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筹应聘申请表科研类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筹)
科研人员招聘启事
加强纳米能源与关键技术系统集成的研究和应用,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将联合共建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筹)。研究所将借鉴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管理经验,创新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使研究所迅速发展成为实现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的源头、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科研机构新型体制机制探索的试验田。现诚邀海内外相关领域的杰出人才加盟。
一、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
材料物性研究。包括:纳米压电材料的生长、纳米压电效应和表征、压电电子学理论、压电光电子学理论、材料和系统计算模拟。
微纳能源研究。包括:纳米发电机、自充电能源包、复合能源技术、纳米光电能源技术。
微纳系统研究。包括:纳米传感器、微纳功率源、系统集成与优化、系统封装与测试。
压电电子学研究。包括:应变传感器和传感器阵列、压电调制的高效纳米LED、压电调制的光电传感器、应变驱动的功能逻辑运算与储存、压电调制的光电化学过程。
耦合传感研究。包括:压电电子学和硅技术的集成、压电电子学与生物交互界面、压电电子学仿生技术与应用。
二、岗位及相关要求
1.研究员
1)岗位职责:作为学术技术带头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s),要带领团队在相关的学科前沿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并积极争取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课题和支持。
2)基本要求
a.恪守科学道德,学风正派、诚实守信、严谨治学,团队合作精 神强,具有为科技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而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
b.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前瞻能力,能敏锐把握本学科领域国家 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发展态势。
c.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有效组织团队承 担重大科技任务,组织、推动和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活动。
d.在本学科或技术领域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创新工作,做出过具有 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或技术突破,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有影响的 学术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要的发明专利等。
e.具有在物理、化学、材料、电机、微电子、生物或其他相关领域等的博士学位。
f.能全职全时到岗。
2.副研究员、助研岗位
1)岗位职责:按课题组要求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并积极争取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课题和支持。
2)基本要求
a.恪守科学道德,学风正派、诚实守信、严谨治学,团队合作精 神强,具有为科技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而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
b.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前瞻能力,能敏锐把握本学科领域国家 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发展态势。
c.在本学科或技术领域开展了创新的工作,做出过具有
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或技术突破,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有影响的 学术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等。
d.具有在物理、化学、材料、电机、微电子、生物或其他相关领域等的博士学位。
e.能全职全时到岗。
三、支持条件
1.根据研究所内部规定,研究员将获一定的稳定支持经费,并按研究所学科布局组织队伍,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2.凡应聘研究员、副研究员岗位并符合国家和中科院有关政策 与条件的优秀人才,将按程序推荐为“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 “百人计划”等国家、院人才计划的候选人。
3、个人待遇面议。
四、申请材料
申请者以电子文本或邮寄方式提交的申请材料(以英文为主)包 括:
1)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筹)应聘申请表(科研类)
2)个人简历
3)以往学术成绩概述
4)应聘相应岗位的工作设想
5)3封海内外知名专家推荐信和联系方式 6)3 篇代表作品的pdf文件
7)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以及其它能证明本人工作能力及学术成就的相关材料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海峰
地址:100085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筹)电话:0086-10-62849539 Email:zhanghf@semi.ac.cn
附件: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筹)应聘申请表(科研类)
第二篇:中原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石化中原油田2015年招收博士后公告
中石化中原油田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是集石油天然气勘探、油气田开发、石油化工和石油工程技术为一体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主要勘探开发区域包括东濮凹陷、普光气田和内蒙古探区,石油工程队伍遍布国内20多个省区市和海外20多个国家(地区),基地在河南省濮阳市,在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办公楼。目前,油田油气生产规模达到1300万吨油气当量,累计生产原油1.35亿吨、天然气700亿立方米。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5万人,教授级职称人员16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石化突出贡献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85人,油田各类专家184人、涉外总监174人,局级优秀人才711人。
2001年12月,中原油田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以来,累计招收博士后104人,出站后留用25人,目前在站31人。博士后先后承担科研课题2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61项、国家和河南省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45项、地市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86项。2003年以来,连续8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5年、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一、博士后课题与招收专业 博士后科研项目:科研课题94项,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石化重点科技项目,以及油田勘探开发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博士研究生可以根据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进行选择。
招收博士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物理与化学、电气工程等以及相近专业。
二、招收对象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国内外博士学位,专业对口,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40岁以下,能够集中精力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博士。
三、申请程序及需提交材料
1.进站申请。博士可登录中原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通信地址: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277号
邮政编码:457001
欢迎优秀博士加盟中原油田,献身石油石化事业,实现人生追求和梦想!
附件:中原油田2015年博士后科研项目研究方向
中原油田博管办
2014年11月14日
附件
中原油田2015年博士后科研项目研究方向
(共94项)
一、油气勘探地质研究项目(11项)1.东濮北部勘探研究 2.东濮南部勘探研究 3.东濮西南洼勘探研究 4.东濮深层勘探研究 5.东濮外围及兰聊带勘探研究 6.查干勘探研究 7.白音查干勘探研究 8.二连盆地及南方勘探研究 9.银额新区及冀北勘探研究 10.普光海相勘探研究 11.普光陆相勘探研究
二、东濮凹陷油稳气升关键技术研究(32项)
(一)东濮凹陷岩性油气藏滚动勘探技术 1.沉积体系及古地貌恢复研究技术 2.相控储层地震描述预测技术 3.地震油气检测技术
4.岩性圈闭刻画及描述评价技术
(二)相控油藏精细描述与高效调整技术 1.不同类型油藏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研究 2.相控油藏精细描述研究 3.相控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4.不同类型油藏开发经济技术政策及调整研究 5.快速准确分层测试技术
6.耐高温高盐凝胶调驱工业化应用技术
(三)东濮凹陷致密砂岩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
1.凝析气藏注CO2提高采收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2.桥白地区凝析气藏有效开发技术研究
3.复杂断块、气顶气藏储量动用状况及提高采收率研究 4.户部寨裂缝性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 5.拖动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四)二氧化碳驱油规模化应用技术
1.高温高盐油藏CO2驱油机理深化研究 2.高温高盐油藏CO2驱分层工艺与流度控制技术 3.CO2驱集输工艺技术研究 4.CO2驱防腐技术研究
5.濮城沙一下中高渗油藏高含水开发后期CO2混相驱先导试验 6.胡96块、刘9块CO2驱提高采收率现场应用
7.桥口、马厂、新霍油田主力区块CO2驱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及现场应用
8.文179、文138、文181块CO2驱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及现场应用
(五)表面活性剂复合驱工业化应用技术
1.表面活性剂复合驱油藏工程研究
2.表面活性剂驱流度控制及段塞组合优化技术研究
3.濮城西区沙二上2+3油藏表活剂复合驱应用 4.明15块空气泡沫/表活剂复合驱提高采收率试验
(六)非常规油藏有效开采技术
1.东濮凹陷泥页岩油气资源潜力、富集条件及目标优选 2.含油气泥页岩地震识别与描述技术
3.异常高压泥岩裂缝稠油油藏完井及开采技术
4.文古4块异常高压泥岩油藏完井及开采技术 5.薄互层多段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三、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技术(16项)
(一)高含硫边水气藏硫沉积及水侵规律研究
1.高含硫气藏硫沉积对开发影响研究 2.礁滩相边水气藏控水对策研究 3.注二氧化碳阻水动态预测技术
(二)高含硫气田稳产增产技术研究
1.高含硫气井井筒解堵技术研究 2.高含硫低压气井稳产增产技术研究 3.高含硫气井过油管堵水技术研究
(三)高含硫气田腐蚀风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1.高含硫气田集输管道腐蚀预测与控制技术 2.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腐蚀控制技术 3.高含硫气田集输站场腐蚀缺陷评估与修复技术
(四)高含硫气田产水期高效集输技术研究
1.高含硫气田产水期集输系统数值模拟研究 2.高含硫气田产水期气液固分离与分输技术研究 3.高含硫气田产水期湿气增压集输技术研究 4.高含硫气田产水期采出水处理回注技术优化研究
(五)高含硫边远井天然气综合处理技术研究
1.低含硫天然气单井Lo-Cat脱硫技术研究 2.高含硫天然气生物脱硫技术研究
3.超高含硫天然气胺法脱硫+克劳斯硫磺回收工艺技术研究
四、石油工程方向(40项)
(一)非常规油气钻完井与开采关键技术 1.强抑制性阳离子钻井液研究及应用 2.油基钻井液防漏堵漏技术研究
3.页岩气水平井低密度水泥浆固井技术研究 4.耐盐速溶型乳液减阻剂的研究 5.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处理剂研制
(二)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技术
1.石油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及无害化处理技术 2.高酸性气田钻采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应用研究
(三)页岩气水平井产出剖面测试技术 1.存储-直读两用式九参数水平气井产出剖面测试仪的研制
(四)陆相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系列
1.陆相缝洞型油气层测井识别技术
(五)隐蔽油气藏成藏理论深化研究与推广应用
1.复杂钻探背景下古潜山油气层测井识别方法
(六)大型机械能量回收与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
1.飞轮储能用于钻机起升系统能量回收与利用方法
(七)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钻完井提速技术
1.通南巴构造超深井大井眼钻井技术研究 2.长和区块水平井水平段提速技术研究 3.井下存储式钻柱工程参数测量工具研制 4.新型低转速低压耗涡轮钻具应用研究 5.气举反循环钻井关键技术研究 6.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应用研究 7.超高压喷射钻井集成配套技术研究 8.川西高庙区块水平井井壁稳定技术研究
9.塔里木盆地随钻提高长裸眼井段承压能力工具研制及应用 10.超深小井眼水平井(定向井)降摩减扭工具研制及应用 11.超深高压气井井控技术研究 12.高温高压气井固井技术研究
(八)储层改造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1.CO2干法压裂技术 2.高速通道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3.139.7mm套管侧钻井段机械分层压裂技术应用研究 4.长井段大型深部酸压技术研究 5.中深页岩气超高压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九)事故研究和安全保障技术(钻井溢流检测技术研究)
(十)复杂储层及复杂含油气条件下录井技术(同位素录井技术研究)
(十一)先进实用测井新方法与仪器装备研发
1.地层元素测井仪器的研制
2.存储-直读两用式SBT固井质量测井系统的研制 3.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器的研制 4.油基泥浆电成像测井方法研究
(十二)石油勘探开发及钻完井前瞻性技术研究
1.激光扫描共聚焦储层分析技术前瞻性研究 2.自然伽玛在线智能录井技术研究 3.提高钻头运行平稳度的动力学研究 4.泥页岩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十三)其它技术
1.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井筒异常预警与风险控制技术研究 2.枯竭砂岩气田改建储气库钻完井关键技术研究
五、地面工程方向(5项)
1.高含硫气田产水期气液固分离与分输技术研究 2.天然气液化(LNG)工艺包研发 3.长输管道设计技术 4.高含硫天然气集输关键装备 5.高层建筑大底盘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第三篇: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不区分院系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_D_368891209527768499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不区分院系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_D_***499.txt15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本文由ss530720646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海文考研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一)拟报考高校实力剖析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于 1958 年 11 月。1962 年前的名称为沈阳电子技术研究所,1962 年至 1972 年的名称为东北工业自动化研究所,1972 年起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2001 年 5 月前,研究所的中心区域在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 90 号。2001 年后,全部迁移到沈阳市东陵区 南塔街 114 号。现任所长王越超。目前,全所有正式员工 500 多人,流动人员 250 人左右,院士 2 人,博士生导师 21(包括客座导师)人,研究员 45 人,副研究员 55 人,高级工程 师 82 人。博士学位授予点 2 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4 个,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1 个。在读硕士研究生 126 人,博士研究生 83 人,在站博士后 9 人。全所设有 2 个重点实验室:机器人学重点实验室和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3 个研究室:
1、工业控制系统研究室,2、光电信息研究室,3、自动 化装备研究室;一个研究中心:水下机器人研究中心;一个负责科研信息、文献、网络等支持服务的信息中心。管理部门设有:综合管理办公室、科技 处、人事教育处、质量条件处、财务中心。沈阳自动化所自建所起长期从事工业自动化工作。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又在机器人、光电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方面不断取得引人瞩目的成 绩。获得大量国家、科学院及地方奖励,为国家高技术科技攻关、国家安全、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成为值得信赖 的一支攻坚力量。自 1985 年起在中国机器人事业发展历史上创造了十八个 报考人数 8 9 3 19 9 16 75 28 6 53 29 6 3 4 录取人数 推免人数 录取率 66.67% 50.00% 50.00% 40.43% 39.13% 39.02% 30.61% 25.69% 22.22% 20.70% 14.22%2 3 4 5 6 7 8 9 10 11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 001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海文考研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十)拟报考高校硕士点 2008 年专业细目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 智能机器与系统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101 英语 102 日语 201 政治 301 软件技术基础 302 自动控制原理 303 人工智能原理 304 机器人学 306 算法设计与分析 308 模式识别 309 矩阵分析 310 数字信号处理
(十一)拟报考高校 2008 年专业课参考书目
初试参考书目: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 胡寿松 国防工业出版社 软件技术基础: 《软件技术基础》 黄迪明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软件技术基础》王人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人工智能原理: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付京孙 清华大学出版社 《智能控制技术》(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部分)易继锴、侯媛彬著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算法设计与分析: 《算法设计与分析》 王晓东 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苏德富、钟诚 电子工业出版社 模式识别: 《模式
识别》边肇祺 清华大学出版社 《模式识别》杨光正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机器人学: 《机器人学》 熊有伦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器人学》蔡自兴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十二)拟报考高校硕士点导师基本信息
王越超 个人简历: 1960 年生 工学博士 研究员 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机器人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
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海文考研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事、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智能机器人,主要负责工作:所全面工作、基础研究、办公室、信息中 心。主要研究方向: 机器人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 智能机器与系统研究。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 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完成了十余项国家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点项目等研究课题。主要研究工作包 括: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开发、多机器人系统、基于网络机器人控制,微纳米操作机器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 80 余篇。现任《机器人》杂志主编,《自动化学报》编委。目前研究课题及展望: 基于互联网的机器人实时双向反馈遥控操作,移动机器人自主智能控制,纳米操作机器人。培养研究生情况: 培养研究生 14 名。联系电话:(024)23970060 封锡盛 个人简历: 1965 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企业自动化专业,1973 年以前从事雷达天线控制系统设计研究,1982 年起从事水下机器人研究。1986 年任副研究 员,1992 年聘为研究员,现为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杂志副主编等。主要研究方向: 水下机器人智能和自治、自治导航与控制,非结构环境控制,不依赖模型控制方法研究,总体技术,体系结构,操纵性理论,多机器人控制、新概念 等。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 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探索者”无缆水下机器人,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CR-01”6000 米水下机器人,“无 缆水下机器人研究、开发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多项。目前研究课题及展望: 远程、深海、复杂环境、特种需求机器人研究。培养研究生情况: 在读博士 6 人,硕士毕业 6 人。联系电话:(024)23970075 电子邮件: fxs@mail.sia.ac.cn 韩建达
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海文考研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个人简历: 研究员。1968 年生,1990 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98 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2 年被聘任为博士导师。作为访问学者,1998 ~ 1999 在香港城市大学,2001 ~ 2002 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2002 ~ 2003 在美国康耐尔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多年来一直工作于机器人系统、控制领域。个人主 页:http:// 附录: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008 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报名 硕士研究生为全国网报,请按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和办法报名,逾期无法补办。网报要求填写的各种个人信息,必须真实、完整、准确,否则,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1.报考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校的非应届毕业生不允许报考); 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当年 9 月 1 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同等学历者报名时应该向我所招办书面说明 情况,否则,出现的一切问题由考生本人负责);
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海文考研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3)年龄一般不超过 40 周岁。(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5)凡不符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辽宁省招考办、我所招生办对硕士报考有关规定和要求的,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考试、入学资格,责任由考生自负。
二、考试 1.初试科目(1)外语、政治理论(理)、数学(一)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外语中英、俄、日语任选其一;考俄、日语的考生,第二外语必须是英语(复试时考查英语水平);(2)专业课由我所命题。各专业考生可以在本专业规定的 3 门考试科目中任选其一。2.复试(1)外语口试测试;(2)一门专业课的笔试。考生从所报专业的考试科目中选一门初试以外的专业课。报考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机械类考生复试时还可以选考工程力学;(3)专业综合面试 专业综合面试,着重考核考生综合素质和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潜能); 3.同等学历者复试时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为笔试,每门课考试时间为 3 小时。如果需要,还会进行其它考核。
三、身体检查(由我所招办指定医院),检查标准依照教育部、卫生部、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发布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执行。
四、招收的定向生实行合同制,录取前必须签定定向合同。
五、我所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籍时间为 3 年。
六、现役军人报考,必须同时按照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办理。
七、我所 2008 年计划招收硕士生 56 人。
八、2008 年教育部对博士招生工作如果有新的规定,按其执行,本须知相应条款即行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