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周恩来人物阅读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读《周恩来与他的世纪》有感
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说:“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
建国前,斯大林和米高扬也说过:“你们在筹建政府方面不会有麻烦,因为你们有现成的一位总理,周恩来。你们到哪里去找这样好的总理呢?”
前苏联总理柯西金对毛主席说:“像周恩来这样的同志是无法战胜的,他是全世界最大的政治家。”末了,他又补了一句:“前天美国报纸上登的。”
他,就是周恩来,一位饱含国内外盛赞的伟大政治家,而他自己却多次明确地讲过自己不是帅才,还说自己做不到举重若轻。
在一次涉及人事分工的会议上,毛泽东望着周恩来:“恩来同志,你来怎么样?”周恩来摆手:“不行不行,主席,你是了解我的,我不是帅才!我理理家可以,作不了帅才„„”邓小平也在会上坦率地说:“周恩来同志不能当主席的接班人,不是帅才。”董必武慢条斯理地说:“他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很好的大管家。”
对于周总理,我熟悉而陌生。从小学开始,教科书上总是频频出现他的名字和生平事情,爸爸有空了也总会讲起那段红色革命时期。从小对于周总理我便饱含崇敬之心,从他在日内瓦会议的慷慨陈词到伟人离世,十里长街百姓自发相送洒泪长街的感动,我深深地体会到他的人格魅力和超凡能力,我也深深地为祖国曾经出过一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而感到自豪,对于他的贡献更是深深崇拜。而对于总理,我从未系统了解他的一生,直到今天我捧起这本书——《周恩来与他的世纪》,从一开始地随意翻阅到最后细细品味,我仿佛更了解了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人。
由于种种原因,周恩来出生后就被过继给了婶婶陈氏。这个聪慧的女人教给周恩来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告诉他做人要宽宏大量会容忍。70 年之后,当周恩来弥留之际,也许他还记得韩信的故事。他在生命的后半段遭到一个好报私仇的妇人——江青的迫害。他忍辱负重,终于拯救人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
陈氏对经常给周总理讲战争的故事,向他展示先人的机智勇敢。她孜孜不倦的交到激起了周总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永攀高峰的勇气。这成为了他最宝贵的品格。除此之外,他还醉心于历史,无论是中国的封建时代,欧洲黑暗的中世纪,他都认真研读,这造就了他渊博的知识和对历史敏锐的眼光。而中国历史上英雄豪杰们的奋斗史也同样指导了他日后的革命道路。
陈母的教导培养了他完善的人格,1917年周恩来从南开大学毕业,当时的校长张伯菩给他作的评语是:“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 富于感情,热情奔放,但又能作极大的自我控制和长时间的沉默。周恩来获得了是可以完全信赖的朋友的好名声,而他一辈子都保持了这一名声。
毕业后周恩来选择了在日本深造,正式开始了他“救国救民”的旅程。1920年至1924年他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参加中共旅欧总支部的领导工作,对早期的建党、建团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之后他更是依靠他敏锐的眼光,睿智的思维和不朽功勋成为了中国当之无愧的总理。
“文化大革命”中,周总理面对着错综复杂的政局,面对着林彪、江青两个集团的破坏,在荆棘中潜行,在泥泞中苦斗,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他凭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依靠自己的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超凡的公关能力,做出了令世人赞叹的无与伦比的贡献。令他非常痛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对知识分子的伤害和贬低在不断加剧。民主革命中,正是他苦口婆心的劝说把中国并不信仰共产主义、但却是爱国的知识分子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工作添砖加瓦。然而1951 年以后各种政治运动接踵而至,使他们遭到越来越多的政治折磨、伤害。周恩来为此但他利用一切机会和可能,对毛主席“左”的错误思想,提出建议;或是尽可能地从积极方面加以解释和引导。并且极尽所能,保住了一大批老革命家,为之后战胜四人帮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对此,邓小平说:“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所处的地位十分困难……在其中起中和作用,起减少损失的作用。他保护了相当一批人。”
对于文革这场浩劫,人们主要持两种看法。第一种人认为,他对于毛所犯下的错误没有给出及时的指出并纠正,没有遏制住这场空前绝后的灾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二种人认为,他忍辱负重,保了很多人,在战胜四人帮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我赞同第二种观点,在毛主席完全被四人帮洗脑的时候,他知保持清醒,可是他又不能公然地反抗毛主席,那样就等于将自己想要管这些事情的初衷扼杀在摇篮里。他得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同时要左右周旋,尽可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转。这是唯一的出路,这是他为了调节此时事态发展唯一的出路。他于国于民有利,于国于家有功!
作为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管家,周总理的繁忙可以想象,可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还是被深深震撼了。周总理日理万机,总管一切,为了工作放弃了无数睡眠时间。当别人已经陷入梦想,他还在伏案工作。周总理生前留下的20多本工作日历,便是他日夜操劳的历史记录。他曾说吾貌虽瘦,天下必肥。他英俊的面孔曾使所有的中国人为之骄傲,可是在连续工作的重压下却变得那么瘦削灰黄,眼窝深陷,以至于之后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担心他的健康,联名写了一张大字报,结合邓颖超提出的五条补充建议,一起贴在了周总理办公室的门上。可是,虽然如此,他还是没有做到,哪怕在他重病时期。最后1976年他拖着病体告别了我们所有人。十里长街送总理,多少人潸然泪下,为这位老人的离去,多少人扼腕叹息,为这位伟大政治家的陨落,知道我们现在翻开历史课本看到他去参加万隆会议时头戴礼貌身穿长袍的精神矍铄,气势昂扬,还是不禁为没有身在有他的时代而感到难过。
中国人最讲究传宗接代,古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然残酷的地下斗争和战争夺去了邓颖超腹中的婴儿,以后又摧残了她的健康。可是退一万步讲,以总理之权位、才干和他的儒雅气质,何愁不能再建家室,传宗接代呢?可是他却没有这么做,一辈子一生都只守着自己的夫人,更见其人格之伟大。
从小相比于毛主席,我更敬爱周总理,这其中也因为他离世后的无声无息。他没有作精美的水晶棺材,摆在纪念堂里供众人瞻仰遗容。他说“把我的骨灰撒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撒到水里、土里去,”在周总理离世后,他的的遗体在八宝山火化,当晚一架农用飞机在清冷的夜色中起飞,将那一捧银白的灰粉撒入海空,也许就是这一撒,总理的魂魄就永远充满人间,贯通天地。作为一个曾叫世界天翻地覆的英雄,在离世后不留一丝痕迹,不建墓碑,不留骨灰。魂兮何在,无限相思寄何处?也许总理有总理的考量,或许不希望共产党在那么艰难的时候为自己的事大费周章,或许不希望敬爱他的人民有纪念的回报和香火的馈赠。又或者他更不愿在身后出现什么“僭越”式的悼念,或因此又生出一些政治上的尴尬。
周总理的一生,成就斐然而又人格高大。他不计荣华富贵,不求儿孙满堂,抛去自己的健康,用他的政治才华让中国这个国家在危难之时崛地而起,他富有的高超外交才能,亲和力和人格魅力又让同时代多少政治伟人为之折服。
周总理死后,联合国所有会员国国旗全降半旗。其中有一些国家的领袖不高兴了,说:“为什么不给我们国家死去的领袖降半旗?”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表讲话说:“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掌管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却无儿无女,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在海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谁做的到的,我也给降半旗。” 所有人都鸦雀无声。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这就是他拼命工作的答案,他用自己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中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他用自己的伟人气质,完善人格,惊人成就折服了世界人,也创造了属于他的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