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说课稿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新闻两则》的内容是第一课时,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学目标重难点、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人民解》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是以战争为主体组元。编者想让学生通过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了解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与非正义战争的罪恶。毛泽东所写的新闻稿报道了渡江战役的过程和所取得的胜利成果,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历史的记录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由最高统帅亲自撰写的这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教学时,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同时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确立了本节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1、了解新闻的特征,感情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层次、掌握新闻的结构。
3、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性。
4、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教学中,我将新闻的结构与本文具体层次的衔接作为本文教学重点,将新闻语言特点的领悟,作为全文的难点。
三、说学情:本节课的题材是新闻,学生对这种刚接触的体材有着懵懂而好奇的心理,老师应抓住学生这种好奇心,因势利导,进入新课。从八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上看,对记叙文的阅读已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和具备初浅的理性分析能力,能够较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闻的结构,理清文章内容的依据与出发点。虽然班级学生语文素质良莠不齐,一部分学生底子薄,基础差,但本文遣词造句准确,前后衔接自然,再加上有一部分学生对抗日战争题材的故事已相当熟悉或怀有深切的.情感,所以课堂上应通过激趣促使学生保持浓厚的注意力,以便更好的完成本文的教学。
四、说教法学法: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在本课教学时。
采用以下教法:
1)自主学习法
2)朗读法:
3)字词圈点法
4小组合作法
五、说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多媒体放映《百万雄师过大江》选段,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对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了解。
(二)资料展示,作者简介:学生展示所搜集的有关毛泽东的文字、图片资料。同时结合历史课上所学的知识,介绍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毛泽东的战略思想等,使学生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有较全面的了解,为下面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内容。
此环节学生通过自由读解决以下问题
1、文中出来课后读写及课下注释中的字词外还有那些不认识的字音和不懂的字义。
2、对新闻中所讲述的的主要内容做初步的了解。
(四)品读探究——理清文章结构
1、了解新闻结构的5部分,并与课文一一对应。
2、导语位置在哪里?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3、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是怎样连接的。
4、为什么先写东路军、然后写西路军、最后写中路军。
(五)研读感悟——体会语言特点。
“越过”和“到达”的区别;“突破”和“渡过”的差别等。体会这篇新闻,语言准确精炼,铿锵有力,书面语和口头语想穿插,相得益彰的特点。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以上是我的说课,感谢各位评委的辛苦劳动。
(二课时)
(六)研读感悟——领悟文章情感。
学生:畅谈、归纳,老师:倾听、点拨
(七)拓展延伸——口头作文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说课稿2
学习目标
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材分析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重点难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
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具投影仪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导入
(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整体感知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精读课文(可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教师导学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只要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注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内容了。
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要求学生快速默读第二则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了解新闻内容。再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新闻知识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提出思考题。
默读第二则新闻,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具体分析第二则新闻,并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品味两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三。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
就给予鼓励。
教师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
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一、本课学习重点。
1、了解新闻写作的特点,理清记叙文六要素。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3、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精练,感受我军所向披靡、不可抵挡之气势。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一起到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走进那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吧!
作者简介。
二、简介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我们每位同学对毛主席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在这里老师不一一赘述,请同学们自己到书中、到网上查找资料,对这位伟大的人物了解得更清楚、更深入。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他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评论、答记者问、调查报告、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气势恢宏的崇高基调,读来能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他更是欢欣鼓舞,挥毫泼墨写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战争报道。随着岁月的流逝,尽管其作品已失去新闻价值,但其审美价值却历久不衰。
三、时代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先生,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之后,淮海战役的前夜。
四、生字词学习。
鄂(è)豫(yù)绥(suí)靖(jìng)阻遏(è)锐不可当(dǎng)荻(dí)港 溃(kuì)退 歼(jiān)灭 要塞(sài)二十八宿(xiù)管辖(xiá)
五、新闻的概念、特点及写法。
1、新闻:又称消息,包括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新闻述评等。
2、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3、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4、篇幅:短小精悍。
5、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
6、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六、整体感悟。
整体感悟一:
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你能分别理清这两则新闻的六要素吗?
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整体感悟。
整体感悟一:
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你能分别理清这两则新闻的六要素吗?
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整体感悟二:
①新闻的标题有引题、正题和副题,请问: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选择你手边的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来说明标题的作用。
②有同学提出:“我认为,如果把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会更好。因为前者只说了这次军事行动,后者不仅说出了军事行动而且说出了结果。” 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整体感悟三:
①电头和导语是新闻体裁中所特有的形式,它们有何作用呢?
②主体是新闻的主干,请你分析这两则新闻的结构布局。
③新闻是客观的事实报道,你能从客观的叙述中感受到这两则新闻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吗?
七、阅读方法指导:
1、看标题:标题大都能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
2、看导语:导语是正文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3、看主体:这是导语之后对内容作进一步叙述说明的部分,也是表现主题、深化主题的决定性部分。
4、看背景: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它有时隐含在主体之中。
5、看结语:它一般是对新闻主体的总结,有时也隐含在主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