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百年矿山披新绿 世界锑都再出发
碳汇草种植示范基地绿浪如海
9月16—18日,娄底市“世界锑都重现‘绿水青山’”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在冷水江锡矿山展开。中央、省、市媒体记者和网络名人50余人齐聚湘中,对锡矿山区域的环境综合治理以及人文历史、工矿、红色文化旅游等进行了深入采访,笔者有幸跟随采访团一睹了锡矿山的新容颜,见证了世界锑都凤凰涅槃后的又一高光时刻。
中央、省、市媒体记者和网络名人开展集中采访
由于历史原因,锡矿山及周边地区遭受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累积了大量历史遗留污染问题,成为湘江保护与治理五大重点实施区域之一,全国38个重金属污染治理重点区域之一。近年来,娄底把锡矿山及周边地区历史遗留污染问题整治,做为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在娄底的重要实践,全力实施锡矿山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一度因污染失去生机的百年矿山重披新绿,世界锑都再次焕发生机和活力,一抹抹新绿,以动人的姿态清新了人们的视野!
深入生产车间采访
这一抹抹新绿,见证了世界锑都发展思维的转变。思维决定行动。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没有思维方式的转变,就不会有行为方式的改变。废弃矿山也是金山银山,娄底正是深刻认识到了生态是发展的“根”和“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把思维方式建立在治理与发展相统一的基础之上,把“生态修复”贯穿到转型发展的全过程。通过生态环境整治、规划建设,全力推进锡矿山地区绿化全覆盖,把一座座形态丑陋甚至被视为沉重包袱的废弃矿山“点化”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报道显示,截至目前锡矿山地区共完成造林4.2万亩,生态复绿林、防污抗污林、生态产业林、碳汇草种植示范基地……一抹抹新绿随之铺展开来,昔日的“不毛之地”摇身一变,成了工业景区,矿山公园。
进入矿井体验采访
这一抹抹新绿,是世界锑都再出发的原生动力。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锡矿山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陷入低谷,“世界锑都”的金字招牌似乎也因此黯然失色,百年锑都失去了往日生机。要想绝境逢生,唯有全力抓好环境治理、积极推进产业转型。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锡矿山地区共产生砷碱渣1359.3吨,处理砷碱渣2364.88吨,目前共有14座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达2.95万吨。涉重金属企业废气、废水得到有效治理,水土空气环境的净化,保证了植物的蓬勃生长。娄底正是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切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以采矿挖损山体修复、采矿破坏水体修复、采矿压占林草地修复、采矿损坏农田修复的矿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为重点,开展矿山历史遗留问题治理,一步一个绿色的脚印,逐步实现“山绿、水净、林复、田护”的目标。用一抹抹新绿,为百年矿山平添无限生机和活力,为世界锑都再出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生动力。
这一抹抹新绿,必将成为铺满世界锑都的美丽底色。完成环境综合治理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实现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只有继续加速推进生产集约化、产业集群化进程,实现锑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快生产技术升级改造,提高锑业装备水平与经济效益;挖掘和开发工矿、文化、红色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推进产业多元融合发展,趟出一条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才能打造一个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世界新锑都。而这一抹抹新绿,正在铺就世界锑都再出发的美丽底色,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新锑都正向我们迎面走来。
绿色是未来。百年锑都通过有力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产业转型发展,随着国家矿山生态公园的建设,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红色旅游教育示范点的创建,以及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项目的推进,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有效提升。可以预见,这一抹抹新绿,必将以蓬勃的生命力生长、蔓延、铺陈,成为新锑都不变的原色。(市发改委 廖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