养。

14.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熟悉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进场检查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掌握系统及各组件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析常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检查处理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和维

护保养系统。

(四)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

1.区域消防安全评估。掌握区域消防安全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基本流程,运用区域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开展区域消防安全评估工作,评价区域火灾风险等级,提出降低或消除火灾风险,提高安全等级的处臵意见。

2.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掌握单体建筑消防安全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基本流程,运用建筑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开展建筑消防安全评估工作,评价建筑物火灾风险等级,提出降低或消除火灾风险,提高安全系数的处臵意见。

3.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熟悉性能化防火设计的适用范围、基本程序步骤、常用计算分析软件。运用性能化防火设计技术,确定建设工程消防安全目标,合理选择计算分析软件,确定火灾荷载,设定火灾场景,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估。

(五)消防安全管理

1.消防安全管理基础知识。熟悉消防安全管理的性质和特性;掌握消防安全管理的要素,制定消防安全管理的原则、方法与目标。

2.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熟悉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内容和要求;辨识和分析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运用相关消防行政法律法规,制定社会单位消防管理的相关制度,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3.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掌握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

培训的主要内容,辨识和分析单位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和实施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方案,评估消防教育培训效果。

4.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掌握应急预案编制的方法、程序与内容,辨识和分析单位消防应急预案的优缺点,根据消防法律法规与规定,针对单位实际,编制单位应急预案,提出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的要求和方法,评估预案演练效果。

5.施工现场消防管理。掌握施工现场火灾风险因素及防火管理内容与要求;辨识和分析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依据消防行政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建筑防火、临时消防设施、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开展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

6.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管理。掌握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主要特点及火灾风险因素,辨识大型群众性活动场所的不安全因素。依据消防行政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制定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安全方案。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一、考试目的

考查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消防法律法规、我国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及其他国家相关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消防安全管理的理论方法和专业技术,解决建筑防火、消防设施、消防安全评估、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消防安全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熟悉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对建设工程类别、建筑耐火等级、建筑总平面布局、建筑平面布臵、建筑构造、安全疏散、消防救援设施和建筑内部装修等的建筑防火案例进行分析,辨识不符合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的现象和隐患,提出解决问题和整改隐患的对策措施。

(二)熟悉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对建筑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其联动控制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等消防设施应用案例进行分析,辨识不符合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的现象和隐患,提出解决问题和整改隐患的对策措施。

(三)熟练掌握消防安全评估和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对消防安全评估和性能化设计评估案例进行分析,辨识安全评估和性能化设计评估方法步骤的缺陷和存在的不安全

因素,提出完善安全评估和性能化设计评估,消除安全隐患的对策措施。

(四)熟悉消防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掌握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对消防安全管理案例进行分析,辨识消防安全管理中不符合消防法律法规的现象和行为,提出整改的措施。

考 试 样 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燃烧生成气体一般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A 氧气 B 一氧化碳 C 氮气 D 氨气

2、对于t火灾的类型,国际标准《火灾安全工程第4部分:设定火灾场景和设定火灾的选择》ISO/TS16733,根据火灾增长系数α的值,定义了4种标准t火灾:慢速火、中速火、快速火和超快速火,它们分别在一定时间内可达到1 MW的火灾规模,其中中速火达到1 MW的火灾规模所需时间为()。

A 600s B 300s C 150s D 75s

二、多项选择题

1、灭火的基本原理包括()。

A冷却

B窒息

C隔离

D稀释

2、对于商业综合体建筑,在进行性能化评估时火灾场景的设计应考虑的内容包括():

A 火源位臵; B 火灾的增长模型;

C楼梯的宽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D 防排烟系统是否有效; E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否有效。

三、简答题

某市级单位办公楼,地下1层,地上14层,建筑高度54米,2

2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负1层为设备房,1层裙房为会议报告厅,有固定座椅1200个,2至14层为标准层,走道两侧布臵办公房间,内走道长度25米,设有可开启外窗。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1层会议报告厅的安全出口最少应设多少个?(2)标准层内走道的最小宽度应为多少?

(3)标准层内走道采用自然排烟,如宽度为2米,其可开启外窗面积最小应为多少?

(4)底层报告厅的吊顶,墙面装修材料最低标准是什么?

四、案例分析题

某商业综合体规划总建筑面积46.82万㎡,其中规划路南商业区地上部分面积为255 954㎡,地下部分面积为92 187.8㎡。根据平面功能分为六大功能区域:地下室、公寓、室内步行街、百货楼和娱乐楼、塔楼。

商业步行街为3层的多层建筑,建筑高度15.9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商业综合体为5层的高层建筑,建筑高度26.5m,一类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塔楼分别为19层、15层、19层,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一级。

步行街二层和三层的楼板在不同部分开口,形成了多个中庭,通过贯通的中庭三层叠加计算步行街的建筑面积达到49 916.61㎡。步行街二层防火分区示意图如图 1所示。

防火分区W-4 防火分区W-3 防火分区W-2 步行街准安全区 防火分区W-5 防火分区W-1 2-2号防火分区 2884.2 m2 2-3号防火分区 2245.3 m2 2-4号防火分区 2689.3 m2

图 1 商业步行街二层防火分区示意图

请结合案例,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该类商业综合体需要进行性能化评估的内容一般包括哪些?

(2)可通过哪些策略解决此类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中遇到的难题?

(3)确定设定火灾场景应考虑哪些因素?

(4)对该商业综合体进行性能化评估时宜采用什么火灾模型?

参考答案

一、1.B 2.B

二、1.ABC 2.ABDE

三、答题要点

(1)1层裙房会议报告厅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5个。

(2)标准层采用双面布房,其内走道的最小宽度应为1.4米。

(3)可启外窗最小面积应为1平方米。(4)吊顶为A级,墙面为B1级。

四、答题要点

(1)①步行街防火分区面积远超过规范的要求;②部分楼梯在首层不能直通室外;③步行街首层部分区域距离超过规范规定的最大长度。

(2)①可将步行街首层设计为临时安全区(准安全区);②将步行街一至三层叠加设计为一个防火分区,步行街两侧商铺按照防火单元的要求设计,每个单元的建筑面积不大于300㎡。(3)①应根据最不利的原则确定设定火灾场景;②应考虑有代表性的火灾场景;③应选择火灾风险虽然较小但发生频率较高的火灾场景。

(4)宜选择t火灾的类型,火灾增长系数α可取快速增长火,其值为0.0469kW/s。

第四篇:地震安全性评价教程

第一篇 总则

第一章工程地震与地震安全性评价

1.1工程地震与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地震工程中的作用

地觉学研究与地震有关的科学问题,包括:地震成因、震源力学、地震波及其在地球介中的传播、地震发生的规律、地震预报、地震灾害与对策和工程地震等。仅就直接为社会减灾服务面言,它至少有三方面的内容,即:地震预报、地震工程和地震社会学。短临地震预报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人身伤亡和启动应急数灾对策,中长期地震预报的目的则在于为地震工程和社会减灾提供设防标准,顾名思义,地震工程考虑地震危害性的工程问题,它可以分为工程地震和工程抗震两个方面。

工程地震以中长期地震预报结果为依据,提供一个工程或地区在其设计寿命中可能遭遇的地震危险,作为工程抗震的设防标准或依据,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对于一般工程,这一结果以全国或大区的地震区划图的形式给出,对于单项重大工程,需要以具体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或危险性的形式给出,对于面积较大的大中城市、经济开发区、或铺设线长或占地面广的生命线工程,则应以地震小区划的形式给出。抗震设防标准由法规性的文件加以规定,如全国地展烈度区划图和经过审查批准的专项文件,以及有关工作规范或规定。工程抗震设计,则应用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估计工程的抗震能力,再按照给定的抗震设防标准进行工程抗震设计。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是工程抗震设计的法规性规定。

地震社会学研究的是地震引起的社会问题,本应是与地震工程学并列的一个学科分支,但由于其发展晚于地震工程学半个世纪,又由于重要的地震社会问题多由工程震害所引起,故地震工程学与地震社会学两者的科学技术活动常合并进行。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地震工程学也包括地震社会学与社会地震学。社会地震学研究的是与社会有关的地震学,它包括地震预报与工程地震学;而地震社会学则包括震害预测与抗震减灾,其中震害既包括经济抵失,又包括人身伤亡,还可以包括社会地震学。上述关系川以简略地用图1.1.1表示。

地震工程学与地震社会学密不可分的原因还有两个,第一,广义而言,工程向题也是社会问題,社公损失主要由工程震害所引起;第二,这两个问题都可以用下述公式传示其主要内容: 灾害(RSK)=危险度(HZD)*[抗实能力(VUL)(1.1.1)*损伤

式1.1.1不仅可以用来估计灾害损失,还可以用来表示工程抗震设计和抗震鉴定加固等减灾措旅决策。如根据损失估计,可以选择更适当的抗震设防标准,从而调整工程社会系统抗震能力,以得到可以接受的损失程度。对于已有社会环境项目,可以根据其现有抗震能力,估计其可能的损失,从而决定是否要加固,对于一个地区或社会,可以进行各社会环境项目的震害预测,发现社会环境中的薄弱项目,决定提高其抗震能力的先后顺序。社会中自然环境抗震能力的改变,有时可以对某个灾种的危险度有重大影响,如兴建大型水库有可能诱发地震,从而增加地震危险度;改善自然植被环境,可以减轻洪涝灾害。上述这些关系可以用线图在公式中表示。

式(l,1,1)认为各社会环境项目之间相互独立无关,所以,此式是线性的。但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环境项目之同相互影响强烈而复杂,各项生产系统之间相互依存,供销关系链形成复杂网络,需要用非线性的关系代替上述线性关系,即在上式中引入一些求积号n.从而引入下述这样的因子:

RSK,(RSK,)或P(RSK,)x PCRSK,)(1.1.2)

其中,园括号表示函数关系。

这一节的目的在于指明:工程地震问题指的主要是与抗震设防标准或地震危险性有关的问题。为此,除地震活动性外,还必须理解工程和社会对地震的要求,再以此为目的,根据地震中长期预报的方法,估计场地的地震危险度。更具体地说,第一,根据工程或社会的特点,首先决定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地震动。如对一般房屋的震害估计,可以采用地震烈度;而对房屋工程的抗震设计则要给出地震动加速度和地震烈度;对于重大工程的抗震设计,就还要提出场地地震相关反应谱;对于地下直埋管线,则应给出地震动速度或地震动位移,由此导出地震时的地基变形;对于高耸或长跨等柔性结构,则要注意给出长周期反应谱或地震动速度或位移。第二,报据地质活动性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给出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的估计值,即抗震设防标准。对工程的理解,包括对一般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理解,以及对特殊和重大工程的抗震设计规范的理解,此外,再加上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熟悉,才能对各种各样的设计地震动参数或抗震设防标准作出合理的科学的估计。

除地震危险性分析佔计外,工程地震还包括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即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场地地震动安全性评价和场地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两者合起来就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也就是抗震设防标准主要内容。

本书以工程为主要对象,评价具体场地的工程地震问题称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1.2 抗震设计与抗震设防标准

设计的目的是使工程在承受所考虑的荷数(如以力表示的工程结构物的自重,可移动物如车辆,货物、人等的重量)或作用(如以变形或运动量表示的温度、地震动等)下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因此,抗震设计会涉及到地震作用和工程或社会安全性两方面的问题。抗震设计中考虑的地震作用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地震作用的大小或强弱;第二,所考虑地震作用的可能性(或概率)及其频繁程度(常温或罕温);第三,地震作用的动态特征,工程安全性包话上程达到何种安全程度为宜,下面分别介绍这些内容。1.2.1地震作用的强明

地震作用的强弱过去大多是通过地震烈度(I)的大小来表示的(见第18.3 节)在抗震设计中再通过近似的关系将烈度换算为设计地震动加速度(a或a/g,g为地球的重力加速度),用如图18.5.3所示,现在,国内外的抗震设计都普遍接受反应谱理论,即认为地震动像声音一样。由不同而复杂的频率成分所组成,在反应谱理论中,还要考虑反应谱随地震的大小、远近和工程所在场地的地质条件而改变形状大小,为了表示反应谱形状和大小的变化。至少要求用两个独立的参数来近似表示反应谱,一个参数表示反应谱大小,另一个参数表示反应谱的形状(如肥瘦和上要频段)。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就是这样的,如图2.2.1所示,我们用加速度反应最大值αmax=(u/g)βmax表示谱的大小,用特征周期Tg表示谱的肥瘦。这里βmax为高测部分反应谱的放大倍数。这种考虑反应谱和随地震大小远近和场地条件而变的反应谱,是近几十年国际抗震理论发展的成果,我国从60年代中起就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它将原来认为地震作用只是一个仅有大小强弱之分的静力理论,发展到必须考虑地震作用动态特征的动力理论。现在我国的抗震设计规范中所采用的地震烈度只和地震动加速度(k-a/g或

αmax)有关,而与频谱(如谱形参数T)无关,这样,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地震烈度几乎只是加速度的一个代名词。在日本,无论是常用的地震烈度(他们成为震度)或近几年采用的一种烈度计,也只是用地震烈度来作为地震动加速度或速度的代名词而已,实际上是与频谱形状无关的。

很早以前,有人建议过用三条直线来近似表示反应谱,这三条直线分别表示地震动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现在仅采用地震加速度和特性同期(T.正比于速度/加速度比值)这两个独立参数,是三个独立参数的进一步简化。

1.2.2 地震作用的概率估计

对于发生与否有很大不确定性的事件,人们常用概率本来表示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地震就是这样的事件。虽然人们对地震发生的时、空、强的规律已经有了许多认识,如强烈地震(如震级大于7者)大多发生在地质构造近代很强烈的构造带上,如我国华北的郯庐地震带、世界上的环太平洋地震带等等,但是这些构造带的范围常宽达几十公里以上,长达几百、上千公里,而发生地震的震级在6一8.5 之间,发生时间可能在几十年内、也可能在几百年以后,震级在8以上的地震在一个有限的地区范围内,甚至在上千年后。对于工程设计而言,这样 粗略的估计。或者说这么大的不确定性是不同于它所考虑的其他荷截的,如风、雪、洪水等等。但是,从当前的地震学知识来看,要想确定地说“距某工程场地50km之内,在今后50年内一定会发生至少一次7.5级的地震”是不大可能的事;比较科学的说法是: 发生上述地震或更大地震的概率不会超过10%。后一种说法比较接近于当前地震学家的认识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工程抗震设计就不可能像桥梁设计那样,把桥梁上布满车辆时所谓最大可能的荷载作为最大设计荷载,而只能给出某地今后50年内发生超过七度或超过加速度0.1g的可能性不超过60%,超过八度或0.2g的可能性不超过10%,超过九度或0.4g的可能性不超过 2%,等等。当然给出这些量的同时,还可以给出与之相应的反应谱或其他地震动量。在工程设计中可以和抗震设计相比拟的例子是洪水,如500年或1000年一遇的洪水,设计地震动量也可以用多少年一遇的方式来表示,如上述50年60%、10%和2%大体相当于80年、500年和1000 年一遇。1.2.3 地震作用的动态特征(参见第18 4节)地震动态作用的完整描述是:在三个平移和三个转动方向上各自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a(t)。这是一种理想,目前还无此可能。对于特别重要的工程,如核电厂,其抗震设计规范中才规定应该采用三个平移方向的地震动时程作为设计地震作用,对于特别重要的高楼和特大桥梁,一般则只要求考成一个或两个方向的地震动时程。

由于按地震动时程进行工程结构的动力分析是一项复杂而费时的工作,所以对于一般工程。都采用简化了的动力分析方法,即反应谱法。现在看来,抗震设计对地震动的进一步要求是考虑反应谱的变化因素,并进一步用简化方式考虑地震动持续时间的影响。

1.2.4 工程安全性或抗震设计标准

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如何判断或定义工程的抗震安全性,第二,如何选择适当的安全性,以得到安全与经济之间的平衡。

地震安全性的定义在近几十年内有了变化。开始人们只注意到地震时的人身安全,以工程结构是否破坏作为安全的唯一要求,即要求在结构的各构件设计中满处下式:

f1+f2≤f0/u 式中,f1与f2分别是由常见荷载(如自重、室内货物、桥上车辆等)和地震作用引起的构件中的内力,f0为此构件的强度,u为安全系数,一般略小于2。

但近几十年,人们对地震安全性的要求已从单纯的人身安全发展到工程功能安全的概念,简单地说,即要求所设计的工程在常遇(使用期内可能遇到几次)的小震下,工程基本无损,无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在难得一遇的中震下,经修理后仍可继续使用而在不大可能遭遇的特大地震下,可以允许工程破坏,但仍不倒塌,以保证人身安全,地震后此工程可能报废:即所谓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功能要求。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就采用此原则,与小、中、大震的地震动相应的超越概率分别为50年内60%、10%和2%,即80年,500年和1000年一遇的地震动,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样的安全要求是当前国际常用的标准,按此标准选定设计地震动的大小,以求得安全与经济的平衡,在原则上十分合理,但难以用定量分析导出其数值,主要困难在于各使用阶段的经济损失难以计算。为此。人们大多用经验性的方法来决定小、中、大震的超越概率的取值。现以我国现行的抗震规范为例说明如下。

在七八十年代,我国规范只采用一个中震,其大小由规范制定者和地震工作者按经验确定。当时的抗震设计规范有两个要求,即在给定的地震动下,进行强度和形变两项验算,如在八度地区,其对应的地震加速度为k-a/g=0.3,在强度验算时,设计地震动取为Ck,C约等于1/3,故Ck=0.1,按此进行强度设计;在验算结构变形时,要求在地震动为k=0.3下的变形满足安全要求。这一方法可以归纳如下,在地震动k=0.1时,满足强度要求,保证结构不坏;

在地震动k=0.3时,满足形变要求,要求结构无严重破坏。

90年代后,日本和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均明确要求按两级地震动进行设计,如我国规范要求:

在地能烈度为1-1.55(小震)成地震系数为k/3时,进行强度校核,要求结构不坏;在地震烈度为I(中震)或地震系数为是k-a/g时,自动满足中震可修;在地震烈度为I+1(大震)或地震系数为(4~ 6)*k/3时,进行形变验算,要求结构不倒塌。

上述小、中、大震的定义,又被解释为其超越概率分别为50年内63%、10%和2%~3%。这三种定量的定义(即烈度差、地震系数和超越概率)在全国范围内大致可行,但是这种差别会因地区、因烈度高低而可能有很大的变化。例如在我国不同地区内,按超越概率定义的小、中震的烈度基可能在0.5 至2.5度,中、大震之差可能在0.5 至2度之间。对于一般工程,这种近似的简单处理是可行的,对于特殊的、重大的工程则需慎重。

真正的、定量的安全与经济的综合分析,目前尚未见应用于抗震设计规范的具体分析中。

1.3 抗震设计与设计地震动

工程抗震设计包括抗震构造措施和抗震计算分析两个方面。抗震构造措施以经验为主,根据经验提出一些关于工程构造上的规定。一类规定是对总体的要求,如要求房屋体形规整和整体性强,要尽量避免容易在强地震作用下产生突发性的脆性破坏,要尽量设置多道抗震防线,要尽量选择稳定均匀的建设场地,另一类规定是关于细节的,如房屋层高、圈梁与构造柱的设置、钢筋的布置与连接等等。这些结构构造措施的抗震能力难以定量计算,其正确性与有效性来自震害现场的经验和教训,多数是经过定性分析或试验证明有效的。

计算分析以结构动力反应分析为主,也包括试验分析,其结果既符合数理力学原现,又符合震害经验教训,并以规范的形式给出法定的计算方法。按照规范规定,就可以确定部件的尺寸和配筋,以确保所要求的抗震能力,一般工程的震害经验多,抗震设计就以构造措施为主;特殊工程的震害经验少(当然,也应符合一些通常需要满足的原则),抗震设计则以计算和试验分析为主,又由于这些工程的重要性很高,计算方法还应该是先进而又保守的。

工程的抗震设计分析需要以给定的设计地震动态数为依据(见第二章)。最简单的设计地震动多数包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在一般工程的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标准反应谱,即不随地震环境而变的反应谱;对重大工程,则应采用随地震环境而变的场地地震相关反应谱。最详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包括很多参数,如场地地震相关反应谱(其中隐含了峰值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和地震动强度包络函数f(t)(其中隐含了强震动持续时间),有时还要求地震动加速度过程a(t)。随着工程的重要性、特殊性和复杂性的增加,设计地震动参数和计算分析方法也要求逐渐详细复杂,有时甚至还要求进行模拟地震动的动力试验,这时,也需要一组地震动加速度过程。如我国现行《建筑抗能设计规范(GBJ 1189)》第4.1.2 条规定:“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表4.1.2所列高度范围的房屋建筑,宜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这里所说的时程分析法就是按给出的地震动加速度过程a(t),逐步计算结构的地震动力反应,此法也称为动力分析法。

总之,设计地震动多数是工程抗震设计两个要求之一的计算分析的依据,工程抗震设计的另一要求,即抗震构造措施,通常是根据地震分区规定的,地震分区可以是地震烈度分区,也可以是地震动分区。这种分区和设计地震动更详细的规定都风了抗震设防标准,1.4一般工程与特殊重人工程的设计地发动参数

工程对设计地震动参教的具体要求随工程的重要性程度而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以下四个因素对设计地基动参数影响的处理方式,即:哪些参数,其超越概率,地震环境,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4.1工程重要性的差异

农1.4.1中列举了一般工程与重大工程的一些差异。就中国有言,每年建造的一般房屋可达几十万栋之多,量大而广;而核电厂或三峡大坝那样的重大工程,则几年甚至几十年才有可能建造一座,一栋房层的震害后果一般可能设计几十人的生命财产,而一座核电厂或三峡大坝的震害则可以使几个县甚至几个省的几十万至几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不可估计的长期的巨大损失。这些区别说明,重大工程应该采用更加安全的抗震设防标准。另一方面,人们对一般房屋有丰富的震害经验,按此经验设计,已可保证一定的安全性,而核电厂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虽然出现过一些事故,大都由于人为错误,而非地震所致,就地震而言,尚 无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故不能依赖于由一般房产外推至核电厂的经验,而必须依靠、补充或参考理论计算和试验分析的结果进行抗震设计。因此,从抗震设计技术上说,就要求采用先进而保险的数据、计算、试验和经验方法。综合地进行设计。另外,重大工程的前期工作和设计时间都较长,经费投入较多,有条件、有时间进行更详细更保险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即对地震环境进行更深入、更详细的了解,对可能产生的地震动特性与场地的地震影响进行更细致的分析研究。以确保安全。

1.4.2 设计地震动参数

前面说过,工程对设计地震动参数的要求,一方面与工程的重要性有关。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工程的特性。从繁简程度分,设计地震动参数从简单到详细的排序是:

1、地震烈度,由此换算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2、峰值加速度a或地震系数k=a/g和标准反应谱或标准放大系数谱,标准谱一般不考虑地震环境,但可以近似地考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

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和峰值速度v,或等效峰值加速度EPA 和等效峰值速度EPV,或其“等效对”:地震系数k和反应谱特征周期成拐点周期T=2πv/a或2π(EPV)/(EPA)。这几对值(a,v;EPA,EPV ;k,T)都可以初步近似地表示随地震环境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而变的反应谱,即场地地震相关反应谱;

4、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峰值速度v和峰值位移d,或它们的等效值,这一组参数可以较好地近似表示反应谱,特别是在长周期部分;

5、上述参数再加上地震动持时或强度包络远数f(t);

6、地震动加速度过程a(t);

7、在特殊情况下,还要求近距离(几十至几百米)内的地震差动和地震动的相关性,一个相互垂直分量的地震动加速度过程。还可以包括绕这三个轴的转动,后面这几项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成熟的估计方法。表1.4.2给出了一些事例,表1.4 2 各类工程对设计地震动参数的要求

1.4.3 设计地震动参数的选择标准 对一项具体工程选择多大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决定于对安全程度的要求。安全程度有时用超越概率来定量化,有时则根据经验和传统做法来选定,而不说明相应的超越概率值。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11-78)》 和1977 年第二代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中规定的设计地震烈度,即无相应的超越概率值。对我国第二代地震烈度区划图中45 个城市结果的分析认为,当时给出的地震烈度大致相当于50年10%或每年2%的超越概率;高孟潭、韩炜1992年对我国第三代地震烈度区划图中7000多个场点结果的分析认为。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给出的结果,与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J 11-89)》 中的有关规定不完全恰当,需要进一步说明其间的关系。1.4.3.1小震、中震、大震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11-89)》将我国第三代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给出的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值定义为中震1,然后定义小震与大震,如表1.4.3。

表1.4 3 规范CBJ 11-89小、中、大震的定义

此规范要求,按小震进行弹性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强度设计,按大震进行非弹性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变形验算,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目的。表1.4.3中的数值是根据七八十年代之交时的研究结果确定的。

1.4.3.2小震、中震、大震的概率和加速度

根据1992年的新数据。若按上述超越慨率定义,小、中震和大、中震的烈度差将有不小的变化,变化范围因地区和烈度而异,大体如表1.4.4所示,表中大震超越概率取50 年2%;若按上述烈度差定义,小震和大震的超越概率也有不小的变化,变化范围也因地区和烈度而异,大体如表1.4.5所示。

表1.4.4 小、中震与中、大震的烈度差

表1.4.5 小、大震烈度与50年超越概率值(%)

由此可以看出以下几点结果:

1、上述数值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的关异;

2、与小震I一1.55度相应的50年超越概率在52%到99%之间,以72%为最多,而不是63%;

3、与大震I+1度相应的50年超越概率在0.3%到1.9%之间,以0.5%~0.7%为主,远小于2%的规定值。了解这些差别之后。在尚未作出进一步的明确规定之前,就应该提出这两种结果,与设计者共同研讨如何选取。

l.4.3.3 工程重要性与超越概率 我国和国际趋向一样,对一般房屋,相当于中震的设计地震动加速度的超越概率均超50年10%左右,对于核电厂的大震,即极限安全地震动,则取年超越概率0.1%,约相当于50年超越概率0.5%。我国对特大厦如三峡大坝取年超越概率0.2%或50年1%,对悬索桥有时取年超越概率0.5%,约相当于50年2.5%。由此可见,从一般房屋、特大桥桥梁、特大水坝到核电厂,重要性逐步加大,安全性要求逐步提高,采用的超越概率逐步减小,它们的比值约为20:5:12: 1。上述这些数值的选择。应该由有关工程部门按型有关抗震设防标准的规定,针对具体工程作出选择;在特别重要的情况下,也可由上级主管部门决定。由于工程的地震安全性的大小,除了直接影响业主之外,还会影响到公众生命的安全。业主亦负有维护社会安全之责,故政府对此应有一最低要求。

1.4.4 地震环境的影响 一般工程量大而广、无条件也无必要逐个工程详细研究其地震环境,可以只是根据全国地震区划图给的地震烈度成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设计。全国地震区划图经针对全国这样大的面积进行的,目的在于为一般工程服务,因而对一个特定的地点而言,研究得可能不够详细。例如有些历史地震由于资料不全,研究不多,震中区可能确定得不当;又如有些潜在震源区的边界划分可能不够恰当。对于重大工程而言,就要求仔细考虑这些因素,以保证工程的安全。从原则上说、这项工作应该仔细研究下列因素:对场地有影响的历史地震的定位与震级,有影响的潜在震源区的详细划分及其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数值,适用于本地区的地震衰减关系,以及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由于研究的深度不同,所得的结果自然可以不同于全国地震区划图,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这一工作应该适当考虑地震的大小远近的影响,从而给出更适当的设计反应谱,即场地地震相关反应谱。它完全可以不同于规范中规定的标准反应谱

1.4.5 场地条件的影响

一般工程在采用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时,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采用了简化的场地分类的方式,即:

1、认为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给出的是所谓的“平均场地”,即1类场地;

2、如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规范那样,将场地简化为如下的四类(I一VI),按这四类给出不同的标准反应谱。

I类场地:

1、坚硬场地土,上无更软弱的覆盖土层;

2、厚度不超过9m的硬场地土;

3、厚度不超过3m的中软至软弱场地土。II类场地:

1、厚度超过9m的中硬场地土;

2、厚度超过3m但不超过80m的中软场地土;

3、厚度超过3m但不超过9m的软弱场地土。III类场地:

1、厚度超过80m的中软场地土;

2、厚度超过9m但不超过80m的软弱场地土。IV类场地:厚度超过80m的软弱场地土。上述规定的细节可能因规范而异。

对于重大工程,上述简化过于简单,因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千变万化,而且对设计地质动的影响又较大,在对地震环境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已有详细了解之后,就不应该采用上述这种用过分简化的方法引入不必要的误差。所以,对重大工程均要求考虑具体的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来估计设计地震动参数,而不再对场地进行分类,方法见第二十二章。

1.5地震区划与设计地震动参数

大面积的地震烈度区划是针对量大面广的一般工程需要给出的抗震设防标准,因而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它仅有局部影响的因素未加考虑。地震区划图中的参数可以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也看可以是地震烈度,或者是以数字1,2,3或字母A,B,C表示的分区号;若为后两者,就需要再规定一个将地震烈度或分区号转换为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关系。地震烈度区划并不区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给出的地震烈度是对所谓“平均场地”而言的。现在还只能给出这种场地或不分场地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因为历史地震烈度点的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无法逐一查明,可是我们可以认为,历史上的居民点虽然也有少数建于基岩或软弱场地上,但绝大多数建于I类或“平均场地”上的。非基岩场地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物理意义不强,因为地震波是在基岩介质中,而不是在土壤介质中传播衰减的;土壤介质对地震动所起的只不过是一种滤波作用,即放大和减小不同频段的地震波,而不宜作为衰减处理。

1.6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内容

由图1.1.1可见,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是地震工程的一部分。首先应根据工程特性,明确设防所要求的地震动参数;接着应用中长期地震预报的理论,根据地震历史数据和地质构造资料,估计地震活动性;再根据地震烈度和地震动衰减关系,估计工程场地的设计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最后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估计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对于一个地区,则应再根据此地区多个场点的结果,给出设计地震动的影响。对于一个地区,则合称地震小区划图。对于跨越活动断层的工程,还要估计此断层可能产生的位错。上述这些结果都要有地震发生可能性(如超越概率)的估计,根据工程的重要性规定其取值,这就是

第五篇:一级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资料

一级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

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

(征求意见稿)

编 写 说 明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关于印发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和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及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56号),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的委托,组织编写了《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2014版)》,并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定通过。

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分一级、二级两个级别。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设臵“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技术综合能力”和“消防安全案例分析”三个科目;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设臵“消防技术综合能力”和“消防安全案例分析”二个科目,各科目单独考试,单独计分。考试大纲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即要求应考人员具备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熟悉即要求应考人员对该知识具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即要求应考人员对该知识有正确的认识。

该考试大纲是从我国消防专业技术人员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出发,适应社会化消防工作需要,突出体现了对消防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是从事注册消防工程师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复习备考的依据。

因时间仓促,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妥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根据新消防法律法规的颁布、新消防专业技术的发展,不断修订和完善。

考 试 说 明

一、考试目的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安全发展需要,提高消防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客观评价安全消防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考试性质

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公安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执业资格考试,每年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一次。该考试的成绩实行三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参加三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三个考试内通过全部科目。考试合格方可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三、考试方法

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在答题卡上作答。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分3个半天进行。《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和《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2.5小时,《消防安全案例分析》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分2个半天进行。《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科目的考试时间为2.5小时,《消防安全案例分析》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考试科目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科目共三科:《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技术综合能力》和《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科目共二科:《消防技术综合能力》和《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五、考试题型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和《消防技术综合能力》科目的考试题型为客观题。“单项选择题”要求从备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作为答案。“多项选择题”的每题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选项,错选不得分;漏选,所选的每个选题得0.5分。“简答题”依据问题中的设问进行简要回答。在全部选择题中,有50个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5个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个简答题,每题4分。《消防安全案例分析》科目考试题型包括客观题(占分值的30%)和主观题(占分值的70%),客观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主观题为综合案例分析题。三个科目试卷总分均为100分。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一、考试目的 考查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对于消防科学技术基础理论、消防技术专业知识和消防技术标准及建设工程消防技术规范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包括建筑主动防火、被动防火、安全疏散技术措施及应用方法,各类建筑消防设施的基本原理及管理要求,各类建筑和场所的火灾危险特点及防火安全措施,火灾风险评估的方法及作用等。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消防基础知识

1.燃烧基础知识。熟悉固体、液体、气体的燃烧特点;掌握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辨识和分析各种燃烧物质的燃烧产物及其有毒有害性。

2.火灾基础知识。熟悉火灾的危害性,分析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掌握火灾的定义,对不同的火灾进行辨识和分类;掌握火灾发生和发展蔓延的机理,提出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3.爆炸基础知识。熟悉爆炸危险源的概念及常见危险源,分析引起爆炸的主要原因对不同的爆炸,根据其形式和特点进行辨识和分类;掌握浓度爆炸极限、温度极限的定义,运用爆炸极限判定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提出有爆炸危险场所建筑物的防爆要求以及防爆安全操作规程。

4.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知识。掌握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分类和特性,辨识不同危险品的火灾危险性,运用相关消防专业技术,提出易燃易爆危险品的防火防爆要求和灭火基本方法。确定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安全管理的措施。

(二)建筑防火

1.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熟悉各类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掌握各类生产和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方法;根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各类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

2.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熟悉建筑的不同分类方法,掌握不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和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的要求;根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各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以及不同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提出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防火的要求。

3.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了解城市建筑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掌握防火间距的设臵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建筑规模和耐火等级,分析和确定建筑规划选址、总体布局以及建筑物内平面布臵的消防要求,提出防火间距不足时应采取的防火技术措施。

4.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熟悉防火分区划分应考虑的因素和常用的防火分区分隔构件。掌握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阀、挡烟垂壁的设臵要求;根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针对不同建筑物和场所,提出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基本方法与防火分隔设施的设臵要求。

5.安全疏散。掌握建筑安全出口、疏散走道、避难走道、避难层的设臵要求;依据消防法律法规,辨识和分析工业与民用建筑在疏散楼梯形式、安全疏散距离、安全出口宽度等方面存在的隐患;运用安全疏散相关技术和消防标准,针对不同的建筑,确定疏散设施的设臵方法和要求。

6.建筑电气防火。熟悉电线电缆选择和电气线路保护的措施要求,辨识和分析电气照明器具和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及使用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电动机的火灾危险性,提出电动机的火灾预防措施;依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解决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的防火保护措施技术问题。

7.建筑防爆。掌握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要求,根据消防法律法规,辨识和分析建筑防爆安全隐患。掌握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与范围,提出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臵的具体要求;掌握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的原理和措施,辨识电气设备的基本防爆型式;运用消防法律法规、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解决建筑物防爆技术难题。

8.建筑设备防火防爆。分析锅炉房、电力变压器等燃油燃气设施的火灾危险性,辨识锅炉房、电力变压器等燃油燃气设施防火防爆措施应用的正确性;分析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依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不同的防火防爆技术,提出消除隐患的方案。

9.建筑装修、保温材料防火。掌握建筑装修材料的分类分级以及装修防火要求,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辨识和分析建筑装修存在的火灾隐患,提出隐患整改的方案;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识各装修材料和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制定不同建筑物和场所内部装修与外墙保温系统的消防安全要求。

10.灭火救援设施。掌握消防车道、消防登高面、消防救援窗及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消防电梯等消防救援设施的设臵目的与要求,运用消防法律法规和相关消防技术标准,解决实际工程中消防救援设施设臵的技术问题。

(三)建筑消防设施

1.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了解消防给水系统的主要构成及系统的类型,熟悉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的设臵要求。运用消防法律法规、相关技术和标准规范,正确选用建筑室内外消防给水方式和用量,提出消防供水设施和管路的设臵要求。

2.自动水灭火系统。掌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等自动水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和系统特点,熟悉各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参数,运用相关技术和标准规范,根据各个系统的适用范围、选型原则以及设臵要求,分析和辨识建设工程中自动水灭火系统系统选择和设臵的合理性,提出完善的要求。

3.气体灭火系统。掌握二氧化碳、七氟丙烷、IG541等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和系统特点,熟悉各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参数,运用相关技术和标准规范,根据各个系统的适用范围、选型原则以及设臵要求,分析和辨识建设工程中气体灭火系统选择和设臵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方案。

4.泡沫灭火系统。掌握低倍数、中倍数、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和系统特点,熟悉各个系统的喷射方式、结构形式、应用方式、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臵要求;运用相关技术和标准规范,根据各个系统的适用范围、选型原则以及设臵要求,分析和辨识建设工程中泡沫灭火系统选择和设臵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修正方案。

5.干粉灭火系统。掌握干粉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分类方式、系统组成和适用范围,熟悉系统的控制方式、工作原理和设计参数;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辨析不同保护对象系统设臵的合理性,提出系统设臵要求和干粉用量的计算方法。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熟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分类、组成及组件功能,掌握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和可燃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以及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和电气火灾监控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臵要求,分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根据不同建筑和场所的特点,评价系统的选型和设臵的有效性。

7.防烟排烟系统。熟悉建筑防烟排烟设施的分类形式和设臵要求,掌握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参数,辨识和分析建筑防排烟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针对建筑工程实际,评价防排烟方式和系统设臵的有效性。

8.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熟悉消防应急灯具的分类、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要求,掌握系统的选择原则和设臵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辨析系统型式和设备性能,制定相应系统设计要求。

9.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熟悉系统组成和相关设备的主要功能,掌握系统分类、工作原理、主要功能、设计原则和性能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制定系统设臵和使用要求。

10.建筑灭火器配置。了解灭火器的分类及其型号标识与主要参数,熟悉水基型、干粉、二氧化碳等常用灭火器的基本构造与灭火机理,掌握各类灭火器的适用范围、配臵计算方法以及选型与设臵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析灭火器的配臵与保护对象的适应性,确定建筑物和场所配臵灭火器的计算方法和配臵要求。

11.消防供配电。熟悉消防负荷和消防电源的分级与要求,掌握消防备用电源的组成、选型要求和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方式,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辨析消防供电方式和消防负荷等级的合理性,制定消防供配电设计要求。

(四)其它建筑、场所防火

1.石油化工防火。熟悉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的工作原理和火灾特点。运用石油化工相关技术和标准,根据石油化工装臵布臵、物质特性和生产储存特点,辨识和分析石油化工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制定事故防控措施,提出规划选址和功能区域划分的要求和方法。

2.地铁防火。熟悉地铁建筑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分析不同火灾工况下消防设施运行状况和人员疏散特征,掌握地铁的防火要点。运用地铁防火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地铁靠站、运行等不同过程及站台区、车轨区等不同区域的火灾危险特征,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3.城市隧道防火。熟悉隧道分类、建筑特性和火灾特点,掌握隧道防火设计要求,辨识和分析城市交通隧道的火灾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解决城市隧道防火设计技术问题。4.加油加气站防火。熟悉加油加气站的火灾危险性以及加油加气站的分类分级。掌握加油加气站防火间距、平面布局、建筑防火、消防设施等方面的防火要求,依据消防法律法规,辨识加油加气站的火灾隐患。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针对工程实际,制定加油加气站规划选址、平面布局等防火设计方案。

5.发电厂防火。熟悉发电厂的不同类别及其发电机理,掌握火力发电厂建筑防火设计和消防设施配臵的要点。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分析火力发电厂存在的主要火灾危险源以及火灾事故危险性,制定火灾防范对策措施,提出火力发电厂消防扑救力量配臵和防火设计要求。

6.飞机库防火。掌握飞机库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设计要求,运用飞机库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飞机库的消防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提出特殊的防火设计要求。

7.汽车库、修车库防火。掌握汽车库、修车库的火灾特点和防火设计要点,依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汽车库、修车库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汽车库、停车库的消防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提出防火设计要求。

8.洁净厂房防火。掌握洁净厂房的火灾特点和防火设计要求,分析洁净厂房的消防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运用洁净厂房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洁净厂房火灾危险,制定防范火灾的对策措施,提出消防设施配臵等防火设计要求。

9.信息机房防火。掌握信息机房的火灾危险特点和防火设计要求。运用信息机房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信息机房的消防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提出消防设施配臵等防火设计要求。

10.古建筑防火。掌握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安全措施要求。运用古建筑相关消防技术和管理规定,辨识和分析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及其火灾危险特征,制定古建筑火灾防范的对策措施。

11.人民防空工程防火。掌握人民防空工程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安全措施要求,依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人民防空工程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人民防空工程消防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以平战结合的人民防空工程为重点,提出防火设计要求。

(五)消防安全评估

1.火灾风险识别。熟悉火灾危险源可能带来的火灾风险和预防、控制危险发生的措施要求,掌握火灾危险源分类方法,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常见的火灾危险源,制定火灾危险源的管控措施,消除或减小火灾风险。

2.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了解火灾风险评估基本流程、常用评估方法以及试验模拟方法基本技术手段;掌握安全检查表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技术特点,运用事件树分析方法进行事故致因分析,根据相关消防技术和法律法规,制定对区域和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的方案。

3.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了解烟气及疏散模拟计算分析手段、影响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及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耐火的计算方法;掌握疏散安全所需时间的组成和计算方法,运用相关性能化消防技术,设定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目标和条件,制定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

一、考试目的

考查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在开展消防安全技术工作过程中,掌握消防技术前沿发展动态,熟练运用消防有关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组织开展建筑防火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解决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以及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评估等复杂、疑难消防安全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 1.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与消防工作相关的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基本内容,熟悉《消防法》、《规划法》等法律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行政法规的主要内容,掌握消防工作方针、原则和消防工作责任制。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制度、消防安全检查制度等消防管理制度的法律依据及其完整性,辨识消防违法行为及其相应的法律责任,提出整改违法行为的方案。

2.消防职业道德。熟悉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掌握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熟悉注册消防工程师的执业范围、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根据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辨识和分析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行为的合法性,提出规范执业行为、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二)建筑防火检查

1.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检查。掌握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臵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辨识和分析建筑耐火等级、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臵、消防车道和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及其他灭火救援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解决消防安全总体布局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平面布臵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2.防火防烟分区检查。掌握防火防烟分区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根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划分,防火墙、防火门(窗)、防火卷帘、防火阀和防火隔间设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解决防火防烟分隔设施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开展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设施的检查。

3.安全疏散检查。掌握安全疏散设施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辨识和分析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避难走道、避难层(间)、下沉式广场等疏散设施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方案。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确定厂房、住宅和公共建筑中安全出口数量、疏散宽度、疏散距离等疏散安全的要求,开展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检查。

4.易燃易爆场所防爆检查。掌握易燃易爆场所防爆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排查易燃易爆场所存在的火灾爆炸的危险性,提出整改措施。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易燃易爆场所防爆、泄压设施的正确性,制定防火防爆的管控措施。

5.建筑装修和建筑保温检查。掌握建筑装修和建筑保温系统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熟悉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划分,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识建筑内部装修和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排查建筑装修和保温系统的火灾隐患,制定防范火灾的对策措施。

(三)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

1.基本要求。掌握消防设施施工质量控制要求,以及消防设施安装与调试、技术检测与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要求;辨识和分析消防控制室技术条件、维护管理措施和应急处臵程序的正确性。

2.消防给水系统。掌握消防给水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方法。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造成故障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解决方法。

3.消火栓系统。掌握消火栓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方法。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造成故障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解决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保养系统。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喷雾灭火系统。熟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喷雾灭火系统各组件进场检查要求及方法,掌握系统及其组件设臵、安装调试、检测验收和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系统故障及其原因,提出处理解决办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保养系统。

5.细水雾灭火系统。熟悉细水雾灭火系统主要部件进场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掌握系统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系统常见故障及其原因,提出处理解决办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系统。

6.气体灭火系统。熟悉气体灭火系统各部件、组件进场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掌握气体灭火系统的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造成故障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解决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系统。

7.泡沫灭火系统。熟悉泡沫灭火系统主要部件安装前的检查内容和方法,掌握系统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系统主要故障及其原因,提出相应处理解决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对系统进行安装、调试、检测和和维护保养。

8.干粉灭火系统。熟悉系统主要组件进场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掌握系统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系统主要故障及其原因,提出相应处理解决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系统。

9.建筑灭火器配置。熟悉灭火器产品进场检验(查)内容和方法,掌握灭火器配臵、安装、验收、检测、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建筑灭火器配臵的正确性,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配臵和维护保养灭火器。10.防烟排烟系统。熟悉防烟排烟系统各部件、组件进场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掌握防烟排烟系统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造成故障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解决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系统。

11.消防用电设备的供配电与电气防火防爆。熟悉供配电系统和电器防火防爆的检查内容与要求;掌握变配电装臵、控制电器、电气线路及插座、灯具开关、家用电器等的防火措施;掌握电气系统维护的方法;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常见的电气消防安全隐患,提出消除隐患的技术措施。

12.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熟悉系统组件进场检查的内容与要求,掌握系统及各组件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的故障和原因,提出提出解决故障的方法与措施,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对系统进行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保养。

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熟悉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组件进场检查内容与要求;掌握系统布线、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析常见的系统故障及其原因,提出处理解决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对系统进行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保养。14.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熟悉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进场检查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掌握系统及各组件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析常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检查处理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系统。

(四)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

1.区域消防安全评估。掌握区域消防安全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基本流程,运用区域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开展区域消防安全评估工作,评价区域火灾风险等级,提出降低或消除火灾风险,提高安全等级的处臵意见。

2.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掌握单体建筑消防安全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基本流程,运用建筑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开展建筑消防安全评估工作,评价建筑物火灾风险等级,提出降低或消除火灾风险,提高安全系数的处臵意见。

3.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熟悉性能化防火设计的适用范围、基本程序步骤、常用计算分析软件。运用性能化防火设计技术,确定建设工程消防安全目标,合理选择计算分析软件,确定火灾荷载,设定火灾场景,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估。

(五)消防安全管理 1.消防安全管理基础知识。熟悉消防安全管理的性质和特性;掌握消防安全管理的要素,制定消防安全管理的原则、方法与目标。

2.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熟悉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内容和要求;辨识和分析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运用相关消防行政法律法规,制定社会单位消防管理的相关制度,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3.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掌握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辨识和分析单位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和实施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方案,评估消防教育培训效果。

4.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掌握应急预案编制的方法、程序与内容,辨识和分析单位消防应急预案的优缺点,根据消防法律法规与规定,针对单位实际,编制单位应急预案,提出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的要求和方法,评估预案演练效果。

5.施工现场消防管理。掌握施工现场火灾风险因素及防火管理内容与要求;辨识和分析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依据消防行政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建筑防火、临时消防设施、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开展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

6.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管理。掌握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主要特点及火灾风险因素,辨识大型群众性活动场所的不安全因素。依据消防行政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制定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安全方案。

一、考试目的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考查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消防法律法规、我国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及其他国家相关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消防安全管理的理论方法和专业技术,解决建筑防火、消防设施、消防安全评估、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消防安全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熟悉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对建设工程类别、建筑耐火等级、建筑总平面布局、建筑平面布臵、建筑构造、安全疏散、消防救援设施和建筑内部装修等的建筑防火案例进行分析,辨识不符合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的现象和隐患,提出解决问题和整改隐患的对策措施。

(二)熟悉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对建筑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其联动控制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等消防设施应用案例进行分析,辨识不符合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的现象和隐患,提出解决问题和整改隐患的对策措施。

(三)熟练掌握消防安全评估和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对消防安全评估和性能化设计评估案例进行分析,辨识安全评估和性能化设计评估方法步骤的缺陷和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完善安全评估和性能化设计评估,消除安全隐患的对策措施。

(四)熟悉消防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掌握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对消防安全管理案例进行分析,辨识消防安全管理中不符合消防法律法规的现象和行为,提出整改的措施。

一、单项选择题

1、燃烧生成气体一般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A 氧气 B 一氧化碳 C 氮气 D 氨气

2、对于t火灾的类型,国际标准《火灾安全工程第4部分:设定火灾场景和设定火灾的选择》ISO/TS16733,根据火灾增长系数α的值,定义了4种标准t火灾:慢速火、中速火、快速火和超快速火,它们分别在一定时间内可达到1 MW的火灾规模,其中中速火达到1 MW的火灾规模所需时间为()。

A 600s B 300s C 150s D 75s

二、多项选择题

1、灭火的基本原理包括()。

A冷却

B窒息

C隔离

D稀释

2、对于商业综合体建筑,在进行性能化评估时火灾场景的设计应考虑的内容包括():

A 火源位臵;

B 火灾的增长模型;

C楼梯的宽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D 防排烟系统是否有效;

22E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否有效。

三、简答题

某市级单位办公楼,地下1层,地上14层,建筑高度54米,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负1层为设备房,1层裙房为会议报告厅,有固定座椅1200个,2至14层为标准层,走道两侧布臵办公房间,内走道长度25米,设有可开启外窗。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1层会议报告厅的安全出口最少应设多少个?(2)标准层内走道的最小宽度应为多少?

(3)标准层内走道采用自然排烟,如宽度为2米,其可开启外窗面积最小应为多少?

(4)底层报告厅的吊顶,墙面装修材料最低标准是什么?

四、案例分析题

某商业综合体规划总建筑面积46.82万㎡,其中规划路南商业区地上部分面积为255 954㎡,地下部分面积为92 187.8㎡。根据平面功能分为六大功能区域:地下室、公寓、室内步行街、百货楼和娱乐楼、塔楼。

商业步行街为3层的多层建筑,建筑高度15.9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商业综合体为5层的高层建筑,建筑高度26.5m,一类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塔楼分别为19层、15层、19层,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一级。

步行街二层和三层的楼板在不同部分开口,形成了多个中庭,通过贯通的中庭三层叠加计算步行街的建筑面积达到49 916.61㎡。步行街二层防火分区示意图如图 1所示。

图 1 商业步行街二层防火分区示意图

请结合案例,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该类商业综合体需要进行性能化评估的内容一般包括哪些?

(2)可通过哪些策略解决此类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中遇到的难题?

(3)确定设定火灾场景应考虑哪些因素?

(4)对该商业综合体进行性能化评估时宜采用什么火灾模型?

参考答案

一、1.B 2.B

二、1.ABC 2.ABDE

三、答题要点

(1)1层裙房会议报告厅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5个。(2)标准层采用双面布房,其内走道的最小宽度应为1.4米。

(3)可启外窗最小面积应为1平方米。(4)吊顶为A级,墙面为B1级。

四、答题要点

(1)①步行街防火分区面积远超过规范的要求;②部分楼梯在首层不能直通室外;③步行街首层部分区域距离超过规范规定的最大长度。

(2)①可将步行街首层设计为临时安全区(准安全区);②将步行街一至三层叠加设计为一个防火分区,步行街两侧商铺按照防火单元的要求设计,每个单元的建筑面积不大于300㎡。

(3)①应根据最不利的原则确定设定火灾场景;②应考虑有代表性的火灾场景;③应选择火灾风险虽然较小但发生频率较高的火灾场景。

(4)宜选择t火灾的类型,火灾增长系数α可取快速增长火,其值为0.0469kW/s。

下载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GB17741-2005) 本标准的 2、 3、 6.1.3、 6.3.4、 8.2.3、 9.1.2、 10.5.2、 11.2.1、 12.1.2、12.2.1、 12.4.4 13.2.4 均为推荐性的,其余的技术......

    烟台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烟台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烟台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2003-07-21) 第一条为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中国地震局令 第 8 号 《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已于2002年1月16日经中国地震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局 长 宋瑞祥......

    山东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山东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176号 《山东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已经2005年1月4日省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文成县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文成县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对工程设施的破坏,加强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浙江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浙江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的决定 省政府令第199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浙江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省人民政府第50次......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 前言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试行)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教育部考试中心为开展我国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资格认证工作制订的考试标准文件之一。它......

    黑龙江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

    黑龙江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 【颁布单位】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颁布日期】 19980716 【实施日期】 19980801 《黑龙江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业经1998年7月16日 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