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文化底蕴

时间:2019-05-13 21:4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梦的文化底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梦的文化底蕴》。

第一篇:中国梦的文化底蕴

中国梦的文化底蕴

所谓“中国梦”,指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理想。这主要是针对近代中国积贫积弱,遭受到东西方列强的凌辱而言的。今天,国家強盛起来了,中国人的脊梁挺立起来了,近代仁人志士的梦想初步得到实现。同时,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还在过程之中。

实现“中国梦”有若干前提条件,其中之一是要认识中国文化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因为“中国梦”是中国人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我们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土壤。这就要有“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重新发现中国文化 我们需要重新发现、重新认识中国与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多元一体。中华历史、民族、文化是在多样化的发展中逐渐统一的,在五千多年甚至更长时期,中华多民族融合,多文化融合。从文明比较的角度来看,世界几大古文明,只有中国文明一以贯之,延续至今,没有断裂,没有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发生大的变异。雅斯贝斯所说的轴心文明时代(指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世界原典文明勃兴,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典范人物诞生。但从彼时至今,从人种与文化两方面来看,只有中华人种与中华文化一以贯之地延续下来了,没有中断。其中的机理是:“和而不同”,保留差异,多样统一。中华文化的消化力、融摄力很强。中华各民族文化长期融合形成了相对可以兼容的心理、思想与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民族性格,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共同的信仰信念,这是维系协调各民族的润滑剂,自强不息的源动力。

在物质层面的文明上,过去说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术),这是不错的,但这是沿袭培根的说法。四大发明很了不起,还有比这四大发明更重要的发明:漆器、青铜器、丝绸、瓷器等,其精湛高超的制造工艺,无一不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此外还有茶叶、算盘等等。中国古代诸多科技发明,至少有二百多种伟大发明,都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曾经贡献给全人类,起着改变世界的作用。据考古学家们确证,我国有一万年的水稻的栽培史。早在汉代的时候,就有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中国的瓷器、丝织品、漆器陆续传往欧洲并大受欢迎,冶铁、穿井、养蚕、缫丝、丝织、造纸等技术也相继西传。到宋元时期,我国的陶瓷通过海上交通风靡全球。我们还需要深入探究古代天、地、数、医、农学之奥秘。

在社会层面的文明上,中国古代社会大而政府小,有很多自治组织,士绅阶层的作用很大,社会基本自治。传统中国是儒家式的社会,社会管道、中间组织很多,例如以宗族、家族、乡约、义庄、帮会、行会(到近代转化为商、农、工会)等为载体,以民间礼仪、节日与婚丧祭祀活动,村社活动,学校、书院讲学活动,士农工商的交往等为契机,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社会自治、地方自治。传统中国绝非由政府包打天下,而主要靠血缘性的自然团体及其扩大化的社会各团体来治理社会,这些团体自身就是民间力量,它们也保护了民间社会与民间力量,包含家庭及私人空间。它们往往与政权力量相抗衡又相协调,在平衡政权力量的同时,又起到政权力量所起不到的多重作用,如抑制豪强,协调贫富,保障小民生存权,教化民众,化民成俗,安顿社会人心等,又起到慈善机构的作用,扶助、救济贫弱,以“学田”等形式支持并资助农家、平民子弟接受教育、走上仕途等,乃至对抗专制政府的恶法与法家以国家权力破坏亲情及私人领域的若干做法。

在制度层面的文明上,中国古代的行政、司法制度,土地、赋税等经济制度,征辟诠选制度(荐举、考试),文官制度,教育制度,开放教育,平民子弟通过接受教育参与政治甚至最高政治,荒政、赈灾的制度,优待老人与弱势群体的制度,这些制度文明中有不少实质公正的内涵与制度设计的智慧,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极大。我国汉代的文官政治、文治政府,相对于罗马的武人专政不知要文明多少倍。由儒家推动、建构的君相制、三省六部制,一直到谏议制、监察制、回避制等,至今仍有意义。中国古代的官制是十分丰富的宝藏,不乏对权力的制衡与监督等制度建构。儒家通过天神崇拜、天命论与革命论、民间舆论的震慑,特别是文治政府及其制度,来批评、监督、限制君权。西方的文官制度主要来自英国,而英国的文官制度是以中国科举制度为榜样建立起来的。这是中国的制度文明对世界的贡献。

在观念与价值层面的文明上,儒家“仁爱忠恕”,墨家“兼爱非攻”,道家“道法自然”,佛家“慈悲为怀”,宋明理学家“民胞物与”等理念,成圣人贤人,成真人至人,成菩萨佛陀的理想人格追求,一系列修养工夫论等,都是了不起的调节身心的安身立命之道,也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例如,儒家思想在欧洲启蒙时代起过重要作用,深刻影响了莱布尼茨、沃尔夫、伏尔泰、魁奈及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和霍尔巴赫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经伏尔泰的推崇,被写入人权宣言等政治性文件,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人权与伦理思想。法国1789年由制宪会议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人权宣言,其中即引用了孔子的这一理念。孔子的精神在美国1776年的《独立宣言》中也有所体现。《独立宣言》第二条为:“人人获得天赋的若干规定而不可移的权利。”杰弗逊解释说:“此段之精神得自孔子”。1946年,罗斯福总统的夫人领导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在起草《世界人权宣言》的过程中,人权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代表张彭春先生把儒学的原则、孔子的智慧贡献给这一《宣言》,并促成了《宣言》的形成与被通过。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会议上,来自几乎所有宗教派别的6500名宗教领袖通过了由孔汉斯先生起草的《世界伦理宣言》,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全球伦理的基石。由此可见中国的精神文明对世界的贡献。这足以驳斥西方政治家撒切尔夫人、克林顿夫人所谓中国人没有向世界贡献价值观的妄言。

二、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特色,学界见仁见智,我综合张岱年、胡秋原等前辈的论述,提出如下六点:

第一,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各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合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既重视各民族及其文化、宗教的分别性、独特性,又重视和合性、统一性。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善于化解与超越分别与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与协调性,有民胞物与的理想,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爱好和平,从不侵略别人,反对以力服人,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第二,刚健自强,生生不息。中国文化凸现了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创造进取。所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绝不懈怠。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无数的仁人志士奋发前行,不屈服恶劣的环境、势力与外来侵略者的凌辱压迫,刚健坚毅精神代代相传。

第三,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舍我其谁的抱负,乃至“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的做个人”,強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慨,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第四,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強调“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同意;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务。

第五,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古代不缺乏抽象思维,有明确的概念、范畴。古代辩证思维发达,这属于理论思维,包含了抽象过程。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一两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第六,经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践形尽性,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又有尊重劳动的精神,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

我看以上六条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

三、古为今用 创造转化

我们坚持古为今用,绝不主张食古不化。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

例如中国古典的社会理想,或者说中国梦,代表性的话语应是《礼记•礼运篇》假托孔子所说的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盜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天下为人民所公有,选举贤能的人来治理社会,人与人之间讲求信用,和睦相处。人们不只爱自己的双亲,不只抚养自己的子女,而使所有老年人都得到赡养,壮年人有工作做,幼儿能得到抚育,年老丧夫或丧妻而孤独无靠的人及残疾人都能得到照顾与优待;男人都有自己的职份,女子都能适时婚嫁;爱惜财物、民力,但绝不据为己有。因此,阴谋诡计不能得逞,盗窃和乱臣不会产生,外出不用关门,这就是大同社会。这就是“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社会理想。

儒家主张满足人民的基本公正合理的要求,强调民生,制民恒产,主张惠民、富民、教民,缩小贫富差距,对社会弱者、老弱病残、鳏寡孤独和灾民予以保护。其推行的文官制度、教育制度,为平民、为农家子弟提供了受教育及参与政治的机会。其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与社会正义观、公私义利观是历代儒生的期盼,也是他们批判现实的武器。这一思想的前提是:

一、人民是政治的主体;

二、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之同意;

三、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务。

“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在今天还有意义,即我们增加就业,大力帮扶弱势群体,关心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保障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权益,帮助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山区尽快脱贫等举措,有助于遏制贫富差距扩大,缓和社会矛盾和冲突等亦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所谓“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两千多年来,农家、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但更多的是无言之教)世世代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的价值仍然是友善、仁爱、孝慈、正直、良心、忠信、为人着想,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事。老百姓接受的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及蒙学读物、家训、治家格言、善书与民谚民谣中的仁慈善良,廉洁勤谨,忠于职守,与人为善,积善成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例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和《四书》中的一些内容。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人之口,通过三老五更、家人乡亲口耳相传,耳濡目染,逐渐在民间扎根。这些东西在中国起的作用,如同基督宗教在西方的作用。

仁义礼智信等我国的传统美德,至今仍是活着的,有生命力的价值理念。普通平凡的老百姓,例如蹬三轮捐钱给贫困生的白芳礼老人、奋不顾身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道德模范吴天祥、防治艾滋病的专家桂希恩、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以及一些青年志愿者朋友,仍然继承并实践着中华文明的精华,以一颗仁爱之心,诚朴信实,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爱利他人,服务社会。

五四以来,強加给中国文化的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需要我们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作为中国人的国民性的负面的或所谓丑陋的中国人等等的揭露,有些过头,伤害了我们的民族性。尔虞我诈,内斗内耗,我们出现过一些丑恶的现象(其实西方也有),但人们往往就会把账算在国民性上,或要中国文化、儒家文化承担责任。我们要把中华民族文化的真髓,养育、凝聚老百姓的真诚的理念,作为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与伦理共识的仁爱思想,浩然正气,正道直行,人格修养等等,大大地弘扬出来。我们要把这些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在民间留存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道德资源加以保护、拓展。

第二篇:中国梦的文化底蕴

中国梦的文化底蕴

○“中国梦”是中国人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我们的文化底蕴是实现理想的土壤。

○西方文官制度主要来自英国,而英国的文官制度是以中国科举制度为榜样建立起来的。这是中国制度文明对世界的贡献。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经伏尔泰的推崇,被写入人权宣言等政治性文件,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的人权与伦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刚健自强,生生不息;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整体把握,辩证思维;经世务实,戒奢以俭。

所谓“中国梦”,指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这主要是针对近代中国积贫积弱,遭受到东西方列强的凌辱而言的。今天,国家强盛起来了,中国人的脊梁挺立起来了,近代仁人志士的梦想初步得到实现。同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在过程之中。

实现“中国梦”有若干前提条件,其中之一是要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因为“中国梦”是中国人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我们的文化底蕴是实现理想的土壤。

重新发现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多元一体,中华历史、民族、文化是在多样化的发展中逐渐统一的。从文明比较的角度来看,世界几大古文明,只有中国文明一以贯之,延续至今,没有断裂;从人种与文化两方面来看,只有中华人种与中华文化一以贯之地延续下来了,没有中断。其中的机理是:和而不同、保留差异、多样统一。中华文化的消化力、融摄力很强。中华各民族文化长期融合形成了相对可以兼容的心理、思想与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民族性格,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共同的理想信念,这是维系各民族团结的润滑剂、人民自强不息的原动力。

在物质层面的文明上,过去说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这是不错的。但还有比这四大发明更重要的发明:漆器、青铜器、丝绸、瓷器等,其精湛高超的制造工艺,无一不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此外,还有茶叶、算盘等。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古代诸多科技发明,至少有二百多种伟大发明,起到改变世界的作用。据考古学家们确证,我国有一万年的水稻栽培史。早在汉代的时候,就有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中国的瓷器、丝织品、漆器陆续传到欧洲并大受欢迎。冶铁、养蚕、丝织、造纸等技术也相继西传。到宋元时期,我国的陶瓷通过海上交通风靡全球。

在社会层面的文明上,中国古代社会大而政府小,有很多自治组织,士绅阶层的作用很大,社会基本自治。传统中国是儒家式的社会,社会管道、中间组织很多,如以宗族、家族、乡约、义庄、帮会、行会(到近代转化为商、农、工会)等为载体,以民间礼仪、节日与婚丧祭祀活动,村社活动,学校、书院讲学活动,士农工商的交往等为契机,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社会自治、地方自治。传统中国绝非由政府包打天下,而主要靠血缘性的自然团体及其扩大化的社会各团体来治理社会,这些团体自身就是民间力量。在平衡政权力量的同时,又起到政权力量所

起不到的多重作用,抑制豪强,协调贫富,保障小民生存权,教化民众,化民成俗,安顿社会人心等;又起到慈善机构的作用,扶助、救济贫弱,以“学田”等形式支持并资助农家、平民子弟接受教育、走上仕途等,乃至对抗专制政府的恶法与法家以国家权力破坏亲情及私人领域的若干做法。

在制度层面的文明上,中国古代的行政、司法制度,土地、赋税等经济制度,征辟诠选制度(荐举、考试),文官制度,教育制度,开放教育,平民子弟通过接受教育参与政治甚至最高政治,荒政、赈灾的制度,优待老人与弱势群体的制度,这些制度文明中有不少实质公正的内涵与制度设计的智慧,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极大。我国汉代的文官政治、文治政府,相对于罗马的武人专政不知要文明多少倍。由儒家推动、建构的君相制、三省六部制,一直到谏议制、监察制、回避制等,至今仍有意义。中国古代的官制是十分丰富的宝藏,不乏对权力的制衡与监督等制度建构。儒家通过天神崇拜、天命论与革命论、民间舆论的震慑,特别是文治政府及其制度,来批评、监督、限制君权。西方的文官制度主要来自英国,而英国的文官制度是以中国科举制度为榜样建立起来的。这是中国的制度文明对世界的贡献。

在观念与价值层面的文明上,儒家“仁爱忠恕”,墨家“兼爱非攻”,道家“道法自然”,佛家“慈悲为怀”,宋明理学家“民胞物与”等理念,成圣人贤人,成真人至人,成菩萨佛陀的理想人格追求,一系列修养工夫论等,都是了不起的调节身心的安身立命之道,也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例如,儒家思想在欧洲启蒙时代起过重要作用,深刻影响了莱布尼茨、沃尔夫、伏尔泰、魁奈及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和霍尔巴赫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经伏尔泰的推崇,被写入人权宣言等政治性文件,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人权与伦理思想。法国1789年由制宪会议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人权宣言,其中即引用了孔子的这一理念。孔子的精神在美国1776年的《独立宣言》中也有所体现。《独立宣言》第二条为:“人人获得天赋的若干规定而不可移的权利。”杰弗逊解释说:“此段之精神得自孔子”。1946年,罗斯福总统的夫人领导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在起草《世界人权宣言》的过程中,人权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代表张彭春先生把儒学的原则、孔子的智慧贡献给这一《宣言》,并促成了《宣言》的形成与被通过。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会议上,来自几乎所有宗教派别的6500名宗教领袖通过了由孔汉斯先生起草的《世界伦理宣言》,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全球伦理的基石。由此可见,中国的精神文明对世界的贡献。这足以驳斥西方政治家撒切尔夫人、克林顿夫人所谓中国人没有向世界贡献价值观的妄言。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特色,学界见仁见智,我综合张岱年、胡秋原等前辈的论述,就中国优秀的传统精神、价值和特点提出如下六点:

第一,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各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既重视各民族及其文化、宗教的分别性、独特性,又重视和合性、统一性。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善于化解与超越分别与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与协调性,有民胞物与的理想,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爱好和平,从不侵略别人,反对以力服人,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第二,刚健自强,生生不息。中国文化凸现了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创造进取。所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绝不懈怠。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无数的仁人志士奋发前行,不屈服恶劣的环境、势力与外来侵略者的凌辱压迫,刚健坚毅精神代代相传。

第三,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舍我其谁的抱负,乃至“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的做个人”,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概,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第四,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強调“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同意;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务。

第五,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古代不缺乏抽象思维,有明确的概念、范畴。古代辩证思维发达,这属于理论思维,包含了抽象过程。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一两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第六,经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践形尽性,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又有尊重劳动的精神,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

我看以上六条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

古为今用与创造转化

我们坚持古为今用,绝不主张食古不化。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

中国古典的社会理想,或者说中国梦,代表性的话语应是《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社会理想。

儒家主张满足人民的基本公正合理的要求,强调民生,制民恒产,主张惠民、富民、教民,缩小贫富差距,对社会弱者、老弱病残、鳏寡孤独和灾民予以保护。其推行的文官制度、教育制度,为平民、为农家子弟提供了受教育及参与政治的机会。其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与社会正义观、公私义利观是历代儒生的期盼,也是他们批判现实的武器。这一思想的前提是:人民是政治的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同意;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务。

“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在今天还有意义,即我们增加就业,大力帮扶弱势群体,关心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保障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权益,帮助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山区尽快脱贫等举措,有助于遏制贫富差距扩大,缓和社会矛盾和冲突等亦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所谓“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两千多年来,农家、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但更多的是无言之教)世世代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的价值仍然是友善、仁爱、孝慈、正直、良心、忠信、为人着想,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事。老百姓接受的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及蒙学读物、家训、治家格言、善书与民谚民谣中的仁慈善良,廉洁勤谨,忠于职守,与人为善,积善成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和《四书》中的一些内容,通过唱戏的、说书的人之口,通过三老五更、家人乡亲口耳相传,耳濡目染,逐渐在民间扎根。

仁义礼智信等我国的传统美德,至今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价值理念。普通平凡的老百姓,例如蹬三轮捐钱给贫困生的白芳礼老人、奋不顾身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道德模范吴天祥、防治艾滋病的专家桂希恩、信义兄弟孙水林和孙东林,以及一些青年志愿者朋友,仍然继承并实践着中华文明的精华,以一颗仁爱之心,诚朴信实,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爱利他人,服务社会。

我们要把中华民族文化的真髓,养育、凝聚老百姓的真诚理念,作为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与伦理共识的仁爱思想,浩然正气,正道直行,人格修养等等,大大地弘扬出来。我们要把这些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在民间留存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道德资源加以保护、拓展。●

第三篇:中国茶道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中国茶道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作者: 发表于:2009-12-22 11:35:58 中国黑茶网 共有0 条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产茶大国,又是饮茶大国,中国人已有两千多年的饮茶史,它以中国文化为依托,由品茗升华为茶道。中国茶道酝酿于汉朝,成于唐朝,盛于宋朝,它总体上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思想,根植于华夏文化之中,并以民族传统美德为追求目标。随着饮茶习俗的传播,以在亚洲许多国家扎根,特别在日本形成了独树一帜,非常考究的日本茶道。而今走向世界,又促进了世界茶业及茶文化的蓬勃发展。

在当今的中国,说起茶叶、茶的功效、茶的药用价值和喝茶的好处,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说起茶道来,恐怕是知道的人不多。而一般的喝茶和茶道并不是一回事。

那么,什么是茶道呢?茶道茶道,乃以茶载道。茶作为古老的经济作物,最早出现于神农时代,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茶有解毒作用,从此茶的药用、食用、种植得到广泛的发展。到了唐代,茶圣陆羽写《茶经》时,社会上出现“茶道”名词,从此创立了中国茶道,为华夏文明和世界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继唐之后,宋代饮茶更为普遍。宋明两代商贸繁荣,饮茶成了一大行当,由家庭走向社会,由比屋之饮发展到了茶馆、茶亭、茶摊,由独饮发展了办茶会、茶聚饮。茶事不再是个人的享受,已成为全方位向社会开放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载体,一个小小的茶馆成为了社会生活的缩影和一面镜子。“道”,寓于饮茶之中,所以,茶道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茶的广为种植,二是茶的品饮及方式。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产茶饮茶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形成了独具风采的茶文化,由琢磨出博大精深的中国茶道。茶道是一种文化艺能,是茶事与茶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和教化的手段。它不仅重视饮茶艺能,还重视饮茶时的自然环境、人际关系和茶人心态。具体地说,茶道的构成有5个方面:茶艺,茶人,主题,程序,环境。

茶艺指制茶、烹茶、饮茶的技术,技术达到炉火纯青变成了一门艺术,它包括精茶、洁水、活水、妙器;茶道的角色是茶人,包括烹茶的人和饮茶的人,茶人当有资格标准;茶道要有主题,可严肃,可轻松。然而,友谊是茶道永恒的主题,茶道的过程就是程序,也就是茶道进行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应受到礼法教育,获得道德修养;中国茶道重视品饮的环境、茶室的格局和内部装饰顺乎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

“天人合一”的境地。

中国茶道吸收了古代哲学家的思想精华。儒家的中庸、和谐在中国茶道中表现为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道家强调的天人合一,精神与物质的统一的自然观、哲学观、美学观以及佛教朴素的思想境界都在中国茶道中体现得更加充分,这些无疑形成了中国茶道丰富的精神内涵。

中国茶道与文化艺术、地域民俗的契合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性表现出鲜活的个性风俗。有茶为诗魂之誉,以茶助文思,以茶雅趣,以茶歌舞;有北京的茶馆,天津的茶社,广东的茶楼,杭州的茶室等品饮茶的场所;有广东、福建的功夫茶,白族的三道茶,满族的盖碗茶等形式;有

茶俗,茶礼,茶仪等内容。中国茶道自始至终无不贯穿着强烈的民族色彩,浓郁的文化气息。

第四篇: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

“GOLD CATAPLA”(中文译名:金楸林),倡导休闲、浪漫、自然,设计上讲求心灵的自然回归感,平淡中流露出不动声色的奢华,给人

一种扑面而来的浓郁英伦乡村气息。

GOLD CATAPLA,设计元素起源于17世纪末期的英国乡村小镇。

21世纪初期,时尚界怀旧风潮涌动,英式乡村风靡中国。

GOLD CATAPLA,由芬兰设计师莱科瓦宁先生主笔,将全新的英

式田园家居精华融入家具的灵魂,以高贵而不浮华、自由而不狂放的设计理念,完美地阐释了健康、自然、环保、典雅的英国乡村风情。GOLD CATAPLA,是北欧文化底蕴与东方文化气息完美结合的产物,它容汇了欧洲人的悠闲又有东方人的含蓄。它既是有文化修养的中上

等家庭的首选家具,又是白领、金领的追求。用金楸林家具装饰的家

能让您感到轻松、温馨、自然。瞬间化解一天的疲劳,解除一天的紧

张情绪,使你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仿佛回归了田野回归了大自然。

GOLD CATAPLA家具品牌,一经问世,便以其恬淡纯正、从容

雍和的气质风韵,富丽典雅、玲珑碧秀的品质,树立了无与伦比的高

品质品牌形象。

第五篇:中国梦

“中国梦” 和“境外势力”

“中国梦”近来是个很热门的议题,人们往往将其比拟于“美国梦”,而忽略两者的重要区别:“美国梦”具有很强的个人主义成分,而“中国梦”则是集体主义的宣传口号。但是作为百多年来的强国梦理想,“中国梦”确实是力图赶超美国的世界强国地位。

从这个角度,“中国梦”相对于“美国梦”的一个明显劣势,便是北京在大力宣扬“中国梦”的同时,出现要提防“境外势力”的宣传高调。除了藏、疆、香港等地,就连学术界里都提出要警惕“境外势力”渗透的说法。而防范所谓“境外势力”,实际便是排斥和控制有“海外关系”的人士。越是邻接“境外”,越是如临大敌。新近的香港普选争议是明显例子。

正是在对“境外势力”的态度上,如《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引用报道,美国华裔作家刘柏川的新书《华裔美国梦》(A Chinaman's Chance)点出了“美国梦”相对于“中国梦”的重大优势:“海外关系”人士实现“美国梦”的巨大机会和成功。

刘柏川强调的是华人华裔通过精英教育和个人奋斗被美国上层社会完全接受的事实。这一竞争优势,使得美国并不需要担心中国的崛起,除非中国也能同样接受容纳来自境外的人才。

刘柏川本人便是例子:作为台湾移民第二代,他是耶鲁大学本科和哈佛法学院毕业的双料常春藤精英,担任过克林顿总统的演说撰稿人和内政顾问,后来创办了公民大学(Citizen University)。

类似的华裔人士,可以举出布什政府劳工部长赵小兰(哈佛商学院)、奥巴马政府要员卢沛宁(普林斯顿本科、哈佛法学院)和陈远美(哈佛大学),以及被北京官方传媒攻击为“香蕉人”的前华盛顿州州长、奥巴马政府商业部长和驻中国大使骆家辉(耶鲁大学)。

就是在近日的新闻里,也可以顺便举出2014年民主党纽约副州长初选候选人吴修铭(哈佛法学院毕业、首次提出“网络中立性”的法律专家),以及共和党罗德岛州州长候选人、得到罗姆尼支持的克兰斯顿市长冯伟杰。

这里牵涉到的题目,便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达荣·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与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詹姆斯·罗宾森(James A.Robinson)合著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富裕与贫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里总结的历史规律:国家强盛成功的长远关键,是具有“包容开放性的国家机制(inclusive institutions)”。上述华裔人士,只是大量与“境外势力”有关系的美国移民第二代成功的一部分。

被茶党怀疑出生在非洲、暗里信奉伊斯兰的奥巴马总统,是美国容纳“境外势力”的最好例子:生父和继父都是外国人,而一位同父异母兄弟至今生活在中国。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美国是新大陆的移民国家。那么在欧洲旧大陆老牌列强中,前法国总统萨科齐是移民第二代,历届法国政府包括当今社会党政府部长中,穆斯林移民第二代层出不穷;在英国,当今工党领袖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也是如假包换的移民第二代(父亲比利时波兰裔,母亲波兰人),新近因抗议加沙战争辞职的英国内阁大臣赛义达·瓦尔西(Sayeeda Warsi)女爵士是巴基斯坦移民的女儿,担任过保守党主席;在德国,上届默克尔政府副总理、前自由民主党魁菲利普·罗斯勒(Philipp Rosler)是被人领养的越南孤儿。

正如《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总结,这一历史规律不仅仅验证于现代社会,中国称雄世界的汉唐盛世,同样展示了对“境外势力”的包容开放性。

在“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汉朝,最敌对的“境外势力”是匈奴。可是匈奴休屠王子金日磾却是汉武帝的五名顾命大臣之一,其后裔 “七世内侍,何其盛也!”保护汉家皇室安全的最精锐御林军,则是长安的匈奴族骑兵——长水胡骑和宣曲胡骑。

到了唐朝,中央政府中“境外势力”人物比比皆是。唐代“蕃将”为人熟知,曾经占据了朝廷官员的一半。比较隐讳的是通过当时“精英教育”——科举制度进入政府高层的境外移民后代。《北梦琐言》卷五记载:唐自大中至咸通,白中令入拜相,次毕相诚、曹相确、罗相劭,权使相也,继升岩廊。崔相慎猷曰:“可以归矣。近日中书尽是蕃人。”盖以毕、白、曹、罗为蕃姓也。

这就是说:连续四名唐朝宰相,都是西域外族移民的后代!大唐帝国包容“境外势力”的气度,绝不亚于今天的美国。两者都说明今天“中国梦”的重要缺失——封闭排他性体制。

下载中国梦的文化底蕴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梦的文化底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梦

    中国梦·我的梦 □记者 阮宝夫昨日下午,在市区迪荡新城财智大厦,白领沈女士登陆“鲜果派”水果配送网站,下单预订水果车厘子。不到两个小时,一箱新鲜的智利产车厘子就送到了办公......

    “中国梦

    “中国梦·劳动美”纪念“安康杯”竞赛活动开展3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 1、“安康杯”竞赛活动最早是由 于年发起的。 A、内蒙古总工会,1998年 B、包头市总工会,1984年 C、......

    中国梦

    中国梦 随着习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第一次提出“中国梦”,现在“中国梦”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然而我......

    中国梦

    “中国梦”、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以来,“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念和亲和的风格迅速为整个中国社会所认同,所追捧,并日益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主流政治话语之一。不过,......

    中国梦

    “中国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所在位置:首页 | 辉煌十年发布时间:05-25浏览次数: “中国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访中央党校理论网采编中心主任程冠军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中国梦

    中国梦 中国梦,这是我们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最热门的一个政治主题词,甚至都不用加直译。今年,我们人人都在讨论中国梦,各行各业都把中国梦跟自己挂起钩来。但是这种关注也好、联......

    中国梦

    我的梦, 是青春洋溢的意气风发 我的梦, 是志在四方的挥斥方遒 我的梦不在那个遥远的天国; 我的梦就屹立在东方的热土! 我的梦启航于长江; 我的梦孕育于黄河! 我的梦,像一面神奇......

    中国梦

    我的梦,中国梦 合:我说着中国话;我写着方块字;我吃着中国菜;我学着中国史; 我听着东方红…… 甲:你是一只引颈高鸣的雄鸡, 用英勇守护着如画的疆土。 乙:你是一位慈祥勤劳的母亲, 用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