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档)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不平等条约签定的内容及其时间
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及时间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
1842年8月29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
1、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港口;
2、割让中国领土香港;
3、中国赔偿二千一百万。
1843年7月22日和10月8日——《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1、压低中国关税,规定进口税率5%;
2、允许外国兵船停泊在中国通商港口;
3、准许英国在“五口”租界。
1844年7月3日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又称《五口通商章程》 条约使美国取得了英国《南京条约》同样的特权,并又规定: 扩大领事裁判权,允许美国兵船自由出入中国通商港口。
1844年10月24日签订——中法《黄浦条约》即《五口贸易章程》 使法国除取得了英、美在中国的同样特权外,还增加:
1、允许和保护在通商港口建造天主教堂和坟地;
2、取消清政府对天主教的禁令,发还教堂。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
1858年6月26日签订——中英《天津条约》
1、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港口设领事馆。
2、增开南京、台南、汉口、九江等九个通商口岸。
3、英国人可以往内地游历、通商。
4、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
5、中国给英国赔偿白银400万两。
1858年6月27日签订——中法《天津条约》 使法国除取得英国上述特权外,又规定:
1、允许天主教入内地自由传教。
2、法国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停泊。
3、中国给法国赔款白银二百万两。1858年5月签订——中俄《瑷珲条约》
1、中国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俄
2、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中国土地改由中俄共管 1858年6月13日签订——中俄《天津条约》
1、允许俄国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南、琼州七口通商。
2、准许在中国设领事,并派兵船在通商口岸停泊。
3、准许俄国教士入内地自由传教。
4、日后中国若给其它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1858年6月18日签订——中美《天津条约》
1、美国公使驻北京。
2、增开潮州(汕头)、台南通商。
3、扩大最惠国待遇等。
1860年10月24日签订——中英《北京条约》
1、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
3、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4、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
1860年11月2日签订——中法《北京条约》
1、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法国招募华工出国。
3、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土地,建造自便。
4、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
1860年11月2日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1、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东至海的大片中国领土划给俄国;
2、规定蒙、新西北边界,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大片中国领土;
3、开放喀什噶尔为商埠等。
1868年7月28日签订——中美《续增条约》
1、扩大掠夺华工;
2、美国可在中国设学校;
3、对侨民不得“欺侮凌虐”。
1887年12月1日签订——中葡《天津条约》
1、允许葡萄牙永驻澳门;
2、同样享受英、美等在中国的特权。
1881年2月24日签订——中俄《伊犁条约》
主要是争夺伊犁河流域的中国领土,并将兵费增为九百万卢布。1876年9月13日签订——中英《烟台条约》 或称《滇案条约》
1、英国得派员至云南调查;
2、英国可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进入西藏,转赴印度;并可由印度进入西藏;
3、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
4、租界免收洋货厘金;
5、减少进口税;
1884年5月11日签订——中法《会议简明条约》
1、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2、允许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
3、调回在越南的中国军队。
1885年6月9日签订——《中法新约》又称《越南条约》 除要中国承认法国在越南的特权外,还降低了中越边界的进出口税率;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商办;法国退出台湾、澎湖。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
1895年4月17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1、中国承认朝鲜由日本控制;
2、日本强占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
3、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5、允许日本人在各通商口岸任便设领事馆和工厂;
6、日军占领威海卫,赔款付清后才撤退。
1895年11月8日签订——中日《交收辽南条约》 要清政府以三千万两“赎回”辽东半岛。
八国联军战争签订:
1901年9月7日签订——《辛丑条约》
1、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合计达九亿八千多万两;
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外国使馆区,中国人不准居住;
3、拆毁大沽炮台及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和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十二个重要地区;
4、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的各种组织,违者处死。
5、各地官员如发生“伤害诸国人民”事件,必须立即镇压,否则立即撤职,永不任用;
6、清政府承认附和义和团的错误,向帝国主义“道歉”。
第二篇: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不平等条约签定的内容及其时间
不平等条约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有: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到八国联军战争(1900——1901)的六十多年中,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达数十个。这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罪证,也是旧中国统治者丧权辱国的记录,中国人民永远不能也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历史!
(一)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1842年8月29日签订。条约规定:
1、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港口;
2、割让中国领土香港;
3、中国赔偿二千一百万。
1843年7月22日和10月8日,又签订了两个补充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进一步规定了英国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
1、压低中国关税,规定进口税率5%;
2、允许外国兵船停泊在中国通商港口;
3、准许英国在“五口”租界。
(二)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7月3日签订。又称《五口通商章程》。条约使美国取得了英国《南京条约》同样的特权,并又规定:扩大领事裁判权,允许美国兵船自由出入中国通商港口。
(三)中法《黄浦条约》
1844年10月24日签订。即《五口贸易章程》,使法国除取得了英、美在中国的同样特权外,还增加:
1、允许和保护在通商港口建造天主教堂和坟地;
2、取消清政府对天主教的禁令,发还教堂。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有:
(一)中英《天津条约》
1858年6月26日签订。主要内容是:
1、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港口设领事馆。
2、增开南京、台南、汉口、九江等九个通商口岸。
3、英国人可以往内地游历、通商。
4、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
5、中国给英国赔偿白银四百万两等。
(二)中法《天津条约》
1858年6月27日签订。使法国除取得英国上述特权外,又规定:
1、允许天主教入内地自由传教。
2、法国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停泊。
3、中国给法国赔款白银二百万两。
(三)中俄《瑷珲条约》 1858年5月签订。主要是:
1、中国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俄国。
2、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中国土地改由中俄共管。
(四)中俄《天津条约》
1858后6月13日签订。主要是:
1、允许俄国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南、琼州七口通商。
2、准许在中国设领事,并派兵船在通商口岸停泊。
3、准许俄国教士入内地自由传教。
4、日后中国若给其它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五)中美《天津条约》
1858年6月18日签订。主要是:
1、美国公使驻北京。
2、增开潮州(汕头)、台南通商。
3、扩大最惠国待遇等。
(六)中英《北京条约》
1860年10月24日签订。又增加:
1、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
3、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4、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
(七)中法《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2日签订。又增加:
1、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法国招募华工出国。
3、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土地,建造自便。
4、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
(八)中俄《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2日签订。增加:
1、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东至海的大片中国领土划给俄国;
2、规定蒙、新西北边界,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大片中国领土;
3、开放喀什噶尔为商埠等。
(九)中美《续增条约》
1868年7月28日签订。主要是:
1、扩大掠夺华工;
2、美国可在中国设学校;
3、对侨民不得“欺侮凌虐”。
(十)中葡《天津条约》
1887年12月1日签订。主要是:
1、允许葡萄牙永驻澳门;
2、同样享受英、美等在中国的特权。
(十一)中俄《伊犁条约》
1881年2月24日签订。主要是争夺伊犁河流域的中国领土,并将兵费增为九百万卢布。
(十二)中英《烟台条约》或称《滇案条约》,1876年9月13日签订。主要是:
1、英国得派员至云南调查;
2、英国可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进入西藏,转赴印度;并可由印度进入西藏;
3、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
4、租界免收洋货厘金;
5、减少进口税;
(十三)中法《会议简明条约》 1884年5月11日签订。
主要是:
1、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2、允许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
3、调回在越南的中国军队。
(十四)《中法新约》又称《越南条约》,1885年6月9日签订。除要中国承认法国在越南的特权外,还降低了中越边界的进出口税率;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商办;法国退出台湾、澎湖。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时订立的 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4月17日签订。主要是
1、中国承认朝鲜由日本控制;
2、日本强占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
3、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5、允许日本人在各通商口岸任便设领事馆和工厂;
6、日军占领威海卫,俟赔款付清后才撤退。
中日《交收辽南条约》
1895年11月8日签订。竟要清政府以三千万两“赎回”辽东半岛。四、八国联军战争(1900-1901)时订立的:
八国联军战争(1900-1901)时订立的: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英、美、俄、德、日、法、意、西班牙、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十一国签订。主要是:
1、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合计达九亿八千多万两;
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外国使馆区,中国人不准居住;
3、拆毁大沽炮台及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和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十二个重要地区;
4、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的各种组织,违者处死。
5、各地官员如发生“伤害诸国人民”事件,必须立即镇压,否则立即撤职,永不任用;
6、清政府承认附和义和团的错误,向帝国主义“道歉”。
第三篇:中国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内容及其时间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有: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到八国联军战争(1900——1901)的六十
中英《南京条约》
又称《江宁条约》。1842年8月29日签订。条约规定:
1、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港口;
2、割让中国领土香港;
3、中国赔偿二千一百万。
1843年7月22日和10月8日,又签订了两个补充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进一步规定了英国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
1、压低中国关税,规定进口税率5%;
2、允许外国兵船停泊在中国通商港口;
3、准许英国在“五口”租界。
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7月3日签订。又称《五口通商章程》。条约使美国取得了英国《南京条约》同样的特权,并又规定:扩大领事裁判权,允许美国兵船自由出入中国通商港口。中法《黄浦条约》
1844年10月24日签订。即《五口贸易章程》,使法国除取得了英、美在中国的同样特权外,还增加:
1、允许和保护在通商港口建造天主教堂和坟地;
2、取消清政府对天主教的禁令,发还教堂。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有: 中英《天津条约》
1858年6月26日签订。主要内容是:
1、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港口设领事馆。
2、增开南京、台南、汉口、九江等九个通商口岸。
3、英国人可以往内地游历、通商。
4、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
5、中国给英国赔偿白银四百万两等。中法《天津条约》
1858年6月27日签订。使法国除取得英国上述特权外,又规定:
1、允许天主教入内地自由传教。
2、法国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停泊。
3、中国给法国赔款白银二百万两。中俄《瑷珲条约》
1858年5月签订。主要是:
1、中国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俄国。
2、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中国土地改由中俄共管。中俄《天津条约》
1858后6月13日签订。主要是:
1、允许俄国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南、琼州七口通商。
2、准许在中国设领事,并派兵船在通商口岸停泊。
3、准许俄国教士入内地自由传教。
4、日后中国若给其它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中美《天津条约》
1858年6月18日签订。主要是:
1、美国公使驻北京。
2、增开潮州(汕头)、台南通商。
3、扩大最惠国待遇等。中英《北京条约》
1860年10月24日签订。又增加:
1、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
3、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4、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中法《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2日签订。又增加:
1、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法国招募华工出国。
3、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土地,建造自便。
4、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中俄《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2日签订。增加:
1、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东至海的大片中国领土划给俄国;
2、规定蒙、新西北边界,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大片中国领土;
3、开放喀什噶尔为商埠等。中美《续增条约》
1868年7月28日签订。主要是:
1、扩大掠夺华工;
2、美国可在中国设学校;
3、对侨民不得“欺侮凌虐”。中葡《天津条约》
1887年12月1日签订。主要是:
1、允许葡萄牙永驻澳门;
2、同样享受英、美等在中国的特权。中俄《伊犁条约》
1881年2月24日签订。主要是争夺伊犁河流域的中国领土,并将兵费增为九百万卢布。
中英《烟台条约》或称《滇案条约》,1876年9月13日签订。主要是:
1、英国得派员至云南调查;
2、英国可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进入西藏,转赴印度;并可由印度进入西藏;
3、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
4、租界免收洋货厘金;
5、减少进口税; 中法《会议简明条约》
1884年5月11日签订。
主要是:
1、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2、允许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
3、调回在越南的中国军队。《中法新约》
又称《越南条约》,1885年6月9日签订。除要中国承认法国在越南的特权外,还降低了中越边界的进出口税率;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商办;法国退出台湾、澎湖。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时订立的 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4月17日签订。主要是
1、中国承认朝鲜由日本控制;
2、日本强占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
3、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5、允许日本人在各通商口岸任便设领事馆和工厂;
6、日军占领威海卫,俟赔款付清后才撤退。中日《交收辽南条约》
1895年11月8日签订。竟要清政府以三千万两“赎回”辽东半岛。八国联军战争(1900-1901)时订立的: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英、美、俄、德、日、法、意、西班牙、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十一国签订。主要是:
1、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合计达九亿八千多万两;
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外国使馆区,中国人不准居住;
3、拆毁大沽炮台及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和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十二个重要地区;
4、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的各种组织,违者处死。
5、各地官员如发生“伤害诸国人民”事件,必须立即镇压,否则立即撤职,永不任用;
6、清政府承认附和义和团的错误,向帝国主义“道歉”。
1.最早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的国家及条约名称:英国《南京条约》 2.割占香港的条约:《南京条约》
3.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南京条约》 4.最早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约:《南京条约》
5.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的条约:《马关条约》 6.割占台湾的条约:《马关条约》
7.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辛丑条约》 8.严禁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斗争的条约:《辛丑条约》 9.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辛丑条约》
10.最早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约:《马关条约》 11.中国近代割地最多的条约《瑷珲条约》
12.确立一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新持续的条约:《凡尔赛和约》 13.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方便的条约:《九国公约》 14.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时签订的条约:《双十协定》
15.第一次全国政协会议制定的起临时宪法的作用的文件:《共同纲领》 16.土地改革时期颁布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7.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文件:《权利法案》 1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文件:《人权宣言》
20.美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文件:《独立宣言》(独立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1.巩固美国独立战争成果的文件:美国1787年宪法 22.马克思主义诞生时发表的文件:《共产党宣言》
23.苏维埃俄国巩固新生政权颁布的土地法律文件:《土地法令》 24.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时发表的文件:《联合国家宣言》
中外历史重要事件的性质和实质
1、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2、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3、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4、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5、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6、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7、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8、解放战争的性质:是一场顺应了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和民意的战争;
9、抗美援朝的性质: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2、三大改造的性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3、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14、文艺复兴的性质:一场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革命
15、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16、英国宪章运动的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7、共产主义者联盟的性质:国际无产阶级组织;
18、巴黎公社的性质: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9、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0、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沙皇自上而下的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1、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2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性质:帝国主义的军事集团;
24、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无产阶级革命或社会主义革命;
25、苏联的性质:工兵社会主义国家
26、斯大林模式的实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7、巴黎和会的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2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29、绥靖政策的实质:纵容侵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30、二战的性质: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1、欧盟的性质: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政治联盟组织
32、冷战政策的实质:遏制共产主义;
33、杜鲁门主义的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
34、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35、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性质:政治军事组织。
中外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1、主张禁烟斗争态度最坚决的清朝大臣:林则徐
2、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牺牲的民族英雄:邓世昌
3、率领清军收复新疆的清朝将领:左宗堂
4、洋务运动中创办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的清朝大臣:张之洞
5、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6、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黄埔军校的创办者:孙中山
7、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是:袁世凯
8、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9、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第四篇:历史上所有侵略过中国的国家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1900年(清光绪26年)在慈禧太后宣战下,英、法、德、美、日、俄、意、奥(奥匈帝国)等国派遣的联合远征军,为镇压中国北方义和团运动而入侵中国所引发的战争。八国联军的行动,直接造成义和团的消灭,以及京津一带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朝与包含派兵八国在内的11国签订《辛丑条约》,付出庞大的赔款,并丧失多项主权。华北大乱之际,东南各省督抚自行宣布中立,从此清中央政府权威低落,汉族权臣抬头。战争也引起了列强在华势力的变化,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及朝鲜利益而引发的日俄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日本利用中国的巨额赔款发展自己,很快挤进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或“通商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闭关锁国”后的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获取暴利。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打击了英国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2]。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是断断续续进行,其间的一系列战斗和军事行动相互之间并无关联。
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议和,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西林教案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所以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或“第二次中英战争”。
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统治,清史称同治中兴。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的时间及详细内容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
宏观时间把握:
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国民革命(1919~1927)→土地革命(1927~1937)→抗战(1937~1945)→解放战争(1945~1949);
二、过渡时期(1953~195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2050)重要会议:
中共一大——党初步提出统一战线方针
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
中共三大——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中共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
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七大——对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加以概括
中共七大——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全面概括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国家
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中共八大提出的国内主要矛盾——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的矛盾
中共八大——董必武——健全法律制度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首次提出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6月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
党“六大”——莫斯科
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枪杆子出政权
八七会议——汉口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为过渡时期总任务
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6方面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一次会议——第一次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遵义会议——结束王明左倾
遵义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党中央领导是正确的 1947年——毛泽东提出十大军事原则
1950年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6年毛泽东提出文化工作基本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42年延安整风——反对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
中共重要会议:
1.中共的诞生(一大)
时间:1921.7.23 地点:上海
内容:①确立党的名称。②制定党的纲领,坚持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③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④选举领导机构,陈独秀为总书记。
意义:①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②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③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背景:①华盛顿会议列强共同支配中国;②军阀混战灾难深重 时间:1922.7 地点:上海
中心任务: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意义: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评价:民主革命纲领是在深刻认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国情和社会本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这以前中国人民进行了80多年反帝反封斗争,然而没有一个阶级政党能真正认清中国革命性质、任务,提出过完整的彻底的反帝反封纲领,只有中共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标志。
3.中共三大与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广州
(1)条件:①中共在二七罢工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必要性)。②国民党是比较真正的民主派,孙中山欢迎中共与其合作(可能性)。③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与国民党合作(重要外因)。
(2)方针:①国民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共合作,改组国民党。②共产党:召开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合作方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4)局限:没有提出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4.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 地点:汉口。
内容:①瞿秋白作《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问题的报告》;②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发动秋收起义;④毛泽东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影响:①指明了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②滋长了“左”倾情绪。
5.遵义会议
(1)历史背景: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红军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表明中国革命已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引起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怀疑、不满;突破湘江封锁线,红军锐减到3万多人之后,不满情绪达到顶点。在成功与失败的比较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指挥的正确,要求改变领导的愿望日益强烈。转兵贵州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战略方针的第一次改变,避免了红军的覆灭,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2)内容: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柏公馆的小楼上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议题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军事问题,明辨红军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肯定了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指出“左”倾错误领导人推行的单纯防御战线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二是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特别是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问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会议后,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接替搏古负总责,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负责军事行动。(3)历史意义:
其一,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统治,遵义会议的召开和会议作出的决定,体现了毛泽东在这次纠正党内重大错误的问题上,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
其二,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改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做法,实际上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其三,遵义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力量极度削弱,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的危急关头召开的,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是由于这一转折,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线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4)“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的异同点:
同:都是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都纠正了党内的错误路线,使革命转危为安,都撤换了错误的领导。
异:“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但又滋长了“左”倾错误,给后来的中国革命带来极大危害。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6.瓦窑堡会议与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1)历史背景: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政策制定: ①《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②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③《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基本内容: a.指出目前政治形势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矛盾。C.中国共产党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意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7.洛川会议:确立全面抗战路线
8.中共七大
(1)背景:l945年5月,国民党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召开六大。为使抗战胜利变为人民的胜利,为争取光明中国之前途,中国共产党在l945年4月~6月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内容:
①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报告指出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前途:由于国民党继续法西斯独裁统治,坚持反人民立场,在日本被打败后,中国仍可能发生内战。这是黑暗的前途。我们要努力实现光明的前途。报告还指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是中国人民当前的基本要求。只有废除国民党的***,才能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达到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目的。②大会提出了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③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意义。党的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它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时间:1949年春。
地点: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
内容:①指出工作重心的转移;②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面胜利的方针;③规定革命胜利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④告诫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意义:不仅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而且设计了革命胜利后建设人民民主专政新国家的新蓝图,并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做了准备。
10.中共八大
正确决策:a.主要矛盾: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c.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中共八大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胜利,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克服教条主义的束缚,作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论断。
大会首先分析了中国国内形势,指出了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其次大会为全党全国人民制定了新形势下的总任务。这就明确规定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再次大会为实现这一目标,针对过渡时期经济发展中的冒进现象,再次肯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中共八大的召开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状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制定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路线和方针。八大的主要矛盾理论表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和运用了这一理论。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较好地解决了发展规模、速度与具体国情这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贡献。虽然八大路线在实际贯彻时未被真正实行,但是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深远意义。
11.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2)内容:
思想上 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政治上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 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
(3)意义:①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也是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④这次会议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12.中共十二大 1982年
邓小平开幕词,强调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我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整个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三大 1987年
①论述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明确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③规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
中共十四大 1992年 ①指出20世纪90年代改革和建设主要任务;②提出经济体制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③高度评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出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①为我国规划了20世纪前进的航程,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②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五大 1997年
江泽民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②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③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大会。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指明了方向。十六大 2002年
“三个代表”
资产阶级的重要会议:
一、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先生在美国檀香山创立国民党的前身“兴中会”。
二、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开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6年10月,10万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发、挥师北上,讨伐北洋军阀,但是,1927年4月12日,当时的国民党领导阶层发动政变,公开背叛了孙中山的联共政策,国共合作破裂。
三、1939年初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四、1946年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不久被国民政府撕毁。
五、1946年秋国民政府召开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确立了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