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15篇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1
《燕子妈妈笑了》一课讲的是燕子妈妈让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菜园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区别。小燕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每次观察都有自己的新发现。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性很强,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我利用三个谜语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抓住课题,向孩子们发问:小燕子做了什么事?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潜心地读,投入感情地读,有感悟地读,带着问题读……多读少讲,以读带讲,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自主学习。为了让学生弄懂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我又把问题一步一步简单化:小燕子去观察了几次茄子和冬瓜的区别?每次观察到什么?燕子妈妈每次又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小燕子前两次没有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引导孩子理解是因为小燕子认真观察了。那“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学生一下就理解了。因为小燕子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所以妈妈笑了。课文中心也迎刃而解:要学习小燕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才会有新发现。
这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多读是语文学习之本,感悟必须是建立在熟读基础上的展现。但在本次教学过程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1、分角色朗读还不够,在这次分角色朗读时,只设计了教师扮演燕子妈妈和小燕子进行对话的环节,而忽略了旁白部分,使故事的完整性与生动性受到影响,从而使学生融入情境不够充分。
2、拓展部分,让学生去观察冬瓜和茄子还有什么不一样?意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认真有序地观察事物,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可能是在设计这一环节时,缺乏创新。最后只好提示学生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切面有什么不同,希望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使学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仅在表皮上有区别,在内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区别,也让学生学观察,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
3、课文结束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再加上一些表演和想象,想象燕子妈妈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既深挖了主题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及对课文的情感教育意义。
人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所以,我相信不断的努力和思考,能促使我获得更多的经验。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2
《燕子妈妈笑了》是一篇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对低年级的学生富有极强的感染力。所以,整堂课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落实课标精神,以兴趣为中心,活动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
一是采取各种有效的识字方法,如开火车读、拍手读、比赛读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识字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效果。
二是采用多种读书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采用自读、交流读、表演读、抓住本单元的主题让学生比一比谁读书最认真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去探究问题。
三是注重自身的组织语言。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话语,适时的评价激励,去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课堂上学生学得主动,效果不错。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3
《燕子妈妈笑了》一文,生动地讲述了一只小燕子,在妈妈的指引下,对冬瓜和茄子进行观察。通过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的观察,终于发现了冬瓜和茄子表面细微的不同之处。课文以拟人的手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懂得,不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本课课文较长,通过多次扎扎实实地读书,达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目的。学生从听读到自己读,从需要别人帮助到读得流畅再到获得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其实读书的过程既是学生识字的过程,又是学生积极思维、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在读书后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一次比一次深刻。孩子们根据小燕子一次次观察到的结果得出自己的认识,通过认真读书自己得来的,是孩子们真情实感的流露。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1、应采用更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不断积累语言,达到从读中感悟。
2、分角色朗读还不够,在这次分角色朗读时,只设计了教师扮演燕子妈妈和小燕子进行对话的环节,而忽略了旁白部分,使故事的完整性与生动性受到影响,从而使学生融入情境不够充分。
3、在教学“认真”这两个字的书写时,学用的方法应更多一些。因为“真”字是一个易错字,在之后的书写过程中也多次出现学生把“真’字中的三横写成两横的现象,所以我想也许在教这个字时如果能用一个故事或其他一些比较形象的方法使学生对这三横的印象更深刻应该会好些。
5.拓展部分,让学生去观察黄瓜和西红柿有什么不一样,意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认真有序地观察事物,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虽然学生基本能够从同一方面比较两种物体的不同,但是如果加上引导学生按文中小燕子观察的顺序把黄瓜和西红柿的不同说出来,会使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也会使教学更贴近文本更具有完整性。最后提示学生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切面有什么不同,希望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使学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仅在表皮上有区别,在内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区别,也让学生学会留心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
4、课文结束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再加上一些表演和想象,想象燕子妈妈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既深挖了主题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及对课文的情感教育意义。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4
《燕子妈妈笑了》一文,生动地讲述了一只小燕子,在妈妈的指引下,对冬瓜和茄子进行观察。通过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的观察,终于发现了冬瓜和茄子表面细微的不同之处。课文以拟人的手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懂得,不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课文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亲切、精炼,对低年级的学生富有极强的感染力。上《燕子妈妈笑了》这一课时,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收到了教好的学习效果。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体现四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一、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这样既复习了原有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听同桌读,听同学读,体现听读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同时,用各种方式激趣,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效果。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机会潜心地读,投入感情地读,有感悟地读,有目的地读……多读少讲,以读带讲,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自主学习。
三、是注重生生、师生间的互动。评价的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既有老师的评价又有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激励老师更加努力的探讨课改。
四、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化,抓住课文中对话的语言特点进行教学,让课文贴进生活,语文教学不但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做人。
反思本篇课文的整个教学过程,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一、在第二课时的初读课文时,让学生通过一遍遍有目的的听读、练读,能真正的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将语文课中学生的读落到实处,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中间插入一个大丰收的小游戏,既是为了巩固学生识字,又是为了调节课堂氛围,引起学生兴趣,但这一游戏却同样浪费了过多的时间,如果将这一游戏放在第一课时,更妥些。
二、思维扩展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扮演所喜欢的小动物,比较橙和香蕉的不同,扩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此环节,创意虽好,但同样想得不够周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份,以此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看、摸、闻、尝等方式,来比较两类水果的不同之处。
三、指导朗读,通过创设感情朗读的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悟读。学生间合作探究,自读自悟,加上教师适地点拨、指导,学生通过自身的能力,读好小燕子的话,获得成功的体验。老师戴着燕子妈妈的头饰,学生戴着小燕子的头饰,很快师生之间融入角色之中,读起来更能投入感情。
四、口语交际,延伸课文此处设计口语交际活动的环节,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延伸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课后任务设计,让学生再去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旨在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使学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仅在表皮上有区别,在内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区别,也让学生学会留心认真观察身边
的事物。
课堂教学是流动的,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 创新个性的重要途径。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和文化氛围,这些会导致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大凡有过学习经验的人都会懂得,沿着传统思路想问题最容易,困难的是转变角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思考。教师应该期待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当学生呈现的方法与传统观念不符时,应给予极大的关注。这种关注可从鼓励开始,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5
《燕子妈妈笑了》一课,生动地讲述了一只小燕子,在妈妈的指引下,对冬瓜和茄子进行观察。通过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的观察,终于发现了冬瓜和茄子表面细微的不同之处。课文以拟人的手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懂得,不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课文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亲切、精炼,对低年级的学生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在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堂中,“主导者”应该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将课文的寓意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燕子妈妈笑了》一课中,“认真”的主题和“观察”的互动,不但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针对这节课,我有如下反思:
1、导入部分,由歌曲《小燕子》导入,学生一起唱一唱,演一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但歌曲过长,及学生单调的表演动作,占用了过多的时间。
2、指导朗读,通过创设感情朗读的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悟读。学生间合作探究,自读自悟,加上教师适地点拨、指导,学生通过自身的能力,读好小燕子的话,获得成功的体验。我已制作了头饰,但因时间关系没让学生戴,若在时间调空上把握好一些让学生戴着头饰去朗读,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3、课前我已准备好了一个冬瓜和茄子,因时间关系,没有留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在教学过程中,如有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不同,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课后任务设计,让学生再去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旨在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使学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仅在表皮上有区别,在内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区别,也让学生学会留心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6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罗东学区支教老师展示课上,我选择的《燕子妈妈笑了》一文,生动地讲述了一只小燕子,在**的指引下,对冬瓜和茄子进行观察。通过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的观察,终于发现了冬瓜和茄子表面细微的不同之处。课文以拟人的手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懂得,不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课文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亲切、精炼,对低年级的学生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在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堂中,“主导者”应该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将课文的寓意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燕子妈妈笑了》一课中,“认真”的主题和“观察”的互动,不但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本课教学属第二课时,反思这堂课,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1、导入部分。
由歌曲《小燕子》导入,学生跟着唱一唱,演一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但歌曲过长,及学生单调的表演动作,占用了过多的时间。
2、初读课文。
让学生通过一遍遍有目的的听读,练读,能真正的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将语文课中学生的读落到实处,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中间插入一个大丰收的小游戏,既是为了巩固学生识字,又是为了调节课堂氛围,引起学生兴趣,但这一游戏却同样浪费了过多的时间,如果将这一游戏放在第一课时,更妥些。
3、思维扩展。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扮演所喜欢的小动物,比较橙和香蕉的不同,扩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此环节,创意虽好,但同样想得不够周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份,以此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看、摸、闻、尝等方式,来比较两类水果的不同之处。
4、指导朗读。
通过创设感情朗读的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悟读。学生间合作探究,自读自悟,加上教师适地点拨、指导,学生通过自身的能力,读好小燕子的话,获得成功的体验。老师戴着燕子**的头饰,学生戴着小燕子的头饰,很快师生之间融入角色之中,读起来更能投入感情。
5、口语交际。
延伸课文此处设计口语交际活动的环节,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延伸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6、课后任务设计。
让学生再去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旨在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使学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仅在表皮上有区别,在内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区别,也让学生学会留心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
课后,罗东学区的听课老师们提出了许多诚恳的意见,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虽是堂展示课,老师们给予的赞扬多于建议,但确实让我感受到学区之间的交流所具有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人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所以,我相信不断的交流与改进,能促使我获得更多的经验。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7
《燕子妈妈笑了》一课讲的是燕子妈妈让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菜园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区别。小燕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每次观察都有自己的新发现。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性很强。
以前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是按课文顺序,把燕子妈妈三次让孩子去菜园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区别一一讲授出来。这次,我根据课堂教学改革要求,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 大胆放手而展开教学。
一、小组合作,快乐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小燕子去观察了几次茄子和冬瓜的区别?每次观察到什么?燕子妈妈每次又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小燕子前两次没有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引导孩子理解因为小燕子认真观察了,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所以燕子妈妈笑了。课文中心也迎刃而解:要学习小燕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才会有新发现。这不但让学生自己完成了学习任务,还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精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
二、以感情为纽带,在品味语言文字中体会情感。本节课,我引导学生以“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为主线,架起师、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桥梁。我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男女分角色朗读、师生分角色朗读、小组比赛读、有感悟地读??把以前“以老师讲为主”改为“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自主学习。
三、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拓展部分时,我让学
生再认真观察冬瓜和茄子还有什么不一样?提示学生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切面有什么不同,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使学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仅在表皮上有区别,在内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区别。这不仅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认真有序地观察事物,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人总是在探索中前进。经过学习、反思、总结,定能促使我获得更多的经验,促进我不断成长。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8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之上的。我过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乐知者“,就应使学生从心理上想学、爱学、乐学,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将信息技术引进课堂,将形、声味人、动等感情强烈的内容和当时的情境再现出来;能营造一种赏心悦目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的感兴趣,学得快乐。学《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时,可利用flash技术设计这样一个情景:在屋檐下有个鸟窝,里面住着小燕子和燕子妈妈,小燕子飞来飞去,玩儿的很开心,远处是一片长满各种各样蔬菜的菜园。让孩子们变观看多媒体的画面边感受小燕子的快乐,然后问:”看到小燕子这么快乐,燕子妈妈说了些什么呢?随即播放燕子妈妈说话的幻灯片,也让学生展开想象,燕子妈妈还会说些什么,再一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再情景中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燕子妈妈笑了》讲的是小燕子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之处,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为了使孩子们有关直观的印象,除了在黑板上贴冬瓜和茄子的图片外,还可以去菜市场购买实物。可是现在的冬瓜表面很光滑,什么细毛也没有。要到了了秋天打了霜以后菜会有带毛的冬瓜,而且带毛的冬瓜是一起的旧品种,现在也不大种了。因此,要把没有细毛的原因告诉学生。
在理解课文时,我通过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朗读指导,如范读、领读和引读等,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的习惯。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9
这堂课既不是公开课,也不是献课,但是我准备得比较充分,很想把每一次随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准备。开课很简洁,直接进入课题,大致过程如下:
1.范读,讲要求(听准字音)
2.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
3.检查预习(二次学习)的情况,抽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对于较难的字要分析结构和识记方法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5.出示较难词语,认读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说话联系
6.检查预习标自然段的情况,谈话引入课文。这个环节很重要,特别是过渡语言的设计,比如说用“课文里有两种蔬菜,请你找一找”引入第一自然段,立即粘贴教具,引导学生说出它们分别是“躺在和挂在”等等。要注意,虽然是第一课时,但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把课文读通,还要适当体会简单的感情如小燕子每次观察了回来以后都很开心的样子。在分段学习课文时可以出示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三次对话的句子,最后在返回到课文中学习。
7.四人小组表演这个情景剧
8.齐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9.写字
本堂课这几个环节基本上还是能够扣死,就是在启发孩子情感朗读时,功力还不够,个段过渡性语句还有待斟酌。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10
《燕子妈妈笑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我所讲授的是这节课的第一课时,也就是一节识字课,因此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并且运用这些生字组词,说话。并且熟练地运用到课文中也就是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因此,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掌握编写意图,大胆使用教材,用活教材,了解学生实际,备教材,备学生,查阅资料。新课标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积极地情感因素,激发学生
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教师充满童趣的教学语言和动作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下面具体谈谈我这节课的教法:
1解决问题一:你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宝宝的?我采用多种认读生字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巩固认读效果。可以采用提问读、评价读、师范读、小老师教读、开火车摘苹果认读、送小燕子卡片认读并组词、夺红旗说话造句等形式来巩固学生识记生字的效果。同时让学生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办法如:加一加、换一换、猜谜语、顺口溜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去探究问题。
2解决问题二时,我让学生自己先观察汉字宝宝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以及书写时的关键笔画,然后我再总结汉字的构字特点以及书写汉字时的方法一写二看三对照等。最后教师再范写汉字,学生书空,最后提问学生演板并评价指导等形式来巩固汉字的书写。
3利用生字卡片,实物和多媒体课件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4识字教学与朗读教学紧密结合。范读、齐读、自读中随文识字,然后缩小语境,最终使学生能够单独认读生字,然后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识字效果。
面对孩子们积极学习的态度,我更多采取鼓励的方式,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多发言的孩子,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来展示自己。在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也注意到讲评结合,这也是学校一直以来让我们青年教师学习的方向,以后还会继续朝这个方向努力。这一节课,孩子们始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兴高采烈地读,认真地观察,积极地表达,他们的高涨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我,我忽然明白,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语文课,才是孩子们喜欢的语文课,而有了孩子们的喜爱就意味着获得了成功的一半,这堂课使我内心充满了幸福感。
同时,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需要不断改进。比如课堂时间的有效把握,送卡片环节的容量过大等因素。我个人认为,有喜有忧、有精彩闪现、有遗憾生成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而我们需要的正是真实不做作的课堂。任何人都不可能上出完美的一堂课,都会有缺憾。只要达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境界就是一堂好课!这次我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大比武更是受益匪浅。学无止境,我将会更投入地钻研教材,与学生倾心交流,达到教学相长。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11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话语充满童真,故事情节生动、通俗易懂。通过描写燕子妈妈三次让小燕子到菜园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让孩子们从中懂得只有认真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在第一课时里,我的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借助拼音能够读通读顺课文,认读文中的生字词、生字,理解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并指导他们学会读出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教学中成功之处:
1、教学伊始,轻松的师生对话和《小燕子》歌曲的演唱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2、让孩子们就《燕子妈妈笑了》这一题目提出自己的疑问,虽然一年级的孩子们的质疑能力还较薄弱,但他们的个性活泼,好奇心强,所提的问题幼稚可爱甚至随意而不完整,但却能激发他们急于了解故事情节的积极性。特别是“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这一疑问能驱使孩子们主动去读书,去了解整个故事情节。
3、一年级孩子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都很强,当他们借助拼音读文后,老师动情投入的范读能帮助他们扫除生字障碍,并有了如何读出小燕子和燕子妈妈不同语气的初步印象。个别朗读能力较好的孩子的朗读展示能激发孩子们的竞读及参与的热情,并进一步把课文读通读顺。
4、简笔画在板书上的运用能更直观形象地让学生分辨冬瓜、茄子在大小、颜色、细节部位上不同,帮助孩子们理请小燕子每次的观察所得及燕子妈妈的表现,从中懂得认真的重要性。
需要反思与改进的地方:
1、让孩子们就文章题目提出疑问时,面对较多孩子提出的较零散、不完整或与不着边际的问题应如何处理如何引导,才能既培养他们学会提问的能力,又不会打消孩子们提问的积极性。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后,让他们同桌合作,互检朗读情况时,本意是同桌读对了,表扬他,读错了,帮帮他。从而解决孩子们读书中不认识的字,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但面对较长的课文,针对一年级孩子好表现,缺乏耐心的的特点,有部分识字能力较薄弱的孩子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同桌朗读,让同桌合作读流于形式。
3、认读生字词和开火车读生字时,大部分同学都热情高涨,跃跃欲试,读得特别开心,但总有个别孩子站起来“金口难开”,“火车”因此“出现障碍”,其他同学也在那边干着急。应如何关注这些孩子的学习动态,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让火车“顺利通过”呢?
4、每当到“再读课文,理解内容”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总觉得孩子们的情绪还停留在认读生字的激动中,一时难以静下来再次读文,理解课文内容。在交流感悟时,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已容易开始分散了,无法集中到课文中来,能静心思考,参与回答的孩子好象不多。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再次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再次静心读书并畅所欲言呢?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12
《燕子妈妈笑了》这篇课文是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写了小燕子在妈妈的指导下,通过三次仔细观察,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处。而我上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内容是学习课文第三至第六自然段。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2、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燕子妈妈笑了的原因。我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设计这节课的主题“抓住重点句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探究意识”。
本节课我以复习开课,最后以小结活动自然结束我的这节课。那么这节课教学体现了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思想,同时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本课以小燕子和妈妈三次对话的朗读为教学重点来组织开展读书实践活动,通过自由阅读、点名读、分角色读等的朗读指导,在加上带动作表演读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出小燕子每一次说话的不同的语气,体会小燕子在妈妈的指导下一次比一次观察仔细和一次比一次高兴的心情,从而理解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这一重点教学内容,立足文本拓展延伸是本课阅读教学另一大特点,具体体现在一是根据课文特点创设了有趣的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课文学完后我出示课件创设了:燕子妈妈邀请我到菜园去作客的情景,燕子妈妈请我给小朋友带回了礼物“冬瓜和茄子”。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能否发现冬瓜和茄子还有什么不同。各组组长拿出冬瓜和茄子,学生分小组活动,通过看、摸、尝等多种感官参与,学生情趣高涨,很快就发现了冬瓜和茄子还有许多不同之处。他们在体念成功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观察事物要仔细,只有认真仔细,才能有所发现的道理。二是善于抓住课文语言文字的特点引领学生拓展课文内容,总结发现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处,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设置了说话练习,仿造“我发现冬瓜,茄子 ”这样的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这一教学过程是学生在休会课文基础上的整体性语言积累与表达训练的过程,是让学生语言和思维训练都得到协调发展,然后请学生把它在写在卡片上,最后展示学习结果。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13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燕子妈妈笑了北师大版20xx 《燕子妈妈笑了》这节课我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课堂中学生学得主动、快乐,课堂中的许多游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了知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以下几方面比较满意:读好课文是课文学习的关键,怎样读好课文?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读好课文,强调以读为本
1、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
课堂上学生的读书过程,是学生和文本交流,感悟语言,从感悟中掌握语言的过程。感悟必须以充分的读为前提,读得不充分,就很难有所感悟,熟则能悟,悟则能化。这充分的读,表现为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读有所导。如:开课伊始,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想读课文吗?请大家自由地把课文读一读,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新词”。在课文生字学习之后,“你们能把课文通顺吗?”而后,“一共去了几次?每次都看到了什么?”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到相关语句,感受故事和人物情感的变化,由此在进入熟读环节。
2、引导学生读出书中人物的感受
学生与文本交流,读文品句的情感体验会因人而异。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要说读书的感受,往往是别人说什么,其他人就跟着说什么。如何凸现学生读书中情感体验的个性化、多元化,老师引导尤为重要。如:当小燕子第一次发现冬瓜和茄子不同时,它的心情怎样?第二次呢?第三次呢?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名读,评读,范读、师引读、师生合作读,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二、重视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或者请教同学;然后再由词到字,去拼音认字等方式。这样就使学生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识字,做到字不离词,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熟记生字。
三、巧用多媒体
在这节课中多次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优势:导课、识字、比较观察冬瓜和茄子的异同以及燕子和妈妈的对话等,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这节课发现自身“牵”的成分较浓,学生自主的空间较少。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多加注意。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14
我刚参加工作两年就迎来了课程改革实验。这是难得的机遇,也使我面临重大的挑战。课堂教学以什么形式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潜能,展示自我?怎样鼓励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多看,多想,多说?下面谈一件教学中碰到的“意外事”及我的处理。
一、冬瓜表皮有没有细毛?
《燕子妈妈笑了》讲的是小燕子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之处,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的习惯。为了使孩子们有个直观的印象,除了在黑板贴上冬瓜和茄子的图片外,我还去了菜市场购买实物。我很快买到了柄上长小刺的茄子,但冬瓜都是切成一块一块卖的,没有整个的。正发愁着,那边一位大娘说:“姑娘,我这儿有。”跑过去一看,这个冬瓜有一米来长,有三四十斤呢,而且表面很光滑,什么细毛都没有。我问大娘,这冬瓜上面怎么没有细毛?“现在是春季,没有那种带细毛的冬瓜,要到了秋天打了霜以后才会有带毛的冬瓜。再说带毛的冬瓜是以前的旧品种,现在也不种了。”我只好买个表皮上没细毛的冬瓜让孩子观察,再把没有细毛的原因告诉学生。
第二天语文课上我让学生观察冬瓜和茄子的区别,有的说它们一个大一个小,一个青一个紫。杨光上来了,满脸自豪地说,这个茄子的柄上确实有刺,这个冬瓜皮是光滑的没有细毛。这下全班哗然了。我正准备解释这个冬瓜为什么没有细毛,就见王宇飞的小手举起来了,说:“我知道,我知道!因为皮上有细毛的话就会扎手,就没人买了,所以卖冬瓜的叔叔就把细毛刮掉了,把它擦的干干净净,就特别漂亮了。”孩子心里竟然有这么奇妙的想法。王雨萧说:“春季的冬瓜是不长毛的。”杨国兴说:“我叔叔告诉我现在的冬瓜品种就是不长细毛的。”呀!他们竟然把答案都说出来了,把我的担忧一下解决掉了。别的同学也由衷地把掌声送给了他们。我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二、把西红柿咬了一口。
这是本课最后的一个教学环节,各个小组拿出准备好的两种蔬菜,观察它们的差异。王仕牧小组观察的是西红柿和西葫芦。只见王也治同学拿起了笔在画,把不同的外形画出来,这个做法真不错,我正想夸夸他。哪知道杨丁博同学忽然拿起西红柿咬了一口,说:“我知道西红柿可以生吃,酸酸的,甜甜的,西红柿里面是红的,而且有些小籽儿。而西葫芦是不能生吃的。”她说完别的同学都笑了。这个西红柿是用来观察的不是用来吃的,怎么能咬一口呢,我一下就火了,正想批评她,又一想,课改特别关注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体验,她刚才是从品尝味道这个角度来说的,而且还发现了西红柿内部的奥秘,同时指出了西红柿和西葫芦在吃方面的不同之处。于是我改变了主意,请她将品尝结果告诉全班同学,同时我说:咱们班的同学比小燕子观察的还仔细认真,不仅看到它们外形的区别,还能从品尝味道来说出其他的区别,可真棒。学生们把羡慕的眼神投向杨丁博,她却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下课后,我想,如果我没有在课前去找冬瓜,没有发现现在的冬瓜表皮上已经没有细毛了,上课时,要是有孩子给我提出来,我肯定会批评他的。这就给我一个启示,新教材所涉及的某些内容必须亲自实践、体会,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使我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这节课的教学真让我明白了,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老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此时老师要善于从中发现潜在的闪光点,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老师帮他们找出进步的因素,让学生不断地积累成功的体验,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很棒的,从而对学生充满了兴趣,对自己增长了信心。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15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小动物跟你们认识,你们看看它是谁?(小燕子)你们看,它在向你们问好呢,你们也来跟它打声招呼好不好?(小燕子,你好)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有礼貌。再来看看这两幅图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蔬菜吗?(冬瓜、茄子)同学们,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你们都知道,可是这只小燕子它却不清楚,燕子妈妈就让它飞去菜园里观察,到底小燕子会有哪些发现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燕子妈妈笑了》
2、 板书:《16 燕子妈妈笑了》(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朗读的过程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宝宝,划出本课的自然段
2、 同桌互相拿出生字卡片,指认指生字宝宝,并说说自己的识字小方法
3、 多媒体出示生字,指名生读,并说说识字办法
4、 开火车、齐读生字
5、 玩“找朋友”的游戏
6、 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刚才同学们已经读过了课文,那么现在一起来告诉老师,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6个)
2、那么老师就请六位同学来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小燕子总共去了几次菜园呢?
3、指名6位同学朗读,师评
4、指名生回答小燕子总共去了几次菜园?(3次)
5、齐读第一自然段
6、出示冬瓜____在地上,茄子____在枝上,指名生填空
7、“躺”和“挂”是两个动词,同学们请想一想,为什么冬瓜要躺在地上而茄子就挂在枝上呢?(冬瓜重,茄子轻)
8、屋檐下,燕子妈妈对小燕子说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出来,并用波浪线出来。
9、谁来读读燕子妈妈的话?
10、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菜园里观察(冬瓜)和(茄子)的不同
11、小燕子第一次去菜园到底会观察到什么呢?让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12、指名一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生认真听,并用横线划出小燕子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燕子妈妈说的话。
13、谁来读读小燕子说的话?点出要用高兴的语气,指名两位生比读,其他生认真听并点评
14、听了小燕子的话,燕子妈妈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读燕子妈妈说的话?指名两位生比读,其他生认真听并点评
1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16、指名说说小燕子第一次去菜园,发现冬瓜和茄子的什么不同?(大小)
17、它是通过冬瓜和茄子的哪个方面来观察的呢?(形状)
19、燕子妈妈对小燕子的发现给出了什么评价?(不错)
20、为什么燕子妈妈没有说很好,非常好,而是只说了“不错”呢?理解“不错”的意思
21、这说明燕子妈妈对小燕子第一次的发现还不是特别的(满意)所以,让它再去一次菜园观察,到底小燕子又会有哪些发现呢?下节课中我们将会继续寻找答案。
22、播放歌曲《小燕子》(生齐唱)
23、出示冬瓜和南瓜的图,生比较
16 燕子妈妈笑了
冬瓜 茄子大小
教学反思:
《燕子妈妈笑了》一课讲的是燕子妈妈让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菜园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区别。小燕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每次观察都有自己的新发现。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性很强,我利用图片做导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认读字词的过程中我穿插了两个小游戏,激发孩子的兴趣,加深孩子的记忆。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潜心地读,投入感情地读,有感悟地读,带着问题读……多读少讲,以读带讲,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自主学习。
不足之处:
在最后的处理问题中有些仓促,语句和问题的衔接不够好。 分角色朗读部分处理的不好。
拓展部分让生比较冬瓜和南瓜的不同这个环节也处理的太过仓促。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1
《燕子妈妈笑了》一课讲的是燕子妈妈让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菜园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区别。小燕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每次观察都有自己的新发现。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性很强,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我利用三个谜语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抓住课题,向孩子们发问:小燕子做了什么事?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潜心地读,投入感情地读,有感悟地读,带着问题读……多读少讲,以读带讲,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自主学习。为了让学生弄懂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我又把问题一步一步简单化:小燕子去观察了几次茄子和冬瓜的区别?每次观察到什么?燕子妈妈每次又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小燕子前两次没有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引导孩子理解是因为小燕子认真观察了。那“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学生一下就理解了。因为小燕子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所以妈妈笑了。课文中心也迎刃而解:要学习小燕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才会有新发现。
这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多读是语文学习之本,感悟必须是建立在熟读基础上的展现。但在本次教学过程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1、分角色朗读还不够,在这次分角色朗读时,只设计了教师扮演燕子妈妈和小燕子进行对话的环节,而忽略了旁白部分,使故事的完整性与生动性受到影响,从而使学生融入情境不够充分。
2、拓展部分,让学生去观察冬瓜和茄子还有什么不一样?意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认真有序地观察事物,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可能是在设计这一环节时,缺乏创新。最后只好提示学生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切面有什么不同,希望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使学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仅在表皮上有区别,在内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区别,也让学生学观察,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
3、课文结束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再加上一些表演和想象,想象燕子妈妈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既深挖了主题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及对课文的情感教育意义。
人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所以,我相信不断的努力和思考,能促使我获得更多的经验。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2
《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是一篇童话课讲述燕子妈妈让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观察茄子和东瓜的区别,小燕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每次观察都有自己的新发现。这篇课文事故事性很强,孩子们学习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本节课我抓住课题导入,向孩子们发问: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潜心地读,投入感情地读,有感悟地读,带着问题读……多读少讲,以读带讲,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自主学习。可是读了许多遍,孩子们仍然找不出原因。我又把问题一步一步简单化:小燕子去观察了几次茄子和东瓜的区别?为什么妈妈要让它观察那么多次?由于孩子已经把课文读得很熟了,当“为什么妈妈要让它观察那么多次?”这个题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时,孩子们很容易地读懂了:从燕子妈妈这个角色来考虑问题,可以看出燕子妈妈也是在鼓励自己的孩子。因为小燕子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所以妈妈笑了。课文中心也迎刃而解,要学习小燕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才会有新发现。老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多说、多想、多做,并最大程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乐学、多学。一节好课需要环环相扣、一贯而下的课堂设计。在本节课中,设计合理,又有较好的组织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课堂氛围好,学习积极性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能让一个人终身受益。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在教学实践中,立足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能让孩子更加受益。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3
《燕子妈妈笑了》是一篇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对低年级的学生富有极强的感染力。所以,整堂课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落实课标精神,以兴趣为中心,活动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
一是采取各种有效的识字方法,如开火车读、拍手读、比赛读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识字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效果。
二是采用多种读书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采用自读、交流读、表演读、抓住本单元的主题让学生比一比谁读书最认真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去探究问题。
三是注重自身的组织语言。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话语,适时的评价激励,去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课堂上学生学得主动,效果不错。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4
我刚参加工作两年就迎来了课程改革实验。这是难得的机遇,也使我面临重大的挑战。课堂教学以什么形式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潜能,展示自我?怎样鼓励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多看,多想,多说?下面谈一件教学中碰到的“意外事”及我的处理。
一、冬瓜表皮有没有细毛?
《燕子妈妈笑了》讲的是小燕子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之处,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的习惯。为了使孩子们有个直观的印象,除了在黑板贴上冬瓜和茄子的图片外,我还去了菜市场购买实物。我很快买到了柄上长小刺的茄子,但冬瓜都是切成一块一块卖的,没有整个的。正发愁着,那边一位大娘说:“姑娘,我这儿有。”跑过去一看,这个冬瓜有一米来长,有三四十斤呢,而且表面很光滑,什么细毛都没有。我问大娘,这冬瓜上面怎么没有细毛?“现在是春季,没有那种带细毛的冬瓜,要到了秋天打了霜以后才会有带毛的冬瓜。再说带毛的冬瓜是以前的旧品种,现在也不种了。”我只好买个表皮上没细毛的冬瓜让孩子观察,再把没有细毛的原因告诉学生。
第二天语文课上我让学生观察冬瓜和茄子的区别,有的说它们一个大一个小,一个青一个紫。杨光上来了,满脸自豪地说,这个茄子的柄上确实有刺,这个冬瓜皮是光滑的没有细毛。这下全班哗然了。我正准备解释这个冬瓜为什么没有细毛,就见王宇飞的小手举起来了,说:“我知道,我知道!因为皮上有细毛的话就会扎手,就没人买了,所以卖冬瓜的叔叔就把细毛刮掉了,把它擦的干干净净,就特别漂亮了。”孩子心里竟然有这么奇妙的想法。王雨萧说:“春季的冬瓜是不长毛的。”杨国兴说:“我叔叔告诉我现在的冬瓜品种就是不长细毛的。”呀!他们竟然把答案都说出来了,把我的担忧一下解决掉了。别的同学也由衷地把掌声送给了他们。我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二、把西红柿咬了一口。
这是本课最后的一个教学环节,各个小组拿出准备好的两种蔬菜,观察它们的差异。王仕牧小组观察的是西红柿和西葫芦。只见王也治同学拿起了笔在画,把不同的外形画出来,这个做法真不错,我正想夸夸他。哪知道杨丁博同学忽然拿起西红柿咬了一口,说:“我知道西红柿可以生吃,酸酸的,甜甜的,西红柿里面是红的,而且有些小籽儿。而西葫芦是不能生吃的。”她说完别的同学都笑了。这个西红柿是用来观察的不是用来吃的,怎么能咬一口呢,我一下就火了,正想批评她,又一想,课改特别关注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体验,她刚才是从品尝味道这个角度来说的,而且还发现了西红柿内部的奥秘,同时指出了西红柿和西葫芦在吃方面的不同之处。于是我改变了主意,请她将品尝结果告诉全班同学,同时我说:咱们班的同学比小燕子观察的还仔细认真,不仅看到它们外形的区别,还能从品尝味道来说出其他的区别,可真棒。学生们把羡慕的眼神投向杨丁博,她却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下课后,我想,如果我没有在课前去找冬瓜,没有发现现在的冬瓜表皮上已经没有细毛了,上课时,要是有孩子给我提出来,我肯定会批评他的。这就给我一个启示,新教材所涉及的某些内容必须亲自实践、体会,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使我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这节课的教学真让我明白了,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老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此时老师要善于从中发现潜在的闪光点,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老师帮他们找出进步的因素,让学生不断地积累成功的体验,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很棒的,从而对学生充满了兴趣,对自己增长了信心。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5
《燕子妈妈笑了》一文,生动地讲述了一只小燕子,在妈妈的指引下,对冬瓜和茄子进行观察。通过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的观察,终于发现了冬瓜和茄子表面细微的不同之处。课文以拟人的手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懂得,不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本课课文较长,通过多次扎扎实实地读书,达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目的。学生从听读到自己读,从需要别人帮助到读得流畅再到获得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其实读书的过程既是学生识字的过程,又是学生积极思维、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在读书后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一次比一次深刻。孩子们根据小燕子一次次观察到的结果得出自己的认识,通过认真读书自己得来的,是孩子们真情实感的流露。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1、应采用更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不断积累语言,达到从读中感悟。
2、分角色朗读还不够,在这次分角色朗读时,只设计了教师扮演燕子妈妈和小燕子进行对话的环节,而忽略了旁白部分,使故事的完整性与生动性受到影响,从而使学生融入情境不够充分。
3、在教学“认真”这两个字的书写时,学用的方法应更多一些。因为“真”字是一个易错字,在之后的书写过程中也多次出现学生把“真’字中的三横写成两横的现象,所以我想也许在教这个字时如果能用一个故事或其他一些比较形象的方法使学生对这三横的印象更深刻应该会好些。
5.拓展部分,让学生去观察黄瓜和西红柿有什么不一样,意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认真有序地观察事物,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虽然学生基本能够从同一方面比较两种物体的不同,但是如果加上引导学生按文中小燕子观察的顺序把黄瓜和西红柿的不同说出来,会使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也会使教学更贴近文本更具有完整性。最后提示学生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切面有什么不同,希望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使学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仅在表皮上有区别,在内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区别,也让学生学会留心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
4、课文结束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再加上一些表演和想象,想象燕子妈妈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既深挖了主题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及对课文的情感教育意义。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6
《燕子妈妈笑了》一课讲的是燕子妈妈让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观察茄子和东瓜的区别,小燕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每次观察都有自己的新发现。这一课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性很强,孩子们学习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我抓住课题导入,向孩子们发问: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潜心地读,投入感情地读,有感悟地读,带着问题读……多读少讲,以读带讲,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自主学习。可是读了许多遍,孩子们仍然找不出原因。我又把问题一步一步简单化:小燕子去观察了几次茄子和东瓜的区别?为什么妈妈要让它观察那么多次?开始孩子们认为小燕子很笨,看了三次才看清冬瓜和茄子的区别,并没有说到“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 由于孩子已经把课文读得很熟了,当“为什么妈妈要让它观察那么多次?”这个题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时,孩子们很容易地读懂了:从燕子妈妈这个角色来考虑问题,可以看出燕子妈妈也是在鼓励自己的孩子。因为小燕子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所以妈妈笑了。课文中心也迎刃而解:要学习小燕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才会有新发现。
这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多读是语文学习之本,感悟必须是建立在熟读基础上的展现。人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所以,我相信不断的努力和思考,能促使我获得更多的经验。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流动的,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 创新个性的重要途径。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和文化氛围,这些会导致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大凡有过学习经验的人都会懂得,沿着传统思路想问题最容易,困难的是转变角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思考。教师应该期待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当学生呈现的方法与传统观念不符时,应给予极大的关注。这种关注可从鼓励开始,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篇课文的一个片断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当学生认为小燕子很笨,看了三次才看清冬瓜和茄子的区别,要是她自己一次就能完全看清楚时,并没有说到“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但老师立即夸她做事比小燕子认真,真了不起,随即进一步引导:“可是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学生的加重创见人意料,原来她认为燕子妈妈也是在鼓励自己的孩子,此时,教师惊喜地再一次夸奖她想法特别,并带头为她鼓掌。于是她非常高兴她坐下了。
在这里,教师用发展的眼光欣赏学生,循循善诱,学生独特的感受得到了肯定,得到了赞赏,因而其满足感溢于言表。试想,如果当初教师一语否定,那么这位学生会是怎样的心情?今后的课堂上她还会像这样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吗?我相信,这样培养学生的自信、乐观,敢于想像,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堂共度的 40 分钟是教师和学生生命共同的一段时光”,就让真诚的赏识充满着课堂,唤醒和鼓舞我们的学生从学习中寻找成功的感受,寻找自信的力量吧!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7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小动物跟你们认识,你们看看它是谁?(小燕子)你们看,它在向你们问好呢,你们也来跟它打声招呼好不好?(小燕子,你好)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有礼貌。再来看看这两幅图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蔬菜吗?(冬瓜、茄子)同学们,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你们都知道,可是这只小燕子它却不清楚,燕子妈妈就让它飞去菜园里观察,到底小燕子会有哪些发现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燕子妈妈笑了》
2、板书:《16 燕子妈妈笑了》(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请同学们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朗读的过程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宝宝,划出本课的自然段
2、同桌互相拿出生字卡片,指认指生字宝宝,并说说自己的识字小方法
3、多媒体出示生字,指名生读,并说说识字办法
4、开火车、齐读生字
5、玩“找朋友”的游戏
6、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刚才同学们已经读过了课文,那么现在一起来告诉老师,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6个)
2、那么老师就请六位同学来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小燕子总共去了几次菜园呢?
3、指名6位同学朗读,师评
4、指名生回答小燕子总共去了几次菜园?(3次)
5、齐读第一自然段
6、出示冬瓜____在地上,茄子____在枝上,指名生填空
7、“躺”和“挂”是两个动词,同学们请想一想,为什么冬瓜要躺在地上而茄子就挂在枝上呢?(冬瓜重,茄子轻)
8、屋檐下,燕子妈妈对小燕子说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出来,并用波浪线出来。
9、谁来读读燕子妈妈的话?
10、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菜园里观察(冬瓜)和(茄子)的不同
11、小燕子第一次去菜园到底会观察到什么呢?让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12、指名一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生认真听,并用横线划出小燕子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燕子妈妈说的话。
13、谁来读读小燕子说的话?点出要用高兴的语气,指名两位生比读,其他生认真听并点评
14、听了小燕子的话,燕子妈妈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读燕子妈妈说的话?指名两位生比读,其他生认真听并点评
1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16、指名说说小燕子第一次去菜园,发现冬瓜和茄子的什么不同?(大小)
17、它是通过冬瓜和茄子的哪个方面来观察的呢?(形状)
19、燕子妈妈对小燕子的发现给出了什么评价?(不错)
20、为什么燕子妈妈没有说很好,非常好,而是只说了“不错”呢?理解“不错”的意思
21、这说明燕子妈妈对小燕子第一次的发现还不是特别的(满意)所以,让它再去一次菜园观察,到底小燕子又会有哪些发现呢?下节课中我们将会继续寻找答案。
22、播放歌曲《小燕子》(生齐唱)
23、出示冬瓜和南瓜的图,生比较
16 燕子妈妈笑了
冬瓜 茄子大小
教学反思:
《燕子妈妈笑了》一课讲的是燕子妈妈让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菜园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区别。小燕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每次观察都有自己的新发现。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性很强,我利用图片做导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认读字词的过程中我穿插了两个小游戏,激发孩子的兴趣,加深孩子的记忆。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潜心地读,投入感情地读,有感悟地读,带着问题读……多读少讲,以读带讲,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自主学习。
不足之处:
在最后的处理问题中有些仓促,语句和问题的衔接不够好。 分角色朗读部分处理的不好。
拓展部分让生比较冬瓜和南瓜的不同这个环节也处理的太过仓促。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8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之上的。我过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乐知者“,就应使学生从心理上想学、爱学、乐学,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将信息技术引进课堂,将形、声味人、动等感情强烈的内容和当时的情境再现出来;能营造一种赏心悦目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的感兴趣,学得快乐。学《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时,可利用flash技术设计这样一个情景:在屋檐下有个鸟窝,里面住着小燕子和燕子妈妈,小燕子飞来飞去,玩儿的很开心,远处是一片长满各种各样蔬菜的菜园。让孩子们变观看多媒体的画面边感受小燕子的快乐,然后问:”看到小燕子这么快乐,燕子妈妈说了些什么呢?随即播放燕子妈妈说话的幻灯片,也让学生展开想象,燕子妈妈还会说些什么,再一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再情景中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燕子妈妈笑了》讲的是小燕子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之处,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为了使孩子们有关直观的印象,除了在黑板上贴冬瓜和茄子的图片外,还可以去菜市场购买实物。可是现在的冬瓜表面很光滑,什么细毛也没有。要到了了秋天打了霜以后菜会有带毛的冬瓜,而且带毛的冬瓜是一起的旧品种,现在也不大种了。因此,要把没有细毛的原因告诉学生。
在理解课文时,我通过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朗读指导,如范读、领读和引读等,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的习惯。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9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罗东学区支教老师展示课上,我选择的《燕子妈妈笑了》一文,生动地讲述了一只小燕子,在**的指引下,对冬瓜和茄子进行观察。通过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的观察,终于发现了冬瓜和茄子表面细微的不同之处。课文以拟人的手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懂得,不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课文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亲切、精炼,对低年级的学生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在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堂中,“主导者”应该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将课文的寓意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燕子妈妈笑了》一课中,“认真”的主题和“观察”的互动,不但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本课教学属第二课时,反思这堂课,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1、导入部分。
由歌曲《小燕子》导入,学生跟着唱一唱,演一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但歌曲过长,及学生单调的表演动作,占用了过多的时间。
2、初读课文。
让学生通过一遍遍有目的的听读,练读,能真正的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将语文课中学生的读落到实处,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中间插入一个大丰收的小游戏,既是为了巩固学生识字,又是为了调节课堂氛围,引起学生兴趣,但这一游戏却同样浪费了过多的时间,如果将这一游戏放在第一课时,更妥些。
3、思维扩展。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扮演所喜欢的小动物,比较橙和香蕉的不同,扩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此环节,创意虽好,但同样想得不够周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份,以此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看、摸、闻、尝等方式,来比较两类水果的不同之处。
4、指导朗读。
通过创设感情朗读的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悟读。学生间合作探究,自读自悟,加上教师适地点拨、指导,学生通过自身的能力,读好小燕子的话,获得成功的体验。老师戴着燕子**的头饰,学生戴着小燕子的头饰,很快师生之间融入角色之中,读起来更能投入感情。
5、口语交际。
延伸课文此处设计口语交际活动的环节,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延伸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6、课后任务设计。
让学生再去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旨在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使学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仅在表皮上有区别,在内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区别,也让学生学会留心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
课后,罗东学区的听课老师们提出了许多诚恳的意见,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虽是堂展示课,老师们给予的赞扬多于建议,但确实让我感受到学区之间的交流所具有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人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所以,我相信不断的交流与改进,能促使我获得更多的经验。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10
《燕子妈妈笑了》一课讲的是燕子妈妈让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菜园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区别。小燕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每次观察都有自己的新发现。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性很强。
以前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是按课文顺序,把燕子妈妈三次让孩子去菜园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区别一一讲授出来。这次,我根据课堂教学改革要求,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 大胆放手而展开教学。
一、小组合作,快乐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小燕子去观察了几次茄子和冬瓜的区别?每次观察到什么?燕子妈妈每次又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小燕子前两次没有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引导孩子理解因为小燕子认真观察了,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所以燕子妈妈笑了。课文中心也迎刃而解:要学习小燕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才会有新发现。这不但让学生自己完成了学习任务,还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精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
二、以感情为纽带,在品味语言文字中体会情感。本节课,我引导学生以“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为主线,架起师、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桥梁。我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男女分角色朗读、师生分角色朗读、小组比赛读、有感悟地读??把以前“以老师讲为主”改为“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自主学习。
三、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拓展部分时,我让学
生再认真观察冬瓜和茄子还有什么不一样?提示学生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切面有什么不同,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使学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仅在表皮上有区别,在内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区别。这不仅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认真有序地观察事物,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人总是在探索中前进。经过学习、反思、总结,定能促使我获得更多的经验,促进我不断成长。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11
识字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稳步提升的基础。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学生,翻开语文教材就是汉字,这一个个抽象的汉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材首先安排了看图识字,集中识字,随文识字。我根据本班特点,学生的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下面,我谈谈在教学《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我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根据汉字的演变过程,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我想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如:听读识字,听老师读课文,欣赏有趣的童话故事,初步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了解本课的生字。自主识字,这么有趣的童话故事,孩子们快快自己读一读吧,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拼拼拼音,或者问老师问同学。在检查识字环节中,有意安排三个段落,把本课的生字集中起来检查读文识字。通过介绍瓜和皮字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本意与字形的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汉字的演变过程理解字义,掌握字形。在回读课文时,巩固识字。同时在读句子理解识记生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如:躺、挂、柄等词语,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了准备,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读句子集中识字后,安排了认读生词的环节,本环节采用齐读词语,指名读词语,随意指词语认读。看起来形式比较简单,却在向学生潜移默化的渗透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写作过程。然而从学生心里反映出来的表情来看,学生觉得句子都会读,这些词语便不是什么难解决的问题。
3.在理解题目时,让学生谈谈什么时候我们才笑,学生谈到当我们高兴、开心、觉得有趣的时候就笑了,引出问题燕子妈妈是因为什么笑了呢?带着问题读课文自主识字,学生们的学习是快乐的,有趣的。当读到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看看冬瓜和茄子长得一样不一样?进一步提出问题,为后面读文埋下引线,小燕子能不能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做准备。
4.在本课的学习中,整体读文有目的,有层次,学生在轻松的读文中识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课也有不足之处,指导写字的时间比较短,部分学生对段落的结够还存在问题,标自然段序号时出现了问题,逐段读从新订正也浪费了不少时间,孩子们的朗读还需要耐心细致的指导。总之,本节课引起我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会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12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话语充满童真,故事情节生动、通俗易懂。通过描写燕子妈妈三次让小燕子到菜园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让孩子们从中懂得只有认真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在第一课时里,我的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借助拼音能够读通读顺课文,认读文中的生字词、生字,理解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并指导他们学会读出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教学中成功之处:
1、教学伊始,轻松的师生对话和《小燕子》歌曲的演唱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2、让孩子们就《燕子妈妈笑了》这一题目提出自己的疑问,虽然一年级的孩子们的质疑能力还较薄弱,但他们的个性活泼,好奇心强,所提的问题幼稚可爱甚至随意而不完整,但却能激发他们急于了解故事情节的积极性。特别是“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这一疑问能驱使孩子们主动去读书,去了解整个故事情节。
3、一年级孩子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都很强,当他们借助拼音读文后,老师动情投入的范读能帮助他们扫除生字障碍,并有了如何读出小燕子和燕子妈妈不同语气的初步印象。个别朗读能力较好的孩子的朗读展示能激发孩子们的竞读及参与的热情,并进一步把课文读通读顺。
4、简笔画在板书上的运用能更直观形象地让学生分辨冬瓜、茄子在大小、颜色、细节部位上不同,帮助孩子们理请小燕子每次的观察所得及燕子妈妈的表现,从中懂得认真的重要性。
需要反思与改进的地方:
1、让孩子们就文章题目提出疑问时,面对较多孩子提出的较零散、不完整或与不着边际的问题应如何处理如何引导,才能既培养他们学会提问的能力,又不会打消孩子们提问的积极性。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后,让他们同桌合作,互检朗读情况时,本意是同桌读对了,表扬他,读错了,帮帮他。从而解决孩子们读书中不认识的字,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但面对较长的课文,针对一年级孩子好表现,缺乏耐心的的特点,有部分识字能力较薄弱的孩子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同桌朗读,让同桌合作读流于形式。
3、认读生字词和开火车读生字时,大部分同学都热情高涨,跃跃欲试,读得特别开心,但总有个别孩子站起来“金口难开”,“火车”因此“出现障碍”,其他同学也在那边干着急。应如何关注这些孩子的学习动态,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让火车“顺利通过”呢?
4、每当到“再读课文,理解内容”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总觉得孩子们的情绪还停留在认读生字的激动中,一时难以静下来再次读文,理解课文内容。在交流感悟时,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已容易开始分散了,无法集中到课文中来,能静心思考,参与回答的孩子好象不多。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再次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再次静心读书并畅所欲言呢?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13
我在执教的小学语文一年级语文《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时,在课堂上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燕子妈妈笑了》一课讲的是燕子妈妈让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区别,小燕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每次观察都有自己的新发现。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通过观察,了解两种不同事物的不同,我出示了两组不同的画面,一组为蔬菜,一组为水果。到此整个课堂教学都进行的相当的流畅。这时,我拿出我事先准备好的草莓和香蕉,当我刚拿出来让孩子们说一说他们的不同时,孩子们很兴奋,小手都举得高高的。
A生说:“这两种都是水果。”
B生说:“草莓是锥形的,香蕉是条形的,像月亮一样。”
C生说:“草莓的表面不光滑,有小小的坑坑,香蕉的表面是光滑的。”
D生说:“草莓洗洗就可以吃,香蕉必须剥掉皮才可以吃。”
……
突然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小朋友将小手举得高高的,“你来说说。”我满怀期待的看着他。
“草莓很好吃,我想吃。”
我的头一下子都蒙了,脑子一片空白。我的个天啊,我在上公开课啊,全场有好几十个老师、领导在听课啊。我该怎么办?怎么办?我迫使自己冷静下来,批评是不可能的,将这个问题忽略也是不可能的,我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的脑子在飞快的转动着,在这一瞬间有很多种想法闪过我的脑子。突然,我灵机一动,有了主意。
我笑着说:“你很喜欢吃草莓,对么?”孩子郑重的点了点头。我接着说:“那么你能告诉老师,草莓是什么味道的?香蕉是什么味道的?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孩子一脸郑重的给我介绍着草莓和香蕉的味道,甚至是草莓吃到嘴里那种酸酸甜甜的味道,孩子说的时候,我们能从他的脸上看到幸福。
我突然明白了,我们在讲这节课的时候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区分两种事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不同的方面来区分两种事物。当然,这不仅仅包括我们平时所学的通过形状、颜色、大小的比较来明白两种不同事物的区别,我们还可以通过味道让学生更深刻的感悟到两种水果的不同。
经过考虑,我临时调整了教学思路。在小组合作交流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不同水果,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仅从水果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来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还可以从品尝它的味道来比较水果的不同。
我的要求刚提完,整个课堂就沸腾了,孩子们的情绪空前的高涨。孩子们开心的拿出自己准备的水果,仔细的比较着,认真的记录着,高兴的品尝着。还出现了一个令我欣喜的现象:孩子们自己品尝过水果以后,还让其他的小伙伴们也品尝一下自己的水果,并且让小伙伴们说一说,自己品尝的水果和其他的小朋友品尝过以后,味道有什么不同。
看到孩子们有主动拿出自己的水果让其他小朋友品尝的行为,我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引导。
师:“小朋友,你有了两个苹果,你的同桌有两根香蕉。如果你把你的苹果分给同桌一个,你同桌把他的'香蕉分给你一根,那你拥有了几种水果?”
“两种。”孩子们齐声答道。
师:“我们在家庭生活中,遇到好吃的东西要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分享我们食物。我们在学校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要把自己的东西跟朋友、同学分享。”
师:“对呀!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达到了资源共享,交到了朋友,还在分享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吧!”
顿时,我们的班级里面瓜果飘香。孩子们在学习实践中学会了分享。
(这样热烈的讨论中,叮铃铃下课铃响了)
做为老师,我并没有急于叫停课堂,而是临时调整了思路,让学生结合自己刚才水果对比的方式,再换两种不同的蔬菜或水果,通过他们的颜色、形状、大小、味道、等方面来比较一下,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题目是:我发现-----
以上教学片段真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但学生的回答却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事物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的新观念:
一、课堂体现了和谐教育的思想。
课堂要体现和谐教学的思想,建立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的学习氛围,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人格,不主观、不武断。关心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问题,认真思索。以平和的态度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少一些直叙,多一些设问,少一些“是什么”,多一些“为什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结合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
二、课堂体现了开放式教学思想。
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去说一说,孩子们视角下不同事物的比较,使原有简单的事物对比一下子变得形象,生动。课堂气氛也达到了沸腾的状态。孩子们对于离自己比较远的生活,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但对于离他们生活比较近,甚至自己身边触手可及的事物、事件就相对的感兴趣,也有极强的参与愿望。如果我们就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尽情的参与课堂教学拓展,我觉得效果会更加的好。如:茄子和冬瓜离我们的生活就比较近,孩子有参与的愿望。当老师拿出实物草莓和香蕉的时候,孩子的诉说愿望,或者叫参与愿望就被调动了起来,出现:“草莓很好吃,我想吃。”就一点也不稀奇了。在这个时候适当的引导孩子们进入这个自主探索的情境中,效果是很好的。于是,产生了孩子们开心的交流,认真的记录,并且将老师的要求不自觉的提高了。由此可见,开放式教学有助于孩子思维的活跃,有助于孩子想象力的提高。会更好的促使语文课堂朝着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
三、体现教育机制的灵活性。
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但绝不能仅仅依靠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我们以前的教学一直延续着先写教案,让孩子们的思维顺延着老师的引导进行。当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常常表现的无所适从,甚至认为这是一节失败的课例。但通过这个教学片断,我认为,如果在课堂上根据课堂学生反馈的变换,或者说根据课堂意外事件的发生,来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思路,进行及时的步骤或局部的调整,或许能达到超乎我们想象的效果。如我进行的及时小组合作学习和作业布置。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释放,让他们的思维更加的活跃,效果也出奇的好。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师生都是这个过程中的主体。
四、体现了思想教育的渗透性。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说一不二,被家长宠着,没有分享的概念,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学会分享自己的食物。在分享中收获快乐,收获幸福。让学生明白自己让小朋友分享了自己的水果,同时自己也分享了其他小朋友的水果,这样自己不仅仅没有失去什么,还在相互品尝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收获了幸福。分享是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分享是资源的共同享用,当主动与他人分享,并可以切实做到,则可以取得他人的信任,为以后交往奠定基础。这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渗透分享教育,我觉得切实可行,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共同参与度。使现在的语文教学更有深度和教育意义,并且这种思想教育是渗透性的,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的思想会得到提高和升华,会根深于他的生活之中,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14
这堂课既不是公开课,也不是献课,但是我准备得比较充分,很想把每一次随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准备。开课很简洁,直接进入课题,大致过程如下:
1.范读,讲要求(听准字音)
2.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
3.检查预习(二次学习)的情况,抽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对于较难的字要分析结构和识记方法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5.出示较难词语,认读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说话联系
6.检查预习标自然段的情况,谈话引入课文。这个环节很重要,特别是过渡语言的设计,比如说用“课文里有两种蔬菜,请你找一找”引入第一自然段,立即粘贴教具,引导学生说出它们分别是“躺在和挂在”等等。要注意,虽然是第一课时,但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把课文读通,还要适当体会简单的感情如小燕子每次观察了回来以后都很开心的样子。在分段学习课文时可以出示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三次对话的句子,最后在返回到课文中学习。
7.四人小组表演这个情景剧
8.齐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9.写字
本堂课这几个环节基本上还是能够扣死,就是在启发孩子情感朗读时,功力还不够,个段过渡性语句还有待斟酌。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15
《燕子妈妈笑了》一文,生动地讲述了一只小燕子,在妈妈的指引下,对冬瓜和茄子进行观察。通过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的观察,终于发现了冬瓜和茄子表面细微的不同之处。课文以拟人的手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懂得,不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课文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亲切、精炼,对低年级的学生富有极强的感染力。上《燕子妈妈笑了》这一课时,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收到了教好的学习效果。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体现四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一、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这样既复习了原有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听同桌读,听同学读,体现听读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同时,用各种方式激趣,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效果。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机会潜心地读,投入感情地读,有感悟地读,有目的地读……多读少讲,以读带讲,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自主学习。
三、是注重生生、师生间的互动。评价的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既有老师的评价又有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激励老师更加努力的探讨课改。
四、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化,抓住课文中对话的语言特点进行教学,让课文贴进生活,语文教学不但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做人。
反思本篇课文的整个教学过程,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一、在第二课时的初读课文时,让学生通过一遍遍有目的的听读、练读,能真正的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将语文课中学生的读落到实处,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中间插入一个大丰收的小游戏,既是为了巩固学生识字,又是为了调节课堂氛围,引起学生兴趣,但这一游戏却同样浪费了过多的时间,如果将这一游戏放在第一课时,更妥些。
二、思维扩展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扮演所喜欢的小动物,比较橙和香蕉的不同,扩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此环节,创意虽好,但同样想得不够周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份,以此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看、摸、闻、尝等方式,来比较两类水果的不同之处。
三、指导朗读,通过创设感情朗读的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悟读。学生间合作探究,自读自悟,加上教师适地点拨、指导,学生通过自身的能力,读好小燕子的话,获得成功的体验。老师戴着燕子妈妈的头饰,学生戴着小燕子的头饰,很快师生之间融入角色之中,读起来更能投入感情。
四、口语交际,延伸课文此处设计口语交际活动的环节,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延伸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课后任务设计,让学生再去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旨在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使学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仅在表皮上有区别,在内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区别,也让学生学会留心认真观察身边
的事物。
课堂教学是流动的,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 创新个性的重要途径。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和文化氛围,这些会导致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大凡有过学习经验的人都会懂得,沿着传统思路想问题最容易,困难的是转变角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思考。教师应该期待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当学生呈现的方法与传统观念不符时,应给予极大的关注。这种关注可从鼓励开始,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