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物馆章程(材料)
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章程
第一条
为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加强博物馆管理,繁荣红岩文化事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革命纪念馆工作试行条例》、《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等,制定本章程。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博物馆是指收藏、研究、展示人类活动见证物和自然科学标本并向社会开放的公益性文化机构。第三条
博物馆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第四条
博物馆应当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传播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优秀文化和科学精神,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公众素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第五条
对发展博物馆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或者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或者奖励。第六条博物馆人员职业道德
(一)为切实加强博物馆内部管理,规范工作秩序,严格办事程序,严明劳动纪律,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定。
(二)忠诚党的文博事业,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努力创新,开拓进取;加强文物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树立勤奋好学、善于钻研和敢为天下先的创造精神,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文化工作者。
(三)热爱本职工作,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探索新形式下文物工作的新规律、新方法和新举措,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牢记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生产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七条发展与保障
(一)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发展博物馆事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二)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应对面向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学生开展的的公益性活动,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三)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可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博物馆事业,依法开展符合本馆特点的经营活动,其收益和接受的捐赠、资助应当全部用于本馆事业发展。
(四)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博物馆捐赠或者以其他形式提供资助。捐赠人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五)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享有名称专有和依法征集、采集藏品的权利。
第八条服务与展示
(一)教育服务方式
1.陈列讲解,辅导教学,举办讲座。2.以幻灯、录像、电影等形式开展教育。3.举办《红岩魂》巡展、巡演等活动。4.编印游客参观简介、手册和藏品专题目录等。5.出版藏品研究、专著和本馆学术刊物等。
(二)为观众提供展品文字说明。本馆的展览和讲解内容应当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不得宣扬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不得宣扬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展览和陈列水平,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四)根据办馆宗旨,结合本馆特点举办临时展览、巡回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五)本馆常年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六)向社会开放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依照博物馆章程开展业务活动。
2.陈列展览以原物、真迹为主,使用复制品、仿制品和替代品的予以注明,复原陈列保持原貌。
3.无正当理由本馆展览应当全年开放;开放时间应当与公众的工作、学习及休闲时间相协调;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可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4.公告服务项目和开放时间,或变更服务项目和开放时间的,应当提前7日公告。
(七)本馆举办陈列展览,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与本馆性质和任务相适应,突出本馆藏品特色、行业特性和区域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文化含量。
2.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材料、工艺和表现手法,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3.展品应以原件为主,复原陈列应当保持历史原貌,使用复制品、仿制品和辅助展品应予明示。
4.展厅内具有符合标准的安全技术防范设备和防止展品遭受自然损害的展出设施。
5.为公众提供文字说明和讲解服务。6.陈列展览内容丰富,社会活动形式新颖。
(八)应当根据办馆宗旨,结合本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积极参与群众文化建设。鼓励馆内各部门利用电影、电视、音像制品、出版物和互联网等途径传播藏品知识、陈列展览及研究成果。
(九)应当以本馆藏品为基础,开展有关专业学科及应用技术的研究,提高业务活动的学术含量,促进专业人才的成长。在确保藏品安全的前提下,博物馆可为馆外人员研究本馆藏品提供便利。
(十)开展经营活动不得改变博物馆功能、危及博物馆藏品的安全和影响开放环境。
(十一)鼓励各部门研发相关文化产品,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展专业培训、科技成果转让等形式的有偿服务活动。第九条藏品管理
(一)博物馆应根据本馆的性质和任务搜集藏品。藏品必须具有历史的或艺术的或科学的价值。藏品必须区分等级。一般分为一、二、三级,一级藏品必须重点保管。
(二)博物馆对藏品负有科学管理、科学保护、整理研究、公开展出和提供使用(对社会主要是提供藏品资料、研究成果)的责任。保管工作必须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
(三)征集文物、标本时,必须注意搜集原始资料,认真做好记录,及时办理入馆手续,逐件填写入馆凭证或清册,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鉴定,确定真伪、年代、是否入藏并做好分类、定名、定级。鉴定记录应包括鉴定意见及重要分歧意见。凡符合入藏标准的,应连同有关原始资料一并入藏。各种凭证每年装订成册,集中保存。
(四)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建立藏品总帐、分类帐、档案;藏品总帐、档案报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2.保障藏品体系的完整。
3.以博物馆名义征集、采集的藏品在藏品总帐中登记。
4.具有保障藏品安全的设备、保管设施、安全保卫和藏品核查制度。5.发现文物藏品损毁、丢失,及时报告文物行政管理部门。6.库房应有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防光(紫外线)、防震、防空气污染等设备或措施。库内及其附近应保持整洁,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腐蚀性物品及其他有碍文物安全的物品,并严禁烟火。
(六)馆内需要提用藏品时,必须填写提用凭证。一级藏品、保密性藏品、经济价值贵重的藏品经主管副馆长或馆长批准,其它藏品经保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始得办理出库手续,用毕应及时归库,按原凭证进行核对,办清手续。陈列的藏品,要以确保安全为原则,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管理。未用于陈列的藏品,必须及时归库。
(七)处置文物藏品,必须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处置非文物藏品,应当报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备案。藏品处置后,不符合博物馆登记条件的,由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注销登记。
武汉市博物馆章程
发布者:admin 浏览次数:1794 发布日期:2011-8-29 11:37:05 总则
第一条 名称:武汉博物馆(Wuhan Museum)
第二条 博物馆的法定地址为: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青年路373号(373 Qiannian Road,Jianghan District,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PRC)。
第三条 武汉博物馆的法定代表人为博物馆馆长;
第四条 武汉博物馆是由地方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属国有博物馆。是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
第五条 武汉博物馆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其使命是通过收藏、保护、研究丰富的馆藏文物和武汉悠久的历史文化,向大众传播科学考古和文物知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武汉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博事业的发展。
第六条 本章程自生效之日起,即成为规范博物馆的组织与行为、博物馆与公众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第二章 机构
第七条 武汉博物馆的上级主管单位为武汉市文化局,博物馆领导班子成员由上级主管单位考核任命;
第八条 武汉博物馆下设办公室、安全保障部、物业管理部、展览部、藏品保管部、宣传教育部、信息编辑部、开放服务部、综合管理部、商品保管部、经营开发部、武胜门市部、水塔门市部、香港路门市部等14个部门;
第九条 武汉博物馆的日常工作由馆长办公会决定,本馆制定有《武汉市博物馆馆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馆长办公会议根据博物馆宗旨,制定博物馆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课题设置。制定经费预算、监督经费使用。第三章 藏品管理
第十条 武汉博物馆通过征集、采集、购买、交换、接受捐赠和调拨等方式取得藏品,藏品应在30个工作日内列入藏品总账。博物馆建立的藏品总账、分类帐及每件藏品的档案报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一条 武汉博物馆依法对藏品按照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确定等级,并接受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对珍贵藏品进行复核。
第十二条 武汉博物馆具备保障藏品安全的设备和设施。对于珍贵藏品和其他易损易坏的藏品,博物馆设立专库和专柜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第十三条 武汉博物馆的法定代表人,对藏品安全承担责任。博物馆的法定代表人离任时,应当办理藏品移交手续。
第十四条 不够收藏标准,或因腐蚀损毁等原因无法修复且无继续保存价值的藏品,经博物馆委托的专家委员会评估认定后,向省级文物主管部门申请退出馆藏。
退出馆藏的申请材料,内容应包括拟不再收藏的藏品名称、数量和退出馆藏的原因,并附有关藏品档案复制件。
第十五条 退出馆藏申请由上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审议,如专家委员会审议不同意,终止退出馆藏程序。第四章 资产管理
第十六条 武汉博物馆的经费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博物馆依照国家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财务、会计制度。
第十七条 武汉博物馆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接受政府财税部门的监督,接受上级主管单位指定的审计机构的年度审计。第五章 章程修改程序
第十八条 本章程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经上级主管单位批准。第十九条 博物馆根据需要可以修改章程,修改章程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同意并报上级主管单位批准后生效。第六章:附 则
第二十条 因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博物馆工作终止,博物馆所有财、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归国家所有。第二十一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博物馆。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自二00五年元月一日起生效。
青州市博物馆章程(草案)
加入时间:2010-12-15 21:18:39 浏览 1203 次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青州市文物事业的发展,发挥博物馆的功能,规范对博物馆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博物馆管理办法》,特制定《青州市博物馆章程(草案)》。
第二条 本单位的名称:青州市博物馆。第三条 本单位的性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第四条 本单位的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更好地保护、研究文物。
第五条 本单位的业务范围: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
第六条 本单位的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西路1号。
第二章 举办者及决策、监督机构
第七条 本单位的举办者:青州市人民政府。建馆资金由青州市人民政府财政支付,运营经费根据国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的规定进行核定,同时接受社会依法捐赠。
第八条 本单位设馆务会,其成员为5人。馆务会是本单位的决策机构。
馆务会成员由举办者代表、职工代表组成。馆务会成员由举办者聘任和职工大会选举产生。
馆务会每届任期3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第九条 馆务会行使下列事项的决定权:
(一)修改章程;
(二)业务活动计划;
(三)年度财务预算、决算方案;
(四)增加开办资金的方案;
(五)本单位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六)聘任或者解聘本单位馆长和其提名聘任或者解聘的本单位副馆长及财务负责人;
(七)罢免、增补馆务会成员;
(八)内部机构的设置;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第十条 馆务会每周召开1次会议。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召开馆务会会议:
(一)馆长长认为必要时;
(二)1/3以上馆务会成员联名提议时。
第十一条 馆务会设馆长1名,副馆长2名。馆长由设立者聘任,副馆长由职工大会推荐,政府组织部门考察聘任。
第十二条 副馆长协助馆长工作,馆长不能行使职权时,由馆长指定的副馆长代其行使职权。
第十三条 馆务会会议应由1/2以上的成员出席方可举行。馆务会实行1人1票制。馆务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成员的过半数通过。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全体成员的2/3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本单位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第十四条 馆务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当场制作会议纪要,并由出席会议的成员审阅、签名。馆务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本单位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成员应当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成员可免除责任。馆务会记录由馆长指定的人员存档保管。
第十五条 馆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馆务会会议;
(二)检查馆务会决议的实施情况;
(三)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十六条 本单位是政府设立的事业单位,接受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监督、检查,同时设立本单位监事会,其成员为5人,作为本单位的监督机构。
监事任期与馆务会成员任期相同,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第十七条监事在举办者代表、本单位职工中产生。举办者代表由青州市人民政府任命,本单位职工由职工大会选举产生。本单位馆务会成员、馆长及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
第十八条监事会或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检查本单位财务;
(二)对本单位馆务会成员、馆长遵守法律、法规或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
(三)当本单位馆务会成员、馆长的行为损害本单位的利益时,要求其予以纠正;
监事列席馆务会会议。
第十九条监事会会议实行1人1票制。监事会决议须经全体监事过半数表决通过,方为有效。
藏品取得、保护、管理、使用、处置
第二十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的藏品进行管理。第二十一条青州市博物馆藏品来源主要为考古发掘、依法征集、采集、购买、交换、接受捐赠、调拨及从公安、工商等部门接受。
第二十二条本单位设立文物保护科,负责文物的管理和保护。
第二十三条本单位的藏品用于展示和研究。
第二十四条当本单位终止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藏品进行处理。
第四章 其他资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五条除文物藏品以外,本单位的其他资产归设立者所有,设立者依法对其进行管理和使用。
第五章 章程的修改
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馆务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单位是青州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政府不要求其经济回报。
第二十八条本章程自 2007年 1月 1 日起实施。
第二篇:最新博物馆章程示本
附件:
民办博物馆章程示范文本
<说 明>
一、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博物馆管理办法》、《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章程示范文本》等法律法规,制定此章程示范文本。
二、此文本旨在为民办博物馆制定章程提供范例。
三、民办博物馆制定的章程,应当包括章程示范文本中所列全部条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补充。
四、〔 〕内文字为基本要求。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博物馆的名称是。〔名称应当符合《博物馆管理办法》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
第二条 本博物馆的性质是。
〔必须载明: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国有文物、标本、资料、资金等资产,自愿举办、从事社会教育和文化服务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 本博物馆的宗旨与使命是。〔必须载明: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遵守博物馆行业道德规范;博物馆设立的目的(为了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为经济社会及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第四条 本博物馆的业务范围:
(一)藏品收藏: ;
(二)陈列展览: ;
(三)学术研究: ;
(四)社会教育: ; ……………………………………………。
[必须具体明确,与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确认的业务范围一致] 第五条 本博物馆的登记管理机关是 ;本博物馆的业务主管单位是。
本博物馆按照《博物馆管理办法》、《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自觉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检查。
[业务主管单位为省级文物行政部门] 第六条 本博物馆的住所地是。
〔如:××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县)〕
第七条 本章程中的各项条款与法律、法规、规章不符的,以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为准。
本章程对博物馆、举办者、理事、监事、馆长、职工具有约束力。
第二章 举办者
第八条 本博物馆的举办者是。本博物馆由举办者提供开办藏品: 件(套);提供开办资金: 元。
第九条 举办者应当依法办理藏品财产权的转移手续,并将开办资金足额存入博物馆在银行开设的账户。
〔开办藏品、资金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为多个提供者,应分别载明每位提供者提供的藏品、资金细目〕
第十条 博物馆成立后,应当向举办者签发接受出资证明书。出资证明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博物馆名称;
(二)博物馆成立日期;
(三)博物馆注册藏品、资金;
(四)举办者的名称、提供的藏品、资金和出资日期;
(五)出资证明书的编号和核发日期。
出资证明书由博物馆盖章。第十一条 举办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了解本博物馆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二)推荐理事和监事人选;
(三)有权查阅理事会会议记录和本博物馆财务会计报告;
(四)可以依法以举办者名字命名博物馆馆舍; ………………………。
第十二条 举办者履行以下义务: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及博物馆章程;
(二)协助理事会足额保障博物馆运营经费;
(三)不得滥用举办者权利损害博物馆法人独立地位和利益;
(四)在博物馆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后,不得抽回所提供的藏品、资金等资产;
(五)不得要求分红; ………………………。
第三章 法人治理
第十三条 理事会是本博物馆的决策机构,成员为 人。其中代表性社会人士理事不低于理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
理事由博物馆举办者(包括出资者)、职工代表(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以及有关单位(业务主管单位)推选产生。
(理事会成员为3-25人的单数;有关单位主要指省级文物行政部门)
第十四条 理事每届任期____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理事任期3年或4年〕 第十五条 理事无工作报酬。
第十六条 理事应恪尽职守,每年理事会会议出席率不得低于75%。
第十七条 理事会行使下列事项的决定权:
(一)修改章程;
(二)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计划;
(三)博物馆收藏、展览、科研、教育的方针政策;
(四)增加开办资金的方案;
(五)财务预算、决算方案;
(六)增加藏品的方案;
(七)处臵藏品的方案;
(八)聘任或解聘馆长和其提名聘任或者解聘的本博物馆副馆长及财务负责人;
(九)罢免、增补理事;
(十)内部机构的设臵;
(十一)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二)从业人员的工资报酬;
(十三)本博物馆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
第十八条 理事会每年召开 次会议〔至少两次〕。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召开理事会会议:
(一)理事长认为必要时;
(二)1/3以上理事联名提议时。
第十九条 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1-2名。理事长、副理事长由理事会以全体理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或罢免。
第二十条 副理事长协助理事长工作,理事长不能行使职权时,由理事长指定的副理事长代其行使职权。第二十一条 召开理事会会议,应于会议召开10日前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等通知全体理事。理事因故不能出席,可以书面委托其他理事代为出席理事会,委托书必须载明授权范围。
第二十二条 理事会会议应由1/2以上的理事出席方可举行。理事会会议实行1人1票制。理事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理事的过半数通过。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全体理事的2/3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本博物馆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三)处臵藏品;
(四)聘任或解聘博物馆馆长;
(五)罢免、增补理事;
………………………………………。
第二十三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当场制作会议纪要,并由出席会议的理事审阅、签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本博物馆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理事应当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
理事会记录由理事长指定的人员存档保管。第二十四条 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二)检查理事会决议的实施情况;
(三)法律、法规和本博物馆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第二十五条 本博物馆设立馆长,馆长对理事会负责,并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博物馆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的决议;
(二)组织实施博物馆工作计划;
(三)拟订博物馆内部机构设臵的方案;
(四)拟订内部管理制度;
(五)提请聘任或解聘副馆长和财务负责人;
(六)聘任或解聘内设机构负责人,组建高效稳定的员工队伍;
………………………………………。馆长列席理事会会议。
第二十六条 本博物馆设立监事会,其成员为 人。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任期届满,可以连选连任。〔监事会成员人数为不得少于3人的单数,并推选1名召集人。人数较少的民办博物馆可不设监事会,但必须设1-2名监事〕
第二十七条 监事无工作报酬。
第二十八条 监事在举办者(包括出资者)、本博物馆职工或有关单位推荐的人员中产生或更换。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博物馆全体职工推举产生。
理事、馆长及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有关单位主要指省级文物行政部门〕 第二十九条 监事会或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检查博物馆财务;
(二)对理事、馆长执行博物馆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博物馆章程或者理事会决议的理事、馆长提出罢免的建议;
(三)当理事、馆长的行为损害博物馆的利益时,要求其予以纠正;
(四)提议召开临时理事会会议,在理事长不履行本章程规定时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五)向理事会会议提出提案; …………………………………。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
第三十条 监事会会议实行1人1票制。监事会决议须经全体监事过半数表决通过,方为有效。
…………………………………。
第三十一条 本博物馆的法定代表人为。〔法定代表人为理事长或馆长〕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担任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民办博物馆的法定代表人,自该博物馆被撤销登记之日起未逾3年的;
(三)非中国内地居民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第三十三条 本博物馆根据业务建设、管理运行需要设臵内部机构,内部机构的名称及其职能如下:
(一)。职能: ;
(二)。职能: ;
(三)。职能: ;
…………………………………
第三十四条 本博物馆设臵学术委员会作为业务咨询指导机构,学术委员会委员由理事会聘任。除本馆专家外,应不断扩大学术委员会馆外专家比例。
第三十五条 学术委员会主要行使以下职责:
(一)指导本馆业务工作长远规划和计划的拟定;
(二)指导重要藏品征集、借用;
(三)指导重要陈列展览举办和引进;
(四)指导藏品处臵意见的拟定;
(五)指导重点课题研究及成果推广; …………………………………。
第三十六条 本博物馆根据业务建设、管理运行需要选聘专业工作人员和招募义务工作人员。
本博物馆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制度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本博物馆理事、监事、馆长、专业工作人员,以及义务工作人员,不得从事违背博物馆行业道德规范的任何活动。
第四章 藏品管理
第三十八条 本博物馆为践行博物馆使命和服务于观众,以有限收藏为原则,制定收藏政策、标准和规划并向社会公告,健全具有自身特色的藏品体系。
所征集藏品的主要类别如下:
(一);
(二);
(三); …………………………………。第三十九条 藏品征集方式包括:
(一)购买;
(二)接受捐赠;
(三)依法交换;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合法方式。
第四十条 本博物馆不征集有充分理由证明其涉及非法来源的文物和标本作为藏品。第四十一条 征集的藏品属于博物馆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四十二条 本博物馆应按照公共信托的要求,为藏品提供恰当的存放和保管的场所,对藏品进行恰当的保护、利用和管理。
第四十三条 本博物馆根据专业标准对藏品信息进行完整记录,建立健全藏品账目档案。藏品总账、档案及时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发布。
第四十四条 本博物馆为藏品创造和保持适宜的安全控制措施,防范人为或自然因素对藏品安全的威胁。
使用藏品时,以藏品安全为前提;当利用与安全不能兼顾时,以服从安全为原则。
第四十五条 本博物馆的法定代表人对藏品安全负责。法定代表人、藏品管理人员离任前,必须办理藏品移交手续。
第四十六条 本博物馆应维护和壮大藏品体系。只有为提高藏品质量或改进藏品组合之目的,在符合以下条件时,才可考虑依法注销藏品:
(一)与博物馆的发展目标或收藏政策不符;
(二)与博物馆收藏标准不符: ①多余或重复且无需用于研究之目的;
②破损严重或其恶化程度超出博物馆的保护能力范围; ③与其他馆藏藏品相比,品质极为低劣; ④获得的方式不正当或非法; ⑤该藏品为赝品。
第四十七条 注销藏品,必须由本博物馆学术委员会评估该物品的意义、特点(可更新或不可更新)、法律身份以及明确此行为是否会对博物馆及公共信托造成损害,经理事会决议通过,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第四十八条 对已注销的藏品,可依法捐赠、移交、交换、出售、返还或销毁。
注销藏品优先转让给其他博物馆。
本博物馆举办者、理事、监事、馆长、职工或其家庭成员不得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获得注销的藏品。
有关注销决定、注销藏品和处理方式的全部记录必须被永久妥善保存。
第四十九条 从对已注销藏品的处臵中获得的资金或其他形式的补偿应当仅用于馆藏的收购和直接保护。如用于博物馆运营之目的,则是不可接受的。
第五十条 本博物馆努力推动分享知识、藏品信息和藏品。本博物馆应基于藏品及相关学术研究举办符合专业标准的陈列展览和特别活动,清晰地诠释博物馆的教育目标、理念与思想;并保证陈列展览等传播活动中呈现的信息完整、准确、科学,符合学术研究、社会信仰的普遍要求。
第五十一条 本博物馆保证每年向公众开放 个月以上(不得少于8个月);并特别关注未成年人等有特殊需求的人群。
本博物馆积极促进与其他博物馆、教育科研机构及社区的交流合作。
第五章 财务管理
第五十二条 本博物馆经费来源:
(一)开办资金;
(二)政府资助;
(三)在业务范围内开展服务活动的收入;
(四)利息;
(五)捐赠;
(六)其他合法收入。第五十三条 创收活动不得与博物馆性质和宗旨相冲突,必须保证对相关工作项目(陈列、活动)的内容及完整性的控制,不能有损于博物馆标准和观众。
第五十四条 本博物馆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非法侵占、私分和挪用。
本博物馆资产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发展,盈余不得分红。
第五十五条 执行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第五十六条 本博物馆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五十七条 本博物馆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进行财务审计。
第六章 终止的特殊情形
第五十八条 本博物馆以永久性为目标,非因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终止:
(一)完成章程规定宗旨和使命的;
(二)发生分立、合并的; ……………………。
第五十九条 博物馆终止,应当在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审查同意。
第六十条 博物馆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和有关机关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资产和债权债务,完成清算工作。第六十一条 博物馆终止,藏品原则上出让由其他博物馆接收。接受捐赠的藏品交由其他博物馆收藏时,应告知捐赠人。
其他剩余财产,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清算期间,不进行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六十二条 本博物馆应当自完成清算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六十三条 本博物馆自登记管理机关发出注销登记证明文件之日起,即为终止。
第七章 附则
第六十四条 本章程经×年×月×日理事会表决通过。第六十五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理事会。
第六十六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审查同意,自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三篇:中国海盐博物馆志愿者章程
中国海盐博物馆志愿者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推进博物馆建设,提升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弘扬志愿者精神,向志愿者提供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多元舞台,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根据国家志愿者管理相关条例及我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志愿者是指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不为物质报酬,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具有奉献精神的人。中国海盐博物馆吸收热爱博物馆事业,愿意在博物馆为公众服务的人士为本馆志愿工作者,共同实现传播祖国优秀海盐历史文化、服务社会大众的根本宗旨。
第三条 中国海盐博物馆志愿者归中国海盐博物馆开放部管理。
第二章 志愿者工作者
第四条本馆志愿工作者需符合以下条件:
一、年龄在18周岁以上,身心健康;
二、热爱博物馆事业,具有博物馆或历史、考古的一般基础知识,能够使用普通话和规范用语;
三、具有奉献精神,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愿意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无偿为公众提供服务;
四、自愿服从《中国海盐博物馆志愿者章程》;
五、遵守博物馆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五条 本馆志愿工作者的吸收与招聘:
一、本馆根据工作需要,直接面向社会或通过有关单位、社会团体的推荐,招聘志愿工作者;
二、本馆的志愿工作报名者与被推荐者必须经过本馆的考核,合格者方可接受招聘;
三、博物馆常年接受报名,但签约培训时间集中为每年3月和10月,根据需要,择优录取。
四、报名方式:在中国海盐博物馆前台领取《志愿者申请表》,填写后交至中国海盐博物馆前台或者开放部办公室。
第三章 志愿者的工作与管理
第六条本馆志愿工作者的工作期限一般为一年,时间从注册之日起计算。志愿者经本人申请并获准后可延长一年,延长次数不限。依据本人的意愿,亦可随时申明中断志愿工作。
第七条志愿工作者工作时间由中国海盐博物馆与志愿者本人协商确定,一般每月工作至少一次,每次时间不少于两小时,工作时间变更,须经本馆同意。
第八条 志愿工作者工作时必须在胸前佩带本馆颁发的志愿者工作证。
第九条志愿工作者在本馆的服务工作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和规范用语,微笑服务,仪态端庄大方,注意礼节礼貌,不得与观众发生争执。
第十条志愿工作者必须将每次工作内容如实记入《中国海盐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手册》,并经本馆工作人员的确认,作为工作考核依据。
第十一条 工作表现优秀者定期予以表彰并记入手册。对连续为博物馆服务五年以上,且有突出贡献的志愿者可获得博物馆“名誉馆员”称号。
第十二条对表现消极、影响工作者,本馆将劝其退出志愿者组织;表现与志愿工作者身份不符、有损中国海盐博物馆形象者,本馆将予以辞退,被辞退者不得再度成为本馆的志愿工作者。
第四章志愿者义务
第一条遵守中国海盐博物馆志愿者章程及管理制度;
第二条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志愿者组织的其它规定;
第三条自觉维护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形象;
第四条履行志愿服务承诺,服从中国海盐博物馆开放部的任务分配和安排;
第五条不损害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保守志愿服务对象的隐私;
第六条不得以志愿者身份从事任何以赢利为目的或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
第七条准时出席所召开的会议。
第八条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五章志愿者权利
第一条 参加中国海盐博物馆的志愿服务活动;
第二条 接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使用中国海盐博物馆提供的业务书籍及学习资料;
第三条 凭志愿者工作证可免费参观本馆的专题展览;
第四条 对志愿者活动的工作进行监督,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
第五条 打折购买本馆商店的商品及本馆出版物;
第六条 退出中国海盐博物馆志愿者队伍。
第七条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六章 附则
第一条 本章程自二〇一三年三月十日起生效。
第二条 本章程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海盐博物馆开放部。
第四篇: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章程(试行)
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章程(试行)
第一条
为提高博物馆陈列展览和社会服务水平,规范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以下简称“十大精品”)评选工作,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十大精品”评选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国家文物局指导。主办单位负责组建评选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第三条
“十大精品”评选的指导思想是,遵循文物博物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现党和政府对博物馆事业的导向,坚持服务社会、服务公众,鼓励博物馆展览在新形式、新技术领域的创新,促进博物馆公共教育、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发挥。
第四条
“十大精品”评选的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第五条 “十大精品”每年评选一届,届次延续。
第六条
“十大精品”每届设精品奖10个,优胜奖、进步奖若干。第七条
参加“十大精品”评选的陈列展览必须是博物馆在境内自主策划、举办的原创性展览,包括:
1.评选年当年对社会正式开放的常设展览;
2.展览延续开放至评选年12月31日的且未参加过评选的往年常设展览;
3.连续展期不少于3个月的临时展览(因文物保护需要而限制展期的临时展览,连续展期应不少于1个月)。
一个展览只能参加一届次评选。引进展览(含交流、巡回展览)不在参评之列。
第八条
“十大精品”评选工作分为初评、终评两个阶段。
第九条
参评博物馆按本章程及有关要求,向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申报本单位参评陈列展览的相关材料。中央部委及其有关单位所属的博物馆、军队系统所属博物馆参评,材料直接报送评选活动办公室。
每馆每届限报一个陈列展览。
第十条
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择优向评选活动办公室推荐本省(区、市)参评的陈列展览名单及相关材料。每省每届申报不超过6个陈列展览。
第十一条
评选活动办公室在评选活动指导单位、主办单位的指导协调下组建十大精品评委会。
评委会成员由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及博物馆、教育、文化、艺术、媒体界等代表15人组成。除指导单位及两个主办单位各选派
一位代表担任评委外,其余评委从专家库按类别随机抽选产生。
除指导单位、主办单位的评委外,初评、终评评委不得重复担任。第十二条
评委会实行回避制度,凡与参评陈列展览有直接关系或密切关系者,不得受聘为评委会成员。评委会成员应严格遵守评选章程和纪律。
第十三条
初评评委会通过综合评议,以实名打分方式产生初评入围结果,并向社会公示。
第十四条
评选活动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初评入围陈列展览实地复核,提出实地复核报告。
第十五条
终评评委会通过综合评议,以实名打分方式产生精品奖和优胜奖、进步奖,由评选活动领导小组核定后向社会公布。
第十六条
“十大精品”终评由公证机构予以公证。
第十七条
评选活动办公室按本章程规定,制定当届“十大精品”评选工作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
本章程由评选活动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五篇: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考察报告
孕育发轫的早期茶
茶在远古时期即已被发现和利用。其发展历经药用、食用、饮用等过程。茶的饮用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古巴蜀一带,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逐渐向长江中下游及中原地区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茶文化的萌芽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及融合促进饮茶进一步向北传播。当时的饮茶主体为上层贵族、士人。他们将茶饮看作高雅的精神享受。此时的茶文化已经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茶的发现和利用
茶叶的利用和发展,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等过程。传说神农最早发现茶的药用价值。西汉司马相如所撰《凡将篇》中已有茶叶如药的记载。秦汉时期,《礼记》有“掌茶”、“聚茶”以供祭祀的记载。南朝《异苑》记载了剡县(今浙江嵊州)陈务的妻子喜好饮茶,每次饮茶前,先以茶祭祀宅中古墓的故事。东晋郭璞的《尔雅》卷九《释书》中“槚,苦茶。条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为苦茶”。
古巴蜀—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的饮用起源于中国西南的古巴蜀一带。后来由于秦始皇统一中国,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逐渐向中原地区传播。茶字正式确定之前,茶有“槚”、“荈”、“蔎”、“茗”、“荼”等古名称,这些古称大多来源于古巴蜀的方言。
茶叶作为贡品
古巴蜀一带至迟在周代已利用茶,并作为贡品。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晋常璩《华阳国志》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桑、蚕、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支„„香茗。
茶叶成为商品
汉代巴蜀地区饮茶已十分普遍。茶在流通中开始成为商品。西汉川人王褒在他的文书《僮约》中已有“烹荼尽具”以及“武阳买茶”的记载五代毛文锡《茶谱》及有关史料记载,西汉吴理真曾在四川蒙山上清峰,手植茶树七株。后世有“仙茶七株,不生不灭,服之归西,即地成仙“之说。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茶
饮茶的习俗沿长江顺流而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无不饮茶。汉初,湖南长沙及其所属荼陵县已成为重要的茶产区。西汉元封五年置荼陵县。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有“荼陵”封泥,还有“槚”的竹简,木牍和包装。茶乡浙。江湖州的一座东汉晚期墓葬出土了一只完整的青瓷瓮,肩部刻有一“茶”字,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当时已经出现了茶。湖州在长江的太湖之滨,是古时名茶“阳羡茶”的产地。《三国志吴志》记载,东吴最后的国主孙皓嗜酒,常大眼群臣。大臣韦矅酒量小。孙皓密赐荼荈以代酒。
生煎羹饮
三国魏张揖《广雅》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赤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这种饼茶的加工技巧及煮饮方式,在三国时期已形成。至唐宋时期,仍以茶饼制作为主流,只有加工方法至为精细,煮饮方法也更讲究。
魏晋南北朝的品饮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茶文化的形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及融合促进茶
饮进一步向北推进,这时的饮茶主体为上层贵族、士人。他们写下了许多关于茶的诗词歌赋,并提倡以茶养廉。
法相初具的唐代茶
唐王朝因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是我国古代茶文化发展极为兴盛的时期,史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茶成为主商品之一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名茶、贡茶相继出现。正是这一时期,茶开始征税,茶始成书。唐代饮茶风俗,品饮技巧都已法相初具,并深深影响后世。陆羽《茶经》的问世,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唐代,受南方饮茶风俗的不断影响,茶在北方迅速传播开来。佛教禅宗的兴盛与影响,是饮茶之风由南方迅速扩展到北方的一个主要原因。这在封泾的《封民闻见记》中反映的十分充分:“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大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人皆许饮茶,到处煎饮,以此专相效仿,遂成风俗”。
唐代茶事兴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朝廷贡茶的出现。唐代贡茶分为两种,一是专设官焙制造。唐代官焙有湖州紫笋等宜兴阳羡茶。卢仝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诗句。另一是,规定凡是有名的茶产区,几无例外地都要以茶进贡。
唐人茶事
唐代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团饼茶,是当时主流茶品。团饼茶的加工通过采、蒸、捣、拍、焙、穿、封七道基本工序。唐代以团茶饼煮饮为主要饮茶方式,唐代正像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为我们留下了唐人煮茶的场景。
自从陆羽生世间,人间相学事新茶
唐中期,陆羽《茶经》的问世,把茶文化推向一个空前的高度。陆羽(733—804),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人,他踏遍江南茶区,考察茶事,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写出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茶经是一部全面论述茶文化的专著,对茶的起源、历史、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史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总结,使品茶成为一门艺术,陆羽被后人称为“茶圣”。
宫廷茶事
唐朝宫廷集中了大量的名茶美器。宫廷贡茶先供于宗庙,次则宫中自用,余再分赐给大臣和番邦使节等。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出土了一套银质鎏金茶具,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宫廷饮茶的豪华。赐茶是宫廷茶礼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帝以赐茶加强与大臣之间的关系。刘禹锡在《代武中丞谢新茶》中表达了得到赐茶后的喜悦心情:“臣某言,中使宝国,安奉宣圣旨赐臣新茶一斤,猥降人,兴临秋全恭承庆赐,跪启缄封,伏以放偶之责,采颉至珍„„
卢仝与茶
卢仝(795—835),号玉川子,河南济源人,年轻时隐居少室山,家贫,但酷爱读书,满腹经纶。朝廷曾两度起用他为谏议大夫,均不仕。卢仝爱茶,曾吟有脍炙人口的“七碗茶诗”。
唐代茶的对外传播
唐代,中国茶主要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唐太宗后期,新罗使节金大庸把茶种子带回到朝鲜半岛,种在智异山下的双峰寺。朝鲜从此开始种植茶树的历史。唐德宗贞元二十年,日本最澄禅师来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学习佛经,拜道邃禅师为师。翌年归国时,从天台山,四明山带去不少茶种子,试种于日本滋贺县。与最澄同年入唐的空海留学于长安于唐元和元年归国,他不仅带回茶种子,还带回了制茶的石臼和中国的饮茶方式和习俗,在日本广为传播。
兴盛的宋代茶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茶文化高度发展并趋向精致奢华的时代。宋代的饮茶法,已从唐代的煎煮法过渡到点茶法。点茶是一门艺术性与技巧性并举的技艺。所谓点茶就是碾末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盏中,待汤瓶水煮沸后冲入茶盏,然后再用茶在盏。然后去拂。宋代茶以工艺精湛的贡茶—龙团茶和讲究技艺的斗茶,分茶艺术为主要特色。
宋代斗茶
斗茶,也称茗战,最早流行于福建建安一带。北宋时期,斗茶蔚然成风。从帝王显贵、文人雅士、到市井百姓,无不对此兴致盎然。宋代斗茶主要用茶饼,判断斗茶的输赢要看茶面汤花的色泽与均匀程度,二看茶汤与茶盏内沿相接触水脚出现的早晚,汤花的色泽鲜白,细碎均匀为上,汤花紧贴盏沿,持久不散称作“咬盏”,咬盏时间长者为赢家。作为一种趣味性与技巧性兼具的活动。斗茶到了冲泡散茶为主的明代,基本绝迹。
宋代茶馆
宋代茶馆十分兴盛,是当时经济与文化高度繁荣的产物,也是世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的茶馆不仅数量多,经营范围广,而且注重饮茶环境的营造。在宋代都城汴京,茶馆鳞次栉比,除提供茶水之外,也有其他经营,如衣服和字画等等。在南宋临安茶馆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北苑龙凤团茶
龙凤团茶指龙团凤饼,系为宋北苑贡茶之统称。北苑位于如今福建建瓯凤凰山一带。宋太平兴国年间,已造龙凤团茶。咸平间,丁谓造“大龙团”以进。庆历时,蔡襄造“小龙团”较“大龙团”更盛一筹。北苑贡茶,品色繁多。贡品极盛之时,凡四千余色。宋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一书,由于最高统治者的介入,使得宋代茶和茶文化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社会政治背景。
民间茶园经营
《紫云坪植茗灵园记》摩崖石刻于北宋大观三年,镌于大巴山崇山峻岭之中。这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也是时代最早的记载民间,茶园经营活动的石刻。
文人与茶
宋代重文轻武与太祖“杯酒释兵权”后,便养成了一代文人士大夫的娱乐心态。他们将茶与娱乐、艺术等融为一体,开创了文士茶的先河。宋代一流的文士如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等都置身其中。他们写下大量品茶诗文,倡导了茶宴、茶礼、茶会等多种形式。
宋代茶的传播
径山坐落在今浙江余杭,历代多产佳茗。相传法钦曾手植茶树数珠,采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后世僧人常以本寺香茗。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套行茶礼仪,后人称之为“茶宴”。南宋日本僧人圆尔辩圆和南浦绍明先后于端平二年和开庆元年,在中国留学。回国时,带回茶种,以及供佛待客等饮茶仪式,在日本传播。南宋乾道四年和淳熙十四年两度来我国学习佛经的日本高僧归国时,带去茶籽和饮茶方法,并著有《吃茶养生记》一书。茶马古道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其中丽江古城的拉市海附近、大理州剑川县的沙溪古镇、祥云县的云南驿、普洱市的那柯里是保存较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具体说来,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今天的香格里拉县)、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川藏道则以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首先进入康定,自康定起,川藏道又分成南、北两条支线:北线是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再由昌都通向卫藏地区。
元代,茶之用有三,曰茗茶,曰末茶,曰蜡茶。进贡宫廷仍以末茶和蜡茶为主。元代,武夷茶取代北苑成为贡茶,并在武夷山九曲设立御茶园。元代点茶仍然十分盛行,但“烹茶芽”的煎茶方式日渐兴起。
返璞归真的明代茶
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十六日,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贡团茶改为贡叶芽(散茶)。后人对此评价甚高:“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沦便饮,逐开千古茗饮之享。”品饮艺术发生了划时代变化。
走向世界的清代茶
进入清代,茶文化开始走向世俗,深入到千家万户,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茶馆大兴,茶饮被大力推广。对外,茶叶贸易形成,迅速走向世界,一度垄断世界茶叶市场。中国人的饮茶礼仪也逐渐传到西方。
总结
茶叶从中国西南的莽莽丛林进入到五彩缤纷的世界,经历了无数艰难与曲折。自茶与人类结合开始,茶就以其优良的品质,浸润着中华民族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