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省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西省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概述
1、项目提出背景、意义及必要性
商务部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东桑西移”项目,并设立“东桑西移”专项资金。2006年专项资金支持建设50个蚕茧基地,主要内容是建设50万亩桑园,7500个养蚕大棚,2500个小蚕共育室,推广7500万片方格蔟,改造50个为基地配套的蚕种场。2006年,我省东乡、永新、修水三县获国家“东桑西移”项目支持。项目验收后,我省将建有450个养蚕大棚,150个小蚕共育室,新增3万亩桑园。为此,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探索建立“桑园——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沼气池”四位一体的循环蚕业发展模式,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可有力地配合支持“东桑西移”项目在我省的实施,实现江西蚕业的可持续发展。
2、项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本项目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以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项目重点支持建设的“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桑园”三大模块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农村重点支持的“沼气池”,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及产业延伸理念,对四大模块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及高效利用,形成“桑园——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沼气池”四位一体的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即:利用大棚养大蚕和家禽;利用桑园套种经济作物和放养家禽;利用小蚕共育室养小蚕和作为桑枝屑培育香菇的场所;利用沼气池对禽粪、蚕沙、菌袋中的废料发酵,沼渣肥桑,沼气照明,从而形成蚕业循环生态链,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项目立项的必要性
1、有利于配合支持我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目标和要求,可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核心应是通过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我国是世界上的茧丝绸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蚕桑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劳动就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使我国蚕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种桑养蚕分布在全国26个省1000多个县。桑园面积近1200万亩,生产蚕茧1200多万担,养蚕农户近2000万户,蚕农收入100多亿元。尤其是近几年,中西部地区蚕茧产量占全国的54.3%,江西2005年蚕茧产量是2000年的1.6倍,增长速度较快。为此,开展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研究,可有力配合支持我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可使蚕桑产业成为我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一种方式,对农民增收、农民生活富裕有重要意义。
2、是实现我省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自1998年省委、省政府从省情出发,决定在全省实施蚕桑工程以来,我省蚕桑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初具规模,尤其是近几年,蚕桑已逐渐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05 年全省桑园面积达到20多万亩,发种量达到19万多张,鲜茧产量达8000吨,蚕茧收购价年平均达980元/担,蚕茧产量在全国17个蚕茧主要产区中排名第11位,并列入全国九大重点蚕桑产区,这充分表明我省蚕桑产业具有较强产业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但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巨大竞争和挑战,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多年来,我省蚕业存在“五低”,即科技成果开发与应用水平低,蚕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栽桑养蚕机械化程度低,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低,抗市场风险能力低。要克服“五低”,提高我省蚕业的竞争力,实现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探索新的蚕业发展模式。为此,项目的实施,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蚕业资源利用率,提升附加值,实现蚕业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促进我省蚕业的可持续发展。
3、是循环经济理论在我省蚕业发展中的重要实践
改造传统产业,将科学技术渗透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中,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业综合实力,促进农业经济效益增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和根本措施。作为传统产业的蚕桑,如何提升产业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蚕业中的各项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如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形势,关键是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循环蚕业。为此本项目通过建立“桑园——大棚——小蚕共育室——沼气池”四位一体的循环蚕业模式,可较好地实现循环经济理论在蚕业中的应用,可探索出一条适合江西的循环蚕业发展模式,将对促进我省蚕业增效,蚕农增收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现有工作基础
1、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展循环经济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股潮流和趋势,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人类从事农业生产以来,有学者已总结农业发展的四次类型转变,主要概括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然而生态农业尽管已提出了多年,但由于生产方式所导致的产量与效益的局限性,至今仍未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循环农业为现代农业向深度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理念,即在具有新质的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低级资源对高级资源替代,以及物质转换链接的延长和资源转化率的提高,从而实现农业产出增长,经济效益提高和农业生产潜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机统一。从这3个角度发展循环农业具有天然的优势,符合农业发展升级换代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早期由于我国工业化水平低,经济技术落后,主要是传统农业间作、套种和立体种养的农业措施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发展,如珠江三角洲有400多年种桑养蚕——养猪——养鱼良性循环的历史,是我国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的典范。但随着科技设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当前循环农业主要有三种发展模式:一是以生态农业模式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的局部循环模式;二是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内循环模式;三是以循环农业园区为方向的整体循环模式。从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蚕桑产业既牵涉到种植业又牵涉到养殖业,同时又牵涉加工业,过去就已成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典范,由于蚕桑产业的特殊性,循环型蚕业同样也可成为发展循环农业模式实践的典范。
2、现有工作基础
2006年“东桑西移”项目验收后,我省将建有80m2的养蚕大棚450个,50m2的小蚕共育室150个,新增桑园3万亩,这为目前开展“桑园——养蚕大棚——小蚕共室——沼气池”四位一体的循环型蚕业提供了资源基础。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是我省唯一从事蚕桑研究的单位,在前期已开展过循环蚕业的探讨,如1992年荣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的“桑基鱼塘综合技术研究”便是对循环型蚕业研究的重要实践,近几年,我所又在蚕桑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如桑叶加工成桑茶,已获国家专利一项,并走向市场;蚁蚕开发保健酒已申请国家专利一项,这些都为我省进行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项目计划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主要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实现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和桑园基地三块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将产生的废弃资源作为沼气发酵源,从而达到蚕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接生态化、副产品循环再生化,提升江西蚕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蚕农收入。
2、研究与开发内容
(1)、探讨“桑园——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沼气池”四位一体的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即:利用大棚养大蚕和养禽;利用桑园套种经济作物和放养家禽;利用小蚕共育室养小蚕和作为桑枝屑培育香菇的场所;利用沼气池对禽粪、蚕沙、菌袋中的废料发酵,沼渣肥桑,沼气照明;从而形成蚕业循环生态链,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图如下)(2)建立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示范基地,利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和地方养蚕基地的合作关系,选择修水县新增的200亩桑园作为示范基地,新建养蚕大棚10个、小蚕共育室2个,沼气池10个。
3、项目的技术关键,包括技术难点、创新点
本项目研究的技术关键和难点:针对“桑园——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沼气池”四大模块开展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研究,并利用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将省力化桑园种植技术、桑蚕饲育技术与桑枝开发香菇、家禽饲养、沼气发酵技术结合,形成循环蚕业生态。本项目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有:
(1)、提升资源的桑园用养技术
以生态蚕业模式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利于开展套种、机械化管理和害虫生态治理为重点,对桑园的栽植模式进行研究。
(2)、高效省力化养蚕技术
为节省劳力,本项目将开展省力化饲育模式研究,积极推广小蚕塑料薄膜一日二回育,室外大棚地蚕条桑一日二回育、室内蚕台育和斜面条桑育。
(3)、桑枝开发培育香菇技术
对桑枝粉成屑及生产香菇的技术开展研究。
(4)、大棚饲喂家禽技术
对利用养蚕大棚养鸡、同时利用鸡对桑园进行防虫的技术开展研究。
(5)、资源利用后的清洁化技术
对大棚养鸡后、小蚕共育室进行香菇生产后的消毒技术进行研究,确保养蚕安全。
其创新点为:首次在国内将蚕业、食用菌香菇、家禽饲养、沼气发酵技术进行集成,形成蚕业循环生态链以及将桑园、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沼气池四项基础设施进行整合,提高现有蚕业基础设施利用率。(见查新报告)
五、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1、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发展循环型蚕业,在闲季利养蚕大棚养肉鸡,1个80平方米的养蚕大棚可饲养800只肉鸡,在秋冬季可饲养3批,按每只肉鸡获纯利2元计算,则蚕农增加纯收入4800元。二是在小蚕共育室,利用桑枝屑培养香菇,亩桑树可夏伐枝条500—600kg,制作菌袋250—300个。每平方米可摊放菌袋40个,则一个50平方米的小蚕共育室可摊放菌袋1800个(除人行道),可开发利用6亩桑枝条,培育桑菇3000kg,蚕农可增加纯收入近2万元。三是沼气效益,一般家用沼气池容积6立方米左右,可产沼气500—550立方米,年可节省燃料费用1700元,通过沼气堆肥后,每项年所产沼肥与敞口池堆肥相比,可增值200元。
2、推广应用前景分析(产业化可行性)
“东桑西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年打基础,形成初步格局;后两年形成规模。通过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可新增桑园200万亩,可建有3万个80m平方米的养蚕大棚,1万个50平方米的小蚕共育室,则蚕桑产业将成为中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如果按照本项目研究的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可使“东桑西移”建设的养蚕大棚和小蚕共育室得到充分利用,并可实现种养加产业的有机结合,直接增加蚕农收入10多亿元。为此,开展循环型蚕业发展的模式的研究,可提升蚕业发展后劲,项目应用前景广阔。
3、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开发有肉鸡及香菇及鲜茧等产品,其价格将受一定的市场影响,对蚕农的收益将会产生影响。(2)、技术风险
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的关键技术,主要是对一些现有的技术进行集成和示范应用,研究开发比较容易,技术风险小。
(3)、管理风险
本项目涉及的各大模块资源是“东桑西移”重点支持的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小,同时牵头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企业都是省级龙头企业,资金及管理都较规范,便于对该成果进行推广应用,投资管理风险小。
六、计划实施年限,经费预算及来源渠道
1、年度计划
2006年10月-2007年4月:开展养蚕大棚饲养肉鸡、桑园套种及桑枝屑培育香菇试验。
2007年4月-2008年8月:开展养蚕及做好示范基地沼气池建设。
2008年9月-2009年10月:在修水县蚕桑基地开展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示范。
2、经费预算
项目总投资60万元。其中,桑园基地建设12万元,养蚕大棚10万元,小蚕共育室5万元,沼气池建设6.5万元,试验及材料费11.5万元,检测与培训11万元,其他费用4万元。
3、经费来源
项目资金60万元。其中科技三项费用30万元,自筹30万元。
七、必要的支撑条件、组织措施
1、必要的支撑条件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是我省唯一的从事蚕桑科研及科技服务、良种繁育的科研单位,在全省蚕桑产业的发展上具有强大的信息收集及反馈能力,技术成果的开发、推广服务能力。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的16人,中级职称的38人。“十五”期间共承担国家、部及省级课题32项,通过鉴定和验收的2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与本项目合作的修水县,现有桑园面积9万亩,并获2006年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项目支持,验收后将有养蚕大棚150个,小蚕共育室50个,这些都为本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组织管理的措施
为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下设技术试验部、基地建设部、市场开发部、项目协调部。技术试验部:负责模式研究及技术开发;
基地建设部:负责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桑园及各种设施的维修及管理;
市场开发部:负责相关产品的市场开发; 项目协调部:负责有关事务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