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小梅琴声荡漾 美丽驻心田 —《月光曲》教学案例与反思
琴声荡漾 美丽驻心田
———《月光曲》教学案例
木头凳明德小学
李小梅
[情景说明]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本节课在反复阅读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探索,居高临下地抓住全文的重点,体会贝多芬弹曲、谱曲、热爱劳动人民、深入贫苦群众中间的人格精神。在教学中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在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者架设一座畅通的桥梁,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案例描述] 师: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月光曲》,可我看了半天,文章并没有写《月光曲》呀,这《月光曲》在哪呢?
生:课文第九自然段就是。
师:那是写大海和月光的变化,没写《月光曲》呀!
生:我觉得文章是通过写兄妹俩的联想来写贝多芬的曲子弹得很好的!师:那曲子的旋律、节奏到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好好地把这段读一读,并小组讨论,然后有条理地告诉老师。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老师的问题。)师:谁能说给老师听?
生:我觉得(读)“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洒遍了银光”是曲子刚开始时,皮鞋匠所联想到的,这时的曲子一定很慢,而且很静。
师:那就是曲子很慢,很舒缓,对吗?(板书:舒缓。)
生:我觉得月亮刚升起时,照得海面一片银光,这时的月光一定很柔和,那贝多芬弹的曲子也一定很柔和。
师:好,看来这时的曲子是非常舒缓柔和的。(板书:柔和。)那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洒遍了银光。” 师:谁接着说,后来呢?
生:后来(读)“月亮越升越高„„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这时的曲子应该逐渐增强,声音也高些,节奏也应该快些啦。
生:我觉得除了节奏快,它的力度应该加强了。
生:我觉得这时一定有反复的小节,因为是“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说明曲调有反复。
师:那就是节奏也快,弹得也有劲啦,是吗?(板书:快速有力。)谁来读呢?
生:(读)“月亮越升越高,„„朝着岸边涌来„„”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么读吗?
生:“忽然”说明时间很快,所以我读得也快,还有刚才说这时的曲子快速而有力,所以我读“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也读得快,而且有劲。
师:他不仅读得好,说得也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谁来把皮鞋匠看妹妹这一层读一读呢?看这时的曲子又是怎样的?
生:(读)“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我觉得这时的穷兄妹俩都已经完全被陶醉啦,这儿应该是高潮部分。生:我想这时的曲子一定更快,节奏感更强。
师:节奏快了,到了高昂的部分,情绪也就激荡啦。(板书:高昂激荡。)师:好,那谁能从头到尾完整地说一说呢?(自由说、指名说):
师:贝多芬的《月光曲》真是这样吗?让我们随着兄妹俩一起来欣赏一下。
(放乐曲,生闭目欣赏。)
师:听了《月光曲》,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呢?
生:听了曲子,我感觉在一个拥有清幽月光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来到海边,双眼紧闭,感受着大海的呼吸,倾听着大海的声音。皎洁的月光给海面披上了银纱,美极了。忽然,海面失去了平静,海水变成了巨浪,在咆哮,在翻滚,不停地拍击着岸边坚硬的礁石„„仿佛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海浪。
生:音乐响起来,我仿佛置身在小湖边,一轮皎洁的明月慢慢升起来,把平静的小湖,湖边的蒲草、芦苇都镀上银光,异常美丽。忽然,只听一声水花溅落,一条金黄的鱼儿跃出水面,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接着又钻进了水中。接着第二条、第三条„„一条条鱼儿跃起又落下,似乎正伴着月光跳起了“月光舞”,平静的湖面变得热闹非凡„„
生:听了曲子,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勇敢的探险家在海面上拼搏。傍晚,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海面幽静而美丽,探险家坐在船舱欣赏着窗外美景。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快把船都掀起来啦,这时的探险家竭尽全力地摆动方向盘„„勇敢者终究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师:贝多芬的琴声让我们也陶醉啦,皮鞋匠正是在这优美的琴声中看到了慢慢升起的月亮,看到了跌宕起伏的大海,我们能在朗读的时候感受大海的变化,并把这变化表现出来吗?(生自己练读。)
师:好,谁愿意读?这有三层,你愿意读哪一层就读哪一层。
(指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层读。)
师:谁能把整个一段读给大家听呢?这次还要找个人和你比,看谁读得好!
(两名学生比读。)
师:你们认为他俩谁读得好?哪儿读得好?(生评议)„„
师:他们俩读得都很好,各有特色,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
[教学反思] 在这一片段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再是“教”,而是“导”,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而是自主地“学”,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了语言文字;通过展开丰富的想像,感受到了《月光曲》的优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总的来说,这段的教学有两个特点:
一、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讨论。
这一段是通过皮鞋匠的联想来表现《月光曲》的内容的,那《月光曲》的旋律、曲调、节奏到底是什么呢?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讲解都会显得空洞。所以,我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这一“读”一“说”,使学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不断地产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也学会了合作。最后,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分层读、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去说,去想象。
《月光曲》是一首优美的钢琴曲,它所蕴涵的内容很丰富、很深刻的,这就给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了空间。我及时抓住了这个契机,在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播放音乐让学生闭目欣赏《月光曲》,用心去感受。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曲子,学生很快进入了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的境界。这时,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情趣高涨,各抒己见。有的说,看到了调皮的孩子;有的说,看到了跳舞的小鱼;有的说,看到了涨潮;有的说,看到了出海的探险家……在这一“想”一“说”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第二篇:《月光曲》教学案例与反思
琴声荡漾 美丽驻心田
——《月光曲》教学与反思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在反复阅读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探索,居高临下地抓住全文的重点,体会了贝多芬弹曲、谱曲、热爱劳动人民、深入贫苦群众中间的人格精神。在教学中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在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者架设一座畅通的桥梁,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
教学片段:
师: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月光曲》,可我看了半天,文章并没有写《月光曲》呀,这《月光曲》在哪呢?
生:课文第九自然段就是。
师:那是写大海和月光的变化,没写《月光曲》呀!生:我觉得文章是通过写兄妹俩的联想来写贝多芬的曲子弹得很好的!
师:那曲子的旋律、节奏到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好好地把这段读一读,并小组讨论,然后有条理地告诉老师。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老师的问题。)
师:谁能说给老师听?
生:我觉得(读)“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洒遍了银 光”是曲子刚开始时,皮鞋匠所联想到的,这时的曲子一定很慢,而且很静。
师:那就是曲子很慢,很舒缓,对吗?(板书:舒缓。)生:我觉得月亮刚升起时,照得海面一片银光,这时的月光一定很柔和,那贝多芬弹的曲子也一定很柔和。
师:好,看来这时的曲子是非常舒缓柔和的。(板书:柔和。)那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洒遍了银光。” 师:谁接着说,后来呢?
生:后来(读)“月亮越升越高„„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这时的曲子应该逐渐增强,声音也高些,节奏也应该快些啦。
生:我觉得除了节奏快,它的力度应该加强了。
生:我觉得这时一定有反复的小节,因为是“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说明曲调有反复。
师:那就是节奏也快,弹得也有劲啦,是吗?(板书:快速有力。)
谁来读呢?
生:(读)“月亮越升越高,„„朝着岸边涌来„„”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么读吗?
生:“忽然”说明时间很快,所以我读得也快,还有刚才说这时的曲子快速而有力,所以我读“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也读得快,而且有劲。
师:他不仅读得好,说得也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谁来把皮鞋匠看妹妹这一层读一读呢?看这时的曲子又是怎样的?
生:(读)“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我觉得这时的穷兄妹俩都已经完全被陶醉啦,这儿应该是高潮部分。
生:我想这时的曲子一定更快,节奏感更强。
师:节奏快了,到了高昂的部分,情绪也就激荡啦。(板书:高昂激荡。)
师:好,那谁能从头到尾完整地说一说呢?
生(自由说、指名说):贝多芬面对着月光,面对着兄妹俩,按起琴键来,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的,舒缓的,接着曲子有了变化„„
师:贝多芬的《月光曲》真是这样吗?让我们随着兄妹俩一起来欣赏一下。
(放乐曲,生闭目欣赏。)
师:听了《月光曲》,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呢? 生:听了曲子,我感觉在一个拥有清幽月光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来到海边,双眼紧闭,感受着大海的呼吸,倾听着大海的声音。皎洁的月光给海面披上了银纱,美极了。忽然,海面失去了平静,海水变成了巨浪,在咆哮,在翻滚,不停地拍击着岸边坚硬的礁石„„仿佛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海浪。
生:音乐响起来,我仿佛置身在小湖边,一轮皎洁的明月慢慢升起来,把平静的小湖,湖边的蒲草、芦苇都镀上银光,异常美丽。忽然,只听一声水花溅落,一条金黄的鱼儿跃出水面,在 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接着又钻进了水中。接着第二条、第三条„„一条条鱼儿跃起又落下,似乎正伴着月光跳起了“月光舞”,平静的湖面变得热闹非凡„„
生:听了曲子,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勇敢的探险家在海面上拼搏。傍晚,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海面幽静而美丽,探险家坐在船舱欣赏着窗外美景。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快把船都掀起来啦,这时的探险家竭尽全力地摆动方向盘„„勇敢者终究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
师:贝多芬的琴声让我们也陶醉啦,皮鞋匠正是在这优美的琴声中看到了慢慢升起的月亮,看到了跌宕起伏的大海,我们能在朗读的时候感受大海的变化,并把这变化表现出来吗?(生自己练读。)
师:好,谁愿意读?这有三层,你愿意读哪一层就读哪一层。(指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层读。)
师:谁能把整个一段读给大家听呢?这次还要找个人和你比,看谁读得好!
(两名学生比读。)
师:你们认为他俩谁读得好?哪儿读得好? 生:„„
师:他们俩读得都很好,各有特色,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 教学反思:
以上是小学语文《月光曲》第九自然段的一个教学片段。在这一
片段的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变换,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老师不再是“教”,而是“导”,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而是自主地“学”,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了语言文字;通过展开丰富的想像,感受到了《月光曲》的优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总的来说,这段的教学有两个特点:
一、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讨论。
这一段是通过皮鞋匠的联想来表现《月光曲》的内容的,那《月光曲》的旋律、曲调、节奏到底是什么呢?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讲解都会显得空洞。所以,我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这一“读”一“说”,使学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不断地产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也学会了合作。最后,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分层读、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去说,去想像。
《月光曲》是一首优美的钢琴曲,它所蕴涵的内容很丰富、很深刻的,这就给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创造了空间。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契机,在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播放音乐让学生闭目欣赏《月光曲》,用心去感受。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曲子,学生很 快进入了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的境界。这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情趣高涨,各抒己见。有的说,看到了调皮的孩子;有的说,看到了跳舞的小鱼;有的说,看到了涨潮;有的说,看到了出海的探险家„„在这一“想”一“说”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第三篇:《美丽的小路》教学案例与反思
《美丽的小路》教学案例与反思
新村镇新村小学张海英
片段:
师:看,我们面前出现了什么?
生:一条美丽的小路。
老师:让我们走上这条美丽的小路,谁愿意把心中感受到的这份美丽与大家分享?
生:我看见五彩缤纷的花盛开在茂密的树林里。
生:花儿香香的,小蜜蜂在花间采蜜。
师:小朋友可真会发现美,如果按一定的顺序说,会更有条理,更吸引人的。
生:美丽的小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鲜艳的花儿。
生:路旁的花儿竞相开放,路上的鹅卵石五彩缤纷的。
„„
老师: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课题(出示课题齐读)
教学反思:
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了这条美丽的小路上,充分感受小路的美丽,体会小路带给人们的惬意。走过小路,学生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闻到了花香,听到了清脆的鸟鸣,甚至就像真的踏在了小路上。他们尽情说着自己的所见,这样的感受是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实现的。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从课开始就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很浓,在阅读课文时全身心地投入。
角色往往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语言和行动。在语文教学中,从“学生”到“学生”的固定角色,常常使学生陷入“被接受”、“被教育”的传统模式和消极状态中,必然影响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地,有创意的活动。学生如果由“学生角色”转换成自己喜爱的动物角色,拉近了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激发学生交流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
第四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 李绍梅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
楚雄州双柏县大麦地中心学校
李绍梅
[教材简介]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老教材第九册的第十一课,描述的是在1989年美国洛杉矶的一次大地震中,一对父子靠着互相坚定的信念,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被困在废墟底下埋了三十八个小时的儿子和儿子的14个同学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
文章围绕一个“情”字,贯穿整篇课文,涌动着人间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体会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使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到亲情的可贵,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感受父爱的伟大。
3、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板书:地震]师:同学们,在去年的5月12日,在我们四川省的汶川县,发生了一场8.0级大地震,我们虽然没有亲临现场,可是在报纸、电视中听到了、看到了不少信息、画面,谁愿意把你所知道的关于这次地震的场面、危害、让你感动的一个画面等信息告诉大家?(学生讨论)
2、师:老师也带来了相关图片资料,请看„„(播放5.12地震画面幻灯片),大家看了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3、揭示课题: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可是地震无情人有情,面对这样的灾难,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和很多国际友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表达自己对灾区人民的一份爱心、关心。在1989年,美国洛杉矶也发生一场大地震,当巨大的地震侵袭时,在一对父子身上,演绎着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对去年发生的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学生还记忆犹新,从播放这 1 次地震的画面中再现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与痛苦,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为下面的教学作好感情铺垫。]
二、铺开情境,初步感知
1、师: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然后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读懂父子间的那份亲情(板书亲情)。
3、师:这的确是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字里行间都流露着那份情、那份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一找文中的哪些语言令你深受感动?作好批注,看看为什么令你感动?并试着把找到的句子读好。
4、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围绕“令你感动”这条主线来促进学生阅读实践。在学生自主寻找、批注、汇报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不仅理解了内容,而且体会了课文的情感,初步感受到父子间的那份亲情。
三、深入情境,品读感悟
品读点<1>:朗读品味下面三句话
„„谁愿意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1、这里有父亲说的三句话,请你好好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怎么读?为什么要这么读?要读好这三句话,必须要读好有关段落,特别是5至9这几个小节,看看这三句话所处的前后段,联系上下文来思考。
2、指导朗读:凭着自己的理解,请同学读好这三句话。(只要是充满了父亲的渴望,请求得到别人的帮助,请帮我一把,帮我一把。)
3、别人都不愿意来帮助这位父亲,再一次读课文找到依据说说为什么不肯帮?
4、师:原来人们不是不肯帮他,而是已经太晚了,没有必要再去做这没希望的事。当人们绝望离去,但这位父亲还是不停地挖着、挖着,这是为什么呢?
5、交流后师渲染:这位父亲相信(点击:儿子一定活着,儿子在等着我!)齐读。因为他曾经跟儿子说过(点击: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齐读。同学们,这就是父亲,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信念(点击:儿子在等着我。)
6、师结:多么简单的三句话,但在这简单的文字后面蕴含的是父亲坚定的信念。(板:信念)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时间引导联系上下文自主学习。把“怎么读”贯穿这一部分的教学,为的是让学生斟词酌句,圈圈画画,边读边思。交流时,学生都能读出自己的个性,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尊重学生各自的看法,体现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过朗读,在学生的心中树立了有着坚定的信念而非常执着的一位伟大的父亲。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得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品读点<2>:朗读品味: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1、指读。
2、师:这句话很简单,只不过把几个数字堆砌在一起,但老师觉得很不简单,你能从简单的文字后面读懂什么吗?
3、看着这些数字,差不多整整两天了,这位父亲在做的是什么?没有做的又是什么呢?
4、交流后师渲染指导朗读:就是这样,这位父亲一直挖着挖着,现在能把这几个显眼的数字读好吗?
5、看着这里的语言(品味中的第2句话),你能想象得出在废墟前父亲的样子吗?
6、交流后师渲染指导朗读:父亲是用手在挖的呀!十个手指都挖破了,血肉模糊,不敢用工具挖,怕伤着孩子,鲜血一点点地滴到了泥土上,这就是父亲。你能读好这句话了吗?
7、师又一次渲染:亲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支撑着这位父亲这样做是一句话(点击:儿子在等着我!)齐读。他曾经告诉过儿子(点击: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齐读。
8、师结并指导朗读:这就是父亲,一个有着坚定信念而执着的父亲。是啊!亲情是一种爱,让人产生信念。现在我们不免发现简单的数字背后蕴含的是如山的父爱!如山的亲情!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读好这句话(齐读:他挖了„„)
9、反复读:没有因为自己支撑不住而不挖,没有因为自己血肉模糊而不挖。让我们用自己的全部感情读好这句话。
[设计意图:在这里关注的是作者在表情达意时,运用了有特色的语言,老师引领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感悟、体验文字背后蕴含的东西,从而父亲那伟大的形象跃入孩子们的眼前,让孩子们看到人世间最美好的亲情。这里的感悟是通过抓住语言文字来展开想象,达到感觉的迁移,达到情感的体验与共鸣。同时,也引领学生读懂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的语言形式,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上面的几个环节意在让学生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和熏陶,同时让学生消化,吸纳课文的语言,掌握课文的语言形式。]
四、煽动情境,自由练写
1、这30多个小时,对在废墟底下的7岁的阿曼达来说又是何等的漫长呀,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你能不能展开合理想象,试着说一说、写一写——阿曼达的内心独白。
[设计意图:学生静心体味着文本,提笔练写,让学生凭借课文的内容发挥想象,创造性写话,写出内心独白,既锻炼了学生的言语实践,又帮助学生深化这份情感。学生练得自然、练得真实、练得实在。]
五、升华情境,高潮迭起
情境一:儿子看到爸爸终于来救他了,自信地告诉爸爸:“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师:他的勇敢缘于什么?
3、师:是这份亲情,使七岁的阿曼达变得如此懂事、如此勇敢,坚信他的父亲一定会来救他。亲情让人产生信任,让人变得勇敢。儿子深深地信任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点击: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齐读。
4、指导朗读。
情境二: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1)、从这句话中,你又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后,师结:亲情让人变得无私、高尚。
(3)、指导朗读。
两个情境的小结:貌似重复的语言,让人感受到了这背后蕴含着年仅七岁的阿曼达的勇敢、无私,是因为这一份伟大的亲情。也是这份亲情,又使他们在一起,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啊!(板:了不起)
指导朗读对话:这两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此时心中有千言万语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往往通过言语来表现。读一读父子间的对话,让我们与父子俩一起惊喜,一起激动。
5、总结升华
父亲的了不起在坚持不懈,只要有一分希望,就做出一万分努力。儿子的了不起在信任、勇敢,无私、高尚。
六、迁移导行,抒写“亲情”
师:课后写一写亲人关爱自己的一件或几件事,歌颂亲情;也可以为自己的亲人做一件事,并把这件事写下来。
[设计意图:以情导行,把学文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设计意图]
1、注重情感体验。
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培养学生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感情,让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教会学生敢爱敢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课中,我以5.12大地震的场景出发,把学生引入到地震的残酷与无情中,在以自身的激情引导学生,用理智、经验和情感去引导学生感受、领悟、欣赏课文的内涵。多处“移情”进课堂,注重体验。随着体验的深入,学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了父子间的这份亲情的如此的伟大。作者隐匿于语言文字深处的感情,在孩子们的心田中流淌,课堂中多了应有的人文情怀。
2、探究人文内涵。
语言不仅仅是工具,而且还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一种心灵的颤动,文章中的人文底蕴,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本课中,我引领学生用心感悟,领会语言背后的意境,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人文理念。这堂课的设计,无不充满深深的人文内涵,闪现浓浓的人性精华。在学生的心中印入了亲情让人产生信赖,5 亲情让人产生勇敢,亲情让人变得无私、高尚。
3、渲染激情话语。
整堂课,我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着老师充满激情的精练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想象,有着老师缜密的思维和亮丽的思想、方法来引导,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让学生读书,有着老师充满激情的优美语言的渲染在课堂上的闪光,使学生的心灵阳台多了一缕明媚的阳光。
第五篇:小篮球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小篮球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一、案例介绍
(一)、教学内容:二年级(水平一)《篮球小伙伴》
(二)、学习目标:
1、学生能认识小篮球,初步了解篮球的一些基础知识,能通过练习初步熟悉球;
2、能模仿老师做出原地运球动作,并知道原地运球按球的部位;
3、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4、在练习中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三)、教学设计:
本课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联系“传统体育与创新”的理念,本课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手段,选择了篮球的基本动作为教学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尝试小篮球的多种玩法,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提高学生对小篮球的兴趣。
(四)、教学片段介绍:
1、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1)、课堂常规(略),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2)、自由玩球,各种各样小篮球的玩法。
2、合作探究,发展技能
(1)、认真观察,学习原地运球的动作方法。
(2)、进入互动,探究学习,自主学练,评价交流。
(3)、增加难度,练一练,比一比,评一评。
(4)、拓展能力,观察行进间运球的方法,尝试模仿。
(5)、快乐开火车,学生多人合作,以游戏的方式尝试行进间运球。
3、扩展游戏,培养兴趣
(1)、自由投篮,看谁投法多,培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分组游戏,比一比。
(3)、比一比谁投得好,比一比谁投得准,评一评哪个小组最棒。
4、稳定情绪,恢复身心
(1)、放松,师生改编儿歌《木头人》,在儿歌声中摆出各种造型。
(2)、老师拿出相机为学生拍下这美妙的一瞬。
(3)、小结,师生共同交流。
(4)、帮助老师回收器材。
(五)、案例情景再现:
1、在各种各样小篮球的玩法游戏中。教学前,先布置准备,让学生想想小篮球可以有多少种“玩”法。教学时,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在交流中,充分运用集体的智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并进行实践练习、游戏。有的学生在比赛谁拍得多,有些学生在一起商量有几种拍球的方法,有的学生在互相抛接球,有的在滚球,还有的在拍着球赛跑„„真是丰富多彩、层出不穷。
2、快乐开火车。因为是在原地运球的基础上拓展练习,所以在让学生自由模仿练习了一段时间后,教师设置了“开火车”的游戏练习方式,以此调节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先讲解练习方法,然后让学生以排为一个练习小组,学生在排头的带领下,作小火车状,先以原地运球为火车启动,再以篮球场边底线为铁轨,做前进练习,各个小组都成功的完成了练习。
3、在通过儿歌摆造型放松时,教师与学生先改编儿歌《木头人》。内容是:“山上有个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笑(改成“光会笑”),还有一个不会动”。大家排成四列横队,一边大声念出儿歌,一边加上手势、身体动作,在念到“不会说话光会笑”时,让学生大声笑出来,最后一句儿歌后快速摆出各种造型,有的学生作投篮动作、有的作运球动作、有的作胜利欢呼状„„教师迅速把这美妙的一瞬抓拍下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经把自己融入其中,使课堂的互动氛围达到了一个高潮。
二、案例分析
1、本教案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
(1)本课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创设情景,用“小篮 球”贯穿全课,让学生学会学、学会玩,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
(2)本课所设立的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学生“试一试,练一练,创一创,评一评”。因为成功与失败都是收获,酸甜苦辣都有营养,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亲自体验各种活动的感受。
(3)创设情景方法新,心理满足兴趣浓。把儿歌和体育教材有机结合,构成了新的教学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中去体验的积极性。
2、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和创新意识。在学习方法上,运用了自主学习方式,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把教材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3、为了突破学生被动接受常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巧妙地采用小游戏加儿歌的形式,使学生更早地进入角色,然后,教师再根据教学效果进行适当的点缀(提示),使动与静、张与驰、快与慢有机的结合。改编儿歌的设计更是体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教师始终处在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分享快乐。师生、生生之间架设一座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三、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过程顺利实现
本案例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经验来模仿学习原地运球的动作方法,了解原地运球的按球部位,并以集体竞赛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享受篮球运动乐趣之余,体验集体合作获取成功的喜悦心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适度降低篮球技术的要求,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通过运动参与的形式得以实现的。本案例适度降低篮球的技术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进行创新体验与练习,既提高了学生在篮球运动方面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
本案例中,老师始终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整堂课的各项练习、游戏活动中。师生间没有隔阂,平等的对话呈现了一种民主氛围,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均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得以有效实现
篮球运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活动。本案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接触篮球运动,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基础,设计相应的篮球练习方法,促进其在生活实践中篮球运动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