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世民原来是这样的一个人:评价李世民的一生究竟应该几几开
评价李世民的一生究竟应该几几开?
——《李世民原来是这样一个人》第十四章
李恒昌
李世民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没有之一,只有唯一。
——题记
【李世民的一生,共分几个阶段?他都是建立了哪些功绩,又犯了哪些错误?如果给其功过评分的话,应该是几几开?对于自己的功过,李世民是怎样自我评价的?后人又是怎样评价的?】
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六月,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李世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首都长安去世,享年50岁。
万众山呼万岁,并没有延长他的生命; 长期服用不老药,也没有真正益寿延年。
因为,人去世,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自然规律。
他的去世,是大唐帝国的一个重大损失,也是全国人民的一个重大损失。全国人民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哀悼这位伟大领袖。
八月,李世民治丧委员会举行隆重葬礼,将其安葬在昭陵“革命私墓”。
他苍苍的墓碑是美的。因为,他的虽然死了,但是他的思想流淌着无尽的生命之水。
对于李世民来说,一切都到了画上句号的时候,到了盖棺论定的时候。不错,地球离开谁都照转。但从此之后,李世民的地球不转了。
分析李世民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以玄武门之变为界限,前期为武功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他跟随父亲李渊起兵,靠武力一统天下。在此期间,李世民为大唐帝国的建立和统一,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后期为玄武门之变之后,为文治阶段。这一阶段,李世民主要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在此期间,随着不断开创经济建设的新局面,李世民也建立了一些新的武功。最主要的是消灭了最大的敌人,也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东突厥。
李世民的人生第二阶段,如果细分,也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小阶段。前期,主要是虚心纳谏,励精图治;后期,转化为独断专行,好大喜功。
李世民晚年的这种转变,主要有三大因素:
1、国家建设和经济建设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其有些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有些小骄傲;
2、更年期的到来,特别是晚年多病,改变了他的某些性格和秉性,使他不再葆有清醒的头脑;
3、魏征等谏官的相继去世,让他失去了知得失的“镜子”。
世人几乎都承认,李世民是“千古一帝”,是最伟大的皇帝,只有唯一,没有之一。那么,他的这种伟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就是李世民究竟建立了哪些不朽功绩呢?概括来讲,主要有五大功绩:
1、他创立了以“存百姓”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也可以称之为“李世民思想”。这一点非常重要。思想成就人的伟大和尊严。李世民伟大,首先就伟大在这里。如果他没有自己的思想,或者说他的思想观点没有形成体系,他只能算是一个英明君主,根本谈不上伟大。
李世民的思想,涵盖很多方面,既有执政思想,也有军事思想,还有法治思想,而这一切的一切,最根本的还是他以爱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是他全部思想最闪光、最核心、最有影响的字眼。仅此一句话,就充分揭示了君主与人民群众的辩证关系;仅此一句话,便是他日常工作的座右铭和行为指南;仅此一句话,就足以证明,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一个堪称伟大的人物。李世民的这一思想,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渊源。隋朝末年,朝廷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李世民虽然出身于官宦家庭,但在干戈不断、民不聊生的年代,他同下层老百姓接触较多,对普通老百姓的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曾经说过“朕年十八,犹在民间,百姓艰难,无不谙练。”
2、他帮助父亲李渊,推翻了腐朽的隋炀帝统治,建立了一个新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3、他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道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这一点,后来的统治者,多数努力企及,但都未达到他所创造的高度。尤其是在社会治安和反腐败方面,更是令后人肃然起敬。
4、他消灭了当时的超级大国东突厥,使边关安定,获得了天可汗的伟大名号。这也是其伟大的关键所在。这一点上,英明如汉武帝者也望其项背。
5、他确立了大唐帝国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使周边诸国俯首称臣,与中国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当然,李世民不是圣人,也不是完人。他有很多优点,也有一些不足。他建立了伟大功业,但晚年也犯了一些错误。他的错误主要体现在:
一是好大喜功,东征高丽,劳民伤财,无功而返。
二是不再听得进不同意见,变得固执和偏信。
三是迷恋金石丹药,误入歧途。
除此之外,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亲弟兄,也是一生中不光彩的一页。甚至是他执政后兢兢业业努力所试图淡化的一页。
当然,还有其他。
但是,这些错误和不足,毕竟是白玉上瑕疵,遮蔽不了他作为一代伟人的光辉。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有缺点的战士毕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是苍蝇。
所幸的是,李世民对自己取得的功绩的原因,认识非常到位,并不把功劳完全记在自己身上。
.《贞观政要》论慎终第四十曾记载:
贞观九年,太宗谓公卿曰:“朕端拱无为,四夷咸服,岂朕一人之所致,实赖诸公之力耳!当思善始令终,永固鸿业,子子孙孙,递相辅翼。使丰功厚利施于来叶,令数百年后读我国史,鸿勋茂业粲然可观,岂惟称隆周、炎汉及建武、永平故事而已哉!”
房玄龄因进曰:“陛下撝挹之志,推功群下,致理升平,本关圣德,臣下何力之有?惟愿陛下有始有卒,则天下永赖。”
太宗又曰:“朕观古先拨乱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但朕年十八便举兵,年二十四定天下,年二十九升为天子,此则武胜于古也。少从戎旅,不暇读书,贞观以来,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行之数年,天下大治而风移俗变,子孝臣忠,此又文过于古也。昔周、秦以降,戎狄内侵,今戎狄稽颡,皆为臣妾,此又怀远胜古也。此三者,朕何德以堪之?既有此功业,何得不善始慎终耶!”
《资质通鉴》第一百九十八卷亦曾记载:
庚辰,上御翠微殿,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率意以实言之。”
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 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顾谓褚遂良曰:“公尝为史官,如朕言,得其实乎?”对曰:“陛下盛德不可胜载,独以此五者自与,盖谦谦之志耳。”
对于自己的过失,李世民也有很清醒的认识。临去的时候,李世民曾撰写《帝范》12篇,以期教育太子李治。帝范,不是他成功的典范,而是他的过失和错误。
他曾对太子说:“你应当再寻求古代贤哲的帝王作为老师,不要效法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不免为下。我即位以来,不好的地方很多,锦绣珠玉不断,又不停地修筑宫室台榭,犬马鹰隼无论多远都网罗而来,行游于四方,使各地供给烦劳,老百姓不堪其苦,这些都是我的大过错,不要认为这是对的而去效法它。”
对自己的错误不回避,这一点,李世民比任何帝王做得都好。
当年,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自我评价为三七开。邓小平先生曾对“四人帮”打零分。
那么,李世民一生,究竟应该几几开呢? 大约应该是二八开。
三七开,显然有点偏低。
如果三七开的话,估计一般帝王都能做到。
如果达不到二八开,那他就根本算不上是“千古一帝”。
评价一个人的一生,自我评价和当世评价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看后人究竟怎样评价。实践证明,李世民是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人物。因为,无论时光过去多少年,一代代后人都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对李世民作如此评价:
“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
这段文字,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合理性,作出了恰当评价,算是从历史学家的角度,还李世民一个清白。
蔡东藩先生《唐史演义》中高度评价了李世民的功绩:
“唐太宗为一代贤君,当即位初年;犹觉励精图治,如恐不逮,故本回不欲从略,特就君臣相儆之词,凡关系重要者,撮要录述,明致治之由来,为后世之橅仿,其寓意固甚深也。然于封德彝之好佞善谗,亦不肯略过;萋斐贝锦,职为乱阶,明如太宗,犹且为佞臣所蒙,况不如太宗者乎?惟太宗既勤内治,复善外攘,国未靖则姑与突厥言和,敛锋以避之,国已靖则始与突厥言战,声罪以讨之,且册夷男,纳突利,以夷攻夷,卒雪前耻而告成功,驭外之道,莫善于此,太宗其可与言文治,抑可与言武略者乎?”
范文澜《中国通史》中有一句话,特别重要。他说:
唐太宗登帝位,唐朝才可使盛大起来!
这是对李世民和李渊不同功绩的最清晰分割。
范文澜先生对其发动玄武门之变,也有公正的评价:
“唐太宗杀李建成、李元吉,对本身说来是必要的自卫,对国家说来是有利于大局的行动。”
不仅肯定其是正当防卫,还充分肯定对国家的好处。
范文澜先生还说:
“唐太宗是中国皇帝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他击败了侵略中国的突厥族,建立起疆域广大、超越前代的大帝国。”
在范先生眼里,李世民的最大攻击,在于击败了了最大的侵略者,建立了强大的大唐帝国。“出类拔萃”这个词用得好!
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说:
“若论武力扩张,依照唐人国力,正可尽量向外伸展。但即在唐太宗时,一般观念已对向外作战表示怀疑和厌倦。中国人对国际,只愿有一种和平国际性的武装。唐代虽武功赫奕,声威远播,但中国人的和平头脑始终清醒。……中国人既不愿在武力上尽力扩张,向外征服,同时又不愿在财富上尽量积聚,无限争夺。”
这段文字,充分肯定了李世民走“和平崛起之路”的历史事实。
黄仁宇先生在《贞观之治》中说:
“李世民在这时候勤于听政,勇于就谏,是以彻底的运用了机缘,而达成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他揭示了李世民成功的原因。
对于伟大历史人物的评价,后代伟大人物的观点更显重要。我们不妨看一看现代伟人毛泽东是怎样评价李世民的。毛泽东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历史上他佩服的人不是很多,但对李世民欣赏有加。
毛泽东对李世民的单独评价,主要有三条:
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
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读冯梦龙的《智囊》卷二十二《兵智部·制胜·孙膑》批语
“唐太宗、李密皆当时草泽英雄。俗有两句话说李世民,其词曰:“太原公子,褐裘而来”。世民常劝他父亲不可固守太原,须要化家为国,李渊大悦,遂起兵直趋陕西,并用种种方法,见悦一般人。如兑钱粮,放二千宫女等。”
——1926年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讲话
“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样,先守不攻,让敌人进攻,不准士兵谈论进攻的事,谈论者杀。待敌人屡攻不克,兵士气愤已极,才下令反攻,一攻即胜。这样一可练兵,二可练民。”
——读冯梦龙的《智囊》卷二十二《兵智部·制胜·孙膑》批语
从上述三条评论,可以看出,毛泽东非常赞赏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
毛泽东对李世民与别人一同评价,也有一处。出自《沁园春.雪》全文是: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诗词中,毛泽东将李世民和秦皇汉武,以及宋太祖放在一起,说他稍显风骚。果真如此吗?恐怕未必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因为,那个时候,他正意气风发,感觉历史上所有伟大人物,都不如今朝的人物伟大。
厚古薄今,要不得。厚今薄古,同样不足取啊!
2011年6月12日
第二篇:李世民原来是这样的一个人:朝中为何有两个编外高级女干部
李世民朝中为何有两个编外高级女干部
——《李世民原来是这样一个人》第十章
李恒昌
李世民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没有之一,只有唯一。
——题记
【大唐之初,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李唐帝国究竟靠什么赢得了这场竞争?李世民让封德彝推荐人才,对方为何一个也推荐不出来?李世民看到莘莘学子高中,为何欣喜若狂?他在选人、知人和用人上,究竟有何独到之处?为什么说长孙皇后和徐惠是他的两个“编外女大臣”?】
这是一个关于用人的话题。
围绕这个话题,贞观年间曾发生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李世民让大臣们向朝廷举荐人才,按现在的说法叫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当时,很多大臣都纷纷向李世民举荐人才,唯独有一个叫封德彝的人,一个也没有举荐。
有一天,李世民问封德彝,我让你帮我发现人才,举荐人才,这么长时间了,你咋一点动静也没有啊?
封德彝回答说:我说皇上啊,不是我不想举荐,而是我们国家目前实在是没有值得用的人啊,该用的您已经用了,那些没被重用的都是素质和能力不行的。
言外之意是:天下该发现的人才都发现完了。
李世民听了,笑着说,不是天下没有人才,而是你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啊。
这个故事,让人想起另外两个类似的故事。一个是关于科学发明的。20世纪前夕,美国专利局专员查尔斯.迪尤尔专门写了一封信,要求当时的总统麦金莱先生下令撤销专利局,他理由是:“能发明的东西都发明了,留着专利局没有,纯粹是浪费国家资源。”
另一个故事也是关于选人用人的。唐玄宗李隆基让宰相李林甫负责科举考试,专门选拔天下人才。李林甫接到命令后,有一种担心,万一新录用的人才在向皇帝提出治国对策时,把自己的奸恶面目揭露出来该怎么办?
为此,他想了一个好办法,考试时专门出偏题怪题,以把考生难倒为目的。结果出来后,所有参加考试的让人全部名落孙山,一个也没考上。然后,他专门向皇上写了一封贺信说,皇上,您真是太圣明了,现在全天下的优秀人才,都已经为您所用了,普天之下已经没有拔尖人才了。意思是该选拔的人才早都选拔完了,以后别再搞这劳神子事情了。
查尔斯.迪尤尔说天下该发明的东西都发明完了,是因为他的短视;李林甫说天下该选拔的人才都选拔完了,是因为他的私心;封德彝和他们有所不同,他认为天下没有可用之才了,完全是因为他的选人标准太过苛刻。对此,李世民看得非常明白。他说,君子用人如用器,应当各取所长。他还说,人不可能全知全能,所以用人要扬长避短。
初唐时期,大唐虽然是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但是当时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是日趋激烈,特别是东突厥、高丽等国的存在和日显强大,对大唐帝国始终是一个威胁。或许是李世民太明白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了,自他登基当皇帝始,不,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自他追随父亲晋阳起兵始,便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自觉地实施属于他那个时代的“人才强国”战略。
李世民之所以被后人称为“伟大”,主要功绩不在于他为建立大唐帝国战功卓著,而在于他开创来了举世闻名的“贞观之治”。贞观之初,全国上下一心,经济很快得到好转,彻底走出战乱局面。贞观八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木欣欣以向荣,水潺潺归大海”。
贞观王朝的强盛不仅是中国的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比拟的,也是让全世界其他国家想学习但都学不来的。那时候的大唐帝国,经济总量和老百姓的富裕程度世界第一,每年都能创造全球最大的GDP,只是那时候的中国并不想当“世界警察”而已。
现代“百度百科”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纪录了当时的盛况:
‚唐帝国是当时世界最为文明强盛的国家,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就像今天的美国纽约一样。那时的唐帝国是世界各国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阳光地带‛,各国的杰才俊士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往唐帝国跑。
‚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在看到唐帝国的高度繁荣和文明之后,自己的国家在他们心中和没有开化的‘原始森林’差不多,于是就不想回国,千方百计地要留下。中国高度发展的文化,使来到中国的各国人民,大多数以成中国人为荣。不仅首都长安,全国各地都有来自国外的‘侨民’在当地定居,尤其是新兴的商业城市,仅广州一城的西洋侨民就有二十万人以上。‛
李世民为何会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无论任谁总结,都不会忘记这样一条:他重视人才。正是他正确的用人路线,让他赢得了国际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
那么,与历史上其他皇帝相比,李世民选人用人有什么特点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1、在数量和范围上,不怕人才太多,喜欢多多益善。
李世民网络人才,选拔干部,主要通过两大渠道。一个是科举。他在任期间,曾5次下达诏书,在全国范围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始建于隋朝,隋文帝杨坚是创始人,隋炀帝杨广坚持了这一做法。到了李世民当政时,吸取隋朝在科举考试方面的教训,改正了其中的不足,使之更加完善。
据史书记载,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很多,类似现代的公务员考试,不仅有书面考试,还有类似面试的考察环节,全面考察一个人的“身”、“言”、“书”、“制”等综合素质。
由于李世民政策措施的激励,天下有志之士,多数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道路,发挥自己的应有价值。一时呈现“不拘一格、人才济济”的局面,一大批农民出身的年轻人,纷纷踏上治国齐天下的大道。
有个叫李义府的人曾说:皇家园里里有很多树,可否借我一枝,让我栖息? 李世民知道后说:别说一枝,你就是借整个大树,我也借给你。意思是说,只要你有能耐,我就给你发挥的舞台,能力有多大,舞台有多大!
有一次,李世民亲自到场观看考试进士的情况。进士报道那天,看到一个个有才学、有抱负、又年轻的优秀人才鱼贯而入,李世民开心得不得了,心里像吃了蜜糖,禁不住感叹道:“天下英雄,入吾毂中”。
这句话,一方面,体现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另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他的实用主义。看到天下人才纷纷进入自己的“射箭范围”,掌握在自己手中,便偷乐,未免有点不地道。但无论如何,都体现了他“见才而喜”的情怀,至少要比那些见到投机取巧、溜须拍马的人便开心的人要高尚和高明无数倍。
除了形成制度的科举制度外,李世民还要求朝中现任大臣,都要向他推荐优秀人才,并把是否推荐出优秀人才当作衡量一个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经常向他举荐干部,他便经常表扬他们。封德彝认为天下没有人才了,李世民开玩笑说:仁兄,你别拿我的“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来堵我!
在李世民眼里,人才,只有少,没有多。这事儿,好似韩信将兵——越多越好。当然,受这一思想的引导,有些人走了歪道。李世民让大臣举荐人才,有的开始弄虚作假,也有的滥竽充数,以致当时推举的人才中,产生了一些无德无能的混子。这让李世民颇为恼火,差一点动用最严厉的刑罚——死罪。
2、在选取和任用上,不搞帮派体系,讲究五湖四海。
一个领导干部用人,最忌讳的是什么?答案就是搞帮派体系。考量一个干部,不看他是不是有能力,是不是能尽职责,而是首先问出处,看是不是和自已一伙的。有的人还要看是不是给自己送礼。这样的用人,早晚会完蛋。李世民用人不是这样,他虽然也重用自己的嫡系部队,特别是跟随他一道打天下的人,但对其他出身的人一点也不排斥,只要有能力、有才干,在他的朝廷中都有一席之地。他搞的是真正的五湖四海,而不是个人的小圈子。
李世民用人讲五湖四海,首先体现在他重用东宫和齐王府的人。魏征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除了魏征,还有东宫将领薛万彻和冯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薛万彻和冯立都曾带兵杀到玄武门,属于李建成的死党。李世民掌握政权后,按理应该将他们斩尽杀绝,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薛万彻逃进终南山之后,李世民将其感化回来,委以重任,最终为自己所用,成为不可或缺的得力干将。
冯立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杀后,依然继续反抗,至死效忠自己的主人,对此,李世民没有计较,也没有令人对其追杀,而是把他请到府上,与其推心置腹地交谈,令其回心转意,最终也成为手下的一员猛将。
李世民用人讲五湖四海,其次体现在他对山东地区人才的选用上。山东地区,是窦建德和刘黑闼的发迹地,李唐王朝建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一地区并不是很安定,如何用好这一地区的干部,对稳定该地区的局势乃至全国局势,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李世民着眼大局和未来,对这一地区的人才格外重视。先后从该地区选拔了一大批干部。包括张行成、崔仁师、张良、戴胄、马周等等。
其中,张行成是李世民自己亲自发现的,马周也是自己找来的。关于马周的被发现,还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有一次,李世民让手下大臣常何就某个问题做调查研究,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没过几天,常何便搞出了一个很有见地、很有水准、很有借鉴价值的文章,李世民了解常何的水平,知道他写不出来,便询问出自谁人之手,常何告诉他是马周。李世民当即派人去招马周。
被派遣的人去了,迟迟不见马周跟随其回来,李世民坐卧不安,一个劲地追问,怎么还不回来,其求贤如渴的心情可见一斑。这一幕,堪比当年周公吐哺。马周到来后,两人促膝交谈,相见恨晚。后来,李世民对马周委以重任,担当中书令,帮他打理国家大事,发挥了独当一面的重要作用。
李世民用人讲究五湖四海,第三体现在他用人不论出身贵贱上。李世民有一个观点,仅仅在士族中选拔人才,等于天下人才丢失了一半。在他的中央政府里,既有贵族出身的官员,也有贫民出身的干部;既有“富二代”,也有一贫如洗的“负二代”,更多的人才来自于民间。
不独如此,李世民对少数民族干部,也格外重视。这方面,突厥族的阿史那杜尔、铁勒族的契铋何力等人,都被李世民委以重任。李世民为何这样做,或许他有鲜卑人血统的缘故。
3、在具体使用上,不搞求全责备,善于扬长避短。
器无完器,人无完人。选人用人,如果求全责备,必然陷入封德彝“天下实在没人可用”的谬论和窘地。
李世民用人,坚持用人之长,避其之短。做到这一条,一要有广阔的胸怀,二要有睿智的眼光。
宽广的胸怀可以保证不以一个人的缺点和毛病对其全盘否定,也不会因为其一时的错误耿耿于怀;睿智的眼光可以保证能够知人善任,清楚地知道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把人用到最该用的地方。
也就是说,把最合适的人,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发挥其最大才能。
李世民用人之长,首先是他识人、知人,懂得什么样的人是人才,哪个人有什么优缺点。
房玄龄、杜如晦两人善于围绕国家大事出谋划策,但不善于应对突发事件和繁杂事务,他拜他们为宰相,专门发挥其相才作用,一般不让他们处理应急事物和日常事务。两人密切配合,形成“房谋杜断”的“无公差”配合。
魏征善于提反对意见和合理化建议,不善于歌功颂德,李世民让他担任御史大夫或谏议大夫,而不让其担任“宣传部长”。这样以来,既发扬了他的长处,又让他干得得心应手,先后提意见200多条,作用超级巨。
长孙无忌,自己的舅子哥,思路快,敢决断,但不善于带兵到前线打仗,单独打仗必败,李世民将其留在身边,帮助自己决断国家大事。
高士廉,长孙皇后的大舅,也是自己的亲戚,读书万卷,知识渊博,悟性好,具备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但喜欢扯顺风旗,不具备魏征的刚正性格,李世民也给他一个合适的位置。
至于李靖和尉迟敬德,那都是带兵打仗的高手,因此,每有战事,必让他们亲征,发挥其能征善战的作用,为大唐帝国国防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为了更好地用人所长,李世民坚持用人不疑。被其所用的人,都赋予相应的职权。即便被用的人偶有过失,也不吹毛求疵。
大将尉迟敬德,原来是李世民的对手刘武周手下的一员大将。武德七年,在尉迟敬德他和另一大将寻相一起投降了李世民,李世民对他继续重用。过了没多久,一同投奔李世民的寻相叛变,这时,李世民手下有人怀疑尉迟敬德也要叛变,在没有任何证据和任何命令的情况下,直接把尉迟敬德给抓了起来,并上报李世民,要李世民赶紧把他干掉。理由是:这人长着反骨,早晚会反。
李世民听了,大发雷霆:真是胡说八道,如果尉迟敬德想反的话,不早反了?哪有寻相叛变了,他依然在这里坚持?李世民当即让人抓紧把他放了,还对他表示了歉意。有一段时间,有人向李世民打小报告,告长孙无忌的黑状,提醒李世民,当心外戚权力过大,会对国家政权造成威胁。李世民不仅坚决不信,而且单独告诉长孙无忌,自己非常相信他,即便有人从中挑拨离间,也要长孙无忌不要相信。李世民用过的干部中,包括魏征、房玄龄在内,都曾有过过失,也都曾遭到别人的弹劾,但李世民始终坚持用人不疑,关键时刻对他们爱护又保护。这不是一般CEO所能做到的。
4、在人员搭配上,不搞“掺沙子”,坚持亲良臣远小人。
作为一国之君,重用一部分良臣,这谁都能做到。关键是他能否始终如一地重用良臣,而且让奸臣在官场上没有市场,更不能兴风作浪。
历史上,很多皇帝都不乏重用良臣的典型案例,但是,他们往往在重用良臣的同时,也重用一些奸臣。因为,皇帝既需要良臣“干事创业”,关键时刻能顶得住;同时也貌似需要奸臣“溜须拍马”,让其生活得“不亦快哉”。
更有甚者,有的皇帝由于担心良臣“过多”,容易形成一定的“势力范围”,因此故意用些小人和奸臣,自己却在良臣和奸臣之间玩平衡,耍权术,还有的人故意在手下某些部门安插一些专门打小报告的人,或者专门闹别扭的人,而且美其名曰:掺沙子。
对于这些所谓的“手腕”,李世民根本不带玩。他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亲良臣,远小人。
假如李世民手下有个李林甫、秦桧,或者和珅那样的人,一切都不敢想象。房玄龄、魏征、李靖说不定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所谓贞观之治,恐怕也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而李世民的人格魅力也肯定会大打折扣,说不定会落个昏君的恶名。
对于不用小人,李世民有自己的理论。他说,如果我用一个小人,那么就会产生“小人效应”,一大批小人会尾随而至,那么,朝廷之中,良臣便无立身之地,奸臣便会兴风作浪。
对于小人的危害,李世民看得也非常清楚。他直接断言,小人是国家的害虫!为了防止害虫危害国家,必须多多生产“杀虫剂”。
李世民的“杀虫剂”,最有名的是“敌敌畏”,就是禁止诽谤和诬陷。李世民深知,小人干工作时一般没多大本事,他们的最大本事是诽谤和诬陷忠臣。针对这一现象,李世民明确规定,凡是诽谤、诬陷他人的,尤其是诽谤、诬陷朝廷命官的,以罪论处,而且实行“反坐”。这一规定够严厉的,但依然有人敢于以身试法。没办法,我们这个民族小人和投机分子实在是太多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众望所归的名相,不仅李世民对他们非常器重,而且广大百姓也有口皆碑,即便是这样的人,也有人对其进行诽谤。李世民接到诽谤弹劾后,处理得非常果断:流放!显示了他独特的判断能力和果敢的魄力。
然而,毕竟小人都是善于化妆的人,谁是良臣,谁是奸臣,并不写在脸上,即便写上也不一定是真的。因此,尽管李世民始终坚持用忠臣、用良臣、用有能力的人,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有用人上的失察和失误。这方面,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侯君集。
侯君集本是李世民格外器重的名臣,贞观九年,担任行军总管,跟随李靖剿灭吐谷浑叛乱,立下大功。两年后,李世民封其为陈国公,一年之后,担任礼部尚书,与宰相享受同级别待遇。
适逢吐蕃围攻四川松洲,李世民任命其为行军大总管,带兵将其击退。贞观十四年,在击退高昌王时,侯君集私欲爆发,私占钱物,被人检举入狱。出狱后不得拜相,于是心生怨恨。在随后发生的太子谋反时,侯君集参与其中,辜负了李世民一片苦心,是李世民用人看走眼的一个案例。
这说明,即便再圣明的君主,也难保手下个个都是忠臣、良臣。
5、在资源利用上,不考虑编制因素,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才。
李世民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好老婆——长孙皇后,还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好后妃——徐惠。这两个女人,从身份上来说,是他的“内人”,但从作用上来讲,实际上是他的两个“编外大臣”。因为,她们虽然不是编制内的大臣,但发挥着一般大臣不能发挥的作用。她们的主要作用,便是“谏言”。她们相伴李世民身边,提出很多有利于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建议。
李世民登基当皇上后,想提拔自己的舅子哥长孙无忌担任宰相,这时候,长孙皇后站了出来,她以史为鉴,力劝丈夫不要这样做,从而改变了李世民的主意。长乐公主出嫁时,李世民想大办一场,给她的嫁妆甚至比姐姐永嘉公主的还要多好多倍,长孙皇后得知后,与魏征一起,提出反对意见,促使李世民下决心婚事从简。
魏征在朝廷集会时,公开反对李世民的意见,让李世民下不来台,李世民回家后,发誓要杀了这个乡巴佬,也是长孙皇后用非常艺术的手法,消了李世民的气,让他认识到魏征这样做是为了国家好。
有一段时间,房玄龄因和李世民意见不合,被李世民遣返回家,长孙皇后临终之前,念念不忘房玄龄,再三叮嘱丈夫,一定把他请回来,从而使房玄龄最终得以回归。
在为李世民提合理化建议方面,徐惠丝毫不亚于长孙皇后。李世民晚年,得了一种病。病名叫:好大喜功。得了这种病后,他频繁发动战争,但自己却不自知。当时魏征死了,长孙皇后死了,华佗不在当世,扁鹊也不在当世,没有人告诉他得病了。这时候,徐惠站了出来,她警告李世民,战争,有时是灭亡的导火索。这警世恒言,让李世民有所清醒。
徐惠还针对李世民喜欢珍玩技巧,乐玩珠宝玉器的问题,专门写了一篇上疏。该文近千字,结构严谨,论证充实,深入人心,让李世民读了,唏嘘再三,告诫自己,切不可玩物丧志,一定要勤俭节约。
对于长孙皇后和徐惠这样的“编外干部”,李世民的唯一遗漏是:他为何没有想到给她们二人“发工资”,好在通情达理的她们并不在乎这些啊!
追忆贞观之治美好岁月,不能忘记凌烟阁24功臣。他们是:
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恭、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琼。
当然,也不能忘记那两个不领薪水的“编外女功臣”:长孙皇后、徐惠!当然,更不能忘记这些功臣的“老板”——李世民!因为,他深知他们,相信他们,重用他们,是他给他们提供了崭新的人生舞台。
反过来,正是他们帮助李世民,赢得了那个时代国际之间的竞争,使他始终站在了那个时代的制高点上,成为被万世称颂的人。
2011年6月4日
第三篇:李世民原来是这样的一个人:为啥说李世民的最大爱好是爱美女
为啥说李世民的最大爱好是爱美女
——《李世民原来是这样一个人》第十三章
李恒昌
李世民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没有之一,只有唯一。
——题记
【作为一代帝王的李世民,是否只专注于“革命工作”,没有业余爱好?如果有,那么他的最大业余爱好是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爱好?李世民晚年,曾长时间迷恋长生不老药,是他昏头了,还是有其他原因?】
一个人,如果心里只有“革命工作”,没有一点业余爱好,虽然或许能干出些事业,但注定是一个乏味、单调、没意思的人。李世民不想做这样一个人,所以他在干事创业之余,坚持和葆有四大业余爱好:美女、书法、诗文和不老药。由于这些爱好,使他生活得更加充实,也使他成为一个更加立体,也更有血有肉的人物。
李世民的最大爱好:美女!
如果拿现在通行的“党员领导干部登记表”让李世民填写,而李世民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话,那么,在“特长爱好”一栏里,应该填下这样三个字:爱美女!
爱美女是天下男人的基本特征,也是历代帝王的显著特征。如果一个人,他不承认自己爱美女,那么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是一个极其虚伪的人,另一种是他有病。应该看到,如果一个人连美女也不爱,那他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李世民是一个男人中的男人,所以,他的最大爱好是爱美女。不过,实事求是地讲,凡事都必须有个度。李世民爱美女,显得有些过了。
李世民爱美女,有三大特点:
一是在数量上,追求多多益善。李世民虽然皇后只有一个,而且始终只有一个(家里红旗不倒),但嫔妃数量众多,所谓“后宫佳丽三千”(外面彩旗飘飘)。为了占尽天下美女,他多次下诏,并亲自组织规模盛大的选美活动。当然,那时的选美和现代选美截然不同。那时候只要选中的,都为他自己所有。现在的选美更多地市博取一些名声。
二是在成色上,不在意是否处女。一般皇上选美女,多数只选未开苞的处女,但李世民不在乎这些。有些已经结婚成家的妇女,只要长得漂亮,姿色出众,即便是“副处”,他也乐意。或许在他心目中,那些结过婚的人更有“经验”,也更具风韵。三是在伦理上,可以突破道德底线。李世民爱美女,只要他看上的,不管是谁,都不会放过。这其中,包括隋炀帝的皇后萧氏、弟弟李元吉的爱妃杨氏、庐江王李瑗的女人崔氏,还有大臣 侯君集的女人无名氏。这等于神马?等于把人家人家赶下台,还要把人家的老婆弄过来;把自己的亲弟弟杀了,还要把他的老婆弄过来;看到兄弟们和手下大臣的女人好,也统统弄过来,至于是否“乱伦”,全然不顾。
李世民为何这样做?主要原因有两条:
其一,从他本人来说,作为一代枭雄,其最大人生目标,便是征服世界。征服更多的女人是征服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地讲,女人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男人则通过征服女人征服世界的另一半。李世民便是这样一个征服欲望很强的人。
其二,从外在来说,长孙皇后的宽宏大量,也是他过度热爱美女的有力助推。一般皇后,对丈夫爱别的女人多持嫉妒之心,为了防止丈夫移情别恋,有的是“一哭二闹三上吊”,有的是动心机,搞阴谋,极力排挤其他女人;长孙皇后不同,她不仅不嫉妒,反而帮着丈夫找更多的女人。像她这样大度的女人世上罕见,这无疑助推了李世民追逐女人的疯狂。
李世民热爱美女,最集中地体现在他与徐惠的关系上。因为,徐惠是除了长孙皇后之外,李世民最爱的人。
李世民爱徐惠,不仅是因为她长得漂亮,而且更主要的是她“很油菜”,是那个时代少有的文艺女青年。
有人曾这样编过一个手机短信:她,出生5天就能说话,4岁便通读论语和诗经,8岁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11岁入宫成为“才人”,羡慕吗?可是她24岁就死了。她就是李世民的嫔妃、著名文艺女青年徐惠。
封建社会,有个非常脑残的说法,叫“女子无才便是德”。如果按照这一标准来衡量,徐惠简直就是“无德”的典型代表。可是,我们敬爱的李世民先生不管这些,尽管徐惠“无德”,但是很爱她,爱的就是她的“油菜”或曰“无德”。
女人的才气,一般都作为欣赏之用,徐惠才气的功能不止这些。她的才气,有时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
有一次,李世民让人叫徐惠来和自己玩耍,也许是徐惠收拾打扮的时间过长了,让李世民等了很久才姗姗而来。
这世界上,没有比等人更令人烦躁的事情了,尤其等恨不得立马就见到的人。何况等待的人是皇上。
徐惠的迟到,让李世民憋了一肚子火,由于是自己喜欢的人,又不便发作,只能在那里闷闷不乐。徐惠见到李世民脸色难看,冷如冰霜,自己装作不在意的样子,挥笔作诗一首献给李世民,诗中写道: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意思是,早上来之前,先在镜子前化了妆,化完之后,刚想直接过来,仔细一想又犹豫了,为什么呢?人家古代帝王的爱妃,花千金才能买来一笑呢,我岂能一听您的招呼,便屁颠屁颠地赶来呢?我要故意摆摆谱啊!
这首诗太厉害了,瞬间把李世民等待的烦恼化作云烟。李世民读后,哈哈大笑,怒气一下子全部消失。人家这等幽默,自己再生气,未免肚量也太小了。
曹植七步作诗,徐惠一步也没走,便作出诗来,而且这诗还被收录《全唐诗》,没有点真功夫,肯定不行。
徐惠是24死去世的,属于英年早逝。不过,这可不是自然死亡,而是为爱而死。贞观二十三年,丈夫李世民去世,徐惠因过于悲痛忧思成疾,卧床不起。当时,太医给她看病,并开了药,但是徐惠拒绝治疗,也拒绝吃药,不为其他,只为能早一天追随丈夫而去。其情罕见,令人动容。如果李世民死后,她根本不放在心上,或许能活更长时间。从这个角度讲,李世民对徐惠,没白疼,没白爱!
李世民的第二大爱好:爱书法。
如果说李世民是皇帝,这谁都知道。如果说李世民是位书法家,这很多人不知道。
事实上,人家李世民皇帝,不仅会骑马打仗,也不仅会治理国家,还会很多东西,既属于多才多艺,也属于复合型干部。书法艺术,就是李世民其中的一大才艺。李世民练习书法,专学大家,师从书圣王羲之。因为,他知道,跟大师学,学不好,也能混个二流三流;一开始就跟三流四流学,最后只能弄个末流。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李世民练习书法,不像现在某些领导干部一样,属于附庸风雅,他是真正喜欢和爱好。
李世民练习书法,也不像现在某些领导干部一样,热情很高,水平很差,或者只擅长写自己的名字,签写“同意”。他的书法水平很高,功力很深。史书记载他擅长飞白书法,曾经用他的字赏赐群臣,朝中诸臣以能得到他的字为荣耀。
李世民当初练习书法非常刻苦,也非常认真。在这之前,曾经发生过一个小故事。他在学“戈”字旁时感觉很难写,怎么写也写不好,于是便想到了偷懒。有一次,他写“戬”字,写好了左边的“晋”字旁,便请当时的书法指导老师虞世南先生补写了右半边的“戈”。这虞世南也很不负责任,听他一说,便真的替他写了。
字写好之后,李世民拿给魏征看,意思是说,看看,我的书法有很大进步吧?尤其是那个“戈”字旁,写得很漂亮吧?魏征是书法的内行,搭眼一看就看出了猫腻,他说:这里面的字,其他都是你写的,唯有“戈”字旁不是你写的。并说,功夫不欺人,就怕人自欺。
魏征一顿话,让李世民浑身冒汗,从此练字再也不敢偷懒。
如果给李世民弄一张现代艺术家的名片,大致内容应该是这样:
李世民,字济世,号安民。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师从王羲之,尤擅飞白书云云。
李世民喜欢书法,不仅仅局限在写字,还对理论有很深的研究。他既是一位书法家,也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曾经撰写三部书法艺术著作:《笔法论》、《指法论》和《笔意论》,内容既包括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创作手法,还包括书法艺术的思想内容,堪称书法艺术的《矛盾论》、《实践论》。
李世民喜欢书法,不仅安于自己创作,而且积极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他依靠自己的力量,掀起了一场书法革新运动,明确规定,王羲之的书体是全国统一的正宗书体,克服了书法界长期存在的“文人相轻、各立门户”弊端,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从中可以看出,人家爱好书法,是真爱,而不是附庸风雅。
李世民的第三大爱好:爱诗文。
李世民是行伍出身,骑马射箭打仗是他的专长。但人家虽然读书不多,文化功底也非常了得。尤其是能写一手好文章。
打天下靠枪杆子,治天下靠笔杆子。李世民前期武功,后期文治,靠的就是这“两杆子”。
草莽英雄打天下,二杆子闯天下,文人雅士坐天下。李世民是该当草莽英雄时,绝不当骚客;该当文人雅士时,绝不当二杆子。
武德之初,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军。当时,天下寇乱稍平,四海趋于安定,人心思安,百姓思富。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胸怀远大志向的李世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经过一个时期的深思熟虑,他审时度势,决定适应形势的变化,调整工作思路,由战争年代的“尚武”,转变为和平时期的“崇文”。
基于此种考虑,武德四年,李世民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在首都长安,开办史上第一个文学馆,收聘天下贤才,聚集天下智慧。文学馆既是学习的场所,也是研究的场所;既是提高综合素质的场所,也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李世民为文学馆制定了严格的准入制度,受聘于文学馆的学士,都非等闲之辈,他们一个个胸怀天下,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出则入仕,退则治学。
文学馆开张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名动天下,成为头条“国际新闻”。一时天下英才纷纷“投简历”,参答辩,竞相争取获得由李世民亲自颁发的“院士证书”。当时,文学馆汇集了天下最著名的学士高手。其中,最著名的是“十八学士”。包括杜如晦、房玄龄、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等人,一个个如雷贯耳,厉害得不得了。李世民为文学馆建设颇费心思,“十八学士”也不负众望,他们剖论时政,建言献策,真正担负起“高级智囊团”和“研究院”的职责,为李世民最终统一天下、开创初唐盛世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其中,房玄龄、杜如晦、苏世长、陆德明、孔颖达等人还留下千古相传的佳话。
李世民不仅格外重视文人,而且身体力行,亲自写作。他擅长诗歌和政论文。一生著作很多,被收入《全唐文》和《全唐诗》的有文章7大卷,赋5篇,诗歌接近80首。
令人敬佩的是,历史上很多帝王的文书和文告,多数属于“秘书班子”撰写,而李世民不是这样,他是能自己写的自己亲自写,实在忙不过来时才让房玄龄等人代写,写完之后,自己再做斟酌修改。他的《帝范》、《金镜》堪称古代政论文的代表作。
李世民虽然爱好诗文,但绝不图虚名。当时,有人建议,将他的文章汇集成册,编印《李世民选集》,全国发行,但因李世民坚决反对,始终没有付梓印刷。
李世民的第四大爱好:长生不老药。
李世民晚年,迷恋上方士炼制的金石丹药,长期服用,祈求长生不老。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爱好,一不高雅,二很魔道,与英明君主的身份极不相符。对这个问题,应该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来分析和看待。
首先,那个时代,人们的寿命太短了。有道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社会,人的平均寿命,也就四十岁左右,皇帝家族,别看生活条件好,一般体质比较差,寿命更低,能活到五十岁就算高寿了,六七十岁,属于“骨灰级”。摊到现在,能活七十岁算啥啊,八九十岁也不稀罕啊。这事情,只有身处其中,才会有深刻的体会。那时候,人虽然结婚早,但是死得也太早。如果我们生活在古代,刚接近退休年龄、开始享受的时候,就要死了,想想就会感到悲哀和可怕。因此,李世民晚年(所谓晚年,其实不大,也就四十多岁吧,摊到现在,刚具备当国家领导人的年龄资格),迷恋金石丹药,完全可以理解。
其次,当时李世民的身体不是很好,晚年疾病缠身,而且久治不愈。有一次,就连长孙皇后都感到没治了,自己偷偷带了毒药,准备一旦丈夫死了,自己也随他而去。李世民身体为何不好?那样的生活方式,好才怪呢!当年征战四方,肯定吃不好睡不好,影响身体健康是肯定的。后来当皇上了,条件好了,但整天憋在皇宫之中,身边又有“三千美女”,几乎每天都要和美女做“床上运动”,时间长了,身体能好吗?身体不好,自然而然就想走捷径啊!所以,吃长生不老药不可理喻,但可以理解。
第三,那时候的医疗条件太差了。当时的所谓太医,按水平,最多也就赶上现在三级甲等医院的主任医师,甚至连他们的水平也赶不上。因为,那时候只有中药,没有西药;只能靠号脉等中医手段,没有CT、磁共振等检查设备,有时病死了,都不知道究竟得什么病死的。如果当时医疗条件好些,李世民多活几年,恐怕中国历史又会改写。当时,那些致力于炼金丹的方士,实际上也是一种探索,是古代西医的一大分支,只是没有成功而已。由此,我们也应该对他们有所敬重了。
2011年6月10日
第四篇:李世民原来是这样的一个人:长孙皇后为何主动帮丈夫找漂亮女人
长孙皇后为何主动帮丈夫找漂亮女人
——《李世民原来是这样一个人》第九章
李恒昌
李世民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没有之一,只有唯一。
——题记
【历史上绝大多数皇帝都容易移情后宫妃子,李世民为何对长孙皇后情有独钟?作为一代伟人,“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奥秘究竟在哪里?都说长孙皇后母仪天下,是好人中的好人,那么她究竟好在哪里?】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如果评选模范丈夫,李世民应该属于其中的一个;如果评选模范夫妻,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组合更是榜上有名。
后人在分析李世民所开创的一代伟业原因时,有人说源于李世民的雄才大略、文武兼备,也有人说是他的思想政治路线对头、振兴经济措施有力,还有人甚至想到了隋炀帝开凿的那条大运河所发挥的作用。
毫无疑问,这些答案都有一定道理。但换个角度看,李世民之所以成功,主要不外乎三条:其一是他有一个好头脑;其二是他有一帮好朋友;其三,千万不能忘记,他有一个好老婆,一个难得的贤内助。
李世民的好老婆,就是众所周知的长孙皇后。李世民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不能忘记他的这个好老婆。贞观之治的“军功章上”,有李世民的一半,也有长孙皇后的一半。
提起长孙皇后,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普通百姓,都一个劲地夸她“好”。究竟“好”在哪里,却众说纷纭。长孙皇后的好,其实很简单,主要有三条:一是不是非,二是通情理,三是母仪天下。这三条,看似简单,做起来实则很困难,但谁要做到了,谁就是天下最好的女人。长孙皇后做到了,所以后人说她是最伟大最知性的皇后,是比最好还要好的皇后。
1、若论“胸怀宽广”,没人能赶上她。
历史上的帝王,大都有一个共同的德性,那就是结婚之后,用不了很长时间,便对皇后不再感兴趣,而是移情到后宫其他妃嫔身上,而李世民不是这样。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结婚之后,虽然有时也喜欢后宫其他女人,但始终对长孙皇后情有独钟。几十年婚姻生活,两人伉俪情深。无论李世民身边有多少女人,长孙皇后始终是他的“主旋律”和“长明灯”。
李世民之所以“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最根本的在于长孙皇后心胸宽阔,做得太好了。
对于一般皇后来说,多数人对于丈夫喜欢别的女人会心生妒意,从而对丈夫移情别恋公开或不公开地反对,甚至制造种种麻烦。但是,这种女人非常不明智,皇帝拥有生杀大权,历来都是三宫六院,女人无数,单凭自己反对,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反对的结果,要么自己被废,打入冷宫,要么搞得后宫鸡飞狗跳,天下不得安生。长孙皇后不是这样,对于李世民喜欢别的女人,她根本不反对,而是坚决支持;对于李世民喜欢的女人,她不仅不嫉妒,而且视如姐妹,十分关心和爱护。
更要命的是,长孙皇后居然主动帮助丈夫找女人,而且专找最漂亮、最好的女人。
有一年,长孙皇后发现通事舍人郑仁基十六岁的女儿非常漂亮,堪称绝代佳人,于是,主动禀告李世民,劝他尽快将其纳入后宫。李世民见了郑家女儿,也是颇为动心,于是下诏书令其入宫。此事因为魏征报告郑女已经许配他人在先而泡汤。不过,通过这件事情,李世民了解到长孙皇后是怎样地宽容和大度。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发现弟弟李元吉的齐王府里有个妃子杨氏,是个难得的尤物,一心想把她弄到自己的身边,可是自己又不好意思出面去办,长孙皇后明白他的心思后,主动前去齐王府,把杨氏领到秦王府,领到李世民身边,从此成为李世民格外恩宠的人。
贞观十年,李世民纳才貌俱佳的文艺女青年徐惠为才人,并很快与其打得火热,不仅提拔其为充容,而且天天和她在一起卿卿我我,一度把长孙皇后置之脑后。对此,长孙皇后坚持“三不两积极”政策,既不嫉妒,不生气,不排斥,积极支持,积极与徐惠交朋友。有一次,徐惠生病,长孙皇后亲自给她熬药,还送到床前亲自喂下,结果让李世民和徐惠大为感动,也促使李世民有了新欢,不忘旧爱。
长孙皇后为何会这样做?难道她没有嫉妒心吗?这一切,全因为她发自肺腑的对丈夫的爱。在她的辞海里,只有爱,没有嫉妒。只要丈夫生活得好,过得开心,自己也会感到开心和幸福。这是一种超越私心的爱,世上罕见,绝无仅有。
长孙皇后不仅善待和厚爱李世民心爱的女人,而且对李世民的孩子,不论是哪个后妃所生,都视如己出,疼爱有加。豫章公主刚出生没多久,她的母亲便得重病死了,一时成了孤儿,这时候长孙皇后主动站出来,在征得李世民同意后,将其收养,对她格外关爱,甚至超过自己的亲生儿女,从而让豫章公主深切地体会到“没妈的孩子并不一定像棵草,也可能继续是块宝”。
2、若论“韬光养晦”,她属历史第一人。
长孙皇后出身名门,她的父亲长孙晟是隋朝的右骁将军,文韬武略,英勇善战。她的母亲也出身名门,是扬州刺史高敬德的女儿,酷爱读书,知书达理。长孙皇后从小富养,接受良好的教育。她与李世民的结合,堪称郎才女貌,天赐良缘。
然而,长孙皇后刚刚嫁到李家的时候,面临着极其复杂严峻的局面,对这个“富二代”大小姐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当时,李世民的母亲窦太后已经去世,整个后宫缺少一个掌握大
权的“王熙凤”,老公公李渊身边的妃子们争宠结派,一时乱得一塌糊涂。长孙皇后到来之后,可以说是夹缝之中,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影响自己的声誉,而且影响整个家庭的和谐。
更重要的是,丈夫李世民处于政治斗争的中心,由于李世民协助公公李渊建立大唐王朝功高盖世,导致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对他多有嫉妒,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同时,丈夫雄才大略,也怀揣治国安邦的远大抱负,以致双方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处于你死我活的斗争状态。
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长孙皇后不急不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她审时度势,制定了自己的路线方针,低调做人,认真做事,善心待人。一方面,他尽心尽力地侍奉老公公李渊,给他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使他在丧妻之后,依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取得他对丈夫李世民的支持。在与嫂子和弟媳相处时,她宽以待人,主动承担家务,凡事以克制忍让为先,对她们是非尊重,既让她们感到她处事得体,又让她们找不出任何毛病和借口。
另一方面,长孙皇后在家里忍辱负重,一心照顾好丈夫的生活,暗暗帮助丈夫积蓄夺取政治斗争胜利的力量,让哥哥长孙无忌对丈夫的事业全力支持,当丈夫李世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发火或急躁的时候,她劝勉其一定要长远考虑,学会忍耐,而当大哥和弟弟对丈夫施以毒手,试图谋杀他的时候,她又一反平时的低调,异常坚决地支持丈夫发动玄武门之变,从而取得了那场政治斗争的胜利。
当时机暂时不成熟的时候,在上的智者总是推崇韬光养晦。要论对这一战略的谙熟,长孙皇后大概是史上第一人吧!
3、若论“以史为镜”,丈夫李世民远不如她。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才能卓著,曾在玄武门事变中立下大功,丈夫当上皇帝后,想提拔他为宰相,回家征求长孙皇后的意见。论说,哥哥升官,作为妹妹的理应高兴,并极力成全,但是作为知识女性的长孙皇后却感到了担忧。他对皇上说:“我一个妇道人家,平时从不过问朝政,既然你就这个问题征求我的意见,而且牵涉我的哥哥,我只能实话实说。”
她接着说:“我位居三宫之首,家里的富贵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实在是不想家里的人再占据显要位置。历史上外戚弄权误国的经验教训实在是太多了,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专权;汉昭帝时上官杰专权;汉宣帝时霍山专权,他们最后都因为谋反篡位、祸国殃民被杀。”意思是说:“皇上你为了我们家好,想提拔我的哥哥,但我不赞同。因为我们要以史为镜。”
李世民见她持反对意见,进一步解释说:“我提拔你哥哥,并不是因为你是我老婆,而是因为他有这个能力,我需要他。”见不能说服皇上,长孙皇后干脆掉转方向,改而去找自己的哥哥,阐明道理,让他主动放弃。结果,哥哥还真听了她的劝告,拒绝了皇帝的任命。
长孙皇后政治上对自己也严格要求,平时与丈夫在一起,从不议论朝政,也不吹枕边风。有一次,李世民病重,看那情形貌似治不好了,长孙皇后偷偷在身边备了毒药,不是想药死丈夫,让其安乐死,而是准备一旦丈夫死了,自己也殉情自尽。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想像有些皇后一样,一旦皇帝死后,便大权独揽,垂帘听政。
李世民曾总结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若论真的以史为镜,长孙皇后属于身体力行。
4、若论“女儿富养”,她更知道究竟该怎么做。
长乐公主是长孙皇后和丈夫最喜欢的掌上明珠。公主出嫁的时候,整个皇宫都为之忙碌,李世民发誓,要为女儿举办世界上最豪华的婚礼,同时,他还要为女儿准备丰厚的嫁妆。据说,长乐公主的嫁妆,比当年永嘉长公主的嫁妆多一倍还要多。永嘉长公主李世民的妹妹,也是长孙皇后的小姑子,当长孙皇后得知丈夫这一决定时,当即表示了反对。
李世民对她说:“女儿要富养,不能让她受难为。”长孙皇后却说:“女儿富养,但不一定要富嫁。因为,女儿出嫁,看似是我们的家事,实际上关系整个国家。如果我们如此浮华奢侈,不知道天下人怎么想?”对于长孙皇后的话,丈夫并没有真正听进去,他依然命人为公主准备丰厚的嫁妆。
这时候,长孙皇后想到了敢于直言的大臣魏征,他们在李世民面前演绎了一段“双簧”。一天,魏征对李世民说:“听说您要给长乐公主准备高于永嘉长公主一倍的嫁妆,不知道是何道理?难道是为了显示女儿和妹妹的不同吗?”一句话说得李世民哑口无言,但回到后宫之后,他依然对魏征的话耿耿于怀。这时候,长孙皇后站出来替魏征说话:“魏征是一个大臣,公主出嫁的事儿本来与他没有关系,此番他敢于直言,可见这事儿事关重大,不听他的还能听说的呢?”结果,她和魏征的努力,让李世民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5、若论“敢于谏言”,魏征有时不如她更有成效。
公元636年秋天,长孙皇后病了。眼看自己就要不久人世,长孙皇后想了很多。她想到了自己跟随丈夫李世民的一生,相夫教子,无愧人生,死而无憾。然而,他有一件事情依然放心不下,那就是朝中最忠实的大臣房玄龄,因为和李世民意见不合,被李世民贬官发配在外,让她念念不忘。
弥留之际,长孙皇后把丈夫叫到床前,说要给有话说。李世民告诉她:“你什么也不要说,什么也不要管,只管好好养病就成。我不能失去你。”可是,她说,有些事情我放心不下。她支撑着十分虚弱的身子,留下了最后的嘱托。她说:“在当朝所有大臣中,房玄龄是最忠诚的一个,忠心可鉴日月。他帮助您治国安邦,立下汗马功劳,然而,无论在任何场合,他从不炫耀自己的功德。这样的大臣,天下难找,几百年不出一个。如今他并没有犯多大错误,只是一时和您意见不合。我死之后,希望您能尽快让他回来,继续未竟的事业。”
李世民听了,唏嘘再三,既为皇后“忧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所感动,又为自己处事不稳妥,让房玄龄长久在外感到惭愧,当即对她说:“这一些我都明白,你放心,我很快就会让他回来。”
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真的按照她的建议,把房玄龄重新招了回来。由此,长孙皇后的一个临终遗言,改变了一位宰相的命运。
6、若论“死而后已”,她属难得的一个。
长孙皇后临终前对李世民说:“我跟随您这么多年,无论是我,还是家人,荣华富贵已经达到了顶点。我娘家那些人,承蒙您的厚爱,在朝中为官,但他们的能力也基本上也都发挥出来了,没有可以再上升的空间,如果让他们掌握大权,势必对国家造成危险。我死之前,您能听从我的建议,没有封他们大官,我死之后,希望您千万不要对他们提拔重用。”其大公无私之心可鉴日月。
她还说:“我病到这个程度,再活下去对国家已经没什么好处了,皇上不必悲伤,一切要往前看。我死之后,千万不要花很多钱,一定要薄葬,最好埋到山上,也免得陪葬过多,让人盗墓。另外,不在身边的子女,不要通知他们,免得他们风尘仆仆,哭得死去活来。如果您能按我说的办,就是对我最好的纪念,最好的爱!”这种胸怀,哪个第一夫人能够做到?
这就是长孙皇后的临终遗言,很简单,但寓意很深刻。别人临死之际,多数惦念自己的家人能否继续升官发财,长孙皇后想到的却截然相反;别人的临终遗言,多数关系自己,长孙皇后想到的是被贬在外的大臣,以及家人的辛苦;别人留下的遗言,多数事关财产,长孙皇后作为一个“妇道人家”的遗言却事关天下,事关国家。其博大胸怀,由此可见一斑。
长孙皇后作为深明大义、母仪天下、深受爱戴的皇后。她的一生,留下诸多千古佳话。但概括起来,她好像一生只干了两件事,一是辅助身为皇上的丈夫,一是编辑、撰写、实践一部书。
书的名字叫《女则》。这部书,虽言“女子规则”,但绝不宣传“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而是历代优秀女子经典名言的大摘录,是女人行为规范的大评点,是古代知识女性的行为准绳和制胜宝典。
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书。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将其放在案头,每每翻看,见书如见其人,从中受到深深的教诲。后来,这部书成为高知家庭教育女儿的基本教材,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女人做出了积极贡献。
现在,社会上流行领导干部出书,可是他们写得都是些什么呢?这些人,当面对《女则》的时候,是否会感到些许惭愧和汗颜?
死而后已,是历代高洁人士的最终追求,但真正做到的为数不多,长孙皇后大概是属于真正做到的一个吧!
长孙皇后就是这样一个好女人,李世民娶到她,是李世民的福分;大唐帝国有她,是万千民众的福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当初嫁给李世民的时候,还曾是通过违反常规的“凰求凤”方式呢。
原来,长孙皇后出身名门世家,她的父亲是隋朝右骁卫将军,负责在北方防御抗击突厥进攻;她的母亲是扬州刺史高敬德的女儿,属于大家闺秀。长孙皇后自幼知书达理,博闻强记,而且出落得一表人才。到了婚嫁年龄,长孙家主动为女儿物色门当户对的男儿。他们打听到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后起之秀,于是动了与李家结亲的想法。按照既有规矩,婚姻之事,一般都是由男方主动提出,但是为了女儿的幸福,长孙家打破这一惯例,主动托人
向李家求婚,由于双方门当户对,郎才女貌,李家当即答应了对方的求婚,并很快举行结婚大典。
就这样,成就了千古流传的美满婚姻,也造就了一位母仪天下的伟大女性。
2011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