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活》读后感
在复活一书中,聂赫留朵夫"忏悔贵族"的形象阐述了托尔斯泰作为作者想要表达的精神与主旨。在他身上,“精神的人”和“动物的人”二者交替出现。一方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天性,一方是在作者抨击的沙俄统治阶级熏陶下腐朽靡烂的恶。
大学时期的聂赫留朵夫热情而单纯,象牙塔中不谙世事的少年脑中灌输着在当时俄罗斯算得上不切实际的,及其理想主义的名主理念。虽然出生于地主家庭,在注重血统的沙俄是不可与统治阶级分割的一分子,但聂赫留朵夫仍坚定不移地反对着土地私有制,“占有土地是不正当的”,为被剥削的农民、工人呼吁正义,争取改革。
然而,参军后,聂赫留朵夫很快地沾染了腐败的生活方式,再次回到马斯洛娃身边后将她诱奸致孕又用100卢布打发抛弃了她,使她被扫地出门,生活困苦,领了黄色执照开始妓女生涯。
马斯洛娃的如同德伯家的苔丝,被诱奸后生活急转直下。但她不同于苔丝,因为苔丝于艾里克是罂粟般引诱其堕落,让其甘心于沉溺罪恶中的禁果;而马斯洛娃于聂赫留朵夫,是救赎,是药引,是他获得精神上新生的灯塔。因为他,马斯洛娃不再相信“上帝和爱”,不再相信美好存在于世间。这个因自己的孽障沦落烟花之地,勾栏之中,被彻底地伤害而即将不久于人世的女子,唤醒了被动物面支配的聂赫留朵夫残存的“精神的人”。自此,他开始了为马斯洛娃上诉,从而接触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间百态,产生对沙俄社会的反思与痛恨,直至获得马斯洛娃的原谅,散尽家财与她同被流放西伯利亚的道路。而马斯洛娃也在原谅聂赫留朵夫中复活了自己。
全书中,最令我恐惧的不是沙俄统治的残忍不公,不是社会底层人民饱受剥削虐待的凄苦生平,而是这些社会因素造成的精神上完全的,彻底的,悲哀的空虚。托尔斯泰曾描述马斯洛娃作为妓女的生活,下午起床,挑衣服,吃油腻的甜食,与鸨母吵架,傍晚纵情享乐直至凌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失去了任何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风雨中的车站失去了信仰的马斯洛娃,仿佛也失去了灵魂。于彻骨的麻木与放荡中,马斯洛娃只是个挖掉了精神的躯壳,没有了自我,没有了意识,以一个渺小的,兽性的姿态存在着。这恐怖的空虚蔓延着,不仅在底层人民中出现,也更在贵族,这些因腰缠万贯连基本的谋生工作都不需要实行的游手好闲者们中出现。托尔斯泰也在文中借聂赫留朵夫问道,受苦的意义是什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于我而言,这就是为什么马斯洛娃和聂赫留朵夫两个具有典型的形象能如此触动人心。只有走出精神上的空虚,才能够真正的活,名曰“复活”。空虚是这些可怜人们逃避难以承受的苦痛的途径。聂赫留朵夫也一样,他困惑于社会中如此的苦难与不公之意义,彻夜翻读圣经焦急寻找答案,得出结论为,要克服如此的苦难与罪恶,唯有“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的罪”。这具有浓郁基督教熏陶的思想却也不失为真理,归根结底向上帝忏悔是为了寻求宽恕。承认并知晓了自己的罪恶,继而寻求某种更高精神存在的宽恕,受害者的宽恕,或自我宽恕,但宽恕并非包庇。承认罪孽,并带着罪孽活下去,无论你是信徒或无神论者,这都是通往心灵净化的唯一道路。西蒙松之类的革命者攻击的是制造社会性麻木空虚的源头,即封建体系。而聂赫留朵夫与马斯洛娃,代表了千万渺小的封建受害者,即没有能力或不愿倾其所有来改变全社会的人民。在政教合一,基督徒根深蒂固的沙俄,托尔斯泰创造此二人的意义是,个人信仰与忏悔,宗教主义的路途,才是绝大部分麻木而无力改变社会的民众寻求解脱的方式。面对俄罗斯民族深沉的苦难,托尔斯泰一生的思想沉淀给出的解决方法,尽显了生活在精神世界的文豪思想,从个人的精神上解救这个他所深爱的民族,而非社会性的改革。
个人宗教主义具有足以抗衡封建腐烂的社会体系的能量,也可能是在不能改变体系之前,人民的唯一救赎。这就是我眼中,复活的主旨。
第二篇:复活(读后感)
《复活》
托尔斯泰《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时俄国文学仲第一次出现、也是独一无二得地主贵族阶级的叛逆形象,他的叛逆经历了艰巨复杂的过程,他对自己和自己的阶级,乃至整个社会、国家制度做了彻底得否定。在全文中,聂赫留朵夫的性格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大学时代的他是个善良、有理想得青年,受资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读了斯宾塞得《社会动力学》,立即吧从父亲名下继承的土地分给了农民。这是他性格发展得第一阶段。后来这个“正直的,不自私的青年”在军营中腐化堕落了,思想发生了巨变,奸污了玛丝洛娃。小说中对他在军队生活的描写是暴露沙皇军队和专政机器腐败的有力篇章。在堕落中,他的内心有过斗争、忏悔和自责,小说对他内心的斗争,做了精彩得描绘。享乐放荡又不满现状,屈服人世诱惑又向往自新向上,不相信自己又部自轻自贱,这种内心得冲突构成了意蕴深邃、魅力久远得聂赫留朵夫的艺术典型,这是他性格发展变化的第二阶段。法庭上与玛丝洛娃得巧遇,使他的心灵受到猛烈撞击。开始灵魂大扫除,对自己十年得堕落生活进行反省。他觉得自己做了坏事,造成了她得堕落,但又怕她认出自己来,弄得他当众出丑。当宣读判处她四年苦役时,他如释重负,认为这样就可以割断同她的联系而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了。然而她悲切的哭声,震动了他的心灵。他不顾自己得举动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决心为她上诉,并打算跟她结婚,帮助她摆脱灾难。作者得笔深入到人物灵魂的深处,写出了人物内心得不安与波动、活生生得人得精神状态。这种情境中聂赫留朵夫得情感,交错着各种复杂的内容,形成他内心情感得特殊内涵,是很难用自私、冷酷和虚伪或用真诚、质朴和善良加以概括的。这里有朦胧的忏悔,也有淡淡的施恩;有以个人为本位,又有以他人为本位;有真诚的良心自我谴责,又有虚假的道德自我完善;似乎在吞食苦果,又似乎是在吐出苦果。是忏悔?是同情?是无可奈何?令人难以捉摸。正是这种情感两极内容的撞击的朦胧性,为读者留下了回味无穷的审美空间,不是一位高明的作家,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第二次探监,他提出要与玛丝洛娃结婚来赎罪,受到她的怒斥和谴责后,他展开了“沉重而痛苦”的内心斗争,这是他思想转变的关键。从此他才真正地开始反省,进而否定了自己十年的堕落生活,认识到了自己的罪恶,走上了精神复活的道路。在几次探监过程中了解到狱中的恶劣环境和冤假错案比比皆是、闻所未闻,他的认识得到了提高,走进了他精神复活的第二阶段。他认为只限于个人的悔罪是改变不了被压迫人民的命运的。处理两处田产的农村之行,加深了他对土地私有制及其造成农民贫困原因的认识。农村的凋敝,农民的贫困,农民与地主的对立和对他的改良措施的不信任,让他觉得地主阶级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他对自己的阶级作了否定。他性格中的正反两极有了明显的转化,他为无辜的囚犯奔走求救,为赤贫的农民解囊济贫,并放弃了两处田产,决心陪伴玛丝洛娃去流放。但思想矛盾和各种感情形态依然在心灵撞击、搏斗,从而闪烁出人性的光辉。他意识到地主占有土地造成农民的贫困,把土地交给了农民,同时又顾虑重重,忧虑自己未来的生活。在他前进中作者揭示了人物心理活动的过程。彼得堡之行,他去最高法院上诉,法院“不管案情的是非曲直”,官吏们穷奢极欲、与人民为敌,他认识到“当代的俄国,正直的人的唯一的去处,就是监狱”。他由对地主贵族阶级的否定上升到对整个社会的全面彻底的否定,这时的他进入了精神复活的第三阶段,与此同时,他的叛逆性格已基本形成,完成了质的飞跃。但依然进行着心灵的搏斗,他厌倦了上流社会的庸俗生活,但有时又向往灯红酒绿的交际场,他经受住了玛丽叶特色情的诱惑,拒绝了与花花公子、年轻时的朋友申包克的交往,愿作姨母所指责的“大傻瓜”。从彼得堡归来,他毅然地搬进平常得小旅馆,过平民得生活。他与姐夫拉戈人斯基关于土地和法律问题的争论,表现出叛逆性格的坚定和成熟。他在去西伯利亚前夜的日记上庄严地写道:“别了,旧生活,从此一刀两断了!”表明了他叛逆到底的决心和勇往直前的叛逆气魄。西伯利亚之行,他由于同群众和革命者的接触,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他不乘头等车厢而与塔拉斯坐三等车厢,以平民化约束自己,从此走向了被压迫人民的世界,他深有体验地说: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他认为革命者道德高尚,富有牺牲精神,他对他们“不但怀着敬意,而且充满热爱”,他把玛丝洛娃的思想变化归结为革命者的重大影响。他打破统治阶级对革命者的仇视和传统偏见。聂赫留朵夫否定整个社会,但没有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道路,最后在《圣经》仲找到答案,得出“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的错误结论。社会的愤怒的揭发者,立时成了宣扬爱的宗教的基督徒,未免与他性格发展的规律相矛盾。他的悔过自新、去掉特权、仇视贪官、平等待人、同情人民并为他们的痛苦奔走呼唤以及他那种敢于探索、走向新生活的决心,在今天也没有失去他的意义。聂赫留朵夫认识到贵族阶级的罪恶和坚持与本阶级决裂的举动,在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夕的动荡年代,是具有本质意义的社会现象。它表明革命风暴已经临近,贵族阶级内部出现了分裂,沙皇专制制度已经动摇,反映了“山雨欲来风满楼”得社会现实。
玛丝洛娃是被悔辱、被压迫的妇女的典型,她的精神复活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觉醒。她的精神复活也同样经历了纯洁、堕落、复活三个阶段,但与聂赫留朵夫不同,他的堕落是由于地主阶级本性,他的复活则表明他脱离本阶级而依附农民。而玛丝洛娃的堕落则是由于聂赫留朵夫的罪恶和社会逼迫造成的,她的复活表明她又回到人民中间,不像聂赫留朵夫经历那么多矛盾、艰难和痛苦。其主要原因是她来自于人民。少女时代,她是个天真、纯洁、乐观,憧憬美好生活的热情的姑娘,“眼睛黑得像野李子一样,脸上快活得放光”。十六岁时,和女主人的侄子真诚相爱,幻想爱情的幸福,但是,严酷的阶级对立的现实粉碎了她美好的幻想。三年后当上了军官、思想已经堕落的聂赫留朵夫玷污了她并把她遗弃,这是她悲剧命运的开端。凄风苦雨的黑夜,她跑到车站等待他乘坐的火车,灯光耀眼的车厢,谈笑风生的聂赫留朵夫和在黑夜中淋着雨的玛丝洛娃形成鲜明的对照。她意识到自己被遗弃,“所有关于上帝和善良的话,全是骗人的话”,“人人都只是为了自己,只是为了自己的快乐而生活着”。她认为世界上一切都是虚伪和欺骗。被女地主赶出家门后,她流离失所,屡遭凌辱。走投无路的她堕入了青楼,成为了社会的牺牲品。妓院伤害了她的心灵,造成了她精神的麻木。她的种种恶习、她的病态心理与本来清白、纯洁的卡秋莎是个鲜明的对照,而这时她的形象也变了样,“她头上扎着头巾,故意让一两绺头发从头巾里溜出来,披在额头”。她变得轻佻而又孱弱。她精神的复活的重要原因是受到政治犯的重大影响。在流放途中,她与政治犯并肩同行。政治犯站在人民一边发对上层社会,不惜放弃自己的特权、自由和生命,深深地感动了她。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是这个下层妇女与政治犯产生感情联系的纽带,又把她与西蒙松结合在一起。西蒙松的爱复活了她早已失去了的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最后她与为赎罪向她求婚得聂赫留朵夫分道扬镳。她出身于劳动人民,最后又回到了人民的中间。这两点是她转变的外部依据,其内部依据是:底层人民不可摧毁的意志、善良的天性以及没有完全泯灭的纯洁感情。作者通过外貌的变化成功地表现了她内心世界的变化,“她晒黑了,消瘦了,显得苍老,她的鬓角唇边见了细纹。现在她的脑门上没有发卷了,她的头发用头巾盖着„„她的衣服和态度都没有一点卖弄风情的痕迹”。她变得比过去朴实了。
第三篇:《复活》读后感(定稿)
读《复活》有感 901高富强
这个寒假,我读了《复活》一书,很快就被小说里熟悉的章节和人物所吸引,一口气读了大半。抚卷沉思,不由得浮想联翩。
《复活》这个故事的情节其实很简单,描述了原本心灵纯洁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诱奸了玛丝洛娃以后抛弃了她。之后他们又相遇在法庭上,由于玛丝洛娃被诬陷为杀人犯,引起了聂赫留朵夫心灵中善良的一面开始复活。觉醒的聂赫留朵夫为了弥补他所犯下的错误,帮忙玛丝洛娃洗脱她的罪名。而在这个过程中,聂赫留朵夫接触了许多他平时都瞧不起的低下阶级的人和奴隶,发现了许多十分不人道和不公平的制度,更发现了自我在堕落的期间是那么虚伪与令人厌恶。而且也发现玛丝洛娃正因自我当年所做的那件事而沦为妓女却不知羞耻。透过聂赫留朵夫的发奋,他不但让自我心灵完美的一面复活了,也帮忙玛丝洛娃改过自新。
小说名曰《复活》,它隐喻一个人泯灭的良知在某种精神力量的感化下能够获得重生。男女主人公透过各自的忏悔和宽恕,双双走向精神和道德的“复活”,使其人性得以复归,这一切带有浓厚的“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的自我完善”的托尔斯泰的味道。他借此从社会和个人的道德角度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也让每一个读者思考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之间的关联,思索怎样来进行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
咱们知道,由于种种原因,此刻的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已经到了一种濒临危机的状态:自私自利,物欲膨胀,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几百人围观落水者却无人前去相救,肇事司机将伤者在送医院的途中将其扔下任其死亡自我却逃之夭夭„„我想这些人连十八世纪托尔斯泰笔下的涅郝柳多夫都不如。为什么此刻很多人感叹好人难做?难做好人?就正因有人做了好事没有被肯定相反被误解。“枪打出头鸟”,久而久之就让人们达成了一个共识:你不去做好事你会没事,你做了好事搞不好你就有事。这样的共识不能不说是咱们道德水准的一个悲哀。相反,如果咱们能够让好人不再吃亏或被误解,让更多的人都能够见义勇为或者多做好事,这就要求咱们的政府和媒体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来维护道德的规范,如此才能让咱们的社会风气有所好转,让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温馨无比。
《复活》之因此能够感动人,这是正因它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诚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言,《复活》较之其它作品,更能让人清楚地看到托尔斯泰那双直达心灵的眼睛。
第四篇:复活读后感
《复活》读后感
《复活》这部作品和托尔斯泰本人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托尔斯泰自幼就开始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期中考试不及格,第二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痴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漫长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次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51年4 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担任炮兵连长一职,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这时作家世界观已经发生激变,抛弃了上层地主贵族阶层的传统观点,用宗法农民的眼光重新审查了各种社会现象。《复活》是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博爱。
这本书应该是我实际意义上接触的第一部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这次看的是英语原著,相对于看中文翻译版来说,虽然有很多单词看不懂,但看英语原著感觉更接近作家原本的思想,对作品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确实是收获很多。
首先是感慨于大文豪笔法的细腻,几乎每一个情节都有极其细致的描写:环境、人物的外貌特征、角色的心理变化,而且其表达手法确实也极其巧妙,同一个事件和场景,他并不拘泥与从一个视角去阐述,而是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去描写,详略得当,不会让人感到重复的迹象,反而处处会给人惊喜,比如,对于男主Nekhludoff诱奸女主Maslova这件事,一开始一笔带过,后面再陆续从女主和男主的角度进行描写,让读者一步步接近真相,每读一页都让人有一种惊喜的感觉。
其次是对于大文豪展现故事手法的赞叹,先半倒叙到故事发生的关键点,法庭,从对女主的审判开始引入她悲惨的命运,然后再从男主作为陪审员开始引入男主的生活,从在法庭上的会面和对女主错误的判决引起后面的故事,这一切安排得都十分巧妙,逻辑严谨,叙述紧凑,读着有一种让人移不开眼睛的感觉。
不过,故事只是载体,是思想的载体,当阅读到后面主人公思想的复活的时候,就能深刻地体会到托尔斯泰用《复活》这部作品所承载的东西。男主是一个出生在富有家庭,生活在上层社会的人,这一点和托尔斯泰本身很像,我想或许Nekhludoff身上或多或少也承载了托尔斯泰自己的人生,他对女主的愧疚引起了他灵魂的复活,为了弥补这种愧疚,他一路跟随女主去她被流放的地方,一路上,他看到了犯人是如何被虐待,了解了许多无辜的人被关押的真相,深刻体会到上层社会对于普通民众的迫害,并为自己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感到羞愧,和政治犯们的接触更是加深了他的想法,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无不加速男主思想的复活,他开始帮助那些受苦难的人们,开始对上流社会感到深切的厌恶。我想,或许男主身上的思想的复活也是托尔斯泰自己亲身经历的,作为一个出生优越,成长在上层社会的人,托尔斯泰大概也同故事的主人公一样深刻地体会到了当时政府和上流社会的腐败,对生活在下层的民众表示深刻的同情,所以他才放弃了富裕的生活,走进下层人民的人生,成为作家,用他的笔尖记录他对这个社会的不满,控诉那些剥削人民的人,向社会揭露这个时代人民真实的生活状态,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托尔斯泰高尚的灵魂和他放弃一切超乎常人的勇气。而《复活》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承载着托尔斯泰对上流社会的不满和对下层人民关怀。
读完这部作品,我也不禁也反思一下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也是权力由少数人控制,法律由少数人决定,只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这些我不知道,也不确定,但是我知道的是在我们的社会,贫富差距是事实,政府贪污受贿现象严重是事实,法律不完善是事实,拼爹是事实,医疗不安全是事实,食品不安全是事实,人民道德底线不断下滑是事实,这些事实或许与托尔斯泰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但同样是需要我们去反思的社会现实,我们的社会,充满太多的娱乐和堕落,文学家们的作品为了销量逐渐变得只是为了娱乐大众,我们的时代急需像托尔斯泰这样的灵魂作家去警醒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把我们从堕落的梦魇中拉出来,不要在沉沦在自己建立的完美公寓里,去任由这个社会朝着腐败的方向发展,或许今天的这一切看起来都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但是如果我们对此不管不顾,那么终有一天它们会一发不可收拾然后带领我们走向灭亡。
第五篇:《复活》读后感
《复活》读后感
《复活》讲述的是翩翩公子列赫柳多夫,和惹人怜爱的平民少女喀秋莎之间的故事。青少年时代的列赫柳多夫,因为荷尔蒙,诱奸了姑妈的养女喀秋莎,由此导致喀秋莎沦为妓女,从而道德沦陷。列赫柳多夫为获得心灵救赎,在喀秋莎被诬告遭到流放时,积极为她奔走。在漫长的流放生活中,列赫柳多夫不但自己人性复活,喀秋莎灵魂也获得重生。
故事通过列赫柳多夫在喀秋莎被法庭审判后,关进牢房、遭遇流放时,为她请律师、陪她流放为主线。犯人们在流放的过程中、在牢房遭遇的人和事为辅线,深刻揭露了俄国沙皇社会的黑暗。犯人们可以因为没有身份证,因为被诬告,因为没有饭吃拿了别人不需要的鞋垫,就可以被抓起来关进牢房,被罚服苦役,被流放,犯人可以随时死在路上、死在臭气熏天的牢房……而上流社会的人们不需要劳动,可以坐享其成的拥有田地万顷、农奴百千,可以日日歌舞、夜夜笙歌。
主人公列赫柳多夫是个公爵,也是上流社会的一员。青年时代的公爵和俄国所有上层社会公爵一样,花天酒地、穷奢极欲。在作为陪审员参加喀秋莎的审判后,他幡然醒悟,为了灵魂的救赎,他把大部分土地交由农民自己管理、广施钱财,下定决心和喀秋莎结婚,并义无反顾地和她一起流放到西伯利亚。
成熟后的列赫柳多夫是俄国上层社会的异类,他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有敢于丢下自己豪门家财万贯的勇气。他爱过喀秋莎,或许一直都爱。其实喀秋莎也爱过列赫柳多夫,虽然那次诱奸让她遭遇非人的生活,由此变得玩世不恭,也咬牙切齿地恨过列赫柳多夫,但这一切在列赫柳多夫不遗余力为她奔走的过程中烟消云散,她又重新爱上了他。
《复活》结尾,列赫柳多夫成功完成了心灵救赎,喀秋莎也蜕变成一个革命者,但两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半路上杀出来个叫西蒙松的和喀秋莎结婚了。作者到最后表述的仍是列赫柳多夫和喀秋莎相互爱慕,但是牵强的指出喀秋莎是因为深爱才放手。
作者到底逃不出门当户对的现实藩篱,也许这就是现实吧?王子和灰姑娘的完美故事从来只是在童话里。